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4 22:21: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小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小论文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失分归因分析

摘要: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的出现旨在引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前进方向。积极探索各种突破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失分困境的有效策略是应对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的必经之途。历史教师应通过重视专题学习、建构“完整的历史”,厘清答题流程、构思“完形的答案”,品析范文成果、借鉴“完好的创作”,解读评分标准、明晰“完美的尺度”等策略助力考生顺利应对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考;历史小论文题;专题学习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年年有变化,然而变的是外在的“包装”(材料呈现方式),不变的是内在的“产品”(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小论文题以其“独特、新颖、开放、综合”的外在表征首次出现在2001年上海高考卷中,后来频繁出现在全国卷的第42题,该题型的出现旨在引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前进方向,考察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水平达成的境况,指导高中生日常的历史学习方式。基于此,历史小论文既是体现历史高考改革创新成果的重要表征,又是精准测量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落地情况的常规题型。对于高考历史小论文题,所有师生在平时教学中用力颇多,但是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失分惨重的现实成为每届师生心中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那么,考生临场应答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有哪些比较好的教学策略呢?本文拟以近几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2题为例,着力深挖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失分归因并探索应对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的有效策略。

一、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的失分归因

1.选题问题选择适切的论题是顺利完成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而且是第一步。选择适切的论题一般要坚守三个原则:一是“宜小不宜大”。这里的“小”和“大”是指论题的范围,包括论题涉及的领域、时空的跨度、内容的多少等等。在历史高考中,考生往往因“选题过大”而在小论文论述过程中“泛泛而谈”失去目标,或者“蜻蜓点水”失去深度。例如,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Ⅲ)第42题,题目要求考生自拟一个论题,有的考生选择了“改革开放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个论题,这个选题范围太大,论述时难以驾驭。二是“宜新不宜旧”。这里的“新”和“旧”是指论题选择的视角,论题选择应该有新发现、新视角、新层面,而不能使选题“老调重弹”“落入俗套”。三是“宜易不宜难”。这里的“易”和“难”是指向考生对论题的熟悉程度,论题选择应该立足于自己熟悉的历史知识、立足于自己感兴趣的时政热点和生活热点,而不是一味地为了“求新求异”去选择从自己陌生的层面或角度寻找历史论题。2.论证问题论点、论据、论证、结论是小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四个要素[1]。论点是历史小论文阐释的具体观点或者看法,相当于写作文的标题;论据为论点服务,一般用史实或作者自己的解释来说明、支撑论点;论证是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运用相关理论来阐释论题;结论是紧扣选题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考生在论证方面一般会出现的失误有四:一是论点不明确、闪烁其词,如2019年历史高考(全国卷Ⅱ)第42题,材料呈现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历史发展的认识,对此认识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皆可),但不少考生在论证时模棱两可,具体反对什么,支持什么,赞同什么,不赞同什么,旗帜不鲜明、立场不够坚定;二是论据素材单一、不典型,或与观点不吻合;三是论证过程缺乏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四是结论丢失,或者虽有结论但缺失“点睛之笔”。据此,论证问题方面的失误是考生在历史小论文题型失分的又一重要原因。3.表述问题高中生撰写历史小论文要求文字语言表述精练精辟,切中要害,层次分明[2]。然而,由于平时对史学阅读与理解不够重视、对历史抽象概念的理解浅尝辄止、对历史学科话语体系置若罔闻、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支离破碎,使得高中生不管在平时练习中还是历史高考过程中,都难以用较为精准的历史术语或历史概念组织语言阐述具体的历史问题。高中生在表述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述“无中心”,缺乏主旨意识。比如,2020年历史高考(全国卷Ⅱ)第42题,考点涉及的是“欧盟”这个区域性组织,但是不少考生在论述过程中没有紧扣“欧盟”这个主题,而是随心所欲地写成其他国际性组织或区域性组织。二是表述“无语序”,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历史事物本身具有“萌芽→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而且人们认识或研究历史现象、历史问题也都是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象及抽象的。这两个过程便是历史学科的逻辑性。表述缺乏逻辑性就是忽视了历史事物本身的发展逻辑,也忽视了对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认知逻辑。比如,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第42题,学生在具体叙述自己所选的“党历史上的两次会议”时,出现了时空颠倒的问题,哪个会议在先,哪个会议在后,自己写着写着就迷失了方向。

二、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失分的应对策略

查看全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小论文写作研究

摘要: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怎样才能应对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保证本学科的科学性的同时,还突出体现时代的特征;既要充分坚持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向,同时还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通过在课堂中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培养现代教育中的创新性人才,是现代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现代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更应该积极探索,特别是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对小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全面推进高中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小论文;写作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写作应该是语文学科的特征和专利,其他学科就是对习题进行反复练习。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利用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掌握和理解,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其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不仅包含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相关的文化现象,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也有着很大影响。通过写小论文的方式能及时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中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认识问题的深度。基于此,本文就将结合高中思想政治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小论文的写作展开研究,希望对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1]。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对国家先进发展理念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地投入到社会生活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学习和探究,逐步形成完善的学习理念,提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树立起正确的发展思想,为今后的发展和能力提升奠定基础[2]。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点就是对高中生展开思想教育,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能力和素质。那么,通过日常对思想政治常识的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要对其言行进行关注,同时还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在政治常识的引导下展开详细的研究,对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反省。因此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现阶段所讲到的知识点进行综合,通过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适当地写出政治小论文。这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考察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良好方式。比如教师在讲《政治常识》中的“我国的政党制度”时,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对书本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解,教师可以布置《我心中的中国共产党》为题目的论文,让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更好地对自身认识进行表达,从而让学生对国家和政府建设起到更多的共鸣。在对这篇论文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能发现很多学生在举例说明的过程中都运用到了汶川地震、南方雪灾等重要事件,通过这些生活实例的列举,教师更能明确地认识到政治课程在学生思维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对进一步开展之后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3]。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查看全文

毕业论文格式5

封面

一,篇名:

1.「篇名」包含「主篇名」与「副篇名」两部份.主篇名在前,副篇名在后,其间以「--」连接.

2.主篇名统一名称为:「《⊙⊙⊙⊙》研析」.其中「⊙⊙⊙⊙」即为小论文中所讨论研析的书籍标题.副篇名自订,副篇名所指称的乃小论文议论之题旨.

3.例如:《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研析--无奇不有的人性.

二,撰稿:

查看全文

改革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建立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二)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查看全文

杭州市政治课改革经验得到专家肯定

针对近年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学生“听无味、学无用”等问题,杭州市全面推广以“小课堂、大社会”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这种做法得到了参加,97全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研讨会的专家与代表的高度评价。北师大教授、全国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贺允清等专家认为这一改革解决了中学政治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途径和操作上探索了一条新路子,提供了好经验。

自1992年11月开始,杭州市进行了政治课教学改革,以课堂时政演讲、材料进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和撰写小论文、改革原评价机制为“结构评分制”促“知、情、意、行”统一等为配套措施进行了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至今,课堂内5分钟时政演讲已有时政要闻、时政追踪、时政专题评析、时政知识或背景材料演讲等序列化的4种类型。杭州市教委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进活材料,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材料包括三类,即有关党和国家最近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材料及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规定每个教师每学年必须做100张卡片,并选送5张给市教研室。每张卡片均有原理观点、材料内容、使用说明三个项目。在此基础上市教委教研室汇编了初中、高中《教学素材集萃》各一册。

杭州市组织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思想教育与品德养成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两种类型,开展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我家15年的变化”、“从蔬菜价格的变化看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和小论文,将课堂学习的理性知识与实践活动成果相联系,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写小论文——课堂宣讲”的教学活动系列。杭州市已建立了两年评选一次中学生优秀政治小论文的制度。近几年,获全国性中学生小论文一、二、三等奖5篇。同时,杭州市将学生学业成绩分成行为成绩、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三项,按一定比例赋值进行评价机制的改革。其中行为成绩由班级学生组织行为考评小组认定。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和参加业余党校的表现纳入学习成绩的考核。

查看全文

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写作-准备阶段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毕业论文的教学不应只是集中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上,而应贯穿于从入学教育开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从平时的积累和准备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才能真正把这一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心理、知识、技能、选题和材料四个方面,对构建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写作准备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准备阶段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的总体情况来看,令人难以乐观。如何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论文质量,减少并杜绝抄袭、剽窃现象,是困扰我们的大难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就很难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环节的真正落实。

结合几年来毕业论文工作的实践,我们对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如何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和做法。我们认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上,而应该把这项工作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克服目前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平时的积累和准备;二是写前的辅导和引导;三是写中的指导和反馈;四是写后的监控和管理。这四个环节构成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完整的教学模式,本文仅集中探讨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模式构建问题。

一篇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研究的总结和成果的表达,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古人写诗崇尚“功夫在诗外”,写论文也是同样的道理,论文的“诗外功夫”,包括论文写作本身之外的更多的东西!其中平时的积累与准备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没有平时的积累与准备,对最后能不能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是大不一样的,在一定程度上说,平时的积累与准备比论文写作本身更重要。所以,谈论文的写作,应该首先着眼于平时的积累与准备。

一、使学生及早建立毕业论文的概念,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查看全文

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一、为什么要强化科技意识教育

(一)由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就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素质和造就大量科技人才。教育是发展科技的基础工程,强化科技意识教育的实质就是使教育与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由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从小学抓起。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为此首先要深化师范学校的改革,彻底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师范生的素质,使他们具有为发展小学教育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强化科技意识教育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当师范生有了浓厚的科技意识,才能在小学教育中把这种意识渗透到青少年中,从而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培养小学生勇于动手,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为培养浩浩荡荡的科技队伍打下基础,这是一个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三)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

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在科技意识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代化高科技领域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物理学发展的成果。如能源技术、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等,作为信息时代核心的电脑也与物理学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高科技,也没有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物理学还渗透着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包含着丰富的科技意识教育内容。所以通过物理学来加强科技意识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中师物理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查看全文

物理课外活动综合素质论文

九十年代初期,在教育科学领域中形成了一种具有社会时代特征的新的改革思潮一一STS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了在教学中将学科理论和当前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我国推行这种教育模式,是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之必须,它旨在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一代,造就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跨世纪人才。

为了更好地实施STS教育,采取课堂渗透的方法在当今教育体制下无疑是一条主要途径,但仅有这还不够,有效和生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必将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开放式的辅助手段。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我觉得将其分布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我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了10多个。如在《动量》一章里增设了“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我把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我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要求他们在实验室外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必须要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人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大部分小实验均可在实验室外完成,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小实验可在实验室里完成。

每学期每班能收到学生完成的课外小实验报告和小结达100余份,对这些报告和小结我都给予了及时的批阅,从中还筛选出20余篇优秀报告和小结装订成册进行展览,然后存档。

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不无裨益。

查看全文

研究生毕业流程

1、完成培育计划中的最终一门课程考试(以全国统考为最终一门课为例)

2、编撰、宣布小论文→在考试成果出来前,预备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陈述→大约七月底,八月上旬,全国统考的成果,清晰自己现已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3、在9月初人大开学之时,重视人大相关学院的同等学力的教育布告,填写《同等学力人员请求硕士学位编撰论文请求表》

4、在学院规则的时刻内(如法学院在9月1日—9月15日),按各个学院规则的时刻,要求递送《论文请求表》和开题陈述。

5、学院教务教师依据开题陈述,给您装备相应的导师,(约在10月份左右)

6、学员和导师树立联络,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览书本、编撰论文,送导师审理、修正、再审,直到经过。(约到第二年的1月左右)——填写《同等学力论文辩论报名表》,一般在每年的3月初或9月初,等一系列表格文件,一起递送论文及小论文等。

查看全文

科技教育活动可行性方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发明和掌握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而科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技教育,每个科教工作者都肩负着这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使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就目前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国家非常重视青少科技活动的开展,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竞赛。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学校平时很难开展此类活动,到时只能借助各方力量来突击完成任务。这不能不让我们每一个科教工作者深思,原因究竟何在?我认为其中与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没有落到实处有关。如何将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普遍、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使之落到实处,在此谈谈活动方案的系统设计,供同行参考。

一、领导落实

要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普及、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首要的问题必须解决领导落实问题,究竟由谁来直接领导这面工作。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直接领导此项工作最为有利,理由是:其一,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参加者均是在校的广大中、小学生;其二,此项活动的开展必须解决教师配备、活动时间、地点及经费等问题,只有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各校把这项活动纳入到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之中,活动开展才能得到保证,只有这样这项活动才能普及、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编写课本

长期以来,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怎样开展,开展哪些内容,始终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由此看来,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要想普及、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编写科技教科书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投入人力、财力来完成这项艰巨而又有重大意义的工程。这样有利于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科技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国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高素质科技人才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蓬勃地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