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04:56: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病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鱼体病菌研究论文
1、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种类鱼类细菌性疾病是造成水产业严重损失的重要疾病,为此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大多数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这类细菌可长期潜伏在鱼体内并不引起疾病,但当环境突变或受污染、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迅速导致疾病发生或流行。据有关调查,正常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经初步鉴定,它们归属于8个菌属,其中气单胞菌属占59.1%,不动杆菌占13.3%、黄杆菌占10.8%、肠球菌占1.2%、克雷伯氏菌占1.2%。它们在1定条件下引起鱼、鳖细菌性疾病的实例均有报道。而嗜水气单胞菌不仅是我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出血性败血病的主要病原菌,同时也是中华鳖、牛蛙、3角帆蚌等水生经济动物的重要致病菌。以上引证足以说明:气单胞菌为正常鱼体内主要存在菌和条件致病菌,应予以足够重视。
2、致病原因
1、从微生态学角度讲,鱼类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是鱼、细菌和生态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常态下,3者处于动态平衡,单胞菌不呈致病作用。当生态环境突变(如水温升高、有机质浓度增加)或受到污染时,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处于“静态”的条件致病菌被“激活”,迅速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等致病因子,此为致病之外因。
2、在饲养池中高密度饲养的各种鱼类,与在河湖海洋等自然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是不同的,前者所受到的应激性刺激要显著地高于后者。正是由于养殖鱼类频繁地遭受各种应激因子的刺激,才导致了饲养鱼类免疫力下降,对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此为致病之内因。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导致鱼病的暴发与流行,国内诸多报道也证实了这1点。
3、发病特点及应注意问题从鱼类的感染类型来分析,单纯感染、原发性感染较少。正常鱼体内分离出多种条件致病菌且共生于同1鱼体,这1事实说明水体中存在有利于它们生长繁殖的共同条件,因此在致病过程中往往起到协同作用,引起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严重化,故在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中同样不可忽视。同时,有关文献指出:寄生虫寄生于体表或鳃上,而其本身往往是带菌者,鱼体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细菌就会大量侵入体内,促使疾病暴发且较严重。故在鱼病防治中要注意检查和杀灭寄生虫。
4、控制对策近年来,由于水产动植物病害的日趋严重以及防病技术滞后,渔农为了挽回损失,或盲目用药,或加大用药浓度污染了水域环境,造成了水产动物的抗药性,降低了鱼产品的品质,这1切将会直接威胁人类的安全。在1993年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水产养殖病害会议上,与会知名专家提出了“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问题,把病害的控制与环境的改善紧密联系起来。为此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和有关文献,提出如下控制对策。
有关猪蓝耳病的病菌来源
【摘要】所谓的“蓝耳病”并非是单纯的病毒或病菌性疾病,应该是在猪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受到破坏后引起的病毒与细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
【关键词】蓝耳病菌群平衡
在养猪生产上,生产过程中诸多的操作程序、卫生及消毒问题,出现多种细菌及病毒在猪体内量的增加很难避免,当细菌及病毒在猪体内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引起疾病的暴发。
1猪蓝耳病的概念
猪“蓝耳病”在猪病理学上被称作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首要危害是引起繁殖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及弱胎,流产时间一般在妊娠中后期,也就是30孕龄以后,在引起流产的同时常伴着发热现象,发热严重或没有得到的及时有效的治疗到后期会出耳朵发紫现象,治疗起来难度就会增大。
2猪蓝耳病的发病原理
肠道致病菌测体论文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素大肠埃希菌是常见的引起人类和动物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肠道致病菌,严重的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牲畜的平安〔1〕。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特异地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见病原菌的检验方法存在着检测周期长、工作量大、所需试剂多,而且假阴性率高,灵敏度低,或假阳性率高,特异性差等缺点。PCR技术提供了理想的检测方法。本实验采用多重PCR方法,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检测不同的细菌,整个过程只需要2~3h,应用前景广阔。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菌株肠炎沙门菌、阿柏丁沙门菌,鸡雏沙门菌,德尔比沙门菌、鼠伤寒沙菌,福氏志贺2a,福氏志贺2b,宋氏志贺菌,枸缘酸杆菌,变形杆菌,河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产毒素大肠埃希菌C83921,产毒素大肠埃希菌C83902(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中国生物制品探究所)。
12试剂染料、缓冲溶液、TaqDNA聚合酶、dNTPs、核酸染料(GV)、琼脂糖、Marker等(北京塞百盛基因技术公司)。
13主要设备PCR基因扩增仪、台式高速离心机、紫外可见凝胶成像系统、核酸分析仪、微量加样枪(德国Eppendorf公司);电泳槽、DYY-2稳压稳流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14方法
鱼体内致病菌种类分析论文
1、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种类鱼类细菌性疾病是造成水产业严重损失的重要疾病,为此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大多数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这类细菌可长期潜伏在鱼体内并不引起疾病,但当环境突变或受污染、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迅速导致疾病发生或流行。据有关调查,正常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经初步鉴定,它们归属于8个菌属,其中气单胞菌属占59.1%,不动杆菌占13.3%、黄杆菌占10.8%、肠球菌占1.2%、克雷伯氏菌占1.2%。它们在1定条件下引起鱼、鳖细菌性疾病的实例均有报道。而嗜水气单胞菌不仅是我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出血性败血病的主要病原菌,同时也是中华鳖、牛蛙、3角帆蚌等水生经济动物的重要致病菌。以上引证足以说明:气单胞菌为正常鱼体内主要存在菌和条件致病菌,应予以足够重视。
2、致病原因
1、从微生态学角度讲,鱼类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是鱼、细菌和生态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常态下,3者处于动态平衡,单胞菌不呈致病作用。当生态环境突变(如水温升高、有机质浓度增加)或受到污染时,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处于“静态”的条件致病菌被“激活”,迅速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等致病因子,此为致病之外因。
2、在饲养池中高密度饲养的各种鱼类,与在河湖海洋等自然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是不同的,前者所受到的应激性刺激要显著地高于后者。正是由于养殖鱼类频繁地遭受各种应激因子的刺激,才导致了饲养鱼类免疫力下降,对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此为致病之内因。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导致鱼病的暴发与流行,国内诸多报道也证实了这1点。
3、发病特点及应注意问题从鱼类的感染类型来分析,单纯感染、原发性感染较少。正常鱼体内分离出多种条件致病菌且共生于同1鱼体,这1事实说明水体中存在有利于它们生长繁殖的共同条件,因此在致病过程中往往起到协同作用,引起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严重化,故在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中同样不可忽视。同时,有关文献指出:寄生虫寄生于体表或鳃上,而其本身往往是带菌者,鱼体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细菌就会大量侵入体内,促使疾病暴发且较严重。故在鱼病防治中要注意检查和杀灭寄生虫。
4、控制对策近年来,由于水产动植物病害的日趋严重以及防病技术滞后,渔农为了挽回损失,或盲目用药,或加大用药浓度污染了水域环境,造成了水产动物的抗药性,降低了鱼产品的品质,这1切将会直接威胁人类的安全。在1993年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水产养殖病害会议上,与会知名专家提出了“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问题,把病害的控制与环境的改善紧密联系起来。为此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和有关文献,提出如下控制对策。
水稻稻曲病菌生长与侵染因子
稻曲病(falsesmutofrice)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穗部。近年来,随着粳稻、两系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该病发生日趋严重,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巨大损失[1]。尤其是稻曲病菌可产生对动植物有害的毒素,因此稻曲病的防治对粮食安全保障至关重要。稻曲病菌菌丝及孢子在病害循环侵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与温度、pH、营养物质等因子有着密切关系;另外,气象因子及寄主生育期对病菌孢子的释放、侵染等也有影响[1]。本试验主要从温度、pH、碳氮源及无机盐等生态因素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流行规律,为深入了解和防控稻曲病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稻曲病菌株XC(宣城)、QJ(全椒)、QS(潜山)、FD(肥东)、LJ(庐江),由安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验室提供。
1.2温度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1.2.1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将各菌株菌碟接入PDA培养基,分别置5、10、15、20、25、28、30和35℃培养,每处理3次重复。培养3、7、11、14和21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菌丝生长速率[2]。
梨黑星病菌培养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梨黑星病菌培养基质苦皮藤
[论文摘要]用18种培养基对梨黑星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用PDA、改进PDA及PSA培养较易分离成功,在改进PDA+L′中营养生长速率最大,20℃下培养20d菌落直径可达12mm,并产生分生孢子。药效测定试验表明,10.0μg/mL的70%代森锰锌或5%杀菌清水剂及5.0μg/mL的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对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很高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100%,100%和78.71%。
梨黑星病(VenturiaprinaAderh)是我国南北梨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的变化,常导致梨黑星病大流行。梨黑星病不仅危害叶片、叶柄、嫩枝和果实,而且常引起叶片早期脱落、果实畸形,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树势和梨业生产。而该菌目前分离培养较困难,人工培养下生长缓慢,对研究该菌的生理生化特点、侵染发病规律、室内外药效试验等带来不便。为此,作者等尝试筛选适宜于该菌分离和生长的培养基及有效的杀菌剂。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病原菌分别采自陕西杨陵、彬县、乾县果园。
白粉病菌吸取植物营养论文
论文摘要白粉病常发于草莓上,可致严重减产,病菌喜湿耐旱,防治难、防治效果差,易产生抗药性,药物防治时易产生药害。就其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论文关键词草莓白粉病;防治难点;对策
白粉病是草莓的常见病害。其病原为Sphaerothecamacularisf.sp.Fragariae,属专性寄生菌,为害叶片、叶柄、花及果。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病部变褐色、硬化,着色不均,其表面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白粉病菌在植物体表外生长、繁殖,为害方式是其菌丝形成球状或指头状吸器,伸入植物体表面细胞,吸取植物营养,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而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果。白粉病菌不同寻常的特点是喜湿却又耐旱,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减产幅度可达50%左右。
1发生特点
一是周年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内(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均可感染发病。二是适温范围广。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才受到抑制,不能萌发再侵染。三是侵入、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率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草莓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白色粉状物)经风吹雨溅传播到叶、花、果实上以后,只要叶、花、果实的表面有足够的湿度或有机械伤即可萌发侵入。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只需24h。萌发后产生菌丝,菌丝在植物体表面生长表现为白色丝状物增多、增厚,7d便又形成分生孢子,再侵染为害。四是喜湿又耐旱,与湿度基本呈正相关。草莓白粉病菌是真菌中耐旱性较强的一类,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仅为25%,湿度越大,越利于发病,最适宜的空气湿度是80%~90%。五是与品种抗病性及其单体的抵抗力呈反相关。丰香、幸香和章姬等易感病,赛娃、千禧、红颊、明宝、益香等抗性较强;施氮肥过多、长势嫩绿时发生重;植株生长受到过分抑制时也易发病。
番茄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无毒基因;抗病基因;植物防御反应;过敏性坏死反应
论文摘要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为其病原菌,其与番茄的互作系统是研究植物抗感病机理的典型模式系统。Pst存在2种无毒基因:avrPto和avrPtoB,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均能与番茄抗性基因P£0编码的serThr蛋白激酶互作,符合Flor“基因对基因”学说。AvrPto和AvrPtoB在表达Pto的抗性植物中,与Pto互作,表现无毒功能,引发植物防御反应;而在缺失Pto的感病植物中,它们具有毒性,促进细菌的生长。本文综述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无毒基因avrPto及avrPtoB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这有助于了解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机制,对认识植物的感病性、抗病性以及植物防御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其大量减产。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一种世界性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的叶、茎、花、叶柄和果实。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在全球26个国家均有发现,我国也于1998年发现。据报道,该病可造成5%~75%的产量损失。该病的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
Pst与番茄的互作系统是研究病原物与植物互作的典型模式系统,该系统的无毒基因(avirulencegene,avr)和抗病基因(resistencegene,R)符合Flor“基因对基因”学说。当病原物中存在无毒基因avrPto或avrPtoB,寄主中存在并表达相应抗病基因Pto时,无毒蛋白就会与抗病蛋白相识别,激活植物防御反应系统,引起过敏性坏死反应(hypersensi—tivereaction,HR),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本文综述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无毒基因avrPto及avrPtoB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从无毒基因的角度阐述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机制,这对认识植物的感病性、抗病性以及植物防御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1病原菌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
玉米丝黑穗病诊治防控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它是一种叫丝孢堆黑粉菌引起的病害,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丝黑穗病病菌还可危害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及杂草,防治和解决玉米丝黑穗病已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
一、发病症状
此病属苗期侵入、系统浸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蘖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黑穗型: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畸形变态型:雄穗花器变形,不形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果穗受害,除苞叶外,全部被病菌破坏,变成一大团黑色干粉。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整个果穗畸形。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
真菌种群分布及抗菌性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小连翘(HyperioumssampsoniiHance)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内生菌分离法分离菌株,双培养法对峙试验测定其抗菌性。结果从小连翘的根、茎、叶等不同的器官中分离得到8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分属于4个目,5个科,26个属,其中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sp.)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为优势菌群。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存在差异,根部有31株,分属于12属;茎部有12株,分属于10属;叶部有38株,分属于13属。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发现,从小连翘所分离的内生真菌中54.32%对某些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活性。结论小连翘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中具有潜在活性物质,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内生真菌;小连翘;拮抗活性
StudiesoncommunitiesofendophyticfungifromHyperioumssampsoniiHanceandtheirantipathogenicactivitiesinvitro
Abstract:Theendophyticfungiwereisolatedandidentifiedmorphologicallyfromtheroots,stemsandleavesofHyperioumsSampsoniiHance.Eightyonestrainsofendophyticfungiwereisolatedandbelongedto26genera,5familiesand4orders.Cephalosporiumsp.andRhizoctoniasp.werethedominantgenera.Among81strains,31strainsof12generawereisolatedinroots,12strainsof10generainstems,and38strainsof13generainleaves.Theresultsshowedthatthequantity,population,anddistributionoftheendophyticfungivariedindifferentpositionsofHyperioumsSampsoniiHance.Inthedualculturetests,53.48%ofalltheisolatedEndophyticfungishowedantagonistictosomeplantpathogens.Theseendophyticfungiinsidetheplantshaveintimatecorrelationwiththeirhosts.Theseendophyticfungiandtheirmetabolitesmightplayanimportantroleintheplantsagainstthepathogens.
Keywords:endophyticfungi;HyperioumsSampsoniiHance;antipathogenicactivities
小连翘(HyperioumssampsoniiHance),别名小翘、七层兰、瑞香草、元宝草等,为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药藤黄科植物,味苦、性辛、平[1]。全草含鞣质,有光致敏作用,动物食后可产生皮炎;含小连翘碱(hypecorine)和小连翘次碱(hypecorinine);花含金丝桃素(hepericin)[2],有活血、止痛、调经、止血、消肿之效;小连翘或其提取物作为有效药物成分用于制备治疗睡眠障碍、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病症的药物[3];同属植物贯叶连翘,在西方国家称圣约翰草,用于治疗忧郁症等疾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4]。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连翘也具有抗忧郁作用[5]。文献报道,小连翘中含有聚(异)戊二烯二苯甲酮类衍生物、萘骈双蒽酮类和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是小连翘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但是要提取和分离这些药物成分还有很多困难[6]。近来研究表明,某些药用植物中个别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者相似药理活性的成分[7],由此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果在小连翘内生真菌中能够发现类似的活性物质,无疑找到了一种可替代小连翘植物的新型生物资源。但是至今未见从小连翘中分离及其内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的研究报道。本文对小连翘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分类鉴定,并对其种群多样性及内生真菌拮抗病原菌的活性的研究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