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讨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4 09:28: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研讨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研讨论文

感恩教育研讨论文

1.为转变观念,相继举办了:

搜集令父母伤心的典型事例专题展览、感恩歌曲演唱比赛、感恩诗歌朗诵比赛、感恩名言警句展示会、我心中的感恩故事;

2.为指导行为实践,相继开展了: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我最想为母亲做的一件事、今天请说感谢你;

3.为增强教育的时效性,举行了:

孩子我想对你说、妈妈我想对您说联谊活动。

查看全文

教育细节研讨论文

[摘要]细节,尽管细小,却往往能折射出整个教育世界,能导致事情、事业的成败。细节使德育充实具体,细节使习惯潜移默化,细节让教学活力灵动,细节使管理和谐温馨,细节让老师细腻美丽。因此,学校应关注教育中的细节,从教育中的细节处着眼,以此管窥教育真谛,提升教育智慧,最终实现教育问题的解决,提高教育效益。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德育

学校无琐事,事事皆育人。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细节,尽管细小,却往往能折射出整个教育世界,能导致事情、事业的成败。教育事件、教育情境都是由很多的细节组合起来的,因此学校应关注教育中的细节,从教育中的细节处着眼,以此管窥教育真谛,提升教育智慧,最终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效益。

如今学校里大都是90后的一群孩子,相对而言,这一代的成长是平稳而幸福的,独生子女、小皇帝是属于他们的称谓;经济改革带给全社会的财富,使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不再像祖辈和父辈那样坎坷,使他们的生活看上去富足而充满希望,这也养成了他们目空一切、心浮气躁的不良心态。他们对于责任、道德这些基本的做人准则并不重视,而做老师的正是要教会、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作为庄桥中心小学校长,我在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责任感、道德观不仅是课堂上的事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课堂。

一、细节使德育充实具体

反思学校的德育,为什么主观上如此重视。花费的精力也不少,收效却不好?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意识、人格素质总是遭到质疑,这与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没有将目标转化为明确的操作性的定义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只有赋予目标很强、很明确的操作性,才能从目标着手;否则只能留下美丽的希望或只是一些陈词滥调而已。《弟子规》、《三字经》就是这样的可操作语言的范本,诸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孩子们不能只会背诵这些条条,更重要的是要落实于具体的行为,对其进行实际的评价。尊敬师长、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等都要有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语言进行界定,不能空喊口号。

查看全文

教育异化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偏离了生命的航道;教育要改革,教育理念要先行;生命的成长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教育实践活动逐渐远离了生命,教育的目标被物化了、工具化了、让生命不断地满足外在的需要,出现了教育的异化、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教育的质量问题、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束缚了,他们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不顾及生命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迫生命不断满足外在的要求、生命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首先是学生的成长,其次是我们的愿望和期望、教育的本质应当是促进生命的成长、教育固然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启迪人的心智等,具体请详见。

作为天地万物之灵的人,其生命的生存、成长与发展是一切实践活动的起点与终点,这一理念同样应贯穿于教育活动中。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实践活动逐渐远离了生命,教育的目标被物化了、工具化了,教育不是以唤醒生命的潜能、促进生命的成长为宗旨,而是让生命不断地满足外在的需要,出现了教育的异化。现实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教育问题,可能有其外在的原因,但在深层次上,是缘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

一、“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偏离了生命的航道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教育的质量问题,为此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同时也扼杀了许多生命。因为这种教育质量的要求只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挂钩,致使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在为考大学做准备,淡化了对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关注。这种“教育异化”的结果,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太紧张,太缺乏宽松、缺乏欢乐了,大家都绑在分数的‘战车’上,为分数而奋斗,弄得所有人都很累,大家不会互相欣赏——家长不会欣赏自己的孩子,教师不会欣赏自己的学生,……我们自己不会欣赏我们自己”,以至于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压抑、孤独、冷漠、残忍等人格变异和人性的扭曲现象。

在这样一些教育理念支配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束缚了,他们失去了生机与活力,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他们苦不堪言。家长、老师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学生考在前面,可是,有前面,就必然有后面相伴随,那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为此,他们要遭受成人世界的责备。他们应当承受这样的痛苦吗?是他们做错了,还是我们的理念有问题?

二、教育要改革,教育理念要先行

查看全文

道德教育理论研讨论文

一、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和现实性功能。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性功能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查看全文

道德教育理论研讨论文

一、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和现实性功能。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性功能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查看全文

高校德育教育研讨论文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虚拟环境下计算机网络仿现实性技术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必将不断地改变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价值和道德面貌。在市场经济社会,由于经济收入的差距、中西文化的冲突与震荡,不同经济体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之间道德理念的碰撞、摩擦、对立和冲突,它直接植根于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发生影响,其结果使高校学生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德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德育工作者要理性审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更新观念,努力探索有效对策,以期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充分发挥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德育的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经历、社会经验还很不成熟。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西方文化无孔不入,透过虚拟现实网络传播媒体系统,他们只看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的表面现象。当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面对变革、转型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成绩与素质相左,怎样勇敢地面对现实?怎样把握机遇?怎样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怎样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部分大学生们还茫然不知所措。由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局限,对我国国情的历史和现状的真实性了解不深,对外来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就更分辨不清,因此他们很难将西方价值观与我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比较,进行筛选,进行去伪存真的选择吸收。在势不可挡的外来文化的诱惑下,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在中西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很难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从而使他们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造成部分意志薄弱的大学生道德滑坡,价值失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道德失范、文化贬值,导致无理想、无抱负、无追求、自暴自弃的精神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这种道德观、价值观一直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流淌。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文化、优秀卓绝的传统道德观与当代高校虚拟现实网络文化活动融为一体,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多彩,学子们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领悟到人生价值的真谛。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进入虚拟现实的网络信息时代的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诞生,高校虚拟现实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便捷、更加频繁,使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通过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看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五颜六色。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理顺和形成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开放,市场商品意识的渗透,由于受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学子们通过虚拟网络环境看到无数政府高官见利忘义,人格沦丧,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纷纷成为金钱的奴隶,石榴裙下的风流贪官,沦为人民的罪人的社会现象,强烈地影响着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腐败堕落现象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价值的根基。面对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给高等院校学子们的心理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在关心、观察、思考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时,迫切希望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得出正确答案,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当他们在研究、思考自己对社会认知的过程中,看到最多的是贪官的腐败,道德的沦丧,进而又发现社会人心狡诈险恶,人情世故复杂纠葛,狡辩诡诈,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高校学子们感到无从得到满意的答案,反而觉得“清廉”与“现实”格格不入,传统道德观念与现实道德现象严重失衡,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导致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变得越来越淡薄,甚至怀疑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能有什么样的理想人格提供给他们作为处世的参考呢?当今的世象,好像一切都变得平庸、媚俗和无所谓,激情和崇高已退避三舍,伪道德、伪权威和算计充斥其间。这些都给高校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道德理论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项社会实践。作为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们的品德行成、发展和进行道德理论教育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项社会实践,它是一个国家根据国情形成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对国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规范,使人们形成符合国家所要求的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交融,由于国情与地域的差异,道德理论与现实社会现象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文化、不同习惯、不同的道德准则,使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存在严重的冲突,如在我国出现的“廉洁自律”与“腐败成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与“中饱私囊”、“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与“侵吞国有资产”等等现象,从理论上怎么样也联系不到一起,而这些反其道而行之的,竟都是口口声声称其为人民公仆的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他们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下,却忘记了做人的基本规范。从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对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上海市长陈良宇以权谋私,利用职权进行权色交易执行双开除的处分以及震惊中外的厦门赖昌星走私案、《三联生活周刊》披露的福州首富陈凯案等触目惊心的案件来看,其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惟利是图的精神浊流早已将道德理论抛到九霄云外,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令人担忧的裂变、畸变。

这些现实社会的丑陋现象,通过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及各种媒体的传播,使本来纯净的高校校园受到严重侵蚀,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学子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实中出现的道德困惑,道德迷茫乃至道德失范、道德沦丧的现象使大学生对现行的道德理论产生了怀疑。有些院校对于道德理论教育不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是采取去粗取精的古为今用、去伪存真的洋为中用的引导性、实用性的教学,而是从某种政治需要出发,一味地采取完成任务似的灌输方式。在严酷在现实面前,对照校园内的道德理论教育,大学生立刻产生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发现教师所讲授的道德理论严重地脱离社会实际,究竟谁说的是正确的?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也无从做出正确判断,于是大学生权衡利弊的砝码便移向了校园外的一端,此时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不能真正做到他们的心坎上,他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教师给他们讲授的道德理论教育不但是纸上谈兵,还因此而产生了认为教师在说假话的想法,于是对学习道德理论课产生厌烦心理,这是当代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又一现状。

查看全文

中学德育教育研讨论文

一、必须把持之以恒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在社会、家庭环境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二、要求和道德行为重合成为现实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学校德育工作,那么,学校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德育教育是中学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科学的原理分析,道德知觉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整体认识。这种知觉的结果表现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它不仅包括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同时还包括对于道德精神的理解以及道德感情和道德习惯。道德知觉是引导行为道德化的心理机制的基础,具有内在驱动力和行为指向的双重功能,道德知觉的形成是遵循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道德反映过程。道德倚同,即随着道德知觉的深化而产生内心确信。道德倚同表明了道德目标和价值,已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从而使道德的知觉变成人们内在驱动力,并从道德的目标和价值实现中而获得满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提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目标价值的认同感,增强中学生实践道德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强化中学生道德同化过程。要使中学生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道德规范,并将其纳入自身价值的组成部分,作为指导、协调、评价行为的客观依据,从而使中学生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重合成为现实。

查看全文

信息技术教育研讨论文

1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1信息技术的定义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查看全文

古代语文教育研讨论文

一、古代语文教育是非专业化的

1904年,“癸卯学制”产生,语文开始独立设科,称“国文”。在此之前的三千余年里,都没有严格分科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古代语文教育非专业化的原因有三:一是语言文字不可能离开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具体的文章而独立存在。就是在今天,虽然把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等从古代“大语文”中分离出来了,在实际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仍然无法摆脱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而独立进行,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二是古代的语文教育是以传思想道德为本的教育,教学生识字读文的目的重在通过思想道德之教化以立人,凡是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书籍,无论是历史、政治、伦理还是哲学、文学方面的均可学习。三是古人认识所限,古代的整个文科教育不可能分科进行,语文就必然同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各门学科融为一体进行。古代就连最简单、最基本的启蒙读物《急就篇》《千字文》等,都不是简单的识字读本,书中都包含了自然、历史、文学、修身、处世、起居、读书、劳动、祭祀、礼节等十分丰富的内容,蒙童识字是和认识自然、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启蒙之后的读物,就更是那些能够使学生修身养性,能培养齐家治国能力的,以传儒家思想为主的综合性教材。例如《四书》《五经》《昭明文选》以及解读这些经典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尔雅》《说文解字》《四书集注》等。

近代,语文终于从集文字学、音韵学、文章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于一体的古代语文教育中独立出来,但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化了,而是更复杂了。不仅仍然要与政治、历史、哲学等学问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增加了语法、逻辑、修辞(古代讲修辞主要讲比喻、对仗、炼字等,远不及现在丰富)、广义的文学(古代语文教育涉及的文学主要是诗词歌赋和散文,小说、戏剧难登教育大堂)和科技论说文;然而,语文教育的时间与古代相比却至少减少了一半。因此,语文教育的问题特别多。直到今天,语文独立设科马上就到一百年了,而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在理论上仍然争论不休,实践上也有不少问题。因此,十分需要把古今语文教育对比起来,把语文科同其他人文学科联系起来,把现代语文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把中外语文教育对照起来,认真地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搞不清楚,语文教时安排不科学,都会影响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古代语文教育是传“道”的教育

1.文本身就是道

语言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产物。汉字,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文字,字义和字形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基本上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语。许多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一个字就是一部历史,一个社会的缩影,一种观念的反映。学汉字,本身就是在学认字的同时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可以说是在接受一种“道”(泛指各种思想而非专指某些政治理念)。离开了这些“道”,你就无法理解这些字。例如,从“牧”“牢”“豢”既能了解畜牧社会的一些情况,又能理解汉代的一种官员为什么叫“州牧”,监狱为什么古人叫“牢”,收买奴才为什么叫“豢养”;从“刖(断足)”“èr@①(割耳)”“qíng@②(用刀刺脸)”“劓(割鼻)”“剐(凌迟)”等字,可以看到古代刑法之残忍;从“取(割耳报战功)”“伐(断人之颈)”“俘(按住下跪战俘的脖子)”可见战争之残酷;从“女”旁的字有不少是表示邪恶或者卑贱意义的,如“奸”“佞”“妄”“奴”“妨”“妒”“娣”“婪”“婢”“嫉”,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女性在告别母系社会以后的地位和社会对女性歧视的观念。因为汉字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古代解字的书籍都包含着不少古人之“道”,例如著名的《说文解字》。

查看全文

中学生德育教育研讨论文

【摘要】纵观教育改革的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在追求理想教育模式和科学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各类教育精英、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令人堪忧;道德;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