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制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9 04:57: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机制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应试教育形成机制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质社会阶层核心课程应试教育
[论文摘要]要使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更有针对性,就有必要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在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审视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完整地把握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
近年来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的来龙去脉,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到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的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从而把握住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规划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经济社会——国家双层诱导结构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区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层次:其一,职业功利性。教育使人获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具有从事一定工作的职业素质。其二,社会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进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对成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自身发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长、爱好、丰富个性的发展,虽就直接意义讲并无明确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未来前景以及这样那样地给予包括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以积极影响来说,也在无用外观下有着“无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与用人单位(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有明显的态度差异,但综合起来又过分地向职业功利性倾斜,这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单位,无论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效率、效益的目标,都必然倾向于片面强调人素质中的一小部分,即与细密社会分工相联系而被高度强化了的人的职业素质,对人才选择持工具主义的立场。其实,工具主义立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办教育是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培养人才,其实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政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发展对有文化劳动力的需求;当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满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对大量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即便现在人们批评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身体素质、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是在抱怨现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工具还不够精巧、强大、功能全面、适应性强等等。很显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实际倾向于为我所用的片面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教育机制创新研讨论文
[摘要]绍兴市越城区在教育均衡的理念下,对如何因地制宜进行教育机制的创新和进一步科学有效配置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将创新教育机制作为发展的有效选择。越城区在教育机制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创新办学机制,经营教育品牌,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师调控机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创新选择性教育机制,建立区域性教育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等。
[关键词]教育均衡;教育机制创新;办学机制;教师调控机制;选择性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8)07-0011-05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越城区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提出把发展教育的理念加快转变到科学和谐上来,把治教办学的重心加快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把教书育人的模式加快转变到全面发展上来。而要实现这三个“加快”,我们认为创新教育机制是有效的选择。
一、创新办学机制,经营教育品牌,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文化品牌”是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新办学校需要品牌,以获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学校需要升级改造,跨入品牌学校行列;老牌学校需要进行学校品牌诊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品牌文化建设战略,理性引领区域教育不断走向均衡、公平、和谐呢?我们的做法是创新多元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
素质教育机制研究论文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因此,采取封闭式教育,既无法割断社会对学校的这种联系,也无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事实上,学校的主流教育来自社会的各种思潮的碰撞,这种碰撞教育,不仅能提高教育本身的适应能力,也能大大改善效应性与影响力。同时,“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办学模式,其自身本来就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例如一个学生在一种学校教育环境中长期生活,会削弱其在多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要避免这一教育的封闭性,客观上也要求打开学校教育大门,多途径地进行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1、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组织。通常学校的德育组织系统,是“校----团队----班”式的封闭系统。这种系统所组织、指导的德育活动与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度的封闭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确定与形式上的选择上,常常会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其教育效应也会有“隔靴搔痒”之感。学校要着力改变德育组织上的这一弊病,逐步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组织系场U庖豢诺牡掠橹低常吹掠嵋椤K饶芰笛W约旱牡掠橹靶?---团队----班”,也能联系校外社区的家长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一些论题进行商讨,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动迁、交通、物价、腐败等等,引入学校教育,提高教育的透明度,增加德育内容上的“活性”成分。
2、“活化”德育内容。即德育内容要反映学生内心的期望、困惑、追求、心向等等,也要反映这些内心活动的认识源----社会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如动迁、交流、收入、物价等等。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时政课、社会课、信息课等等根据德育联席会议的要求,及时反映学生与社会两大实际状况,不回避,不掩饰、直截了当地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端正认识,改变观念。
3、多样化的德育活动。活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活化”德育内容决定了必须要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除了通常的一些德育活动形式,如参观、公益劳动、自愿者服务等等外,还应请进来,请厂长经理、工人、个体劳动者、名人、学者等等走进课堂。这样的德育对话,能拓宽学生认识视野,也能改善德行的适应性,使学生品德行为的校内外同一性大大提高。
4、一以贯之的德育系列。“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素质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根据“幼、孝中”学的特点,制定系列德育目标、要求及内容,用一以贯之的德育影响奠定其思想、信念、理想的基矗(黑龙江建青文)""办好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办好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德育工作纪实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创办“三校”、“两社”、“一台”,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变空洞的说教为具体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军校团校党校----形成纵向合力
教育机制创新分析论文
一、创新办学机制,经营教育品牌,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文化品牌”是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新办学校需要品牌,以获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学校需要升级改造,跨入品牌学校行列;老牌学校需要进行学校品牌诊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品牌文化建设战略,理性引领区域教育不断走向均衡、公平、和谐呢?我们的做法是创新多元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
越城区在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按照“因校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公办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新校”或“名校+普通校”等办学模式;以公办、国有民办、民办等多种不同性质混合体为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民校”“名校+新校”等办学模式。
(二)法人资格多元化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集团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合法性,结合不同的集团化办学主体,推行三种不同法人资格制度下的办学模式。
人才开发教育机制构建论文
[论文摘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住,然而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却有着很多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建立并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人才机制、建立与实际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以开发为中心的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体系等四个方面来介绍如何有效进行套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关键词]公共部门有效实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切关公共部门发展的命脉,在当今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公共部门的运作和管理,归根到底要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力资本投资。”诸多学者已经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但总的来说,少有的学者就如何有效地进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论述,本文将试图从这方面着手,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部门如何科学地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不仅对自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垒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公共部门人才素质的高低以及公共行政部门人力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具有战略高度的问题。”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上,很多学者和公共部门的管理者已经有所认识。大体说来,公共部门人力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本身在公共部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素质教育与教师评价机制论文
【内容提要】实施素质教育应确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必须摆脱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实现评价目的“发展性”的转变,增强评价指标的完备性和可测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客观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评价机制/“发展性”转变
【正文】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一系列……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奖励或惩罚的条件,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目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它是进行教育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过于强化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其矫正和激励功能则是本末倒置的,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2](P301)应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指导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应成为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评价指标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较差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论文
过渡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建设
过渡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建设分1949-1952年和1953-1956年两个阶段,由基本建成到不断完善,主要涉及课程体系结构、类型、教材、教学内容与大纲、课程方案(包括教学时间、学时学分、考核形式)等的确立和调整。1949-1952年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成。建国之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就内容来说,首先是新旧体系的破立问题。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教委颁布《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大学专科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规定,高等学校各院系科要废除反动政治课程,添设马列主义政治课程,主要开设新民主主义论(含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含社会发展简史)等三门课程,课程类型为公共必修课。11月教育部成立并多次召开了关于高校政治理论三门课程教学座谈会。1950年5月,教育部颁发《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除原有三门外,新增文教政策与法令课程,课程类型共同必修课,约占本科全部课程的15%。7月,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颁布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决定,开始执行《共同纲领》精神,废止反动政治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课程,并拟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重点、讲授提纲、基本参考书等。8月和10月,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通过政府教育法令,规定教会学校必须设政治课为必修课,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设宗教课为选修课。12月,教育部指示各高等学校开设时事政策教育课程,系统深入进行时事教学,并规定了时事政策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等。1951年9月,为消除政治课和业务课的对立,教育部指示华北区各高校在拟定的教学计划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目作为业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消政治课名称,将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并设为独立课目。1952年10月,教育部在认真总结三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基础上,根据国家今后政治任务需要,《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对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方案等作了系统而周详的规定。《指示》规定,综合性大学和财经艺术类学院在一、二、三年级依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等三门公共必修课程,分别修学一学年,学时依次为100学时,136学时和100学时,工农医等学院和三年制专科学校在一、二年级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两年制专科学校或专修科在一年级修新民主主义论,财经类专科学校或专修科则可在一年级同时开设政治经济学。11月的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师范学院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论(含其他基本著作和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等三门公共必修课。至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成。自1953年起,教育部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对已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逐步修定完善。2月,高等教育部《关于确定马列主义基础自1953年度起为各类型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两年以上)二年级必修课程的通知》规定,自1953年度起,除一年专修科外,高等学校要在一、二、三年级分别开设公共必修课新民主主义论、马列主义基础和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课学时为136学时。6月,将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1954年又修订了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计划草案,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共同必修课,占总学时的15%强,开设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三门课程,语文、历史和教育系加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授课学年和学时也都较1952年教学计划有所变动。1955年,高等教育部和文化部下发《关于出版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大纲逐步实现规范管理。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等教育部再次对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了适时调整。本科类院校各系科在一、二、三、四年级分别开始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每门课程学时分别为102或68学时、136或102学时、136或68学时、108或68学时,学时数和开课学年可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性质适当选择和调整。两年制专科或专修科只开中国革命史、三年制的可根据专业性质开始马列主义基础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课程。授课课型为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比例可为4:1或5:1,考核形式视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半年修完的课程,考核形式为考试,一学年学完的课程,第一学期为考查,第二学期为考试,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1953-1956年,高等教育部还规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教学必须将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列入计划,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在入学后的前两学年修完。至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基本趋于完善。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是一个在组织领导上由具体向宏观,指令规定向指导自主的转变;体系结构上由单纯规定课目向系统规定课目、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的转变过程,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破旧立新、基本建成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过渡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总结过渡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可以看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高度的组织性。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的高度组织性体现在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领导上。1949年10月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4]是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从1949年起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通过制定系列文教政策,领导政务院、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各地人民政府、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和内容的进行确立和调整。党还领导强化高等院校党员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责任、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因此,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保证。第二,鲜明的法制性。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的鲜明法制性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是遵循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国家基本大法和教育法律等进行的。如《共同纲领》和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党在不同时期的文教政策,对1949-1952、1953-1956年两个阶段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和内容建设具有总揽全局的指导性。195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及同期颁布的其他相关教育法令等,就对教会学校正确处理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第三,强烈的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遵循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因而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建国后,结合国内实际和实践,根据《共同纲领》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自身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目标。1950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暑期讨论会,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了近一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针、方法、内容、组织上等存在的“左”倾情绪,教条主义,理论讲授不系统,重点不明确,体系不健全等方面问题,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重点、三不规定和六项原则,即反帝爱国教育、教育和“五爱”教育等三个重点,不采取斗争方式,不规定并评估教职员的政治课学习,不刺激宗教感情等“三不”规定,明确并完成教学目标、成立政治教学委员会、建立灵活的学生学习组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采用教师指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等六项原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1953年提出的加强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加深对唯物主义理解,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要求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又进行了实施调整。还有其他不同时期的调整,都是适合我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本国情和任务实施的,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特征。[5]第四,特有的系统性。过渡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学习苏联经验,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设立的。但其中也有体现了中国特色的课程,如新民主主义论(后改为中国革命史)、时事政策教育等。总体上来说,过渡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本文作者:许爱凤工作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农村德育教育管理机制构建论文
摘要: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的作用,它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动力。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为学生今后人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追求农村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整个农村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实效领导力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交流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是校风、学风的核心,是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更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工作。在当前情况下,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如果说学校培养的学生体育不合格,那仅仅是一个人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如果说学校培养的学生智育不合格,那是一个人不能高水平工作的问题:如果说学校培养的学生德育不合格,那就是培养了一个对社会带来潜在危害之人的问题。可以说,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成为摆在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关键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校多年来对此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摸索:
一、强化领导建设,为德育理顺管理机制
有效的领导力和管理网队建设被视为学校成长、变革和再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激发全体师生的热情与想象力,共同完成目标,是现代管理必备的能力。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加强学校德育领导的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形成了校级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的全方位德育网络。
1、校级管理。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管理网络:校长——教导处——班级,党支部——工会——少先大队——少先中队,家长委员会——家长,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的日常管理由教导处、少先火队部负责,由值周教师、扶助岗监督具体执行。班级的纪律、卫生、文明程度全部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之中。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论文
摘要:2005年,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政府的此项政策是有利于广大农民和农民子女的。而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则需要政策在中央和地方的层层落实与把关,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其进一步对政策的评估和监控。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
1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制定
1.1政策制定的主体
党中央和国务院是这次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制定的主体,正因为有了党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财政部、教育部等各机构的相互协调与合作,才有了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的具体行动可以追溯到2005年,2005年11月10日,教育部《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报告中的措词虽与现在出台的政策内容稍有不同,但也体现了政府对农村教育问题所作的努力;2005年11月16日,全球CEO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期间,财政部部长金人庆透露,中央财政将全面支持农村明年真正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2005年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了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这项政策,以及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决定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随之,此项政策才真正在中国大地上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起来。
农村教育论文:小议农村教育的财政机制改革
本文作者:陈婷婷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尤其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要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比重的目标仍有一段差距。数据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如表1所示,从2005-2009年,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绝对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却在3%左右波动。从国际水平来看,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6.2%,发展中国家也约为4%。如表2所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从2000年的919.98亿元增至2006年的2177.27亿元。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由2000年的597.66亿元增至2006年的1880.57亿元。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比例却呈现出下降趋势。2.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首先,在省市之间的不均衡。以下选取浙江和贵州两省为例。〔4〕2009年,浙江省在教育投入上,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舟山市达到7841.39元,最低的温州市是4528.68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舟山市达到10568.30元,最低的湖州市是5812.68元。而2009年的贵州,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贵阳市为3565.65元,最低的毕节地区只有1800.63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是贵阳市3960.09元,最低的毕节地区为2130.64元。此外,中央在对省级的转移支付中,常常为了达到宏观目标,以牺牲落后地区的利益来成全发达地区的要求。下面是1998-2004年,以中央政府对江苏、湖北、贵州、云南四省的教育拨款情况为例:江苏由17.94亿元上升到30.24亿元、湖北由18.68亿元上升到33.99亿元、云南由1.35亿下降到0.49亿元、贵州由0.19亿元上升到0.22亿元。〔5〕由此可见,需要中央大力转移支付的落后地区反而得到的很少,而不需要中央转移支付资助的发达省反而得到很多。其次,在城乡间的不平衡。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不仅在经济上落后于城市,在义务教育的教育资源与办学条件方面也低于城市,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2003-2010年,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由810.07元增加到3802.91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86.96%提高到94.78%;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由60.91元增加到862.08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72.95%提高到92.71%。〔6〕虽然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重心”过低,客观上拉大了中西部贫困地区与东部富裕地区间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在过去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明确把县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和管理主体。从管理角度出发,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性较强,让地方政府实行管理,有利于贴近和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7〕但是,以地方政府作为投入主体,却带来了很多问题。据统计,2006-2010年,全国财政已累计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458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2510亿元,地方财政安排2078亿元,总体体现了中央作为投入主体。但是有数据显示:仅2008年一年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就达3711亿元,而“新机制”后中央5个年度累积才拿出2510亿元,平均每年拿出502亿元,这尚不足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一年支出的14%。〔8〕所以,实施“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负担重心仍在地方而非中央,“小马拉大车,大车拉小马”的行为、财权和事权的不合理,加剧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困境。
原因分析
1.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由中央、省、县、镇四级财政共同投入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但我国目前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模糊,存在责任不清的情况。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力明显增强,地方财力削弱。但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地方政府支出约占总支出的78%,县级约占9%、省级约占11%,而中央只占了近总支出2%。〔9〕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很多县镇级财政是“吃饭财政”,连基本的教师工资的支付都存在困难,更不用说改造校舍、增添办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了。2.高层次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和额度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与法律的规范保障。我国高层次政府的转移支付科学依据不足,常带有一定的随意性。〔10〕通常是高层次政府根据总体发展目标和规划来确定转移支付额度,极易造成资金的实际供给与需求不相符。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经济情况、财政能力和发展水平实行区别对待: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可以适当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并将转移支付的相关程序纳入法制化建设。3.中央、省政府转移支付的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使用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政府职能混乱、权责不清、不够公开透明化,中央、省级的拨款常常在下拨过程中“跑、漏、滴”,到了县镇级政府往往少得可怜。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和管理监督机制,还存在着资金被挪用、滥用及贪污等现象。
针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相关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制度运行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国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建议:1.强化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主体地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不足的局面。农村义务教育的纯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作为投入主体的责任。同时,加快我国政府功能和财政功能的转型:〔11〕政府要从经济建设型转为公共服务型,财政要由投资型转为公共财政型财政,不能把精力只放在追求GDP的增长上,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支出。2.重新定位“以县为主”的内涵,实行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由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政府共同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由县级政府统筹安排的格局。长期以来,我们把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和管理主体完全等同。事实上,由于义务教育的特征,这二者是难以遵循一致的。从管理上看,义务教育规模庞大,学校数量众多,只能由基层政府主管。从投入主体看,基层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差,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因此需要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持。3.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内容和义务教育的推进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规范中央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4.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制度效率的评估机制。对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和使用应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切实保证国家财政真实有效地运用到农村义务教育中去,严厉打击滥用、挪用和贪污义务教育经费的行为。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效率评估机制,对于效率不高的运行方式及时改进,大力推进运行好的机制,充分保障人民享有较好的义务教育水平。5.实行义务教育办学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12〕在国家财政投入一定的前提下,加大各种市场力量筹资和办学,不仅可以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扩大义务教育资源总量,还可以增加义务教育的选择机会,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流动,促进教育的公平环境的构建。还可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行教育彩票、发行教育公债、〔13〕设立以教育储蓄和教育贷款为主的教育政策性银行等。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政府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