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金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7 21:30: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保险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保险金

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论文

《上海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条款》(下文中简称《保险条款》)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1年11月15日起在上海施行。抵押住房保险涉及购房借款人、保险公司、贷款银行和房产开发商等不同利益主体,全面正确认识理解相关的法律问题,有助于抵押住房保险的顺利实施,有助于当事各方在实践中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促进房地产交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投保抵押住房保险是购房借款人的合同义务。

对于贷款银行要求购房借款人为抵押住房办理保险,有些购房借款人对此不理解,认为这违反了《保险法》关于不得强制保险的规定,对银行和保险公司提出异议。对此,有些银行或保险公司简单地解释为,是执行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

的确,中国人民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中规定了购房借款人抵押住房时应办理保险,但中国人民银行这一管理办法在法律性质上属于部门行政规章,不属于人大制定的法律或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不能满足保险法规定的只有法律或行政法规才能规定强制保险的条件,因此这一解释在法律上是不具有说服力的。

实际上,购房借款人办理保险不是银行单方强制行为,而是购房借款人与贷款银行自愿订立的贷款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义务。购房人在积蓄不足的情况下,希望提前购房消费,为实现这一目的,购房人选择向银行申请贷款。在购房人与银行协商订立贷款合同时,银行为了保证自身债权的实现,即确保发放的贷款能安全收回,依据担保法要求购房借款人提供担保作为发放贷款的条件之一。担保可以采取保证、质押或抵押等不同方式,例如,由房屋置业担保公司为购房借款人提供保证;或由购房借款人将定期存单、债券等有价证券质押给银行;或由购房借款人将购得的住房抵押给银行等。具体采用何种担保方式可由借款人根据自身情况与贷款银行协商确定。在双方选择了以抵押方式提供担保后,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根据担保法可以要求抵押人即购房借款人采取适当措施保全用于抵押的住房的价值,抵押住房保险便是一种有效可行的保全住房价值的方式。因此,双方在贷款合同中就约定了由购房借款人投保抵押住房保险。投保抵押住房保险与返还本金、支付利息、提供抵押一样,都是借款人的合同义务。借款人在享受从银行获得贷款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义务是等价有偿的公平交易行为,完全符合民事法律要求的公平自愿原则。抵押住房保险是使购房借款人、银行、保险公司和房产商都能从中获利的多赢机制,理应得到包括购房借款人在内的各方欢迎和支持。

需要提醒的是,银行可以要求购房借款人投保抵押住房保险,但不能规定购房借款人必须向其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银行指定保险公司投保剥夺了借款人的选择权,限制了保险公司之间的公平竞争,违反法律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定,购房借款人有权拒绝。

查看全文

保险金是被保险人遗产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一)没有指定受益人的;(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三)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该规定中明确指出了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的适用情形及其处理方式,适用情形就是被保险人死亡后符合本条中的(一)至(三)项规定,保险金的处理方式则是按法定继承办理,中国人民银行《人身简易保险》第十三条也明确地规定“……没有指定受益人的或者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法定继承人就是受益人”,实践中也是照此办理的。我们认为保险法在此明确规定以法定继承这种唯一的遗产转移方式处理作为公民遗产的保险金,存在明显的不恰当性,值得探讨。

首先,保险法第六十四条在实践中有不能应对之情况

比如在人身保险理赔中,当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法第六十四条中所规定的三种情形同时出现后,而被保险人又没有任何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下,如果按照此条的规定,必须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处理保险金,保险人将找不到任何接受保险金的人。由于按照保险法的规定只有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才享有保险金请求权,如果没有无因管理发生,必然导致没有人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也不用赔付保险金,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明显构成不当得利;又由于保险法规定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消灭,所以一旦五年的除斥期间一过,最终这笔钱将变成保险人的合法财产。而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这样按照继承法本该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财产最终落入保险人的腰包,损害了国家或者集体的利益。所以,保险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按照法定继承处理作为遗产的保险金,必然导致司法实践中一些漏洞的产生。

其次,该条做了继承法该做的事情,规定了不该规定的内容,超越了继承法

根据该条规定,保险金是被保险人的遗产,既然是“遗产”,就应该直接适用继承法的现成规定,因为我国继承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处理公民遗产的专门性法律,其效力远高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保险法,故继承法应当优先于保险法适用于对一切遗产的处理。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死亡后遗产转移给他人的方式主要有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三种。此外,继承法还规定了另外三种遗产转移形式:其一,符合《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继承人以外的人可以分得遗产;其二,公民可以与他人订立遗赠抚养协议,从而转移公民死亡后的遗产;其三,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可见,该条规定明显缩小、限制了继承法所规定的遗产处理方式。

保险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还侵犯了公民处理自己遗产的权力,严重违反了私法自治的原则。选择哪种方式处理自己的遗产完全是被继承人自己的自由,处理遗产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私权力,按照司法自治的原则,被继承人在此问题上只要不违反继承法就有绝对的处分权,不受任何干涉,他可以选择遗嘱方式处分遗产,也可以选择遗赠抚养协议的方式,而且相对于法定继承都有优先的效力。当被继承人生前没有遗嘱或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时,才能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这种一般方式处理遗产。但保险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以法定继承这种在处理遗产的方式中效力并非最先的一般性方式,作为唯一的处理作为公民遗产的保险金的方式,存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相抵触的严重情形,他否定了被保险人按遗嘱继承和遗赠以及遗赠抚养协议等方式处分自己遗产的权利,使被保险人同时又是投保人之遗产(保险金)只能向其继承人按法定继承处理,以对保险人的义务性规定大大限制了公民的遗产处分权,从而大大缩小了被保险人处分自己遗产(保险金)的权利。实践中有人立遗嘱吃力作为自己遗产的保险金,但遭到法院否定

查看全文

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失业人员及时获得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根据《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参加失业保险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按照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的其他单位人员失业后(以下统称失业人员),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适用本办法;按照规定应参加而尚未参加失业保险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经办失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受理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申请,审核确认领取资格,核定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及标准,负责发放失业保险金并提供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章失业保险金申领

第四条失业人员符合《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其中,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是指下列人员:

查看全文

受益人保险金请求权论文

一、受益人的含义

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又称保险金受领人,是指保险事故发生时,被指定或者依法具有保险金领取资格的人。我国《保险法》第。#条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第三人,均可为受益人。受益人的成立须具有二个条件:

(一)、受益人须是享有保险金请求权$也称受益权-的人。受益人是保险合同的关系人,没有缴纳保险费的义务,却享有保险合同所赋与的基本权利之一-受益权,受益权自保险合同订立时产生。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权是一种期待权,受到法律保护。受益人行使受益权的前提是有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一旦保险事故发生,受益权由期待权转为既得权。

人们往往认为,受益人就是被保险人死亡后有权领取保险金的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根据保险事故的发生类型,受益人实际上应分为三类:一类是满期、生存及年金的受益人,二类是被保险人伤残、患病时的受益人,三类是被保险人身故时的受益人。其中,第一、第二类受益人多为被保险人本人,因为此时的保险金既能满足被保险人的将来之需,又能及时为被保险人解危济困,符合被保险人参加保险时的初衷,充分体现被保险人在人身保险合同中的主体地位。所以目前实践中及理论界研讨受益人多是指第三类,即被保险人身故时的受益人。

(二)受益人须经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受益人的法律地位源于保险合同中的约定或指定,受益人的给付请求权是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处受让而来,但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蓄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丧失受益权。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可以在保险合同中明确指定受益人,也可在合同中规定指定确定受益人的方法。

二、受益人的指定

查看全文

失业保险金支出及就业服务联动研究

失业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显得更为突出。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失业问题、促进再就业的方法和途径。我国也不例外,同样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而以“保生活”为主要目的支出,长期以来居于首位;金融危机或多或少地带来了在预防失业方面的一定改善;但是,在促进就业方面,尤其是与公共就业服务的联动机制上仍表现不足。失业保险金在公共就业服务上的支出效果,直接关系到其在就业促进中所起的作用。据《中国财政统计年鉴2010}的资料显示,我国2009年失业保险金累计结余1523.6亿元,近20年的支出占收入的平均比重不足60%。失业保险金的支出主要是考虑失业人员的生活救济问题,在促进就业的功能上明显弱化,未能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这与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过窄,在就业促进方面的比例过低,在公共就业服务上的支出效果不佳有着密切关系。基于这些原因,2011年7—8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失业人员就业服务课题组对北京市的一些失业人员进行了实证调查,并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1755份,回收率为87.75%,有效问卷1676份,有效率为95.5%。通过调研数据与失业保险基金的各项实际支出情况,对该基金在公共就业服务上的支出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及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作用提供有利的依据。

一、北京市失业保险金的支出情况及分析

北京市的失业保险制度创立于1986年,是随着国有企业和用工制度的改革而逐步建立起来的。1999年9月,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第38号令)对失业人员的管理、失业保险的申缴、失业保险金的发放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规定。2007年6月施行的新的《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第190号令)在原有的就业服务支出项目上,增添了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国家规定的支出项目。北京市2001年失业保险金累计结余一0.263亿元,到2005年为5.823亿元,之后直线上升至2008年的21.265亿元。失业保险金支出由2001年的10.373亿元到2008年的13.482亿元,平均支出11.468亿元,长期处于平稳状态。但在就业促进上的支出比重由2001年的45.15%下降到2003年的25.88%,随后逐年上升至2008年的69.29%。从2003年后失业保险金在就业促进上的支出,平均增长率为32.49%。在就业促进的各支出项目中,职业介绍补贴由2003年的0.481亿元下降到2004年的0.191亿元,随后上升至2008年的0.372亿元。而就业培训补贴由2001年的0.505亿元逐年下降到2008年的0.189亿元。社会保险补贴上的支出则由2001年的2.597亿元上升到7.680亿元,随后下降,2006年再次上升至4.745亿元。2003年之所以在就业促进总支出和就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上出现低谷,是由于1998—2003年两期的“三年千万”政策,已经使很多失业人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学者统计培训人数累计达到2835万人,培训后就业率都在60%以上,而北京市实施的“三年百万”政策也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如此,2002年为响应国家政策,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文件的通知》(京发[2002]18号)对社会保险补贴以及就业补助等做出了规定。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对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严格规定与限制了享有优惠政策的对象范围。而2006年出现的就业促进支出水平,尤其是社会保险补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由于北京市在这一年先后出台了第45号、第160号文件,对灵活就业人员、自主创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失业保险的缴纳和支出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看到,失业保险金在就业促进上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大,但失业保险金总支出额却没有太多的改观。累计结余过多的现象也证实了支出渠道过窄、就业促进力度仍然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从就业促进的各项支出上看,对于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方面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保险补贴支出水平虽然呈上升趋势,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失业保险金在公共就业服务上支出效果的评价

目前,公共就业服务在不同的国家,其目标、任务及组织管理不尽相同,但就其基本职能而言主要分为四种:职业中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开发、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的管理和失业补贴的管理。而本文就是基于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职能,来分析失业保险金在此的支出效果,从而分析失业保险在就业促进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本文通过失业人员对公共就业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来衡量支出效果。在满意度测评中,采用李克特的五点量表法,把服务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5个量级,并依次量化为从“5”到“1”。数值越高,代表被调查者对公共就业服务的满意程度越高。

1.职业指导服务

查看全文

受益权继承权保险金差别论文

在人寿保险的投保单填写项目中,“受益人”一栏的填写是比较重要的,它关系到发生保险事故时谁会得到保险的保障。如果填写不正确,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所希望的被保障者可能得不到保险金,这就违背了投保者的本意,也使得保险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作用。

人寿险保险公司在业务承揽过程中,投保人对受益人一栏中只写“法定”或“法定受益人”的情况比较常见,保险公司对此一般也予以认可。但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分析,这种写法是不明确的,在理赔时会有很多问题。现结合笔者在理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件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案例一:李某于2002年8月2日为自己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终身人寿保险,意外身故保险金额6万元,投保单上受益人一栏填写为“法定”。投保时李某与妻子王某已结婚5年,生有一子,2周岁。2003年8月李某与王某离婚,儿子由王某抚养,2004年5月李某与蔡某再婚,蔡某与其前夫生有一女,由蔡某抚养。2004年10月李某因车祸死亡,经保险公司调查情况属实,属保险责任,应给付6万元意外身故保险金。现王某、蔡某都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王某称李某投保时将受益人填写为“法定”,依李某投保时的意思表示和业务员的解释,受益人“法定”就是指投保时的法定继承人,只有自己和儿子才能领取李某的身故保险金;蔡某则称保险单既然约定受益人为“法定”,就应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分配保险金,自己和腹中已3个月大的胎儿应得到保险金,与前夫所生女儿因与李某形成了继父女关系,也应享有继承权。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在分配这6万元保险金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致使案件迟迟不能了结。

相关法律对受益人的有关规定受益人“法定”或“法定受益人”这个名词在我国的《保险法》中并无规定,在《继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只有“法定继承人”的规定,而无“法定受益人”的规定。在人寿保险业务承揽中,业务人员往往把“法定受益人”理解为“法定继承人”,这其实是错误的,二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从字面上来说,“法定受益人”应理解为“法律明确规定的受益人”。《保险法》中有关受益人的规定见于第六十一条和第六十三条,《保险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由此规定可见《保险法》中对于受益人的确定方式,只是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选择受益人的权利,并未直接给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也就是说受益人只有“指定”而无“法定”。“法定继承人”则是继承法律关系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根据继承法规定直接取得继承资格的人。《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是:第一顺序为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于被继承人之前的子女的直系亲属享有代位继承权;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媳或女婿也有继承权。继承开始后,只有既无遗赠抚养协议,又无遗嘱或遗赠时才能适用法定继承。被保险人的遗产按法定继承处理时才会有法定继承人。由此可见受益人与法定继承人是不同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把二者混为一谈显然是不合适的,依此理解来给付保险金会面临很多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把受益人“法定”或“法定受益人”理解为“法定继承人”是错误的,把受益人写为“法定”是极不规范的。由于相关法律对受益人无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受益人“法定”或“法定受益人”应视为未指定受益人。如未指定受益人,《保险法》第64条规定:没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法定”受益人在理赔中易产生的问题在人寿险保险公司理赔实际工作中,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给付保险金会面临很多问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会陷入被保险人财产继承纠纷之中。现结合《继承法》有关规定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查看全文

下岗职工保险金缴纳汇报

按上级有关政策,下岗职工在“中心”托管期间,应按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到目前为止,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基本正常,但各项社会保险金均未缴纳。具体情况如下:

一、资金来源

上述资金依据政策规定应按“三三制”的原则筹集,即财政、企业、社会各负责三分之一,由于我县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大多为停产或半停产企业,资金筹集十分困难,社会筹集部分由于各方面原因也很难全部到位,所以我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基本上由县财政全额拨付。

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情况

从*年*月份起至*年底,共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万元。其中*年发放*万元,*年发放*万元,*年发放*万元。其标准起初为每人每月*元;到*年*月,按上级规定每人每月上调*%,经县领导商定,国有企业每人每月为*元,集体企业为每人每月*元。截止到目前,尚欠在中心的*名下岗职工*个月的基本生活费,欠发总金额为*万元。*年,已发放*月份生活费*万元,到今年*月底前还需发放*万元。

三、各项社会保险金欠缴情况

查看全文

医疗保险金给付申请书

医疗保险金给付申请书

营销员:营销员编码:

保险单号申请人与被保险人关系

索赔类别:

□疾病医疗□住院医疗

□意外医疗

查看全文

就业导向的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研究

摘要: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对劳动者就业和失业后再就业既具有正激励作用也具有负激励作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基于就业导向,对现行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进行评价,并给出现行失业保险给付制度中在月标准和计发基数、领取资格条件、给付期等多个方面需要调整的建议。本研究结论将对正在修订中的失业保险条例相关条款的设计,尤其是对河北省失业保险条例或办法的相关条款设计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就业导向;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

一、引言

在我国,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雇主和劳动者个人共同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由政府负责管理失业保险基金,对非本人意愿遭遇失业风险而失去工资性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从失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基本逻辑来看,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有二:一是给予失业人员一定金额的生活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给予失业者就业帮助(比如,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等)以促进失业者尽快再就业,从而抑制失业。从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趋势来看,强调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位一体功能协同发挥的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是目前西方国家失业保险制度主流形式。借鉴他国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近年来我国失业保险功能在实践中经历过三次扩展性尝试,一是2006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发起、东部7省(市)开展的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试点一致延续至今;二是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出台了多个稳定就业的政策,其中涉及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的措施;三是近几年针对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富余人员,政府出台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的系列政策性文件,以帮助企业解决涉及职工再就业与安置问题。可以肯定,顺应失业保险制度发展演变规律,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以及总结试点省市经验,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构建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位一体”功能的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不仅仅要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中直接用于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比例增大,而且,用于保障基本生活的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的设计(包括:失业保险金标准、计发基数、计发比例、给付期、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条件等)也应体现就业激励的导向。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基于失业保险的就业导向,在对现行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本研究结论将对正在修订中的失业保险条例相关条款的设计,尤其是对河北省失业保险条例或办法的相关条款设计提供借鉴。

二、失业保险金制度对劳动者就业积极性的影响

失业保险金制度的主要功能即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进而使得失业者能够比较从容地去接受再就业的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所以,失业保险金制度保障生活功能的发挥,除了对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稳定社会有积极作用外,也有助于促进失业者高质量地再就业、防止失业者再就业后再失业。但是,失业保险金制度还可能对劳动者就业积极性带来负向影响。上述情形可以通过劳动经济学的工作闲暇模型得到合理解释。对于效用最大化主体的失业者而言,不工作即闲暇给失业者带来直接效用,失业期间领取失业保险金即非劳动收入带来间接效用。首先,失业保险金的获得,因其纯收入效用,失业者会延长闲暇时间而减少工作时间,即对失业者的劳动供给产生负激励影响;第二,在既定的工时制度下,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过高(包括每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数额即失业保险金标准太高、失业保险金领取时间即给付期太长),会抬高失业者再就业的保留工资,导致失业者再就业的动力不足,形成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产生“养懒汉”现象。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美国在1976年停止实行失业保险福利计划,失业者当年的失业时间从4.3个月下降到2.8个月,而失业保险金对工资的替代率(失业保险金与失业者失业前原工资的比值)每上升10个百分点,失业时间会增加一周左右。如果失业保险金水平过高,一方面,因使得一定时期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用于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比例相对减少,弱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另一方面,因“养懒汉”问题的出现,使得失业群体规模和失业率指标难以降低,从而加大了再就业工作难度,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然而,过分强调失业保险金对失业者劳动积极性可能带来的负向作用,过分压低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支出,违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初衷,也违背保险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忘记了已尽缴费义务的失业者的失业保险金与以合法公民但贫困为享受资格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区别。所以,失业保险金月标准额不应该等于,更不应该小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我国《社会保险法》第47条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理论上讲,恰当的失业保险金水平、给付方式和严格的领取资格条件,并与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多项举措相结合,可以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同时,防止失业者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并激励失业者积极主动地谋求再就业,还可以预防在业者失业,实现保障生活功能对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发挥的积极推动。据美国学界研究,在美国,失业保险金按周计发,当工资替代率为65%时,失业保险金领取人寻找工作的积极性最高;如果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有限,最佳替代率的值应在60%以上;如果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无限延长,最佳替代率的值可以仅为24%。对于该问题,国内学界所做的实证研究还很不足。

查看全文

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失业人员及时获得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根据《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参加失业保险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按照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的其他单位人员失业后(以下统称失业人员),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适用本办法;按照规定应参加而尚未参加失业保险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经办失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受理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申请,审核确认领取资格,核定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及标准,负责发放失业保险金并提供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章失业保险金申领

第四条失业人员符合《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其中,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是指下列人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