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8 23:53: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标准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麦栽培标准化

1、耕翻整地标准化

近些年,我省许多市县和国营农场系统都结合大面积高产攻关及自身生产特点,总结出许多以合理轮作为基础、翻松耙压结合的耕翻作业标准,使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得以顺利实施。要依据土壤水分状况及茬口条件及时调整当年不同村屯、不同地块的作业措施及标准。可落实为:

作业地块→作业措施→作业时间→作业标准→作业验收

针对我省大多地区底墒不足、小麦易遭春旱等特点,耕翻整地作业中应特别强调“及早作业”、“连续作业”和“伏秋作业”,一次达到播种状态越冬。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施肥效果和底墒充足,应强调结合耕翻整地进行秋深施肥和深秋浇封冻水。

2、品种及种子标准化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很多,在性状及措施要求上各具特点。应在充分了解品种特点(生育特点、分蕖特点、需肥特点、群体特点、灌浆特点、抗逆特点)基础上选择1~2个主裁品种及2~3个搭配品种。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决不可种植单一品种,应以品种多样化增强小麦的抗灾抗逆能力,达到高产稳产、丰产丰收。具体选用品种及确定各品种的种植比例时应根据加工用途、当地栽培方式及栽培条件、产量水平、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收获方式及力量而定。核心试验区、高产攻关田、生产条件较好及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选择光合效率及产量潜力更高和更加抗倒、抗病、更耐高肥水的中矮秆品种,并依据品种制定相应的栽培耕作措施及标准,其它土,种植密度,施肥量,镇压及田间管理等措施和环节标准也需做相应正确调整。总之,措施应围绕品种、自然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而定,或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查看全文

农业标准化模式研讨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简称“三品”)标准是农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是农业标准化的普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作为优质农产品标准,体现了农业标准化的升级。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辽宁省在大规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以县为单位进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简称“县域环评”),大规模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三品”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其生产面积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考核各地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唯一指标,以此推动全省的农业标准化工作。

1辽宁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

1.1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是农业标准化的基础性工作。全省以县为单位实施县域环评工作,为大规模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标准化生产搭建了公益性平台,更为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的划分奠定了技术基础。一是开展试点,积极探索。1997年,为解决绿色食品认证所需要的产地环境检测问题,由康平县政府出资,全省首次开展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次年,抚顺市科委通过科技立项,在清原县、新宾县和抚顺县的部分乡镇开展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2001—2002年,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原省农业厅安排农业生产专项资金,在新宾县等12个县进行县域环评试点工作。二是制定计划,明确任务。经过前期探索和试点,2003年初,县域环评被作为省政府对各市工作的考核指标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用3a时间完成全省县域评价工作。原省农业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耕地、果园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的意见》(辽农[2003]72号),此后,又先后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全省县域环评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并提出了规范性技术要求。三是筛选机构,制定规范。通过对全省14个检测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和现场考察,省农业厅委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等6家具有CMA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全省县域环评任务。全省制定了《全省农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采样布点原则及方法、采样方法、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等。规定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对全县所有耕地、果园进行采样、检测,并划分适宜生产区域。此外,在对土壤、水质、大气采样检测的基础上,还增加了17项土壤营养元素的检测项目,并对城市郊区及设施农业生产区等特殊区域加大了布点密度。四是多方联动,落实任务。按照《全省耕地、果园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县政府提出环评申请,各地在省委托的单位中自行选择检测机构,并代表县政府与检测机构签订全省规范文本的四方县域环评协议,省、市农业部门参与协议签订并指导、协调、监督各方开展县域环评工作。检测机构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配合下开展工作。检测周期自签订协议开始,一般为6个月至1a。五是组织验收,汇总分析。县域环评工作结束后,由省农委牵头,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项目验收小组进行项目验收。对全部数据进行汇总后,全省建立了辽宁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和辽宁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数据库,编写了《辽宁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报告》、《辽宁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报告》、《辽宁省“三品”产业发展规划》、《辽宁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集》等多套图文资料和数据库。从2007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按10%的比例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例检,从而保证了环评结果的动态性和可靠性。

1.2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为确保工作的连续性,推动各地应用县域环评研究,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标准化暨“三品”生产整体推进项目建设。通过大规模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创一条发动大批企业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一是开展环境调查,划定“三品”适宜生产区。各地农业部门根据县域环评结果,对本辖区农业生产环境开展排查,特别是对不合格区域与临界区域进行重点排查。依据产地环境有关标准,全省确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适宜区。二是制定标准,抓好“三品”管理与农民技术培训。各地制定了大批地方标准或生产操作规程,出台了一批操作性较强的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运用各种农艺措施和综合防治方法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以推广“三品”标准为内容,举办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同时一些地方还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农产品档案管理办法》,下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手册》。三是组织“三品”认证,发动企业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项目实施,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三品”认证率达到45.3%。在已认证的“三品”生产基地中,50%以上是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的。全省累计认证“三品”2500多个,项目县“三品”认证数量平均较项目实施前提高54.3%。以“三品”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13.3万hm2,占全省耕地果园总面积的47.2%,是项目实施前的2.5倍。一些企业为农民垫资建棚,对投入品实行统购、配送、提价收购,深受农民欢迎。四是建设生产示范区,积极探索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结合“一村一品”工程,项目县共选择135处由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带动的“三品”生产基地,开展“三品”生产示范区建设,面积达20.5万hm2。此外,全省还通过建立农户编码、生产记录,鼓励上市销售的认证产品加贴防伪标签,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各地大白菜贴标上市、北镇市鲜储葡萄包装编码到户等做法,深受消费者欢迎。

查看全文

中药标准化战略探索

摘要: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标准化战略,对保证中医药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及确立我国中医药及天然药物的国际地位起着关键作用。

一、标准和标准化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标准的定义是:得到一致(绝大多数)同意,并经公认的标准化团体批准,作为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规则或特性要求,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文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从以上定义可知标准具有以下含义:

(一)建立最佳秩序和取得最佳效益是建立标准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

(二)标准产生的基础是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与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相结合,制定标准,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同时,标准要反映全面的经验和全局的利益,即标准的民主性(合理性)。

(三)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因此不同级别的标准,是在不同范围内统一,不同类型的标准是在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统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标准化的定义是:针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为制定(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定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查看全文

中医药标准化规划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局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重要任务,更好地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规范行业管理,推进依法行政,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提高对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将中医药标准化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加强中医药标准化的宣传,提高全行业人员标准化意识。组织好中医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大中医药标准的实施推广力度。全面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程,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年七月十三日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10年)

“**”时期是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下同)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标准化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和《国家标准化“**”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查看全文

县农业标准化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市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现就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明确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农业主导产业标准研制和科研成果转化力度,逐步建成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相配套,产品、生产、农业机械、检验检测方法等标准相衔接,产品门类齐全的农业标准体系,为农产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提供有效监控的支撑平台。年-年力争全市有20项农业地方标准得到重新确认或修订。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校与检测机构加入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制定工作。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出口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严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和联盟标准,减少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损失。

(二)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区域布局,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创建与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旅游观光农业开发有机结合,建设一批辐射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年-年力争全市新增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20个。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将农技推广与标准推广有机结合,逐步推广农产品生产记录、索票索证、产地标识、包装标识、认证标志等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可追溯。

查看全文

食品标准化管理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食品药品标准化专项推进工作的意见》(郑政办〔〕46号)精神,建立健全区食品标准化管理体系,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开展食品标准化专项推进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推进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以确保食品安全为目标,以严格执行国家食品标准为核心,坚持企业为主、从源头抓食品质量安全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标准体系,使食品生产经营、物流及销售环节有标准可依,建立以标准化为基础、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我区食品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主要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工作目标

查看全文

国际物流标准化研究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全球化大生产、大流通、大贸易、大循环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与世界经济接轨、与国际惯例同步是物流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为此,各国物流的标准无疑需要与国际一致,不能违背国际统一标准。如果一意孤行,最终将作茧自缚。此外,物流标准化是一种超前性的工作,在各国物流发展初期就把标准化工作抓好,防患于未然,对各国物流业以及世界物流业的长远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全球化大生产、大流通、大贸易、大循环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与世界经济接轨、与国际惯例同步是物流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为此,各国物流的标准无疑需要与国际一致,不能违背国际统一标准。如果一意孤行,最终将作茧自缚。此外,物流标准化是一种超前性的工作,在各国物流发展初期就把标准化工作抓好,防患于未然,对各国物流业以及世界物流业的长远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由于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切断了物流系统的横向联系,不利于高效率的多式联运体系的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协同工作,不利于物流标准化建设,所以必须加大流通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物流标准化的核心任务是为不同企业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也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先进技术,将原本分离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以及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等进行统一的协调控制,实现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将原属于不同行业部门、不同产业领域的,运作体系相对独立的节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要加强国际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及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物流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化、条码化和信息采集自动化。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物流速度。

制定物流基础设施标准规范。要形成整个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必须在物流系统的各主要环节包括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中寻找一个基点,由于集装形式是未来物流的主导形式,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基于物流基础模数的物流设施的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物流设施标准化的基础是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衔接、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就有了依据。

查看全文

石化企业安全标准化思考

摘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管理。就石化企业而言,其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企业,只有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在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中,安全标准化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并将其与HSE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安全标准化与HSE管理体系的概述入手,探讨了安全标准化与HSE管理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强化整合的几点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更好地促进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石化企业;安全标准化;HSE管理体系;整合

新时期背景下的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对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尤其是应注重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在注重安全标准化实施的同时还要注重HSE管理体系的应用,并切实强化对其的整合,才能更好地为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助力。以下笔者就此展开探究性的分析。

1概述

1.1石化企业安全标准化

石化企业的安全标准化,主要是为了满足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需要,设计和制定的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安全管理体系。在这一管理体系下,主要是始终以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思想,在运作过程中采取“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模式,从而确保企业的生产更加标准和规范以及系统化的一种标准。在石化企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文

消防监督标准化管理探讨

消防监督标准化管理篇1

摘要:当下的社会治理中,消防安全监督是其中一项重要环节,关系到国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划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城市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内部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城市的消防监督部门要面临的管理难度和管理压力越来越多。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消防监督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建立起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通过创新性的方法和思路不断地提升我国的消防监督管理水平。

关键词:消防监督,标准化管理,措施分析

1引言

当下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城市内部的人口越来越集中化,社会结构也在进行着调整[1]。传统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和老旧的消防设备很难适应当下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一些大型火灾事故,不能及时地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进行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基于此,我国的消防监督必须根据当下社会的发展,建立起更加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标准化体系。根据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消防监督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当前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方面发挥出极大的优势。

2消防监督标准化管理概述

查看全文

对企业标准化竞争的考虑

一、企业标准化竞争的基本策略

企业的标准化活动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运营活动,因而企业的标准化竞争都贯穿在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之中。企业的日常竞争活动在一般条件下可以分为四种:成本—效益竞争、时间—效率竞争、企业标准质量竞争以及运营秩序的竞争。而企业的标准化过程贯穿于以上的竞争活动之中。

1.于企业标准化的成本—效益竞争。企业的成本、效益是生存根本问题,是企业运营系统得以再循环的必要条件,标准化的过程可以实现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效益最大化,通过企业的标准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高利润回报。企业通过标准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策略主要有如下方面:首先,通过标准化的环境分析实现成本核算标准化;其次,通过产品制造的标准化降低生产浪费;第三,通过零配件的标准化降低设计成本;第四、通过物流标准化实现运输成本的降低。

2.基于企业标准化的时间—效率竞争。企业的运营效率是一种制度效率,企业打造其核心竞争力也必须从其制度开始,而标准就是企业的一种制度。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一大优势就是最大范围的节约时间,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企业采用标准化提高效率的具体策略有如下方面:首先,通过合理的工作设计,构建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其次,实施流程再造和工作接口标准化,实现运营系统的高效运作;第三,通过标准化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实现工作过程标准化,提高过程效率。

3.基于企业标准化的标准质量竞争。标准质量是企业产品得到市场认可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也是企业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企业实施标准化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标准质量,打造企业的核心能力。基于标准化的标准质量竞争策略有如下方面:首先,树立标准化的制造思想,在产品设计质量中贯穿标准化;其次,建立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标准质量保证系统;第三,结合国际、国内标准打造企业标准;第四,结合顾客实际需求,建立新产品的事实标准。

二、企业标准提升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