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剧种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07:05: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濒危剧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濒危剧种

濒危剧种保护论文

一、四平调剧种发展概况

四平调是流行于豫、鲁、苏、皖四省广大接壤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四平调获得了很好的发展。1956年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排演的《陈三两爬堂》在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中获表演一等奖,极大地增加了该剧种在豫、鲁、苏、皖的影响,短时期内四平调从一个剧团,发展成立了三十多个专业和业余的四平调剧团,该剧种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时期四平调的发展落入低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平调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商丘四平调剧团也被恢复,该剧团所演的《小包公》一剧,唱响了全国各地。1980年12月,由商丘市文化局倡导,在商丘市召开了首次“四平调唱腔音乐座谈会”。这个年轻的剧种的发展达到高潮。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流行音乐和电视剧成为人们娱乐的新宠。包括四平调在内的很多戏曲剧种由于诸多原因而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濒危剧种。

二、四平调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四平调之所以成为了濒危剧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来观众群的流失。在四平调辉煌的年代,其流传地区的百姓文化生活可选择性较小,没有电视、网络等现代娱乐工具,没有歌厅、迪厅等娱乐场所,有的就是农闲时节村头的大戏,听戏就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了多种选择的今天,要想使濒危的四平调剧种得到好的保护与发展,首要的就是培养听众群,这比任何保护都有意义,因为保护仅仅是使它不消失,而一旦培养起了持续的听众,四平调就有了广阔的前景。笔者认为,培养听众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由四平调主要流传地的商丘地方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宣传等部门,组织四平调剧团的演员排练优秀经典剧目,对全市人民进行义务演出,并到商丘所辖的各地包括每个乡镇进行巡回义演。充分利用商丘本地的媒体资源,对四平调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在商丘全地区造就一个四平调戏曲的热潮。在此基础上,对四平调的经典剧目进行录制,并在商丘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播放,争取把一些原来的戏曲听众吸引到戏曲节目上来。其次,商丘四平调剧团还应组织创作班底加强新剧目的创作。因为原来的听众多为中老年听众,对老剧目较为熟悉,用经典的老剧目就可能把他们吸引回来,但对于中青年听众,尤其是1980年后出生的听众,他们对戏曲普遍不感兴趣,要把他们吸引到戏曲上来需要下大力气。比较有可能的就是四平调剧团创作人员要大胆创新,搞出一批有时代气息的、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剧目,把他们从网络、电影、电视剧中拉到戏剧舞台前。再次,培养听众群要从娃娃抓起,在商丘的幼儿园、小学掀起听、唱四平调戏曲的热潮。可以把四平调的经典剧目的故事做成卡通影片,让小朋友从小就熟悉家乡的剧目。在小学的音乐课上加进以四平调为主的乡土音乐教学,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四平调的知识,进而喜爱四平调戏曲。这样,才能使四平调的听众群越来越多。

保护和发展四平调,除了培养听众以外还必须加强四平调的改革创新。就像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现在的现代化一样,很多的剧种就是在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之下,其自身改革跟不上时代步伐而濒临灭绝。四平调主要流传地的豫、鲁、苏、皖四省接壤处,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商丘市为例,商丘原来只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现在商丘市发展成辖两区的以工业为主的新型地级市。城市面貌、生活方式和80年代有了根本性改变,而四平调的改革和创新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加大四平调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剧目创新上,可以选择一些有时代气息的,反映现代商丘城市、农村生活的体裁进行创作。在唱法、唱腔创新上可以像当年创立四平调一样,更多地吸收其他剧种、其他唱法的经验,甚至可以借鉴一下美声唱法的气息和发声方法。

查看全文

地方濒危剧种保护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河南是戏剧大省,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剧种濒临灭绝。文章以四平调为例,从剧种创新、培养听众、高校传承等方面对河南濒危剧种的保护与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濒危剧种四平调保护发展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孕育了辉煌的传统文化。艺坛上独领风骚近千年的中国传统戏曲(剧)艺术,在这里也有其深厚的积淀和文化渊源。历史上曾有几十个剧种在这里产生流行过,但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有很多剧种现在已经濒临灭绝。主要有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兴起的“罗戏”“卷戏”“大弦戏”“怀梆”“怀调”“宛梆”;道光咸丰年间的“北调子”“二夹弦”“落腔”“道情”“花鼓戏”“咳子戏”;同治、光绪年间的“四股弦”“羊羔戏”;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四平调”等。这些剧种在河南都有过兴盛的历史,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研究这些剧种的保护与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下面以“四平调”为例谈一下河南濒危剧种的保护与发展。

一、四平调剧种发展概况

四平调是流行于豫、鲁、苏、皖四省广大接壤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四平调获得了很好的发展。1956年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排演的《陈三两爬堂》在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中获表演一等奖,极大地增加了该剧种在豫、鲁、苏、皖的影响,短时期内四平调从一个剧团,发展成立了三十多个专业和业余的四平调剧团,该剧种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时期四平调的发展落入低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平调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商丘四平调剧团也被恢复,该剧团所演的《小包公》一剧,唱响了全国各地。1980年12月,由商丘市文化局倡导,在商丘市召开了首次“四平调唱腔音乐座谈会”。这个年轻的剧种的发展达到高潮。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流行音乐和电视剧成为人们娱乐的新宠。包括四平调在内的很多戏曲剧种由于诸多原因而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濒危剧种。

查看全文

地方濒危剧种保护论文

摘要:河南是戏剧大省,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剧种濒临灭绝。文章以四平调为例,从剧种创新、培养听众、高校传承等方面对河南濒危剧种的保护与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濒危剧种四平调保护发展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孕育了辉煌的传统文化。艺坛上独领风骚近千年的中国传统戏曲(剧)艺术,在这里也有其深厚的积淀和文化渊源。历史上曾有几十个剧种在这里产生流行过,但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有很多剧种现在已经濒临灭绝。主要有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兴起的“罗戏”“卷戏”“大弦戏”“怀梆”“怀调”“宛梆”;道光咸丰年间的“北调子”“二夹弦”“落腔”“道情”“花鼓戏”“咳子戏”;同治、光绪年间的“四股弦”“羊羔戏”;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四平调”等。这些剧种在河南都有过兴盛的历史,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研究这些剧种的保护与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下面以“四平调”为例谈一下河南濒危剧种的保护与发展。

一、四平调剧种发展概况

四平调是流行于豫、鲁、苏、皖四省广大接壤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四平调获得了很好的发展。1956年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排演的《陈三两爬堂》在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中获表演一等奖,极大地增加了该剧种在豫、鲁、苏、皖的影响,短时期内四平调从一个剧团,发展成立了三十多个专业和业余的四平调剧团,该剧种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时期四平调的发展落入低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平调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商丘四平调剧团也被恢复,该剧团所演的《小包公》一剧,唱响了全国各地。1980年12月,由商丘市文化局倡导,在商丘市召开了首次“四平调唱腔音乐座谈会”。这个年轻的剧种的发展达到高潮。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流行音乐和电视剧成为人们娱乐的新宠。包括四平调在内的很多戏曲剧种由于诸多原因而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濒危剧种。

查看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查方案

进一步推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下简称“普查工作”结合我区的实际,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维护的通知》国发〔〕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18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摸清家底,本次“普查工作”目标是全面普查。健全机制,规范管理。通过“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地点、生态环境、维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制定维护规划,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组织领导

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以区委常委、副区长为组长,区长助理、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同志为副组长的上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为推进我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名单见附件1

三、普查原则

查看全文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总结

2021年,市文体旅游局紧紧围绕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主动开展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为充分展示我市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成果,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非遗主题活动在文庙隆重举行。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和成果,广大市民群众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品尝非遗美食、感受非遗魅力,现场气氛热烈。通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期待更多的人关注、支持非遗保护工作,使得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二、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祭典。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薪火,市文体旅游局每逢9月28日举办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以“礼”为主题,祭奠至圣先师,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三、以我市非遗艺术博物馆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非遗艺术博物馆建成于2018年底,属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乡镇级“非遗艺术博物馆”,由“展示馆”和“体验馆”两部分组成。馆内现成列了以“汉州农民版画”、“汉州陶艺”、“汉州面具”等共五项本土非遗代表项目,共展示非遗传承人作品100余件,以及本土艺术家书画(法)作品10余件,自开馆以来,先后接待省内外游客20000余人次。2019年底,又在博物馆旁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乡村美术馆”,目前与“非遗传习所”和“汉州面具文创社”一起均对外免费开放,供游客和爱好者体验非遗创作魅力。

四、积极采取措施,抢救地方濒危剧种——汉剧。召集原剧团退休演员,商定将《三娘教子》、《牧虎关》、《生死牌》、《二度梅》、《铡美案》等五个汉剧唱段作为录制保护内容,并组织专人对老艺人的唱段进行录音和视频制作,为抢救性记录汉剧声腔迈出了第一步,为我市留下了第一批珍贵的数字化高清视频资料。与此同时,坚持送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们了解、学习川剧及不同剧种的戏曲,并适时邀请川剧艺术家及团队走进中小学校,举行戏剧专场演出和戏曲辅导,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疫情期间,市文化馆专门开办线上“音乐戏曲”栏目,将汉调二簧《三娘教子》、汉调桄恍《生死牌》、《铡美案》以及原创剧目《牵丝配》等汉剧高清视频免费提供给广大市民,弘扬传统戏曲文化。

五、市图书馆与青白江区图书馆、青白江区博物馆联办“穿梭古今”国学经典诵读以及传统拓片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铭记经典,传承经典。

查看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能,传统礼仪、节庆、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等)和文化空间。我市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蕴藏有类别丰富、数量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市决定在基本完成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于*年至*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指导,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认真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流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抓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查看全文

平利弦子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韵味和艺术创造力,是特定群体的情感纽带。本文以平利弦子腔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缺陷和优化策略,为平利弦子腔在遵循现有创作规律和审美价值的同时,加快其市场化、大众化进程,推动平利弦子腔成为地方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种集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美术、书法于一体的古老表演艺术重焕活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利弦子腔;发展困境;动态保护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非遗名录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中国戏曲志》统计,20世纪初我国尚有400余种戏曲剧种,但目前仍在演出且发展前景良好的剧种不足50个,许多剧种在内外交困中濒临消失。随着文化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平利弦子腔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征

弦子腔是具有完整板腔体的成熟戏剧音乐体系,其源起于陕西、湖北、重庆三省接壤的秦巴山区,地理上南北皆通的独特性是平利弦子腔发源的土壤。从历史脉络来看,平利弦子腔产生于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平利女娲山水田河的“莲花落”艺人李敬模、李增模兄弟在皮影戏的基础上,首创弦胡伴奏,并在演唱中吸收、借鉴其他剧种的精华,增加本地劳动号子和山歌调子元素,形成演唱落板时吆调伴唱的独有喊腔,由此取名“弦子腔”。清同治、光绪年间,平利弦子腔李家班第三代门师开始接收异姓子弟,以开放、交流、并蓄的策略推动平利弦子腔走向艺术成熟。民国时期是平利弦子腔的发展鼎盛期,皮影班社多至14个,从艺演职人员超过百人,除李家班外,还有王家班、汪家班、樊家班等知名团体。平利弦子腔兼具宫廷音乐的华美风尚和民间艺术的朴素风格,整体旋律延展性极强,节奏类型丰富,可以演绎出复杂的情绪变化。从乐器来看,平利弦子腔的主奏弦胡是用竹筒、木板、竹根、牛皮做成的,打击乐器“芽子”是由梨木板做成的,此外还有堂鼓、暴鼓、大锣、铙钹、小钹、勾锣、马锣等。这些乐器极富地方特色,所用原材料都来源于当地植物或动物制品,经过民间艺人的钻研和搭配而构成独树一帜的乐器组合。从表演题材来看,平利弦子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当前民间留存的经典剧目《女娲盗镜》、《群英会》等皆源于生活,平利境内流行的神话传说、历史趣闻、生活寓言等都是其素材。从唱腔来看,平利弦子腔拥有完整的唱腔体系,有悲怆的“苦腔”,有欢快的“平腔”,还有伴唱号子的“唱腔”,以不同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来表现演唱者的喜怒哀乐。弦子腔属于传统的五声宫调式,含有大三度和小六度,“1、3、5、6”构成平利弦子腔的骨干音,尤其重视“6”音1。平利民间有“吃肉要吃丸子肉,看戏要看弦子戏”的俗语,足以证明平利弦子腔浓厚的世俗艺术风情和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平利弦子腔的继承和保护工作陆续开展。1985年,平利县政府组织人力对平利弦子腔的原始唱腔进行录音、记普,编纂成《平利弦子腔音乐集成》。2011年,“弦子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开启全国性的弦子腔保护工作。相较于京剧、昆剧等分布范围广,曾作为官方正统曲艺或贵族文化盛行的剧种来说,平利弦子腔的地方属性浓厚,乐器和方言唱词限制其流行范围,使得其文化生态环境固化、老化,在保护中易遭遇阻碍。

2平利弦子腔的保护现状

查看全文

文艺表演团体改革探索

最近读了一些江苏文化艺术方面的志书,对戏曲及“戏班子”的缘起与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联想起当今方兴未艾的文化体制改革,遂“浮想联翩”,写出以下文字,供方家指谬,以求共鸣。

一、江苏戏曲的勃兴

昨天的文化就是今天的历史。现在,让我们钻进历史的隧道,对江苏戏曲发展的历程来一次浮光掠影式的“一瞥”,且以古鉴今,从戏曲与戏班子缘起与发展的角度看当今文化体制和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走向。

江苏是中国戏曲起源较早的地区之一。中唐时期,扬州就有擅长演出“参军戏”的家庭职业戏班子。唐代《云溪友议.艳阳词》记载:“……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这是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案可稽的职业家庭戏班子。五代十国时期,戏曲活动仍以参军戏为主。南宋时期,苏州、南京、扬州等地开始有南戏演出活动。元代,随着杂剧的兴起与繁荣,江苏出现了一批名躁一时的艺人和剧作家,在南京形成了“金陵曲派”。元代苏州地区南北曲流行,以昆山最盛:“声伎之盛,甲于天下”。

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大约形成于唐代中叶,起始于寺庙中的“俗讲”。晚唐时,“俗讲”从寺院走上街头,有了以此谋生的男女艺人。元代,扬州地区还产生了“清曲”、“评话”。明嘉靖年间,苏南地区诞生了昆曲,形成了江苏有史以来第一个戏曲剧种。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里记载了在虎丘举办的盛大的“昆曲演唱晚会”:“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童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前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而坐。”观众之多“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如此声势浩大的民间文艺盛事,并非“官府”的精心组织,而纯粹是民间自发的活动。真让今天开展文艺活动还要去费心组织观众的文化人为之羡慕与惊叹!明中叶,各种曲艺形式开始大量发展,评话在城乡普遍流行。明末清初,出现了说书艺人柳敬亭,被后世评话艺人尊为始祖。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江苏的戏曲创作以昆山腔传奇和南杂剧为主,可谓剧作家辈出、佳作如林。雍正、乾隆年间,由于朝廷三令五申禁止现任官员置备家乐,于是出现了家班减少而民间职业昆班空前发展的盛况。苏州一地就有昆班40个。1774年成书的《缀白裘》收录昆曲折子戏430多个(其中一些剧目流传至今,成为真正的传世精品)。

清代的“四大徽班”进京,在京剧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而徽班的勃兴均与江苏扬州关系密切:春台班是扬州盐商江春于乾隆年间在扬州创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都是从扬州启程开赴北京。嘉、道年间,四大徽班中的扬州籍名伶超过了安徽籍和苏州籍的人数。自同治至宣统这一时期,京剧在江苏境内广泛流行。到了民国初,江苏里下河地区的京班已经超过了100副,且阵容整齐,功底深厚。道光至同治年间,江苏按察使司、常州府先后数次下令“永禁演唱滩簧(今锡剧的前身)”,县、乡均纷纷勒石立碑示禁,艺人遭到关押和笞打,但老百姓爱看滩簧之风日盛,艺人则纷纷授徒传艺,组织班社。官府遏制不住老百姓看戏的热情,而戏曲则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下来。“五四”时期,滩簧(锡剧)演出时“观者人山人海,大有万人空巷之概”。宣统元年(1909年)苏州东吴大学就率先排演过西洋剧本,开始在苏州,继而在南京,先后出现了各类新剧演出团体。1919年,南通民族工商巨子张謇邀请欧阳予倩在南通创建更俗剧场和伶工学社,使得南通不少南通青年受到话剧熏陶,故南通有“话剧之乡”的美誉。民国时期,江苏各地的声腔进一步演变为本地的戏曲剧种,如“常锡文戏(今天的锡剧)”、“苏剧”、“江淮戏(淮剧)”、“维扬戏(扬剧)”、“淮海小戏”、“潼子戏”以及滑稽戏等等。1936年,维扬戏班发展到30多个,大小剧目近500个(注意:历史上几乎没有官府出面组织搞创作的,这上百个剧目可全是艺人们智慧的结晶)。

查看全文

皮影动画研究论文

一、中国皮影艺术起源和发展现状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形式之一。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因此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

皮影的制作选用上等牛皮或驴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来源于我国的民间美术,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中国皮影戏在长期发展演变中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如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陈龙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四川皮影等,重点流行的陕西还分西路、东路两大派别,风格各具特色。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目前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缺乏必要的力度,导致民族传统文化被一部人利用,成为他们的摇钱树,特别是被外国人剽窃、改造成商品后,一方面我们不能分得任何利益,另一方面甚至还限制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正常传播。面对这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本文从民间传统文化的现状入手,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能对相关法律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1、民族传统文化范围和特征

1.1范围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语言文字、戏曲和杂技等。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木偶、皮影、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以及与上述有关的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等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1.2特征。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现代知识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现代知识产品的显著特征:(1)它不仅凝结着当代人的劳动,而且凝结着历代人的劳动,其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从国家层面上讲,它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族群层面上讲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该民族的文化财产;从个体层面上讲,它又可能成为个人的文化财产。(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发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保护。(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难度。

2、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