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估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7 20:26: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保险公估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保险公估业

国内保险公估业进展

一、保险公估介绍

(一)保险公估

保险公估是受保险合同当事人单方或双方以及其他委托方的委托,办理保险标的承保前的检验、估价和风险评估,及出险后的查勘、检验、估损和理算,并出具公估报告的行为。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GB/T4754-2002),保险公估行业属于“保险辅助服务行业”,是保险中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第2条明确指出:“保险公估机构是指依照《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规定,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接受保险当事人委托,专门从事保险标的的评估、劫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的单位。”2009年10月1日实施的《保险法》第129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可以委托保险公估机构等依法设立的独立评估机构或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对保险事故进行评估和鉴定。接受委托对保险事故进行评估和鉴定的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和鉴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二)研究背景与现状

中国保险公估业整体规模还很小,因而在金融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改善。这是因为一方面,保险公估连续多年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长,2008年评估估损金额达264.96亿元,在机动车辆险、企财险及巨灾理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国务院、中国保监会和社会开始关注和扶持这个行业。例如2008年深圳市政府提出要将深圳打造为“中国保险公估之都”,即全国保险公估公司总部所在地、技术中心、后援中心和创新中心。另一方面,保险公估主体不断增加,2008年保险公估机构共273家,美国嘉福、罗便士、麦理伦、法国安瑞捷和港资平量行等保险公估机构也纷纷进入大陆市场,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保险公估业必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

保险公估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最近几年对保险公估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原主席马永伟(2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郭清博士(2008)、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邓成明(2001)等从法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保险公估业的制度、法律定位进行了研究;中国保监会罔际部主任孟邵亿(2002)、中介监管部主任孟龙(2001)基丁巾国保监会的实践,对保险监管政策进行了研究;武汉大学保险经济研究所所长魏华林(2000)、上海天衡保险公估的陈功(2006)对保险公估公司的建立、管理与发展提出了建议;南开大学风险管理系赵春梅和民太安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明(2009)则对中国保险公估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

查看全文

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论文

内容摘要:保险公估人是保险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共同构成了保险中介的三大支柱。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保险公估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促使保险公估业飞速发展的原因,并对如何促进保险公估业的理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保险公估保险中介公估人

目前,我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正呈加速之势。截止2006年1月,保监会批准成立227家保险公估公司,分布在除西藏、内蒙古、海南、宁夏、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大城市,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均有超过20家的保险公估机构。2003年保险公估费收入为4848.95万元,同比增长25%;2004年保险公估费收入为1.5亿元,同比增长了209%;2005年度保险公估业实现公估费收入为2.97亿元,同比增长98%。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保险公估业已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初步发展,开始向稳定发展期转化。

我国保险公估业飞速发展的原因

(一)保险展业环节

在保险公估实务工作中,经常遇到险种选择不当,或设置的条款不完善,在保单生效后,一旦出了险,不仅使被保险人失去了应有的赔偿,无形中也使保险人受到损失。保险展业是保险活动的起点,在保险展业过程中,就由公估机构对保户涉及的财产、生命展开风险意识的调查、评估,无疑会给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带来好处。

查看全文

保险公估业发展论文

一、保险公估业发展的必要性

1.维护保险当事人权益的需要

从发达市场国家的保险实践来看,保险定损是由依法设立的独立的评估机构,即公估人来完成的。保险公估人接受委托,并不代表任何一方,而是站在独立的立场上对委托事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保险公估人的介入,既解决了定损问题,又能够保证公正的结果,更排除了行政干预,是最理想的定损模式。

2.完善保险市场体系的需要

保险市场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其主体由保险人、投保人和保险中介人三方构成,而保险中介人作为保险市场的一个子系统,应至少包括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三大类机构。这三者的作用不同,在保险市场中占有不同的地位,但都是保险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主体。

3.促进保险集约化经营的需要

查看全文

中国保险公估业的发展综述

摘要:保险公估人是保险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共同构成了保险中介的三大支柱。文中论述了加快我国保险公估业的发展的必要性和条件,为促进我国保险公估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保险中介;保险公估人

一、保险公估业发展的必要性

1.维护保险当事人权益的需要

从发达市场国家的保险实践来看,保险定损是由依法设立的独立的评估机构,即公估人来完成的。保险公估人接受委托,并不代表任何一方,而是站在独立的立场上对委托事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保险公估人的介入,既解决了定损问题,又能够保证公正的结果,更排除了行政干预,是最理想的定损模式。

2.完善保险市场体系的需要

查看全文

保险公估业监管制度国际比较论文

摘要:保险公估业是服务于保险业的中介服务行业。保险公估人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广大投保人及保险人的利益,因此必须对其实行有效监管。目前,世界各国对保险公估业的监管主要有三种方式: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管。我国应在完善法制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提倡行业自律,强化社会监督。

一、我国建立保险公估业监管制度的必要性

保险公估业是服务于保险业的中介服务行业,具有公正性、独立性、技术性、中介性、法规性等特征。因此,其经营行为理应受到国家的规范和指导,我国完全有必要建立保险公估业监管制度。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民族保险业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保险公估公司正在或明或暗地进入我国市场,我国民族保险业正面临着外资保险公司的巨大冲击。一些金额较大的保险业务已开始通过保险公估人来进行风险评估和查勘定损,但由于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滞后以及对保险公估监管不力,许多外资公估公司正在监管的真空地带从事公估活动。如果我国不加强立法并加大监管力度,必然会给我国民族保险业造成巨大冲击。目前,我国国内保险公估公司无论在经验、技术和人才上都十分欠缺,因此,尽快建立保险监管机制是培育和发展我国保险公估市场、确立保险公估人市场主体地位、保护我国民族保险业发展的需要。

(二)规范保险公估市场行为的需要

查看全文

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保险公估人是保险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共同构成了保险中介的三大支柱。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保险公估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促使保险公估业飞速发展的原因,并对如何促进保险公估业的理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保险公估保险中介公估人

目前,我国保险公估公司的发展正呈加速之势。截止2006年1月,保监会批准成立227家保险公估公司,分布在除西藏、内蒙古、海南、宁夏、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大城市,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均有超过20家的保险公估机构。2003年保险公估费收入为4848.95万元,同比增长25%;2004年保险公估费收入为1.5亿元,同比增长了209%;2005年度保险公估业实现公估费收入为2.97亿元,同比增长98%。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保险公估业已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初步发展,开始向稳定发展期转化。

我国保险公估业飞速发展的原因

(一)保险展业环节

在保险公估实务工作中,经常遇到险种选择不当,或设置的条款不完善,在保单生效后,一旦出了险,不仅使被保险人失去了应有的赔偿,无形中也使保险人受到损失。保险展业是保险活动的起点,在保险展业过程中,就由公估机构对保户涉及的财产、生命展开风险意识的调查、评估,无疑会给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带来好处。

查看全文

保险公估业面临风险论文

一、我国保险公估业

(一)缺乏产业政策支持,生存空间狭窄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试行)》的出台,使我国的公估业已有法可依,并奠定了保险公估的法律基础。但与之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仍然缺乏,以致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政策缺乏明确分工。在我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大多仍然习惯于自己查勘定损或风险评估,即使遇到技术难题,也是通过聘请兼职专家的方式加以解决。除非是当极个别理赔案件发生纠纷或难以理赔(如政府机关)时,才有可能让保险公估公司介入,以便化解矛盾或向裁决机关提供有效的公证资料。而保险监管部门,目前也无法让保险公司把占据的中介市场让出,使得保险公估公司的生存空间比较狭窄,形成了保险公估公司向保险公司“要饭吃”的局面,尤其是刚开业不久的保险公估公司,难以打开局面。从服务的从属关系来讲,保险公估人的地位本应高于保险公司,但这一关系至今未能理顺。

(二)尚未建立统一的公估价格标准

目前,保险公估公司的收费尚无统一标准,公估价格完全由保险公估公司自行制定,有的参照国外价格标准,有的以国内特定行业的价格标准为基础,不同类型、不同金额、不同风险的公估收费,目前尚无法明确和统一。在此情况下,单个保险公估业务的价格在不同公估人那里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保险人在选择公估人时,就会更多地选择那些收费低的公估人为自己处理理赔业务,因此这类公估人可以说是以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但在同一市场内出现较大的价格差异,就会使同劳不同酬现象日趋严重。而且,在市场主体相对缺乏又无价格管制政策的情况下,收费高的公估人实际上获取了相对的高额垄断利润。这种混乱的公估价格机制可能导致保险公司降低对保险公估公司的认可程度,进而影响保险公估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保险公估人才短缺

查看全文

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研究论文

一、我国保险公估业

(一)缺乏产业政策支持,生存空间狭窄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试行)》的出台,使我国的公估业已有法可依,并奠定了保险公估的法律基础。但与之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仍然缺乏,以致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政策缺乏明确分工。在我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大多仍然习惯于自己查勘定损或风险评估,即使遇到技术难题,也是通过聘请兼职专家的方式加以解决。除非是当极个别理赔案件发生纠纷或难以理赔(如政府机关)时,才有可能让保险公估公司介入,以便化解矛盾或向裁决机关提供有效的公证资料。而保险监管部门,目前也无法让保险公司把占据的中介市场让出,使得保险公估公司的生存空间比较狭窄,形成了保险公估公司向保险公司“要饭吃”的局面,尤其是刚开业不久的保险公估公司,难以打开局面。从服务的从属关系来讲,保险公估人的地位本应高于保险公司,但这一关系至今未能理顺。

(二)尚未建立统一的公估价格标准

目前,保险公估公司的收费尚无统一标准,公估价格完全由保险公估公司自行制定,有的参照国外价格标准,有的以国内特定行业的价格标准为基础,不同类型、不同金额、不同风险的公估收费,目前尚无法明确和统一。在此情况下,单个保险公估业务的价格在不同公估人那里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保险人在选择公估人时,就会更多地选择那些收费低的公估人为自己处理理赔业务,因此这类公估人可以说是以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但在同一市场内出现较大的价格差异,就会使同劳不同酬现象日趋严重。而且,在市场主体相对缺乏又无价格管制政策的情况下,收费高的公估人实际上获取了相对的高额垄断利润。这种混乱的公估价格机制可能导致保险公司降低对保险公估公司的认可程度,进而影响保险公估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保险公估人才短缺

查看全文

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论文

我国保险公估业飞速发展的原因

(一)保险展业环节

在保险公估实务工作中,经常遇到险种选择不当,或设置的条款不完善,在保单生效后,一旦出了险,不仅使被保险人失去了应有的赔偿,无形中也使保险人受到损失。保险展业是保险活动的起点,在保险展业过程中,就由公估机构对保户涉及的财产、生命展开风险意识的调查、评估,无疑会给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带来好处。

(二)保险核保环节

核保部门只有掌握、了解财产、生命的潜在风险,并化解、控制风险,为管理风险提出优秀的建议、方法,才能正确核保,这正是保险公估人善于做的。保险公估人可以对不安全的因素建议被保险人及时消除,增进社会财产安全和减少灾害损失;同时,有效地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可以减少保险理赔案件的发生,降低赔款金额支付,增强保险基金的积聚能力。

(三)保险理赔环节

查看全文

保险公估业发展论文

[摘要]我国保险公估业已发展到一个阶梯状关口,保险公估业的市场正在形成,其对于市场的介入度不断加深。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先天性的市场缺陷等制约因素,保险公估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瓶颈。为了做大做强保险公估业,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市场调整、准入调整及经营策略调整;加大对保险公估业的诚信监管力度。

[关键词]保险公估;发展瓶颈;法律地位;市场调整;经营策略;诚信监管

一、我国保险公估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阶梯状关口

1.机构总量迅速增加,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由于历史的原因,保险公估业在中国的起步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了第一家有保险公估行业特征的企业。進入21世纪后,随着保险公司的转型和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保险公估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到2004年底,保险公估机构达到180家,比2003年增长56.5%。从业务规模看,2004年,全国保险公估行业公估服务费总额达到1.5亿元,比2003年增长209%。

2.保险公估市场正在形成中,保险公估业对于市场的介入度不断加深。自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重新出现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后,形成了人保公司独家经营的市场格局,同时也造就了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成为一个包揽一切职能的庞大机器,从产品开发到承保理赔的一切环节都由保险公司自主进行,从而抑制了保险公估行业的市场空间。进入90年代后,新建立的保险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始有选择地在一些个案中谨慎地接受保险公估的介入,而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国际化竞争,各保险公司开始进行自我改造,改建自己企业的经营模式,如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的要求全面改建了公司的产权模式和经营体系,包括所有制模式和经营理念。在这个背景下,保险公估业介入保险理赔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公估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重大财产险和工程险理赔案件。前些年,保险公估的业务主要限于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处理难度高、程序复杂的财产险和工程险个案。现在,对来自于机动车险、货运险等过去从不让公估公司涉足的险种的业务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估公司的业务清单中。同时,公司的专业细化也为整个行业拓展了新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近期已陆续出现了一些以机动车险理赔为主打业务的公估公司,它们与保险公司签约,以承包某些类型的车险理赔查勘为主要形式,将业务触角成功地伸人车险理赔领域。深圳民太安汽车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在国内保险公估业专业化发展方面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大成功,开业第二年就达到937.87万元公估费收入,在国内创造了开业第二年业绩最高记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