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信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7 23:45: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保险信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保险信息

信息化医疗保险论文

一、保证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建设的法制化

由于我国医疗保险的信息处理依据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这就使医疗保险信息化手段缺乏法律的保护,而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疗保险信息化的发展,影响了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科学化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加强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建设的法制化,使医疗保险信息处理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二、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的规划,使医疗保险的制度和政策实施与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同步

当前,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大多数地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不在同一个平台上,而是由不同的经办机构进行办理,这说明医疗保险体系的全面建立还不够完善,我们应该进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即把目前的城镇的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放到一个平台上进行信息化的同步设计,这对医疗保险信息化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同步设计的好处是减少业务经办的成本,在信息设计过程中加入原本各自为政的信息经办人员。在信息化建设的细节中全面把握医疗保险的发展方向,制定政策符合医疗保险现状,提高医疗保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为医疗保险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形成医疗卫生的“信息高速公路”

所谓的医疗卫生信息的“高速公路”是指,各个地区的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之间、各个定点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专用信息通道,有效地利用这个“信息高速公路”进行网上报销、社区医疗服务、卫生系统联网、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疗监控等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保险金的风险,大大提高医疗保险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而且将彻底改变医院以及医疗保险的管理模式,医疗保险的相关工作将不再局限某个地区,而是很容易扩大到全省乃至全国。为下一步全国的医疗保险“一卡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查看全文

医疗保险信息监控系统研究

摘要:医疗保险信息监控系统是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阶段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监控系统的特点,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定点机构发展情况,分析医疗保险信息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要素,进而为定点机构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医疗保险;信息监控系统;建设目标;要素

1医疗服务监控的目标

医疗服务监控是从医疗保险角度对参保人就医行为和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进行全面的管理。在已经全面推广即时结算的背景下,要想避免出现风险漏洞,实现精确管理的目标,就要引用科技技术,从海量数据中选择出潜藏的违规行为。主要工作形式是指,建筑医疗服务监控系统,依据监控为基础指标,将系统功能定为工作形式,引用监控规则为核心,彼此影响一起为医疗服务监控工作提供依据,并以即时结算数据获取疑点问题,跟踪调查现场数据,引用疾病并联、药品关联等知识系统的累积,促使监控能力可以向深拓展[1]。

2医疗保险信息监控系统建设的要素分析

2.1数据。人社部2012年研究整合了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医师及药品、门诊大病、计算等十类医疗服务监控基础信息库的相关标准;其一,数据实效性,这项内容是指结算数据依据结构实时上传,决不能出现人工参与转变;其二,数据精确度,这项内容要求不但要上传费用结算的全部内容,而且要上传医疗信息,处方明细信息,优化数据通信的健全性和标准性[2]。2.2系统。其一,可以依据参保人、医师、医疗服务机构或重要项目的角度进行分类、审查、整合审计,并依据违规程度按照红绿灯的方式进行展现;其二,可以进行疑点等级、审计立案、审计调查及有效落实等审计流程处理,并提供后续行政处理处罚的相关功能;其三,可以对规则实施配置和执行时间的管理,阈值权值维护、知识系统维护;其四,支持部级药品行业标准与地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药品信息进行对比研究。2.3规则库。医疗服务监控系统一定要构建医疗服务监控规则库。监控规则是对超高费用、过度诊疗、不合理用药、冒名就医及分解住院等行为提炼疑似问题的标准,要依据监控目标、时间周期及定点机构等进行科学划分,并可以形成合理规则。人社部组织研究的监控规则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监控规则。这些规则要提前明确参数、阈值及权值,进而通过系统自主筛选疑问。如参保人一天就诊次数若是超出N次,医师单次处方数额超出N元等;其二是分析规则。这是在对没有明确阈值的基础上,依据趋势、比例、排名等分析形式,检测疑似行为。如医疗机构次均医疗费用月环比增长率、同级别医疗机构普通门诊次均药品费用月排名等。2.4知识库。在2012年试点阶段,上海曾提出部分重点监控药品的方式、数量及适应症等内容,宁夏提出了有关重点监控的病种、药品及诊断项目等。这些专业知识库的构建,对开展不科学用药等深层监控工作而言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需要医保经办机构持续累积各地信息,逐渐提升监控的水平,拓展监管的范围[3]。2.5人员。医疗行为会因人而异,此种以监控为方向的医疗数据分析更多注重相关性,而不是非因果性。引用系统可以帮助医保经办机构筛选数据信息,明确疑似问题,但筛选工作需要监管人员自主审查,进而明确其是否违规,有的还需要到现场进行跟踪调查和取证。由此可知,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监管人员是推广医疗服务监控的重要内容。

查看全文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设计研讨

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迅猛发展,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渐扩大,参保人数、范围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社会保险业务量和资料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为更高效的为参保人员服务,建立一个规范高效、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社保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管理水平落后于国际和国内其他行业,然而新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则是一项复杂而浩繁的系统工程。横向上,社会保险机构肩负着为众多劳动用人单位和每个参保职工建立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五大信息库的重任;纵向上,又要为每一个参保人员记录、测算、处理从就业到死亡过程中发生的千万个社会保险数据。这就使各级社会保险机构在信息管理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的挑战。因此,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工程和当务之急。

二、社保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社保信息系统在技术上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在使用上具有人性化、安全化的特点;在管理上具有规范化、高效化的特点;在流程上具有统一化、标准化的特点;在服务上具有透明化、社会化的特点。

1.系统开发建设方面,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及社会保障卡系统管理等五个险种开发建设,形成集业务经办、基金监管、公共服务和宏观决策四大功能的“一体化”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规范、优化社会保险的业务流程,强化社保基金的收支监控,既实现社保基金“收支管理两条线”的基本要求,解决了“想管管不了,想办办不了”的社保管理难题,又体现前台重点是服务,后台重点是管理的社保服务理念,社会保险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2.在社保数据管理方面,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核心平台建设标准要求,社会保险5个险种的历史数据必须整合比对和迁移转换,形成覆盖全部参保人员的“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彻底解决社会保险各险种数据不集中、标准不统一,管理“粗放”、“简单”的落后管理方式,建立存放集中、标准统一,管理“精细”、“严密”技术先进的社保数据库系统,规范社保业务的数据流和信息流。

查看全文

保险系统信息中心主任竞选讲演

各位领导、职工朋友:

大家好!

就在刚刚踏上演讲台的时候,然而。心中的忐忑与疑虑顿时烟消云散。迎着大家鼓励的目光和亲切的眼神,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借这个机会,要首先对在座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多年来的关心、培养和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

说实话,尽管加入平安公司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已经十多个春秋了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共事也已经年多的时间了但是当我决定参与信息中心主任的竞聘时。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不只因为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而且这一职位事关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经历。

我今年岁,毕业于工学院计算机系。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支公司任电脑室系统管理员、营销部经理,年月调入市分公司业务中心综合科,同年月至今在信息中心工作。可以说,自毕业以来,我一直从事信息专业技术工作,参与了公司多个系统的测试与维护,从一名刚走出校门的助理工程师成长为一个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的信息部门管理者。自年月起本部门负责人的工作。

查看全文

保险业信息披露研究论文

保险公司作为特殊的企业,其信息的披露对其信息需求者来说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受制于目前国内以保险公司财务报告为主体的保险业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保险公司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保险市场竞争混乱、保险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核算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信息披露不足和信息误导等问题。理论界和监管部门对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大多专注于对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相应的政策文件也相继出台,而保险公司作为特殊行业的非上市公司,在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下其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

随着保险市场的深化和保险业监管的规范,《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相继出台,保险业的信息披露问题逐渐引起会计、保险、证券理论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其重要性得到共识。除投资者外,更多的决策主体,包括监管部门、保户、中介机构、评级机构等,对保险业的信息存在着内在需求,呼唤保险行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一、现行保险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局限性

(一)侧重反映保险公司的历史经济活动,缺乏预测信息。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一种以过去交易事项为基础、反映保险公司过去业绩的向后看的报告体系。保险行业的运作是以精算假设为基础的,这种假设即是一种预测性的信息。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用户更希望了解那些对决策有用、能体现保险公司现在与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前瞻性和预测性信息。因而,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建立能更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财务报告体系势在必行。

(二)拘泥于法律形式,轻视经济实质。尽管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也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际上往往是法律形式占据了会计处理的指导地位。比如资产虽被定义为未来的经济利益,但会计人员并非按现值而是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

(三)缺少非财务信息。长期以来,会计报表过于偏重财务信息而忽略了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每一项经济决策不仅要依据财务信息,而且要依据非财务信息,有时甚至后者比前者对决策更为重要。会计必须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尽力满足其信息需求,适当增加对经济决策有用的非财务信息,如保险公司的背景信息、业务发展的前瞻性信息、保险公司创新能力信息等。

查看全文

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分析论文

一、研究背景

综观国际保险业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保队全球化的进一步拓展,世界各国保险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保险机构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在衍生保险产品创新迅猛发展以及保险市场网络化、信息化的新形势下,经济中不确定因素急剧增长,潜在的保险风险逐渐显现,破产危机频频爆发。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全世界共有600多家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问题,其中美国占60%以上,欧州占10%左右。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美国保险业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偿付能力危机,仅就寿险公司而言,经营失败的数量达300多家。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寿险公司出现了大规模倒闭现象。特别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各国的经济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白1997年“日产生命”破产以后,日本先后共有7家寿险公司倒闭,给世界寿险业带来巨大震动。探析近些年来全球爆发的保险偿付能力危机,就会发现不能承担的高信用率即预定利率,资产风险过于集中,流动性差,缺乏风险管理的制度、技术和资本,缺乏全球性监管的有效措施是保险风险日益增强的深层原因。而保险会计体系缺乏透明度、保险业过度的信息屏蔽、市场约束力量薄弱是造成保险体系累积性风险,导致全球偿付危机的重要根源。增加保险运行透明度、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已成为当今保险业运行与监管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国际上加强和改善保险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已成为完善监管制度、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正处于保险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保险市场已处于完全开放状态,保险体系逐步与国际保险体系全面接轨,大量的外资保险公司正在迅速进驻我国市场,我国保险机构面对来自跨国金融集团的强力挑战,保险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提高保险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保险信息透明度的必然要求和参与国际保险竞争的重要条件。上市保险公司的日益增多,保险公司业务的创新,保险公司对新兴技术的采用,保险会计信息的透明化、明朗化、公开化已成为保险公司必须履行的一项强制性义务。因此,保险公司如何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满足各方决策需要成为会计、保险、证券理论界和实务界愈为关注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国外保险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对我国保险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作出理论上的阐释,提出现实的构想与设计。

二、国外关于保险会计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

(一)控制论中对有关“信息”概念的分析

按照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理论,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客观反馈,是对事物本质的传导,它具有事物自身反映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及时性。在不确定的现实环境中,经济主体的决策主要依赖于信息。所谓信息披露也主要就是传递信息计量的过程,并将信息计量的结果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外部信息使用者以便于他们决策。由于信息成本及公共品等原因,经营者一般不愿或尽量少披露信息,造成在经营者(信息供给方)和投资者与债权人(信息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分布的不均衡。更严重的是,因受经济利益驱动,还可能出现市场欺诈和市场操纵,严重危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统一协调的信息披露制度,约束信息供给方的行为,对于增强经济运行透明度、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市场运作的效率水平。

查看全文

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论文

1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1.1全面规划与制度革新

从宏观角度上看,推动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全面准确的总体规划,但目前各个省、市、县级社保部门在社会保险信息化问题上缺乏统一规划。在基础设施的应用方面,各社保部门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和网络配置标准,部分地区的硬件设备存在容量小、版本低等问题,而各部门对于社会保险管理软件的开发也缺乏统一标准,存在重复开发和功能不全等问题;在制度革新方面,要注重结合实际工作来完善社会保险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大社会保险信息化网络建设和软件开发等项目的执行力度,从确立项目、制定规则和程序控制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全面规划社保信息化建设项目与积极进行社保制度革新是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只有从实际出发、将全国各地区社保部门的工作统一起来,才能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的总体进程。

1.2网络建设与信息共享

强化信息网络建设是社会保险发展的重要依托,这要求各社保部门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实现社会保险的信息资源共享。一方面,信息公开是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环节,不以开放为前提的信息化建设是低效率的建设,而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媒介,有效利用网络优势,使用户便捷高效地进行社会保险相关事务办理也是社会保险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注重和强化相关部门与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险办理机构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社会保险信息化征管的实施需要社保部门对大量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和管理,强化社会保险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工作,社保部门在进行内网建设时,要关注信息安全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进行外网建设时,要关注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和面向社会大众的信息服务问题,从宣传、管理、等环节加强社保信息的公开与共享建设。

1.3规范工作与统一管理

查看全文

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医疗保险信息化的积极现实意义一系列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指医疗保险的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

1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医疗保险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增强竞争力

查看全文

养老保险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研究

养老保险档案指把具有保存意义和利用价值的电子文档、文字图形、图表和声音等资料通过整理、收集、归档保存,真实记录参保人员的参保全过程,时展加速了养老保险信息化技术的进程,提高了当今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入,工作人员应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产生新思路,确立符合当今国情的档案管理思路,同时确立出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方法,实现社保档案管理科学化、社会化、全民化。

1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部门在以往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业务办理前的准备工作、业务办理中的持续活动、业务办理完的归档工作等。1.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基层领导在思想上忽视了养老保险档案整理工作,认为档案整理工作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无法从中获得效益。如此一来,用于档案管理上的投入经费较少,各种硬件设施无法及时更新,不利于持续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部分镇(街道)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加之业务经办人员对档案资料保管认识不到位,许多涉及参保、变更等资料只存放在临时档案柜保管,无法保证档案的安全与完整。1.2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就算是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也都是“半路出家”,很少接受专业、系统的知识培训,缺乏正规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业务不熟练导致档案整理、收集、归档、保存工作不能规范化。1.3业务办理效率低。办理养老保险业务所需材料比较多,且需要一一上传比对,经过当事人确认后,再投入到下一个程序中,有时在进行比对时会花费很长时间,办公效率比较低。1.4投入设备不足。档案管理需要保管设备,由于相关部门提供的设备比较陈旧,对档案储存十分不利,有的设备已经不具备防潮、防蛀能力,在防盗和存储上显得吃力。已投入信息化的一些设备由于设备问题会出现死机、连不上内部网、电脑程序无法启动的问题,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这对档案管理工作非常不利。此外,信息收集方面的设备几乎是个空白领域,没有对信息采集和材料提示的设备,对要办业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1.5业务信息的查询耗时长,影响工作效率。在信息查询方面,查阅一条信息可能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即便有的单位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但由于系统陈旧、检索功能不完善,查询出来的条目众多,不能直接达到目的,在信息查询上花费的时间长。1.6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档案管理上,虽然国家有法律法规,但养老保险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和标准验收标准,没有上级的检查工作,必然会影响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工作,阻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1.7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完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以电子信息形式保存文档,有利于工作人员编辑和查找。但由于信息化程度低,缺乏计算机应用知识,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进行盗取和伪造信息。档案需要长久保存,就要求计算机软硬件功能非常强大。

2养老保险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在现代化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成熟,许多企业、行业都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来管理企业、管理各个行业。在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养老保险的业务办理具有推动化的意义。2.1加强对基础性工作的设备使用。办理养老保险业务在准备阶段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相关单位通过使用专业化设备让信息采集工作更加轻松化;在信息化进程中,通过终端设备采集信息采集、比对选用材料、确认信息。这减轻了业务工作中比较耗时环节的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起到积极意义,同时将产生的电子信息档案传到档案管理处,帮助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工作。2.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电子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政府相关单位除了培养工作人员传统档案管理知识,还要加强他们的信息技术收集工作能力、电子计算机使用能力及自我创新能力。在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该注重创新性,帮助业务人员熟练业务知识,对电子信息管理工作提出新看法、新方式,推动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发展。此外,聘用人才方面要注重他们是否具有专业化技能。2.3加入档案电子信息化检索功能。在档案电子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相关单位应改进搜索引擎,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查阅信息和查看已提交的资料。在电子档案管理端,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专业加密系统,只有在加密密匙和管理密码全部正确的情况下才有权查阅和修改信息,对于信息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在终端客户端,利用居民身份证验证能够快速进入自己的信息页,同时有专门的检索功能在检索框内输入关键词就能快速找到所要查找的信息,在权限范围内编辑和修改信息,更有利于保险业务办理效率。2.4及时更新设备,加大存储,做好备份。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加入了信息化管理技术,使管理业务更加便捷;投入信息化设备让信息保留时间更长、更加安全,解决了防潮、防蛀、防火、防盗的管理难题,但还要存档纸质档案,投入新式档案存储设备,存储档案原件;将档案管理的其他部分由电子系统存入大型硬盘和备份系统,这样一来,即使出现断电、系统不匹配、网络问题,也会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修复。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会定期进行,需要专业人才进行专业操作。2.5电子信息化分类和整理。分类和整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必要的工作手段。对养老保险档案进行科学化分类,能够为后续各项工作开展做好服务。在分类操作过程中,政府相关单位可以从养老保险政策、工作相关信息及参保人员的相关资料3方面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工作。在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有序整理,注重编号的重要性,包括个人身份证号、养老保险编号、单位编码、社保登记证号等,整理和规范养老保险档案,使信息查找变得快捷方便。2.6优化制度,加入考评制度。政府相关单位应不断完善养老保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不断扩展业务,提高个人能力。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档案都由参保者或者业务人员录入,管理人员需要做到分门别类、把固定文件整理到相应位置,方便以后查找、核对工作,档案管理人员每天需要完成当天的任务量,同时通过系统完成度的分数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员工绩效工资,进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2.7掌握信息化技术政府相关单位通过招聘更加优秀的人才,对信息技术应用和系统维护、更新、防御系统全程保驾护航,采用更加先进的密匙系统,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效率,完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系统。

3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

随着现代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企业职业养老保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养老保险档案是全面系统记录企业职工和单位履行参保义务和享受社会保险权益的基本原始凭证,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客观记录,也是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对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和保障一生”的基本前提,加强对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37-42。实践证明,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开始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原有的企业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客观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要对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和标准,推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更好地适应现代保险事业发展。

一、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重要性分析

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就是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把档案资料和信息以数字化信息的方式,为企业职工和养老保险管理部门提供服务。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处理的快速性,可以有效节约档案资料存储和保管的空间,还体现在对养老保险档案信息调阅利用的便捷性和快速性,这些都推动了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方向的发展,意味着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的管理环节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档案决策智能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电子化的方向进行转变[2]55-58。具体而言,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便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和利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在实现信息化管理以后,对于档案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只需要在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系统中检索关键词,就可以快速查阅到其所要查阅的档案资料信息,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相比,其信息检索查阅和利用的效率都大大提升。而且在养老保险档案信息保管中,还可以采取加密的方式,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档案信息进行机密处理,大大提高了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2.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可以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对于任何一种档案管理来说,其根本目标是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没有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只能存放在纸堆里。而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可以使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开放,使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的信息化优势更加明显,其采集方式、管理和服务职能都可以快速取代传统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体现了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更是提升和优化了养老保险的社会服务职能。3.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支持养老保险决策和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其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也可以有效提升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和管理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4.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提升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传统管理工作中,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很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但在信息化管理方式中,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则可以通过远程服务系统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有效提升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利用的便捷性,而且也可以缩短养老保险档案的编纂时间。要推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方向的转变,就要使档案管理人员不断解放思想,加强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自觉提升自身的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意识,把各类养老保险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文书档案都纳入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范畴,争取把档案管理工作简单化和规范化,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时效性。

二、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工作中,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思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于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片面性,认为只要把养老保险档案信息资料输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就完成了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于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质性和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也有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上,对于信息化工作模式不熟悉、不学习,甚至对其还有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程。2.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内容存在不足。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养老保险档案资料的起草、修改,还是档案资料的印发,都是通过电脑、网络和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系统完成操作的,而且也是以电子档案的形式保存在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系统中。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便于养老保险档案资料的保管和复制,但是也容易使档案信息资料被修改,可能导致档案资料的原始记录难以保存。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有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疑虑,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宁愿采取传统纸质档案也不愿意或者尽量减少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使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本身存在较大的迟缓性。3.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缺乏。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并要加以重视。实际情况是,由于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使各个企业的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性和衔接性,各种系统普遍存在标准不统一、内容不统一、形式不统一等多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4.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缺少。对于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来说,人才是基础,必须要有既熟悉档案管理知识、又具备档案信息技术的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管理知识和能力,这样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对其培养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部门尚未把养老保险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纳入到工作重心,导致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提升对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