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7 17:20: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包容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包容性增长哲学综述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是2007年亚行首次提出的,当年林毅夫代表亚行出版了《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亚行指出,强调“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同时,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1.“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公平与正义。自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就没有停止过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让?皮埃尔?莱曼教授认为:“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全体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公平与正义。”[1]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与追求富足安康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稳定与安定的前提。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2]“包容性增长”包括“包容”与“增长”两方面含义。包容性意味着制度的公平与正义,增长意味着效率和效益。实现包容性增长要确保所有公民的参与权。只有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社会公平与正义才能得以真正彰显。所有的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共享”经济增长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涵。“包容性增长”要求政府必须提供机会均等来改善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观点的继承和创新。

2.“包容性增长”的要旨:让广大人民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中国提倡“包容性增长”,其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努力做到可持续的、协调的增长,更多关注社会领域的发展。[3]“包容性增长”和中国近年来提出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脉相承的,其要旨都是强调关注民生,保护弱势群体,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取的巨大成就。“包容性增长”倡导在经济合理增长的同时应更多关注社会领域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坚持“包容性增长”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确定“包容性增长”的方针,表达了中国在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上的一个明确的价值导向:即要让全体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实现所有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关系这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二、为什么要倡导“包容性增长”

1.实现世界各国的持续和谐发展,必须践行“包容性增长”。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告诉我们世界各国共处于一个矛盾共同体中,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面对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行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2009年中国及时推出了四万亿人民币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依然极其复杂。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越来越大。可是,一些西方国家为了转嫁国内危机,把我国当成替罪羊,指责我国的汇率政策、贸易模式造成了国际经济失衡。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不能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反而采取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试图延缓中国发展的步伐,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参议院竟然通过了人民币汇率法案,逼迫人民币升值,背离了包容性增长的要求。中国强调包容性增长,是对当前国际复杂而严峻形势的一种积极回应。

查看全文

包容性增长概念及实现途径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是2007年由亚行提出并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2010年9月,主席在第五届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倡导实现包容性增长,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包容性增长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将会对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包容性增长的涵义

包容性增长提出后,尤其是主席的讲话发表后,在理论界引起了热议,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包容性增长的涵义作了诠释。华东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华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在机会平等基础上的增长。就一国而言,包容性增长既要强调为所有人创造机会,又要让所有人获得机会。”①黄铁苗认为:“包容性增长,是指人类在和谐精神的指引下,不同体制、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地区、民族,在促进人类进步的活动中,能够相容、相生、相协,以实现共赢共享的发展。”②冷淑莲认为:“包容性增长彰显的是民本情怀,弘扬的是社会包容,追求的是社会和谐。”③陆岷峰、张惠认为:“包容性增长强调经济增长可共享、可包容、可调节,是世界共同的价值观与发展目标。”④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王领教授认为:“包容性增长。必须强调两个方面,即参与和共享,这也是社会包容的基本含义。”⑤包容性增长是在公平的基础上,由大多数成员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从而推动社会科学文明协调和谐发展的增长。包容性增长作为一个还在逐步完善的概念,目前在理论界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解释。从包容性增长提出的背景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看,我认为包容性增长的涵义主要应该包括:

1.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公平共享的增长,既要让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又要让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公平合理地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让经济增长的成果公平地包容社会绝大多数成员。

2.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协调和谐的增长。协调增长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要协调.发达地区的增长要包容不发达地区的增长;城乡经济的增长要协调,城市的增长要包容农村的增长;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要协调,经济的增长要能够包容环境的改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要协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要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协调的增长必然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

3.包容性增长是一种科学文明的增长。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科学的增长,主要包含三个基本内容:一是经济增长是有质量和有效益的增长,实现速度和效益的相互包容;二是在增长的目的上,既要通过经济增长实现国家的强大,又要通过经济增长实现人民的富裕.实现国家强大和人民富裕的相互包容;三是在增长的内容上,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精神财富的增长有能够相互包容,实现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精神财富的增长的包容和统一。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文明的增长,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不能依靠掠夺来增长,经济增长要通过文明的方式取得,经济增长不能通过对自然的掠夺、对弱势群体的掠夺来实现;二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相互包容,经济增长要能够包容个人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经济增长要能够包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三是经济增长要包容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查看全文

包容性提高下行政机制革新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含义是指社会成员都能够广泛享受到基于资源平等配置的增长。这个观点与大众通常强调的公平环境类似,在这种平等的条件下共同合作、协调发展,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同时也能使一些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帮助和保护。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倡导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研究包容性增长,是一个具有远大前瞻性的话题,而把这种观点拿来作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导则更具有理论意义。

一、“包容性增长”的含义

2010年9月16日,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将“包容性增长”这个词明确提出。这是一个包含“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深意的新概念。也就是说,包容性增长否认像过去那样单纯抓经济建设而不顾其他,它强调要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长远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可持续性。

1.全民参与、广泛加入

包容性增长强调参与,只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广泛的参与,使所有公民群众充分的加入到社会前进的步伐中,才能更加公平合理的享受增长所带来的成果。也就是说,包容性增长应该是作为我国行政体制过程中的一种广泛存在的价值观,起导向性的作用,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和知情权,拥有民主行使的权利。而政府也应秉承这一思想理念,扩大民众行使权利的空间,倡导各社会群体之间对其共同认知,使每一位公民都能感知这一思想并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潮流中。

2.价值增长、协调发展

查看全文

包容性职业教育逻辑分析

[摘要]《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现代职业教育作为“稳就业”方针最为重要的支持工作,突出包容性发展并强调产教融合在其中的作用。但是,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和受教育者的制度逻辑存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在探析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双核心网络”模式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和受教育者的制度逻辑冲突进行阐述,并指出应从提炼中心逻辑、增强逻辑相容性和加强地方政府协调作用等路径化解多重制度逻辑冲突。

[关键词]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多重制度逻辑

总理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在“稳就业”的经济工作方针下,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转“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是当前国家高度关注的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与《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相比,《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更加突出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技能提升的部署。这种包容性职业教育正是“稳就业”工作方针的题中之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内涵和新发展,强调了应当也必须吸引企业力量构建起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体系。《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但是,在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中,参与合作办学的企业、职业院校、受教育者在价值观、行为范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受教育者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从本质上说,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受教育者三者的制度逻辑存在冲突,影响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正视和有效化解多重制度逻辑冲突。

一、包容性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机遇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解决好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就业问题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方面之一。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并未显著在失业率中显现,但是仍须把握“稳就业”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就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结构性失业矛盾依然突出,劳动力技能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依然严峻。同时,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和有效劳动,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的劳动收入而刺激其消费需求,推动供给与需求的良性互动,以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因此,“稳就业”是当下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2.《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职业教育作为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无论是出于社会稳定亦或是经济发展的目标,“稳就业”方针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职业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规划中突出强调职业教育在“稳就业”方面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主体、规模、办学体系、资金支持和参与力量等方面提出较为明确的要求和方针。较大篇幅的职业教育工作部署传递出的信号表示,职业教育将作为“稳就业”工作方针中最为重要的支持工作,在各类技能人才特别是国家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以弥补高技能人才短板和缓解就业压力。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现包容性职业教育的中心逻辑。党的报告明确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在此基础上,2017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要求通过10年时间建设形成产业和教育统筹融合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产教融合体现了职业教育在“稳就业”方针下对就业群体的包容性支持,回应了相关群体的职业教育需求,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二、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网络模式

查看全文

农村生态环境包容性治理论文

1问题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置于突出地位,并纳入了“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纳入“十三五”规划,足见党中央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行环境绩效考核机制,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处理,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农村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综观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整体改善不大,甚至呈现出资源约束趋紧、局部环境恶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局面,致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陷入了治理困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农村生态环境包容性治理既是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治理问题的深入反思,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治理理论的运用和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主要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原因、治理改善和对策建议等内容为主。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卢智增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借鉴国外经验五个层面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1]。李咏梅指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加大公众参与力度[2]。王春凤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在市场和政府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实现治理成本和产权划分间的平衡,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足的途径之一[3]。黄英等利用DEA分析法,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4]。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困境的再分析,把包容性治理的理念引入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位,以保护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协同发挥政府、企业和农民的治理,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

2包容性治理的内涵界定

包容性治理是治理理论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是在西方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个任何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合,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民和机构统一的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5]。英国学者格里•斯特罗克(GerryStroker)梳理了治理理论的五个基本主要命题:1)治理包括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行动者;2)在处理社会及经济议题时,责任与界线的界定并不是非常清楚;3)在集体行动中,行动者彼此间存有权力互赖的关系;4)治理系一个行动者拥有自主性且自我管理的网络;5)治理强调政府运用新的政策工具或技术来指导或驾驭来成就目标,而非一味依赖权威或命令[6]。可见,治理不再意味着唯政府主义,政府不再是单一的治理主体,但是市场和社会的不足与政府的职能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起重要的作用。对中国而言,“治理”是一个舶来概念,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一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能否采用拿来主义,尚值得商榷或证伪。但毋庸置疑的是,西方治理理论所强调的治理主体的多元、多种模式的运用与协作的理念,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己成为社会管理尤其是公共部门治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和目标追求。包容性治理的内涵与善治理论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善治理论主要是引用西方“goodgovernance”理论,即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保持公共利益持续增长的管理过程。中国古籍《汉书》载有:“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俞可平教授将西方的善治、“goodgovernance”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善政善治的内容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韵味的善治概念,即认为善治是一种力图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力求实现的一种国家、政府、公民互动合作、互促互进的一种新型关系,是采取一系列经济、政治、管理等手段综合治理力求实现的一种国家、政府、公民互动合作、互促互进的一种最佳状态。基于此,从本质上讲政府善治是一种治理模式的选择,是一种治理路径的选择,是政府作为治理的主体,以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增长为目标和归宿,将国家权力回归社会,还政于民,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包容性治理是在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包容性的“发展”与“共享”理念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包容性是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治国之“大智慧”。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民族。中国古籍中有大量有关“包容性”的论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是指“领导、统治”,“公”是指办事公平、公正、公道,“常”是指常规、规律,包括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等。因此,“包容性治理”这一新命题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胸怀寻求公平正义。提倡包容性治理理念,就是在社会治理中要尽可能吸纳各方社会力量,带动社会参与,扩展服务内容,满足多方位、异质性的社会需求[7]。从本质上看,包容性是民主治理的一项核心价值[8],它的关心的是弱势群体基于法治的平等参与、平等对待和平等权利。

3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困境

3.1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查看全文

发展包容性提升调研报告

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就是从增进人民福祉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减少社会排斥,促进机会平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必要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坚持富民优先的重要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理论依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一方面,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发展新阶段,我们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后,将越来越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帮助贫困人群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查看全文

从日式点心的发展分析文化包容性

摘要:日式点心是日本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其定着经历了三次重大演变,即吸收唐果子、南蛮果子和洋果子三个阶段。它在本土日本果子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外来点心的做法、花式,使之味觉与视觉焕发新机,同时也引入外来文化精髓使之富有文化、艺术性,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日式点心。本文以日式点心的发展历程为基础,以日式点心文化内涵为依托,进行日本文化的包容性研究。

关键词:日式点心;日本文化;包容性

1日本文化的包容性

包容是指主体将客体放入特定的容器或区域内。文化包容性即指一文化主体能接受外来文化,再以本国文化内核为本,采他国文化之长,促进本国文化发展。日本学者岩城见一认为,日本文化具有一种“异种杂交”的特质。总览日本文化发展历史可知,当今日本文化的形成兼收中华文化、博采西方文化。日本文化不仅能接受世界主流文化,更能主动学习消化,将他国文化融进其独有的大和民族精神与岛国文明,独树一帜,成为当今世界闻名的“日式文化”“和文化”。隋唐时代,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亚洲文化圈中心。因仰慕我国的繁荣,自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倭王遣使诣阙以来,日本多次派遣遣隋使与遣唐使前来求取中国文化的“真经”。他们将隋唐文化之精髓大力输入日本,又经本土消化演变成为兼容并包的“日式文化”。如当时的文化中心京都奈良城中,唐代建筑随处可见,佛教文化、茶文化也渗透进日本民众的生活。提起全世界的茶,日本茶道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唐贞元二十一年,公派中国留学的僧人最澄将起源于中国蒙顶山的茶籽带回日本,首先在日吉神社旁播下了日本茶道的种子。随后,日本佛教弟子千利休集日本茶道之大成,提出了“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使日本茶道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限于隋唐,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贯穿了本国文化发展的整个历程。日本学界也公认:“日本采纳中国文化,并依赖它获得进步与发展,在这一点上,一般没有异议”。除此之外,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先进的西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早在明治政府官方提倡维新改革之前,日本便已接触西学。16世纪中叶,最早抵达日本的葡萄牙人带来了宗教、科技、工业产品,给传统东方岛国带来了一丝新的气息。在长达两个世纪的禁教锁国政策后,日本政府主动拥抱强势且发达的西方文化。1868年睦仁天皇颁布诏令,施行明治维新政策。这一积极主动的姿态,为近现代日本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使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从初期的葡萄牙、西班牙文明到明治维新时期提倡的坚船利炮,先进欧美文化,都是当今日本文化定着的重要借鉴。可以说,衍生而来的日本文化,以其强烈的包容特质,促成了独特的多文化共存局面。而这一点也可以从日本人赖以生存的饮食———日式点心的发展中窥见一斑。

2日式点心对中国文化的包容

2.1中国稻作文化元素

查看全文

包容性民族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国家提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治理理念。民族文化建设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团结建设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在如今的民族文化建设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西方文明等现代文明的冲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造成的基础设施落后、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等现象。为了充分解决新现如今民族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包容性价值观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特点,以充分的包容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构建、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民族地区人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的民族文化环境。

关键词:民族文化;包容性;困境

一、包容性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建设的背景

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的大事,是关系到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类进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个体之间的沟通,将个体有效的整合起来,为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民族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是某一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特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民族国家,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文化发展更是关乎着民族团结、国家稳定。

二、包容性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缺乏资源。在发展民族文化的一系列过程中是必须由资源进行支撑的,资源包括:资金收、人力、信息、技术等,发展的不平衡威胁着我国民族的团结与稳定,影响着包容性的民族目标。1.资金缺乏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政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政策是政府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任何政策的执行都需要资源的支撑。其中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政策的制定阶段就会因为资金的缺乏,而放弃或延后进行政策的制定,或因无力执行政策而终止与政策的执行阶段,像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优先发展经济总量再用优势地区的资金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为了实现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必须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历史与环境因素,我国的民族地区主要存在与我国的西部,同时我国西部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的传播不能只是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必须经过一些能够进行推广的媒介进行宣传,才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例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互动等,这些活动需要有场地、道具等物质条件的支撑,这些物质条件需要资金才能够从计划变为现实。在这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已经投入的了全部的资金,已经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民族文化的发展。2.人才缺乏任何政策都是由人实施的,只有拥有足够的人才才能够将政策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并相对准确的执行下去,比如我国鼓励来自西部地区的人才回家建设家乡等,发展民族文化同样需要人才作为发展民族文化的主体。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城乡差距的扩大等原因,造成了人们为了为了获取更好的就业与发展前景,离开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等民族文化繁荣的地区,造成了这些地区的人才、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与此同时当地属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没有足够的能力吸引外来人才的加入。同时人才也决定着信息的收集状况与科技的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状况,信息的收集决定着政府制定政策的准确性,收集的信息越精准政府对于政策进行调适的时间才会越短,政策的有效性也会越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本身具备精准与高效的特点,通过精准与高效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寻找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方法,提高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减少经济发展的难度,大数据技术在贵州应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不过大数据的发展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需要人才的支撑。(二)现代文化与单一民族主义的冲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处于高速的发展过程中,但是传统的慢节奏的源于农耕时代的传统文化与现如今快节奏的现代文化有所差异;同时民族与民族文化众多的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了很多人认为民族文化是落后的,现代文化是先进的,因此因此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民族文化逐渐没落,日渐被现代文化所侵蚀。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样也在发生改变,原有的传统的民族文化不但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同时其中一些与现代生活不适应的理念也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不能为其在现代生活中起到指导与归宿的作用,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就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只能单纯的依靠政府进行推广,或是仅仅存在与老一辈的生活中。民族这个概念毕竟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现代民族起源于西方,民众对于“民族”这个概念并没有足够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由众多民族构成的国家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西方传播的与实际情况相悖的、理想化的文化输入,以及民族分裂势力、境外别有用心的支持者以民族自决为旗号强化单一民族认同的影响而逐渐增强。

查看全文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住房保障法规建构

本文作者:戴炜包振宇工作单位:西北大学法学院;扬州大学法学院

2011年4月15日,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的主题演讲,包容性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对于我国当前建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包容性发展理念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价值选择及目标定位

(一)包容性发展的内在涵义

1.包容性发展首先强调的是增长。在此次会议之前,曾先后两次就“包容性增长”发表过演讲,而此次演讲将“增长”变为“发展”,其中有一定深意。增长就是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强调社会财富的增长。而发展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进步和演进,强调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发展中包含增长。无论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还是包容性增长,增长都是第一要务。在任何社会,经济增长实为社会发展之必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此,增长是实现“包容性”的内在前提,即在增长中实现包容,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只能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经济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要实现这一切,经济增长是首要的基本内涵。2.包容性发展倡导在和谐中求增长。第二层涵义回答怎样获得和获得什么样发展的问题。2009年,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时就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亚行当时在中国提倡‘包容性增长’,比较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增长也要是可持续的、协调的、更多关注社会领域发展的。”因此,包容性发展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兼顾到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国际的、国外的等各个方面关系的协调,强调除了“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社会、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从而获得一种社会全面均衡的发展,一种真正的社会进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包容性发展理论是和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一脉相承的。3.包容性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公平合理地参与和共享。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针对中国提出“包容性”这一概念本身,就是缘于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增长迅猛但收入分配不公这一背景,而“包容性增长”作为亚行对中国经济现状研究分析的成果,提出之初就称为“共享式增长”。因此,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应当是包容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来说,包容性发展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保障各阶层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在环境共享、资源利用、信息交流、经济生产等各个方面能够享有平等参与以及合理共享的机会,“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地区和所有人群”。[3]

(二)效率与公平———基于包容性发展的住房保障的价值选择基于包容性发展的内涵,我国住房保障的价值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效率。因为增长就意味着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化,占居民总数80%的中低收入层面临的住房问题尤其严峻。如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表面上看来,这仅仅是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而从深层次意义来说,这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步伐,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力度,满足社会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是为效率。第二是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4]住房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要实现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包容就必须有效地解决住房分配的公平问题,使弱势群体能够平等、合理地参与社会财富增长的成果,使保障性住房的福利惠及更多的弱势群体,是为公平。上述两个价值,实现效率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公平需要政府的干预。因此,基于包容性发展的住房保障的价值选择,应该把握好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把促进住房效率的着力点放在住房供应上,把实现住房公平的着力点放在住房分配上,妥善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实现社会和谐与包容。

查看全文

“一带一路”包容性合作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一带一路”的创新模式出发,研究了“一带一路”在引领亚欧非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创新与发展,证明了“一带一路”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而出现的全新的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新模式,它具有开放、包容、互惠共赢等特征,在“一带一路”模式的指引下,沿线经济必将经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创新包容;合作模式

“一带一路”是在2013年提出的建设一个东起亚太经济圈,西到欧洲经济圈,贯穿欧亚大陆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体系。“一带一路”涉及的范围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区域,从中国、南亚以及东南亚各国开始逐渐扩展到西亚、北非、中东欧国家,直到东非乃至其他太平洋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交流圈,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应对国际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创新

“一带一路”的建设旨在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国家和地区之间共商、共建、共享,互惠共赢。它不是一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也不是简单的让中国走向国际的跨国发展战略,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面临沿线国家现有合作机制的制约与束缚,还有种种居心叵测的诘难与破坏,因此必须以全新的理论作为指导,才能实现“一带一路”的长久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寻求新的突破,“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应该以全新的合作理念、区域合作理论开创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新篇章。

1.“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理念创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