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6 20:35: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白内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白内障清查落实安排
白内障是视力致盲的重要因素,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将有可能会导致失明。由于白内障患者的逐年递增、家庭贫困、患者认知和医疗设施限制等方面因素,许多白内障患者得不到有效救治。为充分表示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使贫困白内障患者与全区人民步调一致,共奔小康。根据市争创白内障无障碍市活动领导小组的有关精神,特此安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争创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上街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认真部署,扎实工作。
二、任务目标
从年开始至年结束,为全区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走上自食其力、劳动致富的生活道路。对今后新增的白内障患者,发生一例治疗一例,实现“白内障无障碍区”的目标。即:政府组织领导无障碍,病源筛查无障碍,患者对白内障防治认知无障碍,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无障碍,患者承受手术费用无障碍,白内障治疗自然工作机制运行无障碍。
三、实施步骤
儿童白内障临床治疗论文
摘要:儿童白内障发病率可达2—4/1000。发生于新生婴儿的白内障则叫先天性白内障,是出生时即已发生的晶体部分或完全浑浊。由于婴儿视力正在发育中,而先天性白内障可严重影响视力发育,其危害更甚于老年性白内障。如果不能尽早手术,将会造成严重弱视。一旦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机,即使进行了手术,起视力也很难恢复。
关键词:眼科先天性白内障临床治疗
大多数在出生前后已存在,及一小部分生后才逐渐形成的具有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4‰。新生盲儿中约30%为白内障致盲。
先天性白内障多为双眼对称性发病,也有单眼发病者,常伴有眼部和全身先天畸型如小眼球、小角膜、虹膜和脉络膜先天性缺损以及面部四肢畸形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如不即时治疗,会发生感觉性眼球震颤、斜视及弱视。一些对视力没有影响又不发展的限局性白内障,无需特殊治疗。
按晶状体混浊不同部位的特征分类叙述于:
一、胚胎核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混浊居晶状体核心呈灰白粉尘样,遂名先天性中心性,粉状白内障。
创建无白内障市方案
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省、市、县,是进一步推进我国防盲治盲工作,实现2020年消除可避免盲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扎实推进我市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根据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关于转发全康办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标准(试行)、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省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2010年我市县、区已被授予“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区)”称号。今年我市将按照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要求,在区、县开展“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区)创建”活动,并顺利通过省和国家检查验收。
二、组织机构
成立市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的领导和组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残联,办公室主任由市残联兼任。
三、任务分工
白内障复明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2008年民生工程的整体部署,为组织实施好我县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固镇县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实施方案,以确保省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目标任务
为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今年我县计划实施省民生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70例。
二、救助对象和条件
(一)救助对象
全县贫困家庭的白内障患者。
应对白内障手术护理措施
白内障是主要致盲性眼病,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1]。2009年5月12日至2010年5月31日,“光明•微笑”工程集中实施手术,赣州启明星眼科医院为定点医院之一。本院共收入2345例患者,最多1d收入57例、手术42台。对此,本院特成立护理小组,制定专项措施,使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视力恢复理想,无一例摔倒、烫伤等意外事故及眼内感染和全身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345例白内障患者,其中男872例,女147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96岁,平均67.7岁,城镇496例,农村1849例。所有患者都成功摘除白内障,除33例因高度近视不能植入人工晶体外,其余均植入人工晶体。脱盲率为99.45%(2332/2345),脱残率为96.38%(2260/2345)。
2入院安排
本次入院患者特点为城市多以个体形式入院,农村多以村、乡为单位入院,且大多无家属陪伴。本院对此作出床位分配计划:城市以插入式为主入院,农村则集中安排几个相邻病房,这样可减少农村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3护理及体会
小议白内障术后护理现状与展望
白内障手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白内障手术的护理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现综合近5年的文献资料,就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
1白内障眼病概述
任何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使其透明性下降称为白内障。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的角度出发,将晶状体混浊且矫正视力低于0.5者称为临床意义的白内障。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老年性、并发性、代谢性、药物及中毒性、外伤性、后发性等7种。视力下降是白内障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1]。
2白内障手术治疗现状
2.1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目前,白内障的药物治疗仍无突破性进展。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措施[2]。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主体现在手术切口改进和人工晶体材料、设计及植入技术上[3]。目前在众多手术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占主导地位,它具有手术切口小,不缝合,术后散光小,恢复快,效果好,且术中不易撕破后囊,术后发生黄斑样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几率低等优点,现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为先进、可靠的白内障治疗方法[4]。由于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人工晶状体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将该手术归纳为一种屈光手术[5]。多焦点人工晶体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可满足患者远、中、近不同距离的视力要求,达到或接近正常眼视力的生理功能,减少对眼镜的依赖,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2.2白内障手术时机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
1.胚胎核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混浊居晶状体核心呈灰白粉尘样,遂名先天性中心性,粉状白内障。多为双眼对称性。常有家族遗传倾向。不影响视力,也不发展,不需治疗。
2.胎儿核至婴儿核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典型的有板层白内障(又名绕核性或带状白内障,perinucleousorzonularcataract)。多为双侧性不发展,但可随年龄增长新生的晶状体纤维将混浊区挤向深层。混浊多呈带状,绕核而行,可分几层呈同心性排列,层间隔以透明带,最外一层常有短弓形绕带骑在核的赤道部周围名曰骑子(riders)。在高倍裂隙灯下可见这些带状混浊是由致密的混浊小点组成。一般愈靠近周边部愈致密,愈接近轴心部愈稀薄甚至于逐渐消失。这些混浊所在的部位和大小与胎生期发病的早晚和持续时间有关。即发病愈早愈偏向核心,持续愈久混浊愈浓厚。因此胎儿早期出现的混浊多在胎儿核附近,对视力可有一定的影响。散瞳后可露出透明的晶状体周边部,故视力会有提高。本病发病原因尚不完全了解,可能有部分遗传因素。因常见怀孕期的母亲有显性或隐性手足搐搦、血钙低、血磷高的历史,同时生后的小儿常有佝偻病以及牙齿生长迟缓,指甲脆弱等上皮营养性发育不良现象,所以许多学者认为此病是由于先天营养不良,特别是与钙质缺乏有关。因此病多在胎儿期开始形成,生后不一定缺钙。可查血钙、血磷浓度以助诊断。如果混浊范围遮盖整个瞳孔区,不能窥看视神经乳头,应即时手术摘除,2岁以上患儿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由于人工晶状体技术的日益完善,增视性虹膜切除本已不常用,但应根据术者的经验及设备而定。
3.婴儿核至皮质深层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
(1)冠状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先天性白内障。多在青春期后不久出现。多为双侧性。有遗传倾向。混浊呈短棒状、哑铃状、圆形或椭圆形不等。排列在周边部皮质深层,呈整齐的放射状形如花冠,遂名冠状白内障(Coronarycataract)。此型白内障又常合并点状白内障,但晶状体的中心部都是透明的,所以临床不散瞳检查常被忽略。此种白内障多不会进展,不影响视力时无需治疗。
(2)蓝色点状白内障:多在出生时或至迟到青少年期被发现。混浊是细小点状(间或见少许片状)呈带有蓝色的灰白混浊,散布在皮质深层(周边部多见),所以多不影响视力,亦不进展,不需治疗。
4.中轴部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会致辞
同志们
市卫生局李第民局长率各县区卫生局长,今天。市残联马祖存理事长率各县区残联理事长和各县区分管副县区长一起风尘仆仆从新县赶来,共同来到淮滨,学习、推广淮滨创建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市上下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上新台阶,以确保全面完成我市创建任务。省残联李国成副理事长在百忙之中专程赶来参与我会议,并结合实际讲了很好的意见,充分展示了省残联领导对我市创建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我市白内障患者的关爱之情。
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已开展了近一年时间。3月上旬,从去年5月15日省政府召开座谈会至今。市创建办对部分县、区“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工作进行了督查。从督查情况看,虽然全市已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近4000例,但与兄弟市相比,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而且各县、区工作进展也不平衡。淮滨、固始、光山创建工作措施得力,工作扎实,进度较快。尤其是淮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卫生部门大力支持,免去了白内障患者住院门槛费,创建工作卓有效果。刚才,国成理事长讲了全省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可以看出,市创建工作差别不小,形势十分严峻。市全年要完成21500例白内障摘出手术,目前仅完成4000例,必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知难而进,才干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对下一步创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要统一认识。各级政府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魅力的高度动身。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参与”工作方式。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面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变化,面对广大残疾人的新期盼,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各级政府一定要做到认识更高,责任更强,措施更有力。
(二)要摆上位置。创立“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中。把创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创建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大事、实事来抓。各县区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切实加强对白内障患者的关心关爱,要把创建工作纳入外地本单位改善民生的实事之中,做到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治疗一例,确保不遗漏,不给患者留遗憾。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室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将手术室护理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分组研究,根据护理意愿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乙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甲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甲组术后康复效果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乙组相比,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率为4.0%,与乙组13.78%相比明显更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效果理想,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室护理;白内障
白内障为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白内障指患者从中老年期开始出现晶状体混浊的现象,且随着年龄不断增加,发病率会不断提高。导致白内障的常见病因主要为老年人新陈代谢的功能逐渐减弱,遗传、免疫异常、辐射、局部营养障碍等因素也会导致患者晶状体代谢紊乱,引发混浊现象。目前临床对白内障患者多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期间加强手术室护理是提升手术成功的关键,也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将手术室护理干预用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中,旨在观察其护理效果。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9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意愿将其分为甲组与B组,各450例。其中,甲组男292例,女158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9.27±7.83)岁;乙组男287例,女163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9.32±7.8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白内障护理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2012年收治的5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0例,女290例,年龄44~97岁,平均(72.04±6.28)岁;我院自2013-2014年收治的8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50例,女450例,年龄40~94岁,平均(71.05±6.54)岁。两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白内障,在局麻状态下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方法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入院后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入院介绍、评估、指导等,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术前检查,手术前及手术后给予患者健康知识宣教、出院指导等。具体如下。
(1)术前风险管理:术前患者接受心电图、DR、血压、出凝血时间、血尿常规、肾功能、血糖及肝功能等常规检查,之后接受眼压测试、眼部A超、眼部B超、角膜曲率、色觉和光定位等眼部专科检查。手术前3d给予患者局部使用抗生素药物,术前2h在病房行结膜囊冲洗,散瞳,手术眼部予无菌纱布覆盖。术前所有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再次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