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4:00: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扶贫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教育模式研究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现状

(一)教育扶贫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匮乏。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支出调查发现,相对于重庆市整体经济而言,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投入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支出不足。政府需重视教育扶贫在渝东南民族地区扶贫中的地位,教育扶贫是基础。精准扶贫供给与教育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由于教育扶贫投入资金分配制度缺失,教学设备和互联网教学资源落后,校级实验室和实训室建设未得到重视。渝东南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设备急需更新换代,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缺乏,是人才培养的阻力之一,教育扶贫资金不到位,影响了国家扶贫的效果。(二)教育的发展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人才稀缺。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近几年以10%的速度增长,同比其他地区差距缩小。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体系初步建立,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发展落后于人才的需求,旅游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校企合作数量少,学生就业能力不够。渝东南民族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人力资源的待遇低,岗位职员幸福感低。(三)教育扶贫管理体制不健全,扶贫开发效率低。渝东南地区居民住宅楼修建较好,学校设施简陋,扶贫资金不到位,学生数量少,教育落后,出现了“民富校穷”的现象。“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忽视了以镇、村为单位的学校教育,降低了镇、村教育责任意识和升学率。教育经费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情况不够透明,经费监督机制缺乏。扶贫开发缺乏统一管理,村、镇乡村中小学人数不能组建班级,农村教育扶贫力度较小,效率较低。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的构建

(一)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建设。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应打破传统的资金链条,逐步建立起由社会帮扶资金、财政资金等多元支撑的教育扶贫资金机制,使教育扶贫步入规范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化的道路。善于利用国家资金扶助的教育项目,使教育扶贫攻坚项目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在使用方面重点支持留守儿童学校扩建教学、生活设施。(二)构建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机制。精准扶贫资金需增加民族文化保护板块,优化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机制,将课堂多样化教学方式与民族文化传播相结合。建立民族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如黔江区民族博物馆、修缮花灯博物馆等,提升民族教育的知识性。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进一步挖掘、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扶贫需带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促进经济与民族文化教育的良性互动。

三、深化教育模式措施

(一)增加教育扶贫攻坚资金,拓宽资金渠道。要改变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需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的原则,对渝东南地区贫困家庭建立精准扶贫学生档案库,录入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实行动态管理。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和互联网投入,实现贫困学校通网络,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二)加快教育发展速度,增强多元化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的发展需跟随经济发展脚步,人才的培养需顺应市场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环节的重要部分,是保证渝东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健康的关键。精准扶贫政策下,应加大对教师外出学习的扶贫力度,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加教学实践能力;加强师风师德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基本工作条件,增加福利等,以稳定教师队伍,减少教师流失比例。(三)关注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渝东南地区外出打工中青年较多,家长应选择合适监护人,学校教师也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学校尽可能地成立专门负责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中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当地政府应严厉打击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家庭教育与学习教育相结合,扶贫帮扶应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家庭。学校与家长不定时多沟通,共同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对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进行有效培训,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总之,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模式还需不断探索,政府、学者以及家长需共同努力,在现有扶贫政策下,找出合适的办学模式和扶贫机制,提高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水平。

查看全文

教育扶贫资助服务研究

摘要:教育扶贫是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是教育扶贫的重要阵地,针对于高校普遍存在的贫困学生就业现状,聚焦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课题,结合高校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点,探讨切实加强贫困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实现精准资助、精准培养、精准就业,推进高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关键词:教育扶贫;精准扶贫;应用型人才培养

教育扶贫是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投入教育和资助服务的一种扶贫方式,教授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知识技能,使其科学文化素质得以提高,并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脱贫1。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对于贫困学生的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在高校中的表现形式,尽管高校资助工作早已从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政策帮助贫困生解决巨大的经济压力,而贫困生无法顺利就业的问题已经成为教育扶贫攻坚阶段的重要难点之一。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结合专业特色,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升贫困生的社会竞争力,应当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实效化的又一重要方向和途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推进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地位

基础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适龄儿童,此阶段的儿童因不具备独立的行为能力,无法在短期内为家庭带来收益;高等教育,学制周期较长、学较费高、教授的知识理论较为基础,也很难让以应届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主的学生在短期内为家庭带来收益3。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可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普通高等教育教授的专业理论知识过于系统、深奥,而技术知识层次较浅,就业时不足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应用型人才则能运用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创造社会直接利益4。因此,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大力倡导高校教育进行职业化的相应转型。高校应积极响应号召,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高校贫困学生提供较为完善的培养机制,使其在毕业后能以最快的速度给家庭带来收益,促进脱贫工作的持续发展。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资助、扶贫的优选策略。高校资助工作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形式,是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在高校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单纯依靠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方式帮助贫困生,仅时暂时性地缓解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却不能以从根本上使之改变,帮助家庭脱贫致富,从战略眼光来看,不具有可持续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育职业化转型的重要内容,是使学生由理论型向实践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结合具有显著优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资助工作实效性得以增加,工作开展的长远影响得以增强,使高校贫困学生通过“掌握一技之长”较为快速地获得满意的收入,给贫困学生的家庭带来经济效益,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带来更多的动力,达到教育精准资助、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目的。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更有助于高校贫困学子改变自身命运,解困家庭,实现脱贫目标。很多贫困生家庭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子女考上大学后,迫切希望子女能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快点长大、出去打工挣钱,带领家庭摆脱贫困现状。因受父母此类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贫困学生的理想都是“快点长大”出去打工挣钱,刚入校就只知道一味追求“眼前既得利益”,做兼职、赚外快,而忽视了专业知识技能积累对长远发展的重大影响,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往往就业困难。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使得更多的贫困学生投身于专业实践中,锻炼、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让这些寒门学子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承担者,真正实现了“读书一人,带富一家”的教育脱贫目标。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源泉

查看全文

教育扶贫攻坚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和《中共市委关于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实现区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全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特制定本教育扶贫攻坚计划。

一、总体要求

通过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人员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全区贫困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为实现2016年全区脱贫提供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人员接受良好教育;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至少享受一项教育资助政策。巩固控辍保学成果,为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6年脱贫计划达到100%。

三、实施步骤

查看全文

教育精准扶贫德性教育研究

摘要:高校教育精准扶贫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发展性精准资助,兼具保障性和发展性的双重功能,建构了针对贫困生的一种发展性能力德性。在以往的德性教育中,资助者优势视角居多,受助者主体性匮乏,资助关系并不平等和对等,资助的显性及隐性教育功能受到制约。基于高校教育大环境和资助育人大生态,应辨识德知、德性与德行,心理、情感与行为的关系,着力破解贫困生资助依赖、受助乏力等衍生矛盾,满足贫困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形成主体互动的良性资助关系。要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坚持资助与受助互为主体,摒弃片面的权利论与义务论,充分挖掘发展性资助的内在利益,保持资助能力提高与育人能力同步、受助能力提高与道德能力同步,围绕技业、职业、就业等方面,提高学生发展性的能力德性。

关键词:德性教育;教育精准扶贫;发展性资助

自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各高校不断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贫困生资助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重资助轻育人”现象,注重解决贫困生物质层面的需求,忽视了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部分贫困生并未将资助转化为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如依赖心理滋生、诚信意识淡薄、节俭美德缺失、感恩意识匮乏等,同时自卑心理严重,出现经济贫困、心理贫困和能力匮乏的多重困境。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应加强贫困生的德性教育。德性教育本身就是资助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通过善行、善制和良善文化,充分展现发展性精准资助的育人价值和发展意义。

一、贫困生德性教育的运行环境考察

1.德性养成的育人环境需要驱动。发展性精准资助是一种本真的美德教育,诠释了教育“授人以渔”的方法论意义,通过不同的资助方式,教授学生生存的手段与技能、突出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建构人的意义世界。贫困生资助本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特殊方式,以公平为主但又需兼顾效益原则,那种给予性的助学金方式将减少,有条件的励志奖学金、勤工助学等方式将增加,重点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感恩诚信、顽强拼搏的品质,获得经济、精神、能力上的多种收获,使德性养成的理性知识转化为内在意识。尽管高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传统复苏现象渐热,但德性教育仍拘泥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和规则学习,体验性、情感性、本真性相对薄弱,德性养成供给资源良莠不齐。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失信、利己、自我、冷漠等心理和情感的偏向。发展性精准资助旨在撬动育人环境,其目标是引导贫困生改变贫困状态下的生存态度和生活理念,主动选择、建构合乎新时代道德的生活。2.德性能力的内在需求需要提升。精准资助因其自然获得相应经济利益,诱发了贫困生的功利性行为,导致两种矛盾:一方面,人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出现分裂,为减免学费和争取困难补助,甚至出现一些假贫困问题,滋长了等、要、靠思想,难以将资助推进到规则-法律-制度的层面;另一方面,部分贫困生不是将资助作为建构好的生活的动力源泉,而是将资助作为一种生活性消费来对待。这种资助依赖或资助消费取向,不可能产生促使人心向善的良效,贫困生的德性能力下降而不是提高,精准资助所应获取的“内在利益”几乎为零。精准资助下的德性教育若不以人的内在需要和发展目标为依据,必然使良善美德走向工具化、实用化。发展性精准资助指向人的德性能力的内在需求,不仅使美德与贫困生的个体性存在相联系,而且有助于提高贫困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仁由己”,外化为德行,在社会生活中身体力行,从而完成其做人、成人、成才的过程。高等教育为贫困生提供了人生的进步与发展的重要阶梯,大部分贫困生在脱离其原来农村的血缘社群、地缘社群之后,由于贫困代际传递文化因素的预制性、抗逆性,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存在自卑感、挫折感、迷惘感,容易产生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不能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这就需要进行与以前不同的精神社群、文化社群和心理社群的适应和转换。高校作为一个地域性、情感性、精神性和心理性的重要社群,要建构和丰富从保障性资助向发展性资助转变的人性化的需求结构及内容。从德性教育实践看,促使贫困生完善其做人过程的不是对诚信、感恩等德目的学习、模仿、训练,而是基于对人生目的与人生价值的自识与自觉,目前学校所能给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较少,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平台更少,贫困生通过精准资助暂时摆脱经济压力之后,更需要解除精神、心理上的贫困,克服资助依赖,将发展性精准资助化作摆脱困境、奋发向上、实践理想的内在动力。3.德性教化的价值选择需要引领。德性教化的内在规定性,有好学近知、厚德仁爱、忠恕诚信、知行合一等内涵。农村贫困群体所拥有的各类资本十分匮乏,大多数贫困生虽然因贫申请、接受了资助,但自卑、依赖思想重,抗挫力、发展力不足,价值选择、行为规范是贫困生德性教育的一个短板,反映了当前高校学生道德能力普遍下降的不争事实。衡量一个人的德行能力大小,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行为是否出于人的意愿和选择,如果是情非所愿、被迫无奈选择,就不具有真正的德性。以此观察,如发动贫困生公开讲述感恩励志故事,显然也须以贫困生的自愿为前提。德性教化着重价值选择、价值实现两个方面。从过去开展德性教育的内容、方式及手段看,教师说教成分较多、学生选择自由空间小,德性教化从立志、做人到成人,都有许多道德实践问题,尤其缺乏道德能力教育。道德能力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选择,光靠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不了这个重任。贫困生资助要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提升。如积极搭建平台,鼓励贫困学生课余参加勤工助学和社会兼职;设立专门的贫困生奖学金,鼓励贫困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改变企业捐资助学的传统模式,鼓励企业为贫困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扮演好学业援助和就业援助的角色。不可否认,高校学生的价值选择存在自我化、功利化、去伦理化的倾向,贫困生也不例外。针对贫困生的德行能力问题,不能把道德价值的选择和实现的过程预设在逻辑推理上,要通过资助管理促进贫困生道德品质提高,在高校形成崇尚德性与智慧的新风尚。

二、构建发展性精准资助的德性教育

查看全文

陕西精准扶贫教育供给侧探索

贫困是制约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中国扶贫方式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一是由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转变,二是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三是由经济型扶贫向以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为内容的综合型扶贫转变。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2015年1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又分别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的扶贫指导思想。

一、教育具有扶贫的重要功能

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陆续关注起教育扶贫的功能。美国学者舒尔茨(T.W.Schultz)(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会上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的演说,提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1]加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在扶贫开发的内涵上拓展了教育扶贫的功能。林乘东(1997年)提出教育扶贫论。他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可以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应该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严万跃(2006年)认为,现代社会的贫困问题都是知识与能力贫困的表征和结果,发挥教育的扶贫功能不仅能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厦门大学杨能良教授(2002年)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产品。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使之接受帮助其脱离贫困的教育,需要建立一种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弥补贫困人口的收入缺口。20世纪中期以来,各国政府认识到教育贫困是制约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美国的“战胜贫困计划”(1964)、墨西哥的“机会工程”(1997)到我国“十三五”时期的“扶贫攻坚战”,教育扶贫逐渐成为反贫困的重要内容。[2]针对我国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问题的实证研究也开始进行。

二、陕西贫困现状及特点

2014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陕西省有43个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县(市),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农村地区。

(一)陕西经济贫困的特点

查看全文

教育扶贫策略与实践思考

摘要:DNA智慧扶贫工作室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为指导,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为宗旨,为本溪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为辽宁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如3D设计与3D打印实践、生命科学与基因工程科普讲座、人工智能与VR体验等。通过走进古城镇拐磨子小学和业主沟小学开展3D打印科普实践活动,证明DNA智慧扶贫工作室教育扶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教育扶贫;3D打印;综合实践

国务院2016年《“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阐明“十三五”时期国家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1]。为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实施教育扶贫攻坚工程,很多相关工作者提出了完善教育扶贫机制,确保教育扶贫效果的措施[2-4]。本溪市印领未来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两个工作室,其中3D创意设计工作室以3D打印授课、3D打印作品销售以及3D打印服务等方式赢取利润;而DNA智慧扶贫工作室则是以教育扶贫为目的,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为宗旨,为辽宁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如3D设计与3D打印实践、生命科学与基因工程科普讲座、人工智能与VR体验等。

1DNA智慧扶贫工作室

DNA智慧扶贫工作室,其中“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DNA中的核苷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构成了遗传信息;另外“D”代表3D打印技术(3DPrinting)、“N”代表核苷酸(Nu-cleotide),“A”代表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2教育扶贫策略

查看全文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

摘要:截至现在,国家还有将近7000万贫困人口,如何让贫困人口脱贫,一直以来都是党、国家和民众关心的问题。农村贫困问题现在已经到了“硬骨头”阶段,传统的政府财政补贴已不能解决贫困现状,所以政府必须得改进扶贫举措、转变以前的扶贫观念,摒弃传统的粗放型扶贫模式,从产业扶贫延伸到教育扶贫。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

1前言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儿童、青少年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要途径。但现如今大多数扶贫工作还处于“输血式扶贫”阶段,离“造血式扶贫”还有很大差距。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将现代职业教育资源作为一个精准扶贫的重点,通过职业培训、专业教育、技术指导等手段让农村地区脱贫致富。

2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2.1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理念有待深化。综观大部分的贫困地区,虽然导致贫困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些是自然环境导致的,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当地居民的教育观念落后,当地的教育资源匮乏且教育水平也较低。一直以来,教育理念的先进与否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一个地方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水平也不会高了。从宏观来看,深化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能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个地方的贫困现状可以通过教育水平的提高得到缓解。从微观来看,针对个人而言,教育可以拓宽眼界、增强自身本领、提高技能技术,这样就能拥有致富能力,从而脱贫致富。2.2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果有待提升。职业教育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是密切的,职业教育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帮助也是最直接的。在实施职业教育时,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地学生的文化程度选取最适合的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然而部分职业学院和培训学校在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学生也没有进行学情分析,因此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这样就使得职业教育扶贫效果大打折扣。2.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力度有待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实最艰难的部分就在农村地区,贫困山区如果没有脱贫致富,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达成。现如今政府推出了发放学生营养餐、“一免一补”、针对贫困学生发放补助等一系列扶贫助学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往往有普惠性质,针对性和精准性相对较差。除此之外,一些偏远的农村和山区部分老师缺乏积极向上的道德观、人生观,还有一部分乡村教师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学教育培训,如此一来就削弱了教学效果,也制约了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发展。

查看全文

关于教育扶贫调研报告

为贯彻党的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及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有关工作部署和调研工作安排,为做好我县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扶贫工作,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就全县教育扶贫进行全面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县基本情况。县位于省州西南部,是进藏出州必经地、汉藏民族和文化交融汇集地,素有“东大门”之称。幅员面积2165.35平方公里,辖7镇5乡、145个行政村(其中,高半山村78个,占总数的63%),居住有汉、藏、彝等17个民族,总人口8.8万人(其中,汉族占86.8%,藏族占8.4%,彝族占4.2%,其他民族占0.6%),是州幅员面积最小,平均海拔最低,人口最稠密,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多民族聚居县。是全省“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市、区)之一和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市、区)之一。2014年,全县精准识别贫困村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3户10493人,贫困发生率为15.6%。近年来,坚持以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确立了在全州“率先脱贫、率先小康”目标,紧盯县摘帽“一低三有”、村退出“一低五有”、户脱贫“一超六有”硬指标,分年度推进“五大扶贫工程”“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到2017年底,已累计减贫2716户、9428人,实现2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1.6%,今年将计划完成14个贫困村退出、300户1004人脱贫任务,县“摘帽”通过省州检查验收和第三方评估,将于今年6月迎接国检。(二)全县教育基本情况。2017全县(含高级中学)有幼儿园(学前班)16所,在园幼儿园3242人,其中开园公办幼儿园14所(含幼儿园),民办幼儿园2所;中小学校23所,15所小学,其中县城小学2所,乡(镇)中心校10所,村小3所;8所中学,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2所;在校中小学生13047人(其中海螺沟地区中小学生1433人,州高级中学1822人)。小学净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21.9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0%,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辍学。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共计6395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共计3444人,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共计1062人。

二、近年来的主要做法

(一)聚焦脱贫,压实责任,以坚定的决心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按照“扶贫先扶智”的思路,精心组织,将教育扶贫攻坚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快速有效全面推进教育脱贫各项工作任务。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了《县教育扶贫专项2017年度实施方案》、《县教育扶贫迎国检工作方案》等相关方案,成立了县教育体育局教育扶贫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控辍保学成员单位联系学校分工、教育体育局班子联系乡镇分工,把教育脱贫计划的实施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落实帮教帮扶和资助措施,做到对贫困生情况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二是专题研究部署,对全年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将脱贫攻坚工作具体落实到人。形成任务明、责任清、指挥畅、合力足的“四级”联动扶贫攻坚工作机制。同时,建立督导检查的“四查”机制,强化扶贫攻坚目标管理,将各校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年底目标考核的依据,促进工作落地落实。三是乡、镇部门联动,专题研究、部署教育扶贫工作。2017年县政府组织各乡、镇,县域内各学校召开教育扶贫工作专题培训会、问题整改会4次,进一步明晰了责任,确定了工作时限。(二)对焦标准、精准发力,以务实的举措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按照“两高一示范”要求,对照“乡乡有标准中心校”五大指标,按照“脱贫标准”和“缺啥补啥”原则,加大对12个乡镇中心校的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改善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软硬件配置、师生比及教师学历等问题,确保了乡乡有标准中心学校。二是致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发展,我县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幼、一村多幼、多村一幼”的学前教育办园模式,立足县情,建成以“城区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主体、村点小幼儿园为基础、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体系。目前辖区内共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3242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以上。新招聘编制外一村一幼辅导员共计100名,及时弥补了我县幼教师资力量紧缺的现状,为学前教育全覆盖打下坚实基础。2.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一是建立“六长”负责和“双线包保”工作机制。实行县长、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村委会主任)、家长“六长负责制”,认真落实以“村为单位、户为对象”的控辍保学工作体系,县政府、县教育体育局与各乡镇、各学校分层签订《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书》,细化了控辍保学方案,将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到县、局、乡(镇)、学校、村组和家长,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把控辍保学目标任务纳入考核内容。同时通过召开各级控辍保学专题会,安排部署控辍保学相关工作。加强了督查和交叉检查,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三是全力推进二郎山片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县四中建设,有效均衡冷碛、兴隆、杵坭、加郡四个乡镇学生入学资源配置,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同时又做好了控辍保学相关工作。3.财政投入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持续加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好教育扶贫,建立健全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管理制度,建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信息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保证扶贫救助基金在阳光下进行;2015年财政教育总支出12455万元,;2016年财政教育总支出15134万元,;2017年财政教育总支出15834万元,建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500万元,资助719人,资助资金49.69万元。4.做实做细内业资料。根据内业资料“及时、准确、真实、规范、完整”的原则,召开教育扶贫内业资料规范组档工作会商会,要求各股室、各学校重视痕迹管理,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照分类分项、统一标准的原则形成专卷。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标准中心校的五大指标、控辍保学、教育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等内业资料进行了检查指导。

三、存在问题

查看全文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按照上级部门和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我镇结合实际,制定小学2018年度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一、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政策。

对就读我镇的建档立卡的家庭进行帮扶,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学生提供营养餐。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二、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

组织全校教师和同学自愿捐款活动,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

三、全面落实“党员包户、教师帮扶学生”的政策。

查看全文

教育扶贫工作总结

为全面做好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全面聚焦县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两个率先”。在县委、县政府、县脱贫攻坚办的领导下,我局认真开展教育扶贫攻坚工作,各项指标均已达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共36所,在校学生14467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所,在校学生8839人;高中1所,在校学生2386人;中心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3242人。全县现有专任教师1139人,其中高级教师173人,中级教师484人,中、高端康巴英才120人。

二、2017年教育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脱贫,压实责任,以坚定的决心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扶贫先扶智”的思路,认准目标不动摇,精准发力,挂图作战,全面完成教育脱贫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制定了《县教育扶贫专项2017年度实施方案》,成立了学校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二是专题研究部署,对全年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将脱贫攻坚工作具体落实到人。三是定期组织各乡(镇)、学校召开教育扶贫工作专题培训会、问题整改会,明晰责任,确定工作时限,有序推进教育扶贫攻坚工作。(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和标准,确保乡乡有“标准化中心校”。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所,共计245个班,其中小学173个,初中72个。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各校均达标;电脑885台,其中小学550台,每百名学生拥有电脑9.3台,初中335台,每百名学生拥有电脑11.7台;图书195449册,其中小学109227册,生均图书18.5册,初中86222册,生均图书30.1册;学校核编938个,空编4个,空编率0.43%,小学师生比1:9.87,初中师生比1:8.95;专任教师887人,具备合格学历教师885人,学历合格率99.8%。各项指标均达验收标准。(三)有效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子女100%接受义务教育,无因贫因困学生辍学现象存在。一是建立“六长”负责和“双线包保”工作机制。实行县长、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村委会主任)、家长“六长负责制”,细化了2017年控辍保学方案。二是分层签订《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书》,把控辍保学目标任务纳入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三是关心关爱残疾儿童,采取跟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活动。全县有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学生8839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1347人,已脱贫894名。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310人,无一人辍学,入学率100%。(四)落实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和各类助学政策,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建立健全教育惠民和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助学帮扶体系。一是做好15年免费资助政策,兑现学前教育“一免一补”11251人次,补助518.414万元;义务教育“三免一补”58660人次,补助2353.547万元;高中教育“两免一补”14630人次,补助953.345万元。资助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6人,发放资助金19.95万元;资助建档立卡本专科学生新生入学学费56人,资助资金22.4万元。二是建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500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19人,发放救助资金49.69万元。(五)推进实施“改薄”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投资70万元完成了2所村级幼儿园390平方米新建、改建工程。二是广东援建县第四中学宿舍、食堂4300平方米,总投资1014万元,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四中智慧教育项目完成招标,正在安装,总投资100万元;四中教学综合楼项目2800平方米已完成项目的财政评审工作,总投资856万元。(六)推进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完善村级文化设施。2017年完成14个贫困村农民健身工程器材安装,各村已投入使用。(七)完善学前教育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及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幼、一村多幼、多村一幼”的学前教育办园模式,立足县情,建成以“城区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主体、村点幼儿园为基础、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体系。全县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3242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以上。新招聘编制外一村一幼辅导员共计100名,及时弥补了我县幼教师资力量紧缺的现状,为学前教育全覆盖打下坚实基础。(八)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落实“9+3”免费教育资助政策认真执行和宣传国家资助农村户籍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有关政策。2017年,完成了9+3、中职招生268人。(九)互促互进,聚焦质量,稳步推进对口帮扶工作23所中小学、幼儿园与蒲江23所学校结对,实现了全覆盖。双方教师互动近300人开展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20次。已派12名学校干部、骨干教师到蒲江挂职。开展名师“送教下乡”“迎教进城”等献课活动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选送10名优秀初、高中学生分别到蒲江中学实验学校和蒲江中学就读。开展了以“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为主题的远程教学互动研讨活动,有效提升了两地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逐步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开展“栋梁工程”、“立德树人工程”教育扶贫活动,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心海慈善基金会等社会爱心企业捐赠物资、资金40余万元。

三、继续巩固提升教育扶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