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15:38: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GDP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关于注水GDP思考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的经济指标,具有宏观性和可比性,是用来确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经济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发展进程比较的重要依据,其真实性、可靠性直接影响战略目标的准确性、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调控措施的有效性。然而,从国家统计局局长在2005年“两会”上通报的情况看,国家与地方GDP核算结果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些省、市、县、乡镇、企业统计数字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分,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统计数字被“注水”,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个别领导干部对统计数据的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足,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实际,不了解真实情况,仅凭上报的统计数字看成绩、定优劣,形成谁造假谁受表扬、受重用的局面,从而诱发了一些人造假的“积极性”。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好大喜功,为了实现“达标”、“升级”、“上台阶”等目的,人为地给下级压指标、压任务、定增长幅度,对那些为迎合领导意图而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予制止,甚至授意或怂恿造假。三是一些业绩平平的干部,怕如实上报丢了“乌纱帽”,只好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掺水分。四是一些统计人员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不坚持原则,不依法统计。五是统计执法不严,对弄虚作假者惩处不力。

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腐败行为。它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败坏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助长了虚报浮夸歪风的蔓延;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贻误了党的事业;它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给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恶果,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虽然,目前我区还没有发现GDP被“注水”的问题,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应未雨绸缪,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预防。

一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在谋求经济发展时,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为民利民实事、好事,更要做一时看不见但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难事、基础性的事。

二是要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为统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要弱化统计数字在干部考核中的比重,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生活条件改善、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地方经济综合实力、政府职能转变和办事效率等,作为考核的重点,考核的过程与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要大力宣传《统计法》等统计法规,通过多条渠道、多种方式对各种法人进行统计法规的再教育、再提高,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统计的自觉性,确保各单位、部门上报数据的真实性。

查看全文

GDP:中央与地方GDP增速拉锯权威受挫

两会看点

据凤凰网载文,从GDP指标看,近日出版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各地发展热情仍然不减,“十一五”发展规划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的平均增速比国家规划的8%高出2.4个百分点。

去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10.7%,这也是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连续4年在两位数平台加速增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将GDP增速定在8%,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在“十一五”期间,22个省份都在10%以上,其中在12%以上的有4省。科学发展观并未能真正收到打破地方官员GDP迷思之效。

由此亦不难理解,为什么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定下了5年内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的目标,但当年降耗指标仅下降了1.2%,减排指标也未实现。这样的结果凸显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目标和行为上的“悖异”。

值得指出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批评“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却未提出任何具体的问责措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施。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的解释是,在落实降低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已将一年一算账,改为5年算总账。如此,约束性指标变成了毫无约束力的口头禅。

查看全文

当前GDP核算的统计思索

一年以来,经济形势经历了迭宕起伏的变化过程,主要经济指标落差变化较大,当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举措,经济逐期反弹。为了能及时反映经济生活的短期变化,即时跟踪政策措施体现的效果,人们的目光投向了gdp,寄希望gdp在以往累计核算的基础上,能有当季核算和环比核算结果,反映经济的季度环比增长情况。结合核算工作实际,笔者谈谈对当前实施季度gdp环比核算的几点认识。

一、什么是季度gdp累计核算、当季核算和环比核算

季度gdp累计核算,是指从年初至每季季末累计作为核算期,计算得到的各季度累计经济增长情况。季度累计核算总量反映的是从年初至当季末经济累计运行结果,速度反映的是与去年同期比较的结果。由于受专业统计制度和部门核算资料的限制,我国目前季度gdp核算就是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即国家统一制定方法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同步进行季度gdp累计核算(即分级核算)。其优点是消除了季节变动的影响,且运行近二十年,从理论和方法上都较为成熟。不足之处是核算期为季度累计,增长情况是与去年同期对比的结果,没有反映当季核算情况,且对比周期间隔时间较长,难以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的短期变化。

季度gdp当季核算,是指以本年当季作为核算期,计算得到的当季经济增长情况。其总量反映的是本年当季经济运行情况,速度反映的是与去年同季度比较的结果。其优点是反映了“点对点”(即相邻两个年度同季度)的变化情况。其不足是,当前情况下,在没有专业和部门基础资料支持、核算方法尚待研究的情况下,当季gdp核算只能采用累计数简单求差方法推算(即当季累计减上季累计,如1-3季度累计减1-2季度累计结果作为3季度),由于推算方法本身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从而影响了其在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中的参考价值。国家统计局从始开展当季gdp核算的研究和试算工作,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了,而正式对外界公布当季数据则是从去年开始,也只是公布速度,未能公布总量。各省由于受条件限制还未开展此项工作。

季度gdp环比核算,是指gdp当季核算结果与上季核算结果的对比,是相邻两个统计周期比较所得到的动态相对数,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变化程度,如本年三季度比二季度。其优点是反映了相邻季度间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为政府及时了解经济变化、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由于不同季节不可比因素对gdp核算的影响太多、太大,在当前核算技术条件下又很难科学地排除此类影响,所以无论国家还是各省目前都无法正式开展gdp的环比核算工作。

二、当前建立gdp环比核算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浅议行政效率与GDP

一、GDP的定义与核算方式

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GDP是按照购买者价格计算的一国居民生产者在经济中的总增加值,加上所有税收,减去不包括在产品增加值中的所有补贴的总值。在这里,增加值是一个部门的所有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净产值。按照我国的定义,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同时,GDP等于国内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之和。一方面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指标或总量指标,另一方面它是一个采取了价值形式的指标,因此,GDP所表现的是社会财富的总量,它不仅可以把完全不同的东西等同起来,或者加总在一起,而且是社会财富的价值表现形式。[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提供了依据。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尽管GDP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行政效率低下导致GDP虚高

(一)行政效率的现状

所谓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取得的工作成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比率。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较高的行政效率是各级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明确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尽可能高的效率。”[2]行政效率是政府能力的集中表现,也是判定政府工作状况的综合指标。

查看全文

应用橙色GDP工作思考

《中国安全生产报》lO月20日刊载了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刘铁民院长撰写的《安全生产的橙色GDP》一文,笔者反复阅读后,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通过对我国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痕迹的深入研究,围绕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橙色GDP存在的基本事实,揭示了事故动力学规律,提出了橙色GDP的指标体系,探讨了橙色GDP的意义和前景。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正如文章指出,橙色GDP是要强调伤亡事故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和反馈性调控作用,针对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显示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和谐度。它能够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同时也可以成为监测经济增长过热以及经济社会统筹调控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

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橙色GDP的应用价值。

一是,有利于引导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我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按照现行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之间形成一定的利益机制,往往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较高,各地经济发展的“热效应”通过叠加,显现出宏观经济过热,然后由中央进行调控,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尽管通过国家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缩短调控时间,但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如果地方政府自觉引入橙色GDP的概念,应用其指标体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预警作用,及时进行行政调节和政策引导,不仅促使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全国宏观经济

发展的良性循环。

查看全文

房地产投资与GDP关系综述

房地产业伴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从产业自身来看,房地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它的波动会通过很多途径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从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角度,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来看,房地产投资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文本搜集了我国1995年至2011年房地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对我国房地产投资和GPD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我国1995年至2011年的房地产投资(R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样本数据,其中RI作为解释变量,GDP作为被解释变量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并将其转化为线性,对两变量取对数。分别表示为LnRI和LnGDP,ΔLnRI代表对LnRI进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ΔLnGDP代表对LnGDP进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结果如表1所示。

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时间序列数据之间产生“虚假回归”现象及保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以便后续研究,本文需要对我国房地产投资RI和GDP进行平稳性检验,采取ADF方法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来验证其平稳性,利用Eviews3.0对ΔLnRI和ΔLnGDP,Δ2LnRI和Δ2LnGDP,两组对应序列进行ADF检验,其中Δ2LnRI和Δ2LnGDP分别表示对LnRI和LnGDP进行二阶差分后的序列,ADF检验结果见表2。对变量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对于LnRI和LnGDP序列,滞后阶数采取SC准则确定为1,ADF检验输出结果表明,对于LnRI滞后系数为1时,t值0.678297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表示非平稳。对于LnGDP滞后系数为1时,t值2.028265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表示非平稳。对序列LnRI和LnGDP分别采取一阶差分得序列ΔLnRI和ΔLnGDP,对其再做ADF检验,结果同样显示该组序列不平稳性。接着再进行一次差分,得原序列的二阶差分序列Δ2LnRI和Δ2LnGDP,它们做ADF检验得出的t值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ADF临界值,如表2所示,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序列LnRI和LnGDP经过二阶差分后为平稳序列,可对其进行协整分析。

(二)变量的协整分析利用1995年至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因变量,房地产投资额(RI)为自变量,对这两个变量运用OLS法构造一元回归模型,然后检验其残差的平稳性,如果是平稳的,则说明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反之,则是不协整的。运用Engle-Granger检验法对LnRI和LnGDP进行协整回归和协整检验,得到:LnGDP=6.104876+0.628466LnRI+ei(1),R2=0.989002,F=1348.867,DW=0.622586AIC=-2.370292。令ei为该方程的残差序列,即ei=LnGDP-6.104876-0.628466LnRI若变量LnGDP和LnRI存在协整关系,(1)式中的ei应具有平稳性。对残差序列ei做单位根检验,结果为:残差序列检验t值为-3.410086,小于5%显著水平下的ADF临界值-3.0818。因此,在不经过差分的情况下,残差序列ei为平稳时间序列,即ei是为0阶单整序列。因此接受变量LnGDP和LnRI的协整假设,即我国经济增长和房地产投资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这说明1995年至2011年的房地产投资(R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虽然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但是二者的变动趋势在长期内是一致的,因此二者的线性组合是平稳序列。

查看全文

GDP统计方式可靠性之议

[摘要]本文将从我国GDP统计的核算体系入手。通过影响GDP的差异分析,以及我国GDP的核算方法———不变价核算法存在的问题,核算方法与国际各主要国家的GDP统计方法的差异对比,论证中国GDP核算方法的科学性。最后,通过分析影响我国GDP的统计误差,说明误差与整体上的数据相对比,并没有对总体数据造成实质性影响。本文意在论证中国GDP的统计方法是可靠的。

[关键词]GDP;统计方法;可靠性

一、背景

中国GDP持续多年保持着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GDP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更是呈现出一枝独秀的态势,这不免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的质疑———中国GDP总量和增长率的官方数据是否可信?中国GDP的统计方法是否科学可靠?

2008年世界各国GDP前10位排名如下(单位:万亿美元):

国家GDP实际增长率

查看全文

浅析税收GDP增长误解

日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针对减税大讨论中的焦点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认为税收增长绝对不能高于GDP增长是一种误解。

贾康说,实际上,只有在管理体制和税制结构相对稳定、成熟的时期,税收占GDP的比重才不会发生明显的波动。而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期,体制和税制均处于转轨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在剧烈变化,所以实事求是地说,不宜简单地用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相对稳定的框架来套中国的现实。

他认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税收的持续增长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首先,它在一定意义上是前十年税收占GDP比重下降过头之后的正常回调。从80年代开始的分权改革和减税让利安排,使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下降至90年代前期的10%以下。而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重大至为20%以上,发达国家更要高得多。经过近年来的回升调节,我国目前税收占GDP比重也仅达到16%,所以说宏观税负并不高。

其次,1999年税款征收总量超过万亿元,与加大清欠力度有直接关系,这也是以前的欠税大户感到冲击很大的原因。但是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就应将弹性征收减少,加强征管力度,硬化以法律为依托的税收约束。打击走私而增加的税款,更是完全合理的。

当然,作为具体案例,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蛮横征收、“征过头税”的现象,所以提高征管队伍执法水平,加强对其监督也是当务之急。此外,也发现有“列收列支”、“贷款空转”等单纯为保证税收达标而弄虚作假的扭曲现象。

因此贾康建议,在承认需要进一步健全法治、加强征管的前提下,创造配套条件,将税收指标转为像GDP一样的预测性、指导性指标。在依法纳税、依法征税的基础上,届时可以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用短期国债调节税收预测数与实征数的差额可能形成的财政收支缺口。

查看全文

正确认识GDP 科学考核干部政绩

GDP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由此可以看出,GDP总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GDP的增长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正因为GDP有如此功效,以致在干部追求政绩中形成了“GDP情结”、“GDP膜拜”,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正确地认识GDP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认识将GDP作为干部政绩主体考核指标存在的弊端,逐步实行GDP核算与干部政绩考核既紧密结合又相互分离,建立健全政绩考核综合目标体系,使干部政绩考核更科学合理。

一、GDP的核算方法与表现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GDP总量、GDP增长、人均GDP等专业名词,已使人们耳熟能详。作为一种简单明了、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方法,它对方便了解、掌握当地经济发展速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GDP核算有三种方法:一是生产法,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代表GDP,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二是收入法,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企业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算;三是支出法,用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式、存货增加、净出口几项的总和来核算;三种方法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去核算,从理论上说结果应是基本一致的。

GDP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即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从产品形态来看,它表现为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它不仅包括所有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且包括所有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货物的价值,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以及部分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服务价值。但是,GDP不包括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如照顾老人、抚养子女、清扫房屋等。

从价值形态看,GDP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值的加总,也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所有产出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查看全文

小议绿色GDP核算的困难及改革

论文关键词:GDP绿色GDP绿色GDP的核算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传统GDP的局限性为基础谈起,进而引入绿色GDP的概念,介绍绿色GDP在我国及国外的核算方法,指出我国绿色GDP核算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不足,为我国今后推广绿色GDP的核算提供参考建议和措施。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正在不断突破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推进绿色GDP核算体系。近些年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凸显,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核算绿色GDP已被愈来愈多的国家所接纳。

GDP的局限性

GDP于1953年初步形成,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核算体系,它包含了所有国民经济行业,并基于SNA核算体系的国际通用准则,因此,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虽然GDP在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及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GDP中一些服务的价值没有办法计算,但是又不可缺少,如网络制止犯罪,警察提供的服务;GDP无法反映产品的质量改进,例如,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质量上升,而其价格却在不断下降。

基于GDP这样的局限性,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GDP不衡量社会成本,也就是本来应该由企业承担却让外部承担的成本GDP的负面影响;GDP不衡量增长的方式和代价;GDP不衡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GDP不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GDP不衡量价值的判断,例如社会公正,例如幸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