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7 17:31: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报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报社某职位竞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
大家好!
我觉得自己挺荣幸的:一是有幸加入报社这个大家庭;二是有机会与各位同仁同呼吸、共命运为导报的事业献计献策。我没有辉煌的过去,但只求把握好现在和未来。这次,我本着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而走上讲台,展现自我,接受各位同仁的评判。
今天,我来参加副主任职位的竞聘,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我认为我具备担任副主任的素质:
1、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敬业精神:昔日发行站治理,靠的是坚韧不拔、埋头苦干的精神,今日的发行培训工作,靠的也是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的精神。
报社实结
在今年的毕业实习中,我经人介绍,来到xx报实习,为了能让我更全面地了解新闻报纸出版工作的全貌,报社领导先后安排我在采访、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部门工作,使我受益匪浅。在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不仅在业务上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思想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把实习的情况简单总结一下,
一、在政治思想上的提高。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思想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特别是采编人员,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以及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等问题,之后还要把这些东西消化,变化自己的新闻内容登在报纸上,所以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是绝对不行的。在我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每一名编辑记者在紧张的采编工作之余,都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保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原创:也正是这样,这张报纸才能够很好地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成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未发生过政治问题。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在这一段时间里,也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由于我基础较薄弱,所以就重温了上学时学的课程,同时,再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对于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对于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有了更深刻地理解。我认识到,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全党同志都必须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二、在工作能力上的提高。通过实习,我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了锻炼,并且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新的体会。在做记者时,我深入到政法工作第一线采访,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并对采访的准备、技巧和总结整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在采访回来后,为了赶新闻,经常要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在做实习编辑时,我学会了如何编辑稿件,如何取标题,知道了怎样修改稿件才能适合新闻报道的需要,很大的提高了我的文字水平。通过在其它岗位的锻炼,我不仅熟悉了新闻出版工作的业务,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工作,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经过报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这项工作。做工作首先要保证完成任务,同时还要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思路,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在工作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不同的工作内容,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三、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从报社老师们身上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这对我改正在过去学生阶段养成的一些坏习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时候,为了赶一个新闻或者特大事件的报道,编辑记者们常常要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废寝忘食,顾不上休息,而且工作起来态度非常认真,这让我非常感动,也使我很受教育。他们加班加点并没有加班费,但他们却从来不计较,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新闻工作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我觉得,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要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就应该有这样一种精神,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完成。对于我们每一个来说,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以国家以党的事业为重,在工作中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计较个人得失,那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报社见习汇报
刚进去的时候,机动组刚刚成立。我们组的的三个记者都还没有从原来的工作中转型过来,工作任务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帮老师打开电脑,看当天的新闻,打扫一下卫生。有时候也很郁闷,但是始终牢记着从学校出来时老师叮咛的话:一定要做个勤快的人。尽管无聊我依然坚持下来了。后来,我这段时间的表现为以后三个记者乐意带我出去打下了基础。报社是讲效率和成果的地方,一个采访有没有实习生记者照样可以完成,与其这样,又有谁愿意多一个累赘呢?那就只能看你的表现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了。勤劳,几乎可以说是让带你的老师认可的第一任法宝。
相对于整个报社来说,机动组是最灵活的一块,它不像别的部门记者那样专跑一个口,它几乎可以涉及报纸的各个版面。对于记者来说,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以及应对各种事件和稿件的能力。对我来说,却是一次求之不得的机遇,这样以来,我所接触的行业领域就宽阔了很多,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稿件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视野放的更宽阔一些。
来报社之前,听实习过的同学讲报社关系很难处,弄不好就身陷囹圄。对于我这个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来说,实在是头痛了不少。因此,一开始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是小心翼翼的。记得刚开始时,我写稿特别慢,而且主题总是选不好,亮点也突现不出,稿子交上之后又被老师改的面目全非,这着实让我痛苦了好长时间。后来有一次和老师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无意中说出了自己的烦恼。没想到老师很快帮我分析了原因,然后又给我细细讲解了对于不同稿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提炼主题。还教会我怎样读报纸。对我以后的实习特别适用。其实,记者同样也是人,只要你诚恳的对待别人,别人一定可以和你真诚的交往。
在某某报实习期间,经历和收获一样多。不仅在专业上,对我以后在社会的生存都是很适用的。在纵多的事情当中,我想通过三件事来说说我的感受和心得。也希望对以后即将踏入报社实习的朋友有或多或少的帮助。
第一件事情是:我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刚去不久,老师忙不过来时就会交给我独立的采访任务。采访大多是事先约好,我拿着她的名片,打着老师的“旗号”去和采访对象沟通交流。时间长了,我就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后来有一次,电视台的一个朋友邀我和她一起去采访,我像往常一样带了老师的名片,出于礼貌问题我发信息给她说了一声。没想到她给我的回复却是:“不可以,你要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我就试着去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了。我主动的和采访对象、采访同伴交流,互留联系方式、向别人索求名片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原本陌生城市不再陌生,记者的工作也不再是艰涩难做。现在想来,作为一名记者,最重要的不是写稿子,而是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脉关系,没有很好的人脉资源做记者实在是寸步难行。我非常感谢我老师发给我的那条短信。
“五一”期间,我突然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让我替她参加报社的一个会议。去到后才知道,是报社一年一度的首席记者、统筹、主管竞聘大会。各个部门,各驻地记者都一到场。看着他们,我就在想,每天成千上万人手里拿的报纸就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心里不免为见到他们而窃喜。想要竞选的依次上去演讲,下面很多人都在聊天、翻报纸杂志。而我不同,我觉得台上每一个人的演讲都很精彩。他们都有和新闻同生共死的经历,以及对新闻执着追求和梦想。这次以外的会议让让我的心灵很震撼,对新闻的喜欢也与日俱增。期间我尤为注意的是竞聘娱乐版首席记者的一个女孩,年轻有活力,语言魅力特强。后来从以为老师口中得知她特擅长写娱乐新闻,经常飞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去采访,敬佩自然流露。老师还意味深长的告诉我:社会上有360行,会一行就可以,报社也一样,懂一行就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精良之处。想来真是终生受益。这是第三件让我感触很深的事情。
报社微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报社纷纷转至微平台、融合新媒体,欲将纸媒内容价值发挥至最大,实现最大化的传播价值。本文对报社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探索,发现各大报社聚焦微信、微博平台,不同级别报社营销以及影响力实力悬殊,并对扬子晚报进行个案研究,分析扬子晚报微营销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给予报社未来顺应时展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报社;微营销策略;扬子晚报
一、新媒体时代报社微营销发展现状
(一)报社纷纷转型微营销,与媒介融合发展。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报社传统的营销已然无法满足分众化了的受众需求,媒介的融合是报社营销战略转型的机遇[1]。根据2018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的报告显示,被调查的主流报社纷纷以网站、微博、微信、入驻聚合客户端、媒体自有APP等传播具体形态对报纸新闻进行传播,与媒介进行着高度的融合。融合新媒体、转向微营销是各大报社对传统的营销途径的拓展,也是对新闻信息反馈环节的补充。媒介融合性发展使报社的核心内容得到聚合,既为受众提供了信息反馈渠道,报社又在第一时间知道受众的真实反映,做出有效的调整、完善措施,提高办报的效率。(二)报社聚焦两微平台,促进信息传播。随着微博、微信逐渐融进中国用户的日常生活,报社将信息传播渠道聚焦在两微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报社的微博开通率在93.3%,报社微博账号粉丝平均数在411万,中位数为124万;我国报社微信开通率为98.2%,2018年报社微信公众号总阅读量过亿,平均阅读均值在6900次,中位数为1704。微博、微信是目前用户接受新闻资讯最广泛使用的平台[2]。报社为了使受众获取到更大的自主选择权,纷纷利用微博、微信,开设官方账号以及公众号,极大程度上促进报社信息的快速传播。(三)报社微博阅读量差距悬殊,出现“马太效应”数据统计发现,微营销效果也受报社的社会地位的影响,具有权威的中央级的报社能够有较高的话语权,能够获得赢得受众的大量阅读与转发。根据人民网研究院对2018年不同级别报纸微博阅读量的统计调查中央级别的微博平均阅读均值达到19.2万,相比较而言,市级报社的影响力度相对较小,2018年市级报纸微博平均阅读量在3.8万。报纸等级的高低导致微博阅读量差距产生较大的悬殊,出现“马太效应”。所谓的“马太效应”就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或趋势[3]。市级的官方微博的影响力明显落后于高级别报社的影响力,而且影响力高的主流报社吸引粉丝能力越强,缺乏影响力的市级报社吸引粉丝能力也较弱,从而出现“马太效应”。
二、扬子晚报微营销问题研究
(一)公众号内容吸引力不足,缺乏热点话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信息头条数量少,缺乏热门的资讯。扬子晚报自从开设微信公众号以来,头条量一直处于较低状态,相对应的阅读量以及点赞量也会很低。扬子晚报的资讯内容表达过于平铺直叙,缺少吸引力,造成2908万+的头条数量仅有34万+的点赞惨状。二是话题制造上的热度不高。受众的阅读习惯不会消灭,对新闻资讯的需求一直存在,仅是获取信息的方式由线下转移至线上;目前报社在话题制造上的热度不高,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以及参与度,导致受众对报社资讯依赖度低。(二)报社微平台互动不足,活跃度低。截至2019年3月底扬子晚报的微博拥有1738万粉丝,与官微互动的人数有8247,官微在与受众的互动上存在不足。由于受众对扬子晚报的官方微博的认知仍然停留在“非人”层面,加上报社与粉丝互动少之又少,更加使得受众认为扬子晚报官微是组织化的,无法拉近受众与报社之间的距离,造成光有粉丝,但受众的活跃度处于较低状态。调查发现,扬子晚报的发博数量多,是目前日推文量较大的报社之一,但互动比例略低,粉丝活跃度不高的现象问题较为突出。(三)平台运营管理不成熟,缺乏营销技巧。扬子晚报在对运营管理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塑造品牌的重要性,在营销上大力宣传服务与报社自身,从而忽视受众对无价值讯息的排斥性以及营销技巧。将扬子晚报与人民日报的公众号的推文进做对比分析,从标题的设置上看,人民日报会为受众细分好推文,做出提醒、健康、荐读,而扬子晚报缺乏设置,导读性差;从内容排版上看,每篇微信推文人民日报排版上都是“一主三副”,而扬子晚报在排版上不固定,这会导致受众无法快速寻找到需要的讯息,造成受众满意度不高。报社在平台运行管理上处于发展阶段,缺乏一定的微营销技巧,会导致受众被同行业较为权威的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报社分流。报社对微营销技巧的把握的缺失以及对受众没有较为全面的分析,让受众误认为平台运营人员就是一个每天不断发推文的机器,缺乏一定的技巧性。
报社职员辞工汇报
尊敬的报社领导:
你们好!
经过长时间慎重考虑,我决定辞职。
我是年月份进入新法制报的。尽管新法制报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个单位,但在新法制报工作的这一年半时间里,我的新闻采写等业务水平得到明显进步,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工作中逐步完善。
我由衷地感谢新法制报这个平台。是它给了我践行新闻理念的机会,也正是因为有新法制报这个平台,我才有机会踏遍江西数十个县市,饱览风俗人情,体会人情冷暖。
我同样感谢报社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的一些牢骚和抱怨,报社领导没有过一句责备之言;对于一些比较重大或突发的新闻线索或选题,报社领导亲自过问;而在我情绪出现波动时,有报社领导耐心开导。这些,无一不曾深深地感动我!
暑假报社见习报告提纲
月在报社见习,一个月时间的付出带来了收获,虽然可能这份感悟并不见得多有深度,但毕竟是经过自己一分一秒投入的工作而得出的,于己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首先,自然是工作的压力。报社的绩效工资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赚的多,自然需要多出去跑,线索多了,才有东西写,而写出来的东西,又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才能发表。当然,稿件少了,人轻松了,可拿的钱也相应少了。每天我大概早上九点多到办公室,一般办公室里,除了一群实习生之外,正式记者是比较少的。导致我一度以为报社的工作比较轻松,不用早起来上班。后来才渐渐明白,早上的时候其实记者们经常都在外面奔波。下午来了以后工作到比较晚的时候。每天下午我六点兴冲冲地回学校的时候,办公室里人头攒动,似乎都才刚进入工作的高峰。带我的老师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家,隔壁桌的一个记者,怀孕几个月,晚上有时还要挺着大肚子工作到深夜。后来知晓这些的时候,心里觉得诧异,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和原先关于报社的想象太不一样。
实习结束离开的时候,老师在电梯门口还一直跟我讲,以后要找个好点的工作,不要来报社,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稳定,压力也太大。不稳定是必然的,因为经常临时接到任务,立即就得出发,不管是在酷暑的中午,还是滂沱的大雨时分。我所实习的部门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隔壁桌跑现场的部门只要接到电话就马上奔向事发地,为了争取有价值的新闻和时间赛跑。在办公室听他们讲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固然精彩纷呈,但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第二,学习的过程中,好的老师和自身的努力相辅相成。办公室里的实习生很多,大家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有时候交流起来,大家经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觉得实习的过程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进来开始实习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抱着要来好好学习的愿望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单调重复的工作很乏味,将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一下子就消磨掉了,忙碌奔波的记者们也无暇顾及自己,很多实习生就天天坐在那里玩电脑看报纸等下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相似的困惑,但可能我运气要好一些,带我的这个老师是个很活泼也很好相处的姐姐。在报社的一个月里,她的指点下,我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怎么规划稿件的内容和吸引人的眼球,怎么收发传真,怎么使用稿件上传系统,看看编辑的修改方向来学着完善自己的文字向编辑的品味靠拢,怎么有技巧地给一些当事人打电话,巧妙地采访。她真的是个很耐心而且很负责的老师,把好多东西慢慢地全部传授给我,充分信任我,在我不懂的时候不厌其烦的讲解。她把饭卡留给了我,让我中午在报社吃饭,不用像周围的好多实习生那样,大热天的中午出去找个遥远的小饭馆吃东西。正是因为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让我的实习过程减少了很多阻碍。
一个好的老师之外,还需要个人的努力。我承认自己的确是很懒,没有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本来开始想的是,去报社之后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报纸的排版都要学习一点的,但是每天写完稿子之后,我就会堕落地上网瞄一瞄,玩一下小游戏,看一些视频。好吧,我忏悔。个人的努力之上,成果肯定会更丰富多彩,但是有些人,比如我,总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在手头工作完成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力继续学习,这种惯性真是要不得,啊呀呀。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上进,长叹一口气。
报社暑假实训总结
7月13日至8月14日,我有幸在《今日××》报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说实话,当初在家里看报纸时,对《今日××报》总有一种不屑的感觉,认为他们的报纸做的很枯燥,可读性不强,只是简单的例行报道,并带有一定的专业性,社会新闻不多,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7月13日,我来到《今日××》报社,到达时已9点多了,招待我们的是办公室的郑主任,她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报社的主要活动安排,又带我们认识报社总编、副总编和其他的记者。由于时间关系,这一天已没有什么采访活动了,她就安排我们在阅览室熟学悉习报网纸。
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新闻知识,但办公室记者亲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我决定不管有多么枯燥,我都会努力在这里坚持下去。由于报纸的专业性,我们可采访和参加的活动比较少,很多的时候都是针对的人和物,我们大多不懂,只好“袖手旁观”,对于社会新闻,一般只有周末版块才用。这样一来,我们就只好在阅览室呆着。时间久了便觉无聊,指导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让我自己出去采写新闻,找新闻点。于是我便多了一些事情可做,同时可以提高新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
7月22日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来临。早上7点,我和记者老师坐着报社汽车前往县里唯一能目睹日全食的中余乡。在途中用了1个多小时,由于都是山路,到达目的地时我已经头昏目眩,但是此次已经日亏。为了新闻报道,我立刻拿去滤光镜记录日全食的各个时间点,而老师用相机拍下日全食的全过程。整个日全食虽然只有6分1秒,但是这是我作为记者出远门所采得第一篇新闻。
7月29日××县政协七届二十九次主席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中我见到了很多县领导,也让我见识到记者职责的重大。会议有县领导、政协领导、各部门领导,对于他们在大会上的发言,要分轻重,对领导的介绍应根据领导官阶大小来分先后,次序搞错就会给你带来麻烦。
报社员辞工汇报
尊敬的报社领导:
经过长时间慎重考虑,我决定辞职。
我是年月份进入新法制报的。尽管新法制报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个单位,但在新法制报工作的这一年半时间里,我的新闻采写等业务水平得到明显进步,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工作中逐步完善。
我由衷地感谢新法制报这个平台。是它给了我践行新闻理念的机会,也正是因为有新法制报这个平台,我才有机会踏遍数十个县市,饱览风俗人情,体会人情冷暖。
我同样感谢报社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的一些牢骚和抱怨,报社领导没有过一句责备之言;对于一些比较重大或突发的新闻线索或选题,报社领导亲自过问;而在我情绪出现波动时,有报社领导耐心开导。这些,无一不曾深深地感动我!
同时,我也可以自信地说,我并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除了写出部分有一定份量的稿件以外,我始终恪守职业道德、坚持新闻原则。
报社见习汇报材料
我在《晚报》进行了为期周的实习。在见习期间,我受益匪浅,不仅熟悉了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掌握了记者采写的工作方法,而且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实习期间,我被安排到机动部跟张伟老师和包东流老师跑突发(社会)新闻。从此,我开始了和大学生活迥异的记者生活:每天早上7点就要挤公交车往报社赶;有时上午在宾馆采集会议新闻,但下午已经在农村采访斗殴的双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晚上10点钟还有采访任务……
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但是,每次有新闻线索时,我的指导老师都带我到现场,回来后让我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给我修改稿件,并且告诉我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我的实习指导老师高立也经常帮我分析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有付出便有回报,实习期间,我发表各类稿件共计52篇,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
在报社,我一直记着我来自武汉体院,我告诉自己不能够给母校丢脸。为此,每天早上都是我第一个来到报社,帮老师擦好办公桌,准备好采访本、录音笔等设备;每天晚上,记者都已经回家了,我还在报社反复比较自己写的稿子与编辑修改后的稿子,寻找其中的差距;有突发事件时,我立即从租住处出发在第一时间赶至新闻现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报社的一位记者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宋,你不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实习生,但你是我见过的最努力的实习生。”我把这句话当作报社对我最大的肯定。
实习的一个月很短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开始亲身体会到做一个好记者究竟该需要哪些素质。
第一,做一个好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记者不难,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在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十分热心却极其无奈。很多老百姓办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包工头厂拖欠工资,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我发现,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单位,但是,记者是个需要爱心的工作,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让老百姓说好才算好。
日报社履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日报社社委会,对二零零八年5月份以来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述职,敬请评议。
去年五月份以来,日报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构建“和谐”为主题,唱响“创新、实干、有为”主旋律,新闻宣传质量进一步提高,报社的建设与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
我们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特色意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服从服务大局,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大胆改革创新,出色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新闻宣传任务。
一是新闻宣传任务完成出色。我们把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当成报社职责之首、职责之要、职责之重,认真学习和正确理解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大策划力度,精心选好切入点,深入一线采访,运用专栏、专题、通版、号外、特刊和消息、通讯、系列评论、图表、数字、领导访谈、征文等多种形式,以“两报一网”为平台,不惜人力、物力和版面,在抓好日常宣传报道的同时,加强了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报道,出色完成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市)“两会”、合力推进“四大一新”战略决策、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奥运(残奥)会、神七发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联建共创、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机关效能年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加速崛起”主题教育、重点工程建设、走进《七彩畲乡》等中心工作和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任务。并围绕这些宣传工作开辟了十多个专栏,制作了十多个通版、一个号外、一个特刊。围绕“四大一新”战略,推出了“合力推进‘四大一新’”专栏,刊发了20余家市直部门及条管单位在推进“四大一新”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