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上市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7 20:36: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保险公司上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保险公司上市

保险公司上市是否“利好”?

保险公司上市是否“利好”?近日一则公告,让“保险股”入市再次成为资本聚焦点。7月25日,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媒体上称,公司已接受有关证券公司辅导超过六个月,正准备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尽管太平洋、平安、华泰、新华、天安等不少保险公司都有上市意向,有的已结束为期一年的上市辅导期,但刊登此类公告大众保险还是第一家。

人们关注:大众保险是否会成为“保险第一股”?保险公司上市对市场是否“利好”?

国务院去年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明确,“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应当遵守《公司法》及国家证券监管的有关规定”,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上市在政策和制度上已经没有障碍。然而微观的具体操作并非易事,毕竟“保险股”国内还没有先例。据了解,对待“保险上市”,有关部门的态度是积极尝试但不过分张扬;记者在采访时,平保、太保等也都表示敏感时期少说为宜。大众保险常务副董事长杨国平颇为自信:认为大众保险连续六年盈利,有可能成为国内“保险第一股”。

保险公司上市是否“利好”,要放在“入世”对中国保险业有何影响的大背景下考察。截至去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2家,其中合资和外资保险分公司19家。入世以后,随着我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近年来国内保险收入年均增速超过33%的诱人前景,很可能吸引更多外资保险公司大规模前来抢摊。中资保险公司上市近期若能有所突破,不但能增强其筹资能力,加速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而且还是提升其信心指数的一大“利好”。据悉,发达国家的大保险公司大都是上市公司。由于保险公司生命周期长,经营状况和业绩相对稳定,因此保险股的投资收益一般都比较良好,股价极少大起大落,而且“保险板块”的形成,也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关注“保险”上市,各种预期风险不可低估。第一,我国保险市场空间很大,但消费者认知度还不够,两项指标———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与GDP之比)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上市本身对保险公司业务增长的刺激效应不会太大。第二,上市公司被喻为“玻璃罩里的企业”,在股东、投保人面前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而资本市场某种程度上是“急功近利”的,每年都要求相当的投资回报。对讲究中长期战略决策的保险公司来说,上市同样会有制约的一面。第三,保险公司上市后,如果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作为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会不会出现违规的关联交易?会不会成为股市的“翻云覆云手”?这或许是保险公司上市最大的风险和未知数。

查看全文

保险公司上市是否“利好”?

保险公司上市是否“利好”?近日一则公告,让“保险股”入市再次成为资本聚焦点。7月25日,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媒体上称,公司已接受有关证券公司辅导超过六个月,正准备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尽管太平洋、平安、华泰、新华、天安等不少保险公司都有上市意向,有的已结束为期一年的上市辅导期,但刊登此类公告大众保险还是第一家。

人们关注:大众保险是否会成为“保险第一股”?保险公司上市对市场是否“利好”?

国务院去年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明确,“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应当遵守《公司法》及国家证券监管的有关规定”,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上市在政策和制度上已经没有障碍。然而微观的具体操作并非易事,毕竟“保险股”国内还没有先例。据了解,对待“保险上市”,有关部门的态度是积极尝试但不过分张扬;记者在采访时,平保、太保等也都表示敏感时期少说为宜。大众保险常务副董事长杨国平颇为自信:认为大众保险连续六年盈利,有可能成为国内“保险第一股”。

保险公司上市是否“利好”,要放在“入世”对中国保险业有何影响的大背景下考察。截至去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2家,其中合资和外资保险分公司19家。入世以后,随着我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近年来国内保险收入年均增速超过33%的诱人前景,很可能吸引更多外资保险公司大规模前来抢摊。中资保险公司上市近期若能有所突破,不但能增强其筹资能力,加速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而且还是提升其信心指数的一大“利好”。据悉,发达国家的大保险公司大都是上市公司。由于保险公司生命周期长,经营状况和业绩相对稳定,因此保险股的投资收益一般都比较良好,股价极少大起大落,而且“保险板块”的形成,也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关注“保险”上市,各种预期风险不可低估。第一,我国保险市场空间很大,但消费者认知度还不够,两项指标———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与GDP之比)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上市本身对保险公司业务增长的刺激效应不会太大。第二,上市公司被喻为“玻璃罩里的企业”,在股东、投保人面前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而资本市场某种程度上是“急功近利”的,每年都要求相当的投资回报。对讲究中长期战略决策的保险公司来说,上市同样会有制约的一面。第三,保险公司上市后,如果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作为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会不会出现违规的关联交易?会不会成为股市的“翻云覆云手”?这或许是保险公司上市最大的风险和未知数。

查看全文

保险公司上市研究论文

自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速,保费收入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内资保险业资本总额不足200亿元,几乎不能与国外一家大公司的资本相抗衡,这样的资本实力是无法应对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的。因此保险业界普遍认为,通过保险公司发行股票上市的方式来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扩充资本实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保证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加快发展的最佳策略选择。

一、保险公司对资本的需求与筹资方式的选择

保险公司同其它企业一样,为了保证经营的安全性而需要一定量的资本。保险公司与其它企业所不同的是,它所经营的是风险。因此,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金额越大,其所需的资本金也就越多。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实际资产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增加资本金,补足差额。”“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7条也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实收货币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五亿元:在特定区域内经营的保险公司,实收货币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13条还规定:“保险公司每申请增设一家分公司或省级以上分支机构,应当增加资本金至少人民币五千万元。”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必须与其资本保持匹配,并应随着保险公司的发展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追加其资本。由于一个完整的保险市场中存在着直接保险和再保险市场,因此,往往可以通过再保险市场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直接保险公司的资本不足。然而,再保险公司同样也要受到政府的监管,也必须符合政府的最低资本要求。因此,保险公司虽然通过再保险安排可以扩大其业务规模,弥补其资本的不足,但必须以再保险市场的资本要求下的承保能力为限。

对于保险公司经营所需资本以及追加资本的筹集渠道,我国《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第7条规定:“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国家投资、各方集资或者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而追加资本则可以通过自我积累、增资扩股、引进外资和发行上市等各种途径。自我积累方式虽然具有成本最小的优势,但是通过自我积累很难在短时期内获取大量的发展所需的资本金;而增资扩股、引进外资也只是权宜之计。相比之下,上市融资虽然具有较高的筹资费用以及支付红利或股息的压力,而且还必须考虑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较高交易成本和双重纳税的税收成本,但是,在我国现有经济体制和市场条件下,保险公司的上市融资不仅可以使保险公司永久性地占有这一部分资金,无须还本,而且还具有其它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保险公司上市是最佳选择

在开放的充分竞争的保险市场环境中,保险公司上市具有较大的制度优势。表现在:

查看全文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中资保险公司上市有何意义?上市的条件是否具备?有哪些上市方案可供选择?上市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在我国,保险公司作为大量资金的供给者,以投资者的角色“入市”得到普遍认可之后,保险公司作为资金需求者而“上市”,即进入资本市场寻求资金的问题又出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都曾表示欢迎保险公司发行上市,而保险公司发行上市也已被保险业界认为是筹集更大的保险资本,从而保证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加快发展的最优策略选择。那么,中资保险公司上市有何意义?上市的条件是否具备?有哪些上市方案可供选择?上市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保险公司上市的意义

保险公司上市两年前就被业内外人士所关注,保险公司如果成功上市,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增强客户对公司的信心,有效提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实力,而且对于公司的规范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保险公司上市问题之所以为人们所密切关注,也不仅仅是因为上市可以为保险公司解决融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保险公司的机制问题。通过公开上市,分散股权,建立起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可以规范保险公司,使其向现代保险企业的方向发展。可以说,通过上市解决保险公司存在的多种问题是保险公司上市的真正目的。

(一)可以扩充资本金融资渠道,增强公司自身竞争力

资本金是企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实力及信誉的象征,而保险业的有关法律规定更使资本金在保险公司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本金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的高低。对承保能力,我国《保险法》第98条和第99条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的自留额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财产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费不得超过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之和的4倍。”而《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在第六章中对偿付能力作了详细规定,其中第81条及第82条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应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为其会计年度末实际资产价值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承保能力不足使保险公司即便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也不得不通过再保险降低风险自留额,从而使到手的承保利润易主。而偿付能力有限不仅影响保险公司市场形象及其保险产品的吸引力,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危及保险公司的存续。

查看全文

保险公司上市问题研究论文

自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速,保费收入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内资保险业资本总额不足200亿元,几乎不能与国外一家大公司的资本相抗衡,这样的资本实力是无法应对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的。因此保险业界普遍认为,通过保险公司发行股票上市的方式来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扩充资本实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保证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加快发展的最佳策略选择。

一、保险公司对资本的需求与筹资方式的选择

保险公司同其它企业一样,为了保证经营的安全性而需要一定量的资本。保险公司与其它企业所不同的是,它所经营的是风险。因此,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金额越大,其所需的资本金也就越多。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实际资产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增加资本金,补足差额。”“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7条也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实收货币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五亿元:在特定区域内经营的保险公司,实收货币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13条还规定:“保险公司每申请增设一家分公司或省级以上分支机构,应当增加资本金至少人民币五千万元。”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必须与其资本保持匹配,并应随着保险公司的发展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追加其资本。由于一个完整的保险市场中存在着直接保险和再保险市场,因此,往往可以通过再保险市场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直接保险公司的资本不足。然而,再保险公司同样也要受到政府的监管,也必须符合政府的最低资本要求。因此,保险公司虽然通过再保险安排可以扩大其业务规模,弥补其资本的不足,但必须以再保险市场的资本要求下的承保能力为限。

对于保险公司经营所需资本以及追加资本的筹集渠道,我国《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第7条规定:“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国家投资、各方集资或者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而追加资本则可以通过自我积累、增资扩股、引进外资和发行上市等各种途径。自我积累方式虽然具有成本最小的优势,但是通过自我积累很难在短时期内获取大量的发展所需的资本金;而增资扩股、引进外资也只是权宜之计。相比之下,上市融资虽然具有较高的筹资费用以及支付红利或股息的压力,而且还必须考虑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较高交易成本和双重纳税的税收成本,但是,在我国现有经济体制和市场条件下,保险公司的上市融资不仅可以使保险公司永久性地占有这一部分资金,无须还本,而且还具有其它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保险公司上市是最佳选择

在开放的充分竞争的保险市场环境中,保险公司上市具有较大的制度优势。表现在:

查看全文

保险公司上市风险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2003年年末保险公司上市的热潮,结合人保和人寿的上市,分析了保险公司上市在自身体制上存在的各种缺陷、有偿付能力和盈利水平的约束及各种风险后,综合认为保险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方式慎重上市。

关键词:保险公司上市偿付能力风险

2003年11月6日,备受关注的内地金融机构海外上市第一股——中国人保财险正式在港挂牌交易,由此成功拉开了内地金融业进军海外资本市场的序幕。中国人保财险在本次发行中,共募集资金54亿港元,超额认购136倍,创下了大型国企海外上市的历史性纪录。中国人寿紧接其后,于当年12月17日、18日在纽约和香港同步上市。在香港市场上,获得逾130倍超额认购,冻结金额2300亿港元,是1993年以来香港历史上冻结招股资金最多的一次。因筹资额巨大而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集资活动,并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实现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同步上市的金融企业。

人保和人寿两家公司的上市,掀开了保险公司上市的第一页。对公司本身而言,可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促使公司规范运作,扩充保险资本金融资渠道,增强保险公司自身竞争力;同时,也为证券市场带来了新品种、新理念和新机构。然而,与之相伴的是上市前后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势必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保险公司内部的体制缺陷

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在我国,保险公司的股权大多集中在国家或为数不多的几家大的国有公司手中,经营者的任命权抓在政府,而不是广大股东手中,导致了股份制管理模式与行政任命安排上时常产生摩擦,长期来看不利于保险公司的健康营业。

查看全文

保险公司上市风险分析论文

保险公司内部的体制缺陷

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在我国,保险公司的股权大多集中在国家或为数不多的几家大的国有公司手中,经营者的任命权抓在政府,而不是广大股东手中,导致了股份制管理模式与行政任命安排上时常产生摩擦,长期来看不利于保险公司的健康营业。

关联交易与信息披露的冲突。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是保险公司重要的业务活动,在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较混乱,信用机制缺乏的客观条件下,为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保险公司一般会选择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内部和外部的关联方进行交易,这种保险资金运用的行业的特殊性与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要求有一定的冲突。

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尤其是国有独资公司一直在一种低效率水平上运作,机构臃肿,滥发福利,人情赔款多如牛毛,若保险公司内部激励机制不得到改善,一旦上市,投资者将会面临很大的成本。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和行政干预,我国保险公司对各级经理人员的选择没有与人才市场、资本市场以及产品市场有机衔接,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保险公司外部的监管约束

偿付能力方面。我国《保险公司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应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但据初步估算,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不足比率达32.69%,虽然尚无一家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而遭停业整顿,但整个保险业的资本不足是客观存在的。偿付能力没有保证,上市也无从谈起。对于那些成立较早的保险公司,人保和人寿采用的“内部剥离”的确可以解决不良资产过高的问题,但这种剥离只是将不良资产从股份公司账面划到集团公司账面,剥离后集团公司的不良资产又如何处置?损失由谁承担?目前国家还没有说法,给市场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查看全文

保险公司上市中风险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2003年年末保险公司上市的热潮,结合人保和人寿的上市,分析了保险公司上市在自身体制上存在的各种缺陷、有偿付能力和盈利水平的约束及各种风险后,综合认为保险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方式慎重上市。

关键词:保险公司上市偿付能力风险

2003年11月6日,备受关注的内地金融机构海外上市第一股——中国人保财险正式在港挂牌交易,由此成功拉开了内地金融业进军海外资本市场的序幕。中国人保财险在本次发行中,共募集资金54亿港元,超额认购136倍,创下了大型国企海外上市的历史性纪录。中国人寿紧接其后,于当年12月17日、18日在纽约和香港同步上市。在香港市场上,获得逾130倍超额认购,冻结金额2300亿港元,是1993年以来香港历史上冻结招股资金最多的一次。因筹资额巨大而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集资活动,并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实现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同步上市的金融企业。

人保和人寿两家公司的上市,掀开了保险公司上市的第一页。对公司本身而言,可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促使公司规范运作,扩充保险资本金融资渠道,增强保险公司自身竞争力;同时,也为证券市场带来了新品种、新理念和新机构。然而,与之相伴的是上市前后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势必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保险公司内部的体制缺陷

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在我国,保险公司的股权大多集中在国家或为数不多的几家大的国有公司手中,经营者的任命权抓在政府,而不是广大股东手中,导致了股份制管理模式与行政任命安排上时常产生摩擦,长期来看不利于保险公司的健康营业。

查看全文

上市财产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研究论文

[摘要]保险投资是美国财产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总体而言,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都非常谨慎,其投资收益率波动也比较明显。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方面,这些投资风险对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基础资本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相关投资的失败也是导致财产保险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上市财产保险公司,投资风险,风险基础资本

一、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概况

目前,世界各国的保险公司大都采用多种保险投资方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分为五类:即房地产、抵押贷款、股份、固定收益债券、抵押贷款以外的贷款和其他投资方式等。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使得不同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投资方式,按照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和原则对保险基金进行投资组合。

在投资多样化的前提下,各国政府为了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性,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投资方式设定了严格的投资比例,美国在这方面的限制更加严格(详见表1)。

以美国纽约州为例,纽约州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股票及债券投资不得超过总投资的20%,房地产投资不得超过10%,海外投资也不得超过10%。由于寿险和非寿险资金来源不同,它们对于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要求不同,投资结构也不相同。寿险资金由于其长期的特点,以资本市场作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股票类资产比重较大;非寿险资金投资则主要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主。例如,1995年英国寿险资金46%投资于本国股票,13%投资于外国股票,2%投资于国外债券;非寿险资金投资本国股票为26%,投资外国股票7%,投资国外债券10%,投资本国公共部门债券21%。

查看全文

海外上市与保险公司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平安上市前后的经营举措,试图找到海外上市对国内中资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供其他已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保险公司或有上市计划的中资保险公司借鉴。

[关键词]平安上市经营ac管理

2004年6月24日,平安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融资143.37亿港元,平安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时至今日,回顾平安上市两年来的发展情况,可见上市对平安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经营管理举措,这些举措推动着上市后的平安阔步向前,可供其他险企借鉴。

一、公司治理结构更趋完善,决策机制更加健全

应当说,平安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得天独厚,有其他公司不能比拟的优势。员工持股基金的建立,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国有股的逐渐淡出,海外上市引入H股,平安的股权结构步步优化,使平安的经营更加理性和富有生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