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7 11:20: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保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
1试管苗保存
从田间种植的种质资源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从形成壮苗到盛花期均可以取),取1.5~2.0cm有腋芽的茎段7~10个,用清水冲洗1~2h,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茎段较粗则增加至12min左右。用灭菌的镊子将茎段分次取出,每次取出1~2个,在灭菌水中彻底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特别注意每次从升汞中取茎段要用无菌的镊子)。分次取出茎段可以使茎段在升汞中的处理时间有一个梯度,保证至少有1个已经成为无菌苗。由于种质资源数量比较多,这样做就会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将处理好的茎段放在组培苗生长间,补充光照。保持生长间的温度在20~25℃。无菌苗形成过程中,天天进行检查,发现污染苗后挑出并进行高压灭菌,以防备造成试管苗生长间的整体污染。无菌苗形成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苗继续在普通MS培养基上扩繁1次,每1~2个茎段放入含3%的甘露醇MS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保存,一般每1个资源至少要保存3管,这样取用非常方便。控制种质资源保存库的温度在15~20℃,每周对资源库进熏蒸消毒1次,防止试管苗二次污染。在这种条件下,每1代试管苗可以保存120~150d,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试管苗的情况。由于受到了甘露醇及继代过多或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资源早期就会玻璃化,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将玻璃化的试管苗转移到普通的MS培养基上,20~30d就可以形成新的试管苗继续保存。
2田间种植保存
以试管苗保存约2年,试管苗会表现出明显的退化,例如整体的玻璃化,生长极缓,甚至在继代后不能形成新的试管苗,这就需要进行1次田间种植以重新获得试管苗保存。在当地马铃薯播种时间的前1个月,将已退化的试管苗种质资源转入普通培养基中,扩繁1代15~20株形成比较壮的组培苗,定植在育苗钵,置于温室或网棚中,每份资源至少扩繁15株以上,温室或网棚中的管理与微型薯温室生产相同。待植株根系较发达长出7~10片叶时,将其移入室外进行炼苗5~10d,然后带土移入大田。这种移栽苗因长势较弱,所以要求大田土壤疏松,灌溉条件好,肥料充足,并要严防人畜破坏。大田移栽时,每个资源选到10株壮苗移入大田,每个资源种植1行,株行距为30cm×65cm,剩余的不要丢弃,可以作补苗用。田间管理要做到早除草、早培土、早防病,加强肥料的充足供给,花期前可追施1次壮苗肥,壮苗肥为尿素,施用量控制在75~105kg/hm2。并可以以3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植株健壮后,以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作为试管苗的来源。
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过程中,田间种植与试管苗保存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种质资源少则几百份,多则几千份,所以种质资源可以多点保存,也可以分期分批保存,每年种植一部分,试管保存一部分,来年可以反过来,这样可以经济合理地搭配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数字资源保存探讨论文
1引言
随着数字信息的激增、数字化环境的形成,广大用户日益依赖数字资源和网络化服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日益受到重视,是一个新的复杂的问题。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数字资源长期战略保存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应用性部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2004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欧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研讨会”对于推动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分析
2.1标准问题
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防止数字信息被非法变更与破坏,另一个是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真实可读。前者,IT界极为重视,国内外已开发了不少技术产品来防范非法变更与破坏数字信息,只要技术措施与管理手段科学地融合,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然而,对于维护数字信息长期有效读出,全球范围都在研究与努力,但至今仍在探索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它涉及的问题太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标准问题。标准是缓解技术更新与数字信息读出矛盾的一剂良方,但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某些标准,特别是行业标准严重滞后;二是完全按照标准操作,目前还有难度。制定标准应当广泛地征求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意见,但现在有些行业标准的制定,仅仅是少数人在撰写,有些甚至是闭门造车,使指导与规范大家行为的标准严重滞后于国际发展水平。三是现实工作中存在标准兼容与选择的问题,如甲软件与乙软件都是符合标准的,但甲与乙又各有特点,这个特点就不在标准范围之内了,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应当以哪个软件为主。如果以甲软件为主,则乙软件形成的非标准数据,或另类标准特色信息就要向甲软件形成的平台上迁移。因此,作为被保存的数字信息应当采用最稳定的技术与通用的标准归档,与相关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相互兼容,这也是我们首先应考虑解决的问题。
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标准化试图以某一为公共接受的标准来进行数字资源的存储、描述、组织与检索,其中OAIS参考模型是一项重要内容。OAIS是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与美国太空数据系统委员会(CCSDS)联合制定的标准,规定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术语、概念和参考框架,确定了一个存档系统的基本功能,提出了一个管理数字对象和信息包的信息模型。在一致性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了众多存储项目遵循的标准,被广泛的用于开发保存工具和存储系统。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血管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免疫学、冷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冷冻保护剂、免疫抑制
剂的应用以及注重移植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无论是基础研究
还是临床实践都获得相当经验,但存在移植物再狭窄及替代小口径动脉(<2mm)
失败率高的缺点。近年来,有关动脉作为血管替代物逐渐被重视,取得一些进展
,但尚需继续长期地探索和实践。
1血管移植免疫进展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论文
1试管苗保存
从田间种植的种质资源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从形成壮苗到盛花期均可以取),取1.5~2.0cm有腋芽的茎段7~10个,用清水冲洗1~2h,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茎段较粗则增加至12min左右。用灭菌的镊子将茎段分次取出,每次取出1~2个,在灭菌水中彻底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特别注意每次从升汞中取茎段要用无菌的镊子)。分次取出茎段可以使茎段在升汞中的处理时间有一个梯度,保证至少有1个已经成为无菌苗。由于种质资源数量比较多,这样做就会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将处理好的茎段放在组培苗生长间,补充光照。保持生长间的温度在20~25℃。无菌苗形成过程中,天天进行检查,发现污染苗后挑出并进行高压灭菌,以防备造成试管苗生长间的整体污染。无菌苗形成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苗继续在普通MS培养基上扩繁1次,每1~2个茎段放入含3%的甘露醇MS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保存,一般每1个资源至少要保存3管,这样取用非常方便。控制种质资源保存库的温度在15~20℃,每周对资源库进熏蒸消毒1次,防止试管苗二次污染。在这种条件下,每1代试管苗可以保存120~150d,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试管苗的情况。由于受到了甘露醇及继代过多或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资源早期就会玻璃化,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将玻璃化的试管苗转移到普通的MS培养基上,20~30d就可以形成新的试管苗继续保存。
2田间种植保存
以试管苗保存约2年,试管苗会表现出明显的退化,例如整体的玻璃化,生长极缓,甚至在继代后不能形成新的试管苗,这就需要进行1次田间种植以重新获得试管苗保存。在当地马铃薯播种时间的前1个月,将已退化的试管苗种质资源转入普通培养基中,扩繁1代15~20株形成比较壮的组培苗,定植在育苗钵,置于温室或网棚中,每份资源至少扩繁15株以上,温室或网棚中的管理与微型薯温室生产相同。待植株根系较发达长出7~10片叶时,将其移入室外进行炼苗5~10d,然后带土移入大田。这种移栽苗因长势较弱,所以要求大田土壤疏松,灌溉条件好,肥料充足,并要严防人畜破坏。大田移栽时,每个资源选到10株壮苗移入大田,每个资源种植1行,株行距为30cm×65cm,剩余的不要丢弃,可以作补苗用。田间管理要做到早除草、早培土、早防病,加强肥料的充足供给,花期前可追施1次壮苗肥,壮苗肥为尿素,施用量控制在75~105kg/hm2。并可以以3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植株健壮后,以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作为试管苗的来源。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过程中,田间种植与试管苗保存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种质资源少则几百份,多则几千份,所以种质资源可以多点保存,也可以分期分批保存,每年种植一部分,试管保存一部分,来年可以反过来,这样可以经济合理地搭配人力和物力。
论文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
论文摘要马铃薯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要科学合理的利用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是一个关键性环节。就马铃薯种质资源的2种保存方法,即试管苗保存方法和田间种植保存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工作提供参考。
集中保存到期档案相关事宜
为集中完整地保存到期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和市档案局相关工作要求,区档案局准备接收我区各单位、部门年以前到期的档案入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接收进馆档案范围
年以前到期的,具有永久、长期或30年保存价值的档案(攸攸板镇及各街道办事处只接收永久档案)。
二、移交档案进馆要求
(一)档案质量必须符合进馆要求
1、各种门类档案卷皮符合规范要求。卷脊全宗号、目录号、年度、案卷号填写齐全,整齐美观;
声像档案数字化处理与保存
摘要: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传统档案逐渐被声像档案所取代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档案形式,而对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与保存是声像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技术与保存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与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关键词:声像档案;数字化;处理;保存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正在动摇传统声像档案的地位,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成为当前的发展主流。声像档案主要包括音像资料、图像资料、图片等,其中文字形式的资料只是辅助作用。声像档案可以将社会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等进行长久的资料保存,而对其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与保存可以有效保障这些档案资料应用的高效与安全。
一、声像档案数字化处理与保存的必要性
对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与保存是由其特性决定的,是声像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首先,声像档案的载体材料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与纸质材料相比不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想要长久保存需要更高的条件要求。尤其是录像、录音带等具有磁性的档案载体,不仅要防高温、防潮湿、防光照,还必须要防磁,一旦受到上述外部因素的影响,声像档案就容易损坏,甚至造成档案报废。比如,录像、录音带会出现消磁、断裂、变形、磁粉脱落等现象;照片保存久了会发黄褪色,底片还容易变质粘连。其次,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声像设备也层出不穷,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而那些老旧的声像档案资料就难以被保管利用。尤其是录像、录音档案,常常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设备支持,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利用特定型号的录像机、录音机对录像带、录音带进行检查,当需要播放的时候也要相应的录像机与录音机支持。然而,随着声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一些老旧型号的设备将逐渐被淘汰,如果原来的设备出现故障,也将难以维修,这也是声像档案难以长期管理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传统的声像档案不易长久保存与管理,对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是当前较为有效的保护传统声像档案的措施。对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可以把原有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方便备份、保存,还可以实现快速的数字化检索从而便于利用与管理。总之,对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声像档案的管理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声像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声像档案数字化处理的主要技术
软磁盘保存电子档案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电子档案的整理;电子档案的保护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电子文件归档的类型有磁盘、光盘、磁带、文书电子档案整理、以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由档案部门在接收归档文件时集中完成、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由业务部门掌握、科技电子文件归档、科技电子文件档案种类较多、会计电子文件整理、工资以光盘形式归档时,应附有纸质的每月工资汇总表、企业会计账簿内容已进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归档电子文件以脱机方式保存、光盘作为新型的存贮载体,比磁盘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软磁盘的保护、光盘的保护、光盘的存放应置于盒中直立放置等,具体请详见。
一、电子档案的整理
目前,电子文件归档的类型有磁盘、光盘、磁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按档案种类分别整理组盘。
1、文书电子档案整理
一是内部文件。以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第一按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第二将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的文件分盘保管,便于按不同年代、不同期限定期拷贝,以延长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寿命。将同一归档部门的文件集中在同一盘上方便利用。为了确保文书电子文件组盘统一规范,应由档案部门在接收归档文件时集中完成,组盘后,档案人员应以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和规范命题,并建立文书档案盘内文件目录,便于计算机对盘内文件查找。二是外来文件。通过文书室处理,扫描成影像文件进入网络,各类公文的传递、批办、督办均在网上操作。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由业务部门掌握,处理完毕的文件由承办部门根据文件的重要性,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按归档键转入档案部门,档案人员审查后,加上档案管理信息,如:分类号、档号等,然后进入档案数据库。如要查询,则可通过各个网络终端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查询。
2、科技电子文件归档
煤层气藏保存条件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保存条件对于煤层气藏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保存条件主要指盖层的封盖能力、水动力条件和构造运动等因素。在地质历史中,上述地质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地层的温压条件而改变吸附与解吸和吸附与溶解之间的平衡,挖制地层中的煤层气赋存形式,从而影响煤层气的保存。文中最后以大城地区为例综合评述了煤层气藏的保存条件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
煤层气藏与常规天然气藏不同:煤既是气源岩,又是储集岩。一般来讲,煤
的生气量很大,从长焰煤开始,累积生气量都在50m3/t以上,Decke
r(1987)认为煤的生气量比其保存的气量要高8~10倍,也就是说煤的生
气量远远超过现今各煤层的实际含气量(一般为5~20m3/t),这主要是
由于煤岩自身的吸附能力和保存条件的不同造成的。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分析论文
1试管苗保存
从田间种植的种质资源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从形成壮苗到盛花期均可以取),取1.5~2.0cm有腋芽的茎段7~10个,用清水冲洗1~2h,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茎段较粗则增加至12min左右。用灭菌的镊子将茎段分次取出,每次取出1~2个,在灭菌水中彻底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特别注意每次从升汞中取茎段要用无菌的镊子)。分次取出茎段可以使茎段在升汞中的处理时间有一个梯度,保证至少有1个已经成为无菌苗。由于种质资源数量比较多,这样做就会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将处理好的茎段放在组培苗生长间,补充光照。保持生长间的温度在20~25℃。无菌苗形成过程中,天天进行检查,发现污染苗后挑出并进行高压灭菌,以防备造成试管苗生长间的整体污染。无菌苗形成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苗继续在普通MS培养基上扩繁1次,每1~2个茎段放入含3%的甘露醇MS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保存,一般每1个资源至少要保存3管,这样取用非常方便。控制种质资源保存库的温度在15~20℃,每周对资源库进熏蒸消毒1次,防止试管苗二次污染。在这种条件下,每1代试管苗可以保存120~150d,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试管苗的情况。由于受到了甘露醇及继代过多或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资源早期就会玻璃化,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将玻璃化的试管苗转移到普通的MS培养基上,20~30d就可以形成新的试管苗继续保存。
2田间种植保存
以试管苗保存约2年,试管苗会表现出明显的退化,例如整体的玻璃化,生长极缓,甚至在继代后不能形成新的试管苗,这就需要进行1次田间种植以重新获得试管苗保存。在当地马铃薯播种时间的前1个月,将已退化的试管苗种质资源转入普通培养基中,扩繁1代15~20株形成比较壮的组培苗,定植在育苗钵,置于温室或网棚中,每份资源至少扩繁15株以上,温室或网棚中的管理与微型薯温室生产相同。待植株根系较发达长出7~10片叶时,将其移入室外进行炼苗5~10d,然后带土移入大田。这种移栽苗因长势较弱,所以要求大田土壤疏松,灌溉条件好,肥料充足,并要严防人畜破坏。大田移栽时,每个资源选到10株壮苗移入大田,每个资源种植1行,株行距为30cm×65cm,剩余的不要丢弃,可以作补苗用。田间管理要做到早除草、早培土、早防病,加强肥料的充足供给,花期前可追施1次壮苗肥,壮苗肥为尿素,施用量控制在75~105kg/hm2。并可以以3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植株健壮后,以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作为试管苗的来源。
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过程中,田间种植与试管苗保存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种质资源少则几百份,多则几千份,所以种质资源可以多点保存,也可以分期分批保存,每年种植一部分,试管保存一部分,来年可以反过来,这样可以经济合理地搭配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