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6 22:01: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白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族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
“苍山绿,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这正是婀娜多姿、飘然若舞的大理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白族服饰最明显的特征,是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有镶边花饰,朴实大方,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在艺术上的高度才能。白族男子服饰差别较小,简洁朴实;妇女服饰悬殊较大,既鲜艳,又素雅华美,往往是上身和头饰比较花俏,而下身又较朴素;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中老年服饰比较淡雅。
小孩服饰中的帽子,有绣花的狮子帽、虎头帽,兔子帽、老鼠帽、青蛙帽、鸡冠帽、鱼尾帽、姑娘帽等,一般都钉上银饰物。一顶帽子往往要几十个工才做成。衣裤有僧衣,绣花口水兜,绣花撑腰,绣花围腰,绣花被风,连袜裤,绣花裹背。鞋子有绣花狮子头鞋、虎头鞋、猫头鞋、兔子鞋、老鼠鞋、翅头鞋、船形鞋、蝴蝶鞋等。
白族男子过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飘带麦杆草帽以及白色包头、黑包头等。包头两边绣花,吊有玻璃圆珠缨穗。衣饰有“三滴水”、“五滴水”、对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钮普通衣。钮子多为银或,黑领褂。还有多层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长的白布腰带,短宽裤脚普通裤。中老年腰系的装草烟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凉草鞋,鞋尖鞋帮往往缀上缨花。老年人穿的有红缎万寿鞋,翅头鞋等。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妇女服饰中少女头饰极为讲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欢梳独辫,用一块挑花头巾,把它叠成长条形加在上面。再用红头绳绕着长长的独发辫,把辫子挽上,发辫成龙,挤在中间,上成龙马角,下成龙凤尾。头巾上的缨穗系到左耳下,风吹飘摇,银珠闪闪发光。额上缨花发垒成串,既显示了少女长发美,又突出了发辫下色彩鲜艳的头巾,非常满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发型和头饰所特有的风韵。
过去海东少女结婚前要戴一顶绣花的凤尾勒,前有两对细弹簧支撑的彩球,两侧为绣花的翅膀,后用银链连接,套在独辫上面,远望去似一只鲜艳夺目的金凤凰。婚后女子一般不再缠独辫裹头巾,把头发梳成三辫盘在后脑上成为挽髻,梳成皇后头,上罩黑丝网,网着一椭圆型的发套,插上管子,外套凤凰帽或绕头巾。比起姑娘来,色彩渐趋淡雅。中老年妇女为高髻,裹以腊染,扎染黑色头巾,给人以庄重之感。妇女的衣饰也因年龄不同而略有变化,主要是在色彩的选择和花边的运用及围腰的长短上的区别。少女穿白色、水红、粉蓝的无领大襟衣或衬衣,外罩红色、浅蓝色领褂;领褂有金绒的,灯芯绒、毛呢或化纤的。色彩因年龄而定。少女、少妇喜水红色,老年妇女喜黑、蓝色。用一条宽五寸左右,长几尺的绿色腰带,将腰部紧紧束起,再系上围腰。妇女从老到少都系四方围腰。一般少女喜短围腰,单层,白、绿色,镶花边,绣福寿花、万字花、石榴花、蝴蝶花等图案,连以绣花“鸭舌”和飘带。把围腰盖在膝盖以上,恰到好处地显示青春朝气和女性柔美的体态。中老年妇女围腰过膝,双层,色彩由暖色转向冷色,花色由繁变简。妇女围腰上还有一条绣花飘带,两端是两片双面绣花。
白族家具装饰审美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自形成的家具体系和风格都不相同,有充满了藏传佛教特色的藏族家具,呈现古朴清丽气息的纳西族家具,散发着热带质朴清凉风格的傣族、景颇族家具等,云南大理白族传统家具与白族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一样,也有着千年以上的悠远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以及独特风格。其既有红土高原的少数民族粗犷之色,也不乏江南的清丽。但今天白族传统家具由于研究与开发的不足,长期以来因循旧制,受到汉族传统雕花家具影响较重,严重阻碍了白族家具传统装饰艺术的传承。近年传统白族家具中的彩绘艺术正在逐渐消失,因此对白族家具的研究与开发应该给予重视。
一、大理白族传统家具
现在较为常见的白族家具以木石结合结构的雕花风格为主,以贵重木材进行雕刻加工基础上再配以当地独特的水墨花大理石,形成木框石心为主的白族木雕家具风格。白族木雕家具在白族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上,将多种佛教、道教、穆斯林等宗教文化艺术与中原汉文化相融汇,再融合进白族本主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今天的白族家具可以看出,白族家具在大量吸收了内地明清家具结构工艺和装饰纹样上的制法,与内地家具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今天白族家具在艺术风格展现了既与内地家具有着密切联系,又富有南方少数民族特色的风格特点。这种多元文化特色的家具艺术在众多的家具工艺中是比较独特的。白族木匠常在家具的靠背、护手、脚止等部位均雕龙绘凤,非常考究。其图案如凤穿牡丹、百鸟朝凤、双凤朝阳、卷云游龙、梅雀争春等,不仅充满了生活气息,且经过油漆或彩绘,更使家具显得古色古香,熠熠生辉。同时又结合了天然大理石的水墨花纹,形成自己独特的木框石心风格的雕花家具艺术。直到清代中晚期,大理石在云南地区依然作为一种名贵的物品,可以想见其装饰应用的范围还不是很广泛。同时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白族传统家具来看,作为现代白族家具主要特点的木框石心风格在近代以前还尚未完全形成。应该是近代开采技术的进步才导致这种家具风格逐步成熟的。在此之前传统的白族家具和其建筑装饰相一致,多是在雕花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彩绘装饰,而这类彩绘装饰的家具在今天的大理白族聚居地区很少见了。
二、大理白族传统家具彩绘艺术
彩绘是白族传统家具中常用的装饰手法,是指在雕花的基础上根据纹样进行彩绘装饰。白族传统家具彩绘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战国至西汉时期庄跤入滇为当时的云南地区带来了先进楚文化艺术与生产技术,而其中楚国漆器艺术当时在诸国之中最为出名,其传入对后来白族家具彩绘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云南地区此时白族尚未形成,但是当地的彩绘家具应是从这段历史时期开始出现的。大理国时期完成的《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是对当时社会文化艺术的切实的反映,画卷中出现的家具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家具彩绘手法已经多种多样,已经很成熟,并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并沿袭至今。二是历史上数次民族大的迁徙与融合,为云南大理地区带来中原汉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影响。如汉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整个国家南北对峙,内战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南中大姓乘机崛起,……此时社会相对稳定,内地汉人为逃避战乱,不断迁入云南,并将大量汉文化带进云南[1]。此后明代、清代的几次内地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徙至云南地区,为白族地区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与发展都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内地的家具制法和装饰手法融合到白族家具中。三是由于云南白族地区从古至今就与藏族地区相毗邻,在文化交流上非常密切。白族人民不仅在文化艺术上,同时在生活、宗教信仰等等方面都展示出了许多藏文化的影子。其中藏式的带有浓厚的藏传佛教的彩绘装饰风格对白族建筑、绘画、家具等艺术的影响也非常大。在今天的白族建筑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点。
三、大理白族家具彩绘艺术审美
白族传统家具装饰艺术审美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自形成的家具体系和风格都不相同,有充满了藏传佛教特色的藏族家具,呈现古朴清丽气息的纳西族家具,散发着热带质朴清凉风格的傣族、景颇族家具等,云南大理白族传统家具与白族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一样,也有着千年以上的悠远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以及独特风格。其既有红土高原的少数民族粗犷之色,也不乏江南的清丽。但今天白族传统家具由于研究与开发的不足,长期以来因循旧制,受到汉族传统雕花家具影响较重,严重阻碍了白族家具传统装饰艺术的传承。近年传统白族家具中的彩绘艺术正在逐渐消失,因此对白族家具的研究与开发应该给予重视。
一、大理白族传统家具
现在较为常见的白族家具以木石结合结构的雕花风格为主,以贵重木材进行雕刻加工基础上再配以当地独特的水墨花大理石,形成木框石心为主的白族木雕家具风格。白族木雕家具在白族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上,将多种佛教、道教、穆斯林等宗教文化艺术与中原汉文化相融汇,再融合进白族本主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今天的白族家具可以看出,白族家具在大量吸收了内地明清家具结构工艺和装饰纹样上的制法,与内地家具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今天白族家具在艺术风格展现了既与内地家具有着密切联系,又富有南方少数民族特色的风格特点。这种多元文化特色的家具艺术在众多的家具工艺中是比较独特的。白族木匠常在家具的靠背、护手、脚止等部位均雕龙绘凤,非常考究。其图案如凤穿牡丹、百鸟朝凤、双凤朝阳、卷云游龙、梅雀争春等,不仅充满了生活气息,且经过油漆或彩绘,更使家具显得古色古香,熠熠生辉。同时又结合了天然大理石的水墨花纹,形成自己独特的木框石心风格的雕花家具艺术。直到清代中晚期,大理石在云南地区依然作为一种名贵的物品,可以想见其装饰应用的范围还不是很广泛。同时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白族传统家具来看,作为现代白族家具主要特点的木框石心风格在近代以前还尚未完全形成。应该是近代开采技术的进步才导致这种家具风格逐步成熟的。在此之前传统的白族家具和其建筑装饰相一致,多是在雕花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彩绘装饰,而这类彩绘装饰的家具在今天的大理白族聚居地区很少见了。
二、大理白族传统家具彩绘艺术
彩绘是白族传统家具中常用的装饰手法,是指在雕花的基础上根据纹样进行彩绘装饰。白族传统家具彩绘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战国至西汉时期庄跤入滇为当时的云南地区带来了先进楚文化艺术与生产技术,而其中楚国漆器艺术当时在诸国之中最为出名,其传入对后来白族家具彩绘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云南地区此时白族尚未形成,但是当地的彩绘家具应是从这段历史时期开始出现的。大理国时期完成的《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是对当时社会文化艺术的切实的反映,画卷中出现的家具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家具彩绘手法已经多种多样,已经很成熟,并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并沿袭至今。二是历史上数次民族大的迁徙与融合,为云南大理地区带来中原汉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影响。如汉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整个国家南北对峙,内战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南中大姓乘机崛起,……此时社会相对稳定,内地汉人为逃避战乱,不断迁入云南,并将大量汉文化带进云南[1]。此后明代、清代的几次内地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徙至云南地区,为白族地区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与发展都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内地的家具制法和装饰手法融合到白族家具中。三是由于云南白族地区从古至今就与藏族地区相毗邻,在文化交流上非常密切。白族人民不仅在文化艺术上,同时在生活、宗教信仰等等方面都展示出了许多藏文化的影子。其中藏式的带有浓厚的藏传佛教的彩绘装饰风格对白族建筑、绘画、家具等艺术的影响也非常大。在今天的白族建筑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点。
三、大理白族家具彩绘艺术审美
白族传统音乐分析论文
一、研究现状
大理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白族传统音乐种类最为繁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白族民歌、白族曲艺音乐、白族戏曲音乐、白族器乐音乐、白族歌舞音乐、宗教音乐等六大类。①下面笔者分别对这六类音乐艺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白族民歌
有关大理白族民歌的作品集、论文等,成果丰富、异彩纷呈。主要有:专著《大理白族民歌概述》②、《白族音乐志》③等,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④、《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⑤等,这些专著或学术论文⑥的出版及发表,对于白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白族曲艺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曲艺音乐是大本曲。关于白族大本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收集、整理、编写的《大本曲音乐》(禾雨编)、《白族大本曲音乐》⑦、《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⑧等⑨。另外,有关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⑩的课题正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将密切关注其阶段性的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白族扎染与室内设计的结合
一、研究目的
云南白族扎染作为流传千百年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并在2006年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一批申请成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也并没有让人们足够了解周城白族扎染。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许多传统文化的流逝,像扎染这么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令人痛惜的一件事,值得我们年轻一代人去反思,去肩负其扎染的传承责任。作者诣在通过对白族扎染图案图形的研究,分析如何将白族扎染文化图案等将其融入室内设计中,通过室内设计的形式,希望扎染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地融入大众的生活中,以创新的方式展现白族扎染的美和其独特的一面,唤起人们对化染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可以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让人们熟知这一工艺和技艺并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生活,是作者的期望。
二、白族扎染与室内设计的结合推广
(一)白族扎染在室内空间分隔中的结合。在室内设计中,好的室内设计往往离不开好的空间布局,空间的布局与规划对室内的整体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优秀合理的利用室内空间才符合大众的审美眼光,满足大众的需求。很多室内设计都离不开空间的分隔与组合,这是空间设计的重要基础。而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分隔的方式来完成的。当然,空间的分割与联系也是相对的,相辅相成。只谈分隔不谈联系,或只谈联系不谈分隔都不可能体现现代空间设计的整体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根据空间的特点和功能来划分利用,又要考虑到空间的艺术特点和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一个理想的室内空间。1.扎染与屏风在室内空间中的结合:在室内设计中,屏风的功能有很多,又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所以屏风起到美化、挡风、分隔、协调……等重要作用。在传统风格的室内软装设计中,将扎染用屏风的方式来表现,突破传统室内设计分割,把二者结合来划分室内空间的功能区域,这样还可以增强室内的空间效果和审美效果。在设计中可以将扎染缝于框架纱网上,或将整块绣好的扎染布嵌于屏芯中(如图1),或是将扎染其元素融入到玻璃上,在起到隔断作用的同时,也有明确的装饰作用,还有一些扎染将石榴图案纹样绣于屏芯,寓意多子多福,或者绣一些花卉图案纹样则寓意花开富贵,吉祥如意等(如图2),通过把扎染的纹样与屏风相结合,同时也把美好愿望和吉祥寓意流露在生活中。2.扎染与门在室内空间中的结合:在现代室内软装中经常使用门对空间进行划分,简单经济不繁琐,还对隐私起到保护作用,在室内设计中,使用门作为空间分割方式的有很多,门的分割不再是利用简单的屏风了,有的已经变形为现代四片式内折叠隔断门,用以分割空间。还有的推拉门或是一个中式或欧式门头样式的造型、拱形门等都用在了室内分割中,样式多种。把扎染和门相结合,可依据中式实木门进行创新设计,造型成一个折叠隔断门样式,也可以将扎染中的图案元素和推拉门相结合设计成具有连贯意义的组合图案,或者在一些透明玻璃门的夹层中做出扎染水墨晕染的效果等(如图3)。此外,由于室内工装门整体面积较大,要把扎染合理优美地与门相结合,还需要根据整体风格与面积进行仔细斟酌和调整。3.分隔墙与扎染的结合分割:分隔墙和屏风、门有所不同,它在室内设计中是一种重要的分割方式,但作为不可移动的一种分割方式,关键在于如何在室内设计中用好分割墙。通常,客厅电视墙、餐厅墙面、床头墙面等区域是室内设计的重点,在遇到无法移动且大面积的墙壁区域时,可以通过手绘的形式,将白族扎染的图案纹理通过墙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够为墙面增加立体感,还可以达到节约资金,丰富空间的效果。还有将白族扎染应用于白色墙面上或是背景墙的装饰上(如图4),将扎染中扎与染的痕迹融合在墙面装饰里,能够从美学角度提升墙面的视觉效果,也解决掉一些空白墙面如何去装饰的困难。4.可变空间与扎染的结合分割:扎染可以依附于家居中的分割空间,亦可以单独表现分割空间。当两个空间属性差别过大,例如客厅与庭院之间,将扎染悬挂于两个空间分割处,既可以挡住外来光线的干扰,又不影响正常空气的流通,也能够增加空间的丰富性(如图5)。在室内空间中,层高相对较高,使人们缺少亲密感,在合适的高度,就将扎染水平与地面悬挂,这样会减少人们的距离感。虽然扎染单独使用没有依附于其他家具中使用的界限那么明显,但是对于增强空间的功能,优化空间化境,确定空间属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二)白族扎染在室内软装中的推广。随着人们的经济条件日趋上涨和审美需求的晋升,人们对家居的请求越来越高。“轻装修重装饰”受到广大人群所追求,软装设计的装修也可以很大程度反映出住户的品味,所以人们对室内软装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针对白族扎染的这一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和图案元素,我们要想把白族扎染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去,首先要做好扎染与软装的紧密结合,将室内软装赋有独特民族风,既保留了本质的内涵又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又融入人们的生活,让扎染真正意义上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一个很好的应用与推广。1.扎染在家具设计中的推广:家具是软装中的重中之重,其有漂亮变化的造型也是在室内设计中让人眼前一亮,优雅得体的家具造型会为整个室内设计增添亮点。然而,只有好的家具造型还是远远不够的,家具上的纹样图案也对整体家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白族扎染在家具上的应用首先应该从造型和图案纹样上来入手。首先,在众多优秀的家具造型中,明式家具就是其典型的案例,明式家具在造型上十分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白族扎染想在造型上的应用,也可以借鉴明式家具利用自己的纹样特征进行设计加工,扎染的纹样有植物纹,那么造型上边缘线条就可以呈现出流线型藤蔓型,流畅有致,不复杂繁密。明式家具方方正正,那么同样借鉴扎染的几何纹样组合,家具就可以是方圆结合。例如,椅子上则可以设计靠背是方形,椅座是圆形等。在家具造型组合上更是可以进行方圆结合、流线型、文字造型等。其次,我们把白族扎染图案用在家具上进行设计应用,把扎染的复杂图形进行精简,减去烦琐的局部细节,强调纹样的突出特征,保留原来图案的神韵和精髓,使提取后既具有装饰意味,同时不能俗套和繁琐。对于白族扎染固有的图案,我们可以适当进行夸张加工,将图案纹样的某些特征进行放大和突出处理,使它既保留原有图案,同时进行夸张创新,满足现代家具图案的潮流,增强纹样本身的艺术感染力。2.白族扎染在布艺中的推广:在居家设计中,首先考虑需要以人为本。因为扎染中含有板蓝根的药材,本身起到消炎的作用,扎染这么好的作用,在布艺中的应用其实应该是十分广泛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于扎染在布艺的使用上还是未知的,就算到了周城,买了扎染,旅游回来后,也都大多沦为收藏品了,所以扎染还是需要继续进行推广。扎染在布艺中就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现在我们比较常见的有围巾、披肩、吃饭的餐桌布(如图6)、手帕、布帘子等,我们可以扩大其在布艺居室中运用的领域,如地毯、枕巾、女性儿童的衣物、睡觉的床单被罩(如图7)、休息的沙发坐垫、包袋、抱枕、布艺储藏篮子(如图8)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扎染将突破传统的束缚,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遍地应用于各个城市国家,以扎染固有的风格和功效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美。3.白族扎染在装饰中的推广:装饰画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家居中、餐饮店、酒店大厅、学校机构、办公空间、商场等公共空间中都有涉及到装饰画,同时,装饰画对室内空间的分割也非常重要,有时候利用一幅画或者几幅画就可以对空间进行巧妙地分割,既节约资金又省时省力,不需要大量的浓墨重彩装饰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扎染装饰画是将扎染与装饰画相结合,相比于普通装饰画,扎染装饰更具有民族民俗,更像自然的产物。可以把扎染布根据大小,内容以及装饰纹样进行装裱,悬挂在不同场合,区别于现代的一些装饰画,一改往日的审美效果和视觉美感。扎染不仅只能用于装饰画,在室内装饰中还可以用于空间装饰物、壁挂、空间垂挂物等(如图9)。4.白族扎染在包装中的推广:白族扎染在包装的应用上比较广泛,我们可以把扎染运用到产品的包装设计等多方面,比如、香包、平安符、钱袋(如图10)、挂件、灯具罩、花盆套、空调电视防尘罩、晴雨伞、鲜花礼物的包装、儿童玩具、明信片(如图11)、笔记本、书籍装帧封面等生活用具、学习用具、交通用具方面,这些领域都可以融入到扎染元素,扎染单色调、晕色渐变和谐、沉静之美,都是包装创新的好题材,随着时展,扎染也渐渐地融合世界的审美与追求,以一个全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扎染在包装领域发展得好还可以做成品牌进行推广,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个认识度,促进人们的购买欲。从而扩大无限商机和增加经济利益。
三、白族扎染的传承创新
(一)白族扎染的传承。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目前没有确切的有关扎染具体起源的时间。一些文史学家研究发现,早在东晋时期,扎染这种工艺制品就已广泛流行印染,还进行了大批量的生产,并且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盛唐时期,扎染技术传入日本等国家,日本十分喜爱且重视扎染工艺并视为国宝。随后又从日本流传入我国云南,由于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于是古老的扎染工艺在云南安家落户,大理喜洲的周城村的扎染最具盛名,逐渐地形成了白族特色风格的扎染,从古至今,扎染不断地发展演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图案和风格上有了新的创新,但在随着时展的同时,我们既要保留扎染的图案纹样和手工技艺同时还要不断地把扎染这一优秀的民间工艺继续传承下去,以创新的形式得以更好的发展。1.图案纹样的传承:中国传统图案通常都有寓意,扎染的图案纹样也不例外,通常都表达了当地白族居民的美好向往和精神所传承。扎染图案并不像通常绘画一样,扎染是将图案进行简化,图案中寄宿着当地人民美好愿景。扎染图案纹样的设计虽然可能并没有机器印花那么精美,但是扎染拥有的是自然的美感,在图案纹样设计中,对原图案经过概括、意象、象征和变形处理,力求体现韵律、夸张、虚实和均衡等形式美感。扎染图案纹理的灵感通常来源于大理白族人民的生活中,白族扎染图案也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生活缩影。在传承中不仅要将白族扎染的造型所传承,并需要将其图案的纹样和意义都要传承。白族扎染图案纹样以花卉纹样为主,有些图案还会将植物叶片进行组合,拼成花卉的图案。白族人民对花卉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感情,往往将扎染中融入丰富的花卉题材。主要花卉有:菊花、莲花、兰花、蔗菜花、牡丹、荷花、海棠花、蕨菜花、杜鹃花、樱花、月季花、映山红、山茶花、牵牛花、迎春花、梅花、桃花等。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蔬菜也会融入进白族扎染的纹样中,桃子、葡萄、西瓜、苹果、石榴、荔枝、蘑菇、萝卜、南瓜、白菜等。水果类图案纹样通常含有不同的寓意,苹果寓意为平安,石榴、葡萄寓意为多子多福。最为常用的动物纹样有蝴蝶,蝴蝶被人们视为幸福、爱情的象征,它能给人以鼓舞、陶醉和向往,如恋花的蝴蝶常被用于寓意甜美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还有一些是吉祥纹样的,如龙凤呈祥、佛祖像、观音像、玉皇像、佛经、一些吉祥如意的字等,都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2.教授技法形式的传承:白族扎染主要通过交流和家庭的传承,而且,白族扎染中主要传承对象也是白族女性,大多数工艺都是靠女性完成的。在一个家庭中,从小女性就受到周边扎染的文化熏陶,长辈便不断地教授孩子扎染技法,直到孩子能够完全学会,但是这种传承方式同时也阻碍了白族扎染技法的推广,许多技法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我们要想把扎染通过技法传承下去,我们可以在技法传承人上进行拓宽,不仅传授于女性,男性也可以学习扎染的技法。在传承人上不去做明显的限制,这样,代代相传,扎染技艺也不会面临失传,反而会一直传承下去。除了对自家的传承人进行扩大,我们也鼓励扎染厂或者自家扎染店铺以培训班的形式作为传承,让每一个爱扎染,想学扎染的人们都可以参与进来,将扎染技法传承下去。3.文化的传承:扎染工艺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如美好的情感、动人的传说、亘古的情结以及支持民族脊梁的精神,都被糅进了扎染的文化脉搏中。如果失去了本质精髓的现代扎染,还有什么文化价值和内涵呢?也就只是一块布而已,因此,我们不仅学习扎染的技艺和技法,更要继承它的优秀文化。如何传承扎染优秀的文化,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利用旅游优势对扎染进行传承,大理的旅游业十分发达,我们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上可以增加一项周城扎染的观光和学习的这一线路,通过旅游业带动周城地区旅游的经济,也通过周城的经济发展来促进大家对扎染这一优秀文化的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继承和发展,这样,大家在旅游和欣赏学习扎染过程中,同时也循序渐进地传承了这一优秀的民间工艺和民族文化。其次,我们提升扎染的质量与发展品牌,扎染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易褪色的问题是扎染传承困境中的硬伤,即使扎染产品做得再美观,如果质量不好,依然很难走出困境,大众也不也不会接受,更不会买单,再好的文化也只是一个空壳而已,一个优秀的文化相应要有内涵,所以提升扎染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我们可以通过对扎染布料的选材,手工技法的熟练度,层层严格的把关,将扎染的质量提升,避免易褪色或者布料很容易稀释腐蚀,从这些根源部分去解决扎染的这些问题,质量提升上去了,那么自然就会在百姓心中的认可度也提升上去了,还可以相应地发展品牌效应,多方面传承这一项优秀的民族工艺文化。最后,对扎染这一文化传承,自然而然离不开宣传,从人们生活为切入点去宣传这一优秀文化,把扎染和室内设计结合就可以说是在换方式来宣传和推广扎染,但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进行宣传,推广白族扎染这一民间工艺和优秀的文化。例如在人口流量大的火车站的进站和出站口设置LED的电视宣传片、或者在地铁站悬挂黏贴相应的宣传海报、做成明信片销售、宣传册,政府可以进行走访录制以新闻、综艺、纪录片的形式播放宣传,还可以举办扎染文化节和相关的活动等。(二)白族扎染的创新。1.扎染在颜色方面的创新:扎染颜色单一,蓝白色相结合,双色就可以演变出不同的趣味,这是难能可贵的,需要我们保留和延续,但是当代色彩较为丰富,扎染颜色较为单一,不利于大范围适用于家装和一些工装中,无法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在颜色方面,我们可以一种是以单一颜色进行加工制作而后销售买卖,另一种以三种或多种颜色进行加工制作买卖。这样各取所需,满足各种人群需求,同时又进一步扩展了扎染在人们生活领域中的运用。同时,我们还需要将扎染传统图案与当代色彩结合,以不同的颜色和图案相结合去适应于现在的时展。2.扎染在图案方面的创新:在传统扎染图案的设计中,通常以民族元素以及周边的生活元素为主,显然这样的图案的表现力有些弱,而且不能足够地适应目前的时展,既然想在图案方面进行突破创新,我们不仅要传承扎染的传统图案,还应该以当代的思想结合传统扎染图案,既保留传统文化的核心,又能与时俱进。首先,我们可以把扎染图案和现代图案结合,结合当代艺术元素,不再只是神兽、动物、植物、民间纹样、传说故事、人物形象等,可以融入一些风景画、书法、抽象表现、建筑、卡通人物漫画,其次,还可以融入各个国家各民族的图案元素,使扎染可以游刃有余地和各国各地元素图案结合,走多元化国际创新道路。3.扎染在面料方面的创新:漂亮精美的扎染最本质的载体就是面料,各种图案与布结合起来,一幅幅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但要想对白族扎染的面料进行创新,就不单单只是在布上去创作,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作为载体来创作出更加时尚、符合大众审美的扎染。那么在面料的选择中,我们要以环保面料、自然材料为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性,坚牢度、保暖性、透气性、防风性、刚柔度和悬垂性等。例如,涤棉织物的特点:质地较粗糙,耐用度高,可以反复洗涤使用,布身轻薄,无厚重感。由于涤棉织物耐用,但是质地粗糙,不利于和人类皮肤经常接触,所以可以用在桌布,窗帘等位置。丝质品质地顺滑,手感轻薄,透气性好,平整光洁,杂质极少,具有光泽美感,但是价格过高,不利于多次洗涤,所以制作扎染方巾、手帕、裙子等。同样,也可以将扎染运用在非纺织品上,例如将扎染运用在皮革上,与皮质进行结合,以浸染的方式将皮革染上不同的图案,形成独特的扎染艺术,还可以结合拼布、刺绣、镂空、毛毡等。
中国传统节日:大理三月街(白族)
洱海边上的广交会
“三月街”是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滇西北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风味的物资交流集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为会期。
届时,白族人民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传说中观音落脚的西苍山下。集会时,除本地人外,还有从川藏以及江南各地来的商人在这里进行贸易活动。在交流物资的同时,还要举行文艺演出和赛马等竞技表演。整个大街上,贸易布棚鳞次栉比,各色彩旗迎风招展,身着民族服装的各族群众前呼后拥。各个民族带来的土特产品日用百货相互进行贸易,呈现出集贸市场的繁华景象。整个会期人山人海,被称为"洱海边上的广交会"。
白族的民居书画装饰艺术文化趣味
民居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符号,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民居,就是一幅该民族文化概貌的图示。正如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所言:“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1]
白族是我国最注重民居建筑的民族之一,而大理白族是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建筑文化的发展较之其它少数民族更为成熟,更重要的是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装饰的细致、精美程度也是云南其它少数民族建筑难以相比的。装饰作为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城市建筑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性。因而考察和研究大理白族民居的装饰艺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白族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特征和所蕴涵的思想。
一、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书画
装饰艺术的研究现状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书画装饰就是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上的彩绘和题字。他们都是画师用颜料、油漆在白族民居建筑的墙壁、照壁、山墙、房檐、屋梁、斗拱、天花、大门、窗户等处彩绘和题字。彩绘指的是淡墨画、彩画和泥塑三种;题字要么是单独在墙壁、照壁上题字、要么是结合彩绘图案题字。
到目前为止已有专家、学者对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书画装饰艺术做过研究,但研究的专家、学者较少,发表的文章不多,论著更是少之又少。
白族服饰在幼儿审美教育的应用
摘要:幼儿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启蒙,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审美教育,通过对幼儿的审美情感、审美经验及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实现以美育人,在幼儿心中播种美的种子,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白族服饰作为中华民族服饰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极具价值的教育资源,通过将白族服饰充分应用到幼儿审美教育中,能够促进审美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幼儿教育;白族服饰;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本质力量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的身体和精神在审美上处于一种自由的境界,实现人感性能量与精神力量的和谐统一。对于幼儿而言,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审美感知力、审美创造力、审美表现力,使之能够拥有善于发现美的心灵,且学会去追求和热爱美好事物,从而在身心的愉悦中得到“美”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白族服饰作为极具民族特色与审美价值的服饰,蕴含图案之美、色彩之美、寓意之美等。将白族服饰应用到幼儿审美教育中,借助多种有效途径来引导幼儿感受白族服饰的美,能够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提升其审美能力,从而激活幼儿的思维,推动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白族服饰概述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聚集在云南大理州内,少部分生活在昆明、红河等地区。通常白族男子的服饰中上衣为白色对襟、外套坎肩,下衣为蓝色或是白色的宽裤,头上佩戴白包头,肩上挂绣花挂包,整体服饰色彩明快大方,充分体现出白族男子的英俊潇洒。白族女子的服饰中上衣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套坎肩和围腰,下衣为紧身、束腰的花边裤,头上佩戴绣花或是彩色头巾,整体服饰结构映衬协调,色彩飘逸,充分体现出白族女子的婀娜多姿之美。白族女子服饰的审美价值具体如下。(1)图案之美。“白族飘带”作为最为代表性的白族服饰之一,是一种挑花工艺品,白族女子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形状为扁矛形,带面由宽渐窄,与腰头加接位置比较窄。中老年女子喜用黑色和蓝色的布料,很少用彩绸,宽大且长;年轻女子喜用白色和蓝色的布料,短且窄。飘带都用挑花装饰,多用白线,很少用红线,挑花图案丰富,有植物、飞禽、花鸟等上百种,图案千变万化,色彩丰富的精美刺绣和色调单纯的布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2)色彩之美。白族服饰延续了中国传统的色彩,色彩大多为白色和浅色,不仅给人一种温暖和轻盈的感受,还体现出了白族人民宽厚、善良、热情及豁达的天性,反映出白族人民向往自然和热爱美好的情感。白族女子服饰多为白色、湖蓝、淡绿、粉红及嫩黄,以白色居多,白上衣、白裤子,集“风花雪月”为一体的头饰也是白色,这是因为白族人民认为白色代表着纯真、神圣、洁静,淡绿色代表着希望,嫩黄色代表着尊贵,粉红色代表着温馨,再配以大红色或黑色的马褂,形成鲜明的对比,十分协调。这些色彩秀丽淡雅、自然纯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亲切活泼的感觉。白族服饰的色彩之美是白族人民在700多年的符号实践中而来的,根据自身的色彩经验来认识和改造世界,赋予了色彩一定的理念与情感,借助色彩来传递白族人民的情感和观念,让审美者的情绪被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陶冶情操[2]。(3)寓意之美。以白族女子头饰为例,其充分涵盖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美好景色景致,女子的发辫下佩戴着头花头巾,好似盛开在山顶上的杜鹃花和山茶花,象征着四季盛开的鲜花;而头巾一侧会飘飘洒洒垂下一条雪白的缨穗,寓意终年吹拂的下关风;绣花头帕上搭配茂密雪白的绒毛,寓意苍山顶上冰清玉洁、终年不消的皑皑白雪。可见,白族女子头饰蕴含浓厚的文化内涵与美好寓意,充分展现着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为此,在幼儿审美教育中,教师可依托这些元素的美,带领幼儿认识和感受白族服饰的美,让美浸润幼儿的心灵,以此来有效培育幼儿美的心灵。
2白族服饰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民俗旅游产品革新策略
1白族节庆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分析
白族节庆民俗旅游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伴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短短30年,在白族民俗所生存的土壤、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的旅游观光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许多参与性较强的新兴专项旅游,如文化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民俗旅游、白族村寨旅游等产品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起来。以云南省的主要白族聚居区大理州为例,“十一五”期间,大理州共接待国内旅游者4957.77万人次,年均增长13.85%;接待海外旅游者155.45万人次,年均增长18.56%;旅游创汇44692.93万美元,年均增长24.45%;旅游总收入403.85亿元,年均增长18.38%。大理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20万人。从2008年至今,大理连续举办了4届以“赏风花雪月,品洱海渔歌”为主题的大理开海节。其中,2010年大理洱海开海节与第二届大理国际影会于8月1日举行,集中展示了鱼鹰捕鱼、赛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一系列大理传统民间民俗活动。每年的剑川石宝山歌会要吸引来自剑川、云龙、兰坪、鹤庆、丽江等县的白族青年数万人参加,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大理周城村是有着1万多人口的全国最大的白族村寨。扎染手工艺制作、白族刺绣、服饰、农家乐,民族餐饮一条街的相继开发,加上周城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国内外旅游者和学者纷至沓来,逐渐使周城成为受旅游者欢迎的白族民俗旅游村,成为国内外有名的旅游胜地和旅游热点。新华文化旅游节在2006年推出,在大理白族村、新华村以民间工艺博览、白族文化旅游发展专家论坛等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2006年鹤庆县云鹤镇鹤庆茶马古道文化旅游节,通过茶马古道文化历史展、人物塑像揭幕、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易会、大型艺术演出的形式演绎了本土的白族文化;“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一年一度的农历四月十五蝴蝶会时,过去远近的人们都要来这里赏蝶,现在是物资交流、探亲访友、谈情说爱的民间盛会。目前大理白族自治州内,有周城扎染文化艺术之乡、剑川木雕之乡、洱源梅果之乡、周城等民俗文化村。在大理古城、剑川寺登街、鹤庆新华村等白族聚居地由于白族节庆民俗的带动,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白族手工艺品、服饰的经营,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白族节庆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策略
2.1加强区域旅游联盟,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一年365天,大理地区白族的节日就有116个。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止,大理古城白族有正月初五的“葛根会”;洱源凤羽街白族的“尹尹悟”(晚饭后,凡7~12岁的男女儿童,以街、巷为单位组成若干小队,挨家挨户地进行祝岁活动);正月初九有大理坝区的白族登临苍山中和寺参加“松花会”,登山赏雪,烧香许愿,祈求福寿平安;正月十五有元宵节;农历二月十四日,是大理白族人民的花朝节,古代又名“太平会”,苍山十九峰,峰峰积雪,大理三千户,户户栽花,节日期间,在大理古城的入口、街口处用精美的花盆搭建一座座花山、华亭和花台;农历三月梨花盛开的时节,剑川白族的梨花会,有的弹三弦,有的唱山歌,有的吟诗作画;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是白族人民的三月街盛会;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的“绕三灵”会;每年立春前的“蛇日”是白族坝区人民的植树节“插柳”;每年惊蛰后的第一个“蛇日”和芒种日是山区白族的植树节“缀彩”;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的“蝴蝶会”,青年男女在泉边唱歌跳舞,互相倾诉爱情;每年农历芒种前后的“栽秧会”;农历六月二十一日的“火把节”;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一村接一村地举办耍海会,节日期间,赛船,海灯会,祈求风调雨顺,渔业丰收,出海平安。白族极富特色的白族节日文化体现了白族人民在创造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彩的精神文化。在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之下,白族节庆民俗的传统、仪式得以保存,加之规模更宏大,内涵更丰富、样式不断推陈出新,节日氛围更加浓厚了。白族节庆民俗在发展中维系着白族的文化,塑造了白族共同的社会心理素质。丰富的节日文殷群:白族节庆民俗旅游产品创新策略品牌营销化资源,使大理可以通过加强与云南省内昆明西山区团结乡大河村、昆明五华区沙朗乡东村、玉溪市元江县因远镇的安定村、楚雄州南华县雨露白族乡、丽江的九合、金山、石头白族乡、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三眼井村、怒江兰坪县、文山邱北、迪庆州维西县维登乡的悉洛村,云南省外的湘西北的桑植县、湖北铁炉白族乡、贵州毕节等白族聚居区的旅游区域联盟,在白族节庆民俗线路的组合、文化内涵的发掘、游览项目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创新。
2.2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化运作,促进白族民俗节庆旅游的营销创新
扎染图案艺术创作手法研究
1抽象
抽象型图案在扎染工艺中运用比较广泛。抽象的画面,更加概括、提炼、意境深化,并容易识别、记忆,也适宜于扎染的制作生产。抽象型的扎染图案主要指把自然形象提炼为有一定规矩、局限、程式化的几何型的装饰形象。它们在图案表现上,不具体描绘自然形象的个性和特征,而是将自然形象进行概括、提炼、归纳、简化成抽象形象,强调条理、秩序、节奏的美。如扎染中的三角花、六角花、八角花、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圆形等几何形的图案。抽象型手法极大地拓展了扎染艺术的空间和视野。
2简化、夸张
在充分了解掌握动、植物的生态特点、结构、形象特征、精神面貌以及对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深刻印象的基础上,从装饰美的角度选择适宜的描绘角度,利用事物的最佳特征,通过提炼、简化,加强自然物象的主要特征部分,减弱妨碍美感缺乏装饰特点的次要部分,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减少层次,用简洁的艺术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结合他们的感受去表现花卉、动物的旺盛生命力以及大自然所赋予的纯真美。如菊花在扎染图案中减少其花瓣的层次,反倒增强了它婀娜多姿的形态;在树木扎染图案中树形树叶精炼集中,形象却更加典型更具代表性。夸张的前提是简化、是高度的概括,夸张和简化紧密相连,在白族扎染图案中往往同时使用。夸张主要是利用本身有代表性的和美的特征,打破自然形象本身的比例关系,使表现对象的美得到加强,使其更具典型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从中获得艺术夸张美的享受。白族扎染图案对物象的特征、结构、比例关系把握得很到位,在进行重构时非常注意保持形象的谐调关系和节奏、韵律感以保证夸张的适度性。如在对蝴蝶进行简化夸张时,在变形时将翅上花纹简练,高度概括突出其典型特点。加强触须、适当的拉长双尾进行夸张,使动势明确,其凌空飞舞动势的气氛得到加强,增强其凌空翩翩起舞的优美动态,使蝴蝶显得更美丽、更生动。
3对比、反复
对比产生主次、空间、节奏、韵律,体现出形式美。没有对比形象就单调乏味,缺少生气。白族扎染图案在遵循多样与统一的基础上通过形的大小动静、色彩的明暗冷暖、线的粗细长短曲直、面的大小、空间关系的主次虚实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各自的特征、气质、美感,突显出画面的重点,给人明确、强烈、肯定的感觉,在视觉上形成较强的冲击力,使扎染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对比、衬托,使图案纹样显得充实丰富。白族扎染图案主要用蓝白两种颜色产生对比、虚实,蓝白两色互相反衬形成丰富厚实的层次效果。以虚写实、以实写虚,形成不同的美感和艺术效果。白色简、淡、空、灵,蓝色浓、郁、沉、厚,产生庄重、安稳、富有装饰效果的图案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图案构图中虚实、疏密、黑白呼应、渗透、统一美观的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