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款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11:39: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拨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拨款

财政拨款的核算

企业收到政府补贴的情形多种多样,补贴名目各不相同。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根据现行规定,对于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拨款,如专项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企业应于实际收到专项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资产部分,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同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未形成资产部分,报经批准后,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拨款项目完成后,如有拨款结余需要上缴的,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不需上缴的,应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上述情况如属于按销量或工作量等和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应于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应收的补助金额,借记“应收补贴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收到定额补助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补贴款”科目。另外属于国家财政扶持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补助,公司应于收到时,计入补贴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查看全文

职业教育生均拨款现状

【摘要】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制度,2016年河北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完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明确我省中职教育生均拨款标准。因此本文基于相关实践,分析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执行情况,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中等职业;生均拨款;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2016年河北省财政厅联合其他部门了《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完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我省中职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1000元。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生均拨款标准对于提高生均拨款机制、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生均拨款标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相关实践对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为完善我省中等职业生均拨款制度发展而献言献策。

一、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

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河北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2106年的《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完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定制定了完善的依据,该通知明确提出了我省中职生均拨款的基本标准、目标、方式以及监督形式等等。例如2016年河北省各个地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1000元,超过1000元的市县,原则上不得降低最低水平。

二、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执行现状

查看全文

简述国家拨款项目财务管理

摘要:对国家拨款的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到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和账务处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国拨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存在问题、相应管理对策以及县级财政负责报账股室和项目建设单位账务处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项目资金县级报账制

一、国拨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明确规定实行县级报账制的资金有扶贫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债专项资金。这一资金管理制度的实行,克服了过去资金运行中转环节过多,资金到位迟缓,部门、乡镇截流挪用等诸多弊端,保证了资金的专款专用,解决了资金使用效益低的问题。同时,也明确了项目主管部门、资金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使资金、物资、账务既分离又统一,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我们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报销单据不合规,甚至是虚假的。如有的乡镇财政所直接以拨款单作为报账依据,形成以拨代支;部分设施购货发票不真实,从不同单位购置的不同货物,却是连续编号的税务发票。

二是有的项目资金使用无预算,也有的主管部门与承建单位没有签定合同。项目实施实际需要多少钱,工程质量如何保证,没有一个合法合规的说法。

查看全文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进对策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演变

(一)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演变

第一阶段(1985年之前),国家实行“基数+增长”拨款模式。在当时计划体制下国家财力较弱、高校规模较小和校内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比较简单易行,但易受人为影响,不利于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第二阶段(1986—2009年),国家推行了“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拨款模式。这种模式增强了经费分配的公平性,比较贴近院校实际,但是各学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确定,也主要是以前年度历史数据为依据,专项补助的分配也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这一模式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限于财力,实行了“限额补助+专项补助”模式。这种模式在高校快速发展时期,难以保证高校的正常经费需求。第三阶段(2010年以来),国家开始推行“生均经费+专项补助”拨款模式,根据高校上年的学生人数和当年确定的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区别高校的层次、类别和学科专业等因素分配拨款。

(二)当前生均经费拨款机制的制度设计

为保证公共预算教育投入达到GDP4%目标的实现,推动新拨款模式的落实,国家规定地方所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从2010年起必须实施生均拨款制度,并要求各地高校生均拨款水平2012年达到生均不低于12000元。实施的基本原则是:按照高校管理体制,分级承担财政责任;根据高校合理需要,制定基本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财政部、教育部要求地方政府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健全经费筹措渠道;推动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保证事业发展与经费投入同步增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引导特色办学;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国家的这些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建立或完善生均经费预算制度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既要克服“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模式产生的一些问题,又要避免平均主义和效率低下的倾向,需要深入研究。

二、当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完善研究

摘要:自建国以来,我国关于高校财政拨款的制度不断发生演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迅速,然而对应的国家财政拨款制度却相对滞后,问题突出。文章在简要概述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完善路径;问题

当前,我国在高校财政拨款制度的改革上虽初具成效,然而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很多问题逐渐凸显。在全球高等教育财政机制改革背景下,国内高校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继而对财政拨款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存在问题与完善路径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高度的紧迫性与现实性。

一、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演变历程概述

1950年至1953年,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遵循统收统支、逐级管理原则,即中央财政按照隶属关系对教育机构进行逐级管理,由各级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财政补助;1954年至1979年,遵循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即中央财政以“定额定员”为原则向地方政府划拨财政投入资金,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财政投入进行再次分配划拨。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一定发展,然而受到国家财力的限制与十年动乱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依然相当滞后;1980年至今,我国实行分级包干与划分收支的财政拨款机制,即除中央直属高校外,其余高效均由地方财政负责教育财政拨付。

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查看全文

教育经费管理与拨款方式透析

摘要:作为区一级财政部门只负责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收支管理,如何规范义务教育拨款体制、实现经费收支全过程的透明、公平与效率,应是我们今后教育财政拨款的一个改革方向。

关键词:预算管理;财政;经费预算

1国外管理体制与模式

现阶段,各国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已渐成体系,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预算与拨款的法律化、规范化、公开化。我们应积极借鉴现有成果,尽快建立起一套符合国情的完善顺畅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规范化的政府管理体制。教育经费预算由地方议会或人大通过,并经立法程序法定化。同时,还注重拨款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地方教育当局或其他拨款部门按规定标准的拨款程序,将教育经费拨付给基层学校。此外,政府拨款机构在具体拨款过程中还注重处理、协调与拨款有关的各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规范化的拨款体制落到实处。

(2)公平合理的测算体系与高效透明的拨款程序。各地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将公平作为政府拨款的基础,而把效率作为宏观导向的目标,从预算编制到审计评价都较好地实现了两者的平衡。

查看全文

科学技术拨款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市科学技术经费的宏观管理,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改革拨款制度的精神和《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本市地方科学技术经费(包括*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和本市地方独立科学研究机构经费)拨款的增长应高于本市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并由*市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和*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会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商定后,予以安排落实。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和本市其他有关专业银行应在全市资金综合平衡下,从本市信贷计划中每年划出一定额度的科技信贷指标,开设科技贷款,以支持本市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新技术研究开发及其成果商品化项目,由市科委设立*市新技术发展基金予以支持;对于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由市科委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予以支持。

第五条凡列入本市地方财政事业费预算的科学研究机构经费,以*年度预算数(不扣除因进行改革试点而核减的拨款)为基数,连同增长的额度,自一九八七年度起,均转为科学事业费预算。上述经费,连同原由科学事业费预算支出的经费,由市财政局拨交市科委统一管理。科学事业费的年度计划,均由各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汇总报市科委审定后下达;年度预、决算和资金使用情况,由各主管部门汇总报市科委审核后,统一报送市财政局。

经财政部门核定由企业营业外列支的科学研究机构经费,在条件成熟后再拨交市科委统一管理。

查看全文

科学技术拨款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市科学技术经费的宏观管理,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改革拨款制度的精神和《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第七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七五”计划)开始,本市地方科学技术经费(包括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和本市地方独立科学研究机构经费)拨款的增长应高于本市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并由市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和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会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商定后,予以安排落实。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和本市其他有关专业银行应在全市资金综合平衡下,从本市信贷计划中每年划出一定额度的科技信贷指标,开设科技贷款,以支持本市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新技术研究开发及其成果商品化项目,由市科委设立市新技术发展基金予以支持;对于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由市科委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予以支持。

第五条凡列入本市地方财政事业费预算的科学研究机构经费,以年度预算数(不扣除因进行改革试点而核减的拨款)为基数,连同增长的额度,自一九八七年度起,均转为科学事业费预算。上述经费,连同原由科学事业费预算支出的经费,由市财政局拨交市科委统一管理。科学事业费的年度计划,均由各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汇总报市科委审定后下达;年度预、决算和资金使用情况,由各主管部门汇总报市科委审核后,统一报送市财政局。

经财政部门核定由企业营业外列支的科学研究机构经费,在条件成熟后再拨交市科委统一管理。

查看全文

市科学技术拨款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市科学技术经费的宏观管理,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改革拨款制度的精神和《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第七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七五”计划)开始,本市地方科学技术经费(包括*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和本市地方独立科学研究机构经费)拨款的增长应高于本市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并由*市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和*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会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商定后,予以安排落实。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和本市其他有关专业银行应在全市资金综合平衡下,从本市信贷计划中每年划出一定额度的科技信贷指标,开设科技贷款,以支持本市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新技术研究开发及其成果商品化项目,由市科委设立*市新技术发展基金予以支持;对于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由市科委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予以支持。

第五条凡列入本市地方财政事业费预算的科学研究机构经费,以*年度预算数(不扣除因进行改革试点而核减的拨款)为基数,连同增长的额度,自一九八七年度起,均转为科学事业费预算。上述经费,连同原由科学事业费预算支出的经费,由市财政局拨交市科委统一管理。科学事业费的年度计划,均由各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汇总报市科委审定后下达;年度预、决算和资金使用情况,由各主管部门汇总报市科委审核后,统一报送市财政局。

经财政部门核定由企业营业外列支的科学研究机构经费,在条件成熟后再拨交市科委统一管理。

查看全文

差额拨款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对差额拨款科研机构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管理的意义进行分析,剖析差额拨款科研机构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疏于沟通、科研项目经费“放管服”的程度难以掌握以及科研项目经费作为活期存款使用效益低等。在此基础上,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或主管部门提出有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一、科研项目经费的分类及定义

差额拨款科研机构一般根据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将科研项目经费划分为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两类。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一般是指由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等有关部门直接下达或通过同级财政部门转拨的财政资金。科研机构与其他企事业单位联合申请的国家或地方政府项目的经费也属于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一般是指受境内外企业、社会团体等委托开展的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活动获得的非财政资金。科研机构主办或者承办大型会议而收取的会议注册费,在弥补会议成本后还有剩余的,可参照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予以管理。

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意义

科研项目经费是用于科学研究的资金,是为实现国家重大科技布局、解决国家关键科学难题,或满足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升级而使用,对其进行合理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一)有利于保证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首先要满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根据国家、地方财政法规或专项项目制度,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规定,据此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加以审核把关,同时借助单位内部和外部的审计监督力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二)可以有效监督科研项目的科研进度。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进度可以反映其科研进度。在科研项目执行期内,若每季度或每年度对该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决算,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根据需要实时自动提取数据生成决算表,与科研项目预算信息加以对比分析,则可以直观的向科研人员呈现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有利于科研人员掌握科研项目的整体科研进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