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险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02:09: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家庭保险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家庭保险管理

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办法

a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家庭(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保证城镇居民“小病及时治疗、慢病及时防治、大病及时救助”。

第三条高度关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建立“分级保障、低水平、全覆盖、特殊人群救助、大病救助”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第四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

(一)低水平,全覆盖;

查看全文

有关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思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加上进入WTO后十年来所积淀的企业职工隐性失业压力的急剧释放,以及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性转移、全球性金融危机等因素,造就目前失业人员总量剧增,失业率逐年上升,这些问题凸显出当前失业保险制度的不足,成为当前中国所面对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如何让当前失业保险制度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实施细则不够完善。我国当前的失业保险制度是以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为法律基础,但是其大部分条款都与《失业保险条例》保持了一致,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和支出并没有详细说明,特别是失业保险如何促进就业的问题没有提及,其实施细则还缺乏完整性。

2.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社会保险法》将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国际上通行的失业保险制度的适用对象为公务员、自由劳动者、临时雇佣者、季节工、农业工人、家庭工人和家庭佣人,以及不曾有过职业的毕业学生和失业青年等。可以看出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仍不够广泛,主要有三种人群没有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农民、大学生及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3.失业保险基金来源存在的问题。(D基金统筹层次低。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正式形成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1999年以后,我国将失业保险的统筹层次提高到了地市级统筹,但是目前为止,市级统筹仍然没有完全取代县级统筹,市级统筹推进缓慢。2006年的劳动保障部和2010年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曾先后文件,动员各地进一步落实失业保险地市级统筹,但是效果不显著。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在统筹层次上也明显偏低,导致失业保险资金分散,管理成本较高,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很低。(2)基金筹集水平偏低。我国的失业保险基金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三方负担,用人单位负担工资总额的2%,员工个人负担工资的1%,当失业保险出现赤字时,政府给予紧急援助,但是,至今为止运行的失业保险政策使基金出现了大量的结余,政府实际上没有补贴。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由雇员和雇主各分担失业保险税的一半,政府补贴双方负担总和的三分之一;德国雇主和雇员缴纳的失业保险金占总额的75%,其余由政府进行补贴,其失业保险费率在6,5%左右;美国失业保险税率逐步提高,目前约为6.2%。从失业保险基金来源看,虽然我国也是实行三方负担模式,但是失业保险费率比发达国家偏低,缴费比例也不合理,没有明确政府负担比例。(3)费率设计责权不对等。我国失业保险金费率对于不同企事业单位都是统一的。而不同的行业其失业风险也不同,按照职工工资总额征缴,可能造成失业风险小的企业因为就业人员多而支付过多的失业保险费;失业风险大的企业因为解雇人员多,造成了大量失业,但是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用却过少。这样,加重了失业风险小的企业负担,影响其缴费积极性。

4.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不合理。(1)给付期限过长。自上个世纪7O年代以来,国外的主流做法是尽量缩短给付期限,大多在三个月到一年之问。我国失业保险给付期限过长,最长为二年。一方面增加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可能会造成基金的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失业者的依赖心理,产生道德风险。可能会出现一些失业者依靠失业保险金生活而不积极寻找工作,甚至可能有失业者从事有收入的工作而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2)支出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用于直接的失业补贴比较多,促进就业部分的比重还比较低。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2007年、2008年分别为217亿元、254亿元,其中直接的失业补贴支出分别为129亿元、139亿元,占总支出的60%、55%。同时,我国失业保险的基金总额增长迅速,而对救济人数和保障进行了比较严格的控制,因此导致大量基金结余,且结余连年递增。2008年全国失业保险金的累计结余已经超过1300亿元,2009年这一数字超过1500亿元。而大部分国家的失业保险金都实行现收现付方式,因此一般不需要大量结余,大体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用于生活保障部分比重过大,而促进就业部分的比重偏低;另一方面失业保险金在总量上并不算多的情况下却有太多结余,导致了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同时也违背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宗旨,促进就业功能弱化。

查看全文

企业养老保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如今企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保系统中的重要构成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众生活水平并保证社会制度的稳定。然而虽然我国相继制定了有关政策保障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其在企业中的管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养老保险重要性的了解,分析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养老保险;优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各方面的制度也日益趋于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历来都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直接关于其切身利益,特别是养老保险。所以经营组织需安装我国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员工养老保险体系,定期为员工缴费。如今,如何推动养老保险管理的发展与改革,显然已变成社会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1养老保险概述

养老保险(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我国依照相关规定,基于为人民提供保障而制定的化解劳动者退休或者由于年龄大而失去劳动力的基本生活需求困扰的社保制度。其作为社保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作为社保五大保险种类之一,能够全面为老年基础生活需要提供安全保障,并且提供安稳的生活来源。企业养老保险有强制、互惠、社会的特点,其属于国家规定务必执行,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全部应遵守规定。

2企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困境与应对方法

摘要:在我国医疗保险的发展中,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是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一项补充,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员工日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本文针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困境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困境;措施

在我国医疗保险建立的过程中,对人们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减小了由病患带给人们的压力。同时,在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应用下,我国的医疗保险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当前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困境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制度中,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能够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条件

在企业的发展中,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能够减少患病职工过于重大的困境,减少员工在医疗费用上的心理负担,免除困难职工在看病后的后顾之忧[1]。能够保障员工的生活水平,对员工的工作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加强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其凝聚成一个整体。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在企业的决策管理上和加强员工自身能力上更容易进行。要使企业的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和企业的资金两者分离,按照国家的规定参加基本的医疗保险,并且能够接受基本的保险待遇,在企业员工工资的发放上能够按时、足额的进行,保障企业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转。

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面临的困境

查看全文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制度

*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年1月8日*省人民政府(浙政发[*]4号)自之日起实施)

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第三条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以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与互济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采取储备积累式的办法,实行个人帐户制度。

第四条各级民政部门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一章保险范围、对象

查看全文

医疗保险管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显著提高,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大众对社会保障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建立稳定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家势在必行的重要民生举措。

关键词:医疗保险;内部控制

自从我国的内部控制体检制度的成立之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银行以及事业单位等等运行过程之中存在的大多数风险都能够得到较为成功顺利的解决,这也帮助企事业单位能够更加健康快速的向上发展。所以,这也为解决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风险提出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去建立以及健全医保基金内部的控制体系,规划内部的控制制度,都是对解决社保医保基金运行风险的较为不错的方式,让我国医疗保险基金能够更加的稳定与健康。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点及原因分析

(一)医保基金运行内部风险

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活动,支出活动以及业务等一些活动的经办,都是在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和管理方面较为重要的内容。而在这之中,最为基础的便是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只有收入足够,安全而且可靠,整个医疗保险基金才能有足够资本进行有序运行,只有资金到位才能保证任何支付工作都可以顺利的进行,基金收入是否稳定,是医疗保险基金是否顺利成功地满足参保人员关于医疗保险的需求,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条件。而基金的支出则是运作医疗保险基金最终的目的,基金支出关系着是否能够合法合理,有效率地运用基金的收入。任何与医疗事业相关的保险业务,也都是通过达成实现医疗保险支付为最终的目的。因此基金支付内容是否合法,基金的运行是否安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而医疗保险业务经办的流程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医疗保险基金运作过程之中的每一个环节,所以,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所存在的内控风险点,都可能会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危险。

查看全文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方案

一、覆盖范围

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非从业城镇居民和学生儿童;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除外)以及经审核暂时没有能力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企业职工。

二、缴费标准和办法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定为每人每年缴费150元,在校城镇中小学生每人每年缴费50元。

城镇居民年度参保、缴费时间定为每年第四季度开始至当年的12月末结束,第二年1月份开始享受相关医疗保险待遇。参保人员在规定的缴费时间内必须以家庭或团体为单位到指定的社区参保、缴费。

三、主要模式

查看全文

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险作为人们热点关注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险工作能够反映出社会进步趋势,促进企业向着健康、和谐方向不断前进,给予劳动者身心健康保障以及安定的经济生活保障。文章从国有企业视角出发,概述了国有企业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对新形势下目前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保险;国有企业;信息化渠道

1前言

所谓社会保险,就是包含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保障对象为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暂时失去劳动岗位、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人员。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保险体系的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重视并做好员工社会保险工作,既有利于企业和谐发展,也能令员工病有所医、伤有所依、老有所养。纵观当前社会新形势,2020年全国两会上,社会保障话题热度不减,关于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提案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梦”是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进步的“民生梦”,国有企业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全国两会精神时,面临着如何做好社会保险工作、促进“中国梦”实现的重大使命任务,只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社会保险工作体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才能够顺应新形势发展需求,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工作价值。由此可见,探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国有企业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自2011年7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来,社会保险成为国家立法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和法制性,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法治建设下的健全与完善,作为具有综合性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代表着党和国家对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的重视和有力法律保证,规范了各个领域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1]。国有企业做好社会保险工作,是顺应法治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能够发挥出国有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在经济社会贯彻落实,是社会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不断增强与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不断提升的有效保障,可给予职工享受社会保险与参与社会保险充足的合法权益维护,令企业发展成果得到职工共享,保障企业和谐、健康、长久发展。国有企业职工参与社会保险,能够缓解家庭各方面压力,特别是补充保险的参与和待遇享受,可充分调动职工工作创造性、积极性,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忠诚度,使企业上下一心共同向着发展目标坚定迈进,为企业营造积极向上、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体现出社会保险工作的助推器、平衡器、稳定器功能。

查看全文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意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后又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目前没有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主要是城镇非从业居民。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规范引导,稳步推进。

一、目标和原则

(一)试点目标。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2至3个城市启动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要通过试点,探索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二)试点原则。试点工作要坚持低水平起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水平和保障标准,重点保障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大病医疗需求,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坚持自愿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坚持统筹协调,做好各类医疗保障制度之间基本政策、标准和管理措施等的衔接。

二、参保范围和筹资水平

(三)参保范围。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查看全文

社会保险稽核审计体制创新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职工收入形式的多样化给社会保险稽核审计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社会保险稽核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趋势。如果改革社会保险稽核审计体制,建立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是当前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社会保险稽核审计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国务院和原劳动保障部分别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社会保险稽核办法》,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和相关标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相关制度已无法完全解决在社会保险稽核审计中出现的问题。经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稽核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个,稽核覆盖范围小。我国的社会保险管理部门要求所有企业都必须为职工参保缴费。这既是保证职工自身利益,也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但是仍有一部分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养老保险费的意义,不及时缴纳、少缴或不缴纳养老保险基金,漏报、瞒报时常发生。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配备很多审计人员,这就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审计部门无法对所有参保单位缴费情况进行逐一稽核,因此只能选择那些参保人数多且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这就导致一些没有不缴纳或少缴养老保险基金的企业成为了“漏网之鱼”,而且也因为企业数量过多,根本无法一一考证哪些企业出现人员漏报或缴费基数不实情况,因此,从根本上给社会保险稽核审计工作造成很大干扰。第二个,确定审计对象困难。通常情况下,我国的社会保险审计稽核主要分为日常稽核、重点稽核和举报稽核三种。在确定日常稽核的审计对象时,一般采用随机选择的方法。但是由于审计部门不熟悉参保企业的基本情况,而且本身审计的企业已经缩小了很大范围,很多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已不在审计范围内。所以,很多时候审计部门确定审计对象时都会忽略了那些有很大问题的企业,审计结果不如人意。第三个,审计结论落实困难。由于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导致最终审计部门的质量不过关,落实审计结论时也出现了困难。并且,审计稽核的程序过长,需要时间久,行政行为的强制力度弱等原因都使得审计结论的落实显得十分困难。第四个,审计稽核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落后,不能适应现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创新社会保险审计稽核体制

(一)加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稽核工作

关于加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稽核工作,第一步要做的是转变审计稽核工作思路。要重视基数稽核工作的重要性,规范工作程序,对参保单位进行基数审核时,要严格按照“企业申报--社保稽核--信息录入--企业缴费--重点审计--期限整改”的工作程序,防止出现各种问题。第二步是要明确审计稽核工作目标。要针对职工收入形式的不同开展多元化的专题调研,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三步是创新审计稽核方法。改革审计稽核方法主要注意三点:一是在组织形式上要求方案统一,可以集中调配力量。二是在内容上要求审计与业务有机结合,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三是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第四步要切实落实稽核工作,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有些单位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会拒绝落实稽核工作,但由于社会保险经办部门没有执法权,因此就使得这些单位借机成为“漏网之鱼”。所以,社会保险经办部门要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稽核工作。最后一步是要科学调度工作,即科学组织调度、审计关口前移、信息共享和规范企业参保缴费行为,便于审计工作的进行和改进提升,提高社会保险审计稽核工作的效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