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05:29: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病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加强中医标准病名的透析

摘要:针对中医病名的现状,从历史和临床实践的角度论证了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从认识论和方法学上比较了中西医病名的异同,阐述必须坚持中医病名,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规范中医病名学术体系,推动中医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医病名;诊断;标准;病证结合

病名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辨病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1]。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证候可辨、治法可用、预后可测,临床治疗的目标主要也是针对病。但目前中医病名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临床诊断、论文著作、科研课题等,大部分都使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被弃而不用,或仅称属中医“范畴”。因此,必须制定中医标准病名,作为国家标准加以颁布实施,以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维持中医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名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取消中医病名不仅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诊断特色也没有了,更谈不上中医的优势、生命力和发展。

查看全文

中医病名的翻译方法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医病名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应遵循忠实、准确和比照的原则,并适时采用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和象译法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中医病名;原则;方法

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学习中医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国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必然要依赖翻译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翻译工作中,大部分的中医病名都是在比照西医的病名,用西医的概念来解释中医。笔者认为,这一点不利于中医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中医病名应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一、翻译原则

1.1“信”——忠实

医学英语的翻译不同于日常英语或文学英语。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讨论科学事实,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其准确性也要求较高。在中医病名的翻译工作中,忠实应是首要原则。所谓忠实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正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它有许多独特的概念,在用英语解释时必须保留中医原有的概念,忠实于中医特有的理论。如“白癜风”这个病,它的西医名称为vitiligo。如果照此翻译,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医生给出祛风的治疗原则。但如果翻译成whitepatchwind,就轻而易举地了解其中的原因,进而了解相应的中医处方。

查看全文

肝癌的中医病名病因分析综述

摘要:该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导师周仲瑛教授诊治研究疑难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以“癌毒”为主线,探索中医药对肝癌的病名、病因的认识。论文着眼于肝之生理、病理及其与它脏的关系,从理论上系统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病名及病因,为肝癌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病名;中医病因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进展迅速,疗效较差,生存期短,流行面广,是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人约为14万,年死亡率为20.4/10万,约占全世界肝癌发病数及死亡数的50%[1]。近20年来,病死率又有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第2位恶性肿瘤致死原因[2,3]。目前,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此法多适合于亚临床肝癌和小肝癌,其治愈率亦仅为15%~30%,5年复发率达40%~80%。而且,由于肝癌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发现时多数已是中晚期,故相当一部分患者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4]。姑息性介入手术或化疗等法又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许多病人难以耐受。因此,中医药及其他新技术、新药物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已得到肿瘤治疗界广泛认可。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肝癌发生、减少复发转移、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环境的变化,肝癌发病率逐步提高,肝癌的中医药研究亦若雨后春笋。然而,对肝癌病因、发病、病机、病理因素、治则治法,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形成系统和规范的认识。因此,如何更加深刻地认识肝癌,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使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潜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防治肝癌整体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大课题。导师周仲瑛教授业医近六十载,学验俱丰,以治疗疑难杂病见长,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颇有心得。导师在几十年的临床工作中,遵循“实践出真知”的准则,勤于实践,不断探索。在临证时,强调“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的重要性,重视肝癌致病“癌毒”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不断探寻肝癌的病因、病理及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在导师数十年研究本病的基础上,总结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分析归纳肝癌病名及病因,为临床治疗的合理性有效性奠定基础,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1肝之生理病理

肝居中焦,具有主疏泄、主藏血之功。其为刚脏,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郁则气滞或化火、生风、动阳,故而肝病病理因素复杂、兼夹;肝之性易动而难静,因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肝病多延及他脏,诸如肝病及脾,肝病及肾等。临床可多见湿热毒瘀蕴结肝胆脾胃、肝肾阴亏、肝血不足之证。

2癌毒特性概述

查看全文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病名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在症状上与古医籍中的“精浊”“白淫”“劳淋”相似。现代医家在治疗本病时,多从古籍中汲取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于疾病的原始概念、病名出现时间等问题却失于考查。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时发现两处疑问,因这些问题对于医学史、疾病史的研究较为重要,故撰文提出以下商榷。

1“白淫”的早期认识

《素问•痿论》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1]。”根据这段描述,一些学者称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这种说法似有不妥。其一,痿论篇主论“五脏使人痿”,分论“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五种证候,从“思想无穷”至“宗筋弛纵”当属筋痿(阳痿)病因,不是“白淫”的病因。其二,检阅《黄帝内经》,“白淫”仅于《素问•痿论》中出现过1次。王冰注曰:“白淫,谓白物流衍,如精之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阴器中绵绵而下也[1]。”则“白淫”不专指男性疾病。其三,有的文章称中医将慢性前列腺炎归属于“白浊”“精浊”“劳淋”等范畴[2],未将“白淫”囊括在内,却以《素问•痿论》“白淫”一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源头,这在概念上是含混的,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此外,《针灸甲乙经》在“热在五脏发痿第四”和“妇人杂病第十”两次提到“白淫”,前篇与《素问•痿论》内容一致,后篇则云:“女子疝,小腹肿,赤白淫,时多时少,蠡沟主之[3]。”女子疝下赤白淫的说法也见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病》。明代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谈到,白浊、白淫有别,在于发病的新与久:“初出茎中痛而浓浊如膏,谓之白浊。久之不已,精微弱而薄,痛亦渐减,至后闻淫声、见女色,而精下流,清稀而不痛,则谓之白淫也[4]。”《女科精要•带下门诸论》则谓:“白淫者,白物淫衍,如精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阴中绵绵下也……男子遗精白浊,女子赤下白淫,皆因喜怒忧思,产育房劳伤其荣卫[5]”。古人对“白淫”的认识尚且不统一,以《素问•痿论》中“发为筋痿,及为白淫”一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最早记载的观点有待商榷。

2“精浊”病名的出现时间

精浊,为尿道口常有白色黏液溢出而尿色不见浑浊的一类病证,与西医学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相似。现代中医学者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常以“精浊”相关的古代文献作为理论基础。《论精室瘀阻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机》言:“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的范畴。”这种对应太过笼统,不再赘言,又言本病首见于《证治汇补•下窍门•便浊•附精浊》[6]。《证治汇补》一书撰于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作者李用粹汇合古人之精义,而补古人之未备,故名“汇补”。书中明确区分了“精浊”与“便浊”,认为心肾二经之火是“败精”诱因,并按败精颜色分“精浊”为“白浊”与“赤浊”,如其言:“精浊者,因败精流于溺窍,滞而难出,故茎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窍端时有秽物,如疮脓、目眵,淋漓不断,与便溺绝不相混,此心肾二经火起精溢,故败精流出而为白浊。虚滑者,血不及变,而为赤浊[7]”。本段医论诚然精当,但“精浊”病名并非首见于《证治汇补》。明代王绍隆所著《医灯续焰》(公元1652年)中已有“精浊脉证”一节,详细论述了“精浊”概念、病因、脉象、“精浊”与“便浊”的鉴别诊断以及“精浊”治法,如其言:“精浊,肾之液也。所以精浊者,心为之也,一动其心,而天君摇摇,则精浊走失矣……遗精白浊,微涩而弱。火盛阴虚,芤濡洪数……精浊与便浊不同,便浊是便溺浑浊,即前之膏淋也,乃是胃中湿热,渗入膀胱,与肾经绝无相干。精浊则牵丝黏腻。虽不便溺,亦是有之。此是肾水不足,淫火易动,精离其位,故令渐渍而出耳。治此者,宜滋肾清心,健脾固脱[8]。”《景岳全书•杂证谟•淋浊》对“精浊”病因与治法亦有论述,如其言:“浊在精分者,必因相火妄动,或逆精而然……命门虚寒,阳气不固,则精浊时见,而久不能愈者,但当培补命门[9]。”而《景岳全书》比《医灯续焰》的年代要更早一点(公元1640年以前)。“精浊”首见于《证治汇补》的论断从何而出?因作者未列参考文献而不得而知。笔者考查发现,《中医内科学》有“精浊名见《证治汇补》”的说法[10],和“首见”有所不同。又《中医内科疾病名称规范研究》一书中,《景岳全书》与《证治汇补》的相关论述均列于“精浊•正名”之下,将《证治汇补》作为第一条引文,《景岳全书》作为第三条,并没有按照时代顺序排列[11]。编者这样处理,或是由于“精浊”之名没有体现在《景岳全书》的章节标题中,且《证治汇补》的论述更详尽、更接近现代认识。相较于“精浊”首见于何书这一问题,另一则材料或许更值得注意。《证治准绳•赤白浊》(公元1602年)云:“溺与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浊病在精道。”根据浊物有血与无血,分为赤浊与白浊,又言“今患浊者,虽便时茎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窍端时有秽物,如疮脓、目眵,淋漓不断,与便溺不相混[12]”。实际上,“精浊”为尿道口有浊物而小便自清的特点,王肯堂早就说清楚了,李用粹“疮脓、目眵”的形容并非原创。在内涵上,《证治准绳》中的“赤白浊”与后来张景岳、李用粹的“精浊”并没有本质区别,作为病名的“精浊”二字已是呼之欲出。

3商榷

查看全文

头痛病名考管理论文

【摘要】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证。关于头痛一名,古代又有疾首、首疾、偏头痛、头项强痛、头项痛、头囟项痛、头项肩痛、头顶痛重、头背痛、头项几几、冲头痛、厥头痛、真头痛、头痛如破、溺时头痛、头痛如锥刺之、微头痛、头卓然而痛、头目碎痛、头风、首风、脑风、脑痛、大头风、摇头风等多个相关的名称。随着时代的不同,各个病名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弄清与头痛相关病名的内涵及历史沿革,对于研究头痛病证的发展概况,开展对该病的各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头痛大头风

前言

头痛又称为头疼,疼,义同痛,是指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的疼痛总称,其性质可呈跳痛、灼痛、胀痛、重痛、针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难以忍受。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在历代的医学文献中,关于头痛病名有着多种不同的称谓。为了准确把握疾病的内涵,必须对其病名加以考证。

1头痛病名的演化

1.1早期与头痛相关的病名

查看全文

缺血性脑中风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查看全文

中药对颈椎病的治疗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颈椎病是现代社会多发病、常见病。在祖国医学中的“痹证”、“萎证”、“眩晕”、“头痛”等证中有类似论述。其发病概由外感风寒、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等因素所致颈肩疼痛、头晕目眩、上肢麻木等临床症状。笔者针对病因将其分为风寒痹阻、气滞血瘀、肝肾不足三型,运用中药内服治疗对于不耐受外治的患者产生了较好疗效。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药;内治法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多发病、常见病,原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现今、甚至中学生亦有发生。祖国医学虽无“颈椎病”的病名,但在“痹证”、“眩晕”、“头痛”、“萎证”等证中有类似论述。笔者吸收前辈和同仁的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将颈椎病分为三型,中药内服治疗对于不耐受外治的患者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现概述如下。

一、风寒痹阻型

2.1症状要点颈、肩、背等处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遇冷加重,颈项强硬,可触及颈部有条索状物,一侧或双侧上肢无力、麻木或肌肉萎缩,指端麻木,舌质正常或暗,苔薄白,脉沉迟或紧。

2.2治法祛风寒,通筋脉,止痹痛。

查看全文

缺血性脑中风分析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查看全文

缺血性脑中风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查看全文

温补肾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析论文

1膝关节骨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的范畴

1.1古籍研究中医古籍中并没有“膝关节骨关节炎”这一病名的记载,但对相关疾病的描述与之颇为相似。《内经》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骨髓酸痛”与本病的膝痛、受寒加重症状类似。《中藏经》说:“骨痹,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骨痹,骨痛也。嗜欲不节则肾精亏虚,这与本病多发于年老体衰相符合。

1.2现代研究影像学发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后期多有明显的增生病变,所以称之为膝关节骨质增生症、膝关节肥大性关节炎(病)。因其发病与年龄老化和既往的关节创伤有密切关系,临床也称之为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病)、老年性膝关节病骨关节炎。国家标准《中医疾病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将骨关节炎的中医病名规范为“骨痹”(自注的西医对应病名“退行性骨关节炎”),将膝关节骨关节炎具体地称为“膝痹”(自注的西医对应病名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所以目前一般认为该病属于中医学“痹证(病)”的范畴,临床上多以“骨痹”称之。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机概要

本病是由于年老体弱,用力不当、劳损过度,肝肾亏虚,元阳不足,温煦鼓动无力,致气血淤阻,筋脉凝滞,筋骨失养,加之寒湿乘虚侵袭,留注关节导致经脉淤滞而发病。正虚为本,是发病基础,其涉及到肝脾肾三脏,寒湿邪侵是其诱因。

2.1寒湿在阴早在《内经》就有本病类似证的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素问·痹论》就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可见痹的发生与风寒湿关系密切。明代医家孙一奎解释这段话为:“行痹者,行而不定也,今称为走注疼痛,及历节风之类是也。痛痹者,苦楚,世称为痛风及白虎飞尸之类是也。著痹者著而不移,世称为麻木不仁,必著而不移。启玄子曰:‘风则阳受之,故为痹行。寒则阴受之,湿则皮肉筋骨受之,故为痹著而不去也。’大抵固当分其所因,风则阳受之;痹感风寒湿之气,则阴受之。为病多重痛、沉著,患者难易得去。”(孙一奎医学全书·赤水玄珠)。《灵枢·寿夭刚柔篇》曰:“在阳者命曰风,在阴者命曰痹”。张景岳说:“本皆由感邪所致,但外有表证之见,而见发热头疼等证,或得汗即解者,是皆有形之谓,此以阳邪在阳分,是即伤寒中风之属也,故病在阳者命曰风。若既受寒邪,而初无发热头疼,又无变证,或有汗,或无汗,而筋骨之痛如故,及延绵久不能愈,而外无表证之见者,是皆无形之谓,此以阴邪直走阴分,即诸痹之属也,故病在阴者命曰痹。其或既有表证,而疼痛又不能愈,此即半表半里、阴阳俱病之证,故阴阳俱病者命曰风痹。此所以风病在阳而痹病在阴也。然则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以之而为此诸证”(景岳全书)。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体病位来看,首先病在下肢,其次本病有固定不移、著而不行的特点,可见本病与“风”关系不大[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