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报道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8 08:47: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背景报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背景报道

电视新闻背景报道策略论文

[摘要]近年来,各地方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越来越注重背景报道的分量,但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中,背景报道对于主题的配合还远远不够,报道的内容方式还相当薄弱,这样就影响了新闻的宣传效果。本文结合地方电视台的一些做法,就如何加强电视新闻背景报道,促进电视新闻的报道水平谈谈个人体会。

[关键词]新闻背景材料背景报道运用电视宣传水平

所谓新闻背景,就是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密切联系的条件和环境。新闻背景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闻人物看,可能会涉及他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从新闻事件看,可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任何事物都有值得报道的背景材料。

但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中,有些新闻背景报道的配合还显得不够及时,观众得不到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有关背景信息,不能够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立体的、全面的、整体性的了解;有的新闻报道是内容过于平面化、存在报道形式单一等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新闻背景报道还比较薄弱,往往就会影响宣传的效果。

新闻背景材料是提高新闻含量的重要元素,它的运用可以达到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由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加强新闻背景报道意识,提高新闻报道整体水平。

查看全文

新闻节目背景报道质量提升探讨论文

[摘要]近年来,各地方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越来越注重背景报道的分量,但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中,背景报道对于主题的配合还远远不够,报道的内容方式还相当薄弱,这样就影响了新闻的宣传效果。本文结合地方电视台的一些做法,就如何加强电视新闻背景报道,促进电视新闻的报道水平谈谈个人体会。

[关键词]新闻背景材料背景报道运用电视宣传水平

所谓新闻背景,就是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密切联系的条件和环境。新闻背景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闻人物看,可能会涉及他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从新闻事件看,可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任何事物都有值得报道的背景材料。

但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中,有些新闻背景报道的配合还显得不够及时,观众得不到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有关背景信息,不能够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立体的、全面的、整体性的了解;有的新闻报道是内容过于平面化、存在报道形式单一等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新闻背景报道还比较薄弱,往往就会影响宣传的效果。

新闻背景材料是提高新闻含量的重要元素,它的运用可以达到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由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加强新闻背景报道意识,提高新闻报道整体水平。

查看全文

论电视经济深度报道的“点”与“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观众对经济报道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不满足对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浅层次了解,他们不仅需要了解经济生活中简单的“发生了什么”,他们还要知道“怎样发生”和“为什么发生”、“将要怎样”。从新闻要素5个W来讲,就是要强化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争议颇多,我个人认为电视深度报道在内容上要有深度,即:情节、细节、过程要深入细致;分析上要有深度,即:必须有几个逻辑层次,逐层剖析出事实真相和内在本质。国外学者公认深度报道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直截了当地说经济深度报道就是让电视观众看了“起劲”、“解渴”、“过瘾”的经济节目。以下是我对经济深度报道的几点认识,以求共勉。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背景资料运用

一件好的经济深度报道除了找准选题,找好报道角度之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报道主体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录像、录音、照片等)的搜集和处理。每一条电视新闻不一定都要运用背景资料,而每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却不能没有新闻背景。背景资料在经济深度报道中始终起着基础的保障作用。实践证明,经济深度报道的选题总是集中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群众疑虑的“难点问题”,一个重要的选题途径便是从大量的,方方面面的背景资料中分析选择。背景资料在电视采访过程中具有了解报道对象,有的放矢的作用,使采访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背景资料在增强电视报道情节性方面具有真实感人,展示情理;在情节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局中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济南台大型系列片《′98聚焦3·15——夜过三峡》一片中,运用大量游客在游三峡期间拍摄的资料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游客与旅行团之间交涉场景及事件发生时的同期声,这些背景资料在整个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奖作品《起死回生的故事》中,有一段记录二年前重汽集团与济南客车厂签订兼并协议的背景资料,虽然这段带同期录音(掌声和谈话声)的资料镜头只有短短的三十秒,但它在整个节目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编导用多少文字描述都替代不了的。

任何一个从事经济深度报道的同行都会发现一个难题,这就是节目所要表现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已有结果或正在产生结果的“昨日新闻”,对此,文字易表述,画面和声音却难以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同期声虽然可以重述历史,但这种重提往事的同期声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和不足,因此新闻资料运用恰当可以使节目更真实、真传神、更有可视性。但从时间上来看,今天即是昨天的延续,也是昨天的累积。据此摄像机可以摄录昨天在今天留下的痕迹,以此来表现背景和主题。获奖作品《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在表现两家制药厂因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导致两家企业的市场命运发生了巨变,以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抽象主题时,编导巧妙地用现在进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内容,齐鲁制药厂节衣缩食,增加对新药开发研制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而一墙之隔的济南制药厂却悄无生息,使大量科技人员流失,课题流产,实验室大门紧闭,设备破损严重。随着摄像机镜头的运动,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编导的意图,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表明,用现在进行时的拍摄手法,运用蒙太奇的剪接手段,在真实的场景内,可以表现经济深度报道节目中所需要的历史背景。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采访形式

查看全文

电视经济深度管理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观众对经济报道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不满足对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浅层次了解,他们不仅需要了解经济生活中简单的“发生了什么”,他们还要知道“怎样发生”和“为什么发生”、“将要怎样”。从新闻要素5个W来讲,就是要强化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争议颇多,我个人认为电视深度报道在内容上要有深度,即:情节、细节、过程要深入细致;分析上要有深度,即:必须有几个逻辑层次,逐层剖析出事实真相和内在本质。国外学者公认深度报道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直截了当地说经济深度报道就是让电视观众看了“起劲”、“解渴”、“过瘾”的经济节目。以下是我对经济深度报道的几点认识,以求共勉。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背景资料运用

一件好的经济深度报道除了找准选题,找好报道角度之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报道主体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录像、录音、照片等)的搜集和处理。每一条电视新闻不一定都要运用背景资料,而每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却不能没有新闻背景。背景资料在经济深度报道中始终起着基础的保障作用。实践证明,经济深度报道的选题总是集中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群众疑虑的“难点问题”,一个重要的选题途径便是从大量的,方方面面的背景资料中分析选择。背景资料在电视采访过程中具有了解报道对象,有的放矢的作用,使采访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背景资料在增强电视报道情节性方面具有真实感人,展示情理;在情节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局中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济南台大型系列片《′98聚焦3·15——夜过三峡》一片中,运用大量游客在游三峡期间拍摄的资料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游客与旅行团之间交涉场景及事件发生时的同期声,这些背景资料在整个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奖作品《起死回生的故事》中,有一段记录二年前重汽集团与济南客车厂签订兼并协议的背景资料,虽然这段带同期录音(掌声和谈话声)的资料镜头只有短短的三十秒,但它在整个节目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编导用多少文字描述都替代不了的。

任何一个从事经济深度报道的同行都会发现一个难题,这就是节目所要表现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已有结果或正在产生结果的“昨日新闻”,对此,文字易表述,画面和声音却难以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同期声虽然可以重述历史,但这种重提往事的同期声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和不足,因此新闻资料运用恰当可以使节目更真实、真传神、更有可视性。但从时间上来看,今天即是昨天的延续,也是昨天的累积。据此摄像机可以摄录昨天在今天留下的痕迹,以此来表现背景和主题。获奖作品《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在表现两家制药厂因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导致两家企业的市场命运发生了巨变,以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抽象主题时,编导巧妙地用现在进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内容,齐鲁制药厂节衣缩食,增加对新药开发研制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而一墙之隔的济南制药厂却悄无生息,使大量科技人员流失,课题流产,实验室大门紧闭,设备破损严重。随着摄像机镜头的运动,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编导的意图,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表明,用现在进行时的拍摄手法,运用蒙太奇的剪接手段,在真实的场景内,可以表现经济深度报道节目中所需要的历史背景。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采访形式

查看全文

电视经济深度报道探究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观众对经济报道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不满足对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浅层次了解,他们不仅需要了解经济生活中简单的“发生了什么”,他们还要知道“怎样发生”和“为什么发生”、“将要怎样”。从新闻要素5个W来讲,就是要强化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争议颇多,我个人认为电视深度报道在内容上要有深度,即:情节、细节、过程要深入细致;分析上要有深度,即:必须有几个逻辑层次,逐层剖析出事实真相和内在本质。国外学者公认深度报道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直截了当地说经济深度报道就是让电视观众看了“起劲”、“解渴”、“过瘾”的经济节目。以下是我对经济深度报道的几点认识,以求共勉。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背景资料运用

一件好的经济深度报道除了找准选题,找好报道角度之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报道主体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录像、录音、照片等)的搜集和处理。每一条电视新闻不一定都要运用背景资料,而每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却不能没有新闻背景。背景资料在经济深度报道中始终起着基础的保障作用。实践证明,经济深度报道的选题总是集中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群众疑虑的“难点问题”,一个重要的选题途径便是从大量的,方方面面的背景资料中分析选择。背景资料在电视采访过程中具有了解报道对象,有的放矢的作用,使采访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背景资料在增强电视报道情节性方面具有真实感人,展示情理;在情节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局中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济南台大型系列片《′98聚焦3·15——夜过三峡》一片中,运用大量游客在游三峡期间拍摄的资料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游客与旅行团之间交涉场景及事件发生时的同期声,这些背景资料在整个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奖作品《起死回生的故事》中,有一段记录二年前重汽集团与济南客车厂签订兼并协议的背景资料,虽然这段带同期录音(掌声和谈话声)的资料镜头只有短短的三十秒,但它在整个节目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编导用多少文字描述都替代不了的。

任何一个从事经济深度报道的同行都会发现一个难题,这就是节目所要表现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已有结果或正在产生结果的“昨日新闻”,对此,文字易表述,画面和声音却难以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同期声虽然可以重述历史,但这种重提往事的同期声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和不足,因此新闻资料运用恰当可以使节目更真实、真传神、更有可视性。但从时间上来看,今天即是昨天的延续,也是昨天的累积。据此摄像机可以摄录昨天在今天留下的痕迹,以此来表现背景和主题。获奖作品《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在表现两家制药厂因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导致两家企业的市场命运发生了巨变,以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抽象主题时,编导巧妙地用现在进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内容,齐鲁制药厂节衣缩食,增加对新药开发研制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而一墙之隔的济南制药厂却悄无生息,使大量科技人员流失,课题流产,实验室大门紧闭,设备破损严重。随着摄像机镜头的运动,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编导的意图,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表明,用现在进行时的拍摄手法,运用蒙太奇的剪接手段,在真实的场景内,可以表现经济深度报道节目中所需要的历史背景。

关于经济深度报道的采访形式

查看全文

金融危机财经报道思路

摘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危害。这就使人们对财经报道十分关注,这给财经报道提出更高需求的同时,为财经报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现状,探讨了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经报道;应对思路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财经新闻传播的大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以往的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报道相比,当前财经新闻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更加多元化,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与以往相比更加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弄清经济事件与经济现象的具体情况。另外,财经报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传播渠道也更加丰富多样,这些方式的改变使财经报道面临更大挑战的同时,给财经报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现状

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还给民生的产生一定影响,人们逐渐重视财经新闻的重要性,财经新闻能使人们获得更科学的知识,能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把握市场机会,有效规避经济风险的发生。当前网络媒体对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报道更加全方位,而且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与以往相比,在信息获取的快速上有很大提升,信息的内容方面更加全方位,使人们获得更丰富的财经信息。但从整体来看,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报道的服务意识不高、全局性视野有待提升,等等。下面就对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展开分析。

二、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

查看全文

新闻访谈理念与实践

新闻采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段历史经历了一个从表层到里层,再到立体的过程。何谓表层、里层、立体呢?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生导师罗以澄教授对此进行了阐述:表层指的是采访者的直感体验,多为采访者的经验汇集,就事论事,以表面现象代替对本质问题的考察;里层指的是研究者开始摆脱对采访活动直观、朴素的认识,进入到对采访活动内在特性与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立体指的是现代新闻采访学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由单一思维走向系统思维,由局部思维转向整体思维,其眼界更加开放,研究的角度更为宏观[1]。罗以澄教授准确地概括了新闻采访理论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今天的现代采访学理念较之于传统采访学理论,具有更加广阔的视域和更加开放的理性思维,对现代社会传播活动中的新闻采访具有更加科学的指导作用。

一、传统采访理论的几个关键点

在传统的新闻采访理论中,理论框架显示出强烈的应用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呈现几个关键点:一是采访的基本环节和基本方法极具经验性烙印;二是对一些理论点的质疑始终处于回避状态;三是内向型微观性的理论特征十分明显。

(一)采访的基本环节和基本方法极具经验性烙印

传统新闻采访学的组成重点是采访的基本原则、基本环节和基本方法。我国早期的新闻采访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2]主要根据作者本人多年的采访经验提炼而成,其中不乏作者邵飘萍对采访的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为业界所推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研究新闻采访的专著渐次增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新闻采访学》[3]。该书出版后,反响极好,先后印刷、发行10余次,累计达到30余万册。通观全书,作者系统地对采访活动进行了概括和提升,对记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准确的阐述,该书对记者的实际操作具有相当大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当时使用面颇广,影响颇大。同样如此,在国外,从20世纪初美国人休曼的《实用新闻》到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新闻学经典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4],作为美国新闻采访的经典著作,与我国国内这方面的著作一样,仍以鲜活的个案为主进行阐述,正如作者梅尔文•门彻在序言中说,该书的宗旨是“传授从事各种媒介工作必须的技术”,当然同时也涉及到新闻报道所需的背景知识和价值观。由此看出,无论国内国外,传统采访理论的经验性烙印是很明显的。

(二)传统采访理论对一些理论问题的回避

查看全文

透析网络时代新闻的取舍难题

一、报道的全信息与简明新闻的追求

网络搭建起的高效传播渠道和信源结构体系为报道变革奠定了软硬件基础。信息的极度丰富促使记者开始习惯性地用全信息的方式报道,对新闻事件的处理不再是单面性呈现,而是多侧面多角度的展示,从新闻事件的背景、情节、细节到追踪性的深度报道和相关评论,事无巨细地报道。虽然这种报道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事件全景,内容信息得到了深层次挖掘,极大满足了受众知情权,各种诟病却也伴生出现。

首先,全信息意味着报道无重点或重点不突出。其次,提供过度充裕的信息降低了媒介舆论引导作用,使受众需要花更多时间对新闻重要性进行判断;与此同时,信息提供的越多,不可靠新闻源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

反观与全信息报道方式截然相反的“简明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Twitter”和“微博”的兴起就是很好的例子。对此,我们应该在保证新闻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让新闻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篇幅也要尽量缩短,内容方面要有的放矢,没必要面面俱到。在报道方式选择时,坚持以事件新闻价值作为判断标准。

二、娱乐化倾向与新闻本源的回归

络时代背景下信息的极度丰富客观上加剧了信息“碎片化”的碎裂程度,新闻报道杂、散、乱的现象不容回避,融合媒介上充斥了大量内容庸俗、形式僵硬、思想肤浅的娱乐化的新闻,对受众理性认知和社会文化传承产生不利影响。娱乐化的重要手段就是迎合受众喜好,“标题党”大量涌现就是典型的例子。

查看全文

谈论新闻播报空间叙事

电视传播首先是一种时间性叙事,图像和声音符号都是以线性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合的,观众只能按电视台的播出时序收看节目。但我们又不可忽略电视传播相对于文字传播的独特优越性——对于空间叙事的彰显。人们已经从电视艺术的角度对电视的叙事空间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较少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关注电视叙事空间对于新闻故事空间的呈现,只有将叙事空间与故事空间结合起来,才能彰显电视新闻空间叙事的完整意义。借鉴加布里•佐伦的空间叙事模型,我们从三个方面建构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

(1)事件空间。即新闻事件的具体发生地,也包括事件发展变化时所经历的空间转换。

(2)报道空间。可以分为宏观的报道视角、中观的报道地点以及报道的空间组合、微观的屏幕空间。报道空间通过电视声画的蒙太奇组合得到具体展现。

(3)心理空间。通过电视声画的蒙太奇组合,受众对叙事空间的总体感觉和构建。本文选择凤凰卫视资讯台新闻节目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作为24小时环球报道新闻频道,其主要收视市场在中国大陆。而要在有限落地的情况下与包括央视新闻频道在内的大陆本土电视频道竞争,该台在空间叙事方面可谓别具一格。摘要: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要素包括事件空间、报道空间和心理空间。主持人或出镜记者对事件空间进行“聚焦”,通过移情效应将自己的空间联觉传达到受众。媒介融合的技术偏向,将实现传受双方的“时空趋同”。关键词:空间叙事凤凰卫视事件空间报道空间心理空间媒介融合

一、事件空间

事件空间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地理位置。对于事件空间的彰显,体现了新闻“五要素”的要求;而作为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它又能突出新闻价值,强化新闻的“现场感”“可读性”和“易读性”等素质。空间要素容纳了新闻要素中的其他要素,空间要素的状态留下了时间的痕迹。事件发生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天气状况、时令季节、现场气氛等等因素构成了事件空间。对这个空间的感觉是人体所有感觉的统一体,形成了“眼、鼻、耳、舌、身、意”“六根互用”。[1]凤凰卫视资讯台在对新闻报道事件空间的开拓上,首先表现为事件空间的广泛性,即快捷及时报道来自世界各地的热点信息,信息覆盖面广。《凤凰早班车》《午间特快》《时事直通车》等“三班车”分别在每天早、中、晚往来穿梭报道环球时事,《华闻大直播》则打造成与央视《新闻联播》同时段竞争的要闻总汇,《凤凰全球连线》《环球直播室》等节目更是将视野投向国际新闻。《天下被网罗》和《媒体大摄汇》分别为网络资讯汇集和电视民生新闻总汇。其次,该台执著于在事发之地有“我”在场,从而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空间感。该台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台湾、纽约、伦敦等新闻多发地区设有新闻直播室,派驻记者和播音员。即使是事件性不强的新闻,该台也习惯于让记者在相关地点出镜报道,形成一个特殊的报道语境,暗示受众“我在事发之地”,传达了记者对现场空间的所有感觉,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可信度和权威性。除现场直播外,新闻报道多属事后报道,但“我在场”的空间安排,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以“现在播报”的现在进行时态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强化了新闻的时新感。

查看全文

谈论电视新闻节目空间叙事

电视传播首先是一种时间性叙事,图像和声音符号都是以线性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合的,观众只能按电视台的播出时序收看节目。但我们又不可忽略电视传播相对于文字传播的独特优越性——对于空间叙事的彰显。人们已经从电视艺术的角度对电视的叙事空间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较少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关注电视叙事空间对于新闻故事空间的呈现,只有将叙事空间与故事空间结合起来,才能彰显电视新闻空间叙事的完整意义。借鉴加布里•佐伦的空间叙事模型,我们从三个方面建构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1)事件空间。即新闻事件的具体发生地,也包括事件发展变化时所经历的空间转换。(2)报道空间。可以分为宏观的报道视角、中观的报道地点以及报道的空间组合、微观的屏幕空间。报道空间通过电视声画的蒙太奇组合得到具体展现。(3)心理空间。通过电视声画的蒙太奇组合,受众对叙事空间的总体感觉和构建。本文选择凤凰卫视资讯台新闻节目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作为24小时环球报道新闻频道,其主要收视市场在中国大陆。而要在有限落地的情况下与包括央视新闻频道在内的大陆本土电视频道竞争,该台在空间叙事方面可谓别具一格。摘要: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要素包括事件空间、报道空间和心理空间。主持人或出镜记者对事件空间进行“聚焦”,通过移情效应将自己的空间联觉传达到受众。媒介融合的技术偏向,将实现传受双方的“时空趋同”。

一、事件空间

事件空间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地理位置。对于事件空间的彰显,体现了新闻“五要素”的要求;而作为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它又能突出新闻价值,强化新闻的“现场感”“可读性”和“易读性”等素质。空间要素容纳了新闻要素中的其他要素,空间要素的状态留下了时间的痕迹。事件发生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天气状况、时令季节、现场气氛等等因素构成了事件空间。对这个空间的感觉是人体所有感觉的统一体,形成了“眼、鼻、耳、舌、身、意”“六根互用”。[1]凤凰卫视资讯台在对新闻报道事件空间的开拓上,首先表现为事件空间的广泛性,即快捷及时报道来自世界各地的热点信息,信息覆盖面广。《凤凰早班车》《午间特快》《时事直通车》等“三班车”分别在每天早、中、晚往来穿梭报道环球时事,《华闻大直播》则打造成与央视《新闻联播》同时段竞争的要闻总汇,《凤凰全球连线》《环球直播室》等节目更是将视野投向国际新闻。《天下被网罗》和《媒体大摄汇》分别为网络资讯汇集和电视民生新闻总汇。其次,该台执著于在事发之地有“我”在场,从而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空间感。该台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台湾、纽约、伦敦等新闻多发地区设有新闻直播室,派驻记者和播音员。即使是事件性不强的新闻,该台也习惯于让记者在相关地点出镜报道,形成一个特殊的报道语境,暗示受众“我在事发之地”,传达了记者对现场空间的所有感觉,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可信度和权威性。除现场直播外,新闻报道多属事后报道,但“我在场”的空间安排,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以“现在播报”的现在进行时态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强化了新闻的时新感。

二、报道空间

事件空间是客观事实存在的真实空间,而报道空间则是新闻媒体对事件空间的主观经营。报道空间的构建直接为受众接触与理解事实服务,它建立在新闻本身所包含的事实空间与报道者所置身的社会语境空间基础上。[2]从宏观来看,报道空间体现在报道视域的选择。凤凰卫视资讯台惯于以“全球视野,华人视角”来报道评论新闻事件。“报道+评论”平分秋色的模式在宏观上凸显了新闻事件的背景空间,将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放在与之纵横关联的宏观背景之中,让受众明白了事件的原因、意义、影响及未来发展前景。在“三班车”以及晚7点整《华闻大直播》等综合性新闻节目中,热点新闻得到了及时解读。比如2011年8月18日《华闻大直播》节目的热点之一是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该节目连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分析这次访问的中美两国政治经济背景、中美两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访问所肩负的使命以及访问预期,让受众对此次美债危机背景下的访问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该台《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等新闻评论节目,有数位资深评论员对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阐释。当前媒体竞争的焦点不在于第一报道权,而在于第一解释权。只有及时阐释新闻事件的意义,才能做到先发制人,掌握议程设置的主动权。该台打造了一支“三名”精英团队:名记者、名主持人、名评论员。这些人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有共同的中华文化底蕴,但又因地域和历史的差异,分享了不同的价值观,融合了中西方的主流价值追求。最典型的节目如《时事辩论会》,往往选择有较大文化差异的嘉宾作为控辩双方,同时又通过微博和手机等新媒体收集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等不同华人亚文化社区的观点,形成了华人视角主导下的观点碰撞和激荡。而凤凰卫视的一些资深评论员如邱震海、何亮亮、曹景行等人,多是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善于在“全球视野”中洞察国际国内问题。从中观来看,电视新闻叙事空间是指构成的空间。构成的空间是指将一系列记录真实事件空间的片段,经过选择、取舍、重组构成新的统一的空间形态。[3]凤凰卫视资讯台通过融合互联网、手机和卫星通讯等新媒体,以实现不同空间之间的信息交流:

1.通过各直播室的空间组合构成完整的节目空间。在一些大型综合性新闻节目中,播报空间的变化让受众如同在一条新闻长廊中漫游。每晚7点整的《华闻大直播》节目,动画片头之后,演播室内空间通过俯拍平移镜头依次展现,接着主持人从室内旋梯走下来,来到演播台,面向左侧观看一块大屏幕上播放的短片(这是本档新闻节目的焦点),随后转身面向受众开始播报新闻。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极具动感和交流感。节目在播出时,往往要依次切换到北京、台湾、香港、纽约等地所设立的直播室,主直播室的主持人以连线采访的形式与画面右上方小窗口中的分直播室主持人交流几句,提示新闻要点,也完成了演播室的空间转换。节目内部浑然一体,时空转换线条清晰,信息流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