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技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7 04:08: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版画技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版画技法与情感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版画技法与情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其本体语言及制造技术本身并无高低,它只是充当了艺术家手中的媒介,因承载思想信息价值而决定其自身价值,而情感则是对技法的一个控制性把握。因此,优秀作品取决于技法和情感的和谐统一,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关键词:版画情感技法关系
随着大量国外艺术思想与观念、先进的绘画技能技巧、制作工艺的引入,我国版画艺术不断发展。从平、凸、凹、孔四大印刷方式的版种健全到今日的各个版种混合并用,从最原始版画单色的木刻到目前综合材料的运用,加之版画本身所具有的复数性与交流的便利性而使其被大众所接受。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发展都受其历史、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民族大文化背景,甚至外来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版画发展也是如此。自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开始,中国版画的主流便是以密切关注社会事实,揭露社会时弊,以反映人民心声而为社会及人民大众接受喜爱。早期的创作版画大多以黑白为主,其作品的形式风格,人物造型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例如解放战争时期的木刻,但其内在的激情与真挚情感表达,朴实的制作风格,强烈的黑白对比,丰富多变的刀法,深刻地感染着大家。
然而一分为二地看,政治因素的过度介入阻碍了纯粹意义上的版画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中西艺术思想的交流,激活了封闭僵化的文化形态,“青年版画艺术家在对传统不满的同时,打破旧有的版画表现形式;拓展其版画表现内容,在原有的通俗易懂的叙事,写实的表现形式以外,加以夸张、变形、寓意、象征;同时将人们精神境界的思想、情绪、理想、愿望和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纳入艺术观点。中国版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表现内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现代版画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①
正所谓事物的发展总有正负两个方面,版画毕竟是一项技术性、制作性要求比较高的画种,因此在拓展版画表现形式与技法上确实有不少人由于过分关注版画技术与形式感而忽略了作品的内在精神探求,以为画面制作精美就是好的版画作品,因此,版画界产生一种疑虑:“过分强调版画的制作工艺性会阻碍版画艺术发展,会使版画艺术走入歧途。”
版画技法与情感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版画技法与情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其本体语言及制造技术本身并无高低,它只是充当了艺术家手中的媒介,因承载思想信息价值而决定其自身价值,而情感则是对技法的一个控制性把握。因此,优秀作品取决于技法和情感的和谐统一,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关键词:版画情感技法关系
随着大量国外艺术思想与观念、先进的绘画技能技巧、制作工艺的引入,我国版画艺术不断发展。从平、凸、凹、孔四大印刷方式的版种健全到今日的各个版种混合并用,从最原始版画单色的木刻到目前综合材料的运用,加之版画本身所具有的复数性与交流的便利性而使其被大众所接受。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发展都受其历史、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民族大文化背景,甚至外来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版画发展也是如此。自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开始,中国版画的主流便是以密切关注社会事实,揭露社会时弊,以反映人民心声而为社会及人民大众接受喜爱。早期的创作版画大多以黑白为主,其作品的形式风格,人物造型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例如解放战争时期的木刻,但其内在的激情与真挚情感表达,朴实的制作风格,强烈的黑白对比,丰富多变的刀法,深刻地感染着大家。
然而一分为二地看,政治因素的过度介入阻碍了纯粹意义上的版画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中西艺术思想的交流,激活了封闭僵化的文化形态,“青年版画艺术家在对传统不满的同时,打破旧有的版画表现形式;拓展其版画表现内容,在原有的通俗易懂的叙事,写实的表现形式以外,加以夸张、变形、寓意、象征;同时将人们精神境界的思想、情绪、理想、愿望和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纳入艺术观点。中国版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表现内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现代版画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①
正所谓事物的发展总有正负两个方面,版画毕竟是一项技术性、制作性要求比较高的画种,因此在拓展版画表现形式与技法上确实有不少人由于过分关注版画技术与形式感而忽略了作品的内在精神探求,以为画面制作精美就是好的版画作品,因此,版画界产生一种疑虑:“过分强调版画的制作工艺性会阻碍版画艺术发展,会使版画艺术走入歧途。”
版画创作的多元化发展综述
随着“八五”思潮的冲击,多元化的艺术思想导致了版画创作的多元化呈现。随着这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版画必将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版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先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版画,创作版画。从鲁迅先生引进版画启,当代创作版画登上历史舞台,此后的发展也与社会运动紧密结合。
版画,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画种。中国古代版画与文化传播联系密切,有着显赫的历史背景。但今天所说的版画,却是在经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初期发展,到后来的国统区,敌占区和解放区版画时期,再到20世纪50到80年代的成熟期,发展起来的,即创作性的版画。这三个时期的版画,有技法材料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延续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80年代作为一个分水岭,此前伴随着社会运动出现的版画创作,都随着运动的结束而不再具有大的影响力了。80年代以后在数年间,西方百年间产生的不计其数的画派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国内的绘画创作。于是在这个大潮中如一叶扁舟的中国版画创作,迎来了新的转型期。从版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几个发展时期虽在时间顺序上是前后传承的,但又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的时代烙印,版画的产生到发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时代的属性。
当下国内的版画创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版展出现的数量众多的高品质作品,及接连不断的在国际版展上斩获的大奖,及深圳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的建立,等等都显示了当前版画创作的可喜局面。开放的大环境,给版画作品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台,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式下,版画创作的成果和弊病都被神通广大的现代传媒放大,并得到充分的显现,为版画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这些版画作品虽然尚未形成鲜明的时代风貌,其中仍然夹杂着前几次版画运动“遗传”下来的面孔,和西方绘画流派的影子,但是对于版画的本体语言及内涵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根据版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所以当代版画要想具有这个时代的特点,就和前面的版画时代形成一个断裂,产生一个安全的距离,把“遗传”下来面孔清理掉。产生这个断裂,不单单是指在作品面貌上,还是在创作的方法论指导上。说到底,作品面貌还是版画创作者的精神风貌,取决于版画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当下社会的大环境相对安静,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当下版画既没有了革命斗争宣传武器的功能,而它的传播功能又远远不及电子传媒,在版画作为武器和歌颂手段的历史使命隐退的今天,版画当下的时代面貌和时代使命需要得到重新认定。这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存在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版画创作者对当下时代命脉的找寻和掌握的深度,及对版画技法新语言的积累,等因素都影响着作品的时代性面貌。版画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常常被诸多的社会因素和人为原因所左右,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无论表达自由,积极进取或消极厌世,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人既是是创作的主导者,又是创作的主题。
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家的个性化的艺术追求,极大得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一些艺术家的经历就是这方面的范例,如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反之庸俗的艺术追求,只能成为前进的绊脚石,而被时代遗忘,此等范例更是比比皆是。一个艺术家具有了自己的审美角度,也就意味着有能力进行艺术创作,只要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就可以进入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进行创作了的。一个新颖的审美角度,必然带来新的技术革新。版画的技术性很强,必要的版画技术是作品质量的保证。如果过多地侧重于技法语言的渲染,将使作者停留在表面,使作品显得肤浅,而丧失了深层次的感染力,也丧失了对艺术层次的追求,也就更谈不上作者与观众精神上的良性互动了。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引用了荀子《乐论》中的一句话“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说到:“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要极丰富的全面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的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普遍性的表现生活和自然”既关注技术,而不要穷追猛打,重要的是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当下许多概念内涵都在发生着变化,例如,雕塑家在古埃及的本意是“使人生存的人”。版画的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随之变化,版画究竟要变成什么样子,或者具有什么特点的画叫版画?在这不确定的当下,我们回到了,在尚未形成版画概念之前的状态中,对版画的概念进行探索,进行重新的定义。已有的版画定义都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版画进行了解释,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两个代表。一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版画解释为:“版画,是绘画种类之一。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蚀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画,刻,印三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和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作性,这种版画称作创作版画。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历史已有上千年历史,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先生提倡才取得巨大发展。在西方,16世纪的A。丢勒以铜版画和木版画复制钢笔画,到17世纪伦勃朗把铜版画从锩刻法发展到腐蚀法,并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是在19世纪。从版种上分平凸凹漏。现代版画家为了探索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有时在同一幅版画内同时使用几种类型的版画方法称为综合版画。”这个解释是对版画较为全面的叙述。但只是在发展历史和制作手法上,没有对版画作为艺术创作的本质特征进行叙述,再者对于综合版画的定义也不确切,只是在版画技法范围内进行定义,而忽略了画种间的技法综合。二是徐冰先生所说:“版画作为间接性绘画,它是通过艺术家依创作意图对媒介物进行规定性处理,经过印刷的间接过程,使媒介物转化成痕迹的形式呈现为画面。由于痕迹的出现来源于同一媒介物,这使版画原作的产生具有可重复性,使其成为具有复数性的绘画。”在这类观点中强调了艺术家是版画创作的主体,并且强调了重复性是具有美学意义的重复性。
版画现状与思考论文
摘要:版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先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版画,创作版画。从鲁迅先生引进版画启,当代创作版画登上历史舞台,此后的发展也与社会运动紧密结合。随着“八五”思潮的冲击,多元化的艺术思想导致了版画创作的多元化呈现。随着这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版画必将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
关键词:版画复数性创作主体痕迹
版画,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画种。中国古代版画与文化传播联系密切,有着显赫的历史背景。但今天所说的版画,却是在经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初期发展,到后来的国统区,敌占区和解放区版画时期,再到20世纪50到80年代的成熟期,发展起来的,即创作性的版画。这三个时期的版画,有技法材料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延续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80年代作为一个分水岭,此前伴随着社会运动出现的版画创作,都随着运动的结束而不再具有大的影响力了。80年代以后在数年间,西方百年间产生的不计其数的画派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国内的绘画创作。于是在这个大潮中如一叶扁舟的中国版画创作,迎来了新的转型期。从版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几个发展时期虽在时间顺序上是前后传承的,但又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的时代烙印,版画的产生到发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时代的属性。
当下国内的版画创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版展出现的数量众多的高品质作品,及接连不断的在国际版展上斩获的大奖,及深圳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的建立,等等都显示了当前版画创作的可喜局面。开放的大环境,给版画作品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台,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式下,版画创作的成果和弊病都被神通广大的现代传媒放大,并得到充分的显现,为版画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这些版画作品虽然尚未形成鲜明的时代风貌,其中仍然夹杂着前几次版画运动“遗传”下来的面孔,和西方绘画流派的影子,但是对于版画的本体语言及内涵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根据版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所以当代版画要想具有这个时代的特点,就和前面的版画时代形成一个断裂,产生一个安全的距离,把“遗传”下来面孔清理掉。产生这个断裂,不单单是指在作品面貌上,还是在创作的方法论指导上。说到底,作品面貌还是版画创作者的精神风貌,取决于版画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当下社会的大环境相对安静,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当下版画既没有了革命斗争宣传武器的功能,而它的传播功能又远远不及电子传媒,在版画作为武器和歌颂手段的历史使命隐退的今天,版画当下的时代面貌和时代使命需要得到重新认定。这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存在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版画创作者对当下时代命脉的找寻和掌握的深度,及对版画技法新语言的积累,等因素都影响着作品的时代性面貌。版画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常常被诸多的社会因素和人为原因所左右,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无论表达自由,积极进取或消极厌世,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人既是是创作的主导者,又是创作的主题。
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家的个性化的艺术追求,极大得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一些艺术家的经历就是这方面的范例,如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反之庸俗的艺术追求,只能成为前进的绊脚石,而被时代遗忘,此等范例更是比比皆是。一个艺术家具有了自己的审美角度,也就意味着有能力进行艺术创作,只要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就可以进入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进行创作了的。一个新颖的审美角度,必然带来新的技术革新。版画的技术性很强,必要的版画技术是作品质量的保证。如果过多地侧重于技法语言的渲染,将使作者停留在表面,使作品显得肤浅,而丧失了深层次的感染力,也丧失了对艺术层次的追求,也就更谈不上作者与观众精神上的良性互动了。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引用了荀子《乐论》中的一句话“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说到:“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要极丰富的全面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的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普遍性的表现生活和自然”既关注技术,而不要穷追猛打,重要的是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教学中版画视觉效果体现
版画视觉艺术造型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具有艺术独特性的艺术造型,这其中既包含具象因素,又包含抽象因素。在艺术造型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不同的审美、不同的表现、不同地域的差异,自然而然地产生审美观念的差异性。在此我们就对版画艺术造型特点、视觉艺术教育以及独特的版画文化为背景,对版画视觉艺术造型的内在表现来进行如下阐述。
一、版画的审美特征
(一)版画的审美意象
版画在创作实践中,体现了艺术的创新精神。在版画审美意象的选择、配合上,画家有了新的创作意识。意象是客观物象同画家主观思想情感融合的产物,在版画的创作全部过程中,客观景物人性化和感情化,主观情感融合在艺术创作中。所以,版画在描写景物时,表现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主观强调审美主体对客观景物的独特感受。集中体现主体内在生命精神品质的个性感受和情感意识,形成了一系列的独特、夸张的审美意象和意象组合的画面。由此可见,版画是以其独特的艺术内涵让我们在想象的空间形式中体悟到版画艺术的魅力,从而使整个画面产生无穷的变化,呈现出种种审美意象。
(二)版画的独特魅力
由于不同的视觉艺术门类所使用的材料、工具以及表现手法的差异,从而形成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形态。版画同国画和油画的语言形态就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用木料和石材刻出来的版画,因其质地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也大不相同。除此之外,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除了直接与作品本身接触外,他所拥有的版画制作技巧,也会影响作品完成后的构成。艺术家创作版画时,除了要考虑材料本身的天然特性,也要思考印刷机器可能会产生的效果。由于版画技法的独特性,能够熟练的运用版画技法,并把版画的技法、创作情感、形式美感都集中到版画的承载物上,再通过印刷把版画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版画的创作中,把艺术创作作为绘画生命中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艺术创作风格的突出标志。所以,从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版画作为视觉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艺术家丰富的心灵世界和深厚的艺术内涵。既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语言,同时提高人们对形式美和自然美的追求,进而陶冶人们思想情操,提高审美意识。
版画创作中表现语言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版画语言艺术观念作品内涵
论文摘要:在版画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是画家的思想以及其艺术观念,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和艺术观念就决定着用什么样的版画表现语言去作特定的艺术追求,并最终将决定作品的成败及作品内涵的深度,所以在版画创作中重视和强化版画的表现语言是极其重要的。
版画因其版材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直截了当的表现过程,通过对不同媒材的刻制处理,去寻求特殊的艺术效果。因为无论媒材是石、木或金属,在经过刻制之后大都体现出很强的力度,最后所形成的画面效果往往都具有表现主义倾向,而表现主义是最主要的艺术手法。
谈到表现语言就首先要明确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是表现语言;二是版画表现语言。所谓表现语言就是表现手法,是画家表现个人情感和实现创作目的的手法。而版画的表现语言则首先是使用个性化的版画语言去表现画家的艺术观念和思想情感,其次是通过对版画材料的选择以及版画技法的个性化制作,呈现出独具特性的版画符号。这两者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使版画外在表现形式产生内在本质的艺术升华。因此一幅优秀版画作品的产生,不仅需要画家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厚的思想内涵,更需要画家个性鲜明、技艺精湛的版画表现语言,这在版画创作中是极其重要的。我国版画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真正的版画艺术创作始于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深受20世纪初以欧洲柯勒惠支、麦绥莱勒等一批世界著名版画家创作形式的影响。虽然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们在作品中表达的不仅是个人主观的情感,而是基于民主和人道的思想,对终日劳作而生活贫困的劳动人民群众寄予的深深同情。他们的作品中包含着更多人的命运和痛苦,这在动荡的一战后的欧洲社会特别是德国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具有撼人的感染力。它们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尤其是欧洲表现主义的版画作品,在版画表现语言上所作出的突破和所取得的成就,都大大加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造就了世界性的影响。欧洲版画特别是黑白木刻版画中那强烈的对比和伤口一般的刀痕印痕,都准确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本质,这也和上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大背景相吻合,所以中国新兴木刻一经产生就有了大批的参与者和追随者。但当时还是以学习欧洲版画为主,在版画表现语言上探索较少。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的风雨洗礼之后,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版画表现语言的探索都有了才反大的进展,出现了很多在版画表现语言上不断探索和极具个性的版画家,如吴凡的《蒲公英》。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版画创作开始由以宣传政策为宗旨转向了对艺术个性的追求,尤其是在版画表现语言方面,开始了空前的全方位的探索,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版画家更加重视对自身情感的观照,其一也是最主要的宗旨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念,其二是对制作技法的探求,以致很快形成了以学院版画为代表的精英版画,他们最关注的就是对版画表现语言的探索。这既体现在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也体现在版画家的思维方式、创作观念上。我国版画在经历了从服务于政治需要和地域风情民俗的描绘到对版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之后,版画表现语言的突破是我国版画创作进程中最本质最关键的成就之所在。
尽管如此,我国对版画表现语言的探素与世界知名版画家的创作之间还是存在相当的差距。如前面提到的比利时著名的现实主义版画家麦绥莱勒,在他所创作的上万件作品中,很少对客观事物作客观写实的描绘,主要是使用一些他自己所特有的概括手法和完全符号化了的象征性手法来表现事物,作品线条坚挺有力木味十足,画面变化丰富。如他在1920年创作的《烟》,从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都是工人及其家人的生命,这些看似简单的形象却县画家用针钾的目光经过深刻的思考从缤纷繁杂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其版画表现语言极其深刻。总之,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版画家都在尽力用自己个性化的版画表现语言传达他们的观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版画中所蕴涵的表现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处理上的不同,更应该是版画家在画里画外所彰显出的灵魂的独特光华。它全部的核心价值则在于其承载的思想内涵即艺术家的思想、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力—这是版画表现语言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点。
另外我们还必须把版画表现语言看作是艺术家“中得心源”的意向,而不是简单的“外师造化”的摹写。它所表现的应该是将蕴藏在版画家心中的巨大能量用富有激情的艺术符号—版画语言来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创造独具艺术特性的各种各样的符号—版画语言一定要让它成为振动心魄的手段;我们要努力做到把物象的普遍性赋予单纯化的形态和象征性的艺术处理,用单纯独特但有象征意义的艺术符号—版画语言表现在版画创作中,建构极具个性化的版画艺术面貌;我们要长期深人地研究版画创作的内在精神性和文化针对性使其溶化在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版画语言之中,并使其呈现出历史的深厚底蕴和当今的时代光华,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有在版画创作中通过版画特有的尤其是个人特有的版画表现语言体现出来。
浅议综合材料版画的现状及策略
一、转折期
随着图像时代对视觉文化的研究介入到版画领域,新的图像理论正日益影响着版画创作的面貌。如何在综合材料版画领域表现出直观的视觉形象,用来反映新鲜的视觉体验,进而以“看”的方式触及当下社会问题,达到介入社会现实的目的,也就成为了值得探索的新思路。新的艺术追求对材料的选择、材料语言和技法的运用必然提出全新的要求。但是开创期的综合材料版画毕竟还处于材料的初始阶段,顾盼于材料表面的肌理现象,追求材质对比产生的趣味及其隐喻性,缺乏深入的材料语言研究,制版方式又局限于材料的罗列、拼贴,所以在表现形象的时候,常常出现既想突出材料,又颇受形象的约束,摇摆于两者之间彼此消弱的状态,而难于满足新的需求。2006年,胶粉版画得以发明,它以单纯的新材料、新语言、新形式呈现出与开创期迥然不同的艺术特征:
1.由于材料的相对单一性,不同于开创期多变的语言现象和丰富的印刷体验,形成单纯的语言特征和丰富色调的印刷感。
2.材料语言的变化不再是不确定和难于操控的,而是消除了丰富的肌理变化,语言变得理性而有色调秩序感。
3.画面在凸显材质趣味的同时,还能呈现直观的视觉形象。
具有显著的单纯性的胶粉版画其实延续了传统版种的优势,但因以新材料建构新母版,又在概念上区别于传统版种,这就使得我们对综合材料版画的概念产生了新的理解:综合材料版画虽然始于综合,但并不一定止于综合。综合概念的提出是一种文化策略,是针对传统版种的局限性进行创新性探索的起点,是促使版画形态呈现更多可能性的方法。同时,胶粉版画的出现也为综合材料版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满足于材质对比产生的趣味,深入挖掘材料语言,为表现直观视觉形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2006年以来,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综合材料版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胶粉版画的发明上,同时也使脱胶独幅版画技法在新的图像理论的影响下,从开创期追求材料的龟裂、剥落等肌理趣味转变为提纯出色层语言来表现瞬间、模糊、运动中的视觉现象;Ps版则以其自由、直接的绘画性和充满表现性张力的艺术形象,成为此时期活跃的艺术现象;而实物转印技法经转印技能形成了直观的物象,这一点得到了有意识地强化,并在综合材料版画创作中独树一帜。
初中美术备课组年终总结
一学期来,美术备课组以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思路为指导思想,在教务处、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严格贯彻、执行学校各项工作要求,逐步实施学校提出的科研工作策略,如期开展了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有方案,实施过程中有记录,活动结束后有总结,注重文字、图片的收集与整理,以备存档。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常规教学工作,加强集体备课。
本学期在学校教学管理部的统一部署下,本各课组协调同科教师做到了:制定教学计划一致,安排教学进度同步,规范实施教学流程,统一评价标准,常规教学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疑点,能够在集体备课时相互交流,共商对策,促进教学业务的提高。
二、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在学校教研室的统一要求下,本组围绕“美术课堂习作表现形式的新探索”为主题开展了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活动,如:开展了“以油画棒替代水彩颜料进行色彩训练”的小课题研究,开展了“指导学生以KD板材料制作油印版画的新探索”和“水墨画技法教学的探究”为小课题的研究。二是承担了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指定的“水墨画技法教学专题研讨”系列活动,如:尹文涛老师在3月13日的全市“水墨画技法教学集体备课”活动中,作了《对初中美术课程实施国画教学的探讨》的中心发言;4月10日随教研员送教下乡,在中学上了一堂国画技法课;5月15日全市性的“国画技法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进行,再次向全市美术教师展示了一堂《中国山水画技法》观摩课,得到了市教研员等老师们的好评。三是及时组织本组教师跨学科进行了听汇报课研讨,通过参加跨学科听课学习,扩宽教学视野,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培养美术尖子。
中学美术备课组学年总结
一学期来,美术备课组以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思路为指导思想,在教务处、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严格贯彻、执行学校各项工作要求,逐步实施学校提出的科研工作策略,如期开展了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有方案,实施过程中有记录,活动结束后有总结,注重文字、图片的收集与整理,以备存档。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常规教学工作,加强集体备课。
本学期在学校教学管理部的统一部署下,本各课组协调同科教师做到了:制定教学计划一致,安排教学进度同步,规范实施教学流程,统一评价标准,常规教学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疑点,能够在集体备课时相互交流,共商对策,促进教学业务的提高。
二、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在学校教研室的统一要求下,本组围绕“美术课堂习作表现形式的新探索”为主题开展了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活动,如:开展了“以油画棒替代水彩颜料进行色彩训练”的小课题研究,开展了“指导学生以KD板材料制作油印版画的新探索”和“水墨画技法教学的探究”为小课题的研究。二是承担了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指定的“水墨画技法教学专题研讨”系列活动,如:尹文涛老师在月13日的全市“水墨画技法教学集体备课”活动中,作了《对初中美术课程实施国画教学的探讨》的中心发言;月10日随教研员送教下乡,在中学上了一堂国画技法课;月15日全市性的“国画技法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进行,再次向全市美术教师展示了一堂《中国山水画技法》观摩课,得到了市教研员等老师们的好评。三是及时组织本组教师跨学科进行了听汇报课研讨,通过参加跨学科听课学习,扩宽教学视野,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培养美术尖子。
中国苏版年画和日本画的异同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浮世绘版画的起源和概况,并从题材、技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日本浮世绘版画;技法;艺术风格
中国明清时期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及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版画,是中、日这两个国家分别创造的一种平民化的美术形式。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指18世纪产于苏州的版画类印刷物,即集中在桃花坞制作、呈现为年画形式的民间美术品;而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在日本崛起的独立的绘画门类,以“眼见耳闻的社会百态为表现内容”,通过对浮华世界的生动展现,来迎合市民和中产者世俗的审美情趣。
苏州的文化积淀深厚,独具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就是吴地文化中一枝独特的艺术之花。它刻绘精美、色彩绚丽,反映人们的美好愿望,又和吴地的民俗民风紧密相连,所以它在民众中的影响之深之广是其它艺术所无法替代的。桃花坞版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绵竹的木刻年画,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木刻年画。桃花坞时期的作品,突出了民间性、民俗性,画面构图均衡丰满。题材新颖,多以吉祥喜庆、神像、戏文、民间故事等传统吉祥的形象为主,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表现,巧妙地把传统的吉祥形象和谐声相结合,寓意深刻;在构图方面:桃花坞木刻年画追求丰满而均衡的艺术风格。即丰满而不让人觉得雍塞,均衡而不让人感到平板,相似国画又有别于国画;在色彩方面:多以成块的桃红、大红、淡墨、黄、绿、紫六色为基调,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鲜明,富有乐观向上的气息。苏州的雕版印刷技术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至明代苏州刻印的戏曲、小说、插图盛行于世。桃花坞木刻年画即有此逐步形成。苏州的木刻年画,在明代中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在苏州桃花坞版画中,含有致富获利内容的画片有《一团和气》、《娃娃得利》、《刘海戏金钱》、《岁朝图》等;有关农事的有《春牛图》、《丰收图》、《鱼樵耕读》、《大庆丰收》等;山水风景画片有各地风景,如《姑苏万年桥》、《苏州阊门图》等。
浮世绘是日本德川时代随着风土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民间版画艺术。由于作者多为市民画家和民间艺人,而且多以反映当时的民间风俗为题材,故亦称江户时代风情版画。它以市井风俗、社会时事、戏剧情节、妇女形象、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及山川景色为内容,体现出当时新兴市民的生活情感。它的渊源来自原有的“大和绘”。“大和绘”是专供贵族欣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日本元禄时期的菱川师宣是浮世绘艺术的创始人。除了创始人菱川师宣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揭开浮世绘的黄金时代帷幕的铃木春信,美人绘大师鸟居清长与喜多川歌吕等等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