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6 08:24: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安全服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安全中介服务是安全生产的桥梁——论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全生产已经不是少数生产经营单位乃至局部的个别问题,而是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如何引入社会中介服务机制,确立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法律地位,使其服务职能社会化、市场化和法律化,充分发挥中介服务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是《安全生产法》确立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的性质及其现状
(一)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的性质及其特征。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它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指由依法设立的中介组织受生产经营单位或者政府部门的委托,依法有偿从事安全生产评价、认证、监测、检验和咨询服务等专门业务的技术服务活动。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具有以下特征:
1.独立性。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它具有法定的资质,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有关中介服务活动,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2.服务性。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它是受生产经营单位或者政府部门的委托、聘请承担某一项或者多项技术服务业务。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责,只在委托或者聘请的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对其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成果负责。
3.客观性。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完成服务工作。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必须对其承担业务的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负责,不带有任何私利和偏见,不得提供违反客观规律、事实和法律的服务。
4.有偿性。从事有关安全生产的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和咨询服务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必然要收取合理的报酬和费用。有偿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有权与委托人协商并收费。但是中介服务收费的项目、金额和支付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非法收费和谋取不正当得利。
餐饮服务安全周宣传方案
《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来,我县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提高了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全县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形势整体趋好。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庆祝《食品安全法》实施四周年,决定于2013年6月17日—6月27日,在全县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使全县监管人员全面掌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正确履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增强其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餐饮服务环节经营者的责任,增强其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社会监督意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
二、成立组织
根据工作需要成立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安全生产宣传服务月方案
根据县级有关关于在全县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和“安全生产服务月”的通知文件精神,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推进“三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强化“三项建设”,努力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社会氛围和切实为企业、基层群众做好服务,特制定“安全生产宣传和服务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安全生产年”和“创业服务年”活动,在安全生产月期间,组织安监所人员下到企业和基层进行安全生产咨询服务和宣传活动,将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方面的服务直接送到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场安全生产工作,为全县决战工业150亿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了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经班子会研究,特成立“安全生宣传和服务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钟丁巳同志兼任,负责组织开展该项活动和处理日常事务。
餐饮服务安全宣传方案
为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我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政府食安办《关于做好当前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通知》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2013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借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这一契机,通过有序地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宣传我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举措及成效,进一步强化餐饮服务单位的守法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规范餐饮服务行为,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餐饮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关注和参与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全市食品安全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活动主题
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
三、活动时间
地质档案服务安全双赢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煤田地质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现状;网络环境下煤田地质档案信息管理安全面临的挑战;加强地质档案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流与服务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特征、地质档案资料是地勘单位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一种宝贵财富、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电子网络初步建成、馆藏成果资料查阅利用率有较大提高、境外间谍、黑客的入侵、信息管理部门安全意识不足、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保护的制度与规范建设、建立健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信息分类管理等,具体请详见。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流与服务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特征,基于此,实现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与服务网络化已被列为我国地质档案资料管理部门的奋斗目标。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九条明确提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当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提高地质资料的处理、保管水平,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当前,煤田地质档案网络服务体系在提高办公效率、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黑客、境外间谍、恶意软件的攻击和入侵,增加了机密资料泄密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煤田地质档案安全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我国煤田地质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现状
地质档案资料是地勘单位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一种宝贵财富。我国煤田地质档案资料经过长期积累,到目前为止共形成了近6000个项目的地质报告。但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滞后和管理理念的缺失,纸质媒介形式单一、数字化处理不够,地质资料汇交不畅,资料共享困难,影响了档案的使用和挖掘。为推进我国地质档案信息化水平,2006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保密局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煤田地质局着力建设地质资料管理网站和服务栏目。目前我国地质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成效显著:
(一)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电子网络初步建成
截至2007年4月,除西藏外,各省(区、市)都建立了煤田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栏目(网站),全国地质资料目录电子网络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了地质资料信息互通共享。国土资源部网站上了超过22万余条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全国地质资料馆网站提供了2078份图文地质资料全文(附图除外)在线浏览和下载服务,实现了在线地质资料服务方式从目录服务向内容服务的突破。
安全生产服务管理方案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干群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服务组由企业办、综治办、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组成,组长、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
二、工作职责
1、负责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2、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全面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并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督察整改。
陪检服务的安全管理策略考究
一、制定《陪检安全管理手册》结合
我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及核心制度,制定或完善了运输工具安全制度、转运病人安全制度、床旁交接制度、体位与搬运病人安全制度、各种管道安全放置制度、陪检程序等制度。并对陪检技术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编制成《陪检安全管理手册》。该手册印制成便于携带的版式,科室员工每人一册,以便随时翻阅、学习。每日晨会时提问、考核员工对知识、技术等要点的掌握情况,以不断强化安全陪检的意识。
二、加强对陪检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陪检人员上岗后对其进行岗前培训。首先由工作两年以上的在岗陪检人员对其带教一个月,然后由其独立到重点科室学习一周业务流程。在日常工作中,对其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实践操作技能等每月培训一次,每季度随机考核其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以督促员工掌握扎实的理论和陪检技能。定期组织陪检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条例,不断规范陪检操作流程。日常工作中加强陪检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多措开举
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在加强陪检安全教育的同时,针对陪检人员、陪检技术、运输工具、环境、制度落实等有关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不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1)患者检查时,制定完整的外出检查护送流程。根据病情选择运输工具,预防跌倒等风险;在运输工具上悬挂相应的警示牌,提醒各班加强安全防范。检查时由陪检人员按时把患者送至检查科室,与检查科室进行交接,检查结束后,再接患者安全返回病房。(2)尽量在没有静脉通路时检查,防止发生输液反应及交叉感染。(3)规定各班陪检人员严格遵守核心制度,如三查七对制度、床旁交接制度、签字告知制度、病情观察要点制度、各种管道护理及体位与搬运要求、检查程序及克服不利因素等。(4)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患者安全检查,提高服务质量。
安全服务工作体会
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光靠自律是不够的,还得依靠既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又为行政监察提供技术支持的懂行的行业安全管理。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即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这是著名安全学家刘潜对安全下的定义。这一定义表明安全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定性,实现安全不能不考虑安全的内在作用机制。联系当前人们对行业管理弱化问题的关注,本刊特邀刘潜老人谈谈看法。
刘潜老人从安全原理入手,剖析了行业安全管理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关系,并在宏观层次上给记者讲了实现安全的基本途径。他说,安全本身就是一个行业,既指为保障人类安全活动提供各项服务的工作,又指从事这些工作的人;而人类活动遍布所有领域,仅生产领域就分若干行业;因此,安全的作用机制是安全行业的活动与各行业的生产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一旦机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就成为可能。安全行业的存在与其自身有无安全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而机制作用的大小与安全行业同存在于各行业的企业生产活动的结合度有关。这就回到了遵循安全原理建设能够产生安全机制的体制这一问题上来。
再从存在于各行各业的企业来看,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光靠自律是不够的,还得依靠既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又为行政监察提供技术支持的懂行的行业安全管理。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行业管理使安全真正进入服务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有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机构,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承担着所辖行业的安全管理职责,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劳动部门作为各级政府在安全方面的综合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以国家的名义对企业行使安全监察权。管理和监察分属不同的部门,而且都有各自的行政权威,也符合国际惯例。这样的职能划分和职责界定有效地避免了管理与执法的混淆,表明政府既是安全管理者又是安全执法者。这种安全工作体制所产生的作用机制能够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在需要,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安全科学原理的管理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国企改制,民企猛增,多种所有制并存,一些行业管理部门撤销,但行业依然存在。正是因为行业的客观存在与行业管理的部分缺失,才造成了今天大家有目共睹的行业安全管理被弱化的局面。此外,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法》赋予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但对企业在安全上如何自律守法却没有明确规定。企业里的人力、财力等资源一味用于生产,减弱了安全保障;加之企业在同行间缺乏交流,经验学不到,教训难吸取。总而言之,现在的安全工作体制难以产生确保安全的机制,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性的。因为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机制,体制不科学,发生什么事情都是不足为怪的。
但是,刘老说,安全是科学,它不因经济体制的改变而改变;安全生产本身有其固有的机制,各要素间有其内在联系的,并构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安全的工作机制有层次之分,在宏观层次上,行业安全管理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必须加强。
供电公司安全服务方案
为确保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为全区人民安全、可靠供电。根据省电力集团公司、市公司的部署,结合我区安全供电服务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安全供电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要求各单位落实领导责任制,分工负责,层层把关,明确目标,措施到位,落实到人。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减少应酬,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供电服务工作上,未经公司主要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外出。
二、加大对供电设施的巡视和管理力度
送电工区、各供电所要加大对高压线路的巡视力度,缩短巡视周期,提高巡视质量,重点防范人为蓄意破坏,依法清理线路走廊的树木、违章建筑、采石放炮,及时发现和消除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各类隐患,防止发生停电事故。从现在开始对220千伏线路的巡视周期由一月二次改为一月四次;事故多发区域每月巡视六次;从8月5日起到奥运会结束要每天巡视一次。从现在开始对110千伏以下的线路的巡视周期由一月一次改为一月二次;从8月5日起到奥运会结束要每3天巡视一次。相关单位对安装在野外的拉线、杆塔、变压器等电力设施要采取焊接、安装报警器等措施,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相关单位对辖区内的施工工地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止因外力破坏而损坏电力设施。相关单位要备足物资器材,以应抢修急需。各变电站要加强对站内设备的巡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要严格按规定使用防盗报警器和图象监控系统,确保变电站安全。
三、严格值班制度
地震安全服务工作总结
按照上级地震部门部署安排要求,乡认真开展地震安全服务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村民防震减少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建立健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服务体系。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乡迅速组织各管理区长、包村干部和各村负责人召开地震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乡各项工作,明确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损失的工作宗旨和全面加强农村防震减灾和地震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农村地震安全体系,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提高工作人员对开展好地震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营造浓厚氛围。
遵循“政府主导、整合资源、综合建站、服务为主”的原则,我乡精心组织安排,统筹安排各项工作,通过各种形式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建立地震安全服务站,并专门配备电脑、电话、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以便于地震信息工作的传播。二是确定一名人员专门负责相关工作,协调沟通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三是在各村张贴地震安全工作宣传页,向村民传达防震减灾的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
三、加大投入,健全机制,确保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