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6:10: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科技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低碳科技建筑开发工作研究
耗是涂料的一百倍还要多,无论是无光漆,还是有光漆,它们的总耗能只有三十几兆焦,而瓷砖的话却有400多兆焦。有10倍以上的差距。其他如总水耗、COD、VOD、固体废弃物、室温效应、二氧化硫排量和二氧化碳的排量,瓷砖的数据大概都在10倍,甚至于10倍以上于涂料。所以无论哪一种涂料,即使是有光漆,其总能耗相比其他建筑材料而言,都是非常低的。墙漆是低碳装置的最佳选择,是低碳建筑的时装。相比于瓷砖、金属板、大理石、玻璃幕墙等,翰高墙漆涂料的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以及材料本身的能源消耗情况,都是最低的,而且涂料能提供给一个建筑时尚的外貌。比较典型的建筑如日本、希腊。日本的民居,以显示材料的本色为主。希腊是阳光城,用的白色相对较多。再如我国的大城市北京和上海,有不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如北京的建筑,偏重于庄严、大气,上海则是一个时尚、现代的风貌。在不同的区域,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我们都可以通过涂料所营造的独特景象来实现。比如仿花岗岩,仿瓷砖、仿木材、仿金属板等,都可以做到惟妙惟肖、真假难辩。资源、能源是有限的,它一定会制约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用低碳的生活方式才能够扩展人类发展的空间。现在通常所说的科技地产,包括低碳科技地产,指的都是在住宅及其他的民用建筑领域,采用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的核心或是主要方面涉及到低碳,涉及到建筑的能耗,同时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我们人类的需要,如室内环境对资源的消耗等。因此当涉及到低碳这个话题时,各界的争论是相当多的。借用总理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代表中国官方的正式承诺:我们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每单位GDP要再节约40到45%。
就北京而言,在现有节能65%的基础上要争取做到再节约40%到45%,才会是公认地低碳建筑,而其他一些零散的低碳或者节能措施,不能认为该建筑就是低碳建筑。就住宅及民用建筑而言,因其开发量在低碳科技建筑的开发要点全国而言比重极大,所以实际上指的主要就是民用建筑能耗,这个能耗目前来看占绝大部分的是采暖和制冷。现在一谈到低碳,很多人会把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交通罗列进来,虽然这些领域也很重要,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可操作性。假设我们在北京的三环旁边的地铁站附近建了一个小区,和在良乡已经有热销的楼盘附近建一个小区,哪个更低碳?有的观点认为自己的交通方便就是低碳。甚至有一些号称低碳楼盘的项目就提到,我们这儿方便,方便到哪儿了?只有一条,旁边有一个家乐福大型超市。这并不是笑话。号称专门做科技绿色地产的房地产公司,在整个项目里几乎没有用任何的节能环保措施,保温、太阳能都没有应用,这怎么能称为低碳?楼盘旁边有一个大超市,业主就方便了,就不用再开车,连地铁都不用坐。这就是所谓的低碳。所以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强调的这种节能,指的是使用阶段,在使用阶段,把其他的包括建造的阶段都罗列进来,看似有理,实际上根本就无法操作。一栋木头房子和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如何比较?显然不可能鼓励去建造那样的房子,没有可行性。所以强调低碳还是应该以使用中为主,以人的需要为主,依次衡量。说到低碳很多人就会提到成本的问题,认为低碳建筑就是高成本建筑。实际上做低碳建筑,成本并不见得会增加很多。中国目前的房价很高,增加的成本都是属于10%以下。
低碳建筑中有其标准的不同。比如大量的普通房子,普通房子的低碳措施非常重要,需要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比如冬季侧重于温度。中高档的房子实际上要更关注给予住户完整的节能环境,特别重要的是“新风”,更高标准的如冬季要关注湿度问题等,这些都是人们健康所需要的。所以就低碳责任来讲,房地产公司与国家这方面的政策是有关联的,就是共同有区别的责任。建造高档楼盘相对于这个人群的房子,人均占有的居室面积非常大,这时就应认为他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条件,他应当像发达国家一样,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而且实际上他们消耗的能源数量也是非常多的。要依靠低碳新技术为客户打造出独有的使用价值。我们有很多项目采用了一些太阳能设备,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增加了成本,理论上也增加了价值,这个价值不可用,因为它导致的水的温度忽冷忽热、忽强忽弱,因为使用太阳能导致了屋面的大面积漏水,引起了群体性的纠纷和投诉,这种投诉的影响非常严重。所以说在这方面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首先必须给客户带来切实的好处,同时也要解决一些负面的、潜在的问题。比如上海教师公寓楼的大火,就属于这方面的问题,目的是想做外保温,但是外保温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用什么施工管理却没有认真考虑,结果比碳排放增加带来的损失大得多。最近北京温度比较低,夜间最低零下11度,白天最高也才零下3度,在这个环境下大家可能深有体会。北京的风尚国际公寓是中国早期建造的高素质、低能耗的房子。人们熟知的是南面的三座告别空调暖气,恒温恒湿的楼,实际上现在更主张开发企业、科研人员关注其北边的三栋楼,这是一个被动节能的典范,是以户式为单位的采暖制冷设施,保温隔热完全一样。
晚上零下11度的条件下,该楼盘有个广东住户家里在不开取暖设备的情况下保证了15度的室温。这是最低的温度,这位广东住户认为这个温度很好了,在广东冬天就达不到这样的温度。该楼盘大多数房间基本上都是17度,在北京的气侯条件下,比如零下2度到5度左右,这样的房子不需要任何采暖设备就能实现18到20度的室温,完全靠人和家用电器的发热,因为它的密闭各方面非常好,同时它有以户为单位带热交换的新风。没有带热交换新风的节能房子,要么起不到节能作用,要么虽然节能了,但是空气质量会急剧恶化。该楼盘一期是配了户式空调的房子,现在冬天从室外就可以看出开的人很少。在室内能保证18到20度这样一个温度的话,具有非常好的推广意义,在我们国家包括北方地区的保障房、经济适用房都完全可以去做到。算了一下它的费用,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每一户采暖上的花费相当于传统收费的三分之一。如一个110多平米的房子,按照北京目前采暖每平米30块钱标准,应缴付3300多元取暖费,这样按目前最低温度比较低的这种温度来算的话,一天也就10块钱的电费,直接就是电暖气,如果使用其他效率更高的采暖设施,比如热泵等,费用还会下降,所以说其现实意义就很突出,室内环境温度得到了保证。如朗诗的项目。朗诗在七八年前是一个很小的公司,短短的这七年左右的时间,发展成了一个资产70亿的大型房地产公司,这是科技地产方面的一个榜样,其产品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给客户带来独有的价值。这种价值因为其极高的标准,而使得其他企业难以企及。一些在房地产排名前几位的大型房企,在北京重要的项目中,真正在施工管理上或者在开发团队中技术力量的配比上,人员数都非常少。如一个三四十万平米的一个小区,工程部的人员可能只是连经理都不到四个人。然而事实上在这样的一个项目中,需要配备专业的研究院,数十人的技术团队,其目的就是要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建房子的核心是给老百姓用,要让老百姓用起来特别高兴,愿意多花钱去买你的房子,与此同时,还要助力政府完成节能减排的战略指标。
在北京高舒适度低能耗这样的建筑还是比较少的,这样的项目,给人带来的好处是带有排他性的。说冬天有加湿,它对人的健康意义非常地大。所以做这样的房子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保证每一项技术措施的严格性。例如风尚的幕墙当时没有别的保温材料使用了聚苯板。有专家提出如果有人破坏点火怎么办?这一问题其实早已解决。在2001年的时候在有限的条件下就采取了若干的措施。比如说所有的窗口都是金属窗套的,在后来发生过的火灾中,没有对他的幕墙结构造成任何破坏,也没有对室内环境造成任何破坏,同时没有对上层住户造成破坏,更不要说上上层。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某一户着了火到上一户的窗下就被阻住。当然最理想的防火安全方案就是使用不燃材料,这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中付出一些代价,作出很多的研讨。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加拿大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的主体育馆改造,我的团队为这个体育馆提供了防止冬季雪天屋顶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要在充气膜的下面通热风,通多大量的风、多高温度的风能够保证屋顶上不积雪,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严格的计算,我们提供给加方一些数据,反馈的效果相当不错。我们的计算机能够模拟冬季当气温达到了某种程度之后,实际室内某一点的温度非常接近的程度,这样就有效地指挥了供热、化雪的措施,从而没有增加额外的投入。
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依靠低碳新技术,为客户打造出独有的使用价值,能提供更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更低的能耗去排放,同时获得更好的市场反映。
建筑期刊学术论文研究
摘要:期刊论文是反映建筑理论研究的一个独特窗口,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收集1978—2018年间由陕西省理论工作者发表在建筑期刊上的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的文献数量、核心作者群、关注热点、研究趋势等特点,从而多维度地呈现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状况。
关键词:建筑期刊;理论研究;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百废待兴的落后省份,发展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省,建筑行业、建筑文化、建筑理论研究工作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先进的技术与思想的不断传入,与西部地域特色的冲突、碰撞使得建筑理论工作者不断思考陕西省建筑的正确发展道路。进入新千年,陕西省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一带一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也给陕西省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在此多重机遇时刻,统计分析其学术成果,有利于理清其研究脉络[1]。文章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梳理陕西省自改革开放后建筑理论研究相关论文的发表情况,可以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现状了解得更加全面,为今后的发展及研究提供借鉴[2]。
2研究对象的确定
2.1文献作者的确定文章所说的文献作者即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包括陕西省各大设计机构以实践为主的执业建筑师、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科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及学生、相关政府机关单位的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建筑团体等。文章对论文的收集以研究机构为单位,这些研究机构包括(1)高校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2)设计院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3)政府机关单位:西安市规划局。2.2主流建筑期刊的确定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发表在建筑学主流期刊上的论文往往代表着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对主流建筑期刊的选择,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是考虑学术上的代表性,即建筑学术界所认定的学术期刊,结合核心期刊的评定原则及老八校所认定的A类建筑期刊;二是考虑时间上的代表性,即所选期刊尽量能涵盖所研究的时间段,期刊发文载文量有保障;三是兼顾陕西省省情,考虑陕西省创办的主要建筑期刊。最终文章选定《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师》《新建筑》《华中建筑》《时代建筑》《建筑创作》《城市环境设计》《城市建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合计共11种建筑期刊,其中有些杂志几经改名,其不同命名阶段也在统计项期刊中,统计结果则算在现在的期刊名称中[3,4]。文章对学术论文的收集以论文作者的机构为单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这些研究机构在1978—2018年期间所发表在主流建筑期刊上的与建筑理论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有些机构经历几次改名,单位名称也存在不规范情况,甚至有些作者没有附加单位机构,在收集过程中尽可能对其进行查漏补缺。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途径
摘要:文中指出了中原地区建筑业科技创新现状以及制约因素,阐明了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型及主要内容,探讨了构建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体系的基本途径,并给出建立新型人才管理机制、创建科技创新信息系统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1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1.1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理论的价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研究科技创新的热潮。科技创新是提出新观点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统称,包含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站在新的角度对已知事物进行再认识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各种要素组成的统一体[2],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潜能,使体系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1.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施工企业科技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1科学与技术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学问,技术是改造世界的学问,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我所用,为人类所用的知识。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而来的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筑施工科学与技术建筑施工科学技术就是指在建筑施工领域的科学和技术,主要包括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两个方面。建筑科学是主要研究建筑“是什么”其表现形式是建筑的知识体系;而建筑技术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人员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现代建筑物质手段以达到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他侧重于研究“如何办”,其表现形式是解决生产问题的手段和办法。事实上,建筑科学技术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正在逐年增加,建筑科学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影响着建筑业本身,它需要企业的科技工作者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将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方面,在建筑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每一个环节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和组织工作,通过一系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的工艺流程安排,将科技成果逐步的应用到施工的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难题,这些难题又常常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需要建筑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和创新,形成理论,再应用到施工生产过程中,推动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
2科技管理的影响因素
科技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科技管理制度、科技的组织工作和科技管理者,这四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科技管理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实用的技术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科技管理第二个影响因素是企业的科技管理制度。同样的科技在不同的施工企业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运用的好,有的运用的差,这之间的差别就是管理制度的不同。科技管理的第三个影响因素是科技的组织工作。主要表现为施工企业的管理机构如何有效的开展管理活动。科技管理的第四个影响因素是科技管理者,人是企业科技管理中起最终决定因素的。上面的三个影响因素最终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具有高素质的科技工作队伍是建筑企业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建筑科技管理的内容从管理工作的展开分析,主要有建立科技政策管理、科技管理体系、科技经费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成果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这是企业的具体科技工作。
2.1科技政策管理
分两个方面,一是贯彻执行国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政策。企业的科技管理必须服从国家的科技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企业根据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技管理政策并执行。
建筑企业科技论文
1科技创新体系研究综述
1.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多个要素,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1]科技创新能促使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技术进步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必须采取产品的形式。[2]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1.2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相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和制度创新的新形态,促进了创新知识的循环流转,增强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关于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则主要基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展开,忽视了经济中传统产业以及服务业的研究。[3]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变,建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统产业,有必要站在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2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施工企业科技进步的路径探讨
本文作者:李建楠胡锦秀曹光福工作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建筑工程系信阳市建筑设计勘察研究院信阳建筑安装总公司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承包业务已发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50余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商行列,建筑业总产值已由1980年至今增长了170余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建筑企业科技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成为建筑行业共识。为了促进工程建设企业的科技进步,国家对建筑企业的资质认定进行了修订。特级企业资质认定标准中专门设定了一些具体指标,如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科研经费投入、专有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突出了对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然而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现有特级建筑施工企业中,年科研经费支出占营业额的比例低于0.5%的企业占总数的58.9%,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开发研制过企业工法或专有技术。不少企业为了取得特级资质,不是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而是通过几家企业简单合并拼凑规模。因此,重视科技进步,重视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资质标准的要求,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由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要满足新的资质标准的要求,实现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目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有效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模式。产学研结合是一条有效途径。只有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才能使我国建筑业有一个崭新的自主创新的面貌。
一、目前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
1.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都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往往是建筑企业与某个教授或某个课题组合作,合作的前期主要局限于提供实验材料、提供部分经费等,研究后期主要是提供应用场地等,没有形成企业与学校、研究单位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体系。这种合作能够解决企业的一些技术问题,但是深度和广度有限,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成果与需要存在差距一般而言,高校是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来带动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上更多的是注重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而企业往往需要现成的技术,拿来就可以应用马上创造效益。高校的成果多数只是实验室里初步的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还需大量投入,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和实践,且存在相当风险,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3.成果得不到保护企业和高校对许多科研成果往往不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在专利申报和获得上更是寥寥无几;高校应用于工程的科研成果,许多都是来自于工程,为企业需要解决某个问题而提出的,知识产权有争议。成果若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会影响产学研合作积极性,并降低了产学研合作效果。
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方案
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2年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要点〉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市2012年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实施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节能和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为重点,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支撑、依法监管、提高能力”的总体工作思路,提高建筑业能源的利用水平,切实降低建筑使用能耗,促进我市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十二五”建筑节能与科技取得新进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切实抓好建筑节能
全面总结回顾“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经验,科学分析建筑节能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入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一)继续深入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建筑学类学科研究发展情况分析
【摘要】文章对2010~2019年全国建筑学类学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进行了数据收集,重点统计分析了2010~2019年以来四川省建筑学学科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经费额、项目类别、项目负责单位等相关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四川省建筑学类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情况来了解四川省建筑学类学科科研研究基本情况,进而了解四川省建筑学类学科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在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支撑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学类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
建筑学类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从人与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高度,研究区域、城市与乡村、建筑的发展,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筑学基础理论、规划设计方法和建筑技术的创新[1]。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类,与建筑学类相关的领域包括建筑学(E0801)、城乡规划(E0802)和建筑物理(E0803)3个二级申请代码,均隶属于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E08),全部分布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2]。作为资助建筑学类学科研究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我国建筑学类学科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开展情况也能从宏观上反映建筑学类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对2010~2019年四川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建筑学类学科项目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了解四川省建筑学类学科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而为四川省加强建筑学类学科基础研究和相关管理支撑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年度资助项目
2资助情况统计和分析
水工建筑物安全管理论文
近10年来,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包括实施了新的民法,该法律规定危险工业装置、设备和建筑物的业主,对由于这些工程失事引起的损害应承担财产责任.当前俄罗斯经济极其困难,致使水工建筑物的运行费用下降到最低限度以下[1].1993年和1994年乌拉尔地区的两座土坝相继失事,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促使人们更加重视挡水建筑物的安全问题.
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俄罗斯联邦于1997年7月颁布了第117号联邦法律,即《水工建筑物安全法》.该法律贯彻实施2年多来,对水工建筑物安全实施国家监察,做了大量工作,使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1俄罗斯联邦《水工建筑物安全法》
近些年来,俄罗斯有关部门研究了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和加强水工建筑物安全工作.在总结水工建筑物安全实行部门监察的实践和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大坝安全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各方面的专家起草了俄罗斯联邦《水工建筑物安全法》草案,1997年6月23日获国家杜马通过,1997年7月21日由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签发生效[2].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部在国家意义上调整水工建筑物安全问题的法律文件[3]。
该法律适用于因其破坏可能导致发生紧急情况的水工建筑物.所谓紧急情况是指由于水工建筑物失事,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人员伤亡、健康受损害或者周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情况[2].
该法律规定了俄罗斯联邦政府、俄罗斯联邦主体行政机关、实施水工建筑物安全国家监察的机关和俄罗斯水工建筑物注册登记局的职权;规定了保障水工建筑物安全的总要求和水工建筑物业主和运行单位的义务.水工建筑物业主或运行单位对水工建筑物存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负责;确立了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制度、水工建筑物设计、施工和运行活动的许可证制度和由于水工建筑物失事引起损害的民事责任风险义务保险制度(义务保险的具体办法由将要出台的联邦法律进行调整);该法律强调对违反水工建筑物安全法规的行为必须依法追究责任.该法律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俄罗斯联邦一些行政机关受俄罗斯联邦政府委托,对水工建筑物安全实施国家监察.法律赋予监察机关广泛的权力,直至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禁止不可靠建筑物的运行以及拆除或维修的决定,作出关于注销建筑物运行许可证的决定[2]。
人性化建筑设计论文
1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化解析
1.1用户心理维度解析人性化建筑设计是将人与建筑形成统一,拉近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让用户在心理层面上能够感受到心理上的关怀。对于弱势群体,设计师更要给予更多的关照,让其能够更好地寻求到心理安慰,在心理层面上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弱势群体往往由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其从生理、心理等角度去考虑和关心比较少,如此以来弱势群体的行动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不是那么自由了。需要指出的是,设计师要对老年人、儿童、孕妇与残障者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切实关心和照顾他们的心理感受。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建筑设计对这些弱势人群根本不是很合适,而人性化建筑设计则是要尽可能地消除由于人们自身行动不方便所带来的各种障碍。
1.2人性化物理维度解析将人体工程学引入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物理设计给予用户最大的便捷性。人体工程学是对人体进行研究,包括人体的各个部分尺寸、人群之间的差异性等方面的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空间尺寸的设计、环境适应性的设计、视觉设计、听觉设计等。按照环境生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以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为基础,将环境、人类的行为、心理建筑形态作为研究的对象,增强建筑环境对人类生理及心理影响。
1.3社会化环境维度解析社会化环境维度是基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自由享受空间,建筑设计应对的社会人群要具有全面性,在细节上突出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将人类智慧与建筑风格相统一,合理利用资源打造生态建筑、人文建筑、绿色建筑、科技建筑,构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设计以社会环境为研究对象,满足建筑的社会化利益,同时也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建筑要具有个性鲜明的特色,而且要居住在此的人们可以享受来自大自然的关怀,健康、和谐、生态、智能将是建筑社会化环境维度发展的方向。
2人性化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性与发展趋势
社会正向着科技时代在发展,建筑智能化、人性化已经成为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将科技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人类最求便捷、美观、舒适的生活同时,人性化建筑设计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在未来人性化建筑设计中,更加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以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文风俗、思维方式为研究对象,突出人与社会的和谐性,人与现代化生活的统一性。未来人性化建筑设计让人们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都能够享受来自科技的便捷,享受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提升居住的安全感。