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7 05:07: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实习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我国教育实习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实习发展历程研究现状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与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认识上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实习经历了由萌芽到产生、再到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本文在回顾了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有关教育实习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旨在反思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探索教育实习的新起点。
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实习则是与师范教育同步产生的。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实习同样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并逐渐成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教育实习列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视为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性环节、获得真知的关键性步骤。基于此,笔者试图对我国的教育实习作一些深入的研究。首先从时间维度梳理了我国教育实习的整个发展历程;其次,通过整理国内自1994年以来的已有研究文献,对有关教育实习的研究现状作一些具体而详细的分析;最后,反思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一、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非常重视实践,对教育实践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与方案,为我们进行教育实习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教育实习由古代躬行实践的思想理论到当代以教学计划、文件、规章制度形式确定下来的方针政策,其含义由广义的“行为重”到具体的教育实践,其形式由以见习为主的“游学”发展到以“操作”为主的实践,每迈进一步,都为后人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教育实习的萌芽:古代教育家的笃行教育思想
美术教育教育实习论文
一、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基本理念
(一)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位”主要是指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技能、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一体化”是指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所掌握的教学技能、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实现成功就业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教学技能是教学能力与个人素质提高和发展的基础;教学能力是个人作为教师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既对教学技能的掌握有促进作用,又能够提高师范生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既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培训和培养的目标,反过来个人就业综合素质的高低又影响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一体化培养不仅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师范生能否成为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本标准。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民所说的“教师的‘专业学习’必须是整体性的,涉及教师素养的整体性转化。教师的素养不能被肢解为相互孤立的部分,如基础理论、实用技巧、专业态度,然后分门别类地对其进行培养。”[1]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提出既是适应新形势下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本质需要。
(二)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
从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课程培养目标来看,“三位”是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美术教师的基础和重要尺度。从美术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来看“,一体化”培养是指将美术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美术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培养。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专业化角度来看,美术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人文修养。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平台,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之达到未来美术教师就业岗位应具备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为此,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是通过课程体系一体化改革、构建一体化教学实践平台、实施一体化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教育实习的培养目标。
二、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应用探讨
我国教育实习发展历程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实习发展历程研究现状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与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认识上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实习经历了由萌芽到产生、再到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本文在回顾了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有关教育实习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旨在反思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探索教育实习的新起点。
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实习则是与师范教育同步产生的。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实习同样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并逐渐成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教育实习列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视为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性环节、获得真知的关键性步骤。基于此,笔者试图对我国的教育实习作一些深入的研究。首先从时间维度梳理了我国教育实习的整个发展历程;其次,通过整理国内自1994年以来的已有研究文献,对有关教育实习的研究现状作一些具体而详细的分析;最后,反思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一、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非常重视实践,对教育实践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与方案,为我们进行教育实习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教育实习由古代躬行实践的思想理论到当代以教学计划、文件、规章制度形式确定下来的方针政策,其含义由广义的“行为重”到具体的教育实践,其形式由以见习为主的“游学”发展到以“操作”为主的实践,每迈进一步,都为后人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教育实习的萌芽:古代教育家的笃行教育思想
高职高专教育实习方式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实习方式;职业技能;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发展的需要,将就业的意识融入整个实习教学环节中,更新观念,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建设相应的实习基地,加强实习的管理和考核,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新型专门技术人才。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一方面,大量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淘汰了大批传统产业的劳动力,对新型劳动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随着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高职高专教育势必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高职高专培养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熟练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具备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的不同于以往本科教育的鲜明特点,可与企业直接实现无缝对接。要达成这样的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特别是接触社会、接触企业的实习方式的创新。
1实习观念的创新
高职高专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办得好不好,有没有特色,应该由社会、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认同情况来决定,也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参照基准,最终以较高的就业率来赢得高职高专的发展空间。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紧紧抓住作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桥梁的实习环节,对旧的实习观念加以创新,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因此实习环节的教学指导思想应包括这样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实习强化关键技术的训练,将学生的“有所知”变为“有所为”,体现以“应用”为主旨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二是通过实习让学生以“准职工”的身份较长时间地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快速适应企业对高等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力争做到就职就能胜任岗位工作,完成由“学校人”向“社会人”、“企业人”的过渡,以达成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素质的最终教育目的。
2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就业意识
教育实习教师职业养成论文
摘要:师范生教育实习是进行教育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是联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中实习实践环节薄弱,影响了教师培养质量。回顾教育实习的历史发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建议通过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强化保障、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努力提高教育实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实习:研究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院校培养高素质师资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教师职业养成的关键环节。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把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培养锻炼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巩固学生的教育专业思想.提高学生奉献教育的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教育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未来教师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一、师范生教育实习发展渊源
我国师范教育自创办始就很重视教育实习。l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设师范院.相当于今天的师范学院或教育系,师范院设附属小学。“令师范生分班教之,比及一年”,意思就是让师范生分别到附属小学各班进行教育实习。时间为一年。这是我国最早实质意义上的教育实习。
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师范馆前三学年学习内容分别为教育宗旨、教育管理、教育原理及学校管理.第四学年进行实习.正式确立了教育实习的制度。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史、教育原理、教育法令、学校管理法和“实事授业”。“实事授业”,即“师范学生于附属小学堂练习教育幼童之方法”,就是教育实习。1912年《师范教育令》、19l3年《高等师范学校规程》都规定了教育实习,并强调完善教育实习基地(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的建设。
高师音乐教育实习论文
【摘要】教育革新方面的调整越来越大,但如果不在源头问题上改变固有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就不能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而音乐教育又因其独特的专业特色,在教育改革时将会面临更加艰难繁杂的问题,高师音乐教育实习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一、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现状
(一)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发达国家更注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为音乐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习渠道,让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汲取经验,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反馈,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而在我国音乐教育中一味地注重音乐知识方面的积累,但忽略了音乐知识的实际运用,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由于高师音乐教师经验不足,对待学生的需求和知识接受能力没有一个好的把握,导致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接受能力差,侧面体现出我国音乐教育水平还没达到一定的高度,高师音乐教育实习应该加以重视。(二)实习学生对教育教学的认识经验不足,使教育实习效果不明显。据了解,很多音乐特长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因其兴趣爱好而报考的,很大一部分考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佳临时性学习音乐,时间仓促,不能将知识完全掌握,再加上大学期间由于缺少兴趣也不会对其深入学习,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在教导学生时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现代大学生在音乐方面更加注重歌唱、舞蹈,往往会忽略了理论性的知识,在实习过中缺少对理论知识的专业解释和辅导,无法让学生多方面地对音乐有所了解,而且也因为年龄原因和经验不能更深入地走进学生内心和了解学生需求,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高师音乐实习生的水平偏低。
二、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分析。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是每一个师范学生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将学生从一直听讲、学习的学生身份,转换成教授知识的老师身份,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完成身份上的转变,学生的身上就有了更多的职责和义务,老师的这个身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范自己,做一些事情时更加严于律己,慢慢使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规范、优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更加清楚的认识,通过教学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有对学生的心理和传授方法在实习过程中会逐步探索,因此实习对于学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慢慢地提高自己能力,探索教学模式,逐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二)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作用分析。高师音乐教育实习可以起到两大方面的主要作用,第一对学生所在高校的外部认知作用,学生实习时代表的是从本高校经过高等素质教育的人才,在代表自己的同时也代表着所在学校的脸面,通过实习生的教学质量和所在实习单位的评价还有学生的反馈,对外部认知本高校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对学生自身的评价,学生通过实习阶段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知道该怎么传授知识,能够将自己所学有所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还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新的思索,无论是对学校还是本身,实习都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
临床护理实习的安全教育探析论文
临床实习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过程,是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在临床实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临床带教老师有责任引导护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把学生培养成有爱心、有责任感、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合格护士。让护生在实习之初就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安全行医打下扎实基础。近年来本科重视安全护理临床带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一、重视岗前教育、确保医疗安全
1.1护生进院由护理部进行岗前教育介绍医院概况、规章制度及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让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性质和责任,从而增强护生对医疗安全的重视程度。
1.2进入病区后,由护士长、带教老师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本专业特点、物品存放的位置、医护人员及病人情况,并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和希望。
二、选拔优秀师资提高带教队伍的整体素质
临床教学和学习是一个通过教师和护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教师的行为在保证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派热衷带教、操作规范的大专以上主管护师为总带教老师,并有计划的外送学习培养,以提高安全带教质量。
实习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一、德育教育的目标———岗位塑人
首先,让学生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乐观就业态度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岗位塑人精神。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摆脱低人一等的自卑心里,以虚心、好学、踏实的心态走向实习就业岗位。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仅应该使每个职业学生在德育工作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人才观,而且应达到每个职业学生在离开学校后都能够非常从容的应对人生的各种不同境遇里发生的不同事情。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仅仅是基础理论教育。尽管职业学校式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要,但它并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现今社会终生学习浪潮最终决定了人才的成长最终还要在社会的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得以实现。
二、德育教育的内容———职业道德教育
“德”的内涵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责任感、务实作风和心理素质。强调“德”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在职学生的要求,也是所有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非常看中的一个标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岗位性、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成材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实习过程中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教育工作,来促使职业学校学生对“职业道德”本质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内在情感,磨练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坚定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最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德育教育的途径——实习准备过程的指导
1、学生面临毕业实习的同时也是人生第一次择业上岗。
学前教育学生顶岗实习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主要阵地,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顶岗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想要在实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就必须拥有一定的实践智慧,而实践智慧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借助顶岗实习,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课程知识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关注自身的职业素养培养,关注教育的实践问题,关注教育对象,形成实践智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全面的参与顶岗实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角色的转换,对形成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践智慧
如何有效的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的素质与职业能力,实践智慧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审视与反思,并帮助幼儿教师达成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学前教育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将自身的知识运用到职业实践中的重要方式,顶岗实习不同于在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幼儿园教师作为引导幼儿对外界事物形成初步认知的重要导师,肩负对幼儿的身心、能力、思维培养的重任,在顶岗实习中促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形成实践智慧,在教育教学中形成反思性、注重个体经验的生成性,如何有效的关爱幼儿,进而帮助幼儿健康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实践智慧的重要性与特征
1.顶岗实习中实践智慧的重要性。第一,实践智慧有助于学前教育学生关注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指在基本完成基础技术理论课程以及教学实习之后,由学校安排在校生到对口专业单位实习的一种方式。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顶岗实习是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到实践中,更好的建设一直有智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借助顶岗实习的契机,有助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加热爱幼儿、关注学前教育。第二,实践智慧有助于全面评价顶岗实习教师的能力。实践智慧最初是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的概念,指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美国学者格林在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基础上,将实践智慧与教育相结合,用实践智慧评价与分析教师的道德感知、道德选择。学前教育实践智慧是指在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用自身的知识以及经验恰当处理学前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学前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影响力不仅是知识资本的影响力,更多是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实践智慧,把握幼儿发展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借助实践智慧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而组织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习惯,学习良好的品质。2.顶岗实习中实践智慧的特征。第一,实践性。实践是主体付诸于对象的活动,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实践智慧的形成是在具体的学前教育活动中,离开了学前教育的顶岗实习的实践活动,其实践智慧是脱离于实践的“纸上谈兵”,是一种“空想”。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实践智慧形成无法脱离学前教育的实践,顶岗实习时学生需要全面的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的在园表现行为,从整个学前教育的事件、场景对幼儿的行为语言等表现以及归纳幼儿的规律,都需要以实践智慧作为支撑。第二,个体性。实践智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每个顶岗实习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其成长、个人的知识与经验都存在差异性,实践智慧的生成也受到个体的影响,顶岗实习生的实践智慧难以被复制,顶岗实习中每个学生对于学前教育的职业态度、对幼儿的关爱行为都不同,无形中会影响其实践智慧的形成。第三,生成性。学前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生的实践智慧具有生成性,其主要是与书本知识、教学实习经验的预设性对应的,在实习中,做什么、幼儿学什么,怎么去安排课程等都可以通过计划安排的方式推进,但是实践智慧是在综合的教育实践中生成的,是受到幼儿的实际情况、教育活动的环境情况、顶岗实习中学生的专业能力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顶岗实习时学生不断的与周围的环境、教育对象进行沟通而生成的,是学前教育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积累。
二、顶岗实习中实践智慧形成的阻碍因素分析
实习学生德育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实践教学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本人一生的选择。然而一个能适应现今社会以诚信为生存守则的职业技术人才,除了必须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加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够胜任任何岗位的工作。本文结合实际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岗位树人指导
现今社会的发展竞争可以说非常残酷。企业的生存方式已逐步转化为以诚信树立企业品牌的时代,企业中需要的人才大部分要来自现今在读的在职学生。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是对每一个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的最佳途径,怎样使德育工作做到恰到好处才是关键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目标———岗位塑人
首先,让学生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乐观就业态度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岗位塑人精神。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摆脱低人一等的自卑心里,以虚心、好学、踏实的心态走向实习就业岗位。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仅应该使每个职业学生在德育工作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人才观,而且应达到每个职业学生在离开学校后都能够非常从容的应对人生的各种不同境遇里发生的不同事情。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仅仅是基础理论教育。尽管职业学校式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要,但它并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现今社会终生学习浪潮最终决定了人才的成长最终还要在社会的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得以实现。
二、德育教育的内容———职业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