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6 14:03: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安全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1序论
每年的两会作为人民共商国事、凝智聚力的窗口和平台,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财政预算报告,无论是年度规划纲要还是代表委员的热议,民生无疑是会上会下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格外令人关注。我们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民生方面的关注就可以清楚看出。报告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为国之本。做到这一点,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安全问题,作为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多次登上了“两会”的舞台,可见二会代表和委员对其的重视性。食品安全问题对于社会全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百姓福祉,是一个民计民生的大问题。各种安全问题往往使得人人自危,个个防范。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惨痛伤害。
2本论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安全问题几乎天天发生,警钟几乎时时拉响。大到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小到交通安全、生产安全、住宅安全、消费安全、财产安全,防不胜防,原因何在?一是越是现代化的东西,越是高科技的,越是人类最不了解的东西,我们不知深浅高低,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规律,如生物克隆,转基因食品等。二是我们已知道内在规律,只要遵守规则、标准、规范就可以避开风险或降低风险,但是很多人无知莽撞、非理性、自行其是,偏要挑战标准、规则。如酒驾、浪费、冲动等。三是利欲熏心、利令智昏,因为有利可图、见利忘义,不惜把别人的生命健康作为代价,谋取一己私利,如三聚氰胺奶粉、硫磺生姜、地沟油、含汞雪碧、毒豇豆等等。其中,最可怕的就是第三种,也是现阶段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是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方面,而中国食品安全隐患则多是“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行为更加恶劣。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健康权利。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据报道,全国的食品企业大约有50多万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也有26万家,他们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到72%。这个说明我国的食品工业化程度很高,工业化程度和产品质量控制有直接关系。首先,企业主体追求暴利是直接动因。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一面是巨大的利益诱惑;另一面则是违法成本低廉。被抽查的几率不高,让很多食品生产经营者心存侥幸,敢于以身试法。一旦被查处发现,惩罚不给力,无关痛痒,不法之徒可能依然会换种方式对消费者做出危害。在所有执法监管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你来我往的较量。之所以有这种较量,是因为违法所得的利益客观,而利益驱使行动者牟利的冲动,这就形成了成本——利益的关联链条。其次,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大弊端是政府行政部门齐抓共管,安全监管很容易出现盲区。目前国内行使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等十几个部门,职能交叉、职权模糊,看似都有责任,但到最后,谁都可以推脱责任。各部门之间或相互争夺监管权,或相互推诿责任,最终导致监管不力,安全问题无从抓起。现在的监管是“上紧下松”,上面要求得严,下面查得动静就大。如针对“瘦肉精”事件,国务院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似乎很“雷厉风行”,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媒体能发现问题,监管部门就难以发现吗?媒体不曝光,监管部门就可以置若罔闻吗?在这件事件中,养猪场和企业,明知故犯,唯利是图,确实应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但出了问题,只谴责企业和农民,只追究犯罪主体的责任,也是不公平的,我们是否还应该谴责那些放行的人。“瘦肉精”事件至少说明,企业在原材料进库和产品出库时的检验存在着严重的漏洞。但是监管不力往往无人查处,这就是问题频发的关键所在。
3结论
只要从政府、企业、媒体与消费者四个方面,规范经营、有效监管、强力监督三大措施做起,我们的餐桌安全这个“老大难”问题将得到很好地解决。同时建立起全社会的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让敢于越雷池者付出昂贵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信用成本,直至其法律追究。只有这样,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才可能真正迈向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的道路,从而使社会和谐,人民满意。
食品安全问题剖析材料
随着工业化推进、食品工艺和技术的提升,食物生产与供应链越来越难控制,由食品引发的疾病的波及面也不断扩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约十亿人次,食品安全问题正演变成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健康问题。在20**年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代表恩多亦表示,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正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考验。
近段时间,随着“**奶粉”事件的不断升级,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民众热议的焦点。有人责备政府监管不力,有人谩骂企业经营者“惟利是图”,更有人诅咒奶农的“黑心举动”,林林总总的抱怨折射出民众的极大愤慨。抱怨和责备是可以理解的,但仅仅停留在抱怨层面是远远不够的,眼下,我们更需要分析和寻找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从源头上做到釜底抽薪,彻底预防或根治。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一部分人认为其根源是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得不够好,对生产者、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处罚不到位,监管部门执法不得力等等;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只有当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类问题才能彻底解决。笔者不排除这些分析的合理性,但需要强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虽然表现为社会问题,但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产业问题。
笔者认为,就食品的生产而言,其安全隐患存在于三个环节:一是食品原材料的生产过程,比如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二是食品原材料的采集过程,比如鲜奶的采集等;三是食品的加工过程,比如月饼、瓜子的生产等。我国食品生产各环节的产业构成导致了食品安全危机的产生。
首先,以精耕细作和分散经营为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得食品原材料的生产过程难以控制。一直以来,我国走的是常规农业思路指引下的农业发展之路,追求精耕细作中的高产。由于农业生产未实现集约化模式,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未普及,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和质量,就只有通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等细作方式,来提高产量和产值。这一过程势必会造成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超标,使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被吸收,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施用在农作物、果树、花卉等方面的有毒化学农药约占95%以上,其中以甲胺磷、敌敌畏等高毒农药用量最大。同时,由于采取分散经营而非集约经营的生产方式,一旦发生食品源污染的问题,政府难以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控制,20**年冬至20**年春的禽流感疫情之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猖獗,主要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家禽养殖是以家庭为主的散养和小户饲养模式,一旦出现家禽感染,很难像发达国家集约化经营的家禽养殖企业那样集中处理和综合管理。分散经营的农业经营模式给我国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其次,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资源大量投入,水、土壤、大气等农产品生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方过分追求GDP增速,忽视了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物质、生物的净化功能。据环保部门统计,在我国12**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源头污染”成为农产品安全的一大隐患。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水污染的影响尤为巨大。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来源。未经处理的污水,虽然含有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但又含有有毒成分,长期处于污水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品质量,进一步还会损害人体健康。在大气污染方面,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毒废气,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通过“酸雨”降水或沉降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也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成为引发食品安全的污染源。
谈论旅游安全问题及对策
摘要: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业。然而目前我国的旅游安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分析旅游安全的现状和表现形式,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能够对旅游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旅游;安全;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生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然而,旅游活动的增多也使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旅游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
一、旅游安全现状
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旅游活动顺利发展的保障,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产业,它涉及到很多社会部门和行业,旅游活动又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旅游业由于各种社会的和自然的因素影响,潜在着许多危险和不安全因素,旅游行业和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着潜在的旅游风险。旅游安全问题产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影响到潜在旅游者,影响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决策行为。由表1我们也可以看出,旅游风险可能是来自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也可能来自旅游者自身和旅游组织者等各个方面。因此,解决旅游安全问题,加强旅游安全研究,不仅是旅游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旅游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目前情况下,旅游安全事件还在频繁发生,甚至出现了增长的趋势。据国家旅游局综合司统计,从2009年初至9月份仅9个月中就发生了41起旅游事故,其中重大事件8起,比2008年同期增长60%,整体比2008年同期增长10.8%。由此可见,旅游安全问题越来越尖锐,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时刻关注的问题。
旅游安全问题分析论文
一、旅游安全现状
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旅游活动顺利发展的保障,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产业,它涉及到很多社会部门和行业,旅游活动又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旅游业由于各种社会的和自然的因素影响,潜在着许多危险和不安全因素,旅游行业和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着潜在的旅游风险。旅游安全问题产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影响到潜在旅游者,影响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决策行为。由表1我们也可以看出,旅游风险可能是来自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也可能来自旅游者自身和旅游组织者等各个方面。因此,解决旅游安全问题,加强旅游安全研究,不仅是旅游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旅游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目前情况下,旅游安全事件还在频繁发生,甚至出现了增长的趋势。据国家旅游局综合司统计,从2009年初至9月份仅9个月中就发生了41起旅游事故,其中重大事件8起,比2008年同期增长60%,整体比2008年同期增长10.8%。由此可见,旅游安全问题越来越尖锐,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时刻关注的问题。
二、旅游安全的表现形式
旅游安全的表现形式在实际生活中是各种各样的,而且常常是交叉出现。按照旅游研究对象划分,旅游安全表现为旅游主体安全、旅游客体安全、旅游中介安全。旅游主体安全就是旅游者的安全,旅游客体安全为旅游目的地人和物的安全,旅游中介安全为各种旅游接待设施和人员的安全。按照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进行划分,旅游安全表现为饮食安全、住宿安全、交通安全、游览安全、购物安全和休闲娱乐安全。按照最终的表现形式划分,旅游安全表现为交通事故、疾病、治安事件、火灾、食物中毒、旅游设施事故等。
三、旅游安全问题的对策
粮食安全问题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作者针对目前出现的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简要分析了粮食安全的概念,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现状。进一步提出面对目前的世界粮食安全状况,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关键字:粮价上涨粮食安全
引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近年来全球粮价飙升,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世界银行相关报告显示截止今年二月底,过去三年里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181%,食品价格上涨83%。仅2007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目前新的粮食危机正在形成已达成共识,面对粮食危机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96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重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事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包括:(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地质勘查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尤其是随着当前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消耗越来越大,矿产资源大量减少,则必须要加强地质勘查,加强对矿产的开发。本文对地质勘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矿产勘查的安全性。
关键词:地质勘查;安全问题;矿产开发
地质勘探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找到矿源,精准开采,指的是借助一些勘探技术对矿产资源的埋藏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矿产进行开采的过程。地质勘查是一门要求严谨的科学,为了确保勘探的结果更加准确,则必须要有专业的勘探技能,对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且为地质勘探方案的设计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在当前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地质勘查还面临着一些安全问题,比如开采过程中的探测技术使用不当、勘查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导致地质灾害出现等,这些都是地质勘查过程中应该要注意防范的问题,确保安全勘查、安全开采。
1地质矿产的勘探技术
地质矿产的勘探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技术方法,可以将矿产勘探分成不同的4类。第一种是地质方法,包括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遥感地质法、数学地质法。第二种是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指的是借助与化学有关的方法进行矿产勘探的方法,比如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法、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法、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法等,都属于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第三种是地球物理测量方法,指的是借助各种物理方法对矿产进行勘探和开发,比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等,都属于物理探测法。第四种是探矿工程方法,指的是借助现代高科技技术对各种矿产资源进行探测的过程,比如常见的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第四种勘探方法是当前地质勘查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技术,是进行测时与测距的先进技术,具有功能多、抗干扰性能好、测量时间短、使用简单、保密性强等优点,在工程测量中,该技术具有多种优点,比如精度高、效率高、功能多,因此GPS技术的应用很广泛,不仅在林业系统建设测量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应用,比如一些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都有该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以及相关数据形成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测量数据的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等目标。该技术在林业系统建设中的应用也可以使得林业系统建设项目的测量工作变得更加准确、全面。另外,由于当前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矿产勘探的时候,也越来越重视各种技术的融合,3S集成技术指的是在测绘过程中将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测绘技术,对于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的了解更加清楚,有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2地质矿产勘探的安全问题
信息系统中安全问题探讨
1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一,要想有效的保证信息系统中安全管理的问题,它的好坏决定着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在对信息安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策略模型的特征进行分析,该模型将不同的应用归属到不同的信任区域中,通过对区域的访问和控制,从而更好的维护应用的运行,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第二,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对系统的安全起着很大的保障作用。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为信息系统防御内部以及外部带来的攻击。通过设计完善的管理流程,使管理员之间形成相互协作、制约的和谐关系,不断的增强管理的安全性能。第三,根据策略模型以及管理流程工作,对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进行设计,基于LINUX的安全机制内容,在LINUX环境下,设置系统管理员、审计员和安全管理员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保障管理机制的持续发展。
2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信息安全管理中,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威胁,一个是误用,一个是入侵。误用是指在用户的权限时出现配置错误,对访问的控制不到位,在应用的时候有一定的缺陷;入侵是指当系统遭受到外部的恶意攻击,企图对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越权的操作。这两个威胁的出现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管理过程中,实施不到位,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在目前的信息系统管理中,不仅仅要依靠专业的技术手段来保证信息的安全,同时需要有效的管理对系统进行更好的维护,因为在信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管理的疏忽造成系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一般的系统而言,合法用户通常被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具有所有权利的超级用户,一个是没有任何特权的一般用户。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是能够进入到系统的任何人,都能够将自己转变为超级用户的身份,同时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随着系统的功能不断的增加,怎样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其一,对整体机构设计不够合理。通常来说,企业会在安全技术问题上面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但是没有运用先进的手段来对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维护,在管理结构的设计上也不够合理,不能及时的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问题,从而不能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关的控制措施。其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得到落实。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实用性能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对系统使用的安全知识的普及过程中,无法让所有的使用者都能够深刻的了解其重要性,也无法让他们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往往只注重信息获取的便捷性,而忽略了其安全问题,所以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将其有效的落实,从而使安全功能的优势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其三,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在信息系统中,企业常常会设置拥有所有权限的超级用户对系统进行管理。在系统的管理中,超级用户能够访问系统的任何信息资源,所以他们对系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有意或者无意识的失误就会对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建立一个相互制约的环境,对信息系统的管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综上所述,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机制对整个信息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有效的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首要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保证用户和系统本身的行为是合法的,在信息系统的安全功能中,用户能够达到自身某种预期的目标,这种目标包含安全目的。要使系统的安全管理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必须运用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保障。
3结语
在对安全管理的问题进做出决策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充分的将我国的安全管理技术现状和水平考虑进去。对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问题,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办法,这些规范内容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检验提供着重要的依据。目前,网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不是在国内发现的,针对计算机病毒的解决措施也不是我国发明的,对于高级的黑客攻击,在国内,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掌握,黑客攻击的检测技术在国内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我国要尽快的了解和正视自身存在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快的缩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
简述食品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从“三聚氰胺”到“染色馒头”,从“瘦肉精”到“塑化剂”,从“苏丹红鸭蛋”到“毒明胶”,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立法执法部门、专利审查部门、食品企业、审批部门都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所要承担的责任,为人民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才有希望建立中国食品的诚信。专利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制定本法的目的是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因此,本文就食品领域的申请人在发明创造及申请专利的过程中如何杜绝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提出几点参考。
1从食品领域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5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它不包括行政法规和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最相关法律。该法律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便开宗明义其立法宗旨是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妨害公共利益是指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给公众或社会造成危害,或者使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影响[2]。妨害公共利益的情形包括危害公众健康。专利法第五条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防止对引起扰乱社会、导致犯罪或者造成其他不安定因素的发明授予专利权,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食品安全无疑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中之重。
2发明创造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食品领域的研发过程中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注重自身责任,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食品领域常见的典型的违反禁止性规定的情形包括有明确许可性或禁止性规定的情形和没有明确许可性或禁止性规定的情形(见表1和表2)[3]。具体而言,食品领域从业人员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可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食品领域常用标准主要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原料限制的主要名单有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3关注法律法规的动态变化
食品安全问题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1.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国内外人口流动的增加,新疾病的出现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病的死灰复燃等。近年在市场上曾发现食物加吊白块、鸡鸭饲喂激素、面粉加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等,还有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等案例。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3]。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4、5]。
1.2产生原因
对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以下七点[6]:一、监管疏漏,“苏丹红一号”事件呈现出国家、企业等对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存在漏洞。二、执行不力,我国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但在实际检测中,却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孔雀石绿仍在被普遍使用。三、欠缺考证盲目定论,“转基因水稻事件”告诉我们,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能轻易下结论。在没有精确的考证之前,任何单角度的结论都要慎重。四、利益驱动逃避责任,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为例。雀巢在这场博弈中的表现出的企业利益第一,逃避责任的做法并不是个例,其实很多其他行业的知名企业在利益与责任的博弈中也有极其相似的表现。五、政策法规不健全,国家在管理和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问题不断。六、媒体误导草木皆兵,由媒体片面报道引发的轩然大波,不得不通过权威部门的权威数据来消除,包括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甲醛啤酒事件——“国产啤酒95%含有甲醛”的说法是否有夸大事实的嫌疑,或者说这样的“失实”报道能不能在媒体职业操守范围内经过严格的核实而避免。另外,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此类“闹剧”时有发生的原因。七、标准滞后,国家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国际标准及时修改旧标准,尤其是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更要与国际接轨。
金融安全问题论文
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抗拒的潮流,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是大势所趋。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既能促进资本国际流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但也会削弱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在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防范与控制金融风险、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的任务就更为突出。
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11月6日宣布:中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面对如此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如何充分运用并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外汇储备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探讨我国兑现加入WTO承诺后,在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外汇储备在规避金融风险、保护金融安全中的作用等问题。
一、金融安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至关重要
1.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逐步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金融经济时代,金融安全与稳定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可以使一国经济陷入停滞、负增长甚至倒退。金融危机频繁发生,金融安全维护愈发困难,金融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甚至被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人们由此产生了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恐惧进而去防范它,对金融安全与稳定则由衷地企盼并竭力维护。金融风险的产生或存在构成了对金融安全的威胁,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就是对金融安全的维护,化解金融风险就是巩固金融安全。
2.金融风险对主权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金融风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影响着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当金融风险日趋严重时,由于投资者对本币资产的恐慌性抛售和私人资本外逃,进一步加剧了本国货币汇率下跌。为了阻止汇率下跌,中央银行往往用外汇储备入市干预。而为摆脱金融危机,危机国家则通过增加外债来救急。这样,会使本来就已经债务累累的危机国家进一步加重债务负担,恶化其债务状况。
二、我国的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