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04:46: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病患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急诊内科死亡病患调研
急诊室是患者就诊的首要地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急诊室的就诊人次增加,疾病谱发生改变,同一患者常存在多种慢性病,且病情复杂、多变。为进一步了解急诊室患者疾病谱的变化及病死率情况,总结急诊急救的经验,分析急救失败的原因,探讨医院急救的最佳模式,本文对我院急诊室经急救无效死亡的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我院急诊内科共对15876例患者进行急救,将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本次研究,包括院前急救送到急诊室呼吸、心跳已停止,经过急救无效而宣布死亡的患者,共计394例,急救成功率为97.5%。其中男274例,女120例,年龄14~96岁,中位年龄56岁。
1.2方法
对394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死亡年度、就诊后存活时间以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肺癌晚期病患监护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在晚期时才能被确诊。肺癌晚期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消耗,肿瘤扩散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常常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喘憋加重的症状[1],以及烦躁、易怒、失眠、悲观的情绪,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减轻疼痛感,帮助患者合理饮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要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变化,注意精神和心理上的护理,给予肺癌患者精神支持和安慰,使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笔者总结了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肺癌患者,男38例,女18例,年龄32~78岁,平均(64.36±8.41)岁。其中腺癌17例,鳞癌21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6例。
2护理
2.1病情观察
肺癌晚期患者由于肿瘤扩散,常伴有不同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如腹部转移患者常发生肠梗阻,应严密观察有无腹胀、腹痛症状;当肝、脑转移患者出现昏迷、抽搐症状时,应及时对症处理;当患者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下引起水肿时,应通过抬高患肢等措施减轻水肿;由于身体衰弱,活动减少,常出现便秘,应及时给予开塞露通便。
老年病患骨科护理分析
1老年病患骨科护理方法及经验
1.1健康心理护理。大部分老年病患入院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担忧等不良心理,基于此,护理人员需积极与老年病患交流、充分沟通,了解其所需所求,注意掌握其心态,以便于进一步对其心理进行分析;与老年病患主动打招呼,为提高老年病患心理舒适度,投其所好、合理称呼、嘘寒问暖、耐心解疑答惑,不能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的状态,针对老年病患的啰嗦、健忘予以理解、谅解。若条件允许,可邀请治愈成功的相同病例患者,现身说法,旨在加强患者治愈的信心[2]。在老年病患全程治疗过程中,贯彻落实心理护理。宣教内容主要以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疾病保健知识为主,由于老年患者比较健忘,每次进行宣讲时注意时间不要太长、内容不要太多,尽量通俗易懂,多次反复宣教。1.2环境护理。骨科中大部分的老年病患都是因为突发所致的骨折,比如不小心摔倒、车伤等,而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加之对医疗环境不熟悉,面对石膏固定、骨牵引、穿刺等操作时极易产生严重的紧张不安情绪。胡静[3]研究中指出疾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转归与适宜的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故而,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期间,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且温馨的治疗环境;尽量在白天实施护理操作,操作过程中避免仪器碰撞所发出的声响,旨在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患者静养时,严控室内温度、湿度、光线,保持新鲜的空气和良好的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对患者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1.3合理饮食。由于老年病患体衰、年迈,消化能力较正常年轻人更低,胃肠容易紊乱,加之长时间卧床静养,缺乏活动锻炼,故而在饮食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为骨科老年病患进行饮食护理时,需保证多样化,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容易消化,合理搭配鱼虾、瘦肉、牛奶以及蛋类食品,遵循多餐少量原则,同时与钙类药物相配进行治疗[4]。禁止麻辣、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绿色果蔬,以避免排便不畅。合理饮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支持性作用,适宜、科学、均衡膳食可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4预防并发症。部分老年病患认为自己平时比较健康,但因为年老体弱,诸多并发症未能够及时被发现。加之长期卧床静养,极易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褥疮等。对此,护理人员应当定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并对受压位置进行按摩,若有必要可予以防褥垫,以免引起褥疮。轻扣患者背部,促使其痰液排出,同时鼓励患者有效咳嗽,予以呼吸指导,以免引起肺部感染。为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需注意外阴部干净卫生,嘱咐患者多喝水,充分发挥尿液冲洗作用。若患者的患肢存在触觉障碍,需注意压伤、烫伤。1.5康复训练。临床治疗骨折中,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内容,杨奕妙,魏道华[5]研究中指出行骨科手术治疗后配以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患肢功能,且效果十分满意。按照老年病患骨折情况及生理特点,并遵循从轻到中、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原则开展患肢功能锻炼。针对未制动或未固定的关节部位,护理人员指导其尽早实施床上锻炼,使全身血液良好循环,以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康复训练时需做好相关告知,平时鼓励患者多散步、打太极拳,加强身体抵抗力,注意锻炼力度不可过快、过大、过重。1.6出院指导。出院时,按照老年病患的教育背景以及疾病类型,实施疾病保健知识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的告知,并着重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入院期间的治护效果及心理状态。为每位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并将有效的咨询方式详细予以详细告知,说明下一次复查时间,让患者在家依然能够获得专业的护理服务,消除其后顾之忧。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深入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医疗改革以及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老年病患骨科护理工作成为了临床护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探讨课题。我国当前面临着社会老龄化、人口老龄化这一严峻问题。基于此,了解老年病患需求,关爱老年病患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为当前临床护理人员需面对的主要问题。关键词:老年病患;骨科护理;护理经验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B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32.190本文引用格式:朱惠.老年病患骨科护理实践经验骨科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2):248-249.
2老年病患骨科护理方法与效果
罗彩霞等[6]研究中对照分析了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发现,围术期通过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训练、合理饮食等干预后的观察组满意度96%高于常规护理后的常规组74%,同时术后并发症8%低于常规组28%(P<0.05),提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降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张秀珍等[7]中分析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股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结果发现,研究组术后髋关节功能(65.6±4.5)分高于常规组(56.5±4.5)分。提示早期功能训练对骨折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具有突出的作用。
3结论
老年病患骨科护理以患者心理、生理特点为基础,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样一来,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同时也促使其自护力显著提高,消除了后顾之忧,让患者身心始终处于高度舒适状态。在老年病患骨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肝病患者药学监护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肝病患者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及工作体会。方法结合在肝病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参与肝病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结果对于肝病患者,临床药师可从参与药学问诊、治疗药物监测、提供治疗建议、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强化用药教育等作为参与肝病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切入点。结论临床药师可全方位地参与肝病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多方面开展医、护、患服务项目,保障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关键词:临床药师;肝病患者;药物治疗;药学监护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正在由传统“药品保障型”向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技术型”转变。2011年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指出“药学部门应当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组织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而药师应如何完成由药学思维向临床思维的转化,并将药学专业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如何与医师沟通,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对患者开展个体化用药指导是每位药师初次踏入病区所面临的问题。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中参与肝病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案例,对临床药师参与特殊患者药物治疗工作的切入点进行探讨。
1对肝病患者药学服务的特点
肝脏具有合成、代谢、排泄等生理功能。肝功能不全患者通常白蛋白、胆红素水平异常,凝血功能障碍,代谢及排泄能力下降,严重的还能发展为肝衰竭,甚至导致死亡。肝病患者通常还伴有血糖、血脂异常,病毒性肝炎患者还需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需要临床药师全面考虑患者病情,熟悉各类药物的代谢途径及对肝功能的影响。同时,肝病患者通常用药较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药师提供治疗方案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2临床药师参与肝病患者药物治疗工作的案例分析及体会
骨科脊柱疾病患者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脊柱疾病患者中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1600例骨科脊柱疾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康复锻炼时间、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2.02±1.14)分低于对照组的(3.03±1.05)分、睡眠时间及康复锻炼时间分别为(4.28±1.22)h、(49.47±13.33)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08±1.06)h、(41.19±18.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0%、住院时间(26.6±7.4)d及切口恢复时间(31.2±13.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3.5±8.2)、(40.2±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2.2±11.7)、(64.5±13.3)、(54.5±1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11.4)、(42.6±23.3)、(45.6±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脊柱疾病患者中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骨科脊柱疾病;规范化疼痛护理;效果
骨科脊柱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需为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规范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疼痛作为骨科脊柱疾病患者主诉,受到临床重视[1]。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600例骨科脊柱疾病患者,分析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0例骨科脊柱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0例。实验组男352例,女448例;年龄40~93岁,平均年龄(60.5±10.9)岁。对照组男348例,女452例;年龄41~92岁,平均年龄(60.8±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按照本院常规护理流程执行,为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常规检查及伤口清洗,及时补充蛋白营养,及时调整患者至合理体位等。1.2.2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护士需为患者宣教规范化疼痛知识,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疼痛管理,护士需在患者入院8h内完成疼痛教育,促使患者初步认知疼痛及疼痛治疗方法等,对患者疼痛进行准确评估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超前镇痛临床意义,评估患者疼痛次数,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在患者入院8h内首次完成疼痛评分,采用Wa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进行疼痛评估。每天上午,护士需为患者提供常规疼痛评估,评估3次/d。另外,护士需为疼痛评分>1分患者实施疼痛护理,与患者加强沟通,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无痛操作、环境干预等。护理期间,护士需采用数字等级对患者疼痛感进行准确评估,给予存在严重心理困扰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找出患者负面情绪诱发原因,制定应对对策,鼓励患者,关心患者,倾听患者主诉,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护士需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日常生活中叮嘱患者禁烟禁酒,叮嘱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及油炸食物,告知患者需进食清淡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康复锻炼时间、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情况。①护理满意度[2]:采用本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②术后康复情况:包括切口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研究
糖尿病为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疾病,糖尿病会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还可影响全身脏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而药物是控制血糖稳定性和减少机体并发症的关键。但大多数患者降糖用药依从性不高,导致血糖控制难度增大。药学服务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对药物知识的理解,并认识到药物的重要性。改善用药依从性[1]。本研究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服务与施行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1~79岁,平均(52.13±2.13)岁。发病时间1~14年,平均(5.43±2.01)年。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52.11±2.16)岁。发病时间1~14年,平均(5.46±2.21)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1.2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用药指导,观察组则给予药学服务。1患者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教育程度,邀请专家、药师向患者全面宣传糖尿病药物知识,可以采取宣传材料、一对一介绍等方式进行教育。2药物知识说明。指导患者学习阅读药物说明书,如药物成分、药理特点、药物毒性和安全性等,用药时间、剂量和方法,严格遵照医嘱,避免自行停药,也避免随意增加或减少,以避免不良反应。3加强药师和临床医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药师需发挥医生处方开具监督和指导,对降糖药物不合理处方进行纠正,保证用药安全。4药师和患者互动:药师在患者出院后可定期通过微信等方式和患者建立联系,方便患者咨询用药问题,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做到安全、规范用药[2]。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控制率;对降糖药物了解程度、用药的配合度(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治疗前后患者健康水平(用SF-36量表评估,越高分值越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血糖达到正常水平;有效:血糖降低未达标;无效:症状、血糖等情况均无改善。2型糖尿病控制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1.4统计学方法。SPSS20.0统计,计量资料(x±s)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给予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2型糖尿病控制率相比较。观察组2型糖尿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治疗前后健康水平相比较。治疗前两组健康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对降糖药物了解程度、用药的配合度相比较。观察组对降糖药物了解程度、用药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P<0.05,如表4。
3讨论
性病患者心理监护策略
性传播疾病的种类繁多,包括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二十余种,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性行为传播[1]。性传播疾病的患者因其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彻底,普遍存在着对疾病的恐惧,同时由于患者的文化层次以及生活背景的不同,其心理压力的来源也是不同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健康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对其进行普通护理的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减少其心理压力,能够更好地完成治疗[2]。回顾性分析妇科门诊就诊治疗的145例性病患者的资料,分析其心理压力的来源,同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治疗的性病患者共计145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37.5±6.9)岁,患者均有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病程3d~14个月不等。患者病种类型:梅毒34例(23.45%),淋病32例(22.07%),尖锐湿疣26例(17.93%),非淋菌性尿道炎22例(15.17%),其他31例(23.38%),发病部位主要分布于大阴唇、小阴唇、肛周、会阴部、阴道壁、宫颈等。
1.2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根据其心理压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到保护患者的隐私,对患者一视同仁,不可对其产生歧视,余患者交谈语气中不可存在责备、训斥等情绪,要对患者保持同情心,细心的听取患者的想法,耐性的进行沟通,准确的了解患者心理压力的来源,对其进行对症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对治疗充满信心,同时正确的对待疾病,积极的进行治疗。
2结果
145例患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有治疗费用134例(92.41%)、治疗效果140例(96.55%)、对家庭有所影响124例(85.52%)、影响性生活治疗130例(89.66%)、担心疾病恶化132例(91.03%),本组患者担心治疗效果最多,占到本组所有观察患者的96.55%,担心对家庭影响的最少,仅占到85.52%,然而均超过本组患者的75%。
糖尿病患者晨间监护状况调研
晨间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基础护理工作,其包括:协助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与病人交谈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1]。研究表明,目前采用的晨间护理模式普遍未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2]。从2011年开始,我们对我院糖尿病患者晨间护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对目前我院糖尿病晨间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晨间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晨间护理的满意度。现论述如下。
1临床资料
按入院时间顺序选取2011年4月~2012年3月期间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中医院住院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的患者均符合:①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住院天数≥14天;③无心、肝、肾、肺等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④有自主行为能力;⑤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口头知情同意。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3例。年龄37~88岁,平均年龄(62.93±13.26)岁。
2研究方法
(1)制定调查表和赋分根据蔡毅燕等的晨间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3],制定“住院患者对晨间护理满意度调查”,其内容包括以下10个部分:①护士沟通能力,礼貌服务;②口腔清洁;③头发清洁;④皮肤清洁;⑤病房安静整洁;⑥床单位整洁;⑦病情关注;⑧健康教育;⑨协助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生活护理;⑩工作时间安排。并按饶柳妹等的《晨间护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赋分,每项10分,共100分[4]。(2)调查方法200例糖尿病入院后患者即按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中医院现行的晨间护理规程进行晨间护理,在接受晨间护理后的第8天发放调查表,先由研究小组成员进行讲解,以无记名的方式当场让患者填写完并回收。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forwindow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
3结果
肿瘤病患的营养状态研究
【摘要】目的:运用营养评估的方法,探究中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评定的意义,并对不同的指标进行比较。方法:对99例初诊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身高、体重、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的测定,对患者营养状况作客观的综合评价。结果:99例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有69例,发生率为69.7。其中24例为消瘦型营养不良,15例为蛋白质营养不良,30例为混合型营养不良。结论:肿瘤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营养不良与疾病预后有关。在各项血清学指标中,前白蛋白最为敏感。
【关键词】肿瘤;营养状况;营养不良
恶性肿瘤是一类消耗性疾病,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的营养状况逐渐恶化,而营养状况又与疾病的进展、预后以及对治疗的耐受有密切关系,因而评估机体的营养状况对恶性肿瘤患者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营养不良的程度,并且在临床上合理地进行营养支持。本研究旨在明确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并对不同营养指标进行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5年9月~1997年10月,对肿瘤科住院的99例初诊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其中男性53例,女性46例,年龄19~78岁。经病理确诊肺癌21例,肠癌27例,恶性淋巴瘤16例,食管癌6例,胃癌10例,乳腺癌13例,其他肿瘤6例。
创伤骨科病患全面护理
创伤骨科患者的创伤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因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或者是意外造成的,与一般的住院患者有很大差别。不仅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而且有很强烈的心理反映,创伤骨科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躯体和四肢骨折,有疼痛剧烈、制动时间长、卧床时间长、恢复慢等特点。患者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疼痛,还在心理上受到创伤甚至要极力忍受折磨。针对这种情况,根据不同治疗阶段的差别,制定相应的对策,提出了全方位护理的概念[1]。所谓全方位护理,是在当前舒适护理理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护理对象、护理的多个阶段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护理。舒适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患者一个舒适的条件,如舒适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方法、舒适的体位、疼痛的舒适护理、心理的舒适护理、放松训练等。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以最好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一种护理手段。根据治疗过程,把全方位护理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几个阶段,再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加上不同的心理和身体锻炼等方法,使患者更快的得以康复。
(1)术前护理。
骨科创伤初期,因突发性和强烈的心里反映,患者会有紧张、恐惧等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前准备的同时,必须以热情主动、同情和爱护的态度,加上相关的健康教育,以适当的方式将手术准备的目的、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告诉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满足患者对治疗效果等知识的需求,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放松患者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手术,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会增强,对手术的耐受性也会得到增强,并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术中护理。
在手术期间,患者一般被麻醉,加之术前的心理护理,患者已经做好手术的准备。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心理方面的护理。这一阶段,对护理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动作迅速、思维敏捷,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药理作用、用法、禁忌及注意事项;同时还要掌握常规检查结果的正常范围,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操作技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根据医嘱及时护理,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标准、规范的治疗。
(3)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