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00:05: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师继续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师继续教育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研讨

1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1.1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具有时代意义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生产力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实现生产力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科技迅速发展、人类的知识量需求量急剧增长、新的知识和观念层出不穷。现代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并频繁更新,正常的学校教育不能在有限的几年时间内将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并且现代知识更新迅速,单纯的传授专业学科知识已满足不了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体育是强身之本,为保证学生在将来“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体育教师必须进行继续教育,提升课程驾驭能力,通过自我的充电、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要。

1.2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适应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确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社会全新的课题。新课标中强调“以人为本”,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也应随国家的改革发展变化而变化,为了保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立足、创新和发展,体育教师必须不断继续教育,处理好和解决好从理论到实际、从组织到实施、从课堂教学参与到身体素质提高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科学、系统地应用到教学、锻炼中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研讨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目的,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

1.3继续教育是体育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查看全文

院校党员教师继续教育创新探微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党员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思想道德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党员教师应不断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重视师德教育,弘扬师德先进事迹,培养以德育人、热爱教育事业的青年党员教师。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党员要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精神、学术道德和教育观念为中心的相关教育,渗透于继续教育之中。

(二)知识方面。首先是教育理论。多数青年党员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教师职业素养和训练相对缺乏。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青年党员教师的教学水平,可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在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中统一安排,使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使其教育工作进一步专业化。其次是业务知识。青年党员教师需熟悉和掌握专业研究领域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方能占领学术研究和发展的前沿。最后还有现代教育技术知识。部分青年党员教师相对欠缺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文科院校毕业的教师,未经过正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和锻炼。因此,青年党员教师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实践。

(三)能力方面。第一,创新能力。21世纪的高等教育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青年党员教师首先需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科研能力。高校教师既要承担教学工作,也要从事科研工作。大多青年党员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科研能力,从而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第三,实践能力。高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情况相当普遍,新建本科院校应创造条件,将社会实践的机会更多地提供给青年党员教师,使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使产学研密切结合,从而培养青年党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青年党员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三十年的继续教育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多数高校将教师继续教育列为教育现代化工程,进而推动教师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但是我们也认识到,现阶段我国新建本科院校青年党员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改革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我国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还有利于小学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也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及职业素养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现状,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由于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不健全,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方面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探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部门加大了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无论是相关教育部门还是学校,对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学校不断加大对小学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目前,对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多样化。相关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应重视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从根本上促进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革新。

一、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现状

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健全,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概念模糊、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无法满足继续教育的要求、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促进我国综合教育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相关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效果评估等,以达到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

二、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变迁思考

一、中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变迁的历程

(一)第一阶段(1978~1984年):恢复发展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趋势下,中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却在曲折中缓慢发展,甚至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后,随着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小学师资培训才得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适应建设和发展的需要,198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计划的制定与调整、培训的目标与要求、培训体系的恢复建立、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培训教材建设、考核制度的建立、办学条件的改善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1983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小学在职教师进修工作的意见》,对小学在职教师进修提出明确的“学历达标”要求,并就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培训质量、进修后的待遇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两个文件对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这一时期,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在目标确定、体系构建、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结业考核、基地建设等方面确立了发展方向,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逐渐走向正常化。但在培训目标和任务方面偏重于学历达标和学历补偿,培训内容以教材教法过关为重点。总之,通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开始步入正轨,但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二)第二阶段(1985~1998年):探索转型期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教育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也开始步入一条改革探索之路。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争取在5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内使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要求,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年2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师资培训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为落实“只有具备合格学历或有考核合格证书的,才能担任教师”的要求,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总体而言,在90年代以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虽然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但仍然是以“补差补缺”为主要特征的学历补偿教育。根据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1990年10月23~2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四川省自贡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开启了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进入新阶段的序幕,即在继续开展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同时,开始向“教师继续教育”转轨,并逐步进入转型、实验阶段。自贡会议后,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1年12月印发《关于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任务、原则、内容、形式与方法等作了系统的阐述。1996年9月,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九五期间,师资培训工作要在完成部分教师学历补偿任务的同时,及时转向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以此为契机,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草案)》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构建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开始由前期的“学历补偿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补差教育”逐渐转向以注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导向的“继续教育”,并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法规、制度建设、模式探讨、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实验,如以普遍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为培训突破口、强调骨干教师培训的高标准与高要求等,为下一阶段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三)第三阶段(1999~2009年):跨越创新期

查看全文

教师继续教育论文6篇

第一篇: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教师继续教育采用的模式

当前,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较大的影响,网络教育成为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新型教育模式。教师通过网络或者是广播、电视、网络课堂等进行教育技能、教育理论的学习,获取新的教学技能和理论。网络教育模式具有低成本的特点,还具有选择面广、培训方式内容自成体系等特点。

二、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继续教育理论问题

教师是教授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行业,在院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支持资源,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师,教师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理论知识等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在高校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中,继续教育理论存在的问题影响着继续教育模式的有效进行。从继续教育理论上对其影响教师教育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等与教育相关的人;二是教育内容、未来职业等与教育相关的事情;三是教育手段。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包含很多的内容,有很多的组成部分,如教育内容、方法、方式、途径等,都影响着教师的继续教育质量。而作为教师,其继续教育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且需要通过教育手段传播到受教育者那里。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要强化教师的专业理论,只有强化教师继续教育理论,才可以使得教师职业更加专业化。

查看全文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论文

[摘要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能否由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需求,这是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能否保持永久生命力的关键。而这一转化的实现取决于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程度、支付能力及投资收益率等因素。因此,政府部门须确保并增加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教育这一行业切实引进市场机制,从推进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探索多种继续教育模式等方面去解决这一新问题。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动因;需求;经济学。

一、新问题的提出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国开展已有十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新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新问题。现在有许多观点认为,一些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熟悉不够及培训方所提供的继续教育的质量新问题是导致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动因有偏差的重要原因。然而,笔者以为,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这一活动。我们知道,教育具有鲜明的经济属性,它会生产劳动力,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消费性产品,更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作为新的教育实践形式的继续教育,虽然行政属性浓厚,不能以市场行为视之。但仍然具有经济属性,是一种经济活动。中学教师则是这种经济活动的主体,作为经济主体,他们具有完全的理性,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是由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决定的。需求程度越高,内在动因越明显;反之,则外在动因越明显。经济学中,需求既包括消费需求也包括投资需求,故本文拟运用一般消费需求规律和投资需求规律,对我国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做出经济学分析。

二、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消费需求的分析

经济学上,消费需求简称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由此可见,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影响需求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摘要:1.消费者偏好(即购买愿望)。“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相反。而消费者的偏好取决于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程度或商品对于消费者效用的大小。某种商品越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其效用就越大,则消费者偏好越强,对该商品需求就越旺。2.消费者支付能力。所谓消费者支付能力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之差。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越高,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就越强,对商品的需求越大,反之则相反。对中学教师而言,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摘要:

查看全文

教师继续教育监控及评价方式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教师的继续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公认的个别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作为评价的主体,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没有出现。为此,论述了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技术路线、指标和标准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以及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监控;评价方式

1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内容

1.1对教师工作素质的要求

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和实践型人才的定位,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评估,必须明确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这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身的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评价的基础。继续教育评价旨在鼓励教师个性发展,促进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发展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应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继续教育评价模式,突破传统的奖惩评价框架进行评价。目前,国际教育评价的范围不断扩大,教育评价方法越来越丰富,当代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家本杰明,提出教育方面评价的作用是促进,不只是选择。因此,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和通识教育评价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促进继续教育的对象的发展,挖掘继续教育的潜力。

1.2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内容

查看全文

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摘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培训质量,必须注重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融合,改进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法,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进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必须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探索新的适合当地实际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由于继续教育培训学分与职称评聘关系的紧密程度还没有高度凸显,致使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是太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大多数为通识培训,专业性不是太强,致使培训的实效性不太强;培训机构人员自身参加更高机构专业培训的机制不太健全,加上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致使知识老化,素质不全面,很不能适应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新要求,参训教师意见比较大;培训内容没有“自助餐”式的可选择性,只能是我上啥菜你就吃啥菜,致使参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选择权不大;农村中小学由于编制太紧“,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小规模学校更是一个老师包一个班,身患小病也不能请假,更不用谈丢下学生去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了,即使有参加培训的可能,(由于丢下本班学生委托给他人照看也只是管管纪律不出乱子,受托者还有本班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等他呢),也是身在培训课堂,而心却在学生身上,就怕学生出点问题,至于班上学生教学任务的耽误等,也只能等培训回来后补课了,很难将全部心思花在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上;正常的节假日他们也希望得到正常休息,以便处理家务,如搞搞卫生、洗洗衣服、干干农活等,这样就造成严重的工学矛盾,何况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正常的权力,相对于学期中间的指派性参训活动,他们为了晋升职称不得不选择参加于假期里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虽然从心眼里来说是不得已而选择这个时间段的培训(虽然参训要牺牲许多家庭事务时间,但却没有牺牲自己所带班级孩子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当部分中学学区没有健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培训无规划,选人乱指派,哪位教师应该参加培训心中无数,尤其对上面分派的参训人数随口分解,不能照顾即将参加职称评聘的教师;有些学区学校对派出参加培训的教师监督管理不到位,不能配合培训单位实施积极的科学管理,例如,督促参训教师拓展延伸作业的完成,反而委托许多无关的其他事务要求等。结合中小学教师培训本职工作,结合前述现状,特提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思考如下。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义务,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教育行政职能,既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又要加强监督、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探索不断提高培训效率的新方式、新方法。

二、注重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融合

查看全文

高职教师继续教育调查研究

摘要: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开展继续教育成为高职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本文基于人工智能发展契机,结合调查高职院校人员内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学习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提供良好的依据。

关键词:人工智能;模式研究;继续教育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高职教师应对教育内容及教育措施逐渐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面临很大挑战及困难,因此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转变,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

一、人工智能时代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5G互联网兴起,人工智能得到了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冲击很大。人工智能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现状起到了推动作用。课题组对河北几所职业院校调查后,对上述问题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对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现有的办学模式、课程内容及信息化提出了挑战。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继续教育

查看全文

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思考

[摘要]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特色鲜明,所获得的重大成果与成功经验不仅对国际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有助推作用,更对中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与启示作用。在此认知上,本文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特征切入,透析社会、经济、文化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基本特征产生的因果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新思路。

[关键词]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本土思考

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时代特色,既包括办学模式、前沿理念、成功经验、最新成果等有形物质,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中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不是要离开国际潮流独辟蹊径,而是要在借鉴和汲取国外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身姿与态势扬帆远航。因而,如何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特征出发,在深度阐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特色内涵的同时,揭示出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与社会、政府、文化、科技等等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与特色产生的因果关系,并以此为基点,去慎重思考这些特色的借鉴与启示之本土意义,就成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不能遁避的首要工作。

一、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自上世纪末,世界各国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尽管不同国家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各有特点,但在教育体系、培训机制、育人模式等方面仍有着同一性特征。(一)“催人成才”的教育体系构建。“催人成才”的教育体系,无疑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特色。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把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摆在职后教育或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位置,构建了一种“社会、国家和院校”联动的社会化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去认识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组织机构建设和政策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助推职业院校教师成才,并为他们的成才提供必要条件,实现职业院校教师的快速成长。例如,美国就建立了包括职业院校教师在内的教师继续教育激励制度,坚持实行教师资格证书更换制度(五年为期),证书的更换不仅与教师的教学业绩相关,更要求教师五年内必须有参与继续教育的经历,否则,将极大影响新资格证书的颁发。还如在英国,国家构建了以大学、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中心等为主体的社会培训体系,并在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中,刚性规定教师(含职业院校教师)的提级加薪必须与其在职培训的层次与水平相对应。无独有偶,日本出台了类似政策,规定教育(含职业教育)工作者,如要获得更高一级的资格证书,就必须在职后一定时期内通过继续教育获得一定的学分,并经学校检测考试合格后申请。而在德国,各联邦州普遍设有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学院,负责在职的职业院校教师进修培训。这种状况在北欧五国表现尤为明显。比如在挪威,国家就成立了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承担着全国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与蓝图的设计与规划、全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咨询与建议的收集与提交、全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举措与方式的制定与修订等等职能。与此相对接,各级地方政府也分别设立了区域性的教师职业培训理事会,承担着为本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和规划提供建议和咨询的任务。其中,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要求大学、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包括公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要承担了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责任,确保职业院校教师有足够的实训场所和实践机会。(二)“助人有成”的教学机制。建立“助人成功”的教学机制,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这种教学机制的关键是强调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协作与互动,不仅注重与同类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教育等的合作,还要加强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互动,更要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在合作与互动中,既要彰显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又冀求体现行业人才培养的个性要求,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上促进职业院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例如,德国职业院校的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注重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强调教育科学课程重要性,将高等教育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等诸多内容纳入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以大幅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又如,在新加坡,政府除了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提供在本地的继续教育(实习)机会,还为他们提供到国外著名职校或大学接受短期训练实习的机会。在俄罗斯,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包括普通科学类、专业课程类、教育心理学类,除此以外还有生产和教育实习,还开设了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在日本,职业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分教学与训练两大科目。其中,教学科目以基础学科(人文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为主;训练科目则以教学法、教育心理学、职业指导、实践实习等为要素。在冰岛,国家推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一体化,并没有独立设置的相关机构,职业教育教师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接受继续教育。冰岛的职业教育的教师继续教育任务主要由7所普通大学承担,其中,比弗罗斯特商学院、冰岛技术大学和阿库雷里大学在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大学不仅为全社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多方向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还开设一些低于学士学位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文凭证书课程,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B级教育。(三)“授人以能”的培训模式。构建“授人以能”的育人系统也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显著特色。很多国家都把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综合能力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并以此为目标,构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培训模式。这些模式虽然各有侧重,但均诉求职业教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驾驭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技术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更要具有教育事业信仰能力、国家政策领悟能力、实训引导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美国的职业教育教师的在职进修,不仅注重教学实际的需求,更注重教师现实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根据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突出培养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极其紧迫性。英国按职业教育教师的不同水平,在继续教育中把培训内容分为五种不同程度的课程,注重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和教学胜任能力的提升。法国规定职业院校教师每年有1个月时间到企业实习,除了教育教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德国规定职业院校教师须有1年以上的“双元制”培训或在企业工作经历。新加坡规定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大学以上学历,而且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澳大利亚则规定TAFE学院专业教师要经常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把它作为必修课,成为“回到工业中的必修课”。瑞典也非常注重职业教育教师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公共基础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与信息掌握能力,创业精神,平等意识,服务和客户协调能力,职业安全和健康能力等基本能力,使教师们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同时,又注重教师们的亲和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能力和伦理能力等的培育,使之成为教师们未来的情感生活、个性修养和事业发展的助力器。与之相成,还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等作为综合能力培养的辅助内容,使教师能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获得更多的职业素养。

二、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