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8 04:56: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包装设计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包装设计教育

包装设计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包装设计教育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偏重技能性教学、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等状况,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

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重视和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一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笔者认为,包装设计教育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设计管理及可持续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在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提高创造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今信息时代,设计教育更呈现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一些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已被当代的科技手段所替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特别多,用电脑可以快速完成作业,时间大大缩短。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关键环节。当前,大量包装设计作品如出一辙,这跟我们在设计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原创设计有关。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努力方向都要向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探索。应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性的课题,比如“可持续包装设计”等新理念包装的探索、包装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包装材料的革新与重组、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创新等等,提供一切可能条件让学生去做大胆的探索与实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仿性设计为创造性设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设计项目和设计比赛活动,或者将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做,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譬如专题讲座与讨论的结合,与学术报告的结合,与学生作品展示的结合,与参观实习的结合,甚至可以多种方法交替进行,穿插进行等等。课堂教学也可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如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幻灯展示、效果图表现等等,手段尽量丰富。在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扮演引导者、策划者的角色,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形成真正的沟通、互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查看全文

我国包装设计教育改革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指出我国包装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并提出可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创造力、加强人文修养、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以及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坚持不懈地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的包装设计人才。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包装设计教育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偏重技能性教学、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等状况,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

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重视和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一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笔者认为,包装设计教育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设计管理及可持续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在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提高创造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查看全文

我国包装设计教育改革论文

摘要:本文指出我国包装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并提出可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创造力、加强人文修养、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以及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坚持不懈地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的包装设计人才。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包装设计教育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偏重技能性教学、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等状况,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

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重视和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一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笔者认为,包装设计教育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设计管理及可持续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在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提高创造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查看全文

包装设计新课改研究分析论文

关键词: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实践特色优化教学内容综合素质

摘要:“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几年的建设中,始终坚持围绕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工学结合与职业岗位等方面来实施。探讨高等职业包装设计教育特色,能够提升包装设计教学质量,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具体再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示范性建设中的重点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的核心课程“包装设计”课程,于2002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2002年成为国家级高职高专试点专业商业美术设计中的主干课程建设,2004年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5年获得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实践证明,加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对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以高素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面对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职业岗位群,该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强调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提高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具备对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

二、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查看全文

“微平台”在包装设计共享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微信不仅仅是现代通信工具,也可以应用到现代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其免费、快捷、多人互动沟通模式,突破了时空局限而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优越的辅助平台。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与微信平台的融合,能够在突出课程教学特色,突出课程资源共享等方面,从知识单向传授到学习者自主获取的转变,增进了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普适性、综合性、交互性发展。

关键词:微平台;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包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随着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包装功能的不断发展,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出更高要求,艺术院校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多从图书、学术文献、网站资源平台等方面来拓宽教学资源,缺乏对学习者黏度的吸引。微信平台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免费沟通工具,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整合上提供了崭新的辅助平台,更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微平台”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融合,将师生交互、生生交流与学习共享成果作为教学特色,增强了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学习黏度,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实现了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有利补充和扩展。

1“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作用

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应用,主要从包装设计的软件学习、包装设计结构、平面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立足学科知识内容来搭建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如在包装产品设计中,将不同类型的包装材料特性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门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从中来选择和学习。同时,针对课堂教学需求,教师可以从包装设计教学内容优化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宽与延伸,学生通过微信平台来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下载、阅读和分享,从中发现疑难并进行互动沟通与交流,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从不同见解、观点的探讨中形成有效的互动环境,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同时,微信平台的应用,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实际需求,随着移动手机通信技术的普及,网络化交互平台在课程资源共享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课件发送到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我实际来学习。如对于包装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进行汇集,让学生能够从中来学习和应用。对包装设计中的表现作品创意、理念的相关资源进行传送,引导学生从中来独立思考,深化主题交流与讨论,增进包装设计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搭建

查看全文

包装设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论文

一、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对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以高素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面对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职业岗位群,该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强调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提高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具备对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

二、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内容既要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又要知识结构合理,注意高职包装设计的科学性。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教学的构建就是立足于能力的培养,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优化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为:一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将原“包装设计概述”“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重组成为包装设计基础课程,对涉及到包装容器、结构、原理、材料和印刷工艺等较为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优化,使该课程包含了包装设计的工艺制作全过程的知识。二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市场商品包装开发实际相联系,与企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在包装结构设计课程中,整合包装容器结构的内容,把较难的容器计算等方面知识适当放到实训中,增加了市场常用的纸质包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内容,瞄准地方特色商品包装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课程的授课。让同学们进行实际包装设计与制作,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体验。三是加大纸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纸盒造型训练课程,感受体验纸质包装设计结构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到超市货架上去分析对比,反复修改调整。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评定后,让学生到制作公司按实际尺寸制作出来。要坚持有目标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包装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比如,2005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黎镜昭、石建峰等同学设计的《古韵——普洱茶系列包装》作品,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铜奖,还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银奖。在课程设计上,应及时把包装设计最新理念和设计制作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原则、市场动态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体现两个“学”,五个“用”的方法。两个“学”指的是学习内容适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五个“用”指的是学生学了以后“会用、够用、管用、能用、好用”,逐步完善学习和实训一体化。除此,还应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多媒体投影设备以及计算机、制作机、打样机、装裱机、压型机和包装实物作品为一体的教学设施,还建有包装设计陈列室。根据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建立了校外包装设计实训基地,以创意设计、制作出片、制版打样等一整套的工艺流程设备,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逐步开发了包装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使精品课程的教材、电子教案、课件、学习指导、试卷、视频录像、网上答题等教育资源网络一体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己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较大平台。同时,也为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

查看全文

包装设计实践课程研究

【摘要】实践课程在教育推广的过程中需要让每一个学生拥有真正的动手机会,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包装设计职业能力以及素质,在既定项目的引导下开启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一、包装设计课程推行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包装设计的课程教育重点推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真实的项目情境中为学生带入真实的职业经历,在教学案例分析、讨论以及模拟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探究专业知识,教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为学生布置任务,分阶段点评和讲授,真正的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包装设计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开启校企结合的实践模式,布置教学任务探究包装企业的设计生产流程,充分体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统一”模式。例如:在进行彩色铅笔包装设计的时候,学生可以参考市面上热销的彩色铅笔包装,该款产品500中颜色,每个月只销售25种颜色,分为20个月销售,这样一个长期的销售过程需要个性化的包装设计来丰富消费者的体验,在包装设计上既要做到美观有吸引力,还要激发消费者的收藏欲望,丰富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感,让消费者在20个月的消费周期内通过外部包装的变化,发现每一次产品之间的区别,进而提高包装的营销感觉。在完成此款产品包装设计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设计的流程中,了解到专业的运作流程,探究分析专业知识在各个环节的应用,加强理解和印象。

二、包装设计课程引用真实的案例提高学生的项目参与感

在包装设计课程上,教师仅仅依靠专题练习并不能全面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商品的包装类别多样,课堂上根本无法做到逐一讲解,为了让学生有参与感,教师可以在项目引进的时候引用真实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到本次课程的实践项目之中,让学生抓住以往学习过的专业知识以及积攒的设计经验,不至于在实际参与项目的时候出现手忙脚乱和无从下手的感觉,通过真实案例的回忆和讲解,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路,带领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例如:在进行网站外观设计的时候,学生对于“另类”的包装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此时教师通过传统包装设计的案例频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地方特产包装、新品牌食品包装以及网络商品包装这三个不同的教学案例入手,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包装设计的精髓,帮助学生抓住网站外观包装设计的灵感,让学生能够从现有的知识架构中找出适用的知识,进而能够参与到实践动手之中。在包装设计的课程上,传统的教学概念讲解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并不能完善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教师应当注重项目课程的优化以及完善,加强实践内容的占比,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就能积攒丰富的职业经验,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在未来投入到真正的工作环境的时候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在课堂上引用真实的包装设计案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让学生找到了实践所学知识的方式方法,还让学生从根源上认识到了消费者对于包装设计的需求动机,进而认识产品设计、生产以及投入使用的全流程,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以及热爱。在真实案例的引导和实际设计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贴近实际的生活,了解的知识除了艺术设计之外还有经济和市场营销类,真正的参与到包装设计的全价值链服务之中,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结构。

查看全文

包装设计实训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教育设备也随之在各个院校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中扮演的角色也越发重要。包装设计作为一门专业的设计课程,具有艺术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包装设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实现教学目标。主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包装设计实训课的现状及重要性,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包装设计;实训课程;现状;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包装设计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把包装设计的知识和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促进包装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建立完善的适合市场发展的包装设计应用教学,并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要不断提高实训教学的水平,推进生产与知识相结合的步伐,培养更多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包装设计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明显。其实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未饱和,整个市场在人才需求方面还有很大潜力。高职院校的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其中的实训课程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也是包装设计课程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包装设计教学中,实训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缺乏重视

查看全文

地方特色产品提升品牌形象策略研究

摘要:包装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包装设计教学中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实际项目,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应用型设计能力,也能体现设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更高追求。当前,为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将包装设计教学与实际项目结合,实现产教融合,是对实践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嫩尚家”品牌包装设计为例,分析包装设计教学如何助力地方特色产品,提升品牌形象。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特色产品;品牌形象;策略研究

1创作对象具有地域特色,服务地方发展

传统包装设计课程的创作主题多为虚拟案例,缺少针对性,学生创作欲望和主动性不够,作品效果比较粗糙,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缺少实际的应用价值,学生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包装设计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对人才的需求,设计教育相对滞后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深入训练,而将实际项目植入课堂教学,通过有效的计划安排,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到设计制作以及成果的形成,都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在包装设计教学中植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嫩尚家”品牌包装设计正是产教融合的典型代表。如今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品类繁多,然而很多特色产品包装设计却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地域特色、地域文化性弱、包装的形式与内容脱节、包装设计档次不明确,还有些产品的包装设计专属性不够突出,如果换个名称,原有的包装一样可以使用,缺少特色。针对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以及学生具备的专业能力,教师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作为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嫩尚家”是黑龙江省嫩江市著名面粉品牌,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作为包装设计的创作对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能实现设计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地方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意义。

2教学内容融入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地方品牌形象

黑龙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千里黑土孕育了丰富的特产,如大米、五谷杂粮、大马哈鱼以及各类山产品,但其包装设计却存在缺乏地域特色、地域文化性弱,甚至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等问题。此次设计项目是为嫩江著名品牌进行面粉包装设计,让包装设计教学为区域特色产品助力、提升地方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是此次设计的重点。如提炼地方文化,运用地域性元素体现地方名特产的地方特色。将地方人文特色与产品包装设计应用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还能够通过地方文化特色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富有更多的文化内涵,促进提高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真正实现设计教学为区域特色产品助力。作为培养包装设计人才的艺术教育,应该把民族文化与艺术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将地方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融入包装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地创新。“嫩尚家”作为嫩江的特色品牌,在包装设计中除了要体现产品特点,更要体现出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把具有地区特色的元素运用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能够传承和发扬地区文化,使受众了解当地文化,为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播创造条件。优越的地缘优势、多样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都可以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

查看全文

包装设计课程创新性分析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高校建设的发展也需要改革,传统的学术型大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地方高校已经转变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社会所需的知识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既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又不同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不同点在于三方面。其一,从人才培养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适合全方位的社会需求;其二,从专业设置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能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其三,从课程与教学方面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在课程的设置上与教学中,也应有相应的调整。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更灵活,更能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包装设计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就应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要体现地方高校的教学特色,但目前许多地方高校课程的改革比较滞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包装设计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知识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其是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能够直接上手操作的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高技术人才。许多高校在实际的课程教学实施中,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原因有三。第一,课程内容更新慢。教学内容的实施总受制于教学大纲的约束,教学大纲的制订又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修订的,两者存在的滞后性要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来弥补,但实践环节往往达不到要求,其原因主要是实践基地的配备和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要求仍存在一定距离。设计的包装在社会比赛中可获得不错奖项,但直接面对企业时,设计的包装从现实角度看还是不能直接使用,所以学生的设计单从艺术审美角度来讲是受到了肯定的,但是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与市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第二,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系统性。该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是综合知识较强的课程,但许多高校把这门课程设置为64课时左右,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包装设计的所有内容,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专业性较弱。第三,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没有这个好老师,学生就会被动式地接受,学习效率很低。

二、重新认识包装设计课程

包装设计课,其实不是单一独立的一门课程,是涉及很多相关知识点的。要想完成好一门包装设计课程,是有一定流程的,如市场调研、消费市场的定位、包装与品牌的风格定位、包装与印刷工艺等,然后才能进行商品标识的设计、商品字体及辅助图形的设计。在生产制作过程中,还得了解包装的材料、印刷和手工制作工艺、科学技术以及陈列展示等相关知识。而在学校的包装设计课程中,由于没有与企业联系,完成作业时,产品都是自己假设,缺乏真实性,体验不到产品的特点,对其设计的包装只能是版面形式和审美上的追求,所以就形成了自我认识的包装设计与社会市场的需求之间的距离。殊不知,离开了市场,包装的功能就无法显示,设计的成功与否,只能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设计出与产品相对应的包装设计效果,还需要销售策划方面的知识。一款好的包装,不只体现在色彩和外表造型上,还要通过包装的审美品位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所以,要想掌握整个包装设计的过程,并掌握未来包装的发展趋势,必须有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要使包装设计课程有特色,有创新,必须科学合理、系统地制订一系列与包装设计课程相关联的课程。首先,要明确地方院校的人才定位,明确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才算是合格。其次,要突出专业性,专业特点要强,术业有专攻,在有效的时间内体现出专业的特点优势。最后,要发挥好社会实践的作用,让学生们通过实践,弥补课堂中的不足。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创新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