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仪式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02:34: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闭幕仪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司团代会闭幕仪式上的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在集团公司党委和团市委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共青团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暨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
这次大会是集团公司2375名团员青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谋共青团事业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大会实事求是地回顾和总结了集团团委十四年来的工作和经验,客观科学地分析了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青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并结合实际,明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集团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在这次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学习了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孙维林同志和团市委书记关成华同志的重要讲话,审议并通过了刘克云同志代表共青团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届委员会和集团公司第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
这次大会始终洋溢着团结、民主、求实、活泼的气氛,可以说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催人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孙维林同志、团市委书记关成华同志对集团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明确的要求。与会代表通过深入学习和讨论讲话精神,切身感受到集团党委、团市委对共青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亲切关怀和充分信任,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极大地增强了做好共青团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此次大会突出了时代特征,符合集团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符合广大团员青年的愿望,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指导集团共青团工作的纲领性内容。我相信,大会选举出的新一届委员会,一定能够带领集团公司全体团员青年把集团共青团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会议期间,代表们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正确行使代表权利,全身心地投入到大会之中,充分体现了代表们民主求实、严谨认真的良好作风,展示了建工青年同心同德、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代表们还广泛进行了思想、工作等方面的交流,增进了感情,达成了共识。我们相信,这次大会必将进一步激励全体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勤奋学习,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集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区人大会议闭幕仪式的发言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会议期间,、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各位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肩负人民重托,认真履行职责,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审查并批准了几个报告。会议始终洋溢着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气氛,明确了目标,振奋了精神,增添了信心,凝聚了力量,对于加快实现“135”目标任务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区委,对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开局之年成效显著
年是新一届区级领导班子的开局之年。万事开头难。回望这一年,同志们付出了艰辛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
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创直辖建区以来的最好水平,不但纵向比有提高,而且横向比有进步。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移民工作、劳动就业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镇党委书记在人大会闭幕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的人大工作会议,经过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出席会议的代表、列席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在听取镇政府、人大的报告后,我想,镇政府、人大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比较客观、比较实在,分析存在的困难和所面临的形势也很到位,提出新一年的奋斗目标很切合实际、很具有操作性。关键是要树立信心,狠抓落实。当前,我们要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和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主动应对,化危为机,抢抓机遇,有为运作,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上来,努力推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镇政府要树立信心,统筹兼顾,努力实现涂岭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日益加深,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十分困难。对此,镇政府班子要认真分析研究,集中精力,克服困难,努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是政府负责任的体现、涂岭长远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把“项目带动、奋力发展”作为抓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培育项目增长点和增长源。要利用现有的用地载体,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寻找经济后续增长点。其次,要把“服务引导、增强活力”作为抓“三农”工作的基本原则,扶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面貌。第三,要把“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作为抓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第四,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树立勤廉、务实、为民的政府形象。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把这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以及各项措施落实到各村、各部门,贯穿于每项具体工作之中。
二、镇人大及主席团要履行职责,主动监督,加快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镇人大及主席团要在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保障和促进发展,致力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首先,要依法监督促发展。镇人大及主席团要抓住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不断加快依法治镇的进程。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其次,要服务大局求创新。镇人大及主席团要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大局,坚持和完善执法检查、述职评议、代表视察等有效形式,使我镇人大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开拓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第三,要维护安定创和谐。今年,既是我镇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镇人大及主席团要根据自身职能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经常深入到群众之中,关心群众的冷暖,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充分发挥人大联系广泛的优势,始终把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做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稳定大局、团结鼓劲的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减少阻力,增强动力,形成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传承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方案
为了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在全国百城市中学生开展“传承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及市委、市政府创建“平安昆明”、构建“和谐昆明”的号召,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同时也为了引导我校中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将举行一系列的“传承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现将教育活动的方案拟定如下:
一、活动理念
我校应上级有关要求以“传承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为指导思想拟定了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特色在于从启动仪式到闭幕演出的总结更赋予了活动完整性,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活动模式,赋予了活动多样性和丰富性;本次活动长征胜利70周年为背景,与当代精神相结合体现了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推出了以《闪耀青春.秀我风采》为品牌的演讲活动和广播站的特色活动。
二、组织机构
成立“传承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小组,办公地点设在××一中校团委办公室,负责作品的征集、整理、评选、推荐等具体工作。
三、活动主题
公司周年庆典活动月策划案
为庆祝北极星成立九周年,并以此为契机弘扬企业精神,增强团队合作力,激发爱我家园的热情,特制订本策划案。
一、庆典活动月主题
精致工作,精彩生活,协力打造北极星灿烂明天。
二、编队
一分队:
二分队:
奥运会探讨论文
关键词:奥运会媒介仪式国家认同
[摘要]:
奥运会的体育内涵借助于大众传媒已经延伸到民族国家认同层面,作为媒介事件的奥运会是民族国家认同的新力量,它通过现代媒介创造了民族团结,在媒介仪式行进中构筑了稳固的国家认同观。
Abstract:ThegymnasticconnotationofOlympicGameshasbeenextendedtonationalisticidentityareabymassmedia.Asamediaevent,theOlympicGameswillgiverenewedimpetustonationalisticidentityandethicalidentity.Itcreatesnationalsolidaritybymodernmedia,andconstructssteadynationalisticidentityinmediaritual.
Keywords:OlympicGames;Mediaritual;NationalisticIdentity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极具竞技性质的现代人类体育盛会,它是一种特殊的沟通交流方式,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具现。人类可以通过体育这种活动方式激活联结人类最深层次的情感,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了独到的中介作用。作为塑造体育认知的主要方式,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在使民众藉由传媒获得收视享受的同时,寻求体育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使它变为一种自发参与的爱国主义行为。
通信公司篮排球比赛检阅议式既开幕式主持程序
主持人:××副总经理、副总裁判长
(前导词:)
主持人:我宣布伊春移动通信公司第三届篮、排球比赛检阅仪式现在开始,请裁判员、运动员入场。
(入场过程,由解说)
主持人:下面请本届比赛总裁判长高臣总经理致开幕词。
主持人:下面由我来宣布裁判员、运动员守则。
运动会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增强人民体质,展示河东人民的精神风貌,区政府定于2005年举办河东区第一届运动会。为办好设区以来的首届全区综合性运动盛会,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以增强人民体质,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体育意识和参与意识,发掘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为宗旨,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异的竞赛成绩,展示新河东建区四年来“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为全区争创“两个率先”排头兵、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竞赛分组及项目设置
(一)竞赛分组
本届运动会设3个部:职工部、老年部、中小学部。
仪式传播观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传播仪式观;认知;延展
[论文提要]本文通过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描述以及詹姆斯·w·凯瑞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区分了传播传递观与传播仪式观在目的性意义上的不同和分野,并进一步探讨了仪式传播观在传播学学理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文化意义。
现代传播学对于传播概念的定义主要源于英语Communition一词。它的含义主要指对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分享。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基于对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深刻认识,将传播定义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类。信息以传播元素的角色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时,总是通过传授、传送、共享和分享等环节要素来完成传播过程的。传播元素属性发生变化时,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以群体或个体的不同面目出现在传播过程中,致使信息传递、交流、共享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因素。与此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定义两种不同传播观的根本动因和理解两种不同传播观的重要理论依据。
依照约翰·杜威对传播概念内涵的独特理解和研究,Common(共有的)、Community(社区)、Communition(传播)三词结构含义相近,词根雷同。词根的雷同使三个词义在抽象理解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高于直译词面的深层结构平台:“在共同(commonm)、社区(community)、传播(communition)这三个词之间,有一种比字面更重要的联系。人们由于拥有共同的事物生活在一个社区里,传播即是他们借此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他们必须共有的事物包括目标、信仰、渴望、知识、一种共同的理解——就像社会学家说的想法一致。这种东西不可能像砖头靠身体做相互传递,也不可能像人们分吃一块馅饼,把它切成小块来分享……共识需要传播。”①在这一平台上,各类传播元素生存在同一社区,共同享有社区的资源条件,愿意表达各自的目的、信仰、追求和知识,并通过传播来实现共同的交流,形成共同的认识;传播使社区本来孤独的元素共同共通,使传播元素活跃在社区并最终完全实现人类对世界意识的理解。在这一概念定义下,传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将传播理解为传送。依照詹姆斯·w·凯瑞的理解,这是“所有的工业文化”所持有的最普遍看法,这种“传递观”源自地理概念和运输产生的功用,信息在控制的目的下,在地域范围的空间中拓展信息。国内传播学界对于Communition的理解,同样经历了从“交通”、“通讯”、“传输”到信息“传递”、“发送”至“交流”的过程。“这种传播观的核心是保持对信号、信息的控制,然后进行跨距离的传送。因此,学界深深以为‘信息的传播是技术的、空间的、控制的过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形成的利益集团对于最大传播效果的追求成为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②近80年来,这一原则实质上操控着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解和应用,以至于学术成果不断重复。“公理”的重复证明似乎使传播学的发展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二、将传播理解为仪式。本文将重点对此问题做出分析。
仪式(Rite)的词义指进行典礼的形式,主要是宗教或祭祀仪式。“仪式”一词联系着信念,也有“分享”、“参与”、“合作”、“交往”等暗含之意。仪式传播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举行的一种神圣典礼,它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非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从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而言,这种传播观并不在意于信息的获取,更强调参与者通过对信息的分享,使媒介在参与者的生活和时间中具备角色,担当身份,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大众传媒则通过呈现和介入使受众获得戏剧性的满足感,受众追随大众传媒而进入到“观念世界”中,化为媒介创造的“观念世界”中的一员。喜悦或悲伤,激动或平静。此时,对信息的传递、获取已经无足轻重。这种传播观的重心是:“它产生了社会联结,无论真情还是假意,它都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使相互共处的生活有了可能。这些观点不仅代表不同的传播观,而且与特定历史阶段、技术及社会秩序模式密切相关。”③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观察,如果把视角停留在信息传播这一层面时,我们便捕捉到了仪式传播观在古老中华文明史上不断显现的浓重痕迹。在部落神、氏族神灵和图腾崇拜为基础形成的殷商社会传播结构中,巫术、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图景。《史记龟策列传》有言:“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不易之道也”。
仪式传播研究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传播仪式观;认知;延展
[论文提要]本文通过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描述以及詹姆斯·w·凯瑞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区分了传播传递观与传播仪式观在目的性意义上的不同和分野,并进一步探讨了仪式传播观在传播学学理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文化意义。
现代传播学对于传播概念的定义主要源于英语Communition一词。它的含义主要指对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分享。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基于对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深刻认识,将传播定义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类。信息以传播元素的角色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时,总是通过传授、传送、共享和分享等环节要素来完成传播过程的。传播元素属性发生变化时,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以群体或个体的不同面目出现在传播过程中,致使信息传递、交流、共享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因素。与此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定义两种不同传播观的根本动因和理解两种不同传播观的重要理论依据。
依照约翰·杜威对传播概念内涵的独特理解和研究,Common(共有的)、Community(社区)、Communition(传播)三词结构含义相近,词根雷同。词根的雷同使三个词义在抽象理解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高于直译词面的深层结构平台:“在共同(commonm)、社区(community)、传播(communition)这三个词之间,有一种比字面更重要的联系。人们由于拥有共同的事物生活在一个社区里,传播即是他们借此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他们必须共有的事物包括目标、信仰、渴望、知识、一种共同的理解——就像社会学家说的想法一致。这种东西不可能像砖头靠身体做相互传递,也不可能像人们分吃一块馅饼,把它切成小块来分享……共识需要传播。”①在这一平台上,各类传播元素生存在同一社区,共同享有社区的资源条件,愿意表达各自的目的、信仰、追求和知识,并通过传播来实现共同的交流,形成共同的认识;传播使社区本来孤独的元素共同共通,使传播元素活跃在社区并最终完全实现人类对世界意识的理解。在这一概念定义下,传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将传播理解为传送。依照詹姆斯·w·凯瑞的理解,这是“所有的工业文化”所持有的最普遍看法,这种“传递观”源自地理概念和运输产生的功用,信息在控制的目的下,在地域范围的空间中拓展信息。国内传播学界对于Communition的理解,同样经历了从“交通”、“通讯”、“传输”到信息“传递”、“发送”至“交流”的过程。“这种传播观的核心是保持对信号、信息的控制,然后进行跨距离的传送。因此,学界深深以为‘信息的传播是技术的、空间的、控制的过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形成的利益集团对于最大传播效果的追求成为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②近80年来,这一原则实质上操控着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解和应用,以至于学术成果不断重复。“公理”的重复证明似乎使传播学的发展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二、将传播理解为仪式。本文将重点对此问题做出分析。
仪式(Rite)的词义指进行典礼的形式,主要是宗教或祭祀仪式。“仪式”一词联系着信念,也有“分享”、“参与”、“合作”、“交往”等暗含之意。仪式传播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举行的一种神圣典礼,它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非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从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而言,这种传播观并不在意于信息的获取,更强调参与者通过对信息的分享,使媒介在参与者的生活和时间中具备角色,担当身份,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大众传媒则通过呈现和介入使受众获得戏剧性的满足感,受众追随大众传媒而进入到“观念世界”中,化为媒介创造的“观念世界”中的一员。喜悦或悲伤,激动或平静。此时,对信息的传递、获取已经无足轻重。这种传播观的重心是:“它产生了社会联结,无论真情还是假意,它都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使相互共处的生活有了可能。这些观点不仅代表不同的传播观,而且与特定历史阶段、技术及社会秩序模式密切相关。”③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观察,如果把视角停留在信息传播这一层面时,我们便捕捉到了仪式传播观在古老中华文明史上不断显现的浓重痕迹。在部落神、氏族神灵和图腾崇拜为基础形成的殷商社会传播结构中,巫术、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图景。《史记龟策列传》有言:“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不易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