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8 19:45: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筑实训总结

大学生建筑公司实训总结

今年暑假我一开端,我开端了慌张的暑假理论,准备和同窗一同去打工,以便补贴生活,减轻家庭担负和进步本人的实践入手能。。当我通知父母说要去打工时,他们都感到诧异:在他们眼中我还是孩子,平常又不太爱说话,况且我还没有出过什么远门,还能一个人进来打工?肯定吃不了苦,干不了几天就会回家。我也没想到本人在他们眼中竟然是这个样子。没方法只得在我家左近找一份适宜的工作.

“没有理论,就没有发言权”,只要亲身阅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觉得。今年本人的暑假和去年有所不同。其实学校请求我们积极参与社会理论,无非是想让我们提早接触社会,理解社会,这样才不会在真正走上社会的时分找不到生活的重心,于是我才决议今年要真正的去接触社会,品味社会的悲欢离合。

经过几天的奔走,在亲友的引见下到了**国际建筑公司工作。**国际建筑公司在钦州港建八栋商业住宅楼。

我的工作主要是担任资料的进出注销。为了做好工作,老板给我举荐了工地的项目经理。我让项目经理给我做了简单的上岗培训,经理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施工方面和平安方面的经历。随着经历的积聚,我的工作才能进步不少,这些进步能够说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协助。每当一车资料运进来注销好,每当一天的工作完毕,我的自自信心也就无形中增强了。

记得打工的第一天,我都不怎样启齿说话,和工地上的工人也没什么话说,很是放不开。暑假打工第一天的工作就在我的激情和疑问中完毕。有的时分做得不好,老板还要批判你。夏天天气很热,工地条件,伙食也不是很好,我有几次都想不干了,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认认真真做事。原来坚持下去,生活能够愈加充实,原来“自给自足”是应战与乐趣并存的。我敢保证从此我能够生活得比以前任何时分都好,都充实!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工地的管理中指摘下级是不可防止的。指摘也要用恰当的方式,既要与工人打成一片,也要坚持本人的威严。固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珍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他人批判你或是你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平心静气,只要这样才干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固然被批判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白表示你是真心在承受他们的批判。由于这样才干在失败中汲取经验,为以后的胜利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查看全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工程实训中心建设

1.1工程实训中心建设定位。一个真实而具有典范意义的实训环境,实际上在学生头脑中树立着现代企业形象,经过这种实训环境的熏陶,学生了解掌握现代企业本质特征[2]。建筑学专业以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为目标。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训环境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图1)。(1)注重实践教学与职业建筑师基本素质训练有机结合。培养方案强化实训和建筑师素质教育内容,与实习环节形成有序联系,通过实践认知,掌握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配合安排与注册建筑师考试相关的理论课程,增强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讲授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设计要求。(2)注重树立地域性建筑观念,提升建筑文化素养。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课程设置体现了对地域性建筑观的培养,通过设置建筑测绘、建筑认识实习等课程,提高学生对地域建筑技术(尤其是寒地建筑特点)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3)注重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实地工程勘察、实训与实践训练,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经济问题,不断提升学生从事本专业的责任心。1.2实践条件建设。传统的建筑工地实习和认识实习主要培训的是学生的基本辨识技能,使得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基础性的实践认识[3]。中心购买地源热泵、检测系统、测控系统等先进设备,成为培养具有多技能、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坚实后盾。同时,实践课程分为短期实践课程和长期实践课程。短期实践课程如《建筑认识实习》,实习周期为1~2周,实践教育形式主要采用参观、调研、考查、现场讲解等方式。长期实践课程,如《毕业实习》,安排一个学期。通过实习能够使学生独立完成实际工程的方案设计与实施的各个阶段;理解各专业之间相互配合的方式及重要性。1.3教师配备。为了确保实训中心有序、良好的运行,中心配备专任实训教师人员6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1人,青年教师2人,都同时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和企业工作经验。并且带领学生参加实训的教师均组织带队参加过各种建筑设计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有丰富的指导设计经验,这为工程实训的教学和建筑设计、工程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打造一支通达实务与理论的实践教学“双师”队伍,切实保障实践教学质量。1.4管理责任制。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训中心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有执行能力和推动能力的组织管理团队,以有效保证并促进工程实训中心的运作。实训基地配备主任一名,常务主任一名,主要负责工程实训中心的总体协调和组织、规划。下设“实训中心教学规划部”、“教学管理部”、“教学实施部”三个部门。实训中心教学规划部主要负责整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各环节,指定培养目标,组织教改研究及教材开发等工作,为教学实施部进行相应的培养方案设计及教学组织。教学管理部主要负责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实施部主要负责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组织,教师课程的统筹,帮助师生提升具体的实践能力。

2人才培养目标建设

民办本科教育作为现代国家高等教育的必要补充,在区别于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开拓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不断在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比重。借助于实训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技能、动手能力。我校的实训中心兼有教学的实验、实习、实训三种形式。通过长期、持续的实训训练,锻炼提高了应用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以专业设计课为主线,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课中专业技术教育。实践类课程与实验、实习、实训紧密结合。其中,短期实践课程有《工地技术实习》、《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等;长期实践课程有《设计院实习》、《毕业实习》。加强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设计项目、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现代工具、方法,通过调研、分析、设计等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实训中心信息化建设

3.1知识点网络化。建筑与规划学院在学校领导的督导和支持下,建成了适合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适用的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共分成三大主题建筑解构、20个知识点和50个外延知识点,并完成了信息点与互联网的互动扫码读取工作。3.2管理信息化。工程实训中心的选课、使用和管理基本实现了网络信息化。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网站中实践教学环节链接,查询按照节次的选课和使用情况,并进行选课;学生可以根据网站相关介绍了解并掌握现有可观摩、实践、实训、操作的相关资源分布情况、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指导等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工程实训中心的利用率,合理安排查询、验收、维修和登记等工作。三者相辅相成,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化分配,避免课程使用冲突和资源的闲置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查看全文

建筑施工模实践教学思考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现状;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改革;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进一步改革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内容、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不足之处、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改进、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实施、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教师在熟悉各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之间联系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从分析建筑施工模拟实训在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方面的作用入手,讨论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教学改革以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几个要求。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教学改革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施工技术为主线,与行业、企业专家联合按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建筑工程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用5个学期完成职业基础课程领域、职业能力课程领域、职业素质拓展课程领域的知识及技能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包括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第二阶段用1个学期的时间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

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现状

1.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内容

查看全文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1引言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建筑类主要专业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良好职业道德,能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岗位工作的技术型人才,而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具体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及教学改革将作为工程技术专业必修课是一种趋向,更是一种必要。

2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2.1实践教学的认识度不足。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实践教学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适应岗位学需求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当下各高职院校出于各种因素考虑,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了实践环节,但大多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则集中安排于学期的某一周或某一时段,没有将实践活动贯穿于理论教学活动之中,也没有达到用实践活动助推理论知识的强化与吸收。2.2实践教学条件较薄弱。实践教学和理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实践教学却不同于理论教学,它要求具备较高的条件,如充足的实训条件、实训设备,配套的实训教材、双师型的师资力量等。大多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训设备,适合许多课程实践要求,但仍无法达到实践标准和深度,更无法完成全部实践内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只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无形中出现了教学硬件设施与软实力不相同步的脱节态势。

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可以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在指在特定方法的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地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并能够对成果作出评价的能力。经过对相关企业和毕业生的调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为施工员、测量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因此在专业能力培养上,必须培养学生需具备建工工程识图、施工测量放线、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安全管理、质量验收及相关质量分析、资料整理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是指个人在职业生活中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评估及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社会能力则指学生需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群体意识及社会责任等能力。

查看全文

高职建筑材料教学改革探讨

一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不科学。目前,大多数高校建筑材料授课方式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表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打瞌睡、玩游戏等现象。不能实现差异化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其次,这种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创造和实践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满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1]。(二)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训条件。通过高校调研分析,受实训管理水平较低、实训成本投入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一套完备的实训基地。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教授建筑材料课程时仍然采用理论讲述的教学方式。理论课时的讲授超过80%,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相当严重。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就业后与岗位能力要求完全脱节,学生对所学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灵活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当中。表现出动手能力差,就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适应工作岗位。更谈不上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2]。(三)各部门教师间合作与协调不够。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跟该专业后续的一些专业课在实践教学中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但受教师间交流较少的影响,授课过程中存在知识点重复讲解,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统一的现象。导致有些知识点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阻碍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相关知识的积累。另外,上理论课的教师和实验课的教师往往各尽其职,缺乏教学交流,学生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的学生自我分析和创新能力较差。(四)课程考评不合理。课程考评是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建筑材料课程考核的办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考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此外,对学生实验课的考核也缺乏科学、合理评价,导致学生上课缺乏主观能动性,这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极为不利[3]。

二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改进基本思路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建筑材料教学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以外,高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引入一些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例如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加强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理论知识串接成PPT动画。将理论教学转化成趣味视频,学生可以课前自行观看视频,课上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实现翻转课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实验教学采用视频教学和实操的方式。此外,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也可与合作企业共同设计把与建筑材料有关的内容制作成录像,通过QQ、微信、微博等通信工具将教学课件和录像挂在网上,学生课前先观看视频,再进实验室亲自操作,这样避免了一些学生不愿“苦”读教材的弊端,实现课程教学手段多样化。同时也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针对目前教学效果考核的弊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设置一些个人或团队合作完成的作业,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核办法。(二)调研汇报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建筑材料这门课程设计的材料类型较多,受教学课时的影响,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对于新型材料或不常用的建材可能被忽视。为弥补教学中的这些弊端,教师可以将该部分知识通过市场、企业调研的方式下达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到建材市场、材料加工场及混凝土搅拌厂进行调研。通过资料收集、汇编形成调研报告。教师挑出完成质量较好或具代表性的报告,通知相应的团队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汇报,教师给出建议和指导,择期在课堂上各组展示本组的调研结果,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颠倒,变成学生主讲,教师听并给出建议与鼓励表扬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优秀学生引导其他学生的目标,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老师更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4]。(三)完善实训条件,开设综合设计性试验,启发学生创新思路。各院校应加大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加强实验室的安全和日常管理。同时,学校应注重与建筑企业的合作力度,丰富实训教学途径。由于建筑材料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试验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完成教材规定的验证实验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工程实际给出综合性试验题目,学生亦可自主设计其感兴趣的试验,采用自愿结合的方式将全体同学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检索等方式拟定试验方案,由实训教师负责对各组拟定试验方案进行指导形成最终的试验指导任务书。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由教师组织集中讨论和点评,学生根据试验结果和点评结果,总结形成试验报告书。教师根据学生试验过程的表现及上交的试验报告书进行评分。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合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大胆创新的科学素养[5]。

三总语

高职建筑材料该门课程内容丰富,课程教学中除了对常用建材基本概念和性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对新型材料的介绍,实现与时俱进。此外,受本课程性质的影响,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应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同时,学校还需高度重视学生技能训练,不断完善实训教学条件。

查看全文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对《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进行探讨。指出目前《建筑设备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生态文明、环保意识、团队合作、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成为“知知识、知方法、知成长、知社会、知发展”的时代新人,引导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以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设备工程;教学设计;课程思政;专业素养

1《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简介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建筑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建筑采暖与通风空调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等内容。是高等本科院校三大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内容,这三大专业在一门课程中分三大模块体现,共48课时,知识量巨大且不容易讲清楚。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课堂教学40学时,随课程实践8学时。根据高校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OBE教学理念后,结合社会与市场实际需求,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三个层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方面的识图知识和施工工艺,培养学生综合考虑和处理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和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能稳中求变、求新,使学生们逐步适应工程思维模式。再从课程知识点的来源和发展、技术应用、产业和市场中发掘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同时强调个人专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和家国情怀,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能严谨、认真、合规的对待每一项工程,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管理与创新能力。本课程开课时间在第五学期,前置课程有工程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等课程,后续有工程计量、工程估价等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2《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查看全文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是针对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工艺规范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一门主干课程。相较于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一些教学同行已经进行了一定改革,例如,教师主导地位不变,以学生为主体,一些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工程质量通病等内容很难单纯用语言来讲述,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相关施工视频来实现教学效果等[1]。但仅仅通过观看施工视频,学生记忆不够深刻,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需要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进行深入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增加装饰材料、施工技术的前沿内容。例如,抹灰工程包括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而装饰抹灰中的传统装饰抹灰,由于施工工序复杂、资源浪费等原因已逐渐被新型装饰抹灰所取代[2]。所以,教师要将新型装饰抹灰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讲授给学生。此外,增加水电改造内容,加大建筑装饰安全的内容,在每个分部工程后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从而增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内容。(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1.实训教学法。实训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它能够将知识与能力结合在一起,解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结合笔者学校“三期”工程实训室的建成,在实训室里,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分配任务,每组学生根据各自的工艺要求与条件进行实际操作,最后进行实训总结。实训教学法也可通过仿真教学软件的操作来完成,从施工准备、技术交底、到施工工艺,内容完整,操作性强。学生可通过软件,完成实训任务的每一步施工操作,教学效果良好[3]。2.信息化教学法。除多媒体投影教学外,引入国家资源库网站,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国家教学资源库,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并且在线完成答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反馈更方便快捷。同时,资源库里大量的微课资源,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3.现场教学法。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大型公装或家装施工现场,带领学生佩戴安全帽参观。在带领学生参观过程中,可邀请现场技术人员对该项目的工程概况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结合实际工程对当前进行装修施工的部位、施工准备、技术操作及安全技术交底等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三)考核标准的改革。由于部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以及新形势下学生思想的变化、自控力差等特点,采用“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的考核制并不能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平时不学习,期末考试前点灯夜战、突击学习,即使考试结果及格,但考试后大部分学习内容又还给了教师,记忆量不到10%。课程改革后,实行“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制,即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考核中,将学生的出勤、实训表现、随堂成绩、课堂表现等列入平时成绩中。其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校出台的学生出勤率达不到总课时以上取消考试资格的规定,做好每个学生出勤情况(旷课、请假、迟到)、实训报告和课堂表现三方面的记录,给出平时成绩,并在期末考试前统一公示[4]。

三、结语

本课程改革的特色在于抓住了新形势下深化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进行改革,顺应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并取得良好效果。由此可见,各院校应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培养出适应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查看全文

建筑装饰职业教育改革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速度和水平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提升,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对于从事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的教师而言,如何在城镇化大环境下,开展更加具有适用性的建筑装饰类教育课程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城镇化建设下,对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的需求,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城镇化;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技工

1新型城镇化对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的需求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的建设,为职业教育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城镇化对于建筑装饰类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的开展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用工需求会不断地增加,需要建筑装饰类职业学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技术工人。在此过程中,用工要求也会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提出新的要求,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下,技工的就业能力和高水平技能,必须达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用工需求。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很多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这些农村劳动力没有受过专业的职业教育,很难承担复杂的建筑装饰工作,职业教育中,必须培养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建筑装饰的要求。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可以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需要职业教育转向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对于建筑装饰类技术工人,要求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高、覆盖面广的专业技能。更加专业的建筑装饰类的职业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适龄劳动力,缓解用人市场的紧张状况,也有利于提高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在新形势下,深刻思考如何开展建筑装饰类的职业教育。

2新型城镇化下的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强化举措

2.1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很多技能人才,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于部分职业的需求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有脱节的现象。一是对于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而言,职业节能实训基地及其装备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并且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实训岗位教师比较稀缺。二是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后劲不足,学历高、实践经验多的教师少,课堂知识准备不足。三是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难以开展,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不能用于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2.2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强化举措。职业教育的初衷就是以服务和就业为宗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在新型城镇化下,以此为目的,结合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瓶颈,继续推进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适应城镇化形势发展。一是整合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资源,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我国职业教育学校越来越多,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将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利用优势进行互补,形成规范化的职业教育。例如,将本地区多所职业学校的建筑装饰类专业进行整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师资力量、教学条件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二是要加强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基础技能工程建设,重视职业教育过程中培训并重、产学结合。例如职业学校应当尽可能建设面向建筑装饰类职业的公共实训基地,在学习课堂知识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可以到建筑装饰类实训基地进行操作,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的能力,使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职业要求相适应。三是调整建筑装饰类专业的课程设置,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建筑装饰类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职业教育要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根据城镇化对于建筑装饰类人才和技能的需求,职业学校可以适当改变教学的课程和教学目的,开设和市场需求相近的专业课并进行实训,这样学生掌握技能并且毕业后,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四是根据新型城镇化对建筑装饰行业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可以和企业开展合作,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是最清楚的,学校可以一边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另一边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工作现场进一步了解知识和技能。校企合作下,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地适应市场,就业面比较广,可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

查看全文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与现行的建筑规范、规程、标准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文件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的相关要求和基本方法。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知道工程准备阶段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熟悉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掌握施工资料、建设监理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2能力目标

查看全文

建筑装饰工程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新形势下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专业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标准改革。本文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同时以专业核心课程《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为例,对其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并应用到新一轮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形势;课程改革;去库存;课时安排

一、引言

全国建筑类高职院校均设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确立的改革试点专业,自治区级骨干专业,国家示范性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针对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自治区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与需求,按照行业、企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任务设置课程,实现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培养具有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和一定的设计能力,并且能在相关岗位一线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几年前我国就明文规定要大力推广精装房,并且逐渐取消毛坯房市场。对于开发商而言,精装修在成本操控上具有较大弹性,而且在宣传上也有卖点。此外,从全国范围来看,楼市库存数据着实不容乐观。房地产市场的库存仍在不断增加。为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个别城市推出对个人新购买全装修成品商品住房的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成品商品住宅,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精装修房。政府各种利好政策促进了精装房市场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建筑业改革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写入《规划》中,强调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规划》指出,随着建筑行业改革的深入,不少企业人才危机逐渐凸显,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匮乏,制约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对精装房的需求加大,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规划》提出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匮乏,限制了行业的发展,所以培养一批适合时展、技术过硬的建筑装饰装修人才迫在眉睫。因此,新形势下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对主要培养建筑装饰施工技能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专业建设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标准改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