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6 06:23: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案例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案例教学

案例设计与案例教学分析

摘要:采用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情境实现的方法,须遵循完整性、真实性、典型性、趣味性等设计原则。采用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权,通过对案例的剖析、研究、归纳、总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案例制作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案例作为沟通现实世界与学习世界的桥梁,无疑可促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情景的挑战。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情境;能力

案例,简单地说,就是关于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1]。案例应用时,往往给人一些思考,如:为什么会这样?怎样解决?通常,情境中会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或疑难情境,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需要我们对事物或现象的动态性把握。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展开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用案例进行的教学,是针对一个典型的、真实事件的再现与思考,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反思与探讨。它重视的不是最后的正确结论,而是在学生的参与下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案例教学即有利于传授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因而,采用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大有裨益。

1案例中的事件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⑴发生的事件。案例展示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作为事件,就不能是对事物的静态的描述,而应展示事件演进的过程。⑵事件中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3]。换言之,只有那些含有问题、矛盾、对立、冲突在内的事件,才有可能构成为案例,简单的“白开水式”没有问题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之为案例。⑶事件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反映一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类似的情况,可以给学生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⑷事件是真实发生的[3]。案例读起来生动有趣,像一个故事一样,但这样的故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杜撰出来的故事即使再有趣,也不能称之为案例。⑸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案例教学最为突出的特征,它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所在。案例教学是发展技能的重要渠道,而技能是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案例教学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学影响要素

案例教学法早在1870年起已被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后来逐渐扩展到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因其具教学互动性,学生主体性、知识建构性而成为备受教师推崇的大学教学方法之一[1]。从实践的角度看,在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理论研究及实践已证明学生参与度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各项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本文将通过独创的问卷设计,面向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在校生开展调查,这项实证研究旨在发现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具体程度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提供直接的改进建议,弥补国内高等教育研究在此方面的空白。

一、问卷设计思路及问卷的构成

学生参与度(studentengagement)一般指学生在课堂内外,有效教育活动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它被认为是影响高等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能够帮助大学更好地认识学生学习的质量,并理解学生有效学习发生的过程和机制,从而促进大学做出相应的改进[2]。本文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特点,问卷设计中将案例教学的学生参与度定义为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加入案例讨论小组、在小组中主动发言和积极与同伴辩论的程度。本研究的问卷设计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程度调查,目的是发现目前工商管理本科在校学生案例教学的真实参与程度;第二部分是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影响因素调查。参与程度问题设计依据利克特量表进行,每个问题分为1~4分(1分表示学生从来不这样做,2分代表学生有时这样做,3分代表学生经常这样做,4分代表学生总是这样做,只有当调查结果在3~4分之间,才能说明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第二部分问卷是针对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影响因素来设计的。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本研究依据反映案例教学效果、适应三方评价(学员、教师和领导),评价全面性及可比性原则,以米斯尔的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巴班斯基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和我国学者张玉田等设计的指标作为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筛选的基础[3-4],结合对江苏省某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及学生的访谈结果,共计收集影响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的因素47项,经初步筛选实测问卷选择了24个适合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案例教学各个阶段学生参与人数的分布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认真阅读案例方面,选择峰值出现在3分,这表明经常参与这一项的人数最多;在加入案例分析小组、主动发言和参与同伴辩论方面,分数的峰值都出现在2上,说明在这三项上有时参与的人数最多。表1显示,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案例的参与程度最高,平均分为3.11,属于能令人满意的参与度。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同伴辩论、主动发言陈述观点的平均分分别为2.59,2.51,2.26,说明学生在此三项上都是很少参与。结合表1和图1,说明被调查的学生在案例教学上的参与程度总体偏低,这必然导致案例教学效果的低下。调查第二部分是对造成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程度偏低的原因调查。研究人员设计的24个影响因素得到赞同的程度如表2所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学生赞同课堂氛围不热烈、对案例的相关知识背景不够了解和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的模式是其案例教学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而老师对案例的讲述不具吸引力、案例的典型性不够、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调动积极性、对案例的内容不感兴趣、对案例教学不感兴趣、案例太难思考太费时间,只有不足1/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其案例教学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其他16个指标的被赞同程度介于20%~50%之间。对24项案例教学参与影响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这些因素可被分为五类:第一类课堂氛围因素,其中包括课堂上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不热烈,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是可能导致学生主动加入讨论小组的程度偏低;第二类学生自身因素,性格内向不愿意发言、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差,信心不足、不习惯参与辩论、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的模式、自己没有新奇的想法不敢讲,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是可能导致学生主动发言陈述观点和与同伴辩论的程度偏低;第三类案例的难度因素,包括案例涉及的背景知识太多、对案例的相关背景知识不够、案例太难思考太费时间、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案例的熟悉程度不够、案例不贴近生活、案例思考时间太短,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观点的程度偏低;第四类案例的新颖性和典型性因素,包括案例不够新颖、对案例教学不感兴趣、案例问题过于简单不具有吸引力、案例的表现形式单一、案例对实践的影响力不大、案例的典型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对案例的内容不感兴趣,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是可能导致学生认真阅读案例的程度偏低;第五类沟通因素,包括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调动积极性、老师对案例的讲述不具吸引力和小组成员不具备良好沟通技巧,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是可能导致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及与同伴辩论的程度偏低。结合表1、表2及图2结果可以看出,课堂氛围类因素中,一半以上学生认为课堂上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不高和课堂氛围不热烈,因此被调查者在主动加入小组上参与程度偏低(平均分2.59);学生个体因素中各因素的赞同比在40%左右,因此被调查者在主动发言(平均分2.26)和与同伴辩论上的参与程度偏低(平均分2.51);案例难度、新颖性和典型性类因素的赞同比前两类低,但他们同样导致主动发言及参与辩论的程度低;沟通因素的赞同比最低,因此被调查者在认真阅读案例上的参与度最高(平均分3.11)。

三、结论

查看全文

统计学案例教学

一、运用统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

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案例教学是以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和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以学生为主角,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选取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统计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查看全文

剖析统计学案例教学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说明了案例教学的特点,以及在实施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界,它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统计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切。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统计学》授课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统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

查看全文

法学典型案例教学思考

一、典型案例教学功能分析

典型案例教学作为法学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方法,有与其他方式方法相同的功能,它对于探索人们的法学思想发展规律和法学教育规律,实施法学理论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传授法学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觉悟等等。同时,典型案例教学分析也有自身的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法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是法学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并实现从灌输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思维主体结构和模式,具有较强的驾驭实践的能力。目前,典型案例教学已在法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法学教育必须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具有很高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能力。法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以大量的典型案例为媒体,向学生传输各种学术信息,通过反复的典型案例分析帮助他们增加和积累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通过解决问题的客观过程和教师的引导,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不断提高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典型案例分析能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因为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和规律。

3.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影响。法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不仅要依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对教师的影响作用,从而使法学教育的过程变成教师和学生交互影响、两方面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典型案例分析,通过教师和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共同讨论分析,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师的外在教育要求化作学生的主观愿望,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他们对教育目标的认同。现代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平等地交流和情感的沟通是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传递和改变他们态度的重要因素。法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中以案论理、启发思考、教学相长等特点,综合了传统教育中讲授讲解、集体讨论、自主学习等多方面功能,能够克服以往法学教育中存在的“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现象,改变那种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单方面影响或教师与学生相脱离的状况,促进二者的交互影响,提高法学教育的实效性。

二、法学教学中案例选择应体现“典型性”

查看全文

法学教学与案例教学论文

一、案例教学概述

(一)案例教学的特征

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互动和反思,这两特点区别于传统案例教学。传统教学本质上是单项的知识输送,表现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而案例教学则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讨论等互动方式,集思广益,形成不同认识和看法。最为重要的是,案例教学并不看重最终的结果,而侧重于反思,其不追求传统案例教学的一元化和标准化,而是希望通过此种互动式讨论,达到对问题的全新认识,侧重于对传统有理由的合理挑战,这是案例教学的重点之所在。

(二)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主体上、方法上、方式上、特征上、目的、重点和答案上都有明显不同。在主体上,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而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在方法上,传统教学以讲授知识点为主,而案例教学以案例为主,围绕该案例进行扩展。在方式上,传统教学着重于知识点的记忆,而案例教学则是启发学生进行大胆思考,小心求证。在特征上,传统教学侧重于以理论讲解,而案例教学主要以案论理。在目的上,传统教学就是将知识点的传授,而案例教学则是通过大胆思考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在重点上,传统教学重点在于教授是什么,即将知识点铺成出来,讲授事实,而案例教学则不同,主要是针对案例提出疑问,即这个案例中不同主体为何有该种行为,侧重于追根溯源。在最终答案上区别更大,传统教学的重点侧重于知识点的讲授,通过记忆来实现知识点的获得,因而最终考核或者考试的答案仍然是唯一确定的,这既符合该讲课方式的特点,也最终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但是案例教学则不同,其答案不具有唯一确定性,是多元开放的,答案的多元开放性的标准是言之有据、言之有理,通过答案的多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进行有益思考。

(三)案例教学中教学双方角色的变化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学与学科教学研究

一、案例教学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承知识和拓宽基础的途径,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因而,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锻炼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体系“本科化”、“学术化”色彩较浓,与本科、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区分度不高;各高校培养目标雷同,缺乏自身特色,且缺乏可操作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理论性课程过多,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脱节;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评价主体单一,以总结性评价为主。[1]鉴于此,研究生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文件《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教育部文件明确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指出研究生课程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教育部在2015年5月份出台了教研[2015]1号文件《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中,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指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要把案例教学作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来源于论文的写作和专业实践,同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锻炼。教育部文件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中的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实践也表明,当今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最直接并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与现状

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作为师生互动和新的教学方法,即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3]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切入,通过典型而生动的个案的描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采用讨论法,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个人学习阶段、小组讨论阶段、集体讨论阶段和教师点评阶段。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案例的收集、概括、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指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学模式单一。在能力培养方面,仍片面强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专业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在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程内容不分,多数情况是很多课程合上,教学内容创新意识不强。即使已试行案例教学的单位,案例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从已有的案例教学的情况看,案例教学存在诸多困境,如案例教学重视度不够、本土案例较少且质量不高、案例缺乏系统性、缺少专业案例教学教师等。[4]二是从各专业方向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看,案例教学的学科分布不平衡,教育、思政两门学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语文、英语学科,而历史学科所占比例较低,只有3%,这说明案例教学在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运用研究较少。[5]三是课程案例库建设严重滞后。目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的课程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课程案例开发的教材少;即使有,质量也不高。

三、《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

《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是贵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使学生在系统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熟悉中国历史的相关研究动态与研究史料,掌握中国历史研究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理解中国历史争论的热点问题,揭示中国历史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以及逻辑分析的能力,把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奠定较为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是一门既强调理论又关注实践,既注重历史又联系现实的课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如何选择案例,就成为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一)《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选择的原则典型案例的选择是案例库建设的关键。《中国史前沿问题专题》案例库素材的选择应突出以下原则:一是典型性,案例呈现的问题要具有代表性,即关注典型教育素材和有普遍意义的历史问题。二是前沿性,关注历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案例呈现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成果与研究动态。如大数据史学、环境史学、新文化学等。三是区域性,处理好区域性和通史性的关系。我们在选择案例时,关注西南或贵州本土的民族历史文化,精选在全国有影响、有说服力的特色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案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们感到亲切、乐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也有利于配合以后中学乡土历史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亲切感。四是现实性,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等。五是实践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中学培养人才,因而《中国史前沿问题专题》案例库素材应紧密联系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二)《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的基本类型《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包括经验型案例、实践性案例、理论性案例和综合性案例等。1.联系实际古为今用的经验型案例。历史的重要功能是借鉴功能,即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案例选择可借鉴历史成功的案例指导当前的社会发展。如当前我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历史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这些案例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历史发展构成的实践性案例。以精选和优化的中国史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现象作为对象,有利于以其案例说明论证理论知识,也有利于从实践中总结和升华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以指导实践。如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对今天倡导的“一带一路”有重要指导意义。3.史学理论案例。注重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案例的选取,为理论知识教学寻找理论依据和理论辨析例证。特别是针对古今中外的一些史学家提出的观点、命题、概念范畴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亦可针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热点、学术前沿的理论信息与成果、新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些案例可精选史学名著或名家观点。如美国学者孔飞力《叫魂》为我们了解清代社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堪称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典型案例。4.综合性案例,即史学活动所构成活动案例。史学研究、批评、传播等活动环节构成的案例。科学发现的过程往往比发现的结果更重要。田野调查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展现了问题发现的过程,因此,很多田野调查发现历史或纠正历史记载错误的案例生动而有启发性。(三)《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的结构1.引言:介绍案例背景,导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对象,说明案例的个案价值和典型意义,这是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案例内容:教师概述案例情节,围绕主题展开描述,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3.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做出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提出问题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与联想,这个过程体现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4.案例解析:教师针对案例和讨论做出总结性的概括归纳,并对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阐释。5.教学建议:说明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以及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6.参考文献:交代案例的来源以及相关成果,引导学生课后阅读。

查看全文

中药化学教学案例教学法分析

【摘要】案例教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对这两种的教学方式的分析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好的方法,有利于案例教学的发展。首先的方法是在典型案例的基础之上的教学的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较为深刻的、有着理性的分析,同时结合到案例的成功与否的结果,可以在从中找到一些能够提取的经验实用在教学当中去,可以在内容的丰富度上提高学生的见解,拓展他们在知识上的“能见度”。在对典型案例实施的过程当中主要是首先找到合适的案例,只有保证案例是适当的就可以对案例进行资料的收集,收集好后才能对案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当然,这种的剖析是要建立在中医药学的理论之上,这样的剖析才能够找出能够有着重要意义的资料。最后在根据找出来的要点结合中药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在教学当中将这些知识应用。第二种方法就是站在以实践为基础之上进行案例教学,就是在让学生在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问题的方法,进而指导学生能够摸索出一种能够克服此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能够更加深刻的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第一种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在教学的活动当中,尤其是能够在课堂之中的那种分开的小部分环节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第二种的方法则可以为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可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将来进入到社会当中去了之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1]。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药化学;青蒿素

中药化学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是其主要包含的有以下几种,分别是重要化学的结构特点、性质、提取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等等方法,其中的化学成分的分离与各类成分的光谱特征是在学习过程当中最为重要内容。在中药化学的专业课程当中设置的有基础课程,设置这门课程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学习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产当中运用。案例教学有着非常最多的优点,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通过一定的实际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在化学生产的过程同时还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下面来以青蒿素的发现为例子来深入的介绍案例教学的好处[2]。

1对于青蒿素的案例

作为我国第一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屠呦呦老师是通过发现了能够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正是她和她的团队在通过挖掘传统的中医经验的同时还能够与现代的技术相结合,因此能够帮助世界找到对抗疟疾的药物,为世界的卫生组织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青蒿素的获取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但是经过我国的众多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2在获取青蒿素的时候怎样利用到案例分析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的运用

摘要: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极高的专业课程,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掌握会计实践工作的能力。文章通过详细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深入探究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措施,以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性人才。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会计教学;应用措施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高,学校作为培养专业会计人才的场所,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利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一、案例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满足会计专业创新性人才需求。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应该将实际的会计工作流程和会计工作应用案例展现到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教学案例中所体现出的专业知识,了解会计专业知识的应用。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鼓励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有效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效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根本性目的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促进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效、灵活地应用,提高学生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工作能力。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技能,案例教学法能够直观和具体地将会计工作内容和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三)有助于学校创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实际的会计工作经验,在面对会计工作时,教师遇到问题的处理办法并不熟练,所以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到企业中提升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到企业中聘请专业的会计行业工作人员,到学校讲述会计专业工作技巧,利用案例分析法,教师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实际会计工作问题,通过科研和探讨,能够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所以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能够快速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会计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查看全文

干部教学与案例教学论文

一、案例教学在干部教学中的特点

案例教学有自身的基本特点:首先选择现实生活中难题的案例,它有启发性,使学员在讨论中,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案例要有理论内涵,案例教学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案例来说明道理,达到启发学员、触类旁通,尽量能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

(一)案例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在干部教学过程中传统授课方式仍然是主要方式,主要是教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听,或者教师在上面讲,学员在干自己的事情,少数人在听。这种教学方式把教师与学员完全分隔开来,教师一直控制着进程,是课堂的唯一中心,而学员处于消极和受支配地位,完全服从于教师,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容易陷入沉闷。而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与学员互动与平等性,他们共同控制着课堂进程,教室不再是一言堂,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而转变为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案例讨论的参与者。

(二)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努力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员,而且教师越努力,学员越不容易接受,教学效果越差。因为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有时他们也缺乏实践经验,就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而学员往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案例教学能够极大程度上发挥学员的经验优势,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案例教学通过教师与学员共同讨论、分析,将有关理论运用到案例的分析之中,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同时锻炼、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