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8 00:24: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保险业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保险业法修改分析论文
2003年7月18日,日本通过了《保险业法》修改案,对寿险公司下调预定利率做出了新的规定,并将于今年8月24日开始实施。新法案规定,如果将来寿险公司预计可能会发生经营失败的情况下,可以提前采取下调预定利率的举措。日本有关方面此次修改保险业法,目的在于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认寿险公司在经营失败前可以下调预定利率的措施,以此来回避公司濒临破产的局面。此举无疑将对日本寿险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根据修改后的保险业法的规定,寿险公司下调利率的限度是不低于3%。那么,可以推测凡是高于3%的保险合同都有可能属于下调的对象。根据日本对象是1996年3月之前加入保险的合同,从1985年至1993年之间的寿险合同中的预定利率,有的高达5.5%到6.0%。
1996年3月,预定利率下降到了2.75%,低于这次保险业法修改案所规定的3%。因此,1996年3月以后所投保的寿险合同,自然被排除在下调利率的范围之外。现在的预定利率是1.5%,因此,新投保的客户和这次保险业法修改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关系。
另一方面,下调预定利率一般只是对储蓄性的寿险产品产生影响,例如养老保险、年金保险、定期保险等,而对死亡保险之类的非储蓄性的保障类产品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影响。
根据生命保险协会的测算,以40岁男性在1992年加入保险金额为1000万日圆的终身保险为例,加入时的预定利率为5.5%。如果预定利率下调到3%,实际所得的保险金将减少36%,即360万日圆。如果加入者的年龄为30岁,上述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实际将减少40%的保险金,即400万日圆。
但是,日本政府在做解释的时候,强调的则是另一个方面。也就是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比较。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寿险公司预计到将要发生经营失败,也就是即将面临破产之前,就将预定利率下调至3%。第二种情况是,寿险公司已经陷入经营失败而下调预定利率,按照以前的惯例(参照图-2)计算,则远远低于3%。
保险业法修改影响分析论文
2003年7月18日,日本通过了《保险业法》修改案,对寿险公司下调预定利率做出了新的规定,并将于今年8月24日开始实施。新法案规定,如果将来寿险公司预计可能会发生经营失败的情况下,可以提前采取下调预定利率的举措。日本有关方面此次修改保险业法,目的在于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认寿险公司在经营失败前可以下调预定利率的措施,以此来回避公司濒临破产的局面。此举无疑将对日本寿险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根据修改后的保险业法的规定,寿险公司下调利率的限度是不低于3%。那么,可以推测凡是高于3%的保险合同都有可能属于下调的对象。根据日本对象是1996年3月之前加入保险的合同,从1985年至1993年之间的寿险合同中的预定利率,有的高达5.5%到6.0%。
1996年3月,预定利率下降到了2.75%,低于这次保险业法修改案所规定的3%。因此,1996年3月以后所投保的寿险合同,自然被排除在下调利率的范围之外。现在的预定利率是1.5%,因此,新投保的客户和这次保险业法修改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关系。
另一方面,下调预定利率一般只是对储蓄性的寿险产品产生影响,例如养老保险、年金保险、定期保险等,而对死亡保险之类的非储蓄性的保障类产品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影响。
根据生命保险协会的测算,以40岁男性在1992年加入保险金额为1000万日圆的终身保险为例,加入时的预定利率为5.5%。如果预定利率下调到3%,实际所得的保险金将减少36%,即360万日圆。如果加入者的年龄为30岁,上述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实际将减少40%的保险金,即400万日圆。
但是,日本政府在做解释的时候,强调的则是另一个方面。也就是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比较。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寿险公司预计到将要发生经营失败,也就是即将面临破产之前,就将预定利率下调至3%。第二种情况是,寿险公司已经陷入经营失败而下调预定利率,按照以前的惯例(参照图-2)计算,则远远低于3%。
保险业电子商务法律问题论文
[摘要〕网络保险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具有很强的优势,已渐成世界潮流。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我国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安全、客户隐私权保护、电子签名的有效性、保险合同的书面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以保证网络保险的健康有序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商业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将取得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五联网上的交易额将达到2230亿美元,到2010年将会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2%。未来人们对网络将会特别依赖,互联网给商家带来一种让他能更好地接近客户的方式,尤其是对保险这种对配送要求不高,通过数字化或信誉的形式就可以完成交易的企业,网络上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客户群。保险作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网络为社会提供服务,已经日益显现出它的优势。尽管不是所有的生意都能在网上完成,但网络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大大的节约成本。美国的实验表明,个人保险的网上推销比传统方式节约12%的成本。事实上,世界保险业正在大举向网络经济进军。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法国国家人寿、英国保诚集团等知名保险公司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澳洲AMP集团保险业务的15%已由网络来完成。在我国,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已经或正在加紧电子商务的步伐,保险的网上宣传和销售正在形成强大的时代潮流。网络保险,将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又一契机。
网络保险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保险模式,作为一种分销渠道,一种中间人,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完成保险展业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并且可以不受地域、规模和时空的限制。对保险公司来说,即使在网上暂时卖不出保险,网络也可帮助你做很多事情,可以把对保险有初步意向的人,从众多的人流中挖出来,这是互联网一个最大的特点。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互联网在我国起步较晚,电子商务各个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存在制约其健康发展的许多不利因素,有很多方面急需加以完善,其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将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1.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危害,保持正常运行。数据安全是指网络中存储及流通的数据的安全,是保障网络安全最根本的目的。网络的安全性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不断出现的黑客案件就可说明这一点。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易秩序的稳定有序,关系着千家万户,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网络保险作为新兴的交易方式,在给保险业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其中安全性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因为网络在带给人们信息存储和传输高效率的同时,其数据也极易被篡改、增删、破坏或窃用,形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可克服的脆弱性。加强网络安全要注意防范影响网络安全的各种风险和威胁,它涉及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法律、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许多领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安全法律是实施各种网络安全措施的重要保证,对于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只能依靠法律手段进行惩处,当然也包括一些民事行为的法律调整,这是保护网络安全的最终手段。
2.保护客户隐私问题
中国保险业反洗钱的法制建设论文
摘要:在银行业不断加大反洗钱力度的情况下,洗钱者开始将保险作为其新的洗钱工具。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保险业反洗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市场不成熟、法制不健全、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领导缺乏监督及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等原因,保险业反洗钱的形势依然很严峻。保险业应完善规章制度,出台实施办法,搭建信息平台,健全组织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国际合作,形成完整的反洗钱网络,使保险业免受洗钱侵蚀。
关键词:保险洗钱;反洗钱;反洗钱网络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反洗钱力度的不断加大,利用银行系统洗钱的风险越来越高,洗钱者于是开始将保险产品作为其新的洗钱工具。由于国内保险业恢复的时间较短,尽管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依然很不成熟,突出表现为无序竞争和监管乏力。此外,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不理想。首先是法制不健全,不法竞争盛行;其次是国有(或集体)资产所有者缺位,经营者受不到有效约束;再次是部分官员掌管着大量的资源,拥有不受约束的权力;最后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建立,但监管能力却并不具备。我国保险业在这种背景下全面对外开放,必将被国内外洗钱者利用。保险洗钱的危害很大。它助长犯罪行为,扰乱经济秩序,威胁金融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损害我国形象,必须坚决予以打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政府及时将保险业反洗钱纳入到整体反洗钱战略中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200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现由央行牵头主管反洗钱工作。2003年又批准建立了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与反洗局并列为央行的两大部门。在政府的推动和行业的努力下,我国保险业反洗钱工作虽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离既定的目标仍有差距。
一、保险洗钱的主要形式
1.利用团体寿险洗钱。团体寿险是法人利用保险洗钱的主要工具,国际组织如FATF和IAIS都很关注,国内学者的分析研究也较多,但往往将洗钱与受贿、逃税、避税、违反财务纪律等相混淆,有必要加以厘清。笔者认为,根据利用团险目的的不同,团险洗钱可分为以下四种,只有前两种因突破了国家(即国有企业股东或集体企业股东的人)的工薪限额,属于洗钱;后两种在国家的工薪限额内,应分别属于国家鼓励的行为、避税、逃税及违反财务纪律的行为。
第一种,少数企业领导或全体职工私分国有、集体资产的洗钱。前者不让职工知情,后者让职工知情并间接地获得其同意,但两者都属于用保险的方式贪污国有资产,是将贪污和洗钱合二为一,都要避免股东知情。在第一类中,投保企业将巨额保费分散到员工名下,以单位的名义购买团险,但通常只有几位负责人知情。保单生效后,投保企业就“长险短做”,要求退保,保险公司将退还的保费汇入企业领导的个人账户。在保监会加强了对团险退保的监管后,就又多了一个环节,即“团险个做”。投保企业在保单生效后以“无力缴费”等为由,要求将团险改为个险,然后再要求退保,保费进入领导的个人账户。在第二类中,企业先以单位的名义为全体职工购买团体保险,然后退保,退还的保费存入职工的个人账户,由其自行支取。根据《反洗钱法》的规定,这两类都属于上游犯罪为“贪污贿赂犯罪”的洗钱行为。不过前者是少数领导贪污,后者是集体贪污。
保险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网络保险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具有很强的优势,已渐成世界潮流。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我国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安全、客户隐私权保护、电子签名的有效性、保险合同的书面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以保证网络保险的健康有序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商业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将取得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五联网上的交易额将达到2230亿美元,到2010年将会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2%。未来人们对网络将会特别依赖,互联网给商家带来一种让他能更好地接近客户的方式,尤其是对保险这种对配送要求不高,通过数字化或信誉的形式就可以完成交易的企业,网络上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客户群。保险作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网络为社会提供服务,已经日益显现出它的优势。尽管不是所有的生意都能在网上完成,但网络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大大的节约成本。美国的实验表明,个人保险的网上推销比传统方式节约12%的成本。事实上,世界保险业正在大举向网络经济进军。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法国国家人寿、英国保诚集团等知名保险公司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澳洲AMP集团保险业务的15%已由网络来完成。在我国,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已经或正在加紧电子商务的步伐,保险的网上宣传和销售正在形成强大的时代潮流。网络保险,将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又一契机。
网络保险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保险模式,作为一种分销渠道,一种中间人,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完成保险展业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并且可以不受地域、规模和时空的限制。对保险公司来说,即使在网上暂时卖不出保险,网络也可帮助你做很多事情,可以把对保险有初步意向的人,从众多的人流中挖出来,这是互联网一个最大的特点。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互联网在我国起步较晚,电子商务各个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存在制约其健康发展的许多不利因素,有很多方面急需加以完善,其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将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1.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危害,保持正常运行。数据安全是指网络中存储及流通的数据的安全,是保障网络安全最根本的目的。网络的安全性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不断出现的黑客案件就可说明这一点。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易秩序的稳定有序,关系着千家万户,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网络保险作为新兴的交易方式,在给保险业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其中安全性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因为网络在带给人们信息存储和传输高效率的同时,其数据也极易被篡改、增删、破坏或窃用,形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可克服的脆弱性。加强网络安全要注意防范影响网络安全的各种风险和威胁,它涉及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法律、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许多领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安全法律是实施各种网络安全措施的重要保证,对于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只能依靠法律手段进行惩处,当然也包括一些民事行为的法律调整,这是保护网络安全的最终手段。
2.保护客户隐私问题
明确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直接经营保险业务行为监管有关问题通知
各保监局:
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主体不断增加,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在住所地以总公司名义直接经营保险业务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为适应保险市场发展需要,提高市场行为监管效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现将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直接经营保险业务行为监管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监管主体
保险公司法人机构住所地保监局(以下简称当地保监局)负责对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的直接经营保险业务行为实施监管。
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直接经营保险业务行为是指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在住所地直接以总公司名义开展保险业务的行为(再保险业务、大型商业保险和统括保单项目除外)。
二、监管职责
我国保险业监督体制构建分析论文
摘要:保险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但同时也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业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必须切实加强保险业监管。为此,我们应从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和监管现状出发,充分借鉴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监管水平。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督体系的若干设想:1.进一步确立开放型的现代保险业监管目标和理念。2.尽快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3.努力改进保险业监管方式和手段。4.加强对国有保险公司的监管。5.要强化保险机构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机制。6.借助中介机构力量加大现场检查力度。7.加强保险业监管的国内和国际合作。
关键词:完善、保险业监管体系
保险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但同时也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业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必须切实加强保险业监管。为此,我们应从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和监管现状出发,充分借鉴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监管水平。
一、国际保险业监督发展趋势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全球保险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保险市场相融性不断增强,保险业的国际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一国保险市场日益成为全球保险市场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这种国际化趋势,使得一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非常容易同时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为了避免本国保险业出现重大波动和灾难性风险,确保本国保险业安全和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制定政策措施,全面加强本国保险业监管。一方面,各国相应地调整了宏观保险监管目标,把保险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作为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综合起来看,各国保险监管主要有四大基本目标:一是保持社会公众对保险制度体系和机构体系的信任;二是增进社会公众对保险体系的了解和理解;三是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减少和打击保险行业的犯罪。另一方面,各国通过制定法律制度对保险监管部门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要努力维护本国保险市场的稳定;二是要依法监管,充分尊重保险机构的经营自主权;三是要平衡和协调消费者与保险行业间的利益;四是要加快本国保险业的改革与创新;五是要通过有效监管,增强本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六是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保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在宏观监管目标和法律制度的导引下,各国保险业监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偿付能力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监管的市场化趋向日益明显,混合监管体制正在建立,普遍强调保险公司要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加快。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督体系的若干设想
我国保险业与企业竞争力分析论文
按照保险业进入壁垒的性质划分,中国保险业的进入壁垒包括以下几种:
1.政策法规性进入壁垒。指国家通过立法和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对保险业的进入设定的法律约束和政策规定,这种壁垒可归结为法律或政府规制壁垒。
2.资源性进入壁垒。保险业的资源包括客户资料、营销网络资源、保险人才(包括精算、理赔、展业、,经纪、公估、保险资金投资等各类人才)资源、保险信用资源、本土文化资源等。
3.技术、信息等经营性壁垒。保险经营中的技术壁垒包括网络信息应用技术、承保技术、保险营销技术、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保险资金的运用水平等。
4.成本性壁垒。指在位保险企业与新进入者相比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也就是使潜在进入者增加进入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因素。
5.消费者偏好形成的壁垒。在保险领域,保险企业的信誉、保险产品的内在品质、消费文化、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等都会形成消费者偏好。
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督体系的若干设想论文
摘要:保险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但同时也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业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必须切实加强保险业监管。为此,我们应从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和监管现状出发,充分借鉴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监管水平。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督体系的若干设想:1.进一步确立开放型的现代保险业监管目标和理念。2.尽快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3.努力改进保险业监管方式和手段。4.加强对国有保险公司的监管。5.要强化保险机构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机制。6.借助中介机构力量加大现场检查力度。7.加强保险业监管的国内和国际合作。
关键词:完善、保险业监管体系
保险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但同时也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业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必须切实加强保险业监管。为此,我们应从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和监管现状出发,充分借鉴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监管水平。
一、国际保险业监督发展趋势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全球保险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保险市场相融性不断增强,保险业的国际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一国保险市场日益成为全球保险市场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这种国际化趋势,使得一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非常容易同时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为了避免本国保险业出现重大波动和灾难性风险,确保本国保险业安全和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制定政策措施,全面加强本国保险业监管。一方面,各国相应地调整了宏观保险监管目标,把保险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作为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综合起来看,各国保险监管主要有四大基本目标:一是保持社会公众对保险制度体系和机构体系的信任;二是增进社会公众对保险体系的了解和理解;三是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减少和打击保险行业的犯罪。另一方面,各国通过制定法律制度对保险监管部门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要努力维护本国保险市场的稳定;二是要依法监管,充分尊重保险机构的经营自主权;三是要平衡和协调消费者与保险行业间的利益;四是要加快本国保险业的改革与创新;五是要通过有效监管,增强本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六是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保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在宏观监管目标和法律制度的导引下,各国保险业监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偿付能力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监管的市场化趋向日益明显,混合监管体制正在建立,普遍强调保险公司要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加快。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督体系的若干设想
保险业发展论文
一、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监管模式的转变
美国、加拿大对保险业监管模式的转变体现在:1.从分业监管模式向混业监管模式转变。1999年美国出台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取消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美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时代结束,金融监管也开始向混业监管转变。加拿大的保险业监管也走上了综合化的道路。2.从市场行为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转变。传统的保险监管主要是市场行为监管,也就是对市场行为的合规性监管,重点是对市场行为准入、业务行为、保单设计等经营实务的监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加两国开始从市场行为监管转向偿付能力监管,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为监管的目的。3.从严格监管向松散监管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逐步放松了对保险业的监管,从严格走向松散。传统的严格监管以稳定作为保险监管的唯一目标,但现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明显,市场竞争激烈,业务扩张和效率提升成为保险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保险监管的单一稳定性目标受到挑战,开始向多维目标,即稳定性目标、效率目标和扩张性目标转变。
三、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来世界保险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美国将偿付能力作为保险业监管的主要任务。通过综合性的实际评估,判断保险机构实际偿付债务的能力,从根本上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2.加强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美国、加拿大保险业都拥有十分先进和发达的保险信息系统和庞大的数据库。美国保险信息化系统主要由市场信息系统和监管信息系统两大系统组成。市场信息系统主要对保险公司的市场数据进行收集、转送和处理以及保险市场的监测,为保险监管提供必要信息。监管信息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保险监管机构提供有关保险机构偿付能力等方面的依据。3.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明显。美国于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公司混业经营。金融混业经营正在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美国、加拿大在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机构上存在差异:美国设置的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双重的监管机构,而加拿大成立了单一的联邦政府监管机构。尽管如此,但他们都履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职责。
四、动态财务分析在美国、加拿大保险监管中的应用
动态财务分析在美国、加拿大保险监管中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保险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