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18:19: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业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筑业知识

建筑业知识管理研究论文

本文提出一个项目管理(PM)过程成熟度(PM)综合集成模型(PM)2,用于测定一个组织相对于另一个组织的PM层次的基准比较。(PM)2模型提供一套系统的、递增的方法,从非成熟、无经验、不完善的层次推进至成熟的PM成熟度层次。每一成熟度层次包括PM主要的特点、因素、过程。成熟度模型论述了程序性步骤,概述了组织PM过程的改进过程。(PM)2模型旨在集成原先的PM方法、过程、成熟度模型以达到改进PM的有效性。回顾过去的文献以及其他PM专业人员的论述,成熟概念有各个不同的方面。(PM)2模型的基本理念受到质量管理理论的影响。1979年克劳斯伯提出了组织质量管理概念的5步递增成熟度阶梯,1986年戴明介绍了组织质量管理的持续过程改进法,2000年卡瓦卡和伊伯斯提出一套投资返回的计算方法,采用的是分析各组织PM成熟度和项目履行之间的关系。这种量化基准法的结果给行业内外的组织对PM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可比的核查。

1项目管理过程成熟度模型(PM)2

1.1模型概观

(PM)2模型是综合了先前几个成熟度模型开发出来的用于测评不同的组织和行业PM层次。该模型评估和定位组织当前PM成熟度层次。模型提出了一系列步骤,有助于组织增量性地改革组织整体的PM效果。本文介绍了5级(PM)2模型,以便更好理解了组织PM成熟度层次。(PM)2模型采纳PMIPM知识体,把PM过程和实践分解成9个PM知识区域和5项PM过程(见图1)。使组织可测定当前实施PM的长短处,以便争取高一层的PM成熟度。每一PM成熟度层次都含有PM的关键过程、组织特点和关键区域,见表1.

(PM)2模型采用系统和增量的方法,鼓动组织和员工争取更高的PM成熟度。评估的结果有助于组织提出建议,改进组织对PM专业技术的应用,提供并指导获取PM成熟度高一层次所必须的过程和要求。5级的(PM)2模型如图2.(PM)2模型主要用途是,给那些应用PM实践和过程的组织作一个参考点或尺码。(PM)2模型和其一套评估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不同的组织和行业中,并被证实非常有效。

适应并采纳PM新的研究成果并付与实施,(PM)2模型不断得到改进。换句话说,(PM)2模型其本身也不断地成长和走向成熟。下面详细介绍(PM)2模型知识区域和项目过程。

查看全文

项目管理过程成熟度模型——建筑业知识管理

本文提出一个项目管理(PM)过程成熟度(PM)综合集成模型(PM)2,用于测定一个组织相对于另一个组织的PM层次的基准比较。(PM)2模型提供一套系统的、递增的方法,从非成熟、无经验、不完善的层次推进至成熟的PM成熟度层次。每一成熟度层次包括PM主要的特点、因素、过程。成熟度模型论述了程序性步骤,概述了组织PM过程的改进过程。(PM)2模型旨在集成原先的PM方法、过程、成熟度模型以达到改进PM的有效性。回顾过去的文献以及其他PM专业人员的论述,成熟概念有各个不同的方面。(PM)2模型的基本理念受到质量管理理论的影响。1979年克劳斯伯提出了组织质量管理概念的5步递增成熟度阶梯,1986年戴明介绍了组织质量管理的持续过程改进法,2000年卡瓦卡和伊伯斯提出一套投资返回的计算方法,采用的是分析各组织PM成熟度和项目履行之间的关系。这种量化基准法的结果给行业内外的组织对PM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可比的核查。

1项目管理过程成熟度模型(PM)2

1.1模型概观

(PM)2模型是综合了先前几个成熟度模型开发出来的用于测评不同的组织和行业PM层次。该模型评估和定位组织当前PM成熟度层次。模型提出了一系列步骤,有助于组织增量性地改革组织整体的PM效果。本文介绍了5级(PM)2模型,以便更好理解了组织PM成熟度层次。(PM)2模型采纳PMIPM知识体,把PM过程和实践分解成9个PM知识区域和5项PM过程(见图1)。使组织可测定当前实施PM的长短处,以便争取高一层的PM成熟度。每一PM成熟度层次都含有PM的关键过程、组织特点和关键区域,见表1.

(PM)2模型采用系统和增量的方法,鼓动组织和员工争取更高的PM成熟度。评估的结果有助于组织提出建议,改进组织对PM专业技术的应用,提供并指导获取PM成熟度高一层次所必须的过程和要求。5级的(PM)2模型如图2.(PM)2模型主要用途是,给那些应用PM实践和过程的组织作一个参考点或尺码。(PM)2模型和其一套评估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不同的组织和行业中,并被证实非常有效。

适应并采纳PM新的研究成果并付与实施,(PM)2模型不断得到改进。换句话说,(PM)2模型其本身也不断地成长和走向成熟。下面详细介绍(PM)2模型知识区域和项目过程。

查看全文

浅谈建筑业产权保护当前状况与策略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产值低效益特征明显,整体科技水平不高。本文立足于我国建筑业当前状况,思考了建筑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建筑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建筑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成为国家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入了WTO以后,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面临许多新课题。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更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建筑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增长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建筑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5年间,国内建筑类专利技术授权13000余项,公开的国家级工法256项,被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土木建筑类论文约为3000余篇,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但仅占同期国内全部专利申请的1/30,与建筑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做出的贡献和地位严重不符。透过这些数字,可看出目前建筑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明显滞后,与行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在实际操作中大多存在以下情况:

1.1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制度不完善

查看全文

建筑工地农民工人力成本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国家基本建设的重任。建筑农民工是建筑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承担着建筑施工一线繁重的建设任务。长期以来,建筑业使用农民工不规范,缺乏针对农民工的有效管理制度,造成侵害农民工权益事件屡屡发生,阻碍了建设行业快速发展,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有效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摆在政府、企业和所有农民工面前的迫切问题。

1建筑业施工企业本民工使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GDP的7%。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6年建筑业的就业人员约有540.9万人,其中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以农民工为基础。广大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中,客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严重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严重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给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带来隐患;3、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给行业管理带来困难;4、工资水平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5、工作环境恶劣,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6、十余年不变的价格体系,最大限度地去攫取人工费差价,安全、质量等方面很少或者基本不投入,导致部分工程项目施工如履薄冰。

2加强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业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建筑企业通过招聘、甄选、培训、工资支付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农民工进行有效运用和管理,满足建筑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保证建筑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建筑农民工发展的最大化的管理过程。

查看全文

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国家基本建设的重任。建筑农民工是建筑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承担着建筑施工一线繁重的建设任务。长期以来,建筑业使用农民工不规范,缺乏针对农民工的有效管理制度,造成侵害农民工权益事件屡屡发生,阻碍了建设行业快速发展,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有效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摆在政府、企业和所有农民工面前的迫切问题。

1建筑业施工企业本民工使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GDP的7%。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6年建筑业的就业人员约有540.9万人,其中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以农民工为基础。广大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中,客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严重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严重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给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带来隐患;3、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给行业管理带来困难;4、工资水平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5、工作环境恶劣,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6、十余年不变的价格体系,最大限度地去攫取人工费差价,安全、质量等方面很少或者基本不投入,导致部分工程项目施工如履薄冰。

2加强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业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建筑企业通过招聘、甄选、培训、工资支付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农民工进行有效运用和管理,满足建筑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保证建筑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建筑农民工发展的最大化的管理过程。

查看全文

建筑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几年辽宁建筑业总产值处下降状态,暴露了辽宁省建筑企业存在的相关问题。随着东北振兴座谈会的召开以及相关发展战略的确定,辽宁地区建筑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结合辽宁省建筑业发展现状和国家战略政策,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企业;辽宁省;存在问题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为人民提供盈利性以及非盈利性资产,是国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稳定市场环境下,中国宏观经济进入全新的发展周期,全社会固有资产投资总额打破过去发展记录,发展速度迅速提升,并带动建筑业向良好的状态快速发展,建筑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增速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建筑业得到了稳定且快速的发展。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数据表明截止到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35085.53亿元,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9.88个增长点。在东北地区建筑业中辽宁省一直位居首位,辽宁省建筑企业的发展对东北地区有着重要意义。2009年6月,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辽宁省建筑业做大做强成为建筑强省的发展目标,再此背景下辽宁省建筑业在2009—2013年快速发展,建筑业总产值取得巨大飞跃在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8629.7亿元,仅次于浙江、江苏居于全国第3。但从2014年辽宁省建筑业总产值处下降状态,2018年辽宁省建筑业总产值跌至3528.41亿元。这表明辽宁省建筑企业近几年发展不均衡存在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给辽宁建筑企业发展带来了阻力,使辽宁省建筑业总产值逐年递减进入瓶颈期。与此同时,2016年《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的印发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的召开为辽宁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前景和挑战[1]。

一、辽宁省建筑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结构规模不合理。根据2018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数据表明截止到2018年辽宁省建筑企业单位数为6286个,其中,以中小型建筑企业为主,特级企业个数偏少且远远低于江浙沪等建筑业发达地区,这不仅使辽宁地区中小型建筑企业供大于求同时因为特级企业个数缺乏导致可以支配市场发展的领头企业较少。其次,辽宁省建筑业形式过于单一,建筑业作为一个系统性行业,生产部门多样化,但辽宁省建筑企业多为房屋建筑类。这使得辽宁省建筑企业市场存在过度竞争现象,没有形成良性发展的要求[2],同时由于对其他生产部门的短缺使得辽宁省建筑业存在发展不全面不均衡的现象。此外建筑企业内部中有因为过度扩大发展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使得各项资源不能被合理的最优分配最终造成冗余现象影响建筑企业间形成不良发展环境。造成这些原因的情况主要因为辽宁省建筑业投资增多以固定资产投入为例,2009—2014年固定资产投入逐年递增2014年增至637.9万元2014年后虽有所减少但仍然占总资产投入的较大份额。据2018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数据表明2018年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1.16%。投资的增多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以及辽宁地区建筑企业进入建筑市场不需要较高壁垒,使得中小型企业迅速增加,导致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占比较小;其次辽宁省为吸引外来建筑企业而颁布的的一系列优惠和引进战略在吸引其他地区建筑企业落脚的同时,冲击本省大型企业,为其发展带来阻碍。另外,辽宁省建筑企业内部由于规模管理存在相应问题导致企业规模不合理,为增大产值而不断增加投资的手段使企业规模呈递减状态,不利于辽宁省建筑的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的加快转变,从而难以实现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成本管理意识薄弱。辽宁省建筑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为主,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方法不精细,往往存在凭经验办事的现象,不能在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进行成本控制,缺乏总体性,预判性。成本管理的从事人员利用信息数据水平较低,在成本控制上缺乏技术性[3]。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成本管理相关知识和技术短缺,例如针对省内建筑行业由于成本管理不当造成资源浪费现象,管理人员因为缺乏管理知识未能意识到应该缩小公司的生产规模,减少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产出;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过程中对成本管理细节规划不重视,未能做到各环节各部门协调统一。企业内往往因为没有环环相扣的管理环节导致各部门职能失调;员工责任制履行不清晰,部分员工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没有实施有效的奖罚制度无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4]。(三)企业技术不先进。辽宁省建筑企业技术效率普遍偏低,省内大中型建筑企业,科技投入经费与其产值严重不协调,对高新技术掌握应用能力较为薄弱,对新材料使用程度偏低,技术贡献率不高[5]。而在辽宁省内占比颇高的中小型建筑企业,几乎少有科技经费投入;根据2018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数据表明截止到2017年辽宁省建筑业从业人员为104.89万人占比4.59%,但整体技术素质较低,技术人员比例失衡,综合性技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是辽宁建筑业公司受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科技力量的影响而发展不均。受大环境的影响,辽宁建筑业整体综合效率不高,同时,建筑业上市公司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也较大,缺乏一套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资源配置和资产利用方面效率较低;管理能力的较弱和技术水平低,群众技术革新主动性较差,技术革新往往被视为少部分人的工作,而大多数从业人员缺乏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四)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不健全。辽宁省建筑企业人才管理理论不先进,缺乏科学指导,人才培养多为师带徒一类的较为传统的方式,缺乏系统性;企业内缺乏全面先进的培养意识,专业知识不足,限制员工综合水平提升;由于地区经济水平限制,人才管理经费不足,激励性策略无法得到落实,导致人才管理积极性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规划和措施不科学,导致人才管理和培养受限;各部门组织协调配合度不够,晋升标准不一,造成人才流失。造成这种不健全的人才管理制度主要因为辽宁省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相比江浙沪等建筑大省较为薄弱;缺乏专业人力管理团队,管理理论不先进,注意力集中于人才引进而不是人才培养;此外,省外建筑企业条件优厚,辽宁省面对人才竞争压力较大,人才流失程度高。

二、解决辽宁省建筑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查看全文

外国建筑市场发展论文

一、美国建筑市场发展近况

金融危机对美国建筑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乃至短期内,大部分行业领域仍将处于低迷状态。

(一)金融危机前美国建筑市场持续发展

2000年以来,美国建筑市场一直保持较好的发展。尽管在2001年第四季度和2003年第二季度出现小幅下跌(环比分别下降0.9%和1.4%),但美国建筑市场总体上仍然保持发展趋势。而且,从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建筑行业的收入几乎呈线性增长。2006年第一季度,美国建筑业的产值为6657亿美元,达到这一周期的波峰,与2003年第二季度的4720亿美元相比,增长了41%,季度复合增长率高达2.9%。

(二)金融危机对美国建筑业影响巨大

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建筑市场已经出现下滑。按照产值计算,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建筑业产值就开始下滑。2007年第二季度,美国建筑业产值为5647亿美元,已经比2006年第一季度减少了15.2%。而同期建筑业在美国国内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滑更加明显,从5.7%下降到4.6%。与此同时,2007年美国建筑业的雇员数量也从上年的790万人减少到785.1万人,降幅为0.6%,明显低于同期全美产业雇员总量1%的增幅。

查看全文

抓好建筑经济的课程教育

2011年,笔者承担了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工程造价班的建筑经济课程的教学工作,教材选用的是某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经济》一书,全书分成建筑业、建筑活动的相关机构、建筑产品、建筑生产、建筑市场概述与建筑市场的交易活动等六章,分别论述了建筑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我国建筑业的基本状况和建筑运行规则,每个班的周课时为4节课,共72课时。

《建筑经济》是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财务会计等专业的经济基础课,其内容涉及建筑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建筑管理类专业开设《建筑经济》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站在建筑业全局的角度,分析建筑业的经济问题,掌握建筑市场的活动规律和规则。高等职业教育所设建筑管理类各专业,一般只涉及建筑业运行中的某些局部环节,所开各课程大多数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业务,学生对建筑业的全貌缺乏了解。《建筑经济》课程则弥补这个不足,通过对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全面描述,使学生了解建筑业的整体状况,知道建筑市场的运作方法,便于就业后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环境,树立建筑业的全局观念,做好本职工作。

因此,我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并能用教材中讲述的理论进行联系和分析,从宏观的层面来理解广义的建筑业、建筑活动的主体、建筑产品的特征、建筑生产的特点及建筑市场和建筑市场的交易方式,对自己将来从事建筑工程专业工作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对建筑工程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计算,使学生对未来自身在建筑业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学的兴趣,锻炼他们口头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不仅仅学习书本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认识职业中需要的专业工作态度和和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为达到教学目标,在讲授课本上的内容以外,我还做了如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增加中国建筑史的内容,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建筑业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有我国建筑业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内容,在这里,我为学生补充讲述了中国建筑史的内容,从原始社会的天然洞穴开始讲述,然后是奴隶社会的夏、商、四周、春秋时期、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475~公元581年)的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1279年)的隋、唐、五代、宋、辽、金和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279~1911年)的元、明、清等朝代的建筑形式和规模,并配上大量各朝代著名建筑物的图片,讲述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我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使学生了解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辉煌历史,更加热爱建筑行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后续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教材内容补充相应的计算及分析例题。该书的内容均为文字性的概念和说明,给出的公式只列出了公式和代表符号的意义,没有列举相应的例题,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因此我在讲课中先讲述公式,根据课程内容补充了大量例题,并在课堂上讲述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随后布置作业时视公式难易程度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计算练习题并予以解答,进一步考察学生掌握概念和计算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类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来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

(3)部分课程内容由原先的老师主讲、学生听讲转变为学生主讲、老师讲评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一部分课程由学生先自学后,然后到讲台上面向其他同学讲授本节课主要概念和内容的方式,抽讲的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可以提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对概念讲解的清晰和整个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并予以适当的补充和点评,老师鼓励学生上讲台讲课,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和学习用品的奖励,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逐步地提升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学生积极上讲台讲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查看全文

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管理问题与措施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日趋高层化、复杂化,建筑安全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现状、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管理的现状和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与管理的措施三方面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趋于高层化、复杂化,建筑安全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筑业既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大,吸纳的农民工已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农民工成为了建筑施工主力军,建筑业的兴旺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大市场。相对来说,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技能较低,在安全事故中往往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建筑业成为了安全事故高发产业。因此,加强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十分重要。

1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现状

据统计,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5%,他们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施工作业。因此,他们安全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建筑业农民工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1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

查看全文

建筑行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探索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流量,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行业及社会发展需求。继续教育是当今社会各行业的一大课题,成为如今技术人员不可缺少的教育。加强建筑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效地推动建筑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创新,对于加快建筑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一、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基本内涵

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具有建筑业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建筑业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建筑行业的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过一定年限的操作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开展的延续性教育活动,目的是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创造能力。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是提高建筑人才资源的重要渠道,也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完善人才结构、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建筑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二、关于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初期发展模式的探讨

1.由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主导型发展模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