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0:33: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历史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筑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工作。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街区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保护研究

摘要:古建筑是历史文化古镇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记载着古镇的发展兴衰和历史沉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在古镇保护规划中,必须将建筑规划作为重点,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使古镇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阐述了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原则,并以运漕古镇为例,探讨了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措施,以期对保护古镇建筑、重塑古镇文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历史文化;运漕古镇;建筑规划;建筑保护

古镇拥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古建筑,记录着古镇的演变历程,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古镇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大肆进行商业开发,对原有的古镇建筑和古镇文化造成了破坏,使古镇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特色[1]。为转变这一现状,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工作,对古镇建筑进行保护性规划,以维持和修复古镇建筑原貌为基础,适度配合建筑改造工程,确保古镇建筑形成统一和谐的建筑风格,彰显古镇历史文化底蕴。

一、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其最终目的是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建筑进行保护,从而避免这些建筑遭到破坏。对古镇建筑的保护要从整体性入手,既要保护建筑本身,还要保护所有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其中,对建筑本身的保护包括建筑结构、空间肌理、历史风貌等物质环境;与建筑有关的历史信息包括传统文化、地方风俗等,这样才能使古镇建筑真正意义上保持完整性[2]。(二)原真性原则。历史文化古镇建筑归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真性是首要原则。故此,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时,要遵循原真性的原则对古镇建筑进行保护。古镇建筑的原真性是历史的遗存,不包含任何伪造的元素在内,只有保证建筑的原真性,才能使其体现出应有的历史价值和其中蕴藏的文化信息。虽然现存于世的古镇建筑数量较多,但真正能够保存所有历史信息的却少之又少,究其根本原因是古镇建筑的原真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要想避免这样的问题继续发生,就必须遵循原真性的原则来保护古镇建筑[3]。(三)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历史文化古镇建筑的保护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对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建筑进行保护的目的是使其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换言之,对古镇建筑的保护是为了促进古镇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对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时,要遵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达到改善古镇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对于发展中的新建部分要控制得当,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因为多会影响到古镇建筑原本的风貌,少则无法起到促进古镇发展的效果[4]。(四)人本性原则古镇的历史遗存与原住民的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在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中,对这些留存于世的建筑进行保护时,要遵循人本性原则,从而使当地居民认识到建筑保护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益处,这样居民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并配合古镇建筑保护工作的实施。

二、运漕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措施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建筑工程管理探析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提升具有保存文化多样性、改善生活居住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注重历史环境的还原,同时平衡经济与居住功能。本文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工程管理为例,首先在街区概况与历史、工程目标与要求等方面进行介绍。随后针对街区现状提出了工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以分类保护建筑、综合规划基建、打造多元主题的方式为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文化;历史;建筑;古城安顺

在春秋时期成为夜郎邑,战国时期夜郎国建立后成为其首都。安顺府城始建于公元1381年,在600多年的发展中城内兴建了多处庙宇建筑。明代以后由于是卫城、州城及府城的共同所在,安顺地区的人口持续增加,房屋民宅日渐密集。上世纪90年代安顺启动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旧城改造破坏了原有城市格局,街区空地逐渐被建筑填满。近些年古城建设速度明显提升,高层建筑增多,安顺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安顺为数不多的历史地段之一。因此对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提升成为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将管理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在本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与特点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作用。1.保存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民族在各自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包含物质与非物质两部分,其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历史文化建筑。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历史文化街区在快速发展失去了原有的风貌,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大损失。近年来,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例如成都市青羊区的宽窄巷子、浙江省桐乡市的乌镇、江西婺源古镇、山西省平遥古镇等,通过对古城或街区的保护与提升实现了地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共同组成了我国多样的地域文化。2.改善生活居住环境。文化街区或古镇是由前人的活动场所发展而来,目前国内的主要历史文化街区都具备一定的居住功能,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区域。由于过去在发展中对古街区的发展定位不清晰,导致历史建筑不能得到统一的修缮,由于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出现大量在古建筑结构中加入现代建筑部件或在古街区内无序建设现代建筑设施的情况。缺乏统一规划使当地居住环境混乱,配套基础设施不到位。因此,通过科学的保护与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3.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纵观国内的古文化街区或古镇,在历史发展中以农业或商业作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的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未能形成具有规模的工业经济,导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伴随国家经济转型,新时期下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古街区因其具独有的地区文化属性或建筑的艺术观赏性,使其成为良好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1.注重历史环境的还原。由于古文化街区的历史传承性,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注重对其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还原。古文化街区一般为历史古城或古街道演变而立,地理位置上大多处于城市核心部位,在建筑风格与街区环境上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逐步失去其特性。例如成都市在2007年启动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在改造中由于原砖墙破坏情况严重,需要全面修葺。施工中为还原历史环境,采取了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将原有的残断、斑迹以独特的垒砌、陈列方式嵌合到一起,并配以图景与文字说明,从而形成了信息记忆,体现了良好的时空跨越感。2.平衡经济与居住功能。古文化街区的开发不能仅以提升经济价值为目标,也需要兼顾其居住与生活功能。人是文化与历史的创造者,脱离第一性的精神无法独立存在,历史文化街区脱离了居住与生活则成为空洞的建筑,从而失去其文化意义。同时,环境的改善也利于古街区作为旅游景区的价值,从而提升经济作用。例如乌镇古城在2007年开放的西栅景区,相对于原有的东栅景区进一步增加了客栈、餐厅、剧场等建筑。同时优化了道路交通规划,扩建停车设施,结合预计游客接待量在能源工程、环卫工程、电力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与施工,同时重点进行了夜景照明工程建设。从而使古镇具有了更好的居住环境,逐步发展成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古镇。

二、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工程概况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建筑空间再造研究

一、历史文化建筑空间再造的背景

历史文化空间最主要的特质是一种历史文化精神,显现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多层内在价值,延续城市文脉,成为当地人们的心理归属和精神寄托。下面以淮安市清江浦漕粮仓储历史文化建筑空间为例,初步探讨该建筑空间再造设计的方法。清江浦漕粮仓储空间已受到自然的损毁和人为的改变,几乎消失殆尽。但是其对于淮安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重要,因此漕粮仓储建筑空间的再造能够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又适应现代生活的景观环境。再造建筑空间设计应不拘泥于历史环境的复原和历史材料的限制,而是注重意向的环境再现,即清江浦漕粮仓储文化精神的表现设计。如国外的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设计,国内的绍兴书圣王羲之故居—兰亭设计和广东中山市岐江公园设计等。

二、清江浦漕粮仓储历史文化概述

从隋开凿大运河以来,淮安就一直处于要冲地位,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淮安为附近南京、江西、湖广、浙江等省粮食汇集之地。每年通过运河经淮安运输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的三百万石的漕粮。自唐宋以来,漕运实行“江船不入(淮)汴,汴(淮)船不入江”的“兑运”。因此需要在淮安清江浦建立一座大型的周转粮仓,明代初期明永乐十三年(1415)常盈仓就此诞生。不久因漕运实行长运制度,常盈仓中转的漕粮逐渐减少,最后仓库缺少维护以至于被废弃,清代在常盈仓西边重新选址建设丰济仓,但规模远不如常盈仓。此两仓都是漕粮储存和转运的重要粮仓。常盈仓在清江浦的兴旺时期虽然不长,但是对清江浦的建设发展却有重大带动作用,淮安知府金铣《重修清江浦漕运厅事记》称,“乃卜淮阴之地,惟清江浦宜为仓百区,命中贵二人以主之(即监仓户部分司)……于仓之北沿河之滨,立南京及中都、江北各卫船厂……仓之西北建灵慈宫(天妃宫),为祝禧之所……宫之旁稍西为此厅事(漕运厅),便于总制也”。此文说明,由于清江浦常盈仓储区的建立和发展,先带来了淮安清江浦地区的初步发展,后又带来了户部分司、工部分司、漕运分府、督造船厂、天妃宫等一批机构的建立,使得该地区由空旷之地变成了以仓储和造船为主体的城市格局。明代在清江浦建设常盈仓,设立淮安三关之一的户部储粮,实行兑运制度,因此常盈仓为国家的漕粮中转仓。那么作为中转仓,有其一系列的转运程序,分别如下:验粮,从码头搬运粮食到仓库区,晾晒,进仓储存,兑运装袋出仓,从仓库搬运在漕船。此中各个程序都能大量的反映出清江浦漕粮仓储的历史文化。如验粮程序可以反映清江浦漕粮收验过程的收验制度、收验方法和收验工具等。清江浦漕粮仓储区除了仓储粮食外,还有兼做军储仓和预备仓的作用。因为在明清时期,淮安地处淮河和黄河交汇之处,加上淮安雨季集中,从6月下旬到8月下旬,淮河流域72天时间内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到年雨量40%~50%之多,所以该地水灾频繁。淮安还是长江以北,大运河上的第一座重要城市,位于南北分界的要冲之处,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我们在丰济仓图中发现有多座碾坊、碓房和米作坊等。灾难时,发挥粮仓作坊的功用,将谷类粮食碾磨成麦或者舂米,能够有效的施粥赈灾或者用作军粮。

三、清江浦漕粮仓储建筑的功能特点

根据对丰济仓当地居民的询问调查、光绪八年许元琳杨雨蕤绘重建清江丰济仓廒全图(图1)的研究以及对照比较北京南新仓,鄂西北郧县大丰粮仓和杭州富义仓,总结清江浦漕粮仓储建筑有以下一些功能特点,参见丰济仓仓廒建筑单体推断图(图2):1、防潮性:仓库墙基为条形石材高出地面,墙体厚实,屋顶为悬山顶,这与当地硬山式民居建筑完全不同。2、隔热性:屋顶较厚。侧高窗和檐廊,从图上我们发现丰济仓的侧高窗开的较大且较低,而粮仓的开窗要尽量避免阳光的直射,因此廊檐的作用正好阻挡了直射的阳光,使进入仓廒的光线都需要二次以上的反射,有效的使室内既能有良好的通风,又能合理的避免阳光的直射。3、通风性和防水性,淮安雨季集中,黄淮并流,水灾频繁。因此,仓廒不仅有较高的台基,地面铺设青砖,其上设置高达80厘米左右的地阁,其上铺设木板。这样既可以有效的防水患,也有良好的通风性。墙基上间隔一定距离有小型的通风孔,屋顶上设天窗。巧妙的使空气形成横向和竖向的立体流通。

查看全文

公园历史文化仿古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柳州市蟠龙山公园园林小品以“明清风貌、粉墙黛瓦”的仿古建筑为特色,设计结合地域特点,秉承尊重历史文脉的理念,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传统建筑语言新的生命力。对公园文脉及其背景下衍生出的仿古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让更多有意义的仿古建筑在园林景点开发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公园;传统文化;仿古建筑;文化建设;建设融合

1  引言

蟠龙山公园位于柳州市柳江之东,园内三峰临江绵延,形如蟠龙。柳州民间有云:“东有宝塔西有鹤,南有马鞍北有鹊。”蟠龙山公园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同时也是负有盛名的柳州“古八景”之一。园内规划建设有历史、道教、佛教、儒家等文化区域,呈百家争鸣之势。仿古建筑作为历史、时代、人文文化的载体,对园林景观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1]。文章以蟠龙山公园为例,对园内母子双塔(文光塔及蟠龙塔)、盘古庙及王氏山房等仿古建筑进行分析,浅谈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仿古建筑设计,以此引发一些对园林小品的设计思考。

2  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础建设融合的意义

近年来,许多地区为响应政府对旅游开发的号召,盲目建设大量无意义的仿古建筑。更有甚者,仿古设计不参考营造法则而建,使其形式不伦不类。纵观中国园林发展史,亭台楼阁之设计与公园景观的营造相辅相成,且成熟的建筑设计能够提升公园文化品质,带来经济效益[2]。仿古建筑的设计应遵循传统营造法则和装修、装饰构件,将其与现代结构、施工、材料、技术相结合,使仿古建筑再现古建文化特征的同时,免去许多后期保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耐久性和抗震性[3]。但如果仿古建筑的建设没有依托任何文化历史背景,只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盲目地生搬硬套,就犹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对于公园的基础建设,如果没有考虑其中文化背景,也发挥不出自身地域文化特色,无法延续历史的发展。所以公园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础建设风格相互融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查看全文

公园历史文化仿古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柳州市蟠龙山公园园林小品以“明清风貌、粉墙黛瓦”的仿古建筑为特色,设计结合地域特点,秉承尊重历史文脉的理念,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传统建筑语言新的生命力。对公园文脉及其背景下衍生出的仿古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让更多有意义的仿古建筑在园林景点开发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公园;传统文化;仿古建筑;文化建设;建设融合

1  引言

蟠龙山公园位于柳州市柳江之东,园内三峰临江绵延,形如蟠龙。柳州民间有云:“东有宝塔西有鹤,南有马鞍北有鹊。”蟠龙山公园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同时也是负有盛名的柳州“古八景”之一。园内规划建设有历史、道教、佛教、儒家等文化区域,呈百家争鸣之势。仿古建筑作为历史、时代、人文文化的载体,对园林景观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1]。文章以蟠龙山公园为例,对园内母子双塔(文光塔及蟠龙塔)、盘古庙及王氏山房等仿古建筑进行分析,浅谈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仿古建筑设计,以此引发一些对园林小品的设计思考。

2  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础建设融合的意义

近年来,许多地区为响应政府对旅游开发的号召,盲目建设大量无意义的仿古建筑。更有甚者,仿古设计不参考营造法则而建,使其形式不伦不类。纵观中国园林发展史,亭台楼阁之设计与公园景观的营造相辅相成,且成熟的建筑设计能够提升公园文化品质,带来经济效益[2]。仿古建筑的设计应遵循传统营造法则和装修、装饰构件,将其与现代结构、施工、材料、技术相结合,使仿古建筑再现古建文化特征的同时,免去许多后期保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耐久性和抗震性[3]。但如果仿古建筑的建设没有依托任何文化历史背景,只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盲目地生搬硬套,就犹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对于公园的基础建设,如果没有考虑其中文化背景,也发挥不出自身地域文化特色,无法延续历史的发展。所以公园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础建设风格相互融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查看全文

木建筑历史文化论文

一、大唐佛教寺院建筑特点

唐代寺庙建筑的基本特点是:(1)寺庙的屋顶平缓,而屋檐延伸深远,柱子比较粗壮,斗拱的比例大。寺庙使用板门、真棂窗的地方比较多。单体建筑呈现出来的是庄重朴实、美观大方的风格。(2)木质建筑是唐代佛教寺院艺术加工和结构统一的结果。唐代寺院木建筑的特点是气势宏大,规整而统一。(3)唐代佛教寺院的柱子、斗拱结构、梁木等构件,其承载压力的状态与构建存在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了力与美的高度融合。(4)寺庙的色调简洁明快,屋顶四角舒展、平远,门窗的设计效果朴实无华,整体呈现出来的是庄重大方的形象。

二、两座仅存的唐朝寺院建筑文化分析

佛教历经规模庞大的灭法运动,多达四次,此后,中国的佛教艺术和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也因此走向没落。在悠远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里,人们很难再看到唐朝以前的地面建筑了,也许是自然灾害、灭法、战乱和木建筑寿命短等原因,导致唐代异常辉煌的佛教建筑永远消失。然而,就在1937年的一个夏日,清末建筑学家、思想家梁思成抵达五台县城,他没有去台怀镇参观五台山寺庙集中的地方,而是北上,潜入那些偏僻的荒山野岭,在达豆村镇附近发现了佛光寺。这里就是梁思成曾经考察过的敦煌石窟第61窟图中呈现出来的唐代五台山“大佛光之寺”。过了若干年以后,梁思成在回忆起这次经历时,讲到自己在黄昏的时候来到豆村,在附近见到佛光寺时,他惊喜若狂,他说“:我们一向所抱着的国内殿宇还必有唐构的信念,在此得到一个证实了。”[3]1.五台山遗迹佛光寺的建筑文化。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也即471年至499年间。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在隋、唐时期,佛光寺的游客很多,香火兴旺,长安、敦煌等地的人慕名而来。佛光寺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区的影响力也颇大。唐武宗曾下令消灭佛法,佛光寺因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此后,唐宣宗于大中十一年重新建造东大殿,现存的殿内壁画、塑像、石刻,以及殿外的经幢、墓塔均为唐代遗留下来的建筑。此外,佛光寺内还有唐代壁画、石幢、塑像、墓塔、汉白玉雕像等建筑物流传后世。两座石幢为平面八角形,一座位于东大殿前,是唐大中十一年前重造的;另一座石幢的位置在东大殿的前院中,却是唐乾符四年(877)重新建造的。佛光寺在寺内坐东面西,东、南、北三面则是群山环绕,松柏苍翠,景色秀丽。佛光寺最大的特点是因势造寺,寺院的西面开阔,一走进寺院,展眼望去,能观望到层层升高的屋檐,13米高的台基上是东大殿。大殿有七间房那么大,里面的深度占据四间的距离,环境清幽。单檐,无廊顶。前檐的五间设有板门,两间安置了直棂窗,另外的三间以厚壁围起来,错落有致,和谐而不单调。大殿内设置檐柱和内柱各一周,柱础为宝装莲瓣的石雕,十分精美,且罕见。后檐柱和后槽金柱因地制宜,巧妙地设置在了所开凿的山崖位置上。内外柱头上和柱与柱中间设置了硕大的斗拱以支撑梁枋在柱头上的压力,且承载屋檐的重力。大殿的柱头斗拱分担着大梁上面的负荷,后尾压在四袱椽两端的下面,作用不小。大殿内供着“华严三圣”等37尊形象生动的彩塑,大殿内的拱眼壁上和佛座背面还有少量精美唐代壁画,壁画、板门和立颊背面的唐人题记,被后人称作“唐代四绝”。佛光寺的东大殿占据七间大小,东大殿内部的结构布局显得比较精巧,但从外看去,则是稳健壮观。大殿内的塑像、壁画有不少是唐代时期所作,这些塑像、壁画与建筑设计结合,浑然一体了。唐代的佛塔不在寺院中心,而在院外,但佛塔仍是寺院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光寺外形呈现出来的是朴实的特点,比如寺庙的柱子、门窗、斗拱、墙壁等,并没有什么艳丽的色彩,而是涂成了土红色,符合佛教自身不张扬的特征。佛光寺的大殿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出色的设计,打破了日本学者“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给后世留下一道建筑的风景。2.五台山遗迹南禅寺的建筑文化。南禅寺位于五台县李家庄西侧,名气颇大,寺院却不大,由东、西两院组成。就位置而言,东院给僧人居住,安静深旷;西院则是由菩萨殿、观音殿、十王殿和大佛殿这四座院舍组成的四合院落。大佛殿重建于唐建中三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又是历经千年烽火而保存下来的一座罕见古寺。从结构上看,大佛殿的面较宽,深三间。大殿建在了一米来高的台基上,殿前有近似方形的月台,这种建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较为罕见的形制。大佛殿为标准的唐代寺院建筑,有单檐歇山式屋顶,前檐明间设板门两扇,两次间安破子棂窗。大殿由12根檐柱撑起屋顶,墙其实不受力,只是起了阻隔防护的作用。西山墙有三根抹楞方柱,其余为九根轮廓秀丽的圆柱。大殿古老的方柱为创建时的原物,圆柱却是后来重建时的替代物。檐柱上面的斗拱使殿堂的空间显得开阔、疏朗。斗拱硕大、雄壮,这也是唐代寺庙建筑风格的一大特色。大殿内的17尊佛像,秀眉善目,体态丰满,仪态端庄,很有亲切自然的风范。尤其是色彩的搭配,和谐自然。顶梁架的转角处,大角梁通内外,檐头翼角微微挑起,不是很明显,给人感觉平缓古雅,大气和谐,这是古代遗留下的建筑方法。南禅寺大佛殿距今1200余年,历史悠久,它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为我们研究唐代建筑的结构、形制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大唐佛教寺院建筑的研究价值

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极盛时期,佛教寺院文化也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佛光寺和南禅寺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仅有的少数唐代寺庙建筑的其中两座,为后世研究大唐寺院建筑文化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佛光寺内藏有不少珍稀的佛教文物,因此,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亚洲佛光”之美誉。寺中的唐代建筑、雕塑、壁画、唐代题记,被人们称为“四绝”,这些罕见的建筑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南禅寺和佛光寺的建筑风格,让我们领略到了大唐寺院建筑设计所独具的民族特点,也深刻理解了彼时寺庙建筑的环境和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名村管治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县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传承和发展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是指县内已挂牌保护的村庄落和建筑。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文化、建设、文物、民族宗教事务等有关部门已挂牌保护,或者暂未挂牌但认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寺庙等传统建筑物参照执行。

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执行。

第三条集体和私人所有的历史建筑,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相关规定。

第四条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保护应当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五条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监督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名城景观规划设计与实践

摘要:在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规划设计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不仅可以打造城市名片,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有助于充分展示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因此,文章从明确城市历史文化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结合具体设计案例,着重围绕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实践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景观规划设

计通常将含有水域及其周边各种陆域元素的整个景观系统称之为滨水景观,在历史文化名城中规划设计具有特色的滨水景观,为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提供集中场所之余,使得人们能够从中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并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1城市历史文化与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在关联

1.1滨水景观设计可有效显示城市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滨水区作为其一大重要区域,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也积累形成了大量的优秀、特色历史文化。通过结合城市历史文化开展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方面可以对原本城市中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相关要素进行集中整合与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也可以对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集中展示,成为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与风景“名片”,并推动着城市历史文化的继续发展。1.2滨水景观设计以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基础。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要素作为根本基础。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创造了大量宝贵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真实记录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历程、真实展现着城市的现实生活,市民所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均以城市历史文化为依托[1]。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滨水景观时可以从城市历史文化出发,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行为等进行充分考虑,在有效利用各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下,以便可以有效丰富滨水景观设计效果,并使得城市历史文化得以借助滨水景观设计获得新发展。

2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

查看全文

外国城市保护制度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对现有文献和研究进行分析,研究了马耳他的城市保护制度和特点。马耳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始于20世纪初。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它有了迅速的发展,并与城市规划体制相结合,形成了马耳他的城市保护制度。现行的城市保护制度的基础由1925年的古迹保护法、1991年的环境保护法和1992年的开发规划法组成。城市保护制度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核心,也是马耳他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登录的历史建筑和古迹以及保护区三大要素组成。

关键词:马耳他;城市保护制度;历史文化遗产

1概述

马耳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始于1925年,其主体由一系列法律法规组成。由于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生效与修正是分阶段进行的,且时间相隔甚远,因此立法通常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脱节。有鉴于此,马耳他政府正在审视其城市保护立法,并开始建立起新的立法机制和法律实行框架。2000年马耳他各岛都已向内阁提交各自新的遗产保护法提案。

20世纪的前30年是马耳他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起步阶段。当时,在几年内发掘了一些重要的考古学遗址。其中有史前的HalSaflieniHypogeum.TarxienTemples,和两个之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遗址。这些发现增强了公众保护古迹的意识,政府部门进而也感受到了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压力。1903年,LordGrenfell总督下令设立了博物馆部。最初这一部门负责收集各种将成为公共财产的器物。同时该部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负责对马耳他的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现在的博物馆部仍负有对马耳他的古迹进行监管与展览的职能。

在博物馆部成立后的将近七年中,马耳他政府并未制定任何形式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来明确它的职能。1910年,马耳他的第一部古迹保护法生效。该法案为马耳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确立了框架。这部法主要借鉴意大利1909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法案。经过1922年和1923年的修正案,古迹保护法最终于1925年生效。同年马耳他政府依法设立了古迹委员会,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评估,并为政府的遗产保护措施提供意见。该委员会于1992年解散。直至今天,马耳他的古迹保护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