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8 12:39: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本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从权力本位迈向权利本位
理论学术百题综述
——关于“政治发展与政府创新”诸多热点问题的研讨综述
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进一步推动政治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地方政府创新蓬勃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这些问题在近日召开的“政治发展与政府创新”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和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联合举办)上都得到了深入探讨。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当前我国政治发展仍处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过渡的艰难过程中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政治形态向现代政治形态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政治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国家与社会由原来的一体化到二分;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主要不是建立在强力基础上的人治,而是建立在权利基础上的法治;公共权力从私人理性向公共理性迈出初步步伐;政治体系内部的结构功能在逐步调整,部分实际权力在由党内向政府转移;政治体制的制度化、法律化程度在提升,政治体系的规则化水平在提升;在利益分化、利益冲突加剧,社会多元化情况下,公民的自主程度在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数量扩张,但质量还较低。
与会者认为,虽然我国的政治发展呈现出以上诸多方面的可喜变化,但总的来说,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攻坚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举世瞩目,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腐败现象蔓延,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趋势明显,政治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的瓶颈。
深究民法本位私主体权利本位问题
民法本位主要是强调在分析民法过程当中融合“本位”方面的要求,并对其进行划分判断。无论是法理学、法哲学角度,还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分析,都能将民法本位确定成民法的中心思想和评判标准,这是体现民法的自身价值的重要依据。对民法的私主体权利本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能够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真实依据,为构建和谐法制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这对于我国社会法制观念、律法制定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民法本位概况
民法本位在语义上都蕴含了“中心”和“标准”的意思。民法本位,即指将“本位”放在民法的概念中加以分析界定。按其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义务本位时期、权利本位时期、社会本位时期”。但也有认为从权利本位有可能又转回义务本位或权利、权力双重本位的。尽管看法不一,但毕竟都认为法的本位是可变的。从现实性上看,认为民法应以权利为本位或应以社会为本位的学者居多。具体表现出的倾向是,从一般性上肯定法以权利为本位,就现实性而言,则大都说社会本位正在或应该取代权利本位。社会本位实为权力本位,国家主义色彩较浓。
二、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的争论
随着各种理论的不断出现,很多民法典、民事法律在采取社会本位还是权利本位这一方面出现了很多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总结了3种形式:(1)主张权利本位的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民法文化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民法权利本位的更新,是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2)主张权利本位为主,社会本位为辅。这是由于权利本位能够扩大人们对权力的追求,培养个人的利益,而忽略了国家与社会的集体利益。对于社会个人而言,阻碍了社会和个人利益实现最优化、最大化。若在权利本位的同时坚持社会本位就能很好的化解这一矛盾,协调好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利益。(3)主张社会本位的思想。这主要是为了注重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性,保证社会利益得到充分的发展,把公法与私法互相结合使用。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仅发展了经济,也注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民法需积极主张私主体权利本位
国际本位货币论文
菲律宾国立比立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博士联读北京交通大学(EMBA)硕高级管理人员美国协和大学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MBA)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MBA学分对接班美国美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在职研究生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同等学力班简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班在职软件工程简章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在职研修生班简章首都经贸大学SMBA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简章09中国人民大学EMBA班高级工商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创新管理博士在职研究生班简章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班在职研究生课程招生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一、国际本位货币性质的再熟悉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或运转的基轴是国际本位货币。所谓国际本位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世界各个国一、国际本位货币性质的再熟悉
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或运转的基轴是国际本位货币。所谓国际本位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世界各个国家出于经济条件或政策上的考虑,用法律的形式将本国货币与之固定地联系起来,作为衡量本国货币价值的标准,以及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国际本位货币是在国际上占据中心货币地位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它首先必须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其次,还必须占据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能充当国际商品的价值尺度或价格标准,并成为各种货币汇率计算的中心。充当这种中心货币的曾经有贵金属——黄金,也有因历史、经济和现实原因形成的某些国家的纸币。
从理论上讲,能够充当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应当具备如下条件或性质:
一是耐久性。具有的自然属性必须经久耐用,不因频繁的流通和岁月的流逝而丧失其重量或改变其质量,从而保证其所包含的价值量的稳定不变。
二是可分性。为保证贸易和借贷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各种不同面额货币的发行和流通。
三是轻便性。货币的轻便便携有利于各种经济交易的进行,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但却可以包含较大的价值量,亦成为其一个特征。
时刻牢记官本位
机关就是官场,没有什么经济效益指标要考察,多劳也不多得,
干和不干都一样,级别高待遇就高,因此进入机关工作的年轻人首要
目标就是要认清什么叫官本位,这是你今后一切工作的方向,不论你
采用何种手段、何种方法,只要你升官比别人快,你就成功了一大
半,这可是2000多年的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升了官,你在群众面前
就是爷,否则的话迟早要变成孙子。所以千万不要被什么先进工作
儿童本位作文教学研究
摘要:写作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基于儿童本位的作文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本文基于儿童本位的作文教学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教学作文进行论述。
关键词:儿童;作文;体验;观察
作文教学应该回归儿童本位,尊重儿童的纯真,注重儿童的生活观察和体验,让儿童易于动笔、乐于动笔,让儿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基于儿童本位的作文教学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1.1激发学生写作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儿童本位的作文的价值所在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教师要从儿童角度出发,有目的有层次地创设生动、具体、形象的场景,让学生融入到这个场景中,引起学生体验。随着学生体验的加深,对原本生疏的习作题目慢慢产生兴趣,并逐渐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一个好的情境体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和动力。例如,教学《最后的姿势》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汶川地震后的感人的画面。学生都被感动了,结合文本想到谭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在场的学生无不留下了泪水。之后让学生去写《最后的姿势》读后感,他们有了图像和文字的双重体验,写作的兴趣完全被激发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将是充满感情的。1.2提供真实可感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没有素材,没有语言的积累,学生是难以写好作文的。在大自然、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写作的素材。现代社会学生的生活比较狭隘,生活环境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遇到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基于儿童本位的作文教学正好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体验,积累写作素材。例如,习作课《秋天的田野》组织学生外出实践,让学生去田野中观察、感悟,老师相机指导。回去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体验,写出内容比较详实的作文。积累是相当重要的,《劝学》中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一步一步的积累,学生才能有话可写。基于儿童本位的作文教学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感的写作素材,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捕捉素材。1.3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想象能力越强越丰富越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是善于想象的,基于儿童本位的作文教学也注重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习作课《这儿真美》的设计:给学生一幅画,画面只有一块绿地和几棵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幅画上加上学生自己喜欢的事物,让整幅画变的更美。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作文课上居然还能画画,学生们很快在自己的画上加上了小动物、花草……整个画面变得美极了。在学生画画的过程中,他们尽情地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基于儿童本位的作文教学就是能够依托多彩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1.4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能力。生活处处皆语文,学生如果能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在写作时就容易去表达反映。相反,如果学生缺乏观察,硬要他们去表达,这是不现实的。基于儿童本位的作文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观察体验,弥补日常经验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上认真细致地观察教师创设的情境,再加上老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的观察体验能力自然而然会逐步增强。
2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农村合作经济不仅构成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所依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基础,而且事实上已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现在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最广泛发动农民主动参与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创新性地建立高效的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实现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些组织大多数是在对旧体制内部修补性的改良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中,行业协会、农村基层组织、农技站、基层供销社都是政府基层组织,这种政府介入农村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环节的组织模式,由于沉重的“制度遗产”,再加上产权不清,组织机构不规范,法律责任不明确等情况,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表现得并不得力,这些组织无论是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组织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主要投入中品种,资金、化肥、农药、种子以及产出的加工、购销领域等基本上被这些相关部门垄断了,而任何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的部门都会坚持并加强原有制度。这些年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是:一方面投入大多数下达到有关部门,转变为部门利益和乡村基层负债的增加;所有的这些因素累加起来表现为这些政府基层组织创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难以完成我国农业与国内外大市场的对接并且农民的合理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而由于这些组织大多的组织形式也类似于以前“政社合一”的农业合作社组织模式,农民对此类组织的信任度、参与度还很低,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还未形成气候的情况下,农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并不多。所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依靠在旧体制内部修补性的改良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公共服务,公共选择的新公共管理这一当代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机构来提供。”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就是民营化,赋权于民让他们满足自身在生产经营环节中共同的需求,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也证明了政府介入农业生产经营环节,是一大失误。应当让民有、民营、民管化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的宗旨。
但是在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成长壮大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仅仅作为一个民营自助的组织难以担负起我国农业发展这一历史重任,政府应当首先充当一个“有为”的角色,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一个民营官助的组织,尤其是在其创建阶段,全面介入组织的组建,由政府任命政府官员担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会长等组织重要领导干部,社员投资入股的股金在组织发展初期可参照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初的模式由政府垫资。然后待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工作完成以后,尽快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撤回,再实行直接选举。以实现政府管理从“有为”到“无为”的转化,实现真正的民营。
同时,传统的政府治理中另有一个误区就是忽视政府服务提供与服务生产的区别,进而错误地认为如果政府放弃了公共服务生产者的功能,它自然就放弃了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事实上,公共服务应属政府的天职,在农村,政府理应提供其应承担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只是基本维护公共秩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信息、基本技能及制度安排、政策提供的需求越来越高,加之历史上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过低这一不争的事实,当前农村公共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无法给农村合作化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边际产出率相对较低的农业而言,国家公共产品的提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当我们在确立未来的国家公共支出框架时,要明确公共支出项目应当优先服务于农村的政策目标,为更好地实现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及发展农业这一当前重中之重的政策目标,目前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支出项目包括: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高职教育本位分析
高职教育应以什么为本位,是有关高职教育出发点和观念变革的根本问题。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在人们讨论这一问题时关注较多,影响较大的几种高职教育理念。有人试图历史地考察世界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就大致根据几者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出现的时间先后,将其归结为二战后高职教育发展的几个代表性阶段。这种看法尽管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将它们平行并列,概括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的标志,却未必合理。因为这种划分尽管与几者在高职教育发展史上出现的先后时间大致相符,但从它们对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看,却很难平行并列。
历史地看,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相连,是在近代工业社会产生和形成之后的事情。在工业社会,由于生产过程对科学、知识、技能的运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彰显,保障劳动者的文化教育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二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各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的状况更加明显,教育的经济功能已经上升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就上述几种理念言,严格地说,“知识本位”并不能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因为把知识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知识本位教育理念,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的,这种知识在发展过程中,又被进一步窄化地理解为就是学校的各门功课,就是固定在教材及教学辅助材料上的那些确定的知识,因而演变成为一种只关注教科书知识学习的教育。按照这样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似乎就是通过背诵、强化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因而在教学方式上,必然盛行强制性灌输。这种教育未突出职业教育“职”的特性,因而很难说是高职教育必须遵循的理念。高职教育是在“职”的特性得到突出之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此我们可以说,“能力本位”理念是伴随着高职教育的产生而形成的。能力本位教育,是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一种教育模式。首先把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的全部工作,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工作职责,然后再根据履行每项工作职责的需要,把每项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每项任务被看作是从事该项职业必备的专项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分析,确定该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开发教学大纲,组织教育活动。这种“能力本位”理念在过去几十年中,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主要的指导作用,现在仍是主导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理念。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科技、经济、文化垒球化带来职业和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劳动和职业急剧变换,世界上每过3个月就产生一个新的行业,以高技术含量为主的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传统职业岗位的不存在,所培养的人就只能失业了。
而且从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看,它培养不出发展健全的人。它从分工理论出发构建课程体系,把每一种工艺分解成各种精细的程序,再将每种工序分给每个工人,作为其终身的职业,其结果是使学生将来作为工人,终身束缚于一定的局部操作和一定的工序之上,这样会造成人的日益畸形化、片面化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指出的问题。仅仅与具体生产、具体技术、具体工艺相联系的高职教育,是一种狭隘的职业教育,不能很好地反映其作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当人们被迫回到教育的起点上重新思考高职教育何所为的问题时,为了克服“能力本位”的缺陷和弊端,就形成了“人格本位”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很难成为职业教育的理念,因为它有“矫枉过正”之嫌,舍弃能力培养,或不把能力培养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就不成其为职业教育了。高职教育应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素质教育正是由这种观念所引发出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观念,是一种通过对能力本位的辩证否定和扬弃所形成的符合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理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形成如下认识:第一,“知识本位”是在职业教育形成和发展之初,尚未从普通高等教育中分化出来时,所形成的一种教育观念,或可称之为“前职业教育理念”;第二,“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概括了三种不同的职业教育出发点,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能力、人格只是人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素质标示的是作为整体的人内在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所达到的质量水平;第三,尽管“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现在仍是主导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教育理念,但是,它把人只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来培养,一切都围绕为未来的生产作准备,培养、强化人的生产能力的同时却消蚀着人的主动性、创造性、道德及审美属性,使人的发展畸形化。“能力本位”教育因忽略了人的精神需要,导致人的精神文化素质跌落,道德水准下降,越来越暴露出其缺陷;第四,“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虽也含有对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价值限定,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一直以人的道德水准和道德理想境界作为人之为人的重要规定,人格在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以提升道德品质为目标的理念是很难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主流理念存在的。
当我们将视野扩展到国际背景来看时就会看到,大概自20世纪70年代始,素质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重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就蕴含着素质教育理念,如谈到教育的任务是,“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1990年,日本《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向21世纪迈进的教育方针》的教育白皮书,提出“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教育,并且加强基础能力的训练。”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评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的要求。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研究报告,在论及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人的问题时,着眼于广阔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21世纪的发展目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作为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方向,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这些实际上都是人作为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蕴含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人文理性思考。我国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教育理念上追赶世界现代潮流的表现。
电影影像本位研究论文
摘要:讨论电影研究中的影像本位与视觉本位问题,是为了解决电影研究的共同基础,即出发点问题。同时也可证明本位问题在电影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影像本位;视觉本位;表征;电影研究
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将《火车到站》搬上银幕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现实事件的复制品;7年之后,美国人埃德温·波特拍摄了《一个消防队员的生活》,出现了一组活动影像,一个影像中出现了“救火会”前的门铃,门铃下面是一张“有火警请拉铃”的告示,接下来的一幅影像是一只正在拉铃的手。这样影像间出现了意义传输,出现了叙事。这一简单的现象引起了关于“电影是什么”的讨论:从电影是杂耍还是艺术,到电影是语言还是符号,再到电影是精神症候还是意识形态;关于电影的隐喻也从画框到窗户,再到镜子。整个电影理论的发展史再现了20世纪哲学与审美的发展史,电影成为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哲学、美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演武场,电影理论由此而成为“显学”,但所有这些讨论都围绕着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展开的:电影是什么?
这些讨论事实都维系着各自的理论立场和出发点,如果将这些理论放在同一个出发点的平台上进行讨论,其结果只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此.将这些理论各自的出发点弄清楚是电影研究的基本功。
一、从“电影是什么”到“电影研究是什么”
当安德列·巴赞将他的论文集题名为《电影是什么》时,显然是一个关于电影本体论的设问,但当这一设问成为电影理论研究的基本命题时,我们实际要面临的是两个问题:作为电影的最基本要素是什么?电影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从组织本位到党员主体
“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这不仅表明党员主体问题已经日益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更表明党员主体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将日益成为党的建设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指导。
*多年来,在党内机制运行中,党员实际上主要是作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而存在的,这使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领导本位”的误区
多年来,在党内体制及党的建设的若干具体机制的运行中,党员实际上主要是作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即党内客体而存在的,很少以党的主人身份即作为党的建设的能动主体出现,在党内高度集中的体制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制度下,党员尤其是非领导干部的普通党员很难找到和认同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对待党员权利、义务的关系上,党内长期存在着片面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忽视党员“应有的权利”的倾向;在党内监督上,往往片面强调党员是被监督的对象,而忽视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在党内管理上,往往只把党员作为被管理的对象,而漠视党员有一律平等地参与党内管理的权利;在党的决策上,往往只强调党员无条件地贯彻党的决策的义务,而忽视党员以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党的决策的权利;在党的思想建设上,往往只把党员作为教育的对象,对党员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很少鼓励党员进行独立的思考;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党规党法的制定仍然囿于少数人参与,广大党员往往只有贯彻制度法规的义务,而缺乏广泛参与的有效途径,等等。在这种状况下,长期以来,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组织本位”、“领导本位”的误区,与“党员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根本要求渐行渐远。
与多年来党建实践中党员主体地位缺失及党员主体意识匮乏相伴而生的,就是在党建理论研究中“组织本位”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对“党员主体”的研究却处于缺位的状态。以往的党建学科体系主要着眼于“组织”的建设,即主要研究组织的性质、纲领、路线、结构、制度、干部、作风、纪律等内容。这些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因此而忽视对党员主体地位的研究,就容易在实践中片面强化忽视党员权利的组织本位。
*按照“组织本位”路径来发展党内民主,容易出现只强调组织的权威而不注重党员应有的主体地位的偏向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确立的坚定不移的方向。问题在于,在这个方向下,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路径呢?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发展党内民主曾多年实行“组织本位”(亦可称“领导本位”)。这就是把发展党内民主的工作重点放在增强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民主素质、民主作风上,包括着眼于在党的领导机关及各级领导班子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民主制度,强调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其蕴含的价值取向及思维逻辑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目的是要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那么,靠谁去“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呢?只能靠党的组织、党的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因此,着重把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自身的民主搞好,着重于他们的民主素质、民主作风、民主制度的建设,就能放心地靠他们去“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发展党内民主的目的。
经济法本位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经济法法本位的主流观点是社会本位,但这种观点却缺乏严谨的论证。本文从分析“本位”和“社会”的概念出发,对“社会本位”加以剖析,以论证经济法的法本位并非社会本位,并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发展本位”。
【摘要题】理论探讨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本位/发展本位
在当前经济法学界,经济法法本位的主流观点是社会本位,其所谓社会本位主要是指经济法应当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己任。(注:社会本位论者除使用“社会利益”一词外,还经常使用“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益”、“公共利益”等词,其含义相同,本文统一使用“社会利益”。)但社会本位论者对此观点却缺乏严谨的论证,甚至许多人就先验地认为本当如此。笔者在此对社会本位及当前流行的各种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发展本位”的新观点。
一、对“本位”及“社会”的理解
如果我们要证明经济法是社会本位,那么首先就应该弄清这里的“本位”以及社会本位中的“社会”是指什么,这是论证该命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本文对社会本位质疑的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