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6 17:37: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奥斯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经济危机下的奥斯卡对策
当美国奥斯卡金像奖已经成为一种泛文化现象,一种国际和社会现象,如何解读第81届爆出的大冷门——印度题材的跨国制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囊括3项主要奖和5项次要奖,其话语是否关乎“好莱坞关注东方”,“世界电影多元共生”或“独立制作大胜”则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众所周知,任何电影奖项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语境下评选的。奥斯卡奖因其影响力颇大,更是如此,但本届的语境应该是:金融危机对美国电影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好莱坞和小金人如何应对才能有效重振业界信心。
去年年中,由美国的次级房贷债券危机引发众多大银行和证券公司倒闭或申请破产,其后迅速冲击实体经济,又进一步波及整个西方和新兴国家。结果,第81届奥斯卡奖遴选的2008年度美国电影在年产量、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数上分别下降了4.3%、0.4%和4.8%。有种观点认为,经济不景气反而会促使娱乐业兴旺。但上世纪30年代好莱坞的繁荣绝不是大萧条带来的,而是罗斯福实行新政,颁布“全美产业复兴法”并成立全美产业复兴局,好莱坞电影作为其下属一个部门才开始复苏。此外,大制片厂体制和明星制的建立以及大批欧洲电影精英涌入等因素也都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如今美国电影已形成相当庞大的产业规模,每年产值约1000亿美元(本土和海外票房收入仅占其四分之一)。华尔街发生“地震”,好莱坞的资金链断裂,今后将如何筹钱再拍30、40部大片(每部平均需要投入1.5-2亿美元)?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美林证券等都相继退出电影业务投资;派拉蒙只得搁置大片拍摄计划,环球公司更计划节约开支5亿美元,华纳则宣布裁员800人……“身临危机漩涡中,好莱坞的噩梦可能不会结束,”一位资深制片人说:“但面对这一颓势毋需哭泣和哀伤。”
在如此不景气而郁闷的阶段,电影需要强心针,民众需要安慰剂。《金融时报》有篇专题文章认为:“奥斯卡奖是全球的梦想、幻想、担忧和希望的风向标,这是因为电影人和演员的投票都由他们身处的时代变迁影响他们脑中的想法而决定。在世界或西方历史上有好几个时期都利用奥斯卡之夜来宣扬乐观主义或散布逃避主义。而本届5部人围影片都含有经历战斗而留下伤痕的乐观精神,让人们透过阴霾看到希望的阳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其中最典型的范例,导演丹尼·博伊尔称它“是人生的赞美诗,如果它能够帮助重振人心,那就好了”;而另一部影片《返老还童》则通过审视人生的变化无常宣扬了“重新开始,永远都不晚”的哲理。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通俗剧架构,呈现印度“边缘族群”贫民的生活。它通过“街头仔”贾马尔回答真人秀“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猜题,倒叙出他的一段段不幸经历:母亲遇害,女友失散,他和哥哥遭黑帮追杀……导演大量运用MTV手法,一连串短镜头跳切,色彩斑斓炫酷,符合新世纪数码时代的美学风格。然而这部被美国影评人打“A-”分的剧情片并未入选英国权威的《画面与音响》所评出的“2008年全球10大佳片”(倒是《机器人瓦力》榜上有名),在去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也仅获得观众票选的小奖。更惨的是,该片拍成后,华纳公司一度不肯发行,导致影片险些未能在美国上映,而直接发行DVD。那么,成本仅1300万美元、无一位明星主演、又打字幕(一半是印地语对白)的《贫民窟》一片最终又是如何咸鱼翻身,从去年12月起连夺16种影评奖,4项金球奖、4个公会奖,7项英国学院奖和8项奥斯卡奖呢?
全球化奥斯卡奖管理论文
全世界的电影奖林林总总有几百种,而美国的电影奖数最多,大约上百种,既有权威机构(如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电影学会)颁发的学院奖等,又有影评人协会(如全美评论委员会、全美影评人协会)颁发的各种影评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颁发的金球奖、主流媒体(如《时代》)评选的“年度最佳影片”,还有行业公会(如美国导演公会、电影演员公会)颁发的各种公会奖,更有与学院奖唱反调、评选烂片的“金酸莓奖”等等。其中最具规模、影响和权威的当推学院奖。该奖又称奥斯卡奖,创设70多年来,倍受全世界关注。现在,每年约有10亿人收看其由电视直播的颁奖典礼。
美国电影的“晴雨表”
每一届奥斯卡奖评选既是对上年度美国电影业绩的总结,并预示来年美国电影的趋向;又颇能显示出美国电影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
纵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它不啻是美国电影的“晴雨表”。每一届评选既是对上年度美国电影业绩的总结,并预示来年美国电影的趋向;又颇能显示出美国电影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特别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美国社会矛盾加剧,以暴露黑暗现象为主的“新好莱坞电影”不胫而走,其代表作《午夜牛郎》《法国贩毒网》《教父》《骗中骗》《飞越疯人院》等社会片、警匪片均登上了奥斯卡授奖台。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总体风格从浪漫主义演变为现实主义。进入80年代,美国家庭危机日趋严重,《克雷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等片切中时弊而捧得金像。此后美国经济持续景气,电影业日益繁荣,影片题材、类型、风格更加多样化,传记片《莫扎特》、怀旧片《走出非洲》、越战片《野战排》、励志片《雨人》、西部片《与狼共舞》、惊悚片《沉默的羔羊》、二战片《辛德勒的名单》、历史片《末代皇帝》等相继夺魁。90年代后期适逢世纪之交,一些奥斯卡奖最佳影片都缅怀、追溯昔日黄金岁月,如《阿甘正传》褒扬美国传统的价值观,《英国病人》等则把个人命运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此时美国电影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获9项奥斯卡奖的《泰坦尼克号》利用电脑特技,极其逼真地再现了20世纪初那场灭顶之灾。《角斗士》也借助电脑的合成和复制功能,让现代观众置身于古罗马的竞技场。然而好景不长,美国国内枪杀、乱伦、吸毒等肆虐,大制作让位于写实的小制作。《美国佳丽》《交易》等捧走多项奥斯卡奖。“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整个社会遭受到极大冲击,民众恐惧与逃避现实的心理在《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里找到了慰藉,魔幻电影大热,《指》第一集囊括13项奥斯卡奖提名,第二集又获得两座金像,第三集更是赢得大满贯,11项提名全部中鹄。去年第77届,奥斯卡的“反罗曼蒂克”(antiromantic,《纽约时报》语)定律又应验了:获7项提名、呈现美国社会阴暗面的《百万宝贝》居然击败了获11项提名、呈现美国黄金时代的《飞行家》。今年第78届正值后“9·11”时代,入围的政治性和争议性题材影片甚多。它们顺应了当今美国民众反思和反伊战的心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电影也渐趋全球化,如跨国企业购并电影公司,多国集合资金、技术和人员拍国际性题材,许多名导明星纷纷出走到他国拍戏等等。奥斯卡奖从第29届增设最佳外语片,到现在是越来越国际化了。首先,本来只是小奖的最佳外语片由于报名参赛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现已成为一项相当引人注目的重要奖,不亚于各大A级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其次,最佳外语片以外的各项奖、尤其是最佳影片等一些主要奖都已向非英语国家影片和影人开放。例如2000年,《卧虎藏龙》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奖提名,最后也中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最佳摄影外加最佳外语片4项奖。好莱坞一直觊觎中国这个全球潜力最大的电影市场,近年来哥伦比亚等公司资助拍中国片,米拉麦克斯等公司为报名参赛的中国片造势,奥斯卡小金人更是多次邀请中国影人如成龙、周润发、章子怡等出任颁奖人。某种程度上说明奥斯卡奖也是电影全球化的“风向标”。
两极评价毁誉参半
奥斯卡最佳影片分析论文
一、反映战争与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
该类题材的影片表达的主题大致有反战、对战争的反思及爱国主义的表达。
1.反战片
获得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翼》即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影片。影片借战时复杂爱情关系产生的悲剧后果道出了真正的主题:“我不怪你,只怪战争”,表达了反战的主题。1934年获得最佳影片的乱世春秋,同样借一个英国家庭30年的悲欢岁月的故事隐晦表达了反战的主题:1933年,希特勒正式成为新独裁主义者,德国纳粹党崛起,影片由此向世人提出严正呼吁“慎防再度出现类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爆发”。笔者认为,其内容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性是其获得第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重要原因之一。1970年,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正在进行,于是福克斯公司出品了巴顿将军一片,借古讽今批评了当时的越战。影片将巴顿塑造成“生不逢时”的英雄,暗喻越战若是交给巴顿将军指挥,而非当时的政客把持局面,就不会让美国泥足深陷。片子明为向巴顿致敬,实则借古讽今,批判当时的越战。该片获得了1972年第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与其主题不无关系。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反战片在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中因其现实关注性而屡屡被看好,这也反映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题材。
2.对战争的反思片
第26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永垂不朽》反映了珍珠港事件前的军中生活。二战结束后的数年,美国人对于军人的形象有了不同的看法,描写军中黑幕的永垂不朽》即是对此思索的作品。这部无战争场面的作品,写出了军人本色,是对战争和人的深层次的思考之作。同样以二战为故事背景的影片桂河大桥》被誉为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之一,它将军人放在战俘营这个特殊的场所,对军人的原则问题作了精辟和深刻的探讨,全片深具反省意义的空间,显示了战争的疯狂,具有十分深刻的思考性和现实性。197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猎鹿人》则描述了三个美国青年的越战创伤。起自l959年,拖延到1975年才正式结束的越南战争,不但是二战后最严重的一场战争,也是当代美国人心头抹不去的创痛。
电影论文: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
全世界的电影奖林林总总有几百种,而美国的电影奖数最多,大约上百种,既有权威机构(如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电影学会)颁发的学院奖等,又有影评人协会(如全美评论委员会、全美影评人协会)颁发的各种影评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颁发的金球奖、主流媒体(如《时代》)评选的“年度最佳影片”,还有行业公会(如美国导演公会、电影演员公会)颁发的各种公会奖,更有与学院奖唱反调、评选烂片的“金酸莓奖”等等。其中最具规模、影响和权威的当推学院奖。该奖又称奥斯卡奖,创设70多年来,倍受全世界关注。现在,每年约有10亿人收看其由电视直播的颁奖典礼。
美国电影的“晴雨表”
每一届奥斯卡奖评选既是对上年度美国电影业绩的总结,并预示来年美国电影的趋向;又颇能显示出美国电影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
纵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它不啻是美国电影的“晴雨表”。每一届评选既是对上年度美国电影业绩的总结,并预示来年美国电影的趋向;又颇能显示出美国电影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特别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美国社会矛盾加剧,以暴露黑暗现象为主的“新好莱坞电影”不胫而走,其代表作《午夜牛郎》《法国贩毒网》《教父》《骗中骗》《飞越疯人院》等社会片、警匪片均登上了奥斯卡授奖台。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总体风格从浪漫主义演变为现实主义。进入80年代,美国家庭危机日趋严重,《克雷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等片切中时弊而捧得金像。此后美国经济持续景气,电影业日益繁荣,影片题材、类型、风格更加多样化,传记片《莫扎特》、怀旧片《走出非洲》、越战片《野战排》、励志片《雨人》、西部片《与狼共舞》、惊悚片《沉默的羔羊》、二战片《辛德勒的名单》、历史片《末代皇帝》等相继夺魁。90年代后期适逢世纪之交,一些奥斯卡奖最佳影片都缅怀、追溯昔日黄金岁月,如《阿甘正传》褒扬美国传统的价值观,《英国病人》等则把个人命运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此时美国电影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获9项奥斯卡奖的《泰坦尼克号》利用电脑特技,极其逼真地再现了20世纪初那场灭顶之灾。《角斗士》也借助电脑的合成和复制功能,让现代观众置身于古罗马的竞技场。然而好景不长,美国国内枪杀、乱伦、吸毒等肆虐,大制作让位于写实的小制作。《美国佳丽》《交易》等捧走多项奥斯卡奖。“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整个社会遭受到极大冲击,民众恐惧与逃避现实的心理在《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里找到了慰藉,魔幻电影大热,《指》第一集囊括13项奥斯卡奖提名,第二集又获得两座金像,第三集更是赢得大满贯,11项提名全部中鹄。去年第77届,奥斯卡的“反罗曼蒂克”(antiromantic,《纽约时报》语)定律又应验了:获7项提名、呈现美国社会阴暗面的《百万宝贝》居然击败了获11项提名、呈现美国黄金时代的《飞行家》。今年第78届正值后“9·11”时代,入围的政治性和争议性题材影片甚多。它们顺应了当今美国民众反思和反伊战的心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电影也渐趋全球化,如跨国企业购并电影公司,多国集合资金、技术和人员拍国际性题材,许多名导明星纷纷出走到他国拍戏等等。奥斯卡奖从第29届增设最佳外语片,到现在是越来越国际化了。首先,本来只是小奖的最佳外语片由于报名参赛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现已成为一项相当引人注目的重要奖,不亚于各大A级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其次,最佳外语片以外的各项奖、尤其是最佳影片等一些主要奖都已向非英语国家影片和影人开放。例如2000年,《卧虎藏龙》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奖提名,最后也中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最佳摄影外加最佳外语片4项奖。好莱坞一直觊觎中国这个全球潜力最大的电影市场,近年来哥伦比亚等公司资助拍中国片,米拉麦克斯等公司为报名参赛的中国片造势,奥斯卡小金人更是多次邀请中国影人如成龙、周润发、章子怡等出任颁奖人。某种程度上说明奥斯卡奖也是电影全球化的“风向标”。
两极评价毁誉参半
全球化多元化分析论文
全世界的电影奖林林总总有几百种,而美国的电影奖数最多,大约上百种,既有权威机构(如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电影学会)颁发的学院奖等,又有影评人协会(如全美评论委员会、全美影评人协会)颁发的各种影评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颁发的金球奖、主流媒体(如《时代》)评选的“年度最佳影片”,还有行业公会(如美国导演公会、电影演员公会)颁发的各种公会奖,更有与学院奖唱反调、评选烂片的“金酸莓奖”等等。其中最具规模、影响和权威的当推学院奖。该奖又称奥斯卡奖,创设70多年来,倍受全世界关注。现在,每年约有10亿人收看其由电视直播的颁奖典礼。
美国电影的“晴雨表”
每一届奥斯卡奖评选既是对上年度美国电影业绩的总结,并预示来年美国电影的趋向;又颇能显示出美国电影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
纵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它不啻是美国电影的“晴雨表”。每一届评选既是对上年度美国电影业绩的总结,并预示来年美国电影的趋向;又颇能显示出美国电影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特别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美国社会矛盾加剧,以暴露黑暗现象为主的“新好莱坞电影”不胫而走,其代表作《午夜牛郎》《法国贩毒网》《教父》《骗中骗》《飞越疯人院》等社会片、警匪片均登上了奥斯卡授奖台。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总体风格从浪漫主义演变为现实主义。进入80年代,美国家庭危机日趋严重,《克雷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等片切中时弊而捧得金像。此后美国经济持续景气,电影业日益繁荣,影片题材、类型、风格更加多样化,传记片《莫扎特》、怀旧片《走出非洲》、越战片《野战排》、励志片《雨人》、西部片《与狼共舞》、惊悚片《沉默的羔羊》、二战片《辛德勒的名单》、历史片《末代皇帝》等相继夺魁。90年代后期适逢世纪之交,一些奥斯卡奖最佳影片都缅怀、追溯昔日黄金岁月,如《阿甘正传》褒扬美国传统的价值观,《英国病人》等则把个人命运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此时美国电影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获9项奥斯卡奖的《泰坦尼克号》利用电脑特技,极其逼真地再现了20世纪初那场灭顶之灾。《角斗士》也借助电脑的合成和复制功能,让现代观众置身于古罗马的竞技场。然而好景不长,美国国内枪杀、乱伦、吸毒等肆虐,大制作让位于写实的小制作。《美国佳丽》《交易》等捧走多项奥斯卡奖。“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整个社会遭受到极大冲击,民众恐惧与逃避现实的心理在《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里找到了慰藉,魔幻电影大热,《指》第一集囊括13项奥斯卡奖提名,第二集又获得两座金像,第三集更是赢得大满贯,11项提名全部中鹄。去年第77届,奥斯卡的“反罗曼蒂克”(antiromantic,《纽约时报》语)定律又应验了:获7项提名、呈现美国社会阴暗面的《百万宝贝》居然击败了获11项提名、呈现美国黄金时代的《飞行家》。今年第78届正值后“9·11”时代,入围的政治性和争议性题材影片甚多。它们顺应了当今美国民众反思和反伊战的心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电影也渐趋全球化,如跨国企业购并电影公司,多国集合资金、技术和人员拍国际性题材,许多名导明星纷纷出走到他国拍戏等等。奥斯卡奖从第29届增设最佳外语片,到现在是越来越国际化了。首先,本来只是小奖的最佳外语片由于报名参赛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现已成为一项相当引人注目的重要奖,不亚于各大A级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其次,最佳外语片以外的各项奖、尤其是最佳影片等一些主要奖都已向非英语国家影片和影人开放。例如2000年,《卧虎藏龙》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奖提名,最后也中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最佳摄影外加最佳外语片4项奖。好莱坞一直觊觎中国这个全球潜力最大的电影市场,近年来哥伦比亚等公司资助拍中国片,米拉麦克斯等公司为报名参赛的中国片造势,奥斯卡小金人更是多次邀请中国影人如成龙、周润发、章子怡等出任颁奖人。某种程度上说明奥斯卡奖也是电影全球化的“风向标”。
两极评价毁誉参半
后现代传统英雄形象的转变
英雄精神是艺术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要素,对英雄人物的崇拜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英国19世纪著名学者卡莱尔富有激情地将之视为解救人类绝望的唯一途径:“即使人类曾经创造的种种传统、办法、信条和社团都消失了,英雄崇拜将依然存在。英雄必定要降世。当英雄们来到人间,崇敬英雄就是人们的职责,人们的需要。英雄像一颗北极星一样,它能透过层层云雾以及形形色色的激流和火灾为人们指引方向。”(1)卡莱尔对英雄的礼赞是否言过其实我们暂且不论,英雄作为一种人物形象在大量艺术作品中被称颂,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尤其是在美国的动画片中,类似超人、蝙蝠侠、蜘蛛侠这样的英雄比比皆是。但这种英雄形象在近年来的动画影片中发生了转变,出现了一批以反面人物作为主角的影片。在这些影片中主角纷纷逃离崇高,躲避伟大,表现出在后现代消费语境下传统英雄形象的转变。
一、责任的落寞
派拉蒙动画《超级大坏蛋》中有三位人物先后充当了“英雄”的角色——城市超人、太阳神和麦克迈。影片中的城市超人被赋予一个完全正面的形象,从小就以超能力保护着身边的人,长大后则成为城市守护者,在他的心目中“正义是一种永不被侵蚀的金属”。他的言行表现基本符合传统的英雄品格。这样一位英雄受到市民的爱戴和赞誉,但是在一次与超级坏蛋麦克迈的对决中,城市超人却意外牺牲。他的死亡使城市陷入了恐慌,也引发了人们对麦克迈的痛恨,对城市超人的怀念和崇敬。令人惊奇的是城市超人并没有真的死亡,他只是厌倦了这种既定角色的生活,以死亡的假象换取了个人的自由,成为一名音乐超人。关于其“罢工”动机,片中有一段城市超人对麦克迈和罗克珊的对话:一切还要从天文台说起,罗克珊被绑架了,我准备去阻止你。我那天状态不好。我们就像是走过场一样,因此我利用超速度,决定先清醒清醒。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这辈子一直在玩不变的愚蠢的扮演游戏。我想抛掉这种感觉,但我还是感到压抑。我开始意识到,除了超能力,大都会的每个人都有我所没有的东西:选择权。从我记事以来,总是城市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有没有想过我想做什么呢?然后,我突然想到,我是有的选的。我想怎样就怎样,没人要求你一生都要是个英雄,但你也不能说不干就不干。就是那个时候,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伪造我的死亡……你的死亡射线射出的那个瞬间,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我从附近的医学院借了一具骷髅,城市超人终于死了,音乐男诞生了。
城市超人对自由和选择权的追求在现代人眼里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过错。但这显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英雄的价值观,“在人类生活的构成中,另一种类型的英雄精神,是具有永恒价值而在伦理上也是无可挑剔的:全身心都被那种超越个人的目标所鼓励着的、利他主义的、富于牺牲精神的、标志着在其崇高意义上的那种服务的英雄精神”。(2)也就是说,无我境界的英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城市超人因为个人的喜好而置一座城市千百万人的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完全丧失了自身的责任感,违反了传统英雄的标准,带有一种现代色彩。法国哲学家吉尔•利波维茨基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责任落寞的时代,“我们社会对那种提倡自我牺牲的价值观进行了清算,无论这些价值观是出自世俗目的还是源自其他方面的要求。日常言行不再因循那些夸张的责任说教,它们只是一些追求快乐以及行使自主权利的行为。我们不再承认自己对别的事情负责,我们只对自己负责”。(3)也就是说,过去的中心话语、权威话语被颠覆,固有的意识、既有的逻辑思维被解构,传统的英雄主义观念被消解,人们不必再去遵循这些过去的“金科玉律”。对于这种现象,查尔斯•泰勒称之为“生命的英雄维度的衰落”,体现在:“人们不再有更高的目标感,不再感觉到有某种以死相趋的东西。”(4)相反,人们往往去追求一种渺小和粗鄙的快乐。
二、真诚的缺失
在城市超人身上,我们看不到古希腊英雄为了他人、集体而勇于自我牺牲的勇气,相反,他不仅临阵脱逃,还采取欺骗的手段逃避责任。卡莱尔认为,真诚是一位英雄不可缺少的品质,“真诚,即一种深沉的、崇高而纯粹的真诚,是各种不同英雄人物的首要特征”。(5)如同英雄的自我牺牲精神一样,真诚、宽容、利他主义这些道德的主要准则,在现代人身上也不再被视为必须奉行的标准。梦工厂动画《鲨鱼黑帮》和派拉蒙动画《飙风雷哥》中也出现了两位倚靠欺骗手段成为“英雄”的人物。《鲨鱼黑帮》中的奥斯卡是一条在清洗店工作的无名小鱼,爱慕虚荣、喜欢吹嘘的他梦想能够成为住在岩礁山顶的大人物。在一次赌马失败后,他被债主绑在鲨鱼出没的地方,等待他成为鲨鱼的甜点。没想到鲨鱼扑过来的时候,却意外被一只巨大的船锚打中致死。不明真相的打手误以为是奥斯卡制服了鲨鱼,奥斯卡也顺水推舟地将自己粉饰成为一名英雄。在媒体的报道和吹捧下,奥斯卡迅速成为众人皆知的“鲨鱼猎手”。奥斯卡极为享受这个巨大谎言给他带来的金钱和地位,甚至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骗局——当众表演“杀死”鲨鱼雷尼来巩固自己的英雄地位。
无极视听震撼管理论文
和当年张艺谋的《英雄》如出一辙,陈凯歌的《无极》同样首先是一个文化事件,其次才是一部电影。
12月15日公映之前,《无极》已经创下中国电影的N个之最:投资最大(3.5亿元人民币)、宣传战最响(大规模首映式、央视广告轮播、纪录片、小说、歌舞剧、网络游戏)、演员阵容最强(中日韩国际纵队)、点映票价最高(1888元)、电影未上演预售票最高(1000万元)……终于使2005年中国电影的贺岁档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热潮。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说,每年有几部《无极》,中国电影市场就繁荣了。
但事实上,《无极》绝不仅仅是讲好一个故事那么简单。对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导演来说,这部耗资3.5亿元并且占近天时地利的大片也像当年的《英雄》一样,只是影坛一道无法复制的璀璨耀眼的风景。
从一掷千金的戛纳超级奢华秀以来,《无极》的宣传费用已经花掉了1个亿。而这个数字对很多导演来说,足够从容地拍10部电影了。如果精打细算,20部也不在话下。比起十多年前尽展才气的《霸王别姬》来,《无极》给同行们的示范,显然已经从艺术领域转移到了商业运作方面。
这些天,从北京、上海,到成都、杭州,陈凯歌、陈红夫妇马不停蹄,围绕这部电影做足了文章:音像版权、电影博客、纪录片、小说、歌舞剧、手机游戏、网络游戏、冲击奥斯卡、拍卖电影道具,接下来还要做动漫和大型真人秀,向海外推广。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电影音像制品版权售价的新纪录,而这回陈凯歌夫妇走得更远。若干年后回头来看,这些电影副产品开发对中国电影的意义,也许比《无极》本身的影响更加深远。
陈凯歌说,《无极》让他没有退路了。《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在同学张艺谋的强大攻势下梦想着有朝一日再给国人一次惊喜。好在这回《无极》交了一份还算合格的答卷———绚丽的画面、精彩的对白、故事的架构和精良的制作都堪称近年来中国电影的上乘之作,但通篇寓言式的虚无氛围无疑是《无极》最致命的软肋。片中人物除了“昆仑”依稀有来自中国古代神话的影子之外,《无极》更像是一场虚拟世界里的电子游戏。角逐奥斯卡的时候,陈凯歌极力强调《无极》是运用了异常璀璨的画面和幻境式的景观作为卖点;而一些媒体在宣传此片时,依旧像当年推销《英雄》一样很老土地用了“视听震撼”四个字来鼓励观众走进影院。
“冲奥”电影文化视点变迁研究
摘要:通过对2002—2017中国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的电影进行梳理,并从文化视点角度分析中国“冲奥”电影,将2002—2017年分为四个时期,即武侠电影时期、历史题材电影时期、社会问题探索时期、技术探索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电影文化视点的分析,梳理出对“冲奥”电影文化特质的变迁影响最大的是政策原因。并认为革新电影管理制度,尤其是电影审查制度是国产电影取得更大进步的动力,同时应当注意“冲奥”电影中文化折扣的问题,以及新时期电影创作本土文化迷失的问题。
关键词:“冲奥”电影;文化视点;奥斯卡
自从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以来,距今已有一百二十余年的时间,经过无数电影先辈不断地努力与突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截至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年产量已达到每年800部电影,全年票房突破500亿人民币,银幕总量和电影观众人次已超过北美市场。但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传播影响力却远不如欧美、日、韩等国家,甚至于国际市场的收入仅在几亿美元的层次上。不仅如此,中国电影在国外大奖所取得的成绩与电影强国仍有一段距离。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单元上,中国电影自2002年获得提名后,已14年未取得成绩。回顾这15年选送奥斯卡参与最佳外语片评选的电影,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文化视点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在中国“冲奥”电影文化视点变迁过程中,寻找有利于电影发展的积极因素,使中国电影发展更加健壮,对于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中国“冲奥”电影及其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对于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研究中,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的邵培仁作了相关研究,出版了《华莱坞电影理论:多学科的立体研究视维》一书。该书以电影产业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华莱坞电影的生产特点、过程、机制和营销策略,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1]。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的论文也对此作了研究。向欣在《从电影的分层解读模式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一文中,从文化的“冰山”模式出发,谈电影的民族性策略、主题性策略、受众培养策略[2];李小丽的《华语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一文,则从文化产业角度出发,提出电影的普世主题策略、混合策略、联合制片策略[3];邵培仁、潘祥辉在《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一文中,从传播学理论角度出发,提出电影的双重编码策略、把关人和函化分析(即主体和受众策略)、双赢策略[4]。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特征的研究中,陈琦、严峰在《解读好莱坞电影的文化传播》一文中认为好莱坞电影的叙事风格、特技、明星制度、商业化运作是其他国家学习电影发展的典范;同时也是美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并且认为好莱坞电影对观众的影响是“真实的、深沉的、持久的,甚至是温馨的”,好莱坞电影影响着受众的尺度和追求[5]。张江彩的《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性质及媒介特征分析》则认为好莱坞在中国一方面推介其新自由主义传播思想,同时利用文化帝国主义逻辑加强媒介控制力度,中国电影只有在充分认识国际文化传播的现状基础上,坚持“例外的新自由主义”及“新自由主义例外”的原则,超越支配/抵制二元模式,使中国电影传播逐渐融入世界电影传播体系,才能取得国际国内市场与文化的双赢[6]。上述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论述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使得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能够开拓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但以上文献也存在研究案例较为单一,或只从宏观视角上观察,没有对中国电影发展的脉络细节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因此以文化视点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冲奥电影的变迁,探寻中国电影如何走向国际有着十分的必要。在2002年至2017年中,中国共选送16部电影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如表1所示。表1所列的电影中,仅2002年凭借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再此之后的15部电影一直未获提名。从影片的题材及叙事上进行分析,2002—2017年的16部电影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2002—2006年的武侠电影时期;2007—2011年的历史题材电影时期;2012—2015年的社会问题探索时期以及2015之后的技术探索时期。
二、武侠时期“冲奥”电影文化视点的投射方向
竞选爱心影院院长的讲演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计算机学院05级的,想竞选爱心影院部部长一职。昨天下午一直绞尽脑汁的想竞选词,但怎么也写不好。那么今天就请允许我陈述一下竞选这一职位的理由吧。
我有一颗真诚的爱别人的心。爱永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家里我尊敬老人孝顺父母;在学校我乐于助人善待他人;在生活中我能真正的做到以德报怨用微笑化解难堪。
我对电影有一种特殊的爱。从小受父母影响我看过许多优秀的电影,它们教会了我成长教会了我做人;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和对事物的看法。对于这些曾给我指导和启迪的作品我急于和大家分享。
我有极强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影院我有那么多的想法去实现。我要向同学们广泛的发放调查问卷,我要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最需要什么;我要在各个学院建立影院信箱向同学们征集各种意见和建议;我想做一个网页附在爱心使者网站上时刻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我甚至想以影院的名义举办我们东师自己的电影节,让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电影。
经过这两年的校园生活,我时常感受到同学们内心的空虚与寂寥,大家常用看电影来打发时光;但是当我看到那一部部没有思想没有内涵却让人眼花缭乱的电影时我是多么难过;当我听到同学们对所谓国产大片的失望而议论纷纷时我多么想告诉他:中国大片不代表中国电影;当大家沉浸于奥斯卡影片的五光十色时;我多想对他说不是每一部奥斯卡的影片都只得我们去看去观摩;我多想给他推荐一些我曾经看过的,曾经改变过我生活的使我受到灵魂净化的优秀影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多么渴望选择一些好的影片来平静我们的内心,洗濯我们的灵魂,让我们能在匆忙喧嚣的生活中找到思想的纯洁,找到心里的释然,找到神情的那种淡定自若;
电影文化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一、服装设计要点及发展
服装设计属于艺术设计门类的一个分支,设计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我们俗语经常说“衣、食、住、行、用”,其中衣就是排在第一位。我们穿上衣服不仅可以遮体御寒,得体的穿着也能为自己加分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在国际潮流中,服装等同于时尚,英文翻译也将服装称之为“Fashion”,因此,服装也伴随着流行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状态下,开始追求精神物质享受,对于“衣”也有了美的渴望。服装设计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诞生的设计行业。它包含了对象、目的、时间以及地点和场合5个要素。是在考虑了被设计者的自身条件(如身高、体重、肤色等)和附属条件(性格、职业等),对特定人群特定使用场景进行的服装设想与构思,要具体地量体裁衣。设计场合分为街道经验丰富的裁缝师傅的手艺与工厂的专用设计师设计的成批量生产的服装,近些年随着社会发展,外来设计思想的涌入,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独立设计师从初出茅庐到成立自己个人品牌服饰。服装设计根据不同的穿着时间与场合,分类有春夏秋冬装以及职业装、运动装、泳装、礼服等;根据不同人群与材质分类有男装、女装、童装等以及皮革、丝绸、棉麻等。在这些分类里面,面料属于服装设计的载体,它与科学技术有直观联系,除了有实用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通过面料的质地、色彩和触感同样能够带给人们视觉与触觉的美感。
二、电影文化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电影文化作为传播媒介对服装设计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作用。作为独立传播手段,电影是经过了艺术处理的高度浓缩以及概括的表达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数量多的特点。随着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的发展,短短的120分钟,电影给我们呈现了集视觉、听觉、体验为一体的综合盛宴,由于传播方式的多种多样,电影带给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相比电视而言,钟爱观赏电影的人对电影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一部电影的制作也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精雕细琢,比如剧情的跌宕起伏、场景氛围的营造、电影表现的技术手段、人物角色的精细刻画或是电影中人物衣食住行所代表的剧中时代的典型特点。同样,电影中所引领的时代特色也潜移默化影响着观众,从剧中的建筑风格、室内的家具特色、交通工具及电子产品、人物的妆面及服饰会让很大一部分人争相模仿。以韩剧为例,近年的韩剧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增大,通过韩剧我们了解到了韩国主流的服饰文化,剧中男女主角的各种风格的时尚装扮成了我国不少人群的服饰潮流指南,甚至有消费者直接做韩国产品代购,包括化妆品及电子产品也引领着整个市场,根据调查发现,在淘宝、魅力惠等我国几大主流购物网上都划分了韩流风的版面,韩流服饰大量引进,同时也对我国本土的服饰设计提出了思考。当然我国也有很优秀的服饰代表的影片,如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得主是张曼玉饰演的《花样年华》中的服装设计,片中的旗袍也达到23套之多,衬托出了张曼玉婀娜多姿的人物形象,自影片播放之日起,全国立马掀起了一股旗袍风,新古典旗袍设计在这种氛围中茁壮成长,同时也扩展了服装设计中的旗袍设计特色。电影构成元素中的主体——人的塑造是影片的主线,与人相关的服饰也成了经典之制作,因此,在很多著名电影颁奖奖项上专门设立了最佳服装设计奖,如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是为了鼓励在电影中做出优秀服装设计成就的奖项,而且自奖项诞生起,大部分获奖的电影也在奥斯卡中拿到最佳影片奖项,由此可见,服装设计在影片中的重要性,对于影片中服装的准确把握决定了主角的人物塑造,如第78界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服装设计”是由章子怡主演的《艺妓回忆录》获得,片中的服装总数更是达到了250套之多,服装设计由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飞越,也把章子怡饰演的角色转变衬托的更加经典。
(一)电影文化刺激消费,推动服装市场,促进服装设计行业发展
电影文化的兴盛,不断吸收着不同艺术门类的精华,也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也很早就形成了特定的影视服装设计,热门剧中男女主角的服装衬托着人物角色,往往人物出场时还没开口,观众直接就会被主人公的衣着气质所吸引,剧中整体服装的基调符合并引领观众的审美,甚至配角的服装款式也会在购物网站的热搜中出现,好的服装设计师需要通过经典的电影打开市场,好的电影也会让人们更加关注服装。出于对热播电影的喜爱,观众热衷于对剧中人物服装的模仿,一时间该服装款式成了爆款,需求不断扩大,相应品牌类型的服装需求也逐渐扩大,市场在扩大,对于服装设计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对服装的搭配、面料及款式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影事业的影响下,服装设计具有时效性,更新很快,但是当服装设计遇到怀旧电影,设计风格又会回到当初的样式,我们叫它怀旧风。身处于凸显个性化的时代,人们又不断追求在模仿中寻求创新,电影文化无形中很大程度影响了消费者的审美并推动了服装设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