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01:33: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比较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英汉谚语比较研究
[Abstract]Proverbsarethecreamofalanguage.Theyreflect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culture.Humanbeings’commonsocialactivitiesareinmanyaspectssimilar,so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havesimilarities.Becauseoftheculturaldifferences,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havedifferencesintheirdetailedcontents.Theauthorcomparestheir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andalsoproposesthat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willbreaktheboundaryandaccomplishinterfusion.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havesimilaroriginandsimilarlinguisticcharacters.Theybothoriginatefromfolklife,mythology,literaryworksandfromotherlanguages.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alsoexist.Thatisdifferentgeography;differenthistorycustoms;differentreligionsanddifferentvalueconcepts.
[KeyWords]proverbs;similarities;differences;interfusion
[摘要]谚语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语言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谚语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由于人类的普遍社会活动和心理思维过程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英汉谚语也存在着相同之处。但由于各国具体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英汉谚语又存在着差异。本文分析了英汉谚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提出英汉谚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渗透与融合。英汉谚语有着相同的起源和语言特点。都来自民间生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和外来语。英汉谚语的语言具有简炼和生动形象的特点。但从具体内容来看,英汉谚语表现了不同的地理、历史、宗教和文化价值观念。最后指出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谚语逐渐打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英汉谚语在互相渗透与融合。
[关键词]谚语;相同点;不同点;融合
1.Introduction
ThedefinitionofproverbbyOxfordAdvanced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is“shortwell-knownsayingthatstatesageneraltruthorgivesadvice.”(精练的俗语,或为普遍道理或为劝诫语)WuZhankunsaidthatproverbsarethecrystalofnationalwisdomandexperience.Theyarefrequentlyusedorallyandhandeddown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andusuallygivepeopleinformationandspeakthetruth.Theyareshortsentenceswithcommonstyle,concisestructure,andvividlanguage.[1]WangQinsaidthatproverbsarethesummingupofpracticalexperiences.Theyaretheoralformsoflanguagethatgivepeopleexperience,adviceorwarning.[2]ThegreatEnglishphilosopherFrancisBacononcesaid:“Thegenius,witandspiritofanationarediscoveredinitsproverbs.”
角的比较研究教案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角的大小比较,角平分线的意义,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难点是空间观念,几何识图能力的培养.角的比较的相关知识是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和画法,以及进一步研究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
1﹒角的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方法:
(1)重合法:即把要比较的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再比较另一条边的位置;
(2)度量法;即比较两个角的度数.
中西传统时间观比较研究
摘要:何谓“时间”?时间的所谓“本质”是什么?何谓“时间意识”或“时间观念”?它们的所谓“本质”又是什么?这篇文稿并无这样的意图,对诸如此类既古老又“纯粹”的时间哲学问题进行求索和提供答案。
本文将集中研究以下几组同时间哲学有联系的理论专题。第一组是与人的“时间观念”相关联的理论专题。其中包括:如何“还原”出时间观念的问题;时间观念中的时间样式的划分问题;时间观念形成的渊源问题;时间观念中的时间维度问题。附带说一句,此处提到的“时间观念”是超地域、跨文化的,对任何民族均一视同仁。因此,它可以为研究和比较中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观奠定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基础。第二组理论专题是:首先纵览中西方时间观的概貌,然后分别介绍中国和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时间观。其中包括三个理论专题:(1)综述中西方哲人对时间观念作出的不同解释。(2)综述中国传统哲学中从《易经》开端的某些学派的时间观,这个专题主要涉及先秦时期的《易经》、儒家(孔子和孟子)、道家(老子和庄子)、墨家和《易传》中独具特色的时间哲学及其时间观,力求做到“见一斑而窥全豹”。既然只见“一斑”,战国后期的“诸子”,两汉以降的董仲舒、王充、魏晋玄学、中国佛教和宋明理学……的时间哲学及其时间观皆付之阙如。至于设定超越时间之流的时间观,如董仲舒所云“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道不变说”的超时间观,又如《大乘起信论》标榜的“一心二门”论,其中涉及与“心真如门”相关的“真如不生不灭”的超时间观,由于篇幅所限,不得不或者割爱或者点到为止。(3)综述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某些类型的时间观,重点介绍延续两千余年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圣·奥古斯丁到牛顿、康德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先哲的时间哲学。比方说,基督教教义和基督教哲学涉及的某些时间问题,例如,是上帝在现成的时间流程中创造世界万物?还是上帝既创造了世界万物,又创造了用来创造万物的时间流程和万物演变的时间流程?均在略加点染之列。第三组理论专题是:对中国和西方传统哲学的时间观中几个发人深省的方面作一些对比研究。笔者概括出了以下五个方面:(1)观察时间与体验时间;(2)时间之“体”与时间之“用”;(3)依存时间(相对时间)和纯粹时间(绝对时间);(4)实在性时间和非实在性时间;(5)线行性时间和周行性时间。要作两点说明:其一,为了设定以上五个可资对比的方面,笔者不得不自创了一组同中西方时间哲学有关的术语。其二,中国和西方传统哲学中各自的时间观的独特之处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笔者不过是列举出其中的较为醒目者而已。
一、事象世界及其时间流程时间是流动不已的。时间之流总是事象的运动变化中的时间之流。换言之,事象世界的动态过程或行为过程中蕴涵着时间进程。既然探讨时间之流的问题牵涉到事象及事象世界,所以有必要对后者作一些简要的说明。所谓事象,包括有形体之象的各式各样的物体,有相状之象的声音、气味、味道、硬度、温度、湿度等等,有动态之象的位移、运动、变化、发展、动作、姿态等等。凡事象皆有形象,都是可观察感知的。(参见拙文《事象·关系·过程--兼论“物”、“心”和“人”》,载《思想战线》2001年第5期。〖ZW)〗从某种事象哲学的视域去审视,即可认定,事象及其形象均为“合成性”的,因此有可能在事象哲学的视域中对它们作出相应的“分解”。同理,从上述事象哲学的视域去审视,还能认定,事象世界内的时间之流也是“合成性”的,对任何样式的时间进程也能进行相应的“分解”。分解事象世界内的各种时间之流,需要寻找一组既相关又合适而且可操作的术语,笔者选择了胡塞尔在阐释现象学方法时创立的“悬搁”、“还原”、“剩余”等可操作的术语。应该作一点声明:当我使用此类术语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胡塞尔赋予它们的原义。事象及其形象在事象哲学层面上的分解可以采取几种方式,其中的一种方式只涉及事象的可观察感知的形象。运用这种方式可将事象的形象中属于或被称为“物象”的方面“悬搁”起来,“剩余”的则是属于或被称为“实象”或“映象”的方面。倒过来讲,将事象的形象中属于或被称为“实象”的方面“悬搁”起来,“剩余”的就是属于或被称为“物象”的方面。打个比方,如果事象及其形象是个硬币,其一面是“物象”,翻过来,另一面就是“实象”。说到底,“物象”、“实象”云云,不过是同一形象的两个不同的“显示面”或两种不同的“说法”而已。举个例子,被我们叫做“书桌”的那个事象有形体之象,桌面是长方形的,有四条桌腿……如此种种,从一个方位去审视,这里有一个名为书桌的事象及其形体之象的“物象”,至于它又是视觉之内的“实象”就不作考虑了(已经“悬搁”起来了)。换一个方位去审视,我们看见了一个名为书桌的事象及其形体之象,在视觉中有一个关于书桌的形体的“实象”,至于这个“实象”是否来自它之外的“物象”则勿须过问了(已经“悬搁”起来了)。对事象世界内蕴涵于各种形象中的时间之流,也可运用上述方式作出相似的“分解”。还记得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特说过的一句名言:“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中的水是不断更新的”。其理由是,一切都在变动,河水也潺潺流动,第二次涉足的河水不再是第一次涉足的河水了。河水流动暗示时间流动,时间流动潜藏于河水流动之中。时间之流像河流一样滚滚向前,因此第二次涉足的时间段已经不同于第一次涉足的时间段。流动的河水之象以及相关的时间之流,从一个方位上讲,它是“物象”中的时间之流。换个方位讲,它又是赫氏观察感知着的“实象”中的时间之流。其实,事象的形象中的时间流程在传统的本体论意义上是“中性”的。区分“物象”中的时间流程和“实象”中的时间流程,区分“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不过是按照事象哲学的要求,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同一个事象世界及其形象中的时间流程而已。这种区分并不包含传统的“唯物”或“唯心”之类的本体论或认识论的预设或承诺。之所以对“中性”的时间流程作出上述区分,是因为笔者筛选了“实象”中的时间流程作为思考与时间有关的哲学问题的基石。感觉知觉的“实象”经常潜入记忆之中,在回忆活动里转化为与“实象”对应的“心象”。同理,“实象”中的时间流程也经常转化为回忆中的与“心象”相关的时间流程。“实象”和“心象”中的时间流程,再加上想象着和思考着的时间流程,构成了“时间意识”或意识到的时间流程。时间意识经过提炼、整合萌生了“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笔者选取的研究某些时间哲学问题的起点和支点。古今中外的哲人直接面对的是自己的或他人谈论着的时间意识或时间观念,然后推演并建构他们的时间观和相应的时间哲学。正因为如此,由事象世界中的时间之流“还原”而成的时间观念,同样可充当对中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观进行比较研究的起点与支点。
二、时间观念的样式之划分
时间观念中的时间样式的划分,是我长期反复思考的有关时间哲学的理论问题之一。我考虑的是,最基本的时间样式到底是二分的、三分的、还是四分的。“二分法”是研究者对时间样式进行分类的最常见的模式。麦克塔嘉特(JMEMcTaggart,1866~1925)的模式颇有代表性,他提出将时间划分为A系列和B系列。时间的A系列以先后为标志;时间的B系列以现在、过去和未来为标志。这样的“二分法”模式颇有道理,而且简便可行。不过,此等时间流程的二分模式,尚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我也考虑过“三分法”的问题,这就是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物理时间推广一步就是自然时间;人文时间的核心部分是历史时间;心理时间的核心部分是体验时间。把上列时间划分的“二分法”和“三分法”模式结合起来,不难形成如下的看法:所有的时间流程都有个先后的问题。心理时间或体验时间,人文时间或历史时间,除了有个先后问题之外,还包括有“现在”、“过去”、“未来”的问题。何谓“物理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在何处起步去划分时间观念中的三种时间样式?用什么方式才能在时间观念中凸显出这三种时间样式?回答上列问题之前,先讨论另一组更具有基础性的问题。
前文已经谈到,事象哲学认定,事象或事象世界是“合成”的,因而可以进行“分解”。另外还谈到,用某种方式将事象的形象分解为“物象”方面和“映象”或“实象”方面,是切实可行的。除此之外,还能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对“合成”的事象或事象世界进行有别于前一种方式的“分解”。二者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方式针对事象的形象,第二种方式直指事象本身。运用第二种方式对事象进行分解必须设立两个前提:其一,任何事象或整个事象世界都是由“物”的要素、“人”的要素和“心”的要素化合而成的,所以有可能从事象或事象世界内分解出物理事象、人文事象和心理事象。其二,对三类事象的“悬搁”与“还原”,仅仅涉及审视方位的转换,而勿须作出传统的一元论,二元论或多元论的本体论预设。(为了节省篇幅,有关如何分别“悬搁”与“还原”出三类事象的过程问题,姑且存而不论。)前文亦曾谈到: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同样是“合成”的,同样可以进行“分解”。现在有条件来讨论本节开头部分提出的问题了。根据刚才列举的两个前提,我们也能按第二种方式对进入观念中的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进行“分解”,分解出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人文时间或历史时间,心理时间或体验时间。“分解”的步骤可作如下的简述。其一,将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中的物理时间和人文时间“悬搁”起来,不加考虑,可“还原”出心理时间,即心理事象中的时间流程。时间观念中的心理时间是时间哲学或心理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所谓心理时间大体上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⑴感知到的与“现在”有关的时间流程;⑵回忆中的与“过去”有关的时间流程;⑶预期中的与“未来”有关的时间流程;⑷想象中或思考中展现的时间问题。其二,将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中的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悬搁”起来,不加考虑,可“还原”出人文时间,即人文事象中的时间流程。时间观念中的人文时间是时间哲学或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所谓人文时间大体上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⑴人的行为或人的实践活动中含有的时间流程;⑵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和人生经历涉及的时间流程;⑶人的说写活动谈论着的时间问题。其三,将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中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悬搁”起来,不加考虑,可“还原”出物理时间,即自然事象中的时间流程。时间观念中的物理时间是时间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重
中哈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加强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而中哈两国的经贸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由于两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使得两国企业在合作中面临较大的挑战。对于企业而言,民族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传统文化。中哈两国的传统文化差异体现在价值观差异、语言差异、风俗差异和节日差异,建议相关企业以两国文化差异为主线,构建完善、恰当的跨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哈;传统文化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计划由在2013年提出,其主旨是在“互惠互利”原则下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哈两国的经贸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两国文化背景和经济环境都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跨国企业在管理模式、传统文化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而传统文化又是当下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对跨国企业的立足和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哈两国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可以为相关跨国企业提供指导意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已有的文献中,中外学者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开展过大量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约翰•科特等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且主要体现在企业竞争方面。于光远提出的传统文化“五层次论”是国内传统文化研究的里程碑,使得人们开始利用传统文化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针对中哈企业的差异研究,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阐述。玛依拉(2010)认为传统文化高度影响两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构建了相关传统文化评价体系。王铁(2016)认为两国企业在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战略规划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二、中哈传统文化差异研究
艺术歌曲演唱版本比较研究
摘要:《献词》(Widmung)是舒曼艺术歌曲中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中的优美旋律洋溢着热情、喜悦和活力,音乐充满了幸福感。这首艺术歌曲是声乐学习者必唱的“必唱”曲目,也被李斯特改编成为钢琴独奏曲。本文选择四位歌唱家演唱的不用版本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舒曼;献词;版本比较
一、舒曼艺术歌曲《献词》的作品分析
(一)旋律、节奏分析。《献词》是舒曼在结婚前夜送给他的新娘克拉拉的结婚礼物OP.25《桃金娘》歌曲集中的第一首,这首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段曲式结构。从前奏开始,钢琴伴奏声部用bA大调主和弦的分解和弦方式,加入一拍附点的节奏,突出结婚前夜舒曼激动喜悦的心情,热烈而急切,而后人声似陈述般进入。第二句开始旋律出现了一个小高音f2而后旋律以音阶下行的方式进行。到了第8小节,出现了一个变化音也是全曲最高音bg2把旋律推向了全曲的高潮。第三句开始虽说旋律起伏趋于平缓,但歌曲内在的情感却更加浓烈,同样的伴奏织体稍有变化但总体还是持续到A段结束。B段开始,旋律转调到E大调,整体音乐风格有一个明显的转变,歌曲旋律音区整体下移趋于平静,节奏速度较之前更加平缓安宁,仿佛圣咏般的低声诉说。钢琴伴奏织体转为E大调主和弦的柱式和弦,以二分音符三连音的形式连续进行,而伴奏左手的旋律主要按照歌曲旋律的走向以两拍加一拍的方式进行。到第18至19小节,左手旋律出现了变音而且节奏出现变化,尤其是19小节以半音上行的方式增加了旋律的变幻。第22小节歌曲旋律是A段中6-9小节的变形,伴奏织体依旧是柱式和弦的三连音进行,同时左手旋律也转变成柱式和弦织体,这使歌曲的紧张感逐渐增强,直到第26小节调性的变化使得伴奏织体回归A段的形式。再现的A段只有两句,第一句完全重复,第二句在结尾处做了减慢处理,是之前A段总体的一个升华。(二)歌词分析。《献词》的歌词选自吕格特为自己与妻子喜结良缘时发表的诗集《爱之春》中的诗。在同样的情景下,舒曼感同身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用灵魂、心、欢乐痛苦、世界等一系列的赞美之词比喻成新娘克拉拉,体会到舒曼对克拉拉浓烈而又热烈的爱意。B段平和的旋律加上歌词“你是安宁,你是那和平”与A段强烈的感情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A’段结合重复了A、B段的歌词,是整首歌情感的综合和升华。整首歌曲幸福感溢满,演唱时歌者不仅要体会幸福,也要把握纯洁的爱情。
二、演唱版本比较
本文选用曹秀美(SumiJo)、狄安娜•达姆娆(DianaDamrau)、瓦伦蒂娜(ValentinaNafornitǎ)、夸斯托夫(ThomasQuasthoff)四位歌唱家不同的演唱版本进行比较分析。这首歌曲舒曼运用了离调、转调手法,使旋律冲破固有的模式,也给演唱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第6至9小节分为5小句,旋律逐渐上行,情绪推至顶峰。曹秀美在2、3小句连接的头尾均有渐慢处理。达姆娆在第3小句开头音量极弱且稍有渐慢处理。瓦伦蒂娜在第3小句开头稍有渐慢,随后的4分音符唱成了后附点节奏。夸斯托夫在每个标记重音记号的音上都唱了滑音,但渐慢不明显。曹秀美和达姆娆的处理方式相似,都按照歌词一句中的后半句断句。曹秀美的气息持久,音区统一,在第8小节处可以拖长。达姆娆比曹秀美在第7小节处多一个气口。第9小节的旋律是一个音阶下行的旋律线条,所以本人比较赞同9小节连接处一气呵成的处理方式。瓦伦蒂娜和夸斯托夫的处理相似,根据歌词的语句断句,但瓦伦蒂娜在第7小节中间有明显的换气点,导致4分音符唱成后附点的节奏。夸斯托夫在整第2句中的重音出加强了语气,滑音出现,表达感叹。曹秀美是韩国抒情花腔女高音,她的音色温暖甜美、灵活自由。她演唱的时长为2分24秒,是四位歌唱家中速度最慢的。她对整首歌的情感处理十分到位,轻柔的声音伴随着拉长的旋律线条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她稳定的气息,凸显了歌曲连贯的效果。声音力量上对比强烈,A段热烈迫切,B段沉静温柔,再现段一气呵成把歌曲推向高潮。达姆娆是德国戏剧花腔女高音,她演唱这首歌没有那么强烈的表现力,基本按照原谱标记的处理方式进行演唱,但是她音色本身的张力却给人带来了细腻的情感变化。她演唱这首歌伴奏用的竖琴,竖琴的音色温婉柔美,演唱时情绪的处理更温柔细腻。瓦伦蒂娜是摩尔多瓦的女高音,她的音色通透有光泽,在这首歌的演绎上她投入的感情热烈而奔放,声音坚定有力。A、B段的情感转换十分明显,A段演唱富有激情,表现出强烈、期盼的情感,B段语气柔和而神圣直到第三段再次释放。她的表演,眼神、动作和声音配合十分默契,表现出舒曼对克拉拉迫切而炽热的爱。夸斯托夫是德国以演唱艺术歌曲而著名的低男中音歌唱家,但他天生残疾,身高只有120公分。他演唱的《献词》调性为F大调,整体速度最快,演唱时长2分04秒。他在这首歌的处理上用了比较多的滑音,整首歌的速度也比较快,第一、三段中乐句速度的转换相对多一些。第二段他演唱的十分出彩,由于他是低男中音声部,所以在中低声区平缓的B段演唱的坚定、深沉。这四个版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我个人最倾向曹秀美对整首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细腻又不失力度,音色也十分符合整首歌需要的温暖甜美。舒曼的这一首《献词》没有强调技术的高超,没有华丽的炫技,只有通过钢琴和旋律的结合真实的表达诗歌的内涵,将人物内心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瓷砖的比较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生产瓷砖的历史悠久,中国的英文China本身就有陶瓷的意思。目前市面上的瓷砖品种琳琅满目,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瓷砖方面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瓷砖室内设计住宅装修
一、釉面砖
1、顾名思义,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它基于原材料的分别,可分为两种:
1)陶制釉面砖,即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强度相对较低。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为红色。
2)瓷制釉面砖,即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是灰白色。
中日生活陶艺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物质水平和大众审美观念的提高,现代生活陶艺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笔者首先对生活陶艺的概念进行诠释;其次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对比研究中日现代生活陶艺在实用美、形式美和工艺美方面的个性与共性,从而挖掘影响二者异同的造物观;最后对当下生活陶艺提出新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中国;日本;现代生活陶艺
中国现代生活陶艺与日本有着深厚的渊源。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快节奏的现代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文化转型随之由传统向现代迈进,长期过度的理性束缚了人的情感,人的个性不能自由的发挥。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大众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也随之提升,人们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中国的现代生活陶艺与大众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陶艺家爱好者和设计师积极参与和引导之下,为中国现代生活陶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的现代生活陶艺起步较晚,生活陶艺的概念最早是由高校陶艺工作者从日本传入中国,过去由于我国艺术交流的相对封闭性,我国现代生活陶艺的发展较于日本与西方国家而言,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接下来笔者通过对生活陶艺概念的诠释,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基于实用美、形式美、工艺美等方面去对比研究中日现代生活陶艺个性与共性,从而挖掘影响二者异同的背后民族造物观。
1生活陶艺的概念
生活陶艺分为传统生活陶艺与现代生活陶艺。“其实生活陶艺是传统手工生活陶瓷的延续,或者说是在现代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主导下的生活陶瓷艺术。”[1]就这个概念来讲,我们可以认为生活陶艺等同于手工生活陶瓷的概念,传统生活陶艺即所谓的传统手工生活陶瓷。“手工生活陶瓷,顾名思义就是指以陶瓷为材料,依靠手工制作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陶瓷,以满足生活使用为第一原则。”[2]表明手工生活陶瓷具有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属性,实用性为第一性原则。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传统的手工劳动生产遭到机械化威胁,一部分手工生活陶瓷的生产开始被机械生产所代替,使手工生活陶瓷的生产面临着巨大挑战。于是根据生产方式把生活陶瓷区分为手工生产和机械生产两种,即前者凭借手工生产方式制作完成,而后者依赖于机器生产手段完成。从理念形式与发展脉络上来讲,现代生活陶艺也与传统生活陶艺有所区别,现代生活陶艺是传统手工生活陶瓷的延续,是在当下时代生活与审美观念的主导下对传统生活陶艺的继承与发展。最早生活陶艺的概念诞生于日本,日本向来注重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又极具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所以日本在深受美国、德国等国家现代陶艺影响下,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渐诞生活陶艺的概念。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陶艺概念由高校一批先进的陶艺工作者从日本带入中国,打破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氛围,给中国的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2实用美
中美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综述
【摘要】:文章通过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比较分析,明确了两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制定方法以及准则内容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制定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权衡和决策的依据。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资本市场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其会计准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最高水平,在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和制定方法等方面对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在整体框架、内涵和实质上实现了国际趋同,但在制定方法、制定程序等方面与美国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文章通过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比较分析,明确了两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制定方法以及准则内容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制定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权衡和决策的依据。
一、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机制有关方面的比较
(一)制定目标方面
会计准则的目标是指会计准则的服务对象的界定。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环境、集团力量对比都能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而不同的会计准则目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政治程序规则。
美国会计准则以目标为导向:
国家电影比较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
比较电影研究的领域应该比跨国电影研究的范围更广。电影研究除了重新思考欧洲中心主义的问题,还应该超越追踪金钱流动的规则,同时强调电影生产、发行、放映和接受的语境、文本、互文性和潜在文本等方面。在比较的框架中,本文列举中国电影研究中常被忽略的和尚未充分发展的课题,例如观众研究、盗版现象、文学改编、电影及其他艺术(戏剧、摄影和影像)之间的跨媒体性等等。本文还强调跨学科性对我们理解包含于电影语言和技术中的跨文化视觉性所起的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比较研究跨国研究跨学科性跨媒体性跨文化视觉性
一、电影研究的两种视野:比较与跨国
1995年,威尔曼(Willemen)作出一个有趣的评论:“尽管比较文学有许多历史缺陷,但必须承认,电影方面的比较研究尚未存在。更糟的是,由于目前电影理论中的种族主义偏见,急需的比较电影研究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取代目前强加于大学生中的电影研究。”①
威尔曼对于比较文学的评论引起我的兴趣,因为我从中看到了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北美比较文学研究和电影研究迥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尽管比较文学先前在文学理论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承认,但比较文学却不得不在人文学科规模日益缩减的趋势中挣扎求存;相反,电影研究近来则在欣欣向荣的跨学科领域里得以繁荣发展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种族中心”为其理论基础的比较文学,在学界中渐渐退位于英语系,因为英语系经过数十年的重新调整,现在已自称是跨民族或至少是后殖民的学科。这种反讽来源于比较文学也曾强调过自己具有的类似的跨民族立场,尽管其理论基础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欧美比较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体系,它研究各民族文学对“总体文学”(generalliterature)所作的“特殊”贡献。“总体文学”需要跨民族国家界限的运作和多语言的技能,它所隐含的跨国族性体现在它揭示了一种文学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将诸多民族文学结合在一起,从文学主题、母题、类型、模式、风格和运动中分析出可以辨识的——如果不是完全相同的——共性(如人文价值和审美理想),并通过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进一步建立文学可比性的方法。回想起来,西方的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时代的逐渐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纯粹意义上的民族文学本来不过是个神话,而支持比较和跨民族研究的文学理论已不再仅仅属于比较文学领域了③。
文化教育研究比较论文
【提要】本文从比较的学科史研讨了比较教育中的文化及其表现,对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和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诠释。
【关键词】文化/比较教育
【正文】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farcanweLearnanythingofpracticalvaluefromthestudyofforeingsystemof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事实,分析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