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06:43: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病原微生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下城区疾控中心的32个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
1.2方法
1.2.1评估内容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指南,对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特性、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关系、致病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实验室设施和设备,人员、实验方法、危险材料、实验器材、废弃物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控制等要素进行风险评估。
环保局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环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品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加强**期间(自本办法之日至20**年10月8日)**地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平安奥运”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卫生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指《名录》中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章组织管理
三、**省卫生厅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与协调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地也要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全面负责本辖区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四、实验室设立单位主管部门、实验室设立单位要明确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和责任人,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职责落实。**期间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实验室设立单位法人代表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
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畜牧局生物安全管理意见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为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农办医〔20*〕24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逃逸和扩散,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特制定本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特别是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和有关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严、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防范知识缺乏,甚至存在违法保存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未经批准擅自开展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现象。同时,有些地方兽医主管部门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执法监督不严,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够。当前,我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兽医主管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完善管理措施,落实监管责任,严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工作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赋予兽医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是依法把好实验活动审批关。要严格执行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制度,未取得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或者虽取得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未经批准的兽医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对从事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动物病原微生物有关实验活动的,或者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病原分离和鉴定、活病毒培养、感染材料核酸提取、动物接种试验有关实验活动的,必须经省局初审后,报农业部审批。
畜牧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意见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为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逃逸和扩散,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特制定本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特别是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和有关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严、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防范知识缺乏,甚至存在违法保存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未经批准擅自开展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现象。同时,有些地方兽医主管部门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执法监督不严,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够。当前,我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兽医主管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完善管理措施,落实监管责任,严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工作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赋予兽医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是依法把好实验活动审批关。要严格执行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制度,未取得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或者虽取得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未经批准的兽医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对从事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动物病原微生物有关实验活动的,或者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病原分离和鉴定、活病毒培养、感染材料核酸提取、动物接种试验有关实验活动的,必须经省局初审后,报农业部审批。
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环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品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研究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学实验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必要结合生物学实验室特点,对进入实验室者进行安全教育。为此,可围绕实验室环境、实验秩序、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仪器设备、废弃物处理等诸方面进行安全教育,以切实保障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进而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高校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2]。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3],许多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食品、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必须依靠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得以解决[4]。因此,生物学课程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先进的生物学设备和试剂纷纷涌入实验室,开设的实验项目和课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生物学实验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生物病原体,有些病原体往往又具致病性,一旦泄露到周围环境,或是感染实验操作者,其危害将十分严重。例如,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感染“布鲁氏菌病”,提醒人们对进入生物学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非杞人忧天,及时预防、控制和消除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对于保障高校师生的生命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非常必要[5]。
1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概述
1.1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生物安全是指生物技术从研究、开发、生产到实际应用整个过程中的所有安全问题[6]。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指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符合或高于容许水平,以防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周遭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且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7~8]。在生物学实验中,除生物病原体外,往往还会用到很多诸如溴化乙锭(EB)、焦碳酸二乙酯(DEPC)、二甲基亚砜(DMSO)、二硫苏糖醇(DTT)、过硫酸铵、苯酚、甲醛等生化试剂,这些生化试剂大多具有强挥发性、强毒性、强腐蚀性和致癌性,不仅使实验操作人员处于毒性大、危险性高的环境中,而且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更大。早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以加强人们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识。当2003年非典(SARS)席卷全球时,中国也发生了病原微生物感染危害实验室安全的事件[9]。之后,中国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2009年,农业部出版新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CB19489-2008),并于同年开始实施,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文件等也制定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各大高校也随之跟进,都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目的是教育广大师生重视实验室安全,促进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1.2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等级。《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8233-2002)[10]和修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将微生物的危险度分为4级,即危险度1级、2级、3级和4级(表1)[11]。相应地,生物安全实验室也分为4级,即1级、2级、3级和4级(表2)。其中,1级、2级实验室是常见的生物学实验室,而3级、4级实验室必须通过国家的认定,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建设,并颁发对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方可被允许对危险度等级高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实验。
2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