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8 20:26: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表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深究歌唱的情感表达
摘要:表达情感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歌唱的灵魂。在训练和演唱时,歌唱者对所演唱的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将吸气训练与作品的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并通过音色来表现等方式,是歌唱中情感表达的有效方式。本文结合同行的研究成果和演唱经验,对于演唱中如何完美地表达情感做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歌唱情感二度创作音色
法国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声乐是歌唱者将歌曲作品呈现给听众并供听众感受的艺术,歌者的歌声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得到、看得见的艺术形式,并影响和感染听众,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样一首作品由不同的演唱者演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象,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有的演唱者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使声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演唱者则过多地强调演唱技巧,忽视了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在演唱过程中缺乏情感和韵味,失去了艺术感染力,无法引起听众的共鸣;有的歌者虽然很“投入”,但由于偏离了作品的主题,不符合歌曲的内容和情绪,对歌曲的表现不着边际甚至歪曲,这样更起不到感染听众的作用。以上种种现象都是由于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没有能够有机结合造成的。可见情感的表达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同行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教学和演唱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演唱中如何完美地表达情感,收到较好的演唱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二度创作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声乐作品是语言和音乐的结合,诗人与作曲家只是共同完成了一首声乐作品,而只有当歌唱者将声乐作品进行演唱之后,歌唱才能成为完整的艺术。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公众的喜爱,除了他们具有美妙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的表达了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从而引发了听众内心的情感共鸣。可见对声乐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二度创作”是极其重要的。
声乐旋律的非语义表达为二度创作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声乐作品作为一种情绪、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又可以作为一种情绪、情感的遐想和共鸣,这为演唱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演唱一首作品时,歌唱者要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将自己放入作品所表达的氛围中,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使情感能够准确的表现出原作的意图。“在演唱时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歌唱者在对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借情”或“移情”的手段来开拓思维和想象,“借情”或“移情”就是打动自己的方法。如在演唱歌剧《伤逝》、《不幸的人生》时,要把自己当成歌曲中人,仿佛身处那个时代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将观众引导到歌曲所渲染的情境、意境之中,达到情感共鸣的境界。
民族声乐情感表达分析
声乐是人们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对情绪的抒发,比语言更加优美。在声乐表演中,融入表演者的情感,就能让音乐表达出别样的语言,更加富有魅力。而听众听到了声乐中表达的情感,内心就会与表演者产生共鸣,这就是所谓的知音。声乐中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就如同为音乐添加了美丽的色彩,整个音乐就变得充满了生机、有了灵魂。民族声乐是中国音乐史上最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唱者在平时的练习时,不仅要训练自己的演唱技巧,而且更应注重情感的启迪和培养,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才能理解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表达出作品蕴含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定义
民族声乐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音乐艺术形式,其是由民族语言和具有本民族辨识度的声音、语言和音乐进行歌唱的艺术。而不同的文化、地域背景下所形成的音乐艺术,其与创作者所在地区的民族心理、艺术偏好紧密相连。民族声乐作为一种发展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与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同一层次。“中国传统声乐凝聚着诗经、楚辞、乐府诗歌、唐代曲子、宋词、元曲、明清小曲及宋元明诸代的戏曲和说唱的技巧和风格”而在本文中介绍的中国民族声乐主要是涵盖了传统的民歌、戏曲演唱两种艺术形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以中国传统声乐为基础,以西方唱法为表现形式的新生代演唱艺术。笔者认为中国民族声乐是以中国语言为承载形式,富有中华民族特色,能够表现出中华民族民族心理和艺术偏好的表演艺术形式,其涵盖了传统的戏曲、民族和现代的歌唱艺术。
二、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感情表达的意义
声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歌唱艺术,其是通过人的演唱来表达情感。与器乐相比,声乐是音乐与人声相互融合交汇,通过声音的婉转起伏,从而更加直接的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歌唱的优美性,更在于情感表现的完善性。歌唱者做到声情并茂,才能是歌唱声声入耳,唤起听者的共鸣,才可以将创作者的艺术心理所表达出来。如果能在歌曲演唱中加入情感的表达,那么就可以增强演唱的表现力,使得听众能够理解创作者的心理意图,理解曲子的艺术价值。艺术来源于生活,声乐也同样如此,而情感正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不同事件的内心感受,喜、怒、哀、乐、愁都是内心丰富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融入情感元素,正是表演者和听众产生对生活理解的交汇,内心对生活的感悟达成某种心灵上的共识,表演自然就变得更加精彩。
三、民族声乐演唱中感情表达的运用
语文口语表达论述
在我们的课堂上,为我们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锻炼环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特别重要,这也是身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责任。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会成为影响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学校,一个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向他人请教清晰正确的表达出来,别人才能够更好得理解;在社会人际交往过程中,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沟通,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用美妙的语言表达情感,表现意图,体现修养。这种良好的表达能让你的行动锦上添花。
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回答问题,他们或者词不达意,语病多多;或者反应迟钝,嗫懦难言;还有的颠三倒四,语序混乱;,词汇缺乏等等。实验表明一次失败的发言往往会给一个孩子心头造成挥之不去的阴影。长此以往,当这种自我否定的阴影伴随他的一生,我们说,这个孩子的一生不再明亮。所以说拥有良好的口才,才有阳光人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重要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确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就此,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何为口语表达
口语表达是一种基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它和我们的写作能力、生活能力、组织能力一样都是人智慧的一种反映。它是一种用口头语言准确、恰当、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良言一句三冬暖,巧妙表达才能和谐交往,如虎添翼;词不达意,往往处处受限,步履维艰。古人说:一言能兴邦,一言能丧国;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西方一位哲学家也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敬仰,那就是令人喜悦的能力。因此,好的口语你、表达能力是一生的财富,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必须让学生获得正确且清晰的信息,老师要清楚的表达自己所提问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的思考并组织语言,进而清晰的表达出来。其次,“听”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一切知识的先决条件,专心的听就那从老师和学生那里获得信息,从而更快更好的积累规范口语表达方式和方法,为口语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抓好学生的听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让他们明白倾听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倾听意识,因为小学生的思维集中时间比较短,所以很难聚精会神的听完教师的课堂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让学生乐于听,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力求让教学直观、生动、有吸引力,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倾听方法并以多种形式的鼓励措施促进学生倾听,从而为促进学生表达创造先决条件。
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1室内设计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民众基本物质条件已经可以得到满足,部分富裕的人们在拥有基本的物质基础上开始转向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需求。另一方面近二三十年中国以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速度进行着城市化进程,在给民众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相比于室外,人在室内空间所停留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室外空间,因此能够给人有情感慰藉、给予民众正面情感支撑的室内布置设计开始显得举足轻重。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对精神文明建设需求的重视,人们对室内空间的使用超出单纯使用的层面。当前人们住酒店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住酒店”,而是在满足基本食宿的基础上,追求生活愉悦感与环境体验的更高层次。因此,设计着眼点应该从过去仅仅局限在建筑室内上转换到建筑室内与人的关系上。这要求更多的设计原点从“人”本身出发,重视空间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人文的一种关怀。这种转变是当今社会的进步,也是大众对更高精神文明层次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室内设计及设计师提出更高的要求。JAYA设计的上海璞丽酒店是首个定位“都市桃源”概念的奢华酒店。设计师将“情感表达”融入整个酒店的氛围营造中,把都市繁华融于自然造景的轻松氛围中,为宾客提供独特的“都市度假村”体验。酒店入口的长过道迅速将都市喧嚣繁华与室内空间进行了划分和界定,通过中庭的仪式感和停顿,进入一层的大堂,立即给人不同的感觉,除了静谧的氛围,的确能够让人产生“世外桃源”的感觉,但不同于质朴的乡村感,而是一种升华的中国文化神韵的低调奢华感和品质感。上海璞丽酒店的极大成功充分说明了情感表达在室内设计尤其是高端酒店的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为未来酒店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室内设计情感表达元素
情感是抽象的,它的表达必须依托实体为承载,转换成一种“形”或“质”。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需要通过对建筑物理空间完整的理解和对项目管理者、使用者情感诉求的充分把握,总结归纳出每一个项目独特的物理属性及其附着的情感因子,同时综合并注入设计师个人情感,最终形成该空间独特的情感表达,呈现给进入该空间的每个人。
1)形体空间。形体是从建筑内部空间及外部环境场所的宏观上的考量,好的空间造型特性需与使用者的情感感受相匹配。室内设计空间的物理特征及情感表达是通过外部整体建筑环境与内部形体空间有效分割相结合来完成的,建筑表皮是室内特征的反映,而外部环境又与室内空间形成对话。形体内部空间的分割则是设计者对空间属性的基本理解也是室内情感表达的基本载体。优秀的内部空间分割应该充分理解和把握地域文化背景,建筑空间特性,管理者的诉求,使用者的心理。通过形体语言的塑造,展现室内空间功能和审美为一体的情感表达,促进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感情交流。在实际项目设计中不乏优秀的案例,例如上海闵行酒店式公寓室内设计项目,室内面积只有五十余平方米,空间十分有限。设计师从分析这对年轻夫妇业主的日常生活趣味入手,建设性地采用曲线型分割手法,布置出了两室两厅两卫一厨的紧凑格局,同时曲线室内分割造型也与建筑外观相呼应。圆润的线面分隔出更衣室兼冥想室、日光浴室以及为夫妇二人量身打造的椭圆形主卧室等独特形体空间。书房与主卧之间采用可调节玻璃百叶隔断,可通可隔百变实用。该项目在局促的建筑室内空间情况下,设计者巧妙地化解了建筑室内外空间形体的局限,采用富有创造性的形体分割手法,实现了使用者对高生活品质的诉求。
2)色彩。色彩在室内的运用重要一方面是要烘托适合其特定主题氛围,采用或热烈或含蓄,或奔放或宁静,或丰富或简约的色彩因子诠释特定空间的情感。暖色系如红色、黄色、橙色给人兴奋感,产生欢快喜悦情感。而蓝色、绿色等冷色系色彩可以使人产生沉静、镇定、沉着、平静、忧郁等情感。不同色调的选择应根据室内设计的主旋律相协调,与情感语言相吻合。
民族文化的表达视角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委会筹备组的进展情况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聚焦这一话题,大众都在猜测此次开幕式总导演的专业表达能否和公众的期待相一致,能否给世界一个新看点,增北京一个新亮点,燃亿万观众一个兴奋点。
虽说体育赛事本身体现的是人类共有的体育文明,但是把民族的向善精神和体育的竞
技文化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应是文化使者们首要关注的问题。除了场面的宏大和喜庆的热闹之外,东方文明多元文化的魅力更应得到凸显。值此期待和质疑,有些人则表现不出应有的耐心和雅量,竟然放言奥运会是给外国人看的;言外之意是要国人少一点质疑,多一些沉默。看来在民族文化表达上有人确实存在着观念上的问题。
其实,这些人的态度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谬,既然你的表达让土生土长的国人都看不上眼,即便一时迎合了世界胃口,可经不住反刍也未必会让世界说好。要知道匠心独运须建立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族情感的自信上。
过去我们曾在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丢失了太多的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和急功近利绞在一起竟派生出时下很多人头脑中可怕的自卑。这一点在某些知识分子圈里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纯属把问题的根本和表象的枝叶扯为一谈的谬误,是为了眼前的商业利润宁肯牺牲民族文化深远影响的短视行为。可悲的是某些学界精英在思潮纷杂的今天却表现不出应有的批判精神,只会迎合市场,迎合低俗,迎合炒作,迎合名利……商业社会中名利思想的泛化已使一些文化人失去了睿智和理性,倘若再丢失了操守和品德,那连起码的尊严都保不住了。
可能我们总为世界着想得太多,而为自己本民族想得太少;或许我们对世界的热情过高,而对本民族的关注过低;也可能我们想赢得世界声誉的欲望太过强烈,竟对国人的质疑置若罔闻。倘若我们真的持此观点,即使得一时之喧哗,而损国人信任之根本,害莫大焉!试想本国人不看好,就是输掉了根本;而外国人没看好,只不过伤及枝叶;枝叶伤了,还可再生,倘是元气大伤,恐怕要付出整棵树的代价!举个例子,中国龙不被外国人看好,马上就有学界人士出面试图修改图腾标志,文化的自卑心理由此可见一斑。尚未审时度势地思考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就虚妄地自找差距。要知道谦卑博得一点同情容易,而要争得应有的尊重,靠的则是文化本身内在的思想价值,一厢情愿地迎合或者曲意逢迎的巴结都是文化自卑者的自残。当然你有足够的自由说自己传承的是先民孔子的学说,而不是中国龙的精神;你还可以说你是大汉大唐的后裔,而不去做晚清的遗民;你更可以说你已经进步到美国人的思维或者欧洲人的思维了,但至少你的文字表达、抒情方式、思维习惯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依然是很中国化的,我想你所在的国家的人也会这么想。
广告设计情感表达综述
广告是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来进行信息传达的,情感表现手法是现代广告创意设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现代广告按诉求方式,一般可分为情感诉求广告和理论劝服广告两大类。情感诉求广告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表现消费者与企业、产品、服务相关的情感与情绪。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须让他们与品牌建立起情感关联,从而使他们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产生偏爱,激起消费欲望,引发购买行动。我们在广告设计中要做的正是把情感诉求融入创意设计,用一种富有情感的方式把信息传达出来。
一、情感诉求及其特点与功能
情感诉求又称感情诉求、感性诉求,是指激发消费者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附加值或情绪上的满足,使消费者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以情感诉求为基础的广告,可称之为情感广告或感性广告。情感诉求广告让消费者对商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产生购买需求,是广告的一种有效手段。
1.情感诉求的特点第一,对广告品牌的附加价值的宣传,建立在购买者的情绪或者社会属性的需求的基础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合乎情理,让潜在购买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计师应以此为目标进行自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第二,情感诉求广告更侧重于广告的表现手法,而非表达商品本身所具有的特征等信息。这种广告是基于潜在购买者并没有主动的消费需求,从而进行商品的搜寻,也无意于思考产品特征等实际的信息。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取决于广告的表达形式,如广告人物的魅力、画面的精美程度、背景音乐的传唱度与动听程度等。第三,情感诉求广告巧妙利用通感,激发人们对广告类似情节体验的回忆,或者产生合理的理解,从而达到不借助于商品特征信息也能引发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总的来说,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并非绝对对立的。
2.情感诉求广告的功能第一,区分同类商品。市场上的同类商品数量繁多,但特性接近,用商品特征信息等理性诉求来区分变得很困难。广告创意工作者须将不同的情感诉求赋予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以应对现代商品市场的尴尬现状。我们不难找到这一类型的经典案例,以脍炙人口的可口可乐广告和百事可乐广告为例,普通消费者难以区分两者的口味,但是,其品牌通过广告的不同情感诉求,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建立起品牌的区分度。同样,中国品种繁多的酒类广告,也是从情感诉求方面进行品牌的塑造和区分,以求给消费者留下强烈的情感印象。第二,娱乐消费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所谓成功的广告就是受欢迎的广告。这类广告要么能够向潜在购买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要么能提供娱乐性,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因此,广告创意的作者们经常采用感性广告的表达方式,迎合消费者希望得到娱乐性的心理,以期对他们的购买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迎合潜在购买者对商品消费的情感需求。购买者的购买行为从理性过渡到感性时,更重视追求商品所提供的精神满足与情绪感受,而商品的特性、价格等已不是第一考虑因素了。比如,过去女性购买皮鞋,是以经久耐用、满足日常需求、性价比高为主要诉求的。而现在,一双能满足功能性的皮鞋,其品牌、款式等更是女性品位与身份的象征,体现女性对现代时尚、新颖个性的追求。现代购买者对某一品牌的情感与其对此品牌商品的特性的认识同等重要。
二、广告设计中对情感诉求的把握和表达
油画人物艺术表达
艺术不等同于生活,而又在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生活。长期以来,艺术被人们分为很多门类,如戏曲、电影、书法、绘画等,而各类艺术又被人们以各种形式再次进行细分。如,绘画艺术被分为国画、油画、漆画等。各类艺术形式又因为材料、特征的不同,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系统。如,油画的表现语言可被概括为构图、色彩、造型等诸多要素。油画艺术的目的在于表现世界、表达自我。画家要想自如地进行表达,首先就得熟练掌握油画的语言表现体系,也就是在知道要说什么话的前提下,我们得研究一下怎么说的问题。
油画人物是常见的一种绘画题材,油画人物不是将现实中的对象复制下来,而是作画者通过油画语言将对于现实的感受表现出来,或者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强加给描绘对象,即我们常说的借物抒情。齐白石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是指画面与现实的造型、色彩、构成等要素不符;“似”是将现实人物的精神或作者自身的感受尽可能深刻地表现出来。“不似”是因为油画作为一种艺术类型有着自身的一套艺术语言,画家要用油画语言将现实转化为一幅有表现力的画作。
绘画里的人物形象是画家感受到的,而不是看到的现实中的形与色。所以我们说画家是靠感受来作画,而不是靠眼睛来作画的。就如同音乐一样,音乐的目的不是模仿现实世界的声音,而是通过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来表达演奏者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所以在我们听到的音乐里有很多声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油画里完美的人物造型也是如此,油画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在现实世界中也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根据油画语言对油画人物创作进行分析。首先是色彩,色彩就似音乐中的乐器,每一种乐器都有自身的情感表现范围,色彩也一样。色彩自身的特点和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因此要想表达相应的情感,就要选取相应的色彩。这时候人物的肤色、衣着的固有色已不再重要了,变调、变色的艺术手法因此产生。变色是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变换成其他颜色或主观颜色;变调是画家面对真实物象色彩进行不断观察、概括、提炼而实现美的表现过程,是研究在画面中对客观对象形、色的主观处理,以形成新的色彩组合的方法。如,蒙克在《呐喊》中将人物的肤色变为红色和黑色,令观者产生一种不安、惊恐的感觉;贾科梅蒂常运用黑、白、土红和灰等色彩描绘人物形象,使人产生一种虚无、疏离、孤独的感觉。其次是造型,所谓造型是指画家根据主观意图进行造型设计,即创造形体。如果作品中的艺术形不同于客观世界中的自然形,我们称之为“变形”。每一个形体状态都会使人产生特定的感受,反过来说,要想使观者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画家就得创造出符合这种感受的符号形体。这时候,人物的变形就产生了。
艺术形从模仿自然开始,但有别于自然,真正的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真实,不是模仿,而是表现。绘画中的“变形”是绘画语言的间接表现形式,它是展现画家视觉感受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是一种与参照物等效的感性印象,但绝对不是等同于参照物的形象。这种印象能够将画家的情感本质清晰地反映出来,由此“变形”的运用直接影响到画面效果。如,达•芬奇作品的人物造型显得丰满、富贵、圣洁、高尚、超脱。蒙克在《呐喊》中所用“变形”的形式似乎都传达着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不同的“变形”来传达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把扭曲的脸转换成凄惨的尖叫,之后变成了可见的振荡,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这些艺术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找到的,然而这些人物形象给人的感受却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着的。因此,我们说艺术不等同于现实,却又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生活。在油画人物创作中,人物形象的造型也要考虑到构图的需要。一般来说,人物造型与构图、肌理、笔触也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是画家运用艺术语言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转换为实体艺术形式。油画人物就是将作者对对象的感受通过油画语言转化成一幅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油画人物创作过程中的“变形”“变色”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们所描绘的毕竟是人,无论怎样变,也要符合人自身的结构特点,不然我们就不能称其为人物画,“变形”“变色”也就无法谈起。因此,在平时的基础训练中,我们不仅要锻炼对事物的感受力,而且须对人的生理特点作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是人物绘画创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艺术创作的情感表达
一、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表达情感
黑格尔指出:“艺术的本领在于通过想象去把握和玩味感情”。罗丹认为:“艺术就是情感”。真挚与强烈的情感,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没有情感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形象时,不能没有审美情感,艺术家塑造的艺术形象,总是把他对于大千世界现象的情感反映凝聚在形象身上。因此,艺术形象是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带着浓厚的情感特色,体现着艺术家情感的倾向性。高度重视和强调线条的表情功能,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在中国画中,线条的运用不仅起着描写外物的作用,还能发挥它在描写物象和表现情感功能。如宋人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在线条的运用上不仅生动真实地描写了李白傲岸超然、自由不羁的性格神态,而且也传达了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徐悲鸿画奔马,在不同时期创造马的形象都有不同情感态度的表达,解放前,他画马题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解放后画马题的则是“:河山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这表明,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对马的观赏产生不同的感受以及思想感情。情感活动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文论对情感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有论述,《乐记》最早明确提出了情感的表现问题:“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里所说的“乐”,包括诗、歌、舞在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总称,因此,说“乐”是起于人心感于物而产生的情感的表现。《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泳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明显地说明诗、歌、舞都是情感的表现,而且在情感表现的强烈程度上,一个比一个更高。画论中也有“感物而动,情即生焉”的论述。上述诸论说明,艺术家的情感和他们的作品是不可分的,情感通过艺术创作得以表现,任何事物在艺术家的笔下都是有情的。古今中外的艺术杰作,都深刻地表现着艺术家真挚和强烈的情感。艺术作品是表现、抒发作者感情的载体,但表达作者情感更重要的目的是实现与观者的情感沟通,用作品在观者心中引起共鸣,达到交流情感的初衷。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亦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昕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艺术作品要供人欣赏,要从情感上打动欣赏者,因此要求作品的情感表现必须清晰、真挚,才会产生深入审美活动和真正的社会效果。在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是基于对事物的认识,充分利用情感与认知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情感的帮助下,引起观者的情绪,实现情感交流。情感的表现和情感的交流、共鸣等情况是复杂的,因而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二、运用“移情”手段加强情感表现
“移情”是艺术创作经常使用的方法。移情是艺术家把情感移入某种对象,让情感与对象合为一体,也就是艺术家对对象富有情感的想象,通过被涂上了情感色彩的事物形象来实现情感的表现和交流,使人在观赏中也沉入对象,进入特定的情感世界。移情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审美移情是审美情感的一种特殊功能,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通过移情可以使情感表现更加丰富、强烈。古人早已有所发现“移情”的作用,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现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移情”。在艺术活动中,运用“移情”手段进行创作,必须使欣赏者通过作品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和意,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把情“移”入对象,把情感的色彩涂上了事物的形象,使观者看了不仅对作者的情感有所体会,而且还可能引发共鸣。郑板桥画兰、竹、石,寄托清风亮节,不为淫威所屈的情怀。梅花斗雪迎春,兰花幽谷传香,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菊花清秋独放,这些自然现象,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和思考从中揭示出某种社会意义,把自己的情感移入无情的事物之中,表现和加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移情”在情感表现上是非常重要的。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李普斯是“移情”论的主要代表,他在《空间美学》、《论移情作用》等著作中提出了“移情论”,认为移情分为实用的和审美的,两者是不同的。审美的“移情”,不是指身体感觉,而是把“我“”感”到审美对象里面去,“使自己就在对象里面”,达到我与对象的“完全同一”,也就是物我达到统一。黑格尔称之为人从外界事物中“寻回自我”。“移情”是艺术创造中普遍的心理现象,有其客观根据和内在动因。移情作用的客观基础是一个特定情绪,这种主要对象的审美特征有类似之处。所谓“兴者托事于物”、“心入于境”、“情与境会”,就在于客观“物”“、境”的形态、性质与主观的“心”、“情”具有相似点,所以才能“景以寄情”,“我具物情,物具我情”,发生移情作用,将我的特定情感寄寓到相对应的物中去,并以物抒发我的情感,人可以移情于具有审美特质的自然景物,景物是移情的对象和客观根据,人的“情”进入景物,人的情感就有所附丽,情感也就外化为可供人享受的审美情感了。“移情”的内在根源则是主体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主体对客观事物认识为基础,体味到审美对象的审美特性,捕捉了对象与自己的相似性、同一性,才可能发生移情,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情感。此外,移情还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从对象中激起“我”的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对象化和外化,才能移入对象之中,使对象染上“我”的情感。景物本是无情物,而人有情,人情进入景物,才能成为审美情感。如上所述,“移情”有客观根据和主体的内在条件,不可能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发生移情,移情是受客体的审美特性及其同主体的关系所制约,不是主观随意的。外在的客观事物和人的情感之间似乎有一座桥梁沟通主、客体之间的联系,这个桥梁就是人的认识。认识包括表象活动和思维活动,在艺术创作中,是情感活动推动了表象和思维活动,而表象和思维活动的成果又增强了情感体验,通过移情强化了情感表现。
三、借助理性思维加深情感表现
黑格尔说:“在这种理性内容和现实形象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见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清楚地说明了在艺术创作中,表象运动、理性思维、情感活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辩证法的生动运用。理性认识不仅是对表象运动的指导,而且也是配合和渗透,在情感表现上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思想和认识不能代替情感,一个艺术家不论有多么高深的思想、认识,如果缺乏情感,是决不可能有艺术创造的。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标准中,只有当它在自然的情感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才会被认为是真诚的、高尚的和有价值的。表现在艺术创造上,就要求艺术作品应当把普遍的理性的东西化为个体的情感,认为只有这样艺术才能打动人心,产生艺术特殊的作用。否则,未融化在情感中单纯的理性的东西,不能产生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从艺术的创造与欣赏的实践经验来看,总是包含着这样两个不能脱离的方面,即一方面要化理为情,另一方面要融情入理。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儒家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和艺术的关系,但它并不把艺术看作是进行道德说教的工具,十分强调艺术对人的情感的陶冶感化作用。这是一个符合艺术特征的重要看法。那种“言情近于议论”以理代情,以理为诗,毫无审美意趣,难于成为品赏对象。艺术所表现的决不是赤裸裸的理,而是已转化为情的理。“理”不在“情”之外,而在“情”之内,两者是不可分的。艺术家通过他们的生活和艺术实践,在心灵深处把“理”直接转化为“情”,并表现在作品里,从而加深情感的表现,充分发挥它的感染力,使观赏者动情,这是任何抽象的议论难以做到的。由于艺术家的个性、气质、思想、经历等的不同,由“理”转化来的“情”也是不同的,不会是一般化的、空泛的、重复的、可以到处套用的“情”。黑格尔还认为,艺术不应该只以它的普遍性出现“,这普遍性须经过明晰的个性化,化成个别的感性的东西”。中国古代学者强调“情”和“理”的统一,认为“情”和“理”是融合在一起的。在绘画作品中,从米勒的《拾麦穗》、《晚钟》,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八大山人的《荷花水鸟图》和郑板桥的兰竹画,都是画家通过人物、景物来表达他们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对世态的愤懑和忧伤,这种理性认识融入情感得以有力的表现。“情”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和谐统一,使“情”和“理”并不否定或贬低另一方,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要看到统一的情况,也要注意矛盾冲突的情况,有了矛盾冲突才会有发展,才能突破原来和谐上升到新的更高的和谐,出现新的、更具感染力的作品。
书籍设计形态与表达
一、引言
形态,顾名思义就是造型和神态,书籍的形态就是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结合。有很多人对书籍形态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外形设计,即书的物性构造,这就是造成观念老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书籍的设计,除了外在构造,从书的整体形态来看,它还应注入内在的理性构造,即内容传达的表现力。这两者,一内一外,一静一动,只有完美融合起来,才能构成书籍设计整体的美感,使其形神兼备,具有生命力和保存价值。
二、书籍设计中诸要素的实际运用
(一)文字的内在潜力
文字是语言的姿态和形体,作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语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现就会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例如宋体柔美,适合较女性化的设计,黑体则适合较男性化的设计,书法体就适用于一些有历史性跨越的设计。红色旅游系列书籍设计,书籍封面地区的名称采用了魏碑体,富有怀旧色彩,使读者不由得肃然起敬,缅怀革命先辈(如图1)。书籍,本身就是以语言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一个导体。而文字的设计就是要给予语言传达和感受意念的双重功能,在书籍设计的文字运用中,同样的文字运用不同的字型,也能产生不同感受。在设计中,运用多种手段制作成各种各样形态的文字,同样可以产生丰富的表情。
(二)图像的可视表达
表达自由探讨论文
什么是表达自由?表达自由(freedomofexpression)是由言论自由(freedomofspeech)演变发展而来的概念,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三十三条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表达自由作为国际人权文献所确认的保障人权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人权保障和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行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从宪法角度来看,这些自由都属于表达自由。表达自由即人们通过一定方式将内心意志表现于外部的自由。“在宪法的层面上,表达自由的价值即使不说是高于著作权和财产利益,也是特别受到关注和偏爱的,因为具有普遍价值的表达权,往往比个人的经济利益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因而更受保护。”
既然表达自由如此重要,那么公民表达自由权利的界限在哪里?政府的手又该伸向哪里?伸到什么程度?如何在实现政府管理的同时保障公民的精神文化自由呢?这就需要通过宪法和法律对其进行规范。一方面,我们要对表达自由权进行限制,防止权利的滥用。“宪法的规范和价值是非常原则的,因而适用也是比较灵活的。它的适用一定要考虑社会情理。……所以,表达自由不是没有界限的。”表达自由的界限在哪里?笔者认为,这个界限在于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利益的尊重。宪法和法律明文保护的利益,本质上是公平和正义的体现,“自由”在价值位次上是低于公平与正义的,“宪法的最高价值是维护正义。”因此表达自由不能侵犯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否则构成权利的滥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法律关于“表达自由”的规定比较模糊,对表达自由以及具体自由的内涵、范围、行使方式和保护的方式均没有加以规定,使自由表达权容易受到来自公权力的侵犯。防止不合理限制公民表达自由的关键在于通过高位阶的法律明确表达自由的原则和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民主法制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从立法层面上明确界定表达自由势在必行。
在进行表达自由权方面的立法时以什么为原则?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确立一个“法律创设原则”。“法律创设原则”意即:对表达自由的限制必须通过法律创设,行政权在这方面不能逾越法律。目前在现实中调整公民表达自由权主要是通过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各个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例如去年国家广电总局下令停播重庆电视台《第一次心动》选秀节目,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与细则规范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播电视节目和活动。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机动灵活,便于政府进行有效管理和引导,缺点则是容易出现随意限制、剥夺公民表达自由权的现象。在同为大陆法系的德国,其基本法中即确立了公民权利的宪法法律保留原则。该原则源于法国人权宣言,要求只有经过立法者同意并且形诸法律后,国家才可以限制人民之权利。
我国现行立法虽然与德国基本法看似类似,但立法法仅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必须由法律规定,对公民基本权利自由并没有要求必须通过制定法律方可限制。“法律创设原则”的缺失直接导致了表达自由的权利缺乏有力保障,给予了国家机关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使此项权利容易遭遇行政权的随意限制与剥夺。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在对表达自由权的限制上确立“法律创设原则”,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和加大民意对政府执政行为的监督力和影响力。
总体来说,在公民表达自由方面,应从制度层面上设计创造出一个“放风筝”式的环境来。维护国家、社会及公民私人利益的制度规范就是风筝线,无论风筝在自由的天空中如何翱翔,末端都始终牢系于法制和公序良俗的地基之上。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深水期,日益面临着大量利益格局的调整,不断涌现的新矛盾和长期积淀的旧矛盾交织碰撞,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诸多严峻挑战,国家也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在破解各种矛盾,推动更多利益调整统一于改革大局,推动更多的利益层面在立足改革大局中达成共识的过程中,最重要方面是创造民意的自由表达环境。公民对国家政务(如立法、决策、执法等)和其他社会事务的参与,有利于防止社会公共政策和公权力行为的偏差和失误,平衡和协调各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一方面,国家可以加强对民意的了解和沟通,确保权力运作更贴近民意反映,主动顺应民意,从民意表达中找出化解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主流民意做好各种分歧民意的统一工作。
总之,通过有效的法制建设和政治制度创新来完善和发展政治体系,增大、增强其吸纳公民政治参与的空间和能力,促使公民自由表达权正确行使、充分发挥其价值,有力保障合理民意正确、正常、真实、健康表达,从而有利于更多民意关注、民意了解和民意渠道的顺畅沟通,这是各项政治经济工作继续向前的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创造“和谐社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