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5 23:11: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爱的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读爱的教育领悟
爱中找到教育。可是心知道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爱的教育》吸引我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爱的教育》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首先《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这纷纭的世界里。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教育中。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缺少的这是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生活才会充满了爱。爱的教育》中,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虛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賽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許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惭愧不已。
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经过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回忆。
爱的教育的感
利用我是图书管理教师的机会,有幸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深深地吸引我,虽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无时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爱是我们构成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没有爱和谐社会无从谈起。
爱的教育读后感
对于“爱”这一字,各人有各人的感受。而在基督教中,则对这一字进行了充分的阐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而在最近,急匆匆地读完《爱的教育》这一书后,则对“爱”这一字,有了更多的理解。
《爱的教育》是流传世界各国的一本儿童名著,作者为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全书采取日记体形式,以淳朴的儿童语言,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后期意大利一个外省城镇小学生安利柯四年级时的课堂内外生活,记录了一个少年道德情感的成长过程。《爱的教育》自1886年问世以来,一百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1924年,夏丏尊先生将此书译为中文。夏丏尊先生著译颇多,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而夏丏尊先生在译序中说,自己第一次见到这书,曾激动流泪,日后翻译时还时时被深深打动。《爱的教育》原名《心》,而夏丏尊先生则以为,“心”在汉语中不足以表达原文的含义,而译为《爱的教育》。而我在读完后,更是认为夏先生改得好,因为,在这一书里,承载的真的是满满的爱啊,而且,点点滴滴皆是爱!
《爱的教育》是以弘扬爱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一本著作,有很多描述爱国少年的感人篇目,如《少年侦探》、《少年鼓手》等。书中,大多篇目还宣扬了超越阶级界限的人类平等之爱,如《卖碳者与绅士》、《小石匠》,而《贫民窟》等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书中的《少年笔耕》、《洛马格那的血》、《六千英里寻母》等则告诉了每一个孩子,要热爱父母,还要承担对家庭的责任。安利柯的日记还充盈着师生之情,里面记录了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而在文中,很多细节都深深地反映了“爱”这一主题。在《雪球》这一篇中,当安利柯的同学卡洛菲在路上玩雪球时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位老人掷伤时,在围观群众和同学的劝说下去道歉。这一幕也被安利柯和来接他的爸爸看见了,父亲“在归路上向我说:‘安利柯啊!你在这种时候,有承认过失负担责任的勇气吗?’我回答他:‘我愿这样做。’父亲又问我:‘你现在能对我立誓说必定这样吗?’我说:‘是的,我立誓,父亲!’”经过父亲的追问和一再追认,相信安利柯今后有过失时必定会勇敢承担了。在《友人的来访》这一篇中,当安利柯的同学代洛西、可莱谛和耐利来他家做客时,他的父亲悄悄地把食堂中平日一直挂在那里的驼背的滑稽画除去了,因为耐利就是一个驼背。相信从父亲的这个小小的举动中,安利柯也能收获些什么。在《卡隆的母亲》这一篇中,在安利柯的同学卡隆因母亲死了而缺课了好几天后重新来上课的那一天放学,母亲来接安利柯,“我因看见我母亲来了,就跑过去想求拥抱。母亲将我推开,只是看着卡隆。我莫名其妙,及见卡隆独自立在那里,默不作声,悲哀地看着我……我才悟到母亲推开我的缘故,就不待母亲携我,自己出去了。”在这里,从母亲的行动中,安利柯体会到了体贴的爱。而在父亲写给安利柯的《街路》中,更让安利柯明白了尊敬、温柔等也是爱——“今日你从先生家回来的时候,我在窗口望你。你碰撞妇人了。走街路是最要当心的呀!在街路上也有我们应守的义务,既然知道在家样子要好,那么在街路也是同样,街路是万人的街呢!安利柯!不要把这忘了!遇见老人,贫困者,抱着小孩的妇人,拄着拐杖的跛脚,负着重物的人,穿着丧服的人,总须亲切地把路让开。”他的父亲嘱咐了许许多多在街路上要注意的事项,并说明了原因——“总之,街路是应该尊敬的,一国国民的教育程度,从街上行人举动,最可看出,街上如果有不好的样子,家里也必定有同样的不好的情形的。”这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皆含着满满的爱啊!而在《爱的教育》中,类似的细节还有许多许多!从中,也反映出了“爱”这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中所包含着的尊敬、同情、无私、体贴、温柔、善良、纯洁、诚实、勇敢等种种高贵品质了!
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而苏霍姆林斯基则说道: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鲁迅也曾说:教育植根于爱。……
众多的伟人都指出了“爱“对教育的作用。《爱的教育》这一书不仅表现了爱,还告诉了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培养爱,这一切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效仿、去实践的!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一部以日记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名著,它明确的反映出了社会各阶层人物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对待事物不同的处事态度,暗示了只有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人们之间有了“爱”,社会才会更美好。“爱”是大家团结友爱的根本。文圣孔子说过:仁者爱人,可见仁义的人必须有一颗爱心。作者用朴素平淡的语言,描绘来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克洛西,老铁匠,少年鼓手,安利柯,组成了一幅美好的人生画卷。
在这本世界著作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数那篇“小抄写匠”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裘里亚,家境非常贫困,因为他父亲的工资很低,所以只能靠兼职抄写员来维持生活,经常抄到深夜。裘里亚知道父亲每天抄到12点,他就等12点以后,偷偷帮父亲抄写,每天都是这样,这导致功课大幅度下滑,久了,父亲不再理他,他多次想放弃,但还是忍住了,终于有一天,父亲发现了他的行为,泪声俱下……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小小的裘里亚忍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只为了家庭,这难道是常人能忍受的吗?设身处地想,如果我是裘里亚,很难想象我会怎么办。是隐瞒会委屈,还是告出实情,我想很可能是告出实情。他的精神令我敬佩,令我感动。
卡隆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心灵高尚的男孩,在弗兰谛欺负克洛西,他忍无可忍拿墨水瓶打弗兰谛不小心打中老师时,卡隆勇敢地站起来承认错误时,尽管不是他仍的,我就感到了卡隆的心灵美。同时也感到弗兰谛的恶。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灵,卡隆正是这种人,如果天下所有人像他一样,那该多好啊!世界充满光明、美好,大家相互帮助、关心,天下将是和谐、太平!
有好就有坏,弗兰谛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个无恶不作的无赖。别人哭,他笑,拿刀子报复斯代地,打碎夜校玻璃,在小孩子的葬礼上笑,在课堂上放鞭炮等等,我厌恶他,又觉得不能失去他,失去,书的内容就好似缺了什么。总之我还是厌恶他的。
爱的教育教师读后感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虛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賽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許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惭愧不已。
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爱的教育》读后感想
偶然得到了这本《爱的教育》,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在一学年十个月里记载的日记,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全书以一个"爱"字贯穿始终,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吗
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常有家长拽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的对老师对老师说:"他(她)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的打。"时展到21世纪,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簇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公务员之家: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这就是《爱的教育》给我的启示。
教育中爱的领会
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深入研究,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学生是一块块待雕的璞玉,更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好好感化。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师都能用心面对教育,面对孩子,我们的教育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用爱心感化学生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过一个空虚。”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
班级有位女生,长得清丽、文静。几次测试下来,我发现她的语文成绩都在90分左右,而数学却是70分。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存在偏科的说法,是不是我教学中有疏忽呢?下课了,我以一贯的语气喊:“雨欣”,下面的“你来一下”还没出口便被噎回去了,因为我看见孩子被我的喊声吓得身体抖了一下,随之怯怯地走到了讲桌前,低头用眼角的余光瞟了我一眼。“帮老师把口算卡送到办公室好吗?”雨欣吁了口气点点头。到办公室我就说:“雨欣,你长得这么白净,像你爸爸还是妈妈?”“像妈妈”。聊了几句闲话,渐渐地孩子放松了下来,我才说:“你数学好像不如语文学得好,能说说为什么吗?”“我平时还会做,就是慢,到考试就不会了。”“那怎么考试就不会了呢?”“看见别人交卷走了就着急,就不会了,不管对错写上就交了。”“原来是这样,那下回测试咱们统一收卷,你看行吗?”雨欣听了点了点头。我又分析说:“那你得提高速度,加强平时的练习,只能熟练地掌握知识才能不慌不乱,对吗?”“刚才,喊你是不是吓着了?”“我以为要训我,我每回考的都不好。”哦,原来如此。看来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她在期待着老师对他的关爱与帮助。从那以后,雨欣的数学成绩虽然没有大的进步,但是课堂上敢发言了,叫一声“雨欣”,就能听到响亮的回答。
成绩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健全的人格,更是我们的责任。无论我们的孩子以后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还是默默无闻,我都会为他们高兴。让我们用自己的爱去塑造孩子纯洁的心灵,让我们用爱满天下的胸怀,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吧!
二、用真心关怀学生
有关爱的教育个人领会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虛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賽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許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惭愧不已。
四、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爱的教育读后有感
《爱的教育》自二十年代被夏丐尊先生译介来后,被誉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喜读。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我是在高中一年级读到这本书的,安立柯这个小孩子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想,让一个初经启蒙的少年胸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那些书中的故事让我把它居为奇书一部,拿书中的章节向多少同学炫耀。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这个补充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二者的分别与心理进展的连续性上。《爱的教育》是安立柯做小学生的心理记述,主人公是安立柯及其父母,续集则是他做中学生时的记述,主人公是他的舅父白契。正像译者所说的,可以看到,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感情教育,软教育,而续集所写的却是意志教育,硬教育、《爱的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伤性,而续集中却含有较多的兴奋性。
夏先生的话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
读爱的教育后有感
这学期我拜读了亚米契斯撰写的《爱的教育》,全书共一百篇文章,包括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其父母为他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发人深省的小故事。“爱”贯穿在每一个章节中,既有国家、民族、社会的大我之爱,也有父母、师长、朋友的小我之爱,处处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对这本书的感触来自前些天看到的两则消息:4个初一学生,为了得到几根羽毛,竟残忍地将南宁动物园一只价值10万元的犀鸟弄伤。一位老人听见犀鸟凄惨的哀鸣,忙叫来管理员,幸亏救护及时,犀鸟的生命得以保全,但尾羽已被拔光。当记者见到这只惨遭不幸的犀鸟时,它蜷着身子,企图躲避,但因没了尾羽,失去平衡与方向感,无法飞起,只能一跳一跳地逃开。
另一则消息更令人发指。陕西城固县3名中学生在一家烧烤店过生日,为寻丈夫和孩子流浪该地的李某向对方乞讨时遭到辱骂,双方发生争执,3名中学生竟将李某追打致死。
看了这两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是什么原因,使尚处在“人生花季”的孩子,如此冷酷、野蛮?再联想日益低龄化的青少年犯罪,觉得这些让人心寒的事件的一再发生,绝非偶然,它暴露了家庭、社会,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失误。
长期以来,全社会都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知识学习,学校更是只抓升学率,只要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虽然也开德育课,但无论教材还是教学方式,都十分陈旧,与日常生活联系甚少,缺乏一种真正地对学生道德品行进行测评的办法,更无法像西方宣扬基督教教义“水银泻地”般的潜移默化、不着痕迹。我觉得从小学开始,应该开设“爱的教育”课,教材不妨就用那本著名的《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著)。这是一部伟大的日记体小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被普遍用作儿童的启蒙读物。书中所描写的爱国情、师生情、母子情、朋友情……无疑会使少年读者深深地受到感染,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友爱和同情心。而书里的小学生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所接受的那些细致入微的教育,也无疑可作为今日教育青少年的借鉴,以培养其美好的情操和高尚的品德。上世纪20年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夏尊先生流着泪读完并译出这部小说。
夏先生不愧是教育家,在《译者序言》里,他一下子抓住了当时教育的弊端。他把办学校形象地比喻为挖池塘,说我国办学校以来,老在制度上、方法上变来变去,好像挖池塘,有人说方的好,有人说圆的好,不断地改来改去,而池塘要成为池塘必须有水,反而没有人注意。他认为办好学校关键在必须有感情,必须有爱;而当时的学校所短缺的正是感情和爱,因此都成了没有水的池塘,任凭是方的还是圆的,总免不了空虚之感。由《爱的教育》我又想起了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自1927年起,在长达四十六七年的时间里,丰先生创作了6集450幅图画(即使在“”那个视“爱”如洪水猛兽的荒诞年代,也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作画,始终不渝),并配上文字。丰先生以佛教徒般的虔诚,提倡慈悲为怀,呼吁世人对生灵存留一些同情,“知护心者知护生”(著名学者马一浮评《护生画集》语),并以此为契机,养成自己善良、博大、容忍和慈爱的心灵。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开给中小学生的所谓必读书目中,却不见《爱的教育》和《护生画集》,实在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