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23:55: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统民居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摘要】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建筑文化崇尚设计的美学原则和形态的构成原则,注重环境与建筑的交融。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造就了我国多样的传统建筑文化。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传统民居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对中国传统民居蕴含的哲学观念、设计思想、地域文化进行分析,论述了我国传统民居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民居;环境艺术;地域文化
中国传统民居文化是植根于本土地域特征的文化资源,在世界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传统民居作为建筑的一种类型,充分体现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传统建筑的形式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在建筑材料、构造技术、建造方法、环境特点、防御特色、经济特征和宗教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营造大多就近取材、因地制宜,其功能与形式、艺术与技术、建筑与环境上既满足了居住者物质的需要,又满足了其精神的需求。笔者认为,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的探索应体现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表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思想。因此,在研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建筑的自然、人文地理背景以及建筑的文化价值观,将建筑中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综合融入现代建筑中。
一、中国传统民居蕴含的哲学观念及其运用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统一,如《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中提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传统民居的选址,基本按照风水的原则和格局,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最佳选择,这都是中国传统民居中体现的哲学观。比如四合院,依照阴阳之说,具有“藏风聚气,通天接地”的功能,院落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传统民居在室内运用各种盆栽、盆景、瓶插、山石等元素,巧妙地将人工与自然融合。此外,其建筑结构具有“墙倒屋不塌”的优点,表现了就地取材、应用自然材料的生态精神,满足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中,“尚中”文化精神包含了儒家的“用中”、道家的“守中”、佛家的“一中”三大哲学思想,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庸的人文精神融合了自然、历史,渗透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类型、空间,以及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这种思想体系下的具体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有着丰富的设计理论,如明末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到造园设计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明末美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论述有关建筑、造物、陈设时亦以“宜”为准则,如“制体宜坚”“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祈”“因地制宜”等;而明代园林设计师文震亨提出的设计总原则是“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其中,“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中的“因借”是方法、是程序,而“体宜”是目的、是结构、是最终设计价值的体现;“宜简不宜繁”是从经济角度来理解设计的准则,这种在实用的基础上再求其他的设计精神,体现了一种审美和文化精神上的追求;“宜自然不宜雕祈”的内涵是以自然之美为化境,“自然”含有素朴、本性、本质之意,而相对于雕琢刻镂的繁饰,其也表明了设计者的一种审美选择与理想信念,即使有奢华为饰的条件亦不为之。总的来说,“宜”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是实用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的平衡,是设计师艺术与审美的自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运用体现。在这个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时代,空间是建筑物等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时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方式,精神活动可以在时间中定位,但不能在空间中定位,因此时间具有比空间更优越的地位。园林是生命时间观的自然流露,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天地的博大雄奇。《园冶》中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的就是让人造园林呈现出自然生命的意象,达到宇宙天地生生不息的和谐境界。“曲径通幽”是造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用曲折婉转的路径和游廊去组织景点,可以延长游人的观赏时间,给人以移步换景的变化之趣。曲折的路径和游廊往往要构成一些嵌套而有闭合感的回路,游人在视线不断变换和迂回中获得对园林的总体印象。游人在迂回曲折中赏园,获得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反映了循环无尽的时间观。
二、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看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古代传统建筑文化刍议
摘要:在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建筑文化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场所,更是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而随着不同朝代的更替,中国传统建筑也蓄积了厚重的人文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建筑文化。所有这些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型期、成熟期、高峰期、渐进期得到生动体现。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中庸;天人合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朝代的不同建筑有不同发展过程及特点,国家的文化蕴含、统治者的思想观念都体现在传统建筑中。
一、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概述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而其中的“住”则是在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人固有的传统思维中相对重要的也是最为看重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有房子是一个家庭形成的必备条件,这样的传统思维当然也延续到了今天。大约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那时候还没有一定规律的建筑,人们只是把天然的洞穴当作他们的栖身之处。而经过一定的实践,人们逐渐发现了怎样去建造房屋,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但也体现了社会一定的进步性。而且越来越集中的建筑,越来越多样化的建筑,也充分体现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是一个带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国家,这一点在明清两个朝代显得尤为突出。而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好多种类,在早期是只供人们居住,躲避猛兽的袭击以及一些恶劣的天气。但是,中国古代建筑也涌现出供人观赏的建筑,例如寺庙、石窟等等。而且还有用作军事战争及保卫国土的建筑,秦朝秦始皇领导修建的万里长城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也让中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瑰丽的一笔,它们像是一部部石刻的史书,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而且中国古代建筑里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因为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人文发展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当时建筑的风格来透视社会的发展状况及人们的精神追求。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截止到明清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特点分为一定的时期来阐述。
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特点
汉阙建筑的文化特性分析论文
摘要:阙作为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通常立于门前甬道的两旁,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之一。汉阙建筑所蕴涵的文化特性就是“天人合一”思想文化在其建筑造型和材质上的体现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在传统建筑与其环境上的体现,它为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汉阙;建筑文化;天人合一
Abstract:Watchtowers,decorativeconstructionstopalaces,templesandtombsintheHanDynasty,usuallystoodonbothsidesofthepassageinfrontofthegateassymbolsofgrandeur.Asastyleofancientartofarchitecture,thewatchtowerwasclearlycharacteristic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soitrepresentedaformofChinesetraditionalcivilizationofarchitecture.TheconstructionofwatchtowersintheHanDynastyembodiedtheconceptionof“ManbeinginharmonywiththeHeaven”inarchitectonicdesignsandqualityofconstructionmaterialandtheviewofharmonybetweenmenandnatureinconstructionofarchitectonicenvironment.Allthisprovidessomeusefulconsiderationsfordevelopmentofmodernarchitecture.
KeyWords:watchtowerintheHanDynasty;civilizationofarchitecture;ManbeinginharmonywiththeHeaven
人生离不开建筑。在历史的研究中,建筑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古人的特质与精神文化。建筑物忠实地记录了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建筑是人类艺术、技术与文化发展的见证。本文拟针对现存汉阙实物(不包括现存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汉阙以及出土的陪葬陶阙),通过研究其源流、探究其建筑特点,以发掘形式后所蕴涵的文化上的特性,希望藉此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文化特性的缺失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一、汉阙源流与保存现状
疫情防控下“雨课堂”课程思政改革思考
摘要: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高校“雨课堂”等在线教学成为课程思政主要途径之一。针对“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暴露的“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教师主导作用待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监控难”“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修订课程思政目标、创新课程思政方法、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为特殊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防控;中外建筑史;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2020年初肺炎病毒肆虐全球,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构成了巨大影响,2月5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要求高校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雨课堂”“钉钉”“超星课堂”等软件将信息技术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实现课堂教学永不下线功能,并且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对教育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其面临“思政教育”任务和挑战。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雨课堂”等在线教学模式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1高校课程思政概念及发展形势
思政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问题,是高校思政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被高校当作思政教育工作的阵地和渠道,高校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如“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来实施,但是这种方式存在观念落后、内容抽象等问题,呈现孤岛化、空泛化趋势。为破解思政教育难题,2014年上海市相关高校提出了“课程思政”概念[3],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主要做法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开展思政教育及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实际上是创新教育方式,实现全员育人大格局。但课程思政究竟怎么实施?成为困扰不少教师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的简单“贴标签”,有的“只有课程没有思政”,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不同类型、学科专业课程有区分度的指导。以往课堂教学专注于知识能力传授而忽视学生“三观”培养,教育部2020年6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4],指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战略举措,对课程思政实践中“贴标签”“两张皮”等现象予以叫停,强调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求构建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协同效应的育人模式。自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5]。
2“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的基本经验
剖析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
摘要:从建筑的理论基础、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及建筑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特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建筑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高校履行教书育人基本职能的重要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课程思政”,遵循思政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个体成长规律,通过优秀文化熏陶学生,典型建筑启发学生,杰出人物引导学生,可持续成长规范学生,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育相融合,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思政教育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房屋建筑学;专业教育;工匠精神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价值观念和浓郁政治特色的新思潮不断涌现,与层出不穷的各类诱惑交织在一起,持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考验着我国高等教育。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起了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特别指出“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该专业唯一一门涉及建筑设计理论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理论、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设计等,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建筑设计,掌握建筑设计内容和程序、建筑设计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等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房屋建筑学课程“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在教学过程中硬性加入若干学时思政教育内容,也不是生硬地要求学生背诵思政教育内容,而是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内涵,传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课时少,思政教育欠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房屋建筑学课程课时由72个逐步减少到50个左右。为了拓宽学生就业面,教学过程中会补充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部分,致使专业知识量大,占用教学课时多,思政教育被挤压。
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探究
摘要:新媒体时代,泉州海丝文化的影像传播面临着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不充分、影像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认清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现状和问题,充分挖掘新媒体在影像传播中的优势,创作高质量的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作品、讲好泉州的海丝文化故事、打造有影响力的泉州海丝文化影像品牌,以实现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新媒体;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传播主体;传播内容
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泉州市古称刺桐城。宋元时期,泉州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陆交通,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由泉州港为起点辐射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上千年以丝绸或丝绸制品为主要货物往来的海上交通线,被后人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1]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成为东西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时至今日,泉州城内遍布着丰富的与海丝相关的名胜古迹,从而造就了泉州特有的多元海丝文化,既有闽南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又有戏曲文化、宗教文化等。“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宗教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这些称呼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泉州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资源,深厚多元的文化资源。为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选题。从广播电视机构,到传媒公司,再到高等院校都将镜头聚焦泉州的海丝文化,拍摄、制作了一大批以泉州海丝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进而促进了海丝文化影像化的传播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长潇教授主编在《电视影像传播概论》一书中,根据影像的形态,“将影像传播分为静态影像传播和动态影像传播。”静态影像以摄像图片为主要形式,而动态影像是以声音和画面为主要构成元素的动态影像视频,主要通过摄像、摄影等电子设备获得。21世纪以来,新媒体应运而生,以静态图像为表现形态的影像传播逐渐变为以动态影像视觉为主的传播。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的影像传播,因此所谈及的影像主要是通过新媒体所呈现出来的以泉州海丝文化为主题的动态影像视频。在新的传媒环境下,需重新审视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现状,积极探寻适宜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新策略。
一、泉州海丝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目前为止,“人类的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阶段、纸质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和数字传播阶段。这个过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2]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个案的泉州海丝文化传播,在传播形式上也先后呈现为身口相传、文字印刷、影像传播的形式。早期的泉州海丝文化以人际传播的形式为主,由从事海丝贸易的商人、华侨将当地的建筑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等传播到沿线国家,人际身口相传的形式在传播效果和传播范围上都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印刷技术带来了报纸的诞生,报纸成为早期大众传播时代重要的媒介平台。报纸的出现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规模复制,人们通过报纸文字就可以了解到泉州的海丝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身口相传模式下时空的局限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以文字为主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影像传播代替,形象、直观的影像得到受众的喜欢,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网络视频成为受众接收海丝文化影像的主要渠道。“时至今天,视听媒体的发展可谓天翻地覆,出现了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网络直播、微电影、VR电影、电子游戏等各种影像形态。”[3]千姿百态的影像形态让泉州海丝文化的影像传播产生了新的变化。(一)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主体是利用某种传媒技术和工具传播信息并主动作用于他人的组织和个人。”[4]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影像视频的生产基本上被电视、电影制作机构所垄断,以海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电视剧或者电影,受众几乎是通过电视、电影等途径有所了解和认识。电视、电影成为了传播海丝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广播电视制作机构还是影视制作公司,海丝文化的传播者、生产者都是由媒介组织充当,带有明显的职业生产色彩。新媒体的出现,话语权垄断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开始从广播电视台、报社等传统媒体机构,向移动互联网用户转移。“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易用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让人人都有可能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充当起信息者的角色。”[5]网络与手机作为两种主要的新媒体,以惊人的速度融入到了海丝文化的影像传播之中,“特别是手机网民的持续增加,使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6]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不仅可以接收各种媒介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从事影像视频的制作、传播,生产工具完成了“去专业化”。如今放眼整个传媒环境,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主体既可以是以泉州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专业传媒机构,又可以是非专业化的传播机构、专业信息机构、民营传媒产品生产商,也可以是身边拥有智能手机的个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海丝影像文化的传播者。(二)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对象的年轻化。传统影像传播媒介下,海丝文化的受众都趋于老龄化,在笔者进行的《关于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媒介和对象》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通过传统电视媒介观看海丝文化影像作品的受众群体,年龄在45-55岁阶段的群体占据67%的比例,这也说明了在传统的影视传播中年轻受众的缺失和断层。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网民结构的变化。在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以2019年6月为统计节点,我国网民的总体数量有8.54亿.其中,手机网民人数高达8.47亿,网民中利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这表明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媒体访问互联网,而在手机网民中年轻受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90”后、“00”后更喜欢选择手机等新媒体观看、评论、转发各种影像视频,年轻群体逐渐成为影像传播的主要受众。(三)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随着影像传播的发展,影像传播的渠道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由早期的电视、电影媒介走向了互联网、多媒体、3D影像等新型媒介。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成熟,让网民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智能手机、移动平台等成为受众的首选。在这些传播平台上,QQ、微博、微信、短视频APP等都为各类影像视频作品搭建了展播平台,成为受众青睐的传播媒介。笔者以“泉州南音”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发现以“泉州南音”为主要内容的影像视频作品,分布在微博、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多个传媒渠道,其中以“泉州南音”为传播内容的微博有数个,既有以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泉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为代表的官方微博,又有个人微博账号。在微信中进行搜索,微信中有8个与“泉州南音文化”相关的公众号,有“泉州南音乐团”、“福建南音网”、“南音学习网”等,内容涉及南音文化的展播、南音文化的视频教学等。近年移动短视频的火爆,各类短视频APP的涌现,也出现了专门以“泉州南音”命名的APP,成为南音文化传播的专业平台。
二、新媒体下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存在的问题
建筑艺术之美分析论文
一、同构联觉对建筑艺术审美特征的作用
建筑作为造型艺术,其主要审美特征是视觉传达的直观化、空间布局的风格化、形式美法则的凝练化。
1.视觉传达的直观化
视觉传达的直观化,是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造型艺术运用物质媒介创造出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把具体可视或可触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直观的美感。
形体主要由线、面、体组成。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因素。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意味,比如,直线显示坚硬,横线显示平实,斜线显示有力,折线显示生硬,曲线显示流畅。倘再细分,垂直线给人以高耸感、严肃感,水平线给人以稳定感、安宁感,折线则包含着骚乱感、危机感。线条的这种审美意味广泛体现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美的领域,尤其在艺术创造中,它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艺术中,线条成为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朱光潜说:“建筑风格的变化是以线为中心。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哥持式’建筑多用相交成尖角的斜线,这是最显著的例子。”
2.空间布局的风格化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探索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导向的课堂模式。文章以外国建筑史课程为例,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建筑案例进行比较分析,阐释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如何融通与互鉴。通过平时作业设置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关注隐藏在建筑表象背后的原因与细节,鼓励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历史思维;传统;现代;作业设置;多样化
2013年3月1日,主席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过:“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①学习外国建筑史,不仅要掌握历史知识,熟悉历史发展,还要学会更好地运用历史,经过理性分析,指导专业的学习与实践。建筑历史知识对学建筑的人来说并不只是修养而已,技能与学问都要从中获取。对建筑历史要进行反思,既要反思建筑历史的性质又要反思建筑历史思维的性质。可见,运用历史思维学习建筑历史的发展演变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也同样重要。历史思维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可以将其理解为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即运用一定的理论,分析、解读各种历史现象,找寻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形成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具体包括历史时空理解、历史资料运用、历史解释、辩证思维等内容②。下面以我校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通过课程与作业的设置来阐述在教学中将历史与现代的融通与互鉴,避免理论授课的单摘要: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探索以一性,丰富学生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外国建筑史教学简介
(一)教学目的。学习历史,古为今用(见表1)。通过学习外国建筑史,了解建筑历史发展史实,掌握建筑的一般发展规律;理解并掌握建筑与经济、宗教、民族、传统等社会文化的脉络关系,拓展视角、开阔视野,探索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加深对建筑的理解,进而做到古为今用,丰富创作思维。(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有64学时,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使用《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本教材,共分为八个模块:绪论、古代亚非欧建筑、欧洲中世纪建筑、欧洲文艺复兴及文艺复兴后期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新建筑萌芽探索、新建筑运动高潮与城市建设活动、战后的建筑思潮、拓展模块。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为此,设置了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尝试用丰富多彩的作业设置形式来改变理论课堂教学的单一化。(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来设定问题,采用提问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然后引出新知识的学习;对于建筑作品的解析,通过提问的启发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师如何思考进行设计,如何在自己的设计中有所借鉴。2.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思维。选取经典建筑和经典事迹作为案例,加深学生对建筑思想的理解,任何一位建筑大师的思想都不是闭门造车而得来,需要融通与借鉴。比如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LloydWright)认为建筑应该是自然的,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强调建筑的人性化。他终其一生领悟到的引以为傲的空间观,却早在我国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有所论述。通过案例的对比,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赖特的流水别墅堪称经典,将建筑的有机性与空间的整体性高度结合,不过也有日本浮世绘的影子,让学生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3.鼓励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鼓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之一。在授课中讲述建筑大师的伟大成就时,也会让学生明白大师也是从学习中一点一点积累而来,鼓励学生勤思考善总结,运用历史思维理性分析问题,在学习与积累中不断进步。
二、教学中的历史思维
小议我国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摘要:本文归纳了建筑艺术与建筑风格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建筑艺术风格的意义,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讨论了城市化建设与传统建筑的保护问题,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展现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存价值。因此,在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城市化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关系极为重要。文章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对城市作出合理定位,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政策,使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协调一致。
关键词:建筑艺术;文化内涵;传统建筑保护
TheculturalconnotationofChineseconstructionart
Abstract:Thisarticleinducesthekeyquestionabouttheconstructionartandthebuildingstyleinresearch,proposesthe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ofconstructionartisticstyle.Itanalyzestheartisticstylewhichourcountrytraditionconstructionmanifests,discusses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ndtheconservationoftraditionalbuildings.Traditionalbuildingsareoneofthesignificantcarriersofth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Theydisplaythehistoryandcultureofacityandboasttheirconservationvalueofculture.Soduringtherapiddevelopmentofmodernurbanization,itisofgreatimportancetodealwiththerelationbetweentheconservationoftraditionalbuildingsand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Thispaperreviewsthetwoaspectsandindicatesthatasoundpositionofthecityshouldbeconsideredfirstandthenrelevantpoliciesforconservationaretobeadoptedsothataharmoniousbalancecouldbeachieved.
Keywords:constructionart;culturalconnotation;theconservationoftraditionalbuildings
一、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