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佬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8 09:52: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北佬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影北佬形象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借助族群认同理论,对20世纪60至90年代港产片中的“北佬”形象进行文化读解,就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形成、变化,对香港的身份认同,以及香港对内地的文化想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将香港电影对“内地他者”的建构,理解为服从于香港自我认同需要的一种排他性文化策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这种他者化策略具体展开于香港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多元性和变异性的“北佬”认知。

【关键词】族群理论身份认同香港电影“北佬”

2006年岁末,由香港和中国内地合拍的影片《宝贝计划》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取得了92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①。这部传统意义上的喜剧动作片,通过温馨亲情的营造,显示了对中国传统家庭秩序的肯定和认同。内地演艺新秀高圆圆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名来自内地的护士,不仅外形清新纯美,言谈气质也端庄典雅,理性而仁爱,俨然人间天使的化身。尽管高圆圆只是一个配角,戏份不多,但她却一改过去内地人在港片中被讥为的“北佬”、“北姑”、“阿灿”、“大圈仔”等猥琐形象,成为一种美好人性的象征。这一“天使化”了的内地人形象,在统计学意义上似乎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个例,但联系到数年前几位香港影评人和学者曾讨论过的“香港电影中的大陆‘公安’形象”的演变②,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并不偶然,它至少代表着近年来香港文化自我表述的一种新动向。由此,我们不难延伸出这样一个命题:如果将港产片中的内地人形象视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代现”(representation)③,那么,代现形式外观的变迁是否正暗示着香港与内地文化关系的某种重构?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将借助族群认同理论对港产片中的“北佬”(内地人)形象进行读解,并就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形成、变化,对香港的身份认同,以及香港对内地的文化想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④。

族群认同理论(ethnicidentitytheory)认为:“族群是人类在资源竞争中为了追求集体利益,限定可分享的人群范围而产生的以主观认同凝聚的社会人群。”⑤这种理论否定传统人类学按照人的体质结构、血缘、宗教、语言差异、生活习俗等所谓的“客观本质”划分族群的学术习见,而把族群看成是一种人为建构并拥有自身历史的“想象的共同体”。按照这一理论,族群认同的根源在于个人与集体记忆的交互作用,以及由这些记忆“典范化”而来的各类族群文化的典章史籍⑥,但记忆是人为的、模糊的和变化的,再加上自然环境、社会资源,文化交流等情形的差异,不同族群的身份认同也因此借助一种变幻不拘的流动形式显现出自身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对特定族群身份的获得与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者的持续变化的基础上的。他者想象的改变,反过来又成为指示认同变化的风向标。

“他者”这个词在人类学族群理论上只对族群内部成员才有意义,它传达的是一种与己不同的异己感,同时也强调一种对族群内部成员的基本情感联系。换言之,他者并不是一个先在的事实或自然形成的对象,而是一系列由族群成员自己生产、选择并认可的“幻影”。它来自特定族群内部对“非我族类”的陌生化与他者化想象,并以此形成“我”与“他”的基本界限。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者作为一个能指,其目的在于建构一个“非我”,而又与这个“非我”的自然本质并无直接关系。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将对他者的建构理解为服从于香港自我认同需要的一种排他性文化策略,某些香港电影中的“北佬”、“北姑”、“表姐”、“表叔”、“阿灿”、“大圈仔”等内地人形象,也视为一种被建构的他者。他们与其说是对应着内地人的某些客观属性,毋宁说他们首先是出于香港人自身身份认同的需要。

查看全文

电影北佬形象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借助族群认同理论,对20世纪60至90年代港产片中的“北佬”形象进行文化读解,就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形成、变化,对香港的身份认同,以及香港对内地的文化想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将香港电影对“内地他者”的建构,理解为服从于香港自我认同需要的一种排他性文化策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这种他者化策略具体展开于香港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多元性和变异性的“北佬”认知。

【关键词】族群理论身份认同香港电影“北佬”

2006年岁末,由香港和中国内地合拍的影片《宝贝计划》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取得了92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①。这部传统意义上的喜剧动作片,通过温馨亲情的营造,显示了对中国传统家庭秩序的肯定和认同。内地演艺新秀高圆圆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名来自内地的护士,不仅外形清新纯美,言谈气质也端庄典雅,理性而仁爱,俨然人间天使的化身。尽管高圆圆只是一个配角,戏份不多,但她却一改过去内地人在港片中被讥为的“北佬”、“北姑”、“阿灿”、“大圈仔”等猥琐形象,成为一种美好人性的象征。这一“天使化”了的内地人形象,在统计学意义上似乎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个例,但联系到数年前几位香港影评人和学者曾讨论过的“香港电影中的大陆‘公安’形象”的演变②,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并不偶然,它至少代表着近年来香港文化自我表述的一种新动向。由此,我们不难延伸出这样一个命题:如果将港产片中的内地人形象视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代现”(representation)③,那么,代现形式外观的变迁是否正暗示着香港与内地文化关系的某种重构?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将借助族群认同理论对港产片中的“北佬”(内地人)形象进行读解,并就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形成、变化,对香港的身份认同,以及香港对内地的文化想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④。

族群认同理论(ethnicidentitytheory)认为:“族群是人类在资源竞争中为了追求集体利益,限定可分享的人群范围而产生的以主观认同凝聚的社会人群。”⑤这种理论否定传统人类学按照人的体质结构、血缘、宗教、语言差异、生活习俗等所谓的“客观本质”划分族群的学术习见,而把族群看成是一种人为建构并拥有自身历史的“想象的共同体”。按照这一理论,族群认同的根源在于个人与集体记忆的交互作用,以及由这些记忆“典范化”而来的各类族群文化的典章史籍⑥,但记忆是人为的、模糊的和变化的,再加上自然环境、社会资源,文化交流等情形的差异,不同族群的身份认同也因此借助一种变幻不拘的流动形式显现出自身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对特定族群身份的获得与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者的持续变化的基础上的。他者想象的改变,反过来又成为指示认同变化的风向标。

“他者”这个词在人类学族群理论上只对族群内部成员才有意义,它传达的是一种与己不同的异己感,同时也强调一种对族群内部成员的基本情感联系。换言之,他者并不是一个先在的事实或自然形成的对象,而是一系列由族群成员自己生产、选择并认可的“幻影”。它来自特定族群内部对“非我族类”的陌生化与他者化想象,并以此形成“我”与“他”的基本界限。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者作为一个能指,其目的在于建构一个“非我”,而又与这个“非我”的自然本质并无直接关系。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将对他者的建构理解为服从于香港自我认同需要的一种排他性文化策略,某些香港电影中的“北佬”、“北姑”、“表姐”、“表叔”、“阿灿”、“大圈仔”等内地人形象,也视为一种被建构的他者。他们与其说是对应着内地人的某些客观属性,毋宁说他们首先是出于香港人自身身份认同的需要。

查看全文

电影北佬形象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借助族群认同理论,对20世纪60至90年代港产片中的“北佬”形象进行文化读解,就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形成、变化,对香港的身份认同,以及香港对内地的文化想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将香港电影对“内地他者”的建构,理解为服从于香港自我认同需要的一种排他性文化策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这种他者化策略具体展开于香港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多元性和变异性的“北佬”认知。

【关键词】族群理论身份认同香港电影“北佬”

2006年岁末,由香港和中国内地合拍的影片《宝贝计划》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取得了92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①。这部传统意义上的喜剧动作片,通过温馨亲情的营造,显示了对中国传统家庭秩序的肯定和认同。内地演艺新秀高圆圆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名来自内地的护士,不仅外形清新纯美,言谈气质也端庄典雅,理性而仁爱,俨然人间天使的化身。尽管高圆圆只是一个配角,戏份不多,但她却一改过去内地人在港片中被讥为的“北佬”、“北姑”、“阿灿”、“大圈仔”等猥琐形象,成为一种美好人性的象征。这一“天使化”了的内地人形象,在统计学意义上似乎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个例,但联系到数年前几位香港影评人和学者曾讨论过的“香港电影中的大陆‘公安’形象”的演变②,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并不偶然,它至少代表着近年来香港文化自我表述的一种新动向。由此,我们不难延伸出这样一个命题:如果将港产片中的内地人形象视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代现”(representation)③,那么,代现形式外观的变迁是否正暗示着香港与内地文化关系的某种重构?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将借助族群认同理论对港产片中的“北佬”(内地人)形象进行读解,并就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形成、变化,对香港的身份认同,以及香港对内地的文化想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④。

族群认同理论(ethnicidentitytheory)认为:“族群是人类在资源竞争中为了追求集体利益,限定可分享的人群范围而产生的以主观认同凝聚的社会人群。”⑤这种理论否定传统人类学按照人的体质结构、血缘、宗教、语言差异、生活习俗等所谓的“客观本质”划分族群的学术习见,而把族群看成是一种人为建构并拥有自身历史的“想象的共同体”。按照这一理论,族群认同的根源在于个人与集体记忆的交互作用,以及由这些记忆“典范化”而来的各类族群文化的典章史籍⑥,但记忆是人为的、模糊的和变化的,再加上自然环境、社会资源,文化交流等情形的差异,不同族群的身份认同也因此借助一种变幻不拘的流动形式显现出自身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对特定族群身份的获得与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者的持续变化的基础上的。他者想象的改变,反过来又成为指示认同变化的风向标。

“他者”这个词在人类学族群理论上只对族群内部成员才有意义,它传达的是一种与己不同的异己感,同时也强调一种对族群内部成员的基本情感联系。换言之,他者并不是一个先在的事实或自然形成的对象,而是一系列由族群成员自己生产、选择并认可的“幻影”。它来自特定族群内部对“非我族类”的陌生化与他者化想象,并以此形成“我”与“他”的基本界限。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者作为一个能指,其目的在于建构一个“非我”,而又与这个“非我”的自然本质并无直接关系。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将对他者的建构理解为服从于香港自我认同需要的一种排他性文化策略,某些香港电影中的“北佬”、“北姑”、“表姐”、“表叔”、“阿灿”、“大圈仔”等内地人形象,也视为一种被建构的他者。他们与其说是对应着内地人的某些客观属性,毋宁说他们首先是出于香港人自身身份认同的需要。

查看全文

飘读后感

一直以来《飘》都是我最喜爱的书。此书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用诗一般的语言将气势磅礴的南北战争和一段凄婉动人的爱情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波澜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单纯而又复杂的内心描写,让《飘》成为20世纪文坛上的一颗熣灿夺目的明珠。

在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物:斯佳丽、瑞特和玫兰妮。而其中的女主角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她美丽、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她对自己的爱情也是异常执着的。可是,在她一生中所爱的两个男人,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斯佳丽是个矛盾体,可又有谁不是矛盾体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是,起初,他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已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Tomorrowisanotherday。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isanotherday.”。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

书中另一个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兰妮。她是个外柔内刚的女性,她几乎拥有了女性所能拥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说的,她是他所见过的少数贵夫人中的一个。她是坚强的,她是爱国的,她用她的心爱身边所有的人。当她丈夫打仗时,她在后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当北佬打进城而她又快要临盆时,她依然镇定,当她身体虚弱而没人下地干活快要没饭吃时,她和斯佳丽一样,放下过去所受的教育和优越感,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地干活,当她看到斯佳丽杀了一个北佬时,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帮着掩埋尸体,搜查钱财,擦拭血迹,当战争终于结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来到她门前要求照顾而她们自己也没有过多粮食时,她还是尽她所能地帮助他们,因为她希望在远方也有一个好心的北佬女人给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饭吃。如此一位坚强的女性,却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执着地相信斯佳丽和阿希礼,即使有人亲眼看见他们搂在一起,也执着地相信他们,保护斯佳丽。她明知自己的身体无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却执着地要再为阿希礼生个孩子,最终离开了她爱了一辈子的亲人们。真的是太伟大了,看着玫兰妮,使我想到许许多多的中国古代女性,她们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劳任怨,相夫教子,然后默默无名地老去、死去。

整部书中,我最为喜欢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执着,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斯佳丽十几年不变。他想保护斯佳丽,宠爱斯佳丽,照料斯佳丽,让她事事称心,而斯佳丽却拒绝了。他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斯佳丽,被阿希礼,被斯佳丽愚蠢的固执磨光的。他的心,死了。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剪碎的裤子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条了。瑞特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他累了。

《飘》绝对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文字优美,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虽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观因素,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并不客观和全面,但以文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绝世佳作,值得一看。

查看全文

小品《评奖》

一、班长(普通话)二、小周(武汉话)三、小关{东北话)四、小李(普通话)

1、开会了,开会了!(又开会;就是;一天到晚开会)同志们坐好了,开会了啊!

2、班长,开么斯会啊?

1、评奖啊!

2、评本周内务先进个人啊?

3、评体能训练先进个人啊?

查看全文

小品:评奖

×幼圆幼圆一、幼圆班长(普通话)二、小周(武汉话)三、小关{东北话)四、小李(普通话)幼圆

×幼圆

×幼圆

×、开会了,开会了!(又开会;就是;一天到晚开会)同志们坐好了,开会了啊!

×、班长,开么斯会啊?

×⒈评奖啊!

查看全文

小品剧本--招聘

小品剧本--招聘

幕起:

(屋内,招聘员甲正伏于案前,不时烦躁的翻阅桌上的堆叠的文件。她身前正坐着一位小巧玲珑的女生,屋外立着两人,神色各有不同,焦急的等待着)

甲(头也不曾抬一下):好了,李小姐,你现在可以走了,我们会通知你复试时间的,如果你通过了的话

那女生(忙站起,欣喜的道):哦,这么说,我通过了这次应聘了!

甲(仍低头道,自顾自忙道):如果我们招聘的是美白形象代言人,那你还机会很大,不过本公司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是实力派,恩,.......

查看全文

诠释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分析

摘要:美利坚民族最显著标志是,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与英格兰民族认同阶段;第二阶段,本州移民民族认同阶段;第三阶段,南方人自认为自己是独立单一民族阶段;第四阶段,南方重建民族大融合阶段。美利坚民族形成较晚,北美独立战争也不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

关键词:美利坚民族;民族意识;英格兰;移民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很特殊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美利坚民族简直不能算作一个民族。时至今日,美利坚民族中有讲英语的、有讲德语的、有讲法语的、有讲印第安语和拉丁语的。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生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差异很大。美利坚民族的最显著的标志,是他们的民族觉醒意识和民族一体认同意识。研究清楚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问题,就能正确地认识美国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本文就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专家。

在北美东海岸殖民地,最早的移民几乎都是英格兰人。从1607年建立詹姆斯敦起,至建成十三个殖民地为止,英格兰人移民是这里的主体,其他国家的移民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移民,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民族意识,他们在血缘上、情感上都将自己看作是“美洲英国人”。北美人这种与英格兰民族认同的观念,直至美国独立后仍然存在。

十三个殖民地的移民中英吉利人最多,大约占这里移民总数的四分之三。因为他们是殖民地的创建者,英格兰文化便在这里深深的扎下了根。首先是英国的地名被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北美,如曼彻斯特、巴尔的摩、伯明瀚等城镇的名称。还有将英国皇室成员的名字引用到地名上,如詹姆斯敦、纽约、查尔斯敦、伊丽莎白等城镇的名字。殖民地时期的三所名牌大学,一所命名为威廉一玛丽学院,哈佛大学的所在地竟用英国大学城的名字“坎布利奇”(剑桥)。北美殖民地使用的是英国的习惯法的审判制度,建立的是英国代议制式的政府。在政府的文牍和民间人民的交往中,人们普遍使用英语。英国的生活方式、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的文化在十三个殖民地中居绝对统治地位。“其他非英籍移民,来自北欧各国,人数不多,他们的文化和英国的文化近似,因此,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英国式的生活。”[1](P5)这就是北美殖民地人与英国人民族认同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英国是自己的“母国”,他们仅仅是到北美拓殖的“英国人”。

查看全文

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论文

摘要:美利坚民族最显著标志是,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与英格兰民族认同阶段;第二阶段,本州移民民族认同阶段;第三阶段,南方人自认为自己是独立单一民族阶段;第四阶段,南方重建民族大融合阶段。美利坚民族形成较晚,北美独立战争也不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

关键词:美利坚民族;民族意识;英格兰;移民

中图分类号:K7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1999)03-0067-06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很特殊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美利坚民族简直不能算作一个民族。时至今日,美利坚民族中有讲英语的、有讲德语的、有讲法语的、有讲印第安语和拉丁语的。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生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差异很大。美利坚民族的最显著的标志,是他们的民族觉醒意识和民族一体认同意识。研究清楚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问题,就能正确地认识美国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本文就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专家。

在北美东海岸殖民地,最早的移民几乎都是英格兰人。从1607年建立詹姆斯敦起,至建成十三个殖民地为止,英格兰人移民是这里的主体,其他国家的移民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移民,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民族意识,他们在血缘上、情感上都将自己看作是“美洲英国人”。北美人这种与英格兰民族认同的观念,直至美国独立后仍然存在。

查看全文

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分析论文

在北美东海岸殖民地,最早的移民几乎都是英格兰人。从1607年建立詹姆斯敦起,至建成十三个殖民地为止,英格兰人移民是这里的主体,其他国家的移民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移民,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民族意识,他们在血缘上、情感上都将自己看作是“美洲英国人”。北美人这种与英格兰民族认同的观念,直至美国独立后仍然存在。

十三个殖民地的移民中英吉利人最多,大约占这里移民总数的四分之三。因为他们是殖民地的创建者,英格兰文化便在这里深深的扎下了根。首先是英国的地名被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北美,如曼彻斯特、巴尔的摩、伯明瀚等城镇的名称。还有将英国皇室成员的名字引用到地名上,如詹姆斯敦、纽约、查尔斯敦、伊丽莎白等城镇的名字。殖民地时期的三所名牌大学,一所命名为威廉一玛丽学院,哈佛大学的所在地竟用英国大学城的名字“坎布利奇”(剑桥)。北美殖民地使用的是英国的习惯法的审判制度,建立的是英国代议制式的政府。在政府的文牍和民间人民的交往中,人们普遍使用英语。英国的生活方式、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的文化在十三个殖民地中居绝对统治地位。“其他非英籍移民,来自北欧各国,人数不多,他们的文化和英国的文化近似,因此,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英国式的生活。”[1](P5)这就是北美殖民地人与英国人民族认同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英国是自己的“母国”,他们仅仅是到北美拓殖的“英国人”。

欧洲移民初到北美,受到了巨大的外部压力,他们若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求强大的保护,英国人就能给他们提供这种有力的保护。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结成联盟多次向英属殖民地开战,十三个殖民地居民便以英国人后裔的身份,参加了英国对法印联盟的战争。1755年—1763年,英法之间发生了七年战争,北美许多知名人士,都象乔治·华盛顿一样参加了那场战争。英国人只有打败法国人,他们才能在北美大陆上安宁生活。他们越想获得更多的土地,他们遇到的外部压力就越大,外部的压力越大,他们就和英国的联系越紧密。后来,当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的压力减弱了,英国人对北美殖民地人的种种限制增强了,殖民地人与英国人认同的意识才逐渐减弱。

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移民们将英国文化全盘带入北美殖民地。在殖民地建立之初,移民中的文盲较多,殖民地没有自己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没能力创造自己的文化。英国的诗歌、英国的小说、英国的戏剧、英国的服饰和英国的家具等等,只要可以从英国运来的,他们都从英国运到北美。而此时的英国,也将殖民地当做文化产品的销售地。英国伦敦出版的《新英语初阶》初级课本,在美洲的小学中使用多年。殖民地没有神话传说,没有英雄时代,没有可供继承的东西,他们只有接受英国的东西。他们从意识的深层次将自己与英国人等同起来。殖民地人在文化生活方面是吃“英国的牛奶”成长起来的。这个时期,殖民地民族意识处于“未断乳期。”

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普遍有与英国人民族认同的意识,就是美国民族意识启蒙的先驱们,也都毫无例外具有这种思想。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了《宾夕法尼亚报》,当时他禁止在自己的报上登载争论性文章。1733—1735年间,正当英属殖民地与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的矛盾尖锐时,他的报纸保持了与英国人高度一致的观点[2](P100)。1728年冬,富兰克林组织了“讲读社”(Junto),该社的成员在一起只谈论社会道德、自然科学。直到1760年,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殖民政府矛盾非常尖锐时,富兰克林仍说;“经验已经表明,除非发生了严重的苛政和压迫,反对英国人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既然组成整个殖民地同盟是不可能的,那末,部分殖民地起来造反的企图就一定是发疯了,因为那些没有参加造反的殖民地,将同母国一起来镇压造反。”[3](P79)由此可以看出,十三个殖民地人,还没有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来看待,他们之间的信任,远不如他们对英国政府的信任,他们之间的依赖,不如对英国政府的依赖,这就是当时英属北美人民民族意识的现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