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17:43: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师学术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师学术论文

期刊编辑视角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探讨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意见》还强调,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1]。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既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学术论文既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形式,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期刊编辑的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成因及策略等进行探讨,为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提供帮助和规范,以期提高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专业表达能力。

一、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

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专职编辑,笔者在多年的审稿工作中发现,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有鲜明的、丰富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但缺乏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学术论文除了个人认识、见证叙述外,还要进行逻辑论证。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有:一是理论不自恰,主要表现为有实践无理论,或者理论表达不完整;二是实践不落地,主要表现为有理论无实践,或者实践操作性不强;三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不明显。

(一)理论不自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理论不自恰,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种是论文内容多是教育教学中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并没有对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作理论提升,未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比如,关于“丛林造屋”的论文,原文只是描述了幼儿“丛林造屋”的游戏过程,作者没有阐述游戏的设计理念、游戏的价值,也没有对幼儿完成游戏后进行经验总结或问题反思。另一种是论文中有理论视角,但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理论视角的功能不明显,抑或只是作为一个独立词语存在。比如,《体教融合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改进措施研究———以发球与接发球为例》一文从学生发球、接发球技术是体教融合的重要任务,做好体教融合需要教师转变思路,做好体教融合还需教师在教学之外主动作为三个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论述,但“体教融合”这一理论视角仅在引言的第一句话以及各层级标题中有所提及,它的内涵、特征或价值等未做单独论述,对教学实例的分析也没有体现“体教融合”的理论。

(二)实践不落地

查看全文

高校职称评定中的论文要求论文

[摘要]分析了我省高校职称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相关规定,指出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工作思路建立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2)细分不同学科、不同系列教师评审条件;(3)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术论文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审;论文

高等学校实施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即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评审需要以高校教师已获得的各方面成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因素,对教师能否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做出判定。而学术论文无疑是评价教师已获成果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的评定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格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现状

目前,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中对学术论文一般划分为以下3个级别:(1)权威期刊。在国家部委、全国学会(不含下属研究院、所和分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或相当上述级别的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学论文;(2)学报级期刊。在部委及所属研究院(所)、全国专业学会及分会(不含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大学学报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普通期刊。学术刊物(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刊号或准印证)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期刊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权威期刊、学报级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个系列职称评审中对论文的级别、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时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教师能否晋升的必要条件,教师为了能够晋升高一级职务也必定会为此努力发表相应级别的学术论文这在很大范围内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发了教师投身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因此,以学术论文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量化条件之一是教师资格评审中十分必要的一环。

查看全文

项目驱动下英语论文写作能力锻炼

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的新时代,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仅限于经贸领域,而且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包括学术领域。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已经成为科学技术最前沿信息的载体。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来说,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一、早在1999年,语言学家Flowerdew就指出:“在全球化时代,用英语以外的任何语言发表文章都是一方面把自己隔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另一方面为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利。”[1]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将建设国际性知名大学视为发展目标,“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动力,也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2]在国际刊物上,特别是在诸如SCI、Ei等国际检索刊物上的多寡已经成为衡量各高校学术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精英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推向世界,实现专业学术信息的国际交流。

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5年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明确指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一定要“以需为本”。“应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要提高研究生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3]为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选修课程,其中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被视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选修课课时相对较少,大班授课,同班学生专业差异大,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全堂讲解模式,教材较为陈旧,学生无法充分体会授课内容和自己专业的关联性,因此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大,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现在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和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很多研究生已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着较为扎实的英语基础。另一方面,作为高层次学术精英,他们也拥有相当量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如果课堂上仍采用“满堂灌”的形式,仅仅强调对语言的讲解,就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要尊重研究生的认知特点,探索一种能够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观察、体验、交流、学习、总结,在实践中更新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形下,目前国外较为盛行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项目驱动教学及理论基础

项目驱动式学习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围绕某一项目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4]项目驱动教学目前在西方国家颇为流行,不仅用于语言教学,还广泛地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该模式模拟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注重语言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相互协作、讨论,亲自操作,积极探索,主动研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在将来的工作中顺利完成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查看全文

通信专业三创教学改革

“三创”即创造、创新和创业,“三创”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时候就能得到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1]。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主要缺点体现在:注重知识技能等“硬能力”的培养,弱化或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软能力”的培养。而建构主义[2]教学理论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以“三创”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通信专业学术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是通信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目的是为了使通信专业本科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写作、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训练学生研究问题的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具备独立获取知识、进行信息处理和专业文献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由于该门课程涉及面广,专业性不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仅限于论文检索、阅读和写作基础知识的介绍,考核采取完成论文的考查方式,最终不但造成一些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应付心理,也没有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在“三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学术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课程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

1.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学术论文的检索、阅读和写作、投稿等的基本知识外,增加了英文学术论文的阅读和撰写、学术论文审稿、发表的流程和步骤等内容。让学生对学术论文从撰写到出版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学术论文的写法和规范,以部分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例,展示学术论文从投稿、评审、修改、校稿到最终发表的各个阶段。这种案例教学,一方面避免了空洞的照本说教,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体味到学术论文的严谨性。此外,还增加了学术论文的宣讲、学术道德等内容。学术交流中,学术报告和学术成果展示也是十分重要,通过该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如何宣讲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道德和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在教学中,以案例形式介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开展警示教育,让学生在进入学术研究之初就认识到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提高科学道德素养,培养诚实、严谨的学风。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学术资料如何获得,学术成果如何、学术成果如何展示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教学中,大多采用案例方式,然后穿插学术论文基本规范的讲解,因此能够保证在课时不做调整的情况下,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也能普遍反应良好。

2.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三创”能力培养

学术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针对三个不同阶段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分别采用教师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方法以及实践方法。在课程前期,侧重基础知识,主要采用教师中心的方法,以案例讲解为主;在进行学术论文的选题和组织阶段,采用相互作用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参与学生关于选题、论文提纲等方面的讨论;最后,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各学生小组完成学术论文的撰写,并准备成果的宣讲,教师进行最后评审。将学生分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选题,极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三创”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师参与到各个学生小组中,采用头脑风暴方法,对学生学术论文选题进行启发,鼓励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研问题,关注科技前沿问题。同时,在学术论文选题上,引导学生将题目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从而实现了学术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结合。采用这种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3.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查看全文

中医院校博士英语课程改革论文

1中医院校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

培养目标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和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需要各院校根据地区差异和专业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调整和完善。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博士研究生英语技能的培养与所从事的职业和科研工作不相关或不实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博士英语课程亟需进行改革。山东中医药大学每年招收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约70人,涉及15个中医相关专业,英语课程为其必修学位公共课程,开课时间为博士一年级两个学期,课时分别为90和54学时。为了解博士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本研究对2012级68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博士生希望英语课程教授的内容依次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能力(43%);国际会议英语口语表达能力(26%);中医典籍翻译能力(23%);英语听说能力(8%)。该调查结果表明博士研究生非常注重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解决学历教育和职称评审当中的论文写作和发表难题。另外,博士研究生也希望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和翻译中医典籍,将中医文化传播至世界范围。这种层次较高的需求在以前的教学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博士英语课程备受冷落的原因。鉴于此,有必要对中医院校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改革进行探索,重新确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

1.1培养目标

根据中医院校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确定其培养目标为:

1.1.1中医英语和医学英语阅读、翻译能力

能熟练阅读和翻译英文医学文献,掌握中医英语翻译技巧,能将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翻译成英语,传播到国外。

查看全文

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进路径研究

摘要:应用型本科建设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着重要改革。尤为突出的是,毕业论文(设计)被更改为毕业设计(论文),彰显了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应用型培养方案。鉴于此,一方面,可将毕业论文(设计)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写作》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主线,其它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辅线,从授课内容、教学进度、课程考核形式、教学目标、教学材料这五方面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可鼓励一部分学生先尝试毕业设计形式,并由具有校企合作经验的教师先行指导。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进路径;应用型本科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多省份相继了促进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内许多高校也陆续提出了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方针,在教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偏重实践性。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该专业侧重培养学生商务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与经济、管理、法律相交叉[1]。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将原先的“毕业论文(设计)”改为“毕业设计(论文)”,突出了以“设计为主、论文为辅”的应用型培养方案。该方案沿着“学术论文”———“实践报告、学术论文并重”———“以实践报告为主、学术论文为辅”的思路进行变革。该环节最相关的课程是《学术论文写作》,其它课程如《商务英语单证》、《国际贸易实务》等也均为课堂选题来源。《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应在常规教学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提前确定选题方向,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建设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

就全国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正面临着重要改革。尤为显著的是,许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正逐渐转向毕业设计,但目前还未有专门针对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教材。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商务实践、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应用复合型英语人才[2]。单纯的毕业论文形式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当然,仍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毕业论文,但其论文必须与商务方向相关,如商务翻译、商务语言学、商务文化交际等。作为最直接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也应立足于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以应用实践为导向,努力达到以下三点课堂教改目标:首先,引导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坚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价值取向,争取与本土商务活动相结合,提高应用价值,使之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其次,引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解决方案具有实践价值,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再次,引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具备实践性、创造性、综合性等特点。实践性是指自主设计、调研、撰写。综合性是指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如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等。创造性是指方案、方法、内容、结论创新等。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改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查看全文

形式创新毕业设计论文

一、专业特性与毕业考查方式的矛盾凸显

(一)本科培养方案与毕业考查方式的矛盾

在本科培养方案中音乐学方向开设的课程相对全面,但较专业音乐学院中的音乐学的培养计划中授课内容相对基础。尤其在没有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院校没有设定专业理论主修的课程。音乐舞蹈等专业方向更注重的是舞台实践,基础理论课程相对较少。面对学生的文字功底相对薄弱、对理论内容没有较宽视野的现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作为对所有专业的毕业考核方式势必造成学术论文的质量下降、论文抄袭或难毕业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二)学生自身条件与考查方式的矛盾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其所学的技能专业领域上。开设的相关理论课程难以在深层次上系统分析某个知识点。个别专业重操作轻理论,这些专业的本科生面对学术论文的考查方式难免产生抵触感。学生在第七学期才开始接触并准备学术论文有些仓促,现状是大多数学生文字功底相对薄弱,没有相应老师作指导,因此完成学术论文困难较大,而在最后一学年中毕业生需要准备就业实习、升学等工作,完成学术论文的时间难免有些紧张。上述种种原因造成学生与传统学术论文的考查方式的矛盾凸显。

二、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创新的探索实施

查看全文

中医学科评估数据分析论文

1评估指导思想和中医学科参评高校情况分析

评估按照“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思路,强调质量,淡化规模,建立了新的评估指标和体系。全国中医学科共有21个学位授予单位自愿申请参评,共有博士授权学科14个,硕士授权学科7个。其中,博士一级12个(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二级1个(青海大学),硕士一级6个(河南中医学院,湖北民族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西藏藏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硕士二级1个(中央民族大学)。全国中医国家重点学科有11个,“国家重点学科”参评率为100%。全国有中医博士一级学科的大学是14个,其中12个参评,2个未参评(福建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博士一级学科”参评率为85.7%。

2评估指标分析

2.1一级指标分析

在本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共有4个,分别是“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由这4项一级指标得分按指标权重计算得出。高于“学科整体水平”的一级指标为“学科声誉”和“师资队伍与资源”,低于“学科整体水平”的一级指标有“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说明我校中医学科“学科声誉”和“师资队伍与资源”实力较强,是我校长期积淀的结果,“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弱,表明我校在这2个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2二级指标分析

查看全文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思辨性如何提高

摘要:毕业论文写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进行初步科学研究训练的一个学习任务,也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检验。毕业论文是一种学术性论文,要求内容、格式、语言表述要规范正式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思辨性。文章结合Paul和Elder的思维理论,以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思辨性。

关键词:毕业论文;思辨性;思维标准

1概述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要完成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任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检验,也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当然也是学生进入更高层次学习、进行深层次专业学术研究、学术论文撰写的基础和初试。毕业论文是一种学术性论文,内容、格式、语言表述都必须正式规范。重要的是,毕业论文是在一定专业知识积累基础上,通过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对专业知识进行研究探讨,提出新的理论或观点,以补充和进一步提高该领域知识的研究。论文研究与撰写过程是一个集分析、推理、评价的复杂过程,是学生思维方式的外在表达,必然要求具备较高水平的思辨性,思辨的成果应该是主题鲜明、结构严谨、逻辑合理、论证明确的高质量论文。文章以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为例,通过对学生和论文指导教师的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了解学生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结合Paul和Elder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研究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研究与写作过程中的思辨能力,进而提高论文的写作质量。

2理论框架

在国内外思辨能力的研究中,Paul和Elder的研究理论较为突出。他们认为,思辨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一种方式。人类在了解外部世界,接受外部信息时,会不自觉地进行分析、推理,并且就此信息做出评估,这就是思辨的体现。Paul和Elder开创性地提出了批判性思维工具———思维元素和思维评估标准。思维在工作时,会对自身的思维进行检视,即评估,并且加以改进。本项研究主要基于Paul和Elder的思辨理论,提出在论文准备、研究与撰写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提高论文质量的方法。

查看全文

高职教师职业教育研究能力分析

摘要:教师职业教育研究能力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养成。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初级研究者,高职教师可借助“术”的手段促进职业教育研究能力的养成。初级研究者应筑牢“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等研究意识;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模仿对标对象、在实际项目“做中学”等方式养成职业教育研究能力;通过反思实现职业教育研究能力进阶提升。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教研究;意识;能力;养成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指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需要教育科研更好地探索规律、破解难题、引领创新。”[1]教育学者赵志群指出:“除了政策和经费等宏观因素以外,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很多方法论和技术层面的深层次问题,处于‘学术无知’状况下进行的朴素的实践探索已经走到了尽头。”[2]石伟平、徐国庆指出:“高职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偏多,许多成果或是经验总结,或是工作报告,理论水准有待提升,尤其缺乏对高职理论系统建构的成果。高职研究队伍还非常薄弱,专门化的学术研究团队也似显不足。”[3]可见,职业教育研究力量普遍薄弱、研究水平较低,是高职办学进程中明显的短板。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质量还不够高,离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差距还比较大。因此,加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力量,尤其是发动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开展职业教育研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反哺教学是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现实之需。然而,职业教育研究是一项科学活动,从事科学活动需要研究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对于职业教育初级研究者的广大高职教师而言,一些“术”的方式方法可以加快职业教育研究能力养成。

二、意识:职业教育研究能力养成准备

职业教育研究是研究职业教育现象、理解职业教育现实、发现职业教育规律的活动。职业教育研究能力就是研究者从事职业教育研究活动须具备的科学研究能力。“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复杂性”[4],决定了职业教育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职业教育研究者从事这样复杂的研究活动须具备相应的研究意识。从初级研究者“术”的视角看,这些意识包括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1.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广大高职教师首先须具备的意识,这是对自身工作的自觉。职业教育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因此初级研究者投入职业教育研究工作本身就是具有责任意识的体现。徐国庆指出:“职业教育至今仍是一个思想贫瘠的领域。”[5]“经验层面的研究远远超过理论层面的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水平不高,理论色彩不浓,还停留于就事论事层面,满足于对职业教育现状的简单描述”[6]。众所周知,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是在清末“严重的民族危机”“实业救国”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受制于我国古代以来重视道德教育,轻视生产生活经验习得,重“做人”、轻“做事”传统观念,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步履蹒跚。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舶来品”,职业教育在我国一度缺乏深入的研究,直接移植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是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一直不高。然而,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质量出自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之手,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中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有了这种提升“质量”的责任意识,职业院校教师才更加清楚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追求的事业。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双高计划”出台为标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内涵发展新时代。广大高职教师要“勇敢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努力形成敏锐的问题意识、恰当的方法(论)意识”[7],立足工作岗位研究职业教育现象,理解职业教育现实,发现职业教育规律,用“智慧”去下好职业教育这盘“大棋”。2.问题意识。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8]有无问题意识是划分研究者与非研究者的重要标尺,培养问题意识是初级研究者的基本功。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从哪儿来?从已有的职业教育期刊文献中“发掘”而来,从其它学科理论中“类比”而来,从各级课题单位的课题指南中“借用”而来,“从历史发展、教育实践、现有理论、多种矛盾”[9]中挖掘而来。然而,对于初级研究者而言,尽量从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体验“察觉”而来,这种结合自己真实的感受或优势的经验找到的问题可以做得更加深入透彻。如教师课后小结和一学期工作总结便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有心的教师把这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汇总后便可以进行综合分析,就能够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借助一定的职业教育理论就能成为有创新点、可复制推广的教学经验,也可以转化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对于想在职业教育研究有所建树的初级研究者来说,还应主动了解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知名职业院校的实践经验,“在比较分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10],找准职业教育的“真问题”,不做“假问题”研究。3.批判意识。学术研究在批判中得以发展。任何研究都需要研究者持怀疑态度和批评的精神,保持“客观中立”的观点。对于职业教育研究而言,应对国内外已有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借鉴,对自己形成的职业教育理念批判性扬弃。事实上,我国职业教育学科水平一直比较低,研究力量一直薄弱,真正成熟的职业教育理论还比较少。一度直接移植国外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出现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的情况。这就要求初级研究者要扎根中国大地研究职业教育,要有意识地立足本校进行院校研究,要具备“了解、熟悉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具有对教育现实反思、判断的能力”[10]。初级研究者要立足实践开展职业教育研究,不迷信专家、不唯书、不唯文件,尊重客观事实,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同时,初级研究者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文献材料中要读出空白与不足的地方,读出自己的“观点”。4.创新意识。职业教育研究是一项创新性活动,最终要形成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形成一定的学术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因此,初级研究者要尽可能培养包括迁移意识、跨学科意识、创造性意识等创新意识。第一,培养迁移意识。迁移意识是指研究者在观察事物、阅读资料时,要把所获得的信息迁移到研究、思考的职业教育问题上去。初级研究者要努力建立阅读材料与研究领域之间的联系,即使这些内容与研究思考的领域毫不相干,尽可能找到事物、材料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所掌握的材料转换成研究领域的材料,把别人的观点“内化”成自己的新观点。第二,培养跨学科意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研究对象从结构上看不完全相同,除了‘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之外,职业教育研究对象还包括‘以职业形式组织的工作’”[11],具有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特点。因此,对于有更高追求的初级研究者而言,还要有跨学科的意识,即既要学习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又要涉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要用多元视角、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职业教育问题,跳出职业教育自身来研究职业教育问题。第三,培养创造性意识。“任何教育研究,都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包括在教育知识方面有所贡献、对教育实践能够提供新的启发等等。”[12]。初级研究者在进行职业教育研究时一定要有意识在研究的对象、视角、方法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尝试,力争得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