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7 04:05: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版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版画艺术创作论文

一、数码媒介制作版画的必然性

1.在版画创作中引入数码艺术可以加速版画的发展

将数码艺术引入版画艺术创作,对传统版画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了当今时代的需求,给版画艺术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传统的版画艺术全部由手工完成,程序复杂繁琐,数码媒介高科技手段的引入,大大简化了版画的创作过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有利于版画艺术的快速发展。

2.数码媒介引入版画艺术能扩展版画的欣赏范围

数码新媒介与版画艺术的结合在丰富传统版画内容与传播途径的同时,给传统版画艺术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版画艺术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数字版画艺术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来说,版画艺术家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引入网络流行语言,使得版画艺术所要传递的情感更形象具体,在丰富版画内容的同时,通过数码媒介简化了创作难度,使得作品更容易被欣赏者理解和接纳。

二、利用数码新媒介进行版画艺术创作的途径探索

查看全文

版画现展论文

摘要:版画这一绘画门类的发展自古以来受到了科技发展的极大影响,科技发展导致印刷术进步,印刷术的发展决定了版画的前行。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版画摆脱了作为一种印刷手段的禁锢,大踏步地登上了艺术舞台。

关键词:版画;科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绘画艺术看起来和科技发展、工业革命之流的事情一点直接联系都没有,然而有一门隶属绘画范畴的艺术——版画,却恰恰出自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它出身自印刷技术。版画依其印刷原理可分为凸、凹、平、孔四种,按制版材料通常分为铜版、木版、石版、丝网版。

我们都知道,活字印刷乃是我国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和纸张的发明更推进了世界文化传播的行程,加速了文明的传播与进化,更让我们得以告别蒙昧,照见真知。仅以此文略述印刷术及脱胎自印刷术的版画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大概在四千多年前,最早的凸版模型诞生了。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此时冶金技术尚不发达,主要以玉石篆刻(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属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为主,后来青铜器冶炼技术逐渐发展,到了周代时,以青铜器为主的“周玺”逐渐兴起,到了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汉印可以说是相当的发达,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大约到了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拓碑也开始盛行起来。同时,雕版印刷术也正在逐渐萌芽。东晋时期的一位道人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一书曾经记载:“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这说明在此之前雕版印刷雏形就已形成。到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开始流行,目前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经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由七个印张连接折叠而成,图中释逝牟尼坐在“邸园精舍”的莲花宝座上,对弟子菩提长老及一千二百五十名信徒说法,卷末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价为两亲敬造普施“的字样。到了北宋初年,由于经济的发达,四川地区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即纸币的最初形态,宋仁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远早于德国人谷登堡1440年发明的铅活字。活字印刷术是世界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极大的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此后中国的木刻版画迅速发展,出现了不少有规模有影响的版画印制组织,比较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等。

一直到明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工具都由我国率先掌握,欧洲人最早掌握的印刷术是木刻印刷。欧洲木刻印刷始于何时,目前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十字军东征是一个标志。十字军从中亚带给欧洲大量的纸张印刷品,包括纸牌以及带有插图的宗教印刷品。具有确切记载的出现在公元140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宗教肖像和政治领导肖像木刻印刷,这些圣像与文字编排在一起,成为具有插图的宗教书籍。到了15世纪中叶,意大利的金银器匠发明了铜版制版印刷,用来大量复制小幅圣像及书籍插图,同时也用于精细复制油画,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石版印刷取而代之。

查看全文

版画现状与思考论文

摘要:版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先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版画,创作版画。从鲁迅先生引进版画启,当代创作版画登上历史舞台,此后的发展也与社会运动紧密结合。随着“八五”思潮的冲击,多元化的艺术思想导致了版画创作的多元化呈现。随着这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版画必将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

关键词:版画复数性创作主体痕迹

版画,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画种。中国古代版画与文化传播联系密切,有着显赫的历史背景。但今天所说的版画,却是在经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初期发展,到后来的国统区,敌占区和解放区版画时期,再到20世纪50到80年代的成熟期,发展起来的,即创作性的版画。这三个时期的版画,有技法材料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延续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80年代作为一个分水岭,此前伴随着社会运动出现的版画创作,都随着运动的结束而不再具有大的影响力了。80年代以后在数年间,西方百年间产生的不计其数的画派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国内的绘画创作。于是在这个大潮中如一叶扁舟的中国版画创作,迎来了新的转型期。从版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几个发展时期虽在时间顺序上是前后传承的,但又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的时代烙印,版画的产生到发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时代的属性。

当下国内的版画创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版展出现的数量众多的高品质作品,及接连不断的在国际版展上斩获的大奖,及深圳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的建立,等等都显示了当前版画创作的可喜局面。开放的大环境,给版画作品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台,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式下,版画创作的成果和弊病都被神通广大的现代传媒放大,并得到充分的显现,为版画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这些版画作品虽然尚未形成鲜明的时代风貌,其中仍然夹杂着前几次版画运动“遗传”下来的面孔,和西方绘画流派的影子,但是对于版画的本体语言及内涵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根据版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所以当代版画要想具有这个时代的特点,就和前面的版画时代形成一个断裂,产生一个安全的距离,把“遗传”下来面孔清理掉。产生这个断裂,不单单是指在作品面貌上,还是在创作的方法论指导上。说到底,作品面貌还是版画创作者的精神风貌,取决于版画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当下社会的大环境相对安静,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当下版画既没有了革命斗争宣传武器的功能,而它的传播功能又远远不及电子传媒,在版画作为武器和歌颂手段的历史使命隐退的今天,版画当下的时代面貌和时代使命需要得到重新认定。这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存在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版画创作者对当下时代命脉的找寻和掌握的深度,及对版画技法新语言的积累,等因素都影响着作品的时代性面貌。版画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常常被诸多的社会因素和人为原因所左右,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无论表达自由,积极进取或消极厌世,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人既是是创作的主导者,又是创作的主题。

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家的个性化的艺术追求,极大得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一些艺术家的经历就是这方面的范例,如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反之庸俗的艺术追求,只能成为前进的绊脚石,而被时代遗忘,此等范例更是比比皆是。一个艺术家具有了自己的审美角度,也就意味着有能力进行艺术创作,只要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就可以进入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进行创作了的。一个新颖的审美角度,必然带来新的技术革新。版画的技术性很强,必要的版画技术是作品质量的保证。如果过多地侧重于技法语言的渲染,将使作者停留在表面,使作品显得肤浅,而丧失了深层次的感染力,也丧失了对艺术层次的追求,也就更谈不上作者与观众精神上的良性互动了。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引用了荀子《乐论》中的一句话“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说到:“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要极丰富的全面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的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普遍性的表现生活和自然”既关注技术,而不要穷追猛打,重要的是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查看全文

艺术市场与版画分析

版画的市场规则是和版画的特征分不开的。版画之所以能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存在,是因为版画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有别于国画或油画,具有其它画种无法替代的艺术功能。在版画的创作中,画家不仅在构思构图阶段是创造活动,在制版和拓印阶段都属于画家的再创造。画家对表达自己意象的媒介物——版子进行创造性处理是重要的创作环节,是形成各类版画独特艺术语言,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的根据。版画的拓印过程仍然是画家继续创作的过程,每位版画家在创作中,都摸索出具有个性的拓印技法,一幅优秀的版画作品,不可能被他人仿制或临摹,因为它是无法用笔仿冒和拓印的,即使把一幅制作好的原版交给另一位版画家,他也难以仿印出来,所以,真正的版画精品作伪是很难的。其次,版画有别于其它艺术品种的在于它的间接性和复数性、以及印痕特性。它不是直接作画而成,而是必须经过作为“版”的媒介,通过与其它平面材料(纸)的接触,经由拓印而成的画面。正因为有这个不同种类的“版”,则要求画家对心目中的图式有一个再加工创造的过程,用最概括和简洁的语言归纳,限制、平面化、变形换色等手法,最大程度地将自然物象以版画家的眼光过滤,并用最理想化的方式,把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呈现给观众。版画必须是复数的,每幅作品同时可拥有若干原作。当然,印刷品也是复数的,但机器印刷所产生的印刷品的套印色差是无法和版画手拓原作的色彩效果和精美的印痕相比美的,欣赏版画原作和印刷品的感受是绝不相同的,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版画作为印痕艺术,它给予了艺术家的任意驰骋的自由天地,画家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印刷效果难以预测,画面上的形象不是由预先设定创造的,而是通过对象的偶然变化来体现的,它是主体心灵在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同中构成,在这一情境和氛围中创作,实际上也是对艺术家自身品格、兴趣、修养、审美观提出的要求。所以,每个版画家都将面临如何把你的版画作品提练、简化和加工,然后再有秩序的重复。这种拉大自然美与艺术美差异的做法,即是版画艺术语言的功效,像诗赋韵白,不再只是日常的口语,而是艺术化了的语言。正是版画的独特艺术语言和独特创作技法,决定了版画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版画有其自身的市场规则,维也纳国际造型美术协会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对版画原作概念制定了三条决议:(1)画家运用各种版材,将自己的创作意愿和意象通过版子转印于画面。(2)美术家亲手或在其监督指导下以其原版印刷而得的作品。(3)在版画原作上有画家亲笔签名。在版画原作紧靠画面的原纸上,当画家用铅笔(永不褪色,且在纸上留下永久性凹痕)签署题目和姓名前,都要标上一组数字,即这幅作品总数有多少,此幅作品是总数的第几张。版画的印刷不是无限制的,它受手工拓印的制约,只能限量印制,一般只能印几十幅,然后毁掉原版或封版不印,不允许在艺术市场上出现超过限定印数的作品,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约。依照国际艺术市场惯例,如果那位版画家的作品有不真实的印数出现,收藏家可以寻其索赔,索赔价格可达到该版画出售价的10倍,所以,版画家要严格遵守市场规则,详细地作好印数记录,以备核查。这个规则是国画所没有的,它保证了版画市场的规范有序。

在当今纷繁的艺术市场运作中,如果说让艺术家自己去找市场,则是缘木求鱼。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拿出优秀作品,因为艺术市场需要的是可以流传于世的艺术精品,这样的艺术精品不倾尽全力、不全神贯注地创作是不可能达到的。不把全部精力投入在创作上,即使你找到市场也只是暂时的,艺术市场的灵魂是艺术,市场是随其而生而灭的,艺术家不是市场策划者,不是市场组织者,也不是市场运作者。艺术家只有专心致志地研究艺术,创作出足以被历史检验的艺术精品,才是走进市场的唯一通道。如何提升版画家的艺术境界,适应艺术市场的发展,笔者以为:第一,要对艺术保持一种执著的精神和探究意识。注重经典作品的创作,经典力作需要花费画家大量的精力、心血和时间,目前只有少数艺术大家能用达到顶峰水平。第二,要保持对生活的激情和创新精神。艺术家应该用创新思维和独特眼光来体验和感受时代生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古今中外,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深入社会生活的结果,正如林亦鹏《废纸论》中所说,相当一部分现代艺术家创作的书画作品只能是一张废纸。第三,要保持良好的创作心态。版画家要创作出艺术精品,除有深厚的生活积累,较高的艺术修养之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心态,高尚的境界。很难想见,没有艺术性的作品能有广阔长久的市场,靠炒作哄抬上去的价格终归是会掉下来的,不变的是社会和公众对你艺术水平的评价。第四,要有民族文化的自信精神。艺术家尤其要具有民族自信心,关注民族文化的兴衰和前景,文化是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各民族标准亦有不同,故在时代与民族之间艺术没有高下优劣之分,艺术的价值就在这种不可取代的独特精神与独创传达样式上,越是民族的,越具有独特的文化语境,也越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借鉴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我们的艺术走向世界,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艺术市场不断开拓,版画艺术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它将会以稳健的步伐迈进国际国内艺术市场。

作者:高希奇单位:江苏东海县少儿版画中心

查看全文

美术版画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版画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出发,让学生学会欣赏版画作品,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文章从版画教学的方法入手,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健康发展,引导学生会用欣赏的眼睛来关注生活、关注自然。

关键词:美术教学;吹塑纸版画;美术欣赏;审美能力

版画的材料易得,制作方便,是学生很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使用和接触各种材料与工具,试验各种上色技巧和绘画技法。多种多样的操作和触摸能让学生始终处在新奇感和期待感中,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在吹塑纸版画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流程可按照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费德曼提出的美术鉴赏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进行。本文对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探寻版画的魅力进行探讨,让学生触摸美丽的世界。

一、比较欣赏教学法

比较欣赏教学法是寻找不同的美术作品,同时呈现给学生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分辨作品之间的差异,深入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限。在比较欣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作品的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具体而言,有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印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比较不同类型作品为切入点,让学生着重欣赏材质美和肌理美。教学伊始,教师出示两张不同类型的作品,其中一张为拓印作品,问:你看见了什么?两张作品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看了这两张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教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拓印作品的肌理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手中的树叶、莲藕片等材料,感知“线条、形状和纹理”的美,并让学生尝试创作拓印作品。学生看到用版画艺术手法拓印的作品,具有别样的美感:植物的叶子可以用树叶的背面来拓印,树干上的斑驳古朴的肌理可以用树皮或者皱纸来拓印,地板的条纹可以用瓦楞纸等。教师以各种材料的纹理美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版画特有的肌理美感,深入欣赏版画艺术的形式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独立欣赏教学法

查看全文

少儿版画的表现形式分析

在中国,版画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美术艺术形式,它的表现手法是通过画、印、刻等方式来诠释版画的意义,这种艺术形式即高雅又简单质朴。它的特点是可以印刷出许多同款的原版画,这些版画具有多种变换样式的肌理以及凹凸的美感。专业版画是画家们为了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而少儿版画不同于专业版画,它的主要是通过开展版画活动,目的是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难看出,少儿版画的表达方式相对较为简单,表现过程也更加轻松愉快,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促进儿童积极学习的态度。由于儿童版画的创作过程中,版画材料更加简单,且容易实施,通过运用不同的版画工具,促使儿童的版画作品更加质朴、清新、自然、充满童真童趣,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形式。

一、少儿版画的基本表达方式

少儿版画不同于传统的版画表现形式,传统版画即属于工艺制作范畴之内,也属于绘画范畴内,它是集刻、印、画为一体的一种伊苏表现方式。对于儿童而言,少儿版画的整个过程,就是一门集合手工课和图画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少儿版画的表现形式很多,例如吹塑性版画、黑白木刻的版画、KT板材质的版画等等形式经开展了秘书专业,但是开设秘书学专业的目的仅仅是未来满足社会市场的发展需求而已[1]。吹塑纸版画是少儿版画的创作中最好的一种形式。它是将吹塑板或者吹塑纸作为底版,由于吹塑纸的结构相对松散,较为容易的在吹塑纸上留下痕迹,它的特点还有素材的选取比较容易,价格也不贵,少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即安全有简便,因此,它在表现的手段和应用技巧,甚至是表现题材的形式和主题方面看来,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受到少儿们的喜爱。在版画的发展漫长历史中,黑白木刻版画是最为古老的一种版画形式之一,主要素材是木板。木刻版画的特点是以刀作为画笔,在木板上用刀雕刻出痕迹,从而产生了一种新颖的版画方式,使其具有独特的版画美。木刻版画的两种形式,分别为水印和油印,他们具有相同的执刀方式,但却具有不同的印刻方法。木刻技术要求儿童们具有较强的记忆和很好的手脑协调的能力。现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刻画时需要的胶版,这种胶版的特点是,很好地诠释了木刻艺术的美感和赐予少儿们快乐成长。KT板版画是通过撕刻划压的手法来表现的,虽然与木刻版画相似度很高,拥有相同的特点,但是不同于木刻版的凹凸不平,KT板版画则相对平整。因为在KT版作画时,木板上刻掉的木板和没刻掉的部分二者对比明显,KT板版画和吹塑纸相比,KT板版画的表现手法会多一些。它的特点是方面少儿刻画,安全卫生,清洁环保,适合于少儿们集体作画。

二、少儿版画的表达形式

对于版画最原始的表现是指少儿在小时候玩耍时,经常会把弄湿的小手或是小脚丫印在墙壁上、地面上的经历,尽管对于年少无知的儿童来说,他们并不了解“拓印”一词的概念,但是他们却在兴趣乐趣的基础上对他有所接触,间接的接触少儿版画知识。少儿版画的样式多种多样,并且大部分都具有少儿喜爱的游戏性和童趣性,尤其适合于年纪小的儿童学习。有很多种版画都可以表达少儿版画趣味形式,例如综合材料的版画、剪贴完整的版画和对饮版的版画。本文主要是对综合材料版画和纸质版画两种形式。一是综合材料的版画,它的主要原材料是树叶、菜叶毛线、纸片等等。将原材料和自然花纹连接在一起,制作出的版画激励条纹变化多端,美不胜收。综合材料的版画为少儿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二是纸版画,它是绘画和手工制作相结合产生的,属于凸版画的一种。拼接法是纸质版画制作的最基础的方法,将纸板直接撕成或是剪成物体的形状,然后再平贴或是叠贴,使版画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但是在黏贴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把油墨粘到版画上面。纸质的版画主要是利用各种薄厚和肌理都不同的纸张和工具,通过剪刻撕等方式制作出,这样使得版画层次更加分明。纸质的版画容易制作,简单便捷,能够引发少儿对版画的兴致,有利于培养他们创作性思维经开展了秘书专业[2]。

三、少儿版画的特殊效果的表现方式

查看全文

版画创作中表现语言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版画语言艺术观念作品内涵

论文摘要:在版画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是画家的思想以及其艺术观念,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和艺术观念就决定着用什么样的版画表现语言去作特定的艺术追求,并最终将决定作品的成败及作品内涵的深度,所以在版画创作中重视和强化版画的表现语言是极其重要的。

版画因其版材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直截了当的表现过程,通过对不同媒材的刻制处理,去寻求特殊的艺术效果。因为无论媒材是石、木或金属,在经过刻制之后大都体现出很强的力度,最后所形成的画面效果往往都具有表现主义倾向,而表现主义是最主要的艺术手法。

谈到表现语言就首先要明确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是表现语言;二是版画表现语言。所谓表现语言就是表现手法,是画家表现个人情感和实现创作目的的手法。而版画的表现语言则首先是使用个性化的版画语言去表现画家的艺术观念和思想情感,其次是通过对版画材料的选择以及版画技法的个性化制作,呈现出独具特性的版画符号。这两者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使版画外在表现形式产生内在本质的艺术升华。因此一幅优秀版画作品的产生,不仅需要画家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厚的思想内涵,更需要画家个性鲜明、技艺精湛的版画表现语言,这在版画创作中是极其重要的。我国版画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真正的版画艺术创作始于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深受20世纪初以欧洲柯勒惠支、麦绥莱勒等一批世界著名版画家创作形式的影响。虽然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们在作品中表达的不仅是个人主观的情感,而是基于民主和人道的思想,对终日劳作而生活贫困的劳动人民群众寄予的深深同情。他们的作品中包含着更多人的命运和痛苦,这在动荡的一战后的欧洲社会特别是德国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具有撼人的感染力。它们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尤其是欧洲表现主义的版画作品,在版画表现语言上所作出的突破和所取得的成就,都大大加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造就了世界性的影响。欧洲版画特别是黑白木刻版画中那强烈的对比和伤口一般的刀痕印痕,都准确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本质,这也和上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大背景相吻合,所以中国新兴木刻一经产生就有了大批的参与者和追随者。但当时还是以学习欧洲版画为主,在版画表现语言上探索较少。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的风雨洗礼之后,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版画表现语言的探索都有了才反大的进展,出现了很多在版画表现语言上不断探索和极具个性的版画家,如吴凡的《蒲公英》。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版画创作开始由以宣传政策为宗旨转向了对艺术个性的追求,尤其是在版画表现语言方面,开始了空前的全方位的探索,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版画家更加重视对自身情感的观照,其一也是最主要的宗旨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念,其二是对制作技法的探求,以致很快形成了以学院版画为代表的精英版画,他们最关注的就是对版画表现语言的探索。这既体现在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也体现在版画家的思维方式、创作观念上。我国版画在经历了从服务于政治需要和地域风情民俗的描绘到对版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之后,版画表现语言的突破是我国版画创作进程中最本质最关键的成就之所在。

尽管如此,我国对版画表现语言的探素与世界知名版画家的创作之间还是存在相当的差距。如前面提到的比利时著名的现实主义版画家麦绥莱勒,在他所创作的上万件作品中,很少对客观事物作客观写实的描绘,主要是使用一些他自己所特有的概括手法和完全符号化了的象征性手法来表现事物,作品线条坚挺有力木味十足,画面变化丰富。如他在1920年创作的《烟》,从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都是工人及其家人的生命,这些看似简单的形象却县画家用针钾的目光经过深刻的思考从缤纷繁杂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其版画表现语言极其深刻。总之,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版画家都在尽力用自己个性化的版画表现语言传达他们的观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版画中所蕴涵的表现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处理上的不同,更应该是版画家在画里画外所彰显出的灵魂的独特光华。它全部的核心价值则在于其承载的思想内涵即艺术家的思想、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力—这是版画表现语言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点。

另外我们还必须把版画表现语言看作是艺术家“中得心源”的意向,而不是简单的“外师造化”的摹写。它所表现的应该是将蕴藏在版画家心中的巨大能量用富有激情的艺术符号—版画语言来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创造独具艺术特性的各种各样的符号—版画语言一定要让它成为振动心魄的手段;我们要努力做到把物象的普遍性赋予单纯化的形态和象征性的艺术处理,用单纯独特但有象征意义的艺术符号—版画语言表现在版画创作中,建构极具个性化的版画艺术面貌;我们要长期深人地研究版画创作的内在精神性和文化针对性使其溶化在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版画语言之中,并使其呈现出历史的深厚底蕴和当今的时代光华,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有在版画创作中通过版画特有的尤其是个人特有的版画表现语言体现出来。

查看全文

科技发展对版画的影响透析

摘要:版画这一绘画门类的发展自古以来受到了科技发展的极大影响,科技发展导致印刷术进步,印刷术的发展决定了版画的前行。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版画摆脱了作为一种印刷手段的禁锢,大踏步地登上了艺术舞台。

关键词:版画;科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绘画艺术看起来和科技发展、工业革命之流的事情一点直接联系都没有,然而有一门隶属绘画范畴的艺术——版画,却恰恰出自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它出身自印刷技术。版画依其印刷原理可分为凸、凹、平、孔四种,按制版材料通常分为铜版、木版、石版、丝网版。

我们都知道,活字印刷乃是我国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和纸张的发明更推进了世界文化传播的行程,加速了文明的传播与进化,更让我们得以告别蒙昧,照见真知。仅以此文略述印刷术及脱胎自印刷术的版画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大概在四千多年前,最早的凸版模型诞生了。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此时冶金技术尚不发达,主要以玉石篆刻(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属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为主,后来青铜器冶炼技术逐渐发展,到了周代时,以青铜器为主的“周玺”逐渐兴起,到了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汉印可以说是相当的发达,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大约到了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拓碑也开始盛行起来。同时,雕版印刷术也正在逐渐萌芽。东晋时期的一位道人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一书曾经记载:“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这说明在此之前雕版印刷雏形就已形成。到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开始流行,目前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经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由七个印张连接折叠而成,图中释逝牟尼坐在“邸园精舍”的莲花宝座上,对弟子菩提长老及一千二百五十名信徒说法,卷末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价为两亲敬造普施“的字样。到了北宋初年,由于经济的发达,四川地区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即纸币的最初形态,宋仁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远早于德国人谷登堡1440年发明的铅活字。活字印刷术是世界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极大的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此后中国的木刻版画迅速发展,出现了不少有规模有影响的版画印制组织,比较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等。

一直到明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工具都由我国率先掌握,欧洲人最早掌握的印刷术是木刻印刷。欧洲木刻印刷始于何时,目前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十字军东征是一个标志。十字军从中亚带给欧洲大量的纸张印刷品,包括纸牌以及带有插图的宗教印刷品。具有确切记载的出现在公元140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宗教肖像和政治领导肖像木刻印刷,这些圣像与文字编排在一起,成为具有插图的宗教书籍。到了15世纪中叶,意大利的金银器匠发明了铜版制版印刷,用来大量复制小幅圣像及书籍插图,同时也用于精细复制油画,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石版印刷取而代之。

查看全文

版画创作民间艺术论文

一、高等艺术院校吸取民间剪纸艺术形态进行艺术创作及教学研究的历史概述

高等艺术院校专家学者都对各地区、各民族的独特剪纸这一原始艺术形式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吸取民间剪纸艺术形态进行了多种样式的艺术创作及教学研究"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吕胜中先生对于民间剪纸等民间美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民间原生态中极为丰富的剪纸语汇加以提炼,并通过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辟了实验艺术系"不断提倡深入发掘本土文化精神,开拓民间原生态艺术与当代艺术思想观念的表达两者之间的对接"

二、东北高校版画专业吸取民间剪纸艺术形态进行艺术创作及教学研究的基础

作为东北特殊地域环境下的高校版画教学,其任务是在承扬传统西方创作性版画的教学基础上融入多维的教学资源,制定趋于现代意识和学术意识的多元化教学氛围,转变版画形式化的肌理符号和游戏性的创作倾向,恢复版画在当代开放性艺术环境中专业语言的宽泛和张力,特别是应吸取东北地域长期根存和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理由如下:

1.版画艺术自身具有较强的民间艺术根基

中国民间版画历史悠久,不但在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广泛的表现内容、精湛优美的表现技巧、久远的历史传统和普遍丰厚的审美层次,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美一页"民间木版插图画自唐宋起,便作为印刷雕版技术印刷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中国木版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特别是以陈老莲为代表的画家亲自参与到木刻版画设计并创作的/水浒叶子0等作品,在中国木版画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而形成了中国木版年画各地不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并辗转流传至今"。

查看全文

版画技法与情感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版画技法与情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其本体语言及制造技术本身并无高低,它只是充当了艺术家手中的媒介,因承载思想信息价值而决定其自身价值,而情感则是对技法的一个控制性把握。因此,优秀作品取决于技法和情感的和谐统一,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关键词:版画情感技法关系

随着大量国外艺术思想与观念、先进的绘画技能技巧、制作工艺的引入,我国版画艺术不断发展。从平、凸、凹、孔四大印刷方式的版种健全到今日的各个版种混合并用,从最原始版画单色的木刻到目前综合材料的运用,加之版画本身所具有的复数性与交流的便利性而使其被大众所接受。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发展都受其历史、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民族大文化背景,甚至外来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版画发展也是如此。自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开始,中国版画的主流便是以密切关注社会事实,揭露社会时弊,以反映人民心声而为社会及人民大众接受喜爱。早期的创作版画大多以黑白为主,其作品的形式风格,人物造型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例如解放战争时期的木刻,但其内在的激情与真挚情感表达,朴实的制作风格,强烈的黑白对比,丰富多变的刀法,深刻地感染着大家。

然而一分为二地看,政治因素的过度介入阻碍了纯粹意义上的版画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中西艺术思想的交流,激活了封闭僵化的文化形态,“青年版画艺术家在对传统不满的同时,打破旧有的版画表现形式;拓展其版画表现内容,在原有的通俗易懂的叙事,写实的表现形式以外,加以夸张、变形、寓意、象征;同时将人们精神境界的思想、情绪、理想、愿望和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纳入艺术观点。中国版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表现内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现代版画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①

正所谓事物的发展总有正负两个方面,版画毕竟是一项技术性、制作性要求比较高的画种,因此在拓展版画表现形式与技法上确实有不少人由于过分关注版画技术与形式感而忽略了作品的内在精神探求,以为画面制作精美就是好的版画作品,因此,版画界产生一种疑虑:“过分强调版画的制作工艺性会阻碍版画艺术发展,会使版画艺术走入歧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