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6 22:19: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办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加强乡镇办案工作思考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制促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每年都与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签订责任状,规定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办案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牵头办案,实行有案不查责任追究制,加强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为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同时,为了及时掌握挂钩乡镇纪委工作的开展情况,我县还实行了“县纪委常委挂钩联系乡镇纪委工作制度”。分管常委定期到联系乡镇检查指导工作,解决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业务上的遇到难题,对疑难、复杂案件、重大案件实行跟踪督办,增强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主动性。
二、提高办案人员业务素质和办案水平乡镇纪委目前只有一个专职纪检人员,办案力量薄弱,其他办案人员皆为乡镇其他部门抽调的兼职人员,办案经验少,纪检监察业务水平不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加强乡镇纪检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乡镇纪检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办案能力异常重要。乡镇纪检人员业务知识和办案水平的提高,一靠加强自身学习,二靠集体培训,三靠实践摸索。加强纪检监察人员自身学习。乡镇纪检人员通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多找案例剖析,多与同行讨论交流,在实际查办案件时学中干,干中学,从而提高自身的办案能力。抓好集体业务知识培训。我县每年有计划地组织乡镇纪检人员集中参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培训,县纪委聘请专家和业务科室人员讲课,提高乡镇纪检人员的办案水平。通过实践摸索,逐步提高办案水平。近几年来,我县定期把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抽调到县纪委,参与县纪委办案,跟班学习,传授办案业务知识或由县纪委牵头,按联合办案的规定,交叉办案,在实践中学习办案程序及业务知识,达到独立办好案件的水平。另外,为了不断更新乡镇纪检监察队伍,我县把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有专业特长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基层办案第一线,为进一步做好乡镇纪检工作,提供坚实的保证。
三、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促进乡镇纪委扎实有效地开展办案工作。为有效增强乡镇纪委办案的责任感,县纪委与乡镇纪委签订目标责任状,将办案工作列为目标管理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把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纳入乡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范围,县纪委不定期督查乡镇纪委办案工作,对办案工作出色的乡镇纪委进行表扬,对办案工作无起色的乡镇纪委提出批评,对在案件查办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予以表彰奖励,促进乡镇纪委办案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对压案不查或查处不力,走过场,致使产生其它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实施联合办案,提高乡镇纪委办案的整体效能。目前,乡镇纪委除纪委书记为专职纪检人员外,其他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为了解决乡镇纪委普遍存在人手少,范围窄,人情关系复杂,不利办案的问题。20*年,我县纪委出台了《资源县纪委联合查办案件的有关规定》,将县直纪检组与各乡镇按就近原则划分三个办案协作区,协作区人员实行联合办案,人员由县纪委统一安排、调配,各协作区内发生的大案由县纪委在各自协作区组织人员查办,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信访件较多的资源镇的部分信访件安排给案件线索较少的乡镇纪委查办,既减少办案干扰,又达到共同提高纪检监察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的目的。
五、引导拓宽案源,获取案件线索案件线索是查办案件的基础,一个案件能否成功查处,案件线索质量十分重要。目前,乡镇纪委的同志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案源少,无案可查、难成案。收集线索是查办案件的关键,案件线索的获取,关键是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对有关检举、控告的群众来信来访要认真分析、排查;再就是要主动出击,多与乡镇派出所、乡镇司法所及其他执法执纪机关业务部门沟通,加强横向联系,实行信息共享,从中获取线索。加强对乡镇所属单位执行政策、财务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从中发现案件线索,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向老百姓要案件线索。乡镇纪委收集案件线索,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上级交办的案件,主要是上级纪委和信访部门转办的案件线索。二是多与乡镇派出所、乡镇司法所及其他执法执纪机关业务部门勾通,加强横向联系,实行信息共享,从中获取线索。三是充分发挥纪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到基层排查矛盾纠纷,向老百姓要案件线索。四是聘请威信高、政治素质好的党员群众代表担任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
六、正确处理纪委与党委政府、查办案件与经济发展、查办案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正确处理乡镇纪委与党委政府的关系。我们常说的“尚方宝剑”,就是指主要领导对查办案件的认可,一个案件的查处,跟“尚方宝剑”有着直接关系。为此,纪检人员在查办案件时,正确利用好“尚方宝剑”,对案件的查处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处理好与党委、政府的关系,争取党委、政府领导,上级纪检部门领导的重视、支持,就是争取“尚方宝剑”。因此乡镇纪委开展工作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来部署纪检监察工作,立案前要主动请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争取领导重视;查案时主动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通气,依靠领导决策攻克难关;结案时主动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确保案件定性处理恰当,力争把查办案件工作纳入乡镇党委建设总体规划。正确处理好乡镇纪委与党委政府关系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办案与经济发展关系。一是大力宣传查办案件的成果,弘扬勤政廉政典型,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二是大力宣传查办案件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使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认识到查办案件是为了惩治腐败,是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是单纯为查案而查案,消除查办案件会影响到乡镇经济发展的顾虑,让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理解纪检监察工作,支持纪检监察工作。正确处理查办案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通过查处一些发生在老百性身边,群众反映强烈、民愤极大的腐败案件,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提高纪委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提高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热情,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形成全民参与反腐败斗争的良好氛围。
公安办案成本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当前,中共中央在强调要建立节约型社会。而公安办案还存在着只强调客观真实的发现,强调实体公正的实现和维护,为了发现客观真实,为了实现和维护实体公正,可以不计成本,甚至不择手段的做法和观念。公安办案节约成本是市场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公正效率协调统一性和执法资源稀缺的必然要求。所以,探讨公安办案如何节约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安办案成本节约经济学
当前,公安办案还存在着只强调客观真实的发现,强调实体公正的实现和维护,为了发现客观真实,为了实现和维护实体公正,可以不计成本,甚至不择手段的做法和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安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也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笔者试从经济学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对公安办案要强化成本意识进行简要分析。
一、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含义
一般来说,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与成本相对应的概念有两个,即收益和效益。在经济学中,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既包括成本,又包括利润。而效益指的是一个生产过程以最小的投入总成本生产出既定水平的产出,或一个生产过程使既定的投入组合可得到的产出水平达到最大。
在执法活动中,如果投入较小的成本能取得既定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是投入既定的成本能取得较大的效果、较圆满地实现预期的目标,那么,执法活动是有效益的,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同样是能够生产出一定“产品”,同时又需要支付一定成本的活动,投入与产出同样是公安机关执法活动无法回避的问题。没有投入就不会有产出,不同程度的投入以及投入的方式都极大地影响着“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投入越多并不代表产出就越多,因此执法成本的投入要合理化,同时,还应保证收益与成本之差最大,也即执法的效益最大。经济分析法学认为,所有的法律活动和全部法律制度,都始终存在一个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法律运作交易成本,从而获得较大收益的问题。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也是如此。
促进乡镇纪委办案的思考
促进乡镇纪委办案的思考
乡镇纪委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和省、市纪委对乡镇纪委办案十分重视,每年都将查办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作为案件查办的重点内容,并三番五次强调要消除乡镇办案空白点。然而,由于乡镇纪委“人员难专职、任务难专一、时间难专用”,造成了不少乡镇纪委办案数量少、质量差、执行难,或有案不愿办、不敢办,甚至瞒案不报、拖案不办。为改变那种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促进乡镇纪委办案。
一、提高乡镇纪委干部素质,增强办案力量
保证足够的人员和精力,是开展案件查办工作的前提条件,然而,目前不少乡镇仅有一名纪委书记,而且其他工作任务重,用于纪检工作的时间少、精力少,纪委委员基本不参与纪检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案件查办工作。为此,一要配齐人员。每个乡镇纪委除配备一名纪委书记外,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或专职纪委委员,保证有2名以上的纪委干部专事纪检工作。乡镇纪委书记提拔、调任时,做到随缺随补。二要专职专用。乡镇纪委书记和专职副书记或纪委委员应该尽量不分管或少分管纪检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从事纪检工作。三要加强业务培训。针对乡镇纪委干部流动比较快的特点,县级纪委每年都必须举行业务知识培训班,重点对新从事纪检工作的乡镇纪委干部进行培训。还可以分期分批把乡镇纪委干部抽调到上级纪委机关跟班学习,突出办案业务,着力帮助乡镇纪委干部提高办案能力。同时,还可选送部分乡镇纪委干部参加省、市纪委举办的业务培训班,扩大他们视野,提高办案能力。
二、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办案责任
县级纪委要将全年的工作任务,以目标管理的形式下达到各乡镇纪委,进行定量、定质、定责,并突出查办案件在整个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建立查案责任制,把查处违纪政纪案件作为考核乡镇主要领导和乡镇纪委书记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签定责任状,对有案不查的乡镇党政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制。县级纪委平时要抓好督促检查,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奖优罚劣,并把目标管理考评的结果作为乡镇纪委书记、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政绩向组织部门通报,载入干部档案,与他们的奖惩、评优、晋升等挂钩。这样,无论是乡镇纪委,还是乡镇党委、政府肩上都有担子,心里均有压力,从而形成上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局面,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乡镇工作繁忙为由,放松纪检监察工作,甚至有案不查的现象。
纪委办案能力的调研报告
乡镇纪委是最基层一级的纪检机关,对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乡镇纪委对乡镇、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对农村的党风廉政环境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治本功能较为显著。近年来,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领导与指导,切实提升乡镇纪委办案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作一个粗浅的剖析。
一、当前乡镇纪委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㈠乡镇纪委基础力量单薄
在人力方面,我县14个乡(镇),有8个
乡(镇)是配备专职纪委书记的,6个乡(镇)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在分管工作方面,与党政班子其他成员一样,主要精力放在做好乡(镇)中心工作上,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的,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同时,各个乡(镇)纪委委员职数为3至5人(全县14个乡镇除云和镇配备5名委员外,其余均为3人),每个乡镇配备1名专职纪检干部。乡镇纪委委员、专职纪检干部绝大多数是站所负责人,工作任务繁杂,在遇到纪检工作与其他工作相冲突时,他们不可能抽出很多的精力去搞纪检工作,同时又要按其它分管领导的要求去下乡驻村或做一些应急性事务。长此以往,纪委书记和纪检干事或纪委委员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基础力量薄弱成为乡镇纪委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直接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缺乏主动性,完全处于应付状态。
㈡乡镇纪委办案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检察人员办案制度
中政委四条禁令
1.绝对禁止政法干警接受案件当事人请吃和喝、送钱物;
2.绝对禁止对告诉求助群众采取冷漠、生硬、蛮横、推诿等官老爷态度;
3.绝对禁止政法干警打人、骂人、刑讯逼供等违法乱纪行为;
4.绝对禁止政法干警参与经营娱乐场所或为非法经营活动提供保护。(二)最高人民检察院九条硬性规定
1.严禁超越管辖范围办案;
提高办案工作能力
提高办案工作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能力
提高办案能力,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联系湖北实际,当前反腐败形势,突出表现出四个特点:
(一)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得到初步遏制,但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湖北省*年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显示:“反腐败”问题在群众关注热点问题中,首次由*年的前三位降至第五位;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成效的满意程度达62.22%,比*年提高15.82%。但是,腐败案件的总体规模还较大,涉案人数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经过多年治理还有反弹,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陆续显现,有效遏制腐败的任务很重、难度很大。
(二)腐败案件多发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但大案要案居高不下。分析反腐败斗争开展以来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情况,信访总数、立案涉及人数、处分人数等重要指标从*起呈下降趋势。但万元以上经济案件和县(处)级以上干部案件分别在1500-1800件、250-290件的高位徘徊。特别是市(厅)级干部案件占有较大比例。*年,省纪委查办市(厅)级干部案件76件,年均12.7件,比*年增长23%。
(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普遍增强,但顶风作案时有发生。*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在党的十六大以后的13491件,占案件总数的40.09%。
乡镇纪委办案调研报告
乡镇纪委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和省、市纪委对乡镇纪委办案十分重视,每年都将查办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作为案件查办的重点内容,并三番五次强调要消除乡镇办案空白点。然而,由于乡镇纪委“人员难专职、任务难专一、时间难专用”,造成了不少乡镇纪委办案数量少、质量差、执行难,或有案不愿办、不敢办,甚至瞒案不报、拖案不办。为改变那种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促进乡镇纪委办案。
一、提高乡镇纪委干部素质,增强办案力量
保证足够的人员和精力,是开展案件查办工作的前提条件,然而,目前不少乡镇仅有一名纪委书记,而且其他工作任务重,用于纪检工作的时间少、精力少,纪委委员基本不参与纪检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案件查办工作。为此,一要配齐人员。每个乡镇纪委除配备一名纪委书记外,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或专职纪委委员,保证有2名以上的纪委干部专事纪检工作。乡镇纪委书记提拔、调任时,做到随缺随补。二要专职专用。乡镇纪委书记和专职副书记或纪委委员应该尽量不分管或少分管纪检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从事纪检工作。三要加强业务培训。针对乡镇纪委干部流动比较快的特点,县级纪委每年都必须举行业务知识培训班,重点对新从事纪检工作的乡镇纪委干部进行培训。还可以分期分批把乡镇纪委干部抽调到上级纪委机关跟班学习,突出办案业务,着力帮助乡镇纪委干部提高办案能力。同时,还可选送部分乡镇纪委干部参加省、市纪委举办的业务培训班,扩大他们视野,提高办案能力。
二、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办案责任
县级纪委要将全年的工作任务,以目标管理的形式下达到各乡镇纪委,进行定量、定质、定责,并突出查办案件在整个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建立查案责任制,把查处违纪政纪案件作为考核乡镇主要领导和乡镇纪委书记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签定责任状,对有案不查的乡镇党政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制。县级纪委平时要抓好督促检查,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奖优罚劣,并把目标管理考评的结果作为乡镇纪委书记、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政绩向组织部门通报,载入干部档案,与他们的奖惩、评优、晋升等挂钩。这样,无论是乡镇纪委,还是乡镇党委、政府肩上都有担子,心里均有压力,从而形成上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局面,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乡镇工作繁忙为由,放松纪检监察工作,甚至有案不查的现象。
三、加强办案指导,提高案件质量
职务犯罪侦查办案安全思考
摘要:职务犯罪侦查是检察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规范检察机关执法和办案安全也是贯彻实施刑诉法修改的重大举措。保持对腐败犯罪的高压态势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办案安全,是对司法改革新时期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两个基本要求,规范办案安全也是打击腐败犯罪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的保障。
关键词:职务犯罪侦查;办案安全;办案机制
一、当前社会环境中司法机关与人民群众易引发矛盾冲突的原因
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普法工作的推动使得人民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对法律制度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是一种好现象,反映的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但这种好现象不可能一帆风顺地向前推进社会文明,法律的滞后性与不完善必然存在,不能完全指引当前的每一个社会行为,而人性也不是十全十美没有缺陷,这种滞后性、不完善与人性本身存在的缺陷碰撞在一起,就一定会引发矛盾与冲突。而国家公检法部门在司法实践工作中,是国家法律的直接实施者与监督者,特别是检察机关,既是执法机关,也是法律实施监督机关,这种矛盾冲突就会表现得更加激烈、明显。从当前的负面社会现象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党和群众之间,国家机关和群众之间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群众对国家机关的不信任;老百姓现在存在明显的“仇富”、“仇官”心理,只要有报道反映某官员被免去现在职务字样,老百姓就会不理清缘由骂声一片,并以网络为媒介,使得一些负面过激言论迅速传播。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信息传播四通八达的时代,这种扭曲事实真相的猜测与臆断,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无疑是给国家机关和老百姓之间本已存在问题的关系又雪上加霜。不仅不利于解决矛盾冲突,更有可能会激化矛盾,使事情朝着反方向发展,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双方损失,造成难以弥补的严重后果。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实施法律监督时,与时俱进地多渠道、多方法对案件各方面信息进行采集,并对案件进行全面的评估与预测是办理案件的必要前提。侦查过程中,办案人员也容易存在注重证据的采集而欠缺对办案风险与安全的全面考虑,每一个环节的小疏漏都可能引发大问题,加之当前国家机关与老百姓之间存在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与办案疏漏碰撞在一起,就会撞出不和谐的火花。
二、如何提高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的办案安全
在办案过程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时、有效地化解执法办案风险,从源头上预防执法办案风险事项的发生,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责无旁贷。办案安全,不仅仅包括犯罪嫌疑人、证人的安全,也包括办案人员、办案单位的安全,不仅仅包括身体上的安全,也应包含心理、精神状态是否健康良好。同时,也应当把这一范围进一步扩展延伸,将犯罪嫌疑人家属、证人家属都包括在内。了解犯罪嫌疑人家属、证人家属的基本信息,生活状态及案件发生时的心理、精神状态,对已掌握的可能引发不稳定的因素、激化社会矛盾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讨论评估,配置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系统、有效的预防执法办案风险工作新机制,将办案风险降到最低。建立有效的预防新机制是保证办案安全的大前提,完善事发后的妥善处置机制也是正确处理问题、保证办案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对于重大复杂、敏感案件或是可能或已经在本辖区产生较大影响的案件,从办案人员到主管领导、当地党委政府、上级机关,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已引发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应以化解矛盾为重点,注意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指出自身问题,敢于配合调查,另一方面要理解对方的情绪及状态,注重释理说法,对于一些群众的过分言论,或是出现在网络上的涉检舆情要做出正面回应和正确引导,将预防与事后处置有效统一到一起,做到每案必评、重点预防、及时预警、综合处置、妥善化解,并在办案全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乡镇纪委查办案件调研报告
前不久吴官正书记在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乡镇是基础,要认真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乡镇纪委查办案件工作,以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当前乡镇纪委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认识上有偏差,力量上不适应。近年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基层案件查办的要求越来越高,目标越来越明确,而基层一些党政机关领导对反腐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查案工作仍认识不到位,在配备和使用纪检干部上不能适应新时期纪检工作的要求。乡镇纪委干部存在新手多、兼职多、调动多的现象。有的出于照顾,为解决职级待遇而安排在纪检监察岗位上;有的纪检干部素质不理想,工作上打不开局面;有的兼职过多,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缺乏职责意识,目前我县19个乡镇的纪委书记中有17位均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党委副书记分管工作繁重,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来,另外,乡镇专职纪检干部少,乡镇纪委委员一般由站所干部兼任,影响办案工作的开展。有的新手政治上不成熟,担当不起纪检工作这个位置等。同时有些乡镇纪检干部本身认识也较片面,认为纪检工作干的如何无所谓,做好其他工作才是实的、硬的、有用的。有的同志甚至还存在着查案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顾虑,认为“经济要上,纪律要让”,对案件工作不重视、不支持,影响了乡镇纪委查案积极性。
2、思想作风不过硬。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字当头,不愿叫真,缺乏严格执纪的态度,不敢坚持原则。虽然自己能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但乡镇范围小,有各种关系和工作对象,甚至每天都要见面,存在着开展查案工作必定要得罪人甚至是一批人的思想顾虑,造成对违法违纪现象不敢抓,不愿管,直等到上级督办,可以把责任推到上级,出现“专抓死老鼠”的现象,工作上很被动。一些基层单位的负责人怕有了案件会影响本单位争先创优和年度考核工作,担心自己管辖的部门违法违纪案件曝光后受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追究,影响政绩,耽误仕途升迁,因而对违法违纪行为不查不报,用组织处理代替党纪政纪处分,搞“内部消化”。
3、主动性不足,深究不够。信访工作和开展专项清理工作都是发现违纪线索的重要渠道,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有些纪检干部立案意识不强,深究不够,跑掉了一些案子。一是守株待兔,坐等群众举报,很少深入到掌管人、财、物的部门和其他容易发生问题的村级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查找违纪线索,不注意透过管理混乱的现象,看到违法违纪的实质。二是有的基层组织存在为完成上级目标考评而“凑案子”的思想,如果上级纪委没有下达指导性办案任务,干脆不办案。
4、办案业务不熟悉。当前纪检监察工作可以说面临着三多:一是新任务多,二是新问题多,三是新知识多。随着新的犯罪形式和手段的不断出现,一些腐败分子为了实现其罪恶目的,在犯罪过程中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不断变换作案形式和手法,呈现智能型犯罪,在作案之初就考虑到日后问题暴露了怎么办,这些犯罪形式和手段极具隐蔽性,欺骗性和破坏性,为案件的查办带来了深度和难度。然而,就目前乡镇纪检干部素质状况而言,在新时期反腐败斗争中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基层纪检干部平时查办的案件比较少,缺乏实践锻炼,业务不精,对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信心不足,办法不多,对违法违纪出现的新形式和手段把握不住,影响了基层案件的查处。另一方面,现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变动频繁,新同志多,尽管他们工作很努力,但由于业务不够熟悉,查案的基本功不扎实,造成办案程序不清,对案件线索不敏感,抓不住要害,以至于大案查成小案,小案查成“信访结案”。
基层纪委办案调研报告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化,对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办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基层纪委因干部队伍调整新同志增多,尽管他们工作很努力,但由于业务、办案基本功和经验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在办案过程中存在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笔者经多年审核基层办案质量,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据收集上容易忽视的问题
1、不注重围绕违纪构成要件收集证据。表现在取证时抓不住要点、吃不透重点、找不到疑点、摸不准突破点。如被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不清,侵犯的客体不清,对责任案件不注意区别是主观上的故意还是客观上的过失情节等。
2、不注重收集有利于被调查人的证据。表现以有错推定收集证据,只注重围绕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收集证据,忽视对被调查人申辩理由和提供的线索进行核实,造成收集证据一边倒。
3、不注重间接证据的收集。表现只注重收集证人证言,忽视物证、书证和专业性证据的收集,忽视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对一些孤证的案件没能利用间接证据的鉴别、印证,从而发挥并利用好间接证据定案的作用。
4、不注重提高证据的证明力。表现办案人员对所取得的证据不做深入推敲,满足现状就事论事,只看到暴露出来的表面现象,不注重透过现象看问题。只谈其然、不谈其所以然,造成许多证据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