不平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18:01: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不平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不平衡

中美贸易不平衡

1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04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查看全文

浅析中美贸易不平衡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美贸易;不平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在生产。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都有所体现,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额增长及贸易手段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1950年全球总贸易额为1130亿美元,1997年已达11万亿美元,增长了97倍,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贸易额已达GDP的35%。另外,国际贸易的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主要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电子数据交换(EDI)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资金转账(ETF)等也已在许多国家开始应用。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国为了获得更多的优惠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熏在WTO的144个成员国中,近90%隶属于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组织。目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组织主要有: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ASEAN)。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

3.跨国公司蓬勃发展。1996年,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经占了全球贸易总额的40%以上,在国际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到2001年,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销售额已达19万亿美元,总产值占世界GDP的11%,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1/3,雇佣人数达5400万。

查看全文

中美贸易不平衡

一、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从来就是不完全平衡的,即使经济全球化对各国贸易流量的分布会产生一定的均衡效应,也不可能形成各国同时满意的贸易完全平衡格局,国际贸易不完全平衡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全球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国际贸易不完全平衡经常表现为“总量逆差”。从1985年到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货物进出口贸易增长5.8倍,各年逆差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逆差总额从756.5亿美元增加到3,600亿美元。

对于某一个国家来说,贸易平衡程度变化具有周期性特征。从一个较长时间看,一国在世界市场实现的进出口贸易在一个时期表现为顺差,而在另一个时期则可能转为逆差。这种贸易不完全平衡的周期性演进,不仅与各国经济“景气交叉”的变化有关,而且与各国在不同时期的贸易战略调整、比较优势的消长、国际资本流动及各国政府政策的周期性变化等有关。

“入世”以来,中国进入周期性繁荣期。近5年中,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增长速度直接推动着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外部动力。中国5年中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8%,占世界贸易比重从3.6%提高到7.7%,货物贸易顺差规模从225.5亿美元扩大到1,775亿美元。中国不仅给世界市场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使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获得类似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高增长、低通胀”成就,而且也为世界市场创造了巨大的购买需求,美国等贸易伙伴因此增加了就业机会,获得了巨额利润。但海外人士只看到中国出口和顺差的快速增长,没有看到其进口一直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没有看到中国进口占世界的比重已经从2001年的3.35%提高到2006年的6.81%。同时人们也没有看到,中国虽然存在规模较大的货物贸易顺差,但是一直没有改变服务贸易和资本投资贸易逆差并且这种逆差规模还在扩大的趋势。

即使是从货物贸易的收支平衡的历史变化看,中国经历了从逆差到顺差发展的两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8年的11年中共有408.5亿美元贸易逆差。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进口替代,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换取价格高昂的制造技术和设备。随着进口替代带来生产能力的提高,技术进步加快,进出口贸易结构逐步改善,贸易体制改革增加外贸活力,全社会土地、资本和劳动的生产率提高,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迫使中国选择出口导向战略,进出口贸易出现了由逆差向顺差的转换。“入世”以来进入到顺差增长的顶峰时期。

全球化使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挥比较优势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会。在发达国家因工资和不动产价格快速提高从而投资成本不断提高且需求成长受到约束的新背景下,他们将全球产业链中的部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转移到工资和不动产价格相对低廉且需求快速增长的中国(还有巴西、俄罗斯、印度等转型经济体),从而形成新的全球产业链和生产分工体系。这个转移过程预计要到“人口红利期”(2015年前后)结束时才会进入尾声。“刘易斯拐点”出现前,资本将保持净流入。由于现行国际贸易统计体系的缺陷,在生产过程末端完成最终产品的加工贸易经济体,只能从全球产业链的零部件加工和组装产品的出口中得到很小一部分“附加值”。

查看全文

中美贸易不平衡分析论文

1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04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查看全文

不平衡报价的形势与防控

一、不平衡报价的概念及模式

所谓的不平衡报价是指施工企业在投标总报价确定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调整某些项目的单价或数量,旨在从设计修改引起工程量或单价变更中获得额外收益。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设计图纸不明确或有明显错误的,估计今后会修正的项目,其单价则会高些,以利变更估价时采用。二是预测到以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其单价则会高些,反之,其单价则会低些。三是对难于计算准确工程量的项目,如土石方工程,其单价可报得高些。虽然总报价影响不大,但一旦实际发生工程量比投标时工程量大,企业就可获得较大的利润,而实际发生工程量比投标时工程量小,对企业利润影响也不大。四是对建设单位提供暂定价格的项目,如暂定价偏低,则工程量有意扩大,待以后价格提高后获取额外的差价,如暂定价偏低,则工程量缩小(仅指招标单位不提供工程量清单的总价招标)。五是对先期施工的项目,其单价会定得高一些,可增加早期收入,加快资金周转。对后期施工的项目,其单价会定得低一些。六是有时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对工程量大的项目报“综合单价分析表”,投标时可将单价分析表中的人工费及机械设备费报得较高,而材料费报得较低。这主要是为了在今后补充项目报价时,可以参考选用“综合单价分析表”中较高的人工费和机械费,而材料则往往采用市场价,因而可获得较高的收益。

二、产生不平衡报价的主要原因和可能造成的风险

不平衡报价出现的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在工程造价计取上的对立性,招标单位追求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工程造价最小化,而投标单位在相同前提下,则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其二,就是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在整个评标过程中,商务标的高低直接影响投标单位能否中标,而招标单位为了减少投资,一般都追求低价中标,投标单位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往往采用压低造价,甚至把报价压到成本价以下。

对施工企业而言,不平衡报价是一种投标策略,而就业主而言,严重的不平衡报价将扰乱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可能成为最终项目投资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平衡报价掩盖了工程实际造价,出现“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现象,增大了项目建设风险,不利于业主选择有实力的承包商,并给业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对不平衡报价所造成风险的防范对策

查看全文

国际收支不平衡

1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际收支不仅在总量方面规模快速增长,而且开始出现了以“双顺差”为特征的结构性转变。从1999年到200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八年“双顺差”,经常项目特别是商品贸易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构成部分。

2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形成的根源

2.1内需不足

内需不足方面主要表现为储蓄过剩,资金闲置以及资金利用率低等现象。截至200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0663亿美元。相对于如此之多的国家储备,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民消费观念的差别,使得在政府中存在着大量的政府储蓄,微观经济主体中存在着大量的私人储蓄。政府对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投入的不足也使得微观经济主体对未来医疗、教育成本预期的上升,进而减少即期消费,增加了私人储蓄。

由于内需不足,使得国内资金利用率低。为了确保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实际贷款利率明显偏低。而且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之下,可以用来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资金,大多数被用于生产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这些造成资金的低效率使用。

查看全文

中美贸易不平衡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字]中美贸易贸易不平衡产业结构产业转移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显然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对此,该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和相关应对策略。

1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04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查看全文

空间发展不平衡战略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查看全文

不平衡负载下逆变器结构研究

摘要:针对越来越多不平衡负载严重影响电网电能质量的问题,从逆变器结构本身出发,提出了五种不同的拓扑结构,分别是带分裂电容的三相逆变器、带NFT的三相逆变器、带D/yn变压器的三相逆变器、组合式三相逆变器、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并且对这五种逆变器的结构特点、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不平衡负载出现的情况,可以合理的进行选择。这些逆变器在三相平衡负载、三相不平衡负载等多种情况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电压输出特性。

关键词:电能质量;不平衡负载;三相逆变器;动态特性

电力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称电路,另外一部分是不对称电路。普通的对称三相交流电指的是系统会产生三相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的三相正弦交流波形。但是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例如电线杆倒塌、线路断路等,都会造成系统输出的三相交流电不再对称,整个系统的所有过程,例如电力发电、输送电能、分配电能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形成严重的后果[1]。普通的三相电路会产生不对称三相交流电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况,系统所给定的三相电源本身就是不对称的。这种情况指的是电力系统中的A,B,C各相电动势处于不对称状态,此时,无论系统承接的三相负载阻抗值相等或者不相等,此时产生的电压波形都是不对称的三相正弦波。第二种情况,电力系统所连接的三相负载处于不对称状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2-4]:第一,三相负载的阻抗值不相等。第二,电力系统处于比较恶劣的环境(整个线路产生短路或者断路等故障)下,造成三相负载不再相等。三相负载处于不平衡状态时,电力系统就会形成负序以及零序分量。此时,如果三相电源的阻抗值恒等于零,电力系统的功能就不会受到影响。然而,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内部都会存在实际的电抗,必定会引起输出电压不再对称。三相电压处于不平衡状态体现在:1)A,B,C三相电压的幅值不相等;2)三者的相位不再对称,产生了一定的偏移;3)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电力网络在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出现三相负载处于不平衡的情况,有时甚至会产生非线性负载。普通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产生的三相电压耦合十分紧密,所以,没有办法产生对称的三相交流波形,如果需要解决非线性负载的问题,必须将高次谐波产生的严重影响考虑其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查阅大量资料,解决方案是改变普通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带分裂电容的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

带分裂电容的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见图1.这个逆变器的结构特点是:中间包含两个串联在一起的电容,电源Udc与两个电容行成的电路进行并联,在两个串联的电容之间有一条连接线,这样的结构使得带分裂电容的三相逆变器能够进行三相四线输出。由于带分裂电容的三相逆变器在结构上相当于将3个相同的半桥电路相互串联,因此,当它连接三相不对称负载时仍然能够产生对称的三相电压波形[5]。这个逆变器的优点主要是:第一,这个逆变器的拓扑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第二,这个逆变器中包含比较少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在两个相互串联的电容之间引出了一根连接线,相当于第四条连接线,系统中产生的中性电流就会从第四条连接线中通过,这就要求电力系统中电容的数值必须准确,才能确保系统产生更高的电能质量,电容器的存在相应地会增加整个逆变器的体积。这个逆变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它对直流母线电压的使用率是比较低的,基本上只能达到50%的利用率,因此,这个拓扑结构基本上被应用在中型或者小型功率的设备中。

2带NFT的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带

查看全文

外贸结构不平衡毕业论文

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国在2004年的对外贸易额自从2002年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之后,迎来又一历史新高,增长了35.7%,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1154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2003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但是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问题却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

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包括其自身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与其相关主体在贸易中产生的不平衡,也包括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发展也即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不平衡。

一、贸易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27.9%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5.0%,到1990年一跃升为29.8%,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43.8%,2004年已达70%。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