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6:54: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设计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筑设计知识

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建筑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也面临相同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对大学建筑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建筑设计基础(也称建筑初步,包括建筑设计基础Ⅰ、Ⅱ)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型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建筑学一年级学生。该课程既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起点,也是建筑设计的启蒙和平台课程,它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二到五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目前国内建筑设计基础教育改革多是将重点放在设计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上,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关注较少。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人才培养与教学的必要环节,作为专业的启蒙和平台课程,尤其应该强调专业学习的方法,以加强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自主学习。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建筑设计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链式教学的研究型教学方法,以期学生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养成自下而上地、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自然融通[1],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现有建筑设计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建筑设计教育主要引用西方建筑教育的方法、模式,改革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且教学改革多是“针对建筑学知识结构和设计问题的探索”(贾云艳等,2008)[2],忽视了本土学生的特色和他们的接受能力等人的因素,尤其是在建筑设计基础教育改革中这一问题更加明显。例如,西方国家在中学阶段就设置有相关的建筑教育内容或建筑实践环节,这使得他们的学生在一年级专业阶段的起步和平台就高于国内,而我国中学课程中没有建筑教育内容,直接引用西方的方法和模式,容易脱离实际,教学上可能会拔苗助长。再如,从国内应试教育背景下进入大学的建筑学一年级学生,大多数习惯于被动学习,还停留在“按照老师的规定和安排”去学习的阶段,难以主动建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互的贯穿,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联系、运用能力较差,学期,甚至学年末时,仍感不知所学。这对于一个以创造性设计能力为基本职业技能的专业来说,既大大影响设计的创造力,也不利于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链式教学的基本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采用链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方法以“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范式”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个体在认知规律下如何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学习和学会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实现有效、科学的自主学习;做到既教授建筑设计所需的各种基本知识,又能提高作为建筑师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正确学习设计的方法和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综合竞争力强的毕业生打好基础,实现建筑设计基础课的研究型教学。链式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专题化的设计单元”链接课题训练和将“项目-产品”模式导入设计环节中,来培养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学习。

(一)以“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范式”指导教学

查看全文

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住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行业也因此成为了21世纪的社会上的热门行业。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建筑设计教学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的设计理念很难在传统的教学中发挥实效性。同时,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下,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几乎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单向的学习过程使得教学效果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本文将从现阶段建筑设计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实现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改革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在21世纪的当今社会,信息经济文化交流速度不断加快,各种新思潮的涌入使得当代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与开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文化也面临着挑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行业水平就需要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教学给予更多的关注度。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核心所在,需要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1当前建筑设计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建的初衷是希望学生通过建筑设计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升华对建筑区域规划和设计理论知识的认知,并在一定建筑设计方法的指导下,对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提升。但是,在现有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下,建筑设计的实效性很难真正发挥出来。分析现在建筑设计教学方式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教师在课前对设计任务书进行简要的说明,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概述性的讲解,并结合一定的案例对教学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教师作为课堂的核心所在,学生只是知识的机械接收者。教师缺少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环节,学生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自然也不够深入具体,在进行设计方案的自行构思时也大多胡乱应付了事,走走过场。其次,缺少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忽视对建筑文化及背景方面的阐释,对于建筑设计的功能要求和特性与环境关系缺少深入的讲解。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大多只停留在形式,功能等显性层面,很难继续深入下去,在设计理念,设计深度上做文章。最后,教师在教学时“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理念也对教学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在教学时缺少对学生的深入引导和严格规范,等到正式交图阶段,学生才草草的做出设计图,一些高年级的学生甚至简单的抄袭或模仿了事,设计图纸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细节性的错误。

2对建筑设计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

查看全文

建筑模型在高职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我校高职建筑设计教学现状

1.1学情分析

(1)生源情况。作为高考第四批次招收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差、依赖性大,面对挫折容易屈服,遭遇困难易放弃,故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另外有些学生亲属从事建筑行业,或家庭环境较好,或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他们认为就业找工作相对容易,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依赖心理,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2)建筑概念与表达薄弱。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建筑制图、建筑初步、建筑构造等专业相关知识缺乏,空间想象力较差,建筑空间处理手法贫乏、单调,建筑设计中的空间、造型的概念与表达匮乏,用二维图示建筑语言表达设计思想,手绘基本功差,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建筑理念,与人沟通存在障碍。(3)缺乏学习氛围,专业交流少。在专业建设完善的建筑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专业教室通过初始图纸与模型配合进行建筑设计课的学习、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建筑方案,形成一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而在我校,学生建筑设计课上就是一支铅笔、一张纸在图板上描来描去,在缺乏建筑模型这一建筑语言的情况下,很难与同学、老师进行探讨建筑方案、对建筑设计进行有效解读,较难准确表达自己的建筑概念,相互学习、帮助的建筑氛围营造的不够浓厚。(4)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没有建筑模型参与教学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建筑热情尚未激发,学习兴趣没有得到鼓舞,每次的建筑设计课,面对二维初始图纸,建筑空间如何处理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建筑造型的体量关系如何交代,学生感到茫然,教学效果欠佳,设计深度不够。

1.2教情分析

(1)教材滞后、内容欠完善。高校作为教学育人的场所,所传授的知识具有社会领先的地位,但社会上的新知识、新科技变成为高校的教材要有一个过程,这使得教材很难避免滞后现象。我院建筑系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筑设计教材,已经用了上十年,教材中的建筑设计原理还是经典的,而对于民用建筑各个专题,就觉得教材的显得落后了,近几年,很多建筑设计规范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与调整。此外,建筑设计教材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概念生成与表达的教学内容基本没有描述,教学内容的尚有缺陷,这不仅表现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涵盖面上,也反映在对有关知识的应用方面。(2)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世界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迅猛突起,计算机进入建筑领域,使得过分依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教学中强调SKetchUp虚拟的三维空间,甚至仅靠二维初始图纸进行建筑概念的表达,在最后依二维平面进行立面设计的建筑模型就是纸糊的火柴盒。在教学环节的作业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技巧,轻思维;重表现,轻创意”,而建筑模型在建筑设计初期阶段的重要性被忽视,对建筑设计从宏观到微观上的逐步深入的教学过程未引起重视,对建筑模型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较少。

2概念与表达———建筑模型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多媒体技术对建筑设计教学的影响

摘要:当前,很多建筑设计教学课程中都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其技术的应用之所以短时间内快速普及,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打破传统建筑设计教学的束缚,为建筑设计提供可操控、高效管理的处理平台,使教学的效果更直观、学习锻炼的机会更多。本文从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影响入手,探究建筑设计教学应当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其能配合当前的教育工作,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影响讨论

建筑设计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该学科的专业知识浩如烟海,体系庞大且冗杂,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操作能力。受市场经济影响,建筑设计专业的人才开始被社会所关注,这样的关注度也进一步影响、改变了建筑设计教学的表现。

一、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目前,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趋势已经明朗,无论是哪个学习阶段,学生都会在学习中接触、了解到多媒体技术,如:微课堂、互联网教学、学习软件、网络资源等,这些技术以其独特的教学能力和影响被教育界所关注。可以说,从发展背景来看,多媒体技术更适合建筑设计教学的实际,因为传统纸质建筑设计的方式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网络制图、CAD编程、计算机程序编辑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安全度,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便捷的建筑设计学习环境和锻炼环境。建筑设计教学学习周期比较长,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制图、绘图和一些建筑设计原理之外,还要结合建筑设计经验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检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配合的学习情况可以与多媒体教学形成良好配合,如:CAD、Photoshop、3DMax等都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软件,这些软件以建筑设计不同阶段、不同任务为平台设置编辑而成,包含地基设计、自动化钢结构设计、石墙设计等,软件的专业性越强,软件可容纳和包含的误差就越精确。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建筑设计虽然需要凭借多媒体技术来丰富,但是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对现实教学造成影响。多媒体技术的两面性,需要建筑设计教学从实践角度克服困难和障碍,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优势影响

查看全文

景观建筑设计理论教学探析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如何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重要的内容。高等教育必须要承担其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责任。其中,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是对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进行研究的学科。景观建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涉及建筑、园林、规划等众多领域。景观建筑通常是指在公园、广场、风景区等场所中出现的自身具有景观标识作用的建筑物。景观建筑拥有景观与观景的双重功能。相对于一般建筑来说,景观建筑生态环境优美、地域文化结合紧密、造型合理、关注观景与景观的和谐。由于景观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十分重要,所以景观建筑的设计相对于其他建筑来说更需要重视并更需要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理论知识的融合。

《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一书从学科前沿角度出发,全力探索现代景观建筑的新设计、新案例、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将国内外现代设计的最新理念和研究成果应用到设计案例中,可以使得读者更好地把握理解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的内涵。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是以功能、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作为支撑,《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也对现代景观建筑的材料应用、结构应用、设计表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该书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分析详实,是不可多得的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书籍。全书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概述,第二章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理念的广延性,第三章为现代景观建筑空间构成,第四章为现代景观建筑的建构特征,第五章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方法和倾向性,第六章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经典案例及其分析。可以说,《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为现代建筑设计教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各个国家对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师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一些国际著名高校都先后设立了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就当前我国国内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开设情况来看,各个高等院校也逐渐开设了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对景观建筑设计的教育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整体来说,当前我国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课程定位不准确。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对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教学进行准确定位,有助于使得各专业更好地汲取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的专业知识,并使得各个专业可以在各个角度推动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教育发展。当前各个高校都会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利用高校内资源共享的特点,结合当前高校内相关专业对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开展不同倾向的调整。例如,农业院校则会在景观建筑设计教学中融合农业、植物的相关课程;建筑院校则会更多地融入土木工程课程。这种多元化的专业定位使得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在得到全面综合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新问题,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寻找到不同学科的侧重点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内容。第二,景观建筑设计教学各个环节不够协调。当前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以及设计实践三个关键环节。从整体上来看,这三个教学环节开展的思路十分正确,但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实际上仍然存在问题。在景观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有的偏向侧重于理论教学、有的偏向侧重于实践教学等情况。

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交叉融合情况较少,各个环节往往单独开展,各个步骤相互独立,从而导致教学成果理论与实践脱节,相互之间难以相辅相成。基于当前景观建筑设计教学开展存在的各项问题,景观建筑设计教学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以帮助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当树立明确的景观建筑设计理论教学目标,在借鉴国外景观建筑教育的基础上,融合我国对景观建筑设计师的需求来设立景观建筑设计理论教学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景观建筑设计理论的学习中掌握景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景观建筑历史与理论,掌握人的心理活动、地方文化以及地方生态环境与景观建筑设计的关系。掌握植物学、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正确灵活地利用植物、水体、地形等自然要素来实现相应的生态景观建筑效果。

熟悉掌握景观建筑设计的相关政策、经济、法规常识,了解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在景观建筑设计理论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该进一步突出理论教学的重要性,纠正当前景观建筑设计教学中过度关注实践教学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通过各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将景观建筑设计课程实习环节中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实现,以便在理论课程中就可以带领学生融入生动、形象的景观建筑设计中。同时,再加以对辅助案例分析,对国内外优秀的景观建筑设计的案例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互联网资源、板书讲解等多种方式,将课程实践环节中的知识进行理论化处理,在课堂上实现,以便在景观建筑设计的教学中可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双重效果。

作者:范昭平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查看全文

浅议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包罗万象,如空间、轮廓、色彩等等。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小部分,但却至关重要。以下,笔者将就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具体化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建筑和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都有了蓬勃发展。如今室内装修更成为建筑活动的继续,变得必不可少了,但当前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修存在一些较为普遍和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室内设计师或是装饰设计师以及一些大众孤立地把室内设计作为一项装修来看待,而没有作为一个建筑的内部环境来看待,没有认识到室内设计是包括使用、心理、物质与精神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设计。又由于一些室内设计师对建筑设计及建筑空间的不理解,孤立地来搞设计,结果出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对建筑功能及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出现使用不便,改造室内空间时误打承重结构而造成危房等等。因此,室内设计师应充分理解和认识建筑设计。下面就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联系作出分析。

1室内设计是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

室内设计就是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不论是在建筑构思、材料选用还是在使用功能及精神审美上,很难让一个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不考虑内部空间的功能、组成与形式的问题,或进行室内设计时不考虑建筑总体设计与调整的问题。建筑的形式是由使用功能及精神功能而来,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建筑的内部空间及形式,这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内部空间的设计,即室内设计。人们经常提到“建筑的形式”,严格地讲它是由空间、体形、轮廓、虚实、凹凸、色彩、质地、装饰等种种要素集合而形成的复杂的概念,而室内设计同样也包括了这些要素。纵观东西方建筑及近现代的重要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无一不重视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如近现代的赖特、阿尔托、密斯、贝聿铭等建筑大师,他们不仅仅是对整个建筑空间的内外进行设计,而且还包括室内的家具、灯具、装饰、陈设等一切方面的设计。尽管室内设计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是整个建筑设计和建筑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共同组成了建筑的整体。

2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风格同时受到时代、文化及艺术的影响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乃至家具的风格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与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如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民族风格、构成主义、后现代风格、现代风格等等。如20世纪出现的构成主义把矩形、红黄蓝三原色、不对称平衡作为三要素,具有代表性的是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随后,里特维尔德根据构成主义的原则,设计了著名的红、蓝、黄三色椅,其设计的建筑也明显地体现了构成主义的影响,如著名的施罗德住宅。建筑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建筑,包括室内装饰与家具设计,都精炼到不能再改动的地步,于是创造了一种以精确简洁为特征的建筑艺术,并富有结构的逻辑性,提出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少就是多”的设计哲学,并影响了诸多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师。

3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不断完善

查看全文

建筑设计基础思政教学研究

【摘要】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颁布之后,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建筑设计基础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制定教学思政目标,通过深挖思政元素,凝练经典案例,丰富教学方式等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证明,把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文化自信、职业道德培养等德育内容融入教学,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启蒙对本专业的热爱与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建筑设计;教学改革

教育是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引方向。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建筑学科、城乡规划学科及风景园林学科开设在大一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在进行专业设计训练前的基石,对学生专业的基本认知、基本设计技能的掌握以及专业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建筑设计基础的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及思想道德培养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课程概况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一方面会通过学习基础的建筑设计理论,使学生对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行业现状、建筑历史、建筑设计方法等有较为系统的认知;另一方面提供循序渐进的设计思维引导和专业表现技法训练,通过绘图表现技法训练、设计构思、绘图、模型展示等实践教学环节,规范学生的设计表达,让学生感受到创造性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设计思维能力。课程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在之前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因各种绘图软件更新换代快,操作更便捷,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需要平心静气才能做好的建筑手绘表达技法缺乏兴趣,觉得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用处不大。学生学习目的过于功利,心态浮躁,具有畏难情绪,工匠精神缺失。因此在建筑设计基础课中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职业操守,提高专业学习素养与技能的问题已成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建筑设计基础思政教学目标

查看全文

谈建筑设计教学革新

建筑类型颇多,功能各不相同,其涉及到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建筑设计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实体及其构成的空间两个方面。《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内容是解决各种建筑物设计中的共性问题,因此该课程一直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认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多数同学对此课程十分重视也很感兴趣,但是对知识的理解不深,缺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效果不理想。同时,我们感到课程本身还有不足之处,课程架构不是十分完善,具体表现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建筑学低年级的学生,一些新的建筑设计理论由于本身的内容特点,不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而高年级又没有相关的课程,所以只能简单讲述,学生理解不深。从各年级的设计课任课教师反应来看,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建筑设计原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不断创新。以下结合我校改革的情况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大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大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培养综合能力,注重激发创新意识,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满足教学要求,完善新的教学大纲,为相关的建筑理论提供支持。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1.结合新的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下,新的培养方案提出建筑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建筑学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将来应能顺利走向建筑师岗位。建筑设计原理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需要根据新的培养计划,与时俱进地完善教学。我校原有课程是整合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工业建筑设计原理》三方面的内容而成的。同时,结合了场地设计和人体工程与建筑环境行为学两个专题。课程的内容基本符合建筑学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是场地设计这个专题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都有较大的困难,只能用贴近学生自身生活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不是很适合在此年级学习。人体工程与建筑环境行为学的内容在随后的《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中也有所涉及,在课中讲解略显重复。因此结合新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有所调整,将原有的《建筑设计原理》调整为《建筑设计原理(1)》和《建筑设计原理(2)》,学时由原有的48学时增加到两门各32学时,共64学时。开设的时间为第三学期和第五学期,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建筑设计原理(1)》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其课程内容着眼于基础,重点分析建筑设计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到以后的建筑设计中去。《建筑设计原理(2)》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选修,其课程内容着眼于提高,针对高年级同学在设计中遇到理论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理论,补充必要的设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表1)。这样将课程体系调整以后,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教学上有所侧重,能够较好的结合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有的放矢,经过一段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2.结合实际需要,安排教学内容

查看全文

建筑设计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此次课程改革建立在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有相通的专业认知结构基础之上,明确了城市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从建筑本体到多维度思考的教学目标,构设了任务多样,主题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模块化课程框架,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结构;建筑本体

1.城市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基本情况

1.1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的差异。我校城市规划专业成立于2006年,依托于建筑学专业开办。事实上现代城市规划学科早期也是脱胎于建筑学。“因为建筑师们能够把对城市的理想通过工程技术手段表达出来。••因此建筑学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然而建筑师难免受到自身专业的局限,他们关注的是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把城市看成是扩大了的建筑学。”[1]随着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市规划专业越来越突现出它与建筑学专业的差异。“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的功能主义规划教育已不适合形势的需要”[2]。建筑学专业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有着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侧重微观的物质实体,如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形态空间等。城市规划专业研究城市或者区域的发展态势,从宏观层面加以控制和引导,需要综合政治、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等多方面学科知识,成果以法规政策等文字形式为主,结合侧重抽象表达的图纸。建筑师关注建筑单体的内部具体使用和外部空间形态,而在规划师的眼中,建筑单体是面上的一个抽象的点,注重其选址、与周边环境及城市的关系等,但规划师也需要掌握基本的建筑设计知识来判断建筑作品的优劣与否;在研究城市实体空间形态时,既要有宏观的规划思想,也要有具体的建筑设计手法。所以城市规划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设计基础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多参考建筑学专业来进行安排。1.2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按照建筑类型进行安排。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安排在二年级,在课程改革之前主要按照建筑类型来进行教授,即根据建筑的类型不同和规模大小从简单到复杂来设定题目内容,一般一个学期安排2个建筑设计任务。以2010年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为例,第一学期的题目分别是农民工宿舍,小别墅设计和幼儿园设计,第二学期的题目是文化活动中心和中小学建筑设计。按照建筑类型来安排课程适合建筑学专业的培养要求。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再到四年级,每个阶段安排有不同难度的设计任务,并侧重不同的训练点。如高层建筑设计注重结构知识和消防规范,医院建筑和交通建筑等注重流线布局等。相比较,城规专业同学在二年级接受的建筑设计训练比较有限。

2.城市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规划专业低年级的建筑基础课和建筑设计课程多由建筑学专业老师来承担,如前所述,教学内容的设定按照传统建筑类型来组织,多把它归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范畴,没有考虑城市规划自身的专业特征,也没有纳入到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里。和三年级的课程缺少衔接。而且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多强调物质空间形态的设计手法以及相关工程技术和规范的学习,它与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宏观抽象思维有一定差别。2.2有些题目的设定超出了学生实际理解能力例如别墅题目的设定是超出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虽然别墅是住宅建筑类型,但它的重点是普通居住功能之外的超尺度空间及独特形象带来的身份和精神的象征,这是有较多社会经验的中年人所追求的,不是初涉社会的大学生能真正理解。所以学生所做的别墅设计多是对各种经典案例的模仿,很难有自己真实的见解。有的题目假题假作,没有真实场地,只有纸质的地形图,使用者需求也不明晰,各种设计限制条件基于想象。这些让学生误解建筑设计是一种可以天马行空,脱离实际的主观表达,从而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2.3对建筑本体的思考不足。依照建筑类型进行的教学安排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学生陷入只知道某几种类型的建筑设计,而不知道其所蕴涵的设计方法,只知道同一类型建筑运用规律性的解决方法,而意识不到具体差异的存在。”[3]可能会导致有的学生可能只会设计学过的建筑类型,就不会设计新的建筑类型。其实不论何种类型的建筑,最终都可分解为材料,空间,场地等各种物质要素与人使用之间的关系。建筑设计就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将特定地块上的各种要素通过某种合适的手段进行综合组织的过程。如何理解、分析和组织这些要素才是设计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对建筑本体的思考过程。不同建筑类型只是因为解决的问题有差别,设计过程的切入点或者侧重点有所不同,特征各样的建筑面貌是自然结果的呈现。所以让规划专业的同学在短时间里能相对完整了解建筑设计的过程,必须跳出建筑类型的思维方式,强化对建筑本体的思考,不拘泥于学习的建筑类型数量有多少。

查看全文

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运用

摘要:现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设计教学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建筑设计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可或缺。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上的应用改变了建筑设计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建筑设计者的创新能力。该文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教学上的意义,探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最后为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者;多媒体技术;建筑设计

一、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的意义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者的压力较大。为了能够设计出优秀且受人喜爱的建筑,人们应该努力提高建筑设计教学水平和质量。人们要与时代接轨,紧跟发展步伐,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教学中。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塑造一个全新的建筑设计领域,充分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培养更多优秀的建筑设计人才。

二、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优势

1.丰富的表现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