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委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8 20:05: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编制委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区委编制财政预算通知
根据《预算法》、《市预算审查批准监督条例》以及《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年财政预算的通知》(府[]23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编制年财政预算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想
编制年预算的指导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障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的需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健全财政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年财政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充分分析金融紧缩、房地产调控、财税改革对经济的影响,居安危,按照稳健原则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收入,努力做到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相适应。
(二)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他税收政策调整的实施工作。
编制委文化宣传指导方案
2011年市编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和目标任务,以“发展提升年”和“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年”活动为抓手,着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推进机构编制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紧紧围绕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1、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中共市委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洪发[2010]21号)和《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点项目推进表〉的通知》(洪办字[2010]81号)要求,充分发挥中心组理论学习龙头作用和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述学、评学、督学制度,完善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学习型党组织阵地建设,精心打造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党员活动室,深入推进全办读书活动,组织评比“编委办学习型标兵”,进一步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向深入。
2、抓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根据市委部署要求,组织全办机关干部人员,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实质,广泛宣传会议精神,广泛宣传我市“十一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把全办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
3、抓好党委中心组和“四个一”理论学习。认真做好办中心组学习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提出《2011年市编办中心组学习计划安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注点,抓好传达学习,贯彻落实。认真抓好“四个一”理论学习,按照《中共市委宣传部关于2011年党委(党组、工委)中心组暨科级以上干部“四个一”理论学习的意见》文件精神,明确学习的重点内容和有关要求,抓好全办党员干部特别是科级以上干部的学习,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普及。
二、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编制委职工考核指导方案
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客观公正地评价办机关各处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绩效,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办职能定位,以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能为重点,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处室及工作人员绩效的重要标准,采取内部考核和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原则,逐步实现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激励、约束作用,不断提高机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二、考核对象
办机关各处及其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
办信息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绩效考核工作,参照本方案执行。
区委办编制核查报告
根据区编办《关于全区党政群机关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办对照考核内容,进行了认真核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编制管理总体情况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是协助区政府领导处理区政府日常工作的行政部门,核定行政编制51人(含工勤8人),实有32人(含工勤7人)。实际配备正县级1人,副县级6人,正科级7人,副科级6人,科员12人。我办内设机构11个,分别为秘书科、综合科、信息科、区政府督查室、外侨办、行保科、财务科、车管科、区政府法制局、区政府研究室、区食安办。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上均按照规定管理,没有违反管理权限和程序设立机构,无编制管理违规违纪情况发生。
二、行政单位改革情况
严格执行行政改革方案,落实“三定”规定,按时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按时间完成实名制信息录入、核对、报送工作及公示、登记工作,无违规情况发生。
三、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情况
区委机构编制工作报告
根据中共市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市区委组织部、市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检查评估的通知》部署精神和具体工作要求,现将我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自查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底,我乡机关编制数28人,现实有20人,其中领导干部8人(含调研员一名)。机关内设科室四个,分别为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所,各科室均设主任(所长)一名,共4名。
2010年底,我乡事业编制数26人,现实有24人(不含聘用合同制司法干部1人)。事业单位内设“两站一所一中心”,分别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文化广播电视卫生服务站、社会事务服务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编制数8人,实有10人(含振兴计划4人,2010年事业招聘2人)。其中:管理干部0人,专业技术干部9人,技术工人1人;计划生育服务站编制数6人,实有人数7人(含振兴计划1人,2010年事业招聘1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4人,技术工人3人;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编制数5人,实有4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4人;社会事务服务所编制数7人,实有3人,其中管理干部1人,专业技术干部1人,技术工人1人。
总的说来,我乡在机关事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方面均能严格遵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无超编制限额进人、无超职数设置内设机构、无超职数配备干部等违规行为。
二、抓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编制委机关建设实施措施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机构编制部门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职能,根据省编委《关于加强市县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办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
1、提高工作站位。坚持把机构编制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大局作为工作导向,着眼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五型机关”的目标,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站位,找准定位,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认识,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有为,积极进取,当好党委、政府和编委的参谋助手。
2、深化理论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干部,在全机关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学习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把理论学习同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促进工作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起来;要切实抓好办中心组和“四个一”理论学习,坚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制度,通过座谈讨论、专题辅导、学习交流、笔记评比、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提高学习吸引力和质量。
二、加强组织建设,大力夯实机构编制创新发展的基础
3、大力夯实组织基础。按照“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和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市编办“三定”规定,根据工作任务变化适时加以修改完善。抓住体制理顺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等重点工作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开展所必要的经费、装备。同时,加大对县区编办工作指导力度,加强市、县区编办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形成上下联动的整体合力。
机构编制委员会行政编制管理通知
为全面贯彻中央编委中编发[**]12号文件精神,认真做好中央编委下达我省行政编制的分配工作,加强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行政编制管理,经省编委会研究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中央编委下达行政编制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这次下达的政法专项编制,主要用于政法基层和一线中使用省定编制的人员。其中包括:已授予警衔的人员,法官、检察官和审判、检察辅助人员,进入政法机关前已具有公务员身份或使用行政编制的人员,按规定程序调入的人员,已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人员。其他使用省定编制的人员,必须经统一考试后,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择优录用。凡考试不合格人员,其他不适合在政法机关工作的人员,均不得使用政法专项编制,要逐步予以清退。省定地方编制一律核销,不得继续使用。今后,不得再自定编制用于政法机关。
这次下达的用于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机构的行政编制,主要用于已在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机构工作、并按规定程序调入或经过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人员。自定编制全部核销,不得再继续使用。今后,各级均不得再自定编制用于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机构,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机构编制也不再专项下达和单独统计。
这次下达的其他党政机关行政编制,全部用于核销经省同意按行政编制为基数核定一定比例的机关后勤行政管理服务人员单列编制,并从乡镇空余行政编制中再调剂一部分,一次性核销省定地方编制。今后,不允许再自定编制用于党政机关。
二、严格履行行政编制调整申报程序
编制委办公室工作报告
2012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编办的具体指导下,按照省、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努力工作,狠抓落实,不断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围绕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完成各项改革工作和向上争取机构工作
(一)市级机构改革通过验收。市政府机构改革后,我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强化职能转变、规范机构设置、严格人员编制和合理配置领导职数上来,通过采取自查和实地检查等方式,进一步增强部门执行“三定”规定的自觉性。2012年3月,顺利通过市政府机构改革评估组检查验收,达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
(二)镇街机构改革稳步推进。2011年底,我市启动了镇街机构改革。在镇街机构改革工作中,我们按照“正确把握改革关键、高度重视社会稳定”的原则,通过广泛调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立了精简效能的综合性工作机构,制定了《市镇(街道)机构改革方案》。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改革实施工作迅速推开,成立督导组,深入基层指导改革相关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职能理顺、机构调整和人员划转等工作。
(三)配合推进有关领域体制改革。在进行大量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中,按照新标准,重新核定镇街卫生院编制,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管理和服务资源。
(四)积极向上争取机构设置。在机构争取设置上,我们牢固树立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全市大局的工作思路,坚持“两个凡是”工作原则,即凡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凡是政策法规允许的,竭尽全力、创造条件向上争取。由于工作主动、沟通协调到位,使我市一些事关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的机构得以批复,较好发挥了机构编制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市委十二五规划编制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做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把天门建成武汉城市圈先进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休闲农业度假基地、汉江下游重要的水运枢纽和城市圈西部综合性区域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对天门的影响,立足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着重解决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使其成为指导全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编制原则
(一)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十二五”规划要以天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城乡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高瞻远瞩、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二)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既要做到深入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充分吸收成熟理念,承前启后,又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石,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和基层情况,并多方面、多渠道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扎实有效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三)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十二五”规划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市委机构编制指导方案
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和省编委《关于印发<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切实管住管好机构编制,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核查目的
通过开展机构编制核查,摸清各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底数及存在的问题,逐步实现“八清”,即“职责任务运行清、审批文件备案清、机构设置状况清、编制结构类别清、领导职数管理清、财政供养人员清、人员岗位身份清、数据信息底子清”,盘活用好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夯实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基础,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核查范围
本次核查的范围主要是市、市区、镇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市区、镇两级是本次核查工作的重点。
三、核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