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16:43: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不良贷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不良贷款清收分析论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积累了许多问题,而直接损害银行稳健与安全,导致银行危机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便是不良贷款的发生,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困扰和束缚各国金融机构发展的桎梏,不良贷款正像一颗毒瘤不断侵蚀着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和危害着金融界的稳健经营,因此银行应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研究,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理,促进银行业健康平稳的运行。
一、不良贷款现状
所谓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无法收回的的贷款。我国银监会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五级分类法对贷款进行分类,即次级贷款类、可疑贷款类、损失贷款类,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684.2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6.17%,其中次级贷款余额2183.3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1.06%,可疑贷款余额4623.8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2.25%,损失贷款5877.1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2.86%.银监会成立以来,一直把银行业不良贷款的下降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推动商业银行积极清收贷款和利用拨备核销贷款损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007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6.17%,在上年末7.09%比例的基础上全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07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万亿2,684.2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较之上年末1万亿2,549.2亿元人民币的数据略有攀升。分机构看,外资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最低,为0.46%;其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15%;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是最高的8.05%。
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不外乎来自于银行外部的原发性因素和银行内部管理的内生性因素。
1.来自由于银行外部的原发性因素
银行不良贷款管控分析
摘要:当前受世界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局面,表现于经济增速下降、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经济结构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经济下行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优质项目和客户占比下降,新增不良贷款风险暴露趋势不减,不良贷款的管控和处置难度加大,中西部地区不良管控的压力比较突出。本文结合中西部地区不良贷款实际,以实证的方式解剖风险贷款管理的难点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关治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贷款;银行;不良管控
1某银行中西部地区风险贷款的总体情况
根据公开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某银行在中、西部地区不良贷款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不良贷款管理在系统内处于中等水平。中部地区不良率占比在系统内排名中等,西部地区不良贷款规模较大,不良率在系统内排名中等偏后。二是不良贷款的集中度高。从中西部地区一些行指标的表现来看,机构、区域和客户不良集中度比较高,过高的集中度对这些行径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三是不良贷款处置困难。这些行大量的贷款担保方式为房地产抵押,受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不良贷款抵押物的处置难度很大,现实中贷款核销是各行不良贷款“双降”的重要手段。
2不良贷款管理的难点和原因分析
以某银行二级分行为例,从中找出不良贷款管理的难点,并进行原因分析。2.1不良贷款管理的难点该行不良贷款管控困难较多,表现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的趋势不减,关注类贷款余额较大且呈上升趋势,不良“双降”和控新的压力较大,胜讼后抵押物处置执行难,不良贷款核销受多重因素影响。2.2风险形成的原因(1)贷款违规经营,导致贷款出现不良现象。从该市分行不良贷款形成情况来看,该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到2户法人贷款,而该2户法人不良贷款形成原因主要都是违规经营所造成。比如某房地产企业贷款,其不良原因是所建住宅已基本售完,但销售房款被开发商全额挪用,致使开发贷到期后无法偿还。(2)贷款资金监控不力,相当部分资金最终流向房地产行业。通过近来对该行的内外部检查情况来看,该行的相当部分贷款最终被用于房地产行业。而目前中、西部地区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导致很多贷款到期无法归还。(3)行业过剩导致企业经营出现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受影响。受中西部地区当地落后产业和行业结构影响,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现金流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占比过高。
浅淡贷款诉讼时效与不良贷款的清收保全
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前减后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内控机制尚未建立,不善于依法管贷和维权,从而导致诉讼时效丧失,贷款形成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内控机制,使信贷资金始终处于严格的法律监控之下,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一、积极主张权利,确保贷款的诉讼时效期
在信贷管理中,面对贷款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由于债务人信用淡薄、恶意逃债,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权利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贷款诉讼时效的确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多种自救措施,使诉讼时效中断后重新计算,以充分实现信用社的债权。
具体说来,农村信用社一要及时发出贷款到、逾期催收通知书,要求债务人给予确认并写出还款计划;二要及时与债务人进行对帐,形成事实上债务人对债务的默认,诉讼时效就得以延续;三要及时组织、参与与债务人的清欠会谈并参与起草和最终形成清欠会谈纪要;四要及时督促、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人,督促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还款,如果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使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五要及时找出第三者来证明曾经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并形成的书面材料;六要注重保留为了催收不良贷款而出差的车票、住宿发票、信函、电报等书面证据,以此证明一直在主张权利;七要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八要取得和保存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证据,如:债务人同意立字据、签订偿还债务的协议或制作备忘录;或者要求债务人去公证机关办理清偿债务的公证等。
从法律意义上讲,债权人未能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其丧失的只是胜诉权,即失去了人民法院凭借国家强制力依法保护其权利的机会,而实体权利并不因此而消灭,只是无法通过诉讼手段来达到清偿债务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盘活、保全信贷资产。
二、多策并举,努力做好依法收贷工作
信用社不良贷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5月16日省政府关于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7月30日*市清收农村信用社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收农村信用社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实施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23号)要求和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以下简称“清收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内完成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大清收工作力度,实现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状况的根本好转,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一年的努力,到2009年6月末,实现全县农村信用社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全部清收处置完毕。
三、工作方式
不良贷款影响要素及金融风险
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使不良贷款问题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在近几年来发放的巨额信贷也导致不良贷款生成率有了微幅放大。虽然,之后国家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注资等方式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带来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但是不良贷款实际数额远远超过我们所见。中国正面临着信贷恶化的风险,这需要我们认真关注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风险。
近几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不良贷款问题再度吸引了众多国际学者的关注。如,MartinF.Hellwig(2009)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用抵押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分配不动产风险,这种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造成风险的扩散和加剧。而证券公允价值在担保机制中的顺周期作用在危机时期会进一步在系统中造成向下的连锁恶性反应,即“多米诺骨牌效应”。RishiGoyal和RonaldMcKinnon(2002)则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不良贷款解释成因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当时日本对美有巨额国际收支顺差,持有大量美国债券,“广场协议”之后,美元相对日元贬值引发日本资产价格泡沫,从而间接造成日本大量不良贷款。反观现在,中国同样也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我们应该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谨防美元价值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国内关于不良贷款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定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对不良贷款成因、不良贷款解决方法、不良贷款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如,周晗菲(2011)将不良贷款生成理论分为:经济基础成因论、银行自身成因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预算软约束理论,认为银行不良贷款源自于经济运行本身的风险、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国有企业的软约束或者是银行自身内部的风险控制等问题。孙亚军(2010)等学者则从其他方面入手,指出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干预,信用体系不健全以及银行业产权不明等问题也是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原因。黄友志,戚威等(2009)提出应结合国外的经验,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整改解决其发展的瓶颈。邓少春(2009)认为应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不良贷款,组建股份制形式的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化解、盘活不良贷款,把银行债权变企业股权甚至是不良贷款打包出售、不良贷款证券化。
贾通志(2011)认为应该积极探索处置不良贷款的新出路,清收并盘活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原本只是信用风险,但美国的金融危机表明其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何自云(2010)深入研究了不良贷款对中小企业的不良影响,他认为,银行不良贷款容忍度的下降必然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加重。孙浩然(2011)提醒我们正确看待不良贷款的“双降”,对其内在的隐患提高警惕。谨防因不审慎行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扩大、将不良贷款挪用于股票和房地产的投资、以及风险集中等导致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影响银行的有效经营,从而可能产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国内对不良贷款的定量分析主要集中在不良贷款警戒率、不良贷款定价模型以及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蔡中华,白学清等(2008)计算得出我国实际不良贷款额,并进而计算出我国实际不良贷款率,再与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比较,分析我国不良贷款的真实风险。谢冰(2009)分析了7个宏观经济因素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会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的结论。综上可见,在定性研究方面,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已经有比较详细的研究,但定量方面的研究则颇显不足,尤其是在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上,大多停留在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如GDP的增长、货币供应量等,没有考虑到借款人自身的因素。借款人贷款数额、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资金成本等都因素都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的生成。同时,国内学者对不良贷款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也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从企业景气指数和信贷供给两个方面研究它们对不良贷款的影响,并分析不良贷款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研究设计与模型分析
1.测度方法与变量选择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借款人因素进行研究:企业景气指数、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或贷款数额(还款能力)以及贷款利率(资金成本)等,即主要考虑的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违约可能性对不良贷款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强,会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则会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额;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者是贷款利率较高都可能导致违约,从而提高不良贷款的发生额。在剔除了存在自相关以及不显著的指标后,本文选取企业景气指数和信贷供给两个指标,与不良贷款余额进行计量检验。各变量界定如下:不良贷款余额(亿元):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其本质是银行经营中的一种潜在损失或者成本。按照贷款的“五级分类法”划分,可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将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三种贷款称为不良贷款。金融机构各项信贷供给(亿元):主要指金融机构发放的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中长期贷款以及农村信用社贷款。企业景气指数:又称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情况的判断与预期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用纯正数形式表示,以100作为景气指数临界值,其数值范围在0—200之间。
2.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不良贷款数据自2004年开始对外公开,因此,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为2004年第1季度到2011年第3季度,样本对象为我国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数据为不良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发放的信贷供给以及企业景气指数的季度数据。数据至主要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中国银监会网站以及中国金融年鉴(2004年至2011年)。表1不良贷款余额、信贷供给和企业景气指数。
信用社不良贷款诉讼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全县农村信用社诉讼保全资产的管理,规范诉讼程序,提高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农村信用社为保全资产所涉及的借款合同纠纷等民事诉讼案件及相关法律事务。
第三条诉讼保全的原则:集体研究、责任到人、严格操作、逐级监控、分级协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全资产。
第二章诉讼保全的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县联社成立诉讼保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诉委会),由联社主任任诉委会主任,分管资产管理工作的副主任任诉委会副主任,资产、业务部门负责人、熟知法律业务的骨干、联社法律顾问为成员。
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保全力度,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对象是指四级分类的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及其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
第三条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遵循因地制宜、规范管理、有效运作,严格考核、绩效挂钩的原则。
第二章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标准
第四条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和以资抵债。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成因研究
【摘要】货币政策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是多面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银行贷款不良率的上升,紧缩的货币政策也不一定就能降低银行贷款的不良率。因此对货币政策和银行贷款不良率二者的准确分析,有助于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进行更好的宏观调控。本文通过定性分析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不良贷款率因素之间的互动机制,找到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内生性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内生性
一、引言
2012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调和结构调整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告别过去两位数增长模式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正处于转轨阵痛期,区域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严重失衡,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银行业不良率带来了严峻挑战。截止2017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6358亿元,不良贷款率1.74%,从图一可以看出,自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并要求各商业银行披露不良贷款及不良率以来,我国的不良贷款余额成V字形走势,并伴有两次政策性剥离后断崖式的下降,中国经济2012年结构调整,落后产能被挤出,不良贷款出现激增,自2016年初开始不良贷款增长趋势有放缓迹象。说明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已初见成效,各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拓宽;尽管不良贷款2012年后激增,但不良贷款率自2003年后几乎成下降趋势,2012年后略有抬头,但增长比较平稳,一方面是因为货币超发致使银行信贷投放冲动,整体信贷资产增长势头明显快于不良贷款增长,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需求拉动信贷有效投放。尽管我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金融倾斜逆转态势势不可挡,就目前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而言,直接融资在定价成本、时间的沉默成本不会比传统信贷具备多少优势,社会融资中信贷仍占据很大比例。在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下,信贷资产形态向下迁移成为大概率事件,不良贷款不断累积,势必对我国整体金融系统性风险发生带来更大挑战。所以,通过充分挖掘新时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深层次研究,找到不良率内生性问题,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评述
Minsky(1997)指出,借款者比银行拥有更多的信息,他们更清楚贷款资金的真实用途,更清楚投资项目的风险情况。由于逆向选择,高风险客户更愿意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银行出于盈利性考虑在一定风控范围内有较大概率放款给客户,最终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LaPorta(2002)指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有政府作为担保,且能够经常和银行保持良好关系,因此银行对其资质评估的信息成本也比较低。相反,非国有企业由于缺乏政府的信用背书,并且在经营上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导致银行对其资质评估成本上升。所以银行更愿意对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樊纲(1999)指出,国有经济“三位一体”是我国国有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政府部门通过干预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放贷或者是展期,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因为很多国有企业在企业经营的同时,也承担了很多政府安排的社会责任,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甚至是亏损,再加上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掌控,使得银行有强烈的倾向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用于弥补地方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补贴支出,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也变相的成为了一种对地方财政的支持手段。政府对于亏损企业会提供财政补贴,贷款支持等措施(Kornai,1980)。这在一定程度也会带来相应的企业管理层道德风险,国有企业的亏损在无法辨别政策性还是商业性的情况下,全部由政府进行事后补贴和保护,这个被称之为“预算软约束”。对国有商业银行管理者来说,他们无法全程监督获得贷款的国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也不能参与管理改善国企的经营情况、减少亏损,面对亏损企业,最终还是会发生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同时由于政府的干预,银行为维护良好的银政关系,也不能、更不会随意停止对亏损国有企业的继续放贷。这种“预算软约束”下的信贷行为均不以市场为导向的。毛瑞宁(2002)指出监管缺失也是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银行内部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银行管理者有更多的放贷激励,从而产生操作风险,最终影响银行的信贷质量。其次,我国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是主要方式,因此当企业发生经营风险时,这种风险就主要向商业银行传导,造成银行不良贷款上升。货币政策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当信贷收紧时,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获得信贷资金的可能性减小;当信贷放松时,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资金,融资成本也会下降。面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企业会扩张经营战线,增加投资意愿,投资、购买资产,从而提升资产价格,银行贷款也会增加。当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时,企业也会把资金配置到预防性功能上,收缩经营战线,减少投资,导致资产、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收益下降,使得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上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论文
摘要: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一、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一直以来,不良贷款问题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市场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由于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不良贷款消化难度大、成本高的现实,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上捉襟见肘,这一点在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明显。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存贷款规模不大,依靠自身力量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又有限,一旦贷款无法正常回收形成不良,这势必给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减弱对县域经济乃至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随着“拨改贷”政策的逐步实施,国企不再得到国拨资金的补充,以致企业亏损等财政性支出被挤入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因此造成企业资金捉襟见肘,周转失灵,这对国企最终无力偿付贷款本息是有相当影响的。
第二,投融资体制约束了银行自主经营。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探析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手段存在的问题。1.市场化处置程度较低,缺少创新型工具。就现阶段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行为方式和手段来看,2017年以前以现金回收、清收、资产重构及核销等方式为核心的处置模式较为盛行。2017年,商业银行全方位建立了入股置换新方法,但从整体来看,采用市场化方式处置不良贷款的工具和手段仍然较少。常规性处置方式主要是以物抵债或呆账核销。常规性处置方式常常带有大量资金投入、人力投入,且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如以物抵债的方式虽然可以获得部分资金的偿还,但抵债物所有权或处分权的确定及变现仍然需要耗费商业银行大量时间成本;在运用贷款呆账核销处置方式时,有可能对商业银行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银行运营成本,为银行带来负担。2.资金变现存在困难,回收时间过长。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具体操作来看,现阶段采用的处置方式具有开展进度慢、回收时间过长的缺陷。在实际处置的过程当中,抵物资产多以房产、汽车等为主,变现能力相对较差,且现金回款时间过长,严重阻碍了不良贷款回收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所有权的确定工作需要较长周期,抵债资产确权程序又相对复杂,这些都是导致资金回收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采用资产重组的方式也存在类似问题,因为在资产重组前需要进行充分考察、方案设计等准备工作,待企业达到盈利指标后,才能阶段性地收回贷款资金,这种方式不仅资金回收周期长,并且前期资金投入数量较多。(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1.粗放式管理,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商业银行在不断改革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对不良贷款的处置水平处于上升阶段,但是管理质量仍然较为粗放,存在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其一,对不良贷款的监督管理范围较小,且落实也不够准确到位。在处置不良贷款工作中,时常出现诉讼失效、债务人不明去向的情况,造成处置工作难以开展。其二,处置工作不能针对具体不良贷款信息开展,对相关信息收集、整合、处理的分析力度不够,难以准确归纳处置重点安排后续工作。其三,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的内部信息披露存在缺陷,部分领导人员对不良贷款具体处置情况不够了解,导致领导、责任人等不能实质性发挥自身职能。其四,对市场化信息敏感度不足,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市场信息,进而难以根据市场信息的实际变化构建更加符合外部情况的处置方案。2.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责制度存在问题。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制度是处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商业银行在面对现实性责任认定工作时,普遍缺乏合理的辨识性,差异化和针对性,从而造成相关责任人数量不断增长、基数较大。在后续追责时期,由于人数众多,衍生出由于工作强度大、程序复杂等原因造成的敷衍了事情况。很多商业银行在进行处罚时往往以单纯性的罚金方式为主,缺少相关预警机制。责任认定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工作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同时也间接地对不良贷款行为形成诱导作用。[1](三)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制约。1.不良贷款评估困难,处置工作存在违规风险。外部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的重要因素。不良贷款是不具备市场公开价值的资产,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处置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且缺乏统一化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造成估值准确度低、估值效率低等问题。在市场定位方面,需要通过商业银行、债务人或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贷款进行估值。作为不良贷款转移方的商业银行,以及不良贷款兼并方的资产企业,极易在评估价值问题上出现歧义。商业银行力求争取更高的价格,最大化完成不良贷款的处置工作;资产管理企业希望降低评估价格,从而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2]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由于评估体系不完善、议价能力有限,时常出现评估价格过低,导致商业银行经济损失情况的发生。2.相关法律法规欠缺,处置工作难以“有法可依”。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处置的过程中,还受外部各种环境因素制约,法律法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不良贷款处置问题,我国法律始终缺乏一个系统化、全面化的专项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缺乏科学有效的制约机制。商业银行在落实不良贷款处置环节,往往根据经验和企业内部规定进行,难以实现处置环节上的“有法可依”。当前法律法规也难以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形成有效保护,虽然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确立清算方案,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的此类权利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应该怎样处理。同时,商业银行需要支付诉讼费、破产费、人员劳务费等费用,这些费用和时间成本有时会超过债务本身。
二、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策略
(一)不良贷款处置认知层面的优化策略。1.提高不良贷款处置的重视度,全方位、深层次感悟不良贷款问题的严重性。为优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认识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的危害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其一,不良贷款严重威胁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为其带来各种风险,存在经营隐患。其二,不良贷款具有双面性,要对不良贷款予以合理认识,提高全体员工日常工作中的警惕性,全面增强债务清收力度。同时,还要以平静、理智的心态面对不可避免的不良贷款现象。[3]此外,还应充分认识不良贷款产生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明确不良贷款产生不是单方面的银行内部问题,也不是外部环境单独引发,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不良贷款产生的内部原因在于银行管理问题、银行体制问题和行政问题以及人力资源问题等多个方面,如法人治理结构、银行运行机制、银行人员综合素质等;外部环境主要是被服务主体的特殊性质、法律的不完善、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转变传统处理思路,优化处置管理理念。首先,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充分认识不良贷款属于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视为具有特殊性质的金融资产加以重视。银行应提高对不良贷款处置管理工作的重视度,采用具有前瞻性、普适性、针对性的科学处置策略,不能仅凭处置部门的单方面力量,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需要形成一个密度极高的处置共同体,以联动、共享、相互配合的方式完成处置工作。[4]其次,不良贷款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金融资产,处置工作要有较高的时效性。商业银行应尽量避免因工作效率低,导致不良贷款处置工作错过最佳时机的情形。商业银行必须精准把握不良贷款处置工作开展时机,有效避免不良贷款的深层恶化,进而减轻不良贷款的清收难度。(二)内控机制建设层面的优化策略。1.立足于数据时代,全面建设信息化银行。在信息化、数据化时代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利用时代优势,发挥信息化技术驱动银行发展的功能,着力构建信息化综合平台。建立有效、快速、稳定、共享的新型交流机制,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整合客户信息,实现预警信息的开放式共享,扭转传统模式下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种风险问题。一方面,建设科学化不良贷款计算机管理系统,完善不良贷款监督管理控制机制,使风险系统与其他部门形成紧密链接和无缝全程对接,有效防范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检测及时性差、债务人不知去向等风险问题。此外,该管理系统还应具备不良贷款信息的整合、处理、分析功能,智能化判定风险程度与清收难度,对不良贷款实施按种类划分和科学排序,并依据分类结果落实处置工作。另一方面,强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信息披露功能,对不良贷款进行信息披露,使银行领导、债务清收责任人真实掌握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从而拟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处置计划。2.完善银行内控机制,打造高质量风险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的过程中,需要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为切入点,对不良贷款形成防范作用,从增量、余额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实现贷款工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不良贷款行为扼杀于起点,从贷款调查、信用评级、贷时审查等工作到贷后管理、征信检测,对客户风险情况变化做出提前预警,有效规避信贷风险的发生。第二,强化不良贷款双向管控与问责制度管理,切实落实责任人义务与责任,以责任终身制严格要求责任人,履行违规必罚、失职必问的基本原则。[5](三)金融创新层面的优化策略。1.充分利用风险缓解工具,创新清收手段。从商业银行现行不良贷款处置模式来看,普遍将清收与核销作为主要处置手段,市场化措施、工具利用率较低。商业银行应建立全新市场机制,充分展现市场供求、产品设计、商品定位等工作的重要价值,提升不良贷款处置效能,利用不良资产证券化与多功能金融衍生工具。以美国众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为例,大多数金融机构不受传统处置方式的制约,能够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创造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新工具、新方法。[6]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树立一种“以创新求发展”理念,将证券化不良资产、市场化风险缓解工具、债券转股权以及“互联网+”的不良贷款处置方法引入清收工作。2.致力于金融创新,转变传统盈利模式。随着各行各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传统信贷业务以赚取息差收入为主要手段的盈利模式,逐渐对商业银行利润形成压缩作用。同时,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又进一步为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带来更大风险。鉴于此,商业银行应积极整改传统盈利模式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强化金融创新,拓展延伸中间业务,提升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水平,从而对不良资产的产生形成防御作用。
三、结语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不良贷款处置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针对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强化不良贷款处置的认知、完善内控机制、致力于金融创新三个层面对不量贷款的处置提出了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更有效的不良贷款处置方案,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维持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